『壹』 關於單反相機和鏡頭如何配置的問題!
一
作為初學者
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
起步用的機器用D3100
和
D90哪個好一點
答:D3100雖然是尼康的第四代數碼單反,技術和硬體以及圖像處理系統更新,但是在級別定位上D3100屬於入門級,和D90比較,簡單的說就是少了很多專業的功能和操作,另外在做工和產品定位上,D90是向中檔相機靠攏的,比如肩屏,中高端相機才用的東西,寬大的手柄及良好的手感,五棱鏡取景器等,都不是入門機所具備的。聽說你先不考慮預算,那麼推薦D90,反之推薦D3100,比較一張好照片最重要的是思想,也沒必要多花幾千塊錢。
二
鏡頭直接上高端的鏡頭
比如
尼康的2.8大光圈系列
對於一個初學者有實際的幫助意義嗎?還是先買個普通頭練練再更換升級?
答:大光圈鏡頭說明幾個問題:有錢/要好效果,如果預算允許當然可以;還是那句話,如果預算有限,套機鏡頭是最佳選擇,能玩很久;
三
50.85.135這三種定焦鏡頭哪個更適合作為初學者的第一個鏡頭?
答:50mm適合掛機及初學,因為視角較其他寬廣,適合在小范圍空間拍照,取景方便些;焦距越長,鏡頭離拍攝距離要越遠,後兩者比較適合拍室外人像。
『貳』 配置單反相機鏡頭,非常糾結,求專業建議!!
1.18-55 ,18-135和18-200這三隻鏡頭的成像質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焦段和重量。至於對焦速度,我倒是沒有注意過,但是不建議你買18-200的,因為太重了,而且鏡頭容易自己伸出來,比較令人討厭,雖然有個lock裝置,可以鎖定,但是也挺麻煩的。建議考慮18-135,焦段能適應大部分場合。
2.24-105紅圈一定會有效果的。其實鏡頭對於照片質量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這是指攝影水平比較高的情況下。即使是菜鳥如果不差錢也是可以配的,慢慢提升水平唄,可以比較一下狗頭和紅圈的差別嘛!
建議來個24-105紅圈。相機就不用換了,所謂的專業相機其實基本上也用不了那些「高級」的功能,不如投資在鏡頭上。
其實18-135的鏡頭挺好的,非常適合於一鏡走天下哦,畢竟廣角和長焦都很好地兼顧了,但是你已經有了18-55,再買這個有點重復投資了,再搞個24-105比較合適,焦段上配合的比較好,而且還是個高檔鏡頭。
================
建議你先搞清自己需要什麼,什麼適合自己。
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不至於滿山亂找,看著什麼都挺好。
每一種鏡頭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功能,你如果喜歡風景,就選擇廣角;喜歡人像,就選擇大光圈;喜歡微距攝影 就選擇微距鏡頭;要想顯擺,就買最貴的好了,焦距和光圈都不重要。
『叄』 索尼a7應該如何配鏡頭配什麼鏡頭合適
配FE55/1.8。
素質和光學性能搭配最好的莫過於FE55/1.8了,純光學性能可以直接跟徠卡、蔡司同規格的鏡頭PK,如果不喜歡標頭焦段,可以選擇FE35/2.8,便宜實惠,想要更好還有FE35/1.4。想要玩轉接的話,可以考慮各種單反系統的定焦鏡頭,而旁軸系統基本上35及以下的廣角就不要想了,都陣亡了。
『肆』 鏡頭應該怎麼配24定和50定再加70200這樣可以嗎
鏡頭怎麼配,不存在「應該不應該」的問題。
怎麼配鏡頭,完全是用戶自己說了算。
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鏡頭,就配什麼鏡頭。這是非常個性化事情。
之所以出現如此狀態,就是因為不同的鏡頭針對著不同的拍攝題材。而不同的用戶,拍攝需求不同。於是,就會出現不同用戶需要拍攝不同題材,進而需要不同鏡頭的狀況。
當然了,這個事情也不是毫無規律。
一般來說,配鏡頭,應該把焦段配齊。這樣才能遠近皆宜,拍攝任何題材都不費勁兒……
比如,配24定拍風景,配50定拍人像,配70-200遠攝……這個配置就比較好。
但是,如果自己還有特殊的拍攝需求,比如喜歡拍大場面風景,那就還需要超廣角鏡頭,24定就不夠用了……再比如自己喜歡拍鳥,就需要超長焦鏡頭,70-200就不夠用了……
因此,還是要回到最開始說的那個事兒……怎麼配鏡頭,用戶自己說了算。想拍什麼題材,就需要配對應的鏡頭。
aqui te amo。
『伍』 尼康d7000如何配置鏡頭
如果准備以後升級全畫幅機身的話我就不多說了,先把大三元+百微配齊再說。如果只是玩APS-C畫幅相機:
1.AF-SDX12-24mmf/4GIF-ED,超廣變焦,大場景風光與建築攝影必備鏡頭,透視效果較難掌握,最大的優點是超強的變形控制能力,成像中心與邊緣的銳度較為平均,也許只有14-24mm鏡頭能和她媲美。色彩還原能力與17-55mmDX鏡皇是一樣的。。
2.AF-SDX16-85mmf/3.5-5.6GEDVR是性能均衡、全面的標准變焦鏡頭,除了不是恆定光圈外,其它不比17-55mm這支DX鏡皇差多少,也是最便宜的貴族蔡頭。16-85mm這個焦段覆蓋了最常用的焦段,是最適宜人文攝影的DX格式的變焦頭,也是D7000的最佳掛機頭。
3.AF-SVR70-300mmf/4.5-5.6GIF-ED,這款鏡頭外號是氣死小鋼炮的小驢炮,而更多使用者喜歡稱呼它為XLP(小老婆)。VRII的減震功能可滿足大部分時間的手持拍攝,70--200mm間焦段的成像質量不輸於尼康的任何金圈中長焦變焦頭,對四角失光的控制跟竹炮是一個檔次的。唯一的缺點就是光圈小了點,否則就沒有尼康小鋼炮的存在的理由了。
4.AF-SDXMICRO85mmf/3.5GEDVR,除微距外,該鏡頭的人像效果非常好。VR減震功能可滿足在低照度下使用大光圈手持拍攝的要求。
5.AF-SDX35mmf/1.8G或AF-S50mmf/1.4G,標準的人像鏡頭,可以不要,拍人像可用85微或70-300mm鏡頭也可拍出非常漂亮的背景虛化效果。
『陸』 外出攝影拿兩個相機如何配置鏡頭
外出攝影拿兩個相機,還是拿一個機身兩個鏡頭。主要考慮外出拍攝目的,拍攝的環境方不方便更換鏡頭。兩個機身兩個鏡頭是最合適的,一個機身,兩個鏡頭更換鏡頭時考慮灰塵可能會進去,同時更換鏡頭的時機可能會丟失好的拍攝素材。
『柒』 想買佳能50D 預算2W 鏡頭應該怎麼配置一般是用來拍景和人像。
何必呢,既然2萬都花了,不如再多花兩千,直接上5D2套機了,廣角,中焦都有了,拍景拍人像都很好,而且不用總換頭,雖然光圈小點,但是焦距更適合,而且以後直接升級紅圈頭避免了焦距系數換算的尷尬~
『捌』 人像攝影的鏡頭配置,各位大大求助
1、各種焦段都可以拍人像,但是風格不同。比如廣角有沖擊力,長焦則適合拍攝糖水片。有人用戶12-24拍,那沖擊力,哈哈。看一看車展。
2、鏡頭選擇與習慣有關系,比如日本人願意用35,可能是因為日本的空間小擺不開吧,但是中國人習慣用85。
3、一般拍人像,國內攝影師以雙機雙鏡比較多,35+85,比如佳能的兩只神鏡,35/1.4+85/1.2已經吹到天上,尼康的85/1.4,基本上各家的85頭都是被捧為人像頭,如果錢少,1.8的也可以。
4、不知道你手裡頭如何,我建議都不要,上35/2+85/1.8,價格實惠量又足。專業級的效果,比這兩只頭都強。拍不好,只能夠怪水平了。
5、如果一定要按你的選,24-70吧,畢竟常用呀。
『玖』 購買攝像頭怎麼選擇合適的配置
監控這塊,主要就是攝像機的方案和紅外燈鏡頭的配置
攝像機方案,市場上主要的有夏普,松下,Nextchip,LG,三星,SONY方案,一般要價格便宜的你就上夏普松下方案,一般的就用Nextchip,好的就用SONY方案,方案中又分為低線(清晰度不高)和高線產品(清晰度較高),一般要求不高的就配低線產品,要求高點的,就上高線產品,這些線數常規有420線,480線,540線,600線,650線,700線,當然中間也有450線,520線,560線等等,這幾個是非標搭配出來的線數,反正根據客戶需求去配這個線數。
紅外燈和鏡頭這塊,首先要保證紅外燈的角度大於鏡頭的視場角度,其次,如果監控的場所范圍較廣,就用廣角鏡頭,比如2.0mm 2.8mm鏡頭,如果監控的場所比較小,而且要求看清細節,你就配大點焦距的鏡頭,比如要看清20米處的人臉,你配12mm鏡頭16mm鏡頭等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就是鏡頭焦距數*2就是要看的距離,自己在以後的應用中多加體會吧
『拾』 佳能40D拍攝人像最佳鏡頭配置
40D有1.6X的折算系數,人像鏡頭建議使用28-70mm這段焦距(等效焦距45-112mm)的大光圈鏡頭
所以結果就出來了
變焦鏡頭
佳能
EF
24-70mm
f/2.8L
USM
或者適馬
24-70mm
F2.8
EX
DG
MACRO鏡頭,副場的便宜些
定焦鏡頭
佳能35L/f1.4或者35f2
適馬30f1.4(APS鏡頭)
佳能50f1.4
適馬501.4
以上鏡頭除了適馬30f1.4之外都是全畫幅鏡頭以後升級全畫幅相機還可以繼續使用
另外前面推薦的85f1.8也是性價比很高的一款鏡頭,只是等效135mm左右的焦距使用起來會有一些限制(比如室內拍攝只能拍大頭和胸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