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辦公系統資料庫設計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辦公系統資料庫設計

發布時間: 2022-05-27 18:39:56

① .資料庫設計分為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任務是什麼

按照規范的設計方法,一個完整的資料庫設計一般分為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資料庫物理設計、資料庫的實施、資料庫運行與維護六個階段:

各階段的任務如下: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戶的需求,包括數據、功能和性能需求;

拓展資料:

資料庫設計(Database Design)是指對於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構造最優的資料庫模式,建立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使之能夠有效地存儲數據,滿足各種用戶的應用需求(信息要求和處理要求)。在資料庫領域內,常常把使用資料庫的各類系統統稱為資料庫應用系統。

資料庫設計是建立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的技術,是信息系統開發和建設中的核心技術。由於資料庫應用系統的復雜性,為了支持相關程序運行,資料庫設計就變得異常復雜,因此最佳設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種"反復探尋,逐步求精"的過程,也就是規劃和結構化資料庫中的數據對象以及這些數據對象之間關系的過程。

② 如何實現OA系統的自定議審批流程的資料庫設計

我舉一個例子:有的OA系統是要公司客戶自己有伺服器,然後裝到客戶的伺服器上。可是客戶嫌麻煩,所以我想將OA系統(PHP+Mysql)放在自己的伺服器上,讓公司客戶及其員工來注冊使用。那麼問題來了,原來在客戶自己的伺服器上資料庫也就十幾張表,但都放到我的伺服器上,每注冊一個公司就得增加十幾張表,那如果有一萬家公司注冊資料庫不得有幾十萬張表?跟樓主一樣的問題,有一些老牌廠商早就給出來完美答案了,比如華為、天翎都有過類似的問題,這些企業提出的解決方案就很不錯,就針對上面的問題,最簡單的辦法是給每張表加個實例ID,一個公司對應一個實例ID,然後在你的MVC架構中跟DB最近的這一層加個攔截器,每個SQL查詢都自動帶上實例ID,這樣不用對代碼做很大改動。後期再根據需要優化,哪些公司合用一張表,哪些單獨佔用一張表甚至一個資料庫,總之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需要在運營的過程中根據用戶量和業務情況來分析採取對策。

③ 辦公軟體資料庫的概念,作用和優點分別是什麼

它也常被用來開發簡單的WEB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都利用ASP技術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運行.比較復雜的WEB應用程序則使用PHP/MySQL或者ASP/Microsoft SQL Server. 它的使用方便程度和強大的設計工具為初級程序員提供許多功能。不過,這種便於使用可能使人誤解。這類開發者都是沒有在應用或者數據設計方面訓練的辦公室從業人員。因此許多人以為這樣的開發者能夠創造可用的系統,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工具本身的局限性產生了這樣的誤導。 一些專業的應用程序開發人員使用 Access 用作 快速應用開發,特別是給街道上的推銷員製作一個初型或獨立應用程序的工具。可是如果是透過網路存取數據的話,Access 的可擴放性並不高.因此當程序被較多使用者使用時,他們的選擇多會是傾向於一些客戶端-伺服器為本的方案,例如 Oracle、DB2、Microsoft SQL Server、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s、PostgreSQL、MySQL、Alpha Five、MaxDB,或者Filemaker。無論如何,不少 Access 的功能(表單,報告,序列和VB代碼)可以用作其他資料庫的後期應用,包括 JET(檔案為主的資料庫引擎,Access 預設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和任何其他跟ODBC兼容的產品。這種方法允許開發者把一個成熟的應用的數據移動到一台更大功率的伺服器而沒有已經在適當的位置犧牲發展。 很多Microsoft Access的開發者使用Leszynski命名約定,雖然這不普遍;它是一次編程大會,並非一個DBMS實施的規章。Access的優點 (1)存儲方式簡單,易於維護管理 Access管理的對象有表、查詢、窗體、報表、頁、宏和模塊,以上對象都存放在後綴為(.mdb或.accdb)的資料庫文件中,便於用戶的操作和管理。 (2)面向對象 Access是一個面向對象的開發工具,利用面向對象的方式將資料庫系統中的各種功能對象化,將資料庫管理的各種功能封裝在各類對象中。它將一個應用系統當作是由一系列對象組成的,對每個對象它都定義一組方法和屬性,以定義該對象的行為和外國,用戶還可以按需要給對象擴展方法和屬性。通過對象的方法、屬性完成資料庫的操作和管理,極大地簡化了用戶的開發工作。同時,這種基於面向對象的開發方式,使得開發應用程序更為簡便。 (3)界面友好、易操作 Access是一個可視化工具,是風格與Windows完全一樣,用戶想要生成對象並應用,只要使用滑鼠進行拖放即可,非常直觀方便。系統還提供了表生成器、查詢生成器、報表設計器以及資料庫向導、表向導、查詢向導、窗體向導、報表向導等工具,使得操作簡便,容易使用和掌握。 (4)集成環境、處理多種數據信息 Access基於Windows操作系統下的集成開發環境,該環境集成了各種向導和生成器工具,極大地提高了開發人員的工作效率,使得建立資料庫、創建表、設計用戶界面、設計數據查詢、報表列印等可以方便有序地進行。 (5)Access支持ODBC(開發資料庫互連,Open Data Base Connectivity),利用Access強大的DDE(動態數據交換)和OLE(對象的聯接和嵌入)特性,可以在一個數據表中嵌入點陣圖、聲音、Excel表格、Word文檔,還可以建立動態的資料庫報表和窗體等。Access還可以將程序應用於網路,並與網路上的動態數據相聯接。利用資料庫訪問頁對象生成HTML文件,輕松構建Internet/Intranet的應用。 (6)支持廣泛,易於擴展,彈性較大 能夠將通過鏈接表的方式來打開EXCEL文件、格式化文本文件等,這樣就可以利用資料庫的高效率對其中的數據進行查詢、處理。還可以通過以Access作為前台客戶端,以SQL Server作為後台資料庫的方式(如ADP)開發大型資料庫應用系統。

④ 企業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需求性和可行性的設計方案

關於OA辦公系統需求分析
關於OA辦公系統需求分析 1
第一章 緒論 1
1.2 本文所做工作 1
第二章 系統開發技術 2
2.2 Spring技術 3
第三章 系統分析 6
3.2 系統分析 7
3.2.3我的辦公桌模塊 8
3.2.4系統管理模塊 9
第四章 資料庫設計 10
4.1 表格圖 10
第五章 系統實現過程 13
第六章 系統的測試與運行 14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
在正常辦公中,企業通常會遇到許多資源和數據,比如員工資料、郵件、申請記錄、列印機、計算機等,這些資源和數據管理不善情況下通常凌亂不堪,在需要時不知道存放在何處,從而影響工作效率。因此,我們設計了能滿足這種需求的系統--企業Web OA系統。
通過"企業Web OA系統"對企業日常辦公進行管理,滿足了企業日常辦公管理各方面的需求,實現了企業員工之間短消息的發送與接收功能,大大的方便了企業內部人員溝通。
1.2 本文所做工作
為了開發出該系統並且是系統能夠真正達到"適用、夠用、好用"的標准一配合用戶單位的使用,查閱相關的書籍及電子文檔,也向先輩們請教。在開發設計過程中,採用現在流行的SSH框架整合和Jquery、Ajax技術,通過Hibernate連接資料庫,藉助一些工具優化系統。另外,為了增加系統的實用性,使之能盡量與實際的應用系統和用戶需求相吻合,我對許多同類系統的內容、功能進行了分析與對比,吸取了它們的可取之處,借鑒了一些經驗。
1.3 本文的安排
整個設計共分為6章,各章的主要內容安排如下:
1. 緒論。介紹論文的選題背景、所做工作以及論文的結構安排。
2. 系統開發技術。主要介紹本系統用到的主要技術。
3. 系統分析。主要介紹系統開發前的前期工作,包括可行性分析及系統設計思想與需求規定。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從系統的角度應該達到的功能、性能、效率等指標。
4. 資料庫設計。為了使軟體開發者對該軟體的功能劃分、數據結構及業務流程有一個大概的理解,使之成為整個開發工作的開始。
5. 系統實現。主要是詳細說明項目是如何執行的及界面展示。
6. 系統測試與運行。闡述測試的方法,測試的步驟、測試達到的效果。
第二章 系統開發技術
2.1 Jquery與JavaScript技術
jQuery是繼prototype之後又一個優秀的Javascrīpt框架。其宗旨是--WRITE LESS,DO MORE,寫更少的代碼,做更多的事情。jQuery是一個快速的,簡潔的javaScript庫,使用戶能更方便地處理HTML documents、events、實現動畫效果,並且方便地為網站提供AJAX交互。在Jquery技術中使用萬能的$幾乎可以做到一切Ajax所擁有的技術,
Jquery使用簡單方面,它是一個輕量級的JS庫,在使用的時候只需要將其編譯好的JS文件引入即可使用,另一方面其UI插件做的視圖效果非常理想,同樣也是方便應用。jQuery能夠使用戶的html頁保持代碼和html內容分離,也就是說,不用再在html裡面插入一堆js來調用命令了,只需定義id即可。
2.2 Spring技術
Spring的核心是個用於構造Java應用程序的輕量級框架,實現了Ioc模式的容器。其中的core包是框架的最基礎部分,並提供依賴注入特性來使你可管理Bean容器功能;context包提供了一種框架式的Bean訪問方式(ApplicationContext.xml),還添加了文本消息的發送;DAO包則提供了JDBC的抽象層。也提供了一種方法實現編程性和聲明性事務管理,不僅僅式針對實現特定介面。在Spring中重要的式MVC模式:View出於客戶端層,通常用jsp,即頁面顯示部分;Controller也處於服務端層,通常用Servlet來實現,即頁面顯示的邏輯部分實現;Model處於中間層,通常用伺服器端的javabean,即業務邏輯部分的實現。對於一些公用的方法,則可以放在一個類中。
2.3 JPA技術
JPA通過JDK 5.0註解或XML描述對象-關系表的映射關系,並將運行期的實體對象持久化到資料庫中。可以按照Java的基礎語義進行持久化開發。
2.4 Fire Workflow插件
Fire Workflow 是一款國內的開源插件,用於工作流的設計部署,相對於國際上比較有名的幾個工作流引擎,此框架的優勢是結構比較簡潔,擴展性比較好!此插件和spring,JPA一樣是幾個普通的jar包,嵌入到的系統中以解決工作流領域的問題。
Fire Workflow 是面向開發人員的,由模型,引擎,設計器,流程管理四部分組成,其流程設計器與主流IDE緊密集成,在Eclipse的插件可以讓開發人員調試流程就像調試基本的java類一樣簡單。Fire Workflow自帶7張表,由於本系統本身就擁有大量的數據表,所以Fire Workflow相對於目前比較流行的JPBM的30張表顯的異常簡潔。另外,選擇此插件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此插件的開發是基於Spring文件開發的,正好與本系統很好的整合在一起.
2.5 Apache James郵件伺服器
Apache James 簡稱 James, 是 Java Apache Mail Enterprise Server的縮寫。James 是100%基於Java的電子郵件伺服器。它是一種獨立的郵件伺服器,並提供了一個完整的電子郵件解決方案,用來收、發電子郵件。James伺服器的核心是一個名為config.xml的配置文件,在第一次啟動伺服器後該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config.xml文件,伺服器所要執行的動作都是基於此配置文件,可以再與外網失去連接的情況下在區域網內收發郵件。配置文件裡面的DNS就可以與外網進行郵件收發,不過很大程度上會給別的伺服器當做垃圾郵件處理,最好還是用在自己的區域網內做內部郵件使用。
2.6 Struts技術
Struts是一個基於J2EE平台的MVC框架,主要是採用Servlet和JSP技術來實現的,是開發Web應用程序的開放源碼框架。Struts把Servlet、JSP、自定義標簽和信息資源(message resources)整合一個統一的框架中,開發人員利用其進行開發時不用再自己編碼實現全套MVC模式,極大地節省了時間。
本系統選用Struts作為MVC的控制器,因為它足夠成熟,用戶群廣泛。雖然它也有缺點,但完全利用別的軟體彌補,比如利用Sitemesh代替Titles等。WebWork很優秀,但起步晚,用戶群太小;JSF和Tapestry是重量級的MVC架構。通過這個兩個方面的對比即可得出Struts的兩大優點,即用戶群大且輕量級。
2.7 JSP頁面技術
JSP產生於Servlet之後,主要是為了解決Servlet中輸出HTML代碼效率低的問題而產生的。JSP技術比較簡單,類似於ASP、PHP這些腳本語言。JSP的技術主要是由以下兩個部分組成:
JSP的基本語法:兩個注釋、3個腳本元素、8個動作指令。
JSP的九大內置對象:request請求對象、response響應對象、pageContext頁面上下文對象、session會話對象、application應用程序對象、out輸出對象、config配置對象、page頁面對象和exception例外對象。
第三章 系統分析
3.1 需求分析
3.1.1 引言
軟體需求分析的編制是為了使用戶和軟體開發者雙方對該軟體的初始化規定有一個共同的理解,使之成為整個開發工作的基礎。
3.1.2 任務概述
Web版或區域網系統,應用范圍為政府機關大中小企業單位。相關人員對計算機操作和業務了解應有一定的基礎。
3.1.3 需求規定
A.對性能的規定:軟體支持的終端數根據資料庫支持的用戶數來確定;軟體支持的並行操作的用戶應在100以上。
B.對性能的規定:速度要快,對於小數據量的數據記錄要在短時間內實現各種操作和轉換傳送;當業務需求發生變化時,該軟體應能對這些變化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保持代碼與表數據的一致性。而且一定的環境或軟體或操作方式不發生變化。
C.輸入輸出要求:對輸入輸出的數據必須給與相應的格式類型、數值范圍及精度說明。
D.其他專門要求:用戶為企事業涉及到公司機密以及財務,對數據的保密性、安全性尤其重視,同時對軟體使用方便要求,對可維護性、可補充性、易讀性、可靠性、運行環境可轉換性等都有比較高的要求。

3.2 系統分析
3.2.1 編制流程
後台功能圖如下所示:

前台功能圖如下所示:

3.2.2用戶身份驗證模塊
本系統功能的開發與設計,是完全針對公司內部進行辦公管理以及為各部門員工提供便捷的電子化交互平台搭建的。用戶身份驗證模塊是公司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功能是在系統用戶進入系統時的身份驗證以及在不同頁面瀏覽時的身份驗證,以防止公司重要資料的泄露。

3.2.3我的辦公桌模塊
此模塊包含了部門管理、電子郵件、個人資料管理3個子模塊,主要是用於日常的辦公需要,所有的用戶都擁有此模塊
【部門管理】:主要對門門的增刪查改
【電子郵件】:此部分主要用於內部郵件的收發,用戶可以在與外網無法連接的情況下進行收發帶附件的郵件,目前對於附件沒有什麼要求(對郵件進行增刪查)
【個人資料管理】:用於修改自己的個人資料(對用戶進行增刪查改)
3.2.4系統管理模塊
在本系統中,管理員的許可權是最大的,這也是考慮到了本系統的安全性而設計的,防止公司機密外泄,本模塊包含了登陸身份驗證,系統管理員的管理。
【管理員】:管理本系統的管理員
3.3 數據結構分析
3.3.1 邏輯結構
本系統所使用的每個數據結構的名稱、標識符以及它們之間每個數據項、記錄、文卷和系的標識、定義、長度及它們之間的層次或表格的相互關系要詳盡體現。
3.3.2 物理結構
本系統內所使用的每個數據結構中的每個數據項的存儲要求、訪問方法、存取單位、存取物理關系(索引,設備,存儲區域)、設計考慮和保密條件。
3.3.3 出錯補救措施
故障出現後可採取變通措施,包括:
(1)後備技術,當原始系統數據萬一丟失時,可以使用系統備份數據進行恢復;
(2) 降效技術,當丟失的數據不是很多時,可採用手工操作重新錄入數據;
(3) 當資料庫由於不正常關機或停電等不可預知的原因產生錯誤時,求助於Oracle公司工程師,公司不是Oracle資料庫產品的提供商,不提供類似的相應服務;
(4) 由Oracle公司或者相關的工程師優化資料庫;
(5) 優化網路配置。
第四章 資料庫設計
資料庫設計是項目開發和系統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里要特別強調資料庫設計的重要性,是因為資料庫設計就像建設高樓大廈的根基一樣,如果設計不好,在後來的系統維護、變更和功能擴充時,甚至在系統開發過程中都會引起比較大的問題。
4.1 表格圖
4.1.1 我的辦公桌
(1)管理員表(tb_admin)
欄位 類型 主鍵 外鍵 是否可為空 描述
id int 是 不可 自增
name varchar 不可 賬號
pwd varchar 可 密碼
useFlag bit 可
(2)部門表(tb_department)
欄位 類型 主鍵 外鍵 是否可為空 描述
id int 是 不可 自增
memo varchar 可 備忘錄
name varchar 不可 部門名稱
useFlag bit 可

(3)傳閱表(tb_handround)
欄位 類型 主鍵 外鍵 是否可為空 描述
id int 是 不可 自增
content longtext 可 內容
creatorIP varchar 可
sendTime datetime 可 時間
title longtext 不可 標題
useFlag bit 可
user_id int 不可 用戶Id
(4)傳閱附件表(tb_handround_attachment)
欄位 類型 主鍵 外鍵 是否可為空 描述
id int 是 不可 自增
attachmentName longtext 可 附件名
attachmentRealName longtext 可 真附件名
attachmentYear varchar 可
handround_id Int 可 傳閱ID

(5)傳閱狀態表(tb_handround_state)
欄位 類型 主鍵 外鍵 是否可為空 描述
id int 是 不可 自增
comfirmDate datetime 可 確認時間
leaveWord longtext 可
sendTime datetime 可 傳閱時間
stateFlag Int 可
handround_id Int 可 傳閱ID
user_id int 可 用戶ID
(6)用戶表(tb_userinfo)
欄位 類型 主鍵 外鍵 是否可為空 描述
id int 是 不可 自增
name varchar 不可 用戶名
position varchar 可 位置
pwd varchar 不可 傳閱時間
realName varchar 不可 真實姓名
useFlag Bit 可 傳閱ID
department_id int 可 用戶ID

第五章 系統實現過程
5.1 開發平台
伺服器:Weblogic 8.0
資料庫:MySQL5.1
平台技術:Jquery+Struts+Spring+JPA
操作系統:Windows XP
5.2 系統框架
在src目錄下主要是各個層的包,是一些java類,在WebRoot目錄下是一些實現頁面的JSP文件,同時在其裡面的WEB-INF包裡面有struts以及spring的配製文件
5.3 系統實現
5.3.1 我的辦公桌模塊
主要是用來進行日常辦公的需要,收發郵件,這一部分是整個辦公系統必須的功能。
用戶在成功登錄到頁面後,單擊"我的辦公桌"則可列出:部門資料、電子郵件、個人資料、三個功能塊,每塊均通過超級鏈接打開,如下圖:
【部門資料】:包括公司的所有部門
【電子郵件】:主要是用於系統內部的郵件收發,支持附件的上傳下載,利用James伺服器以及事先分配好的內部郵箱名進行收發郵件,如下圖:

【個人資料】:此塊主要用於用戶修改自己的密碼
第六章 系統的測試與運行
6.1 系統測試
6.1.1 配置測試環境
(1)安裝JDK和bea,weblogic;
(2)運行整個項目;
(3)啟動weblogic,在登錄http://localhost:80/OA/之後,需要啟動Apatche James伺服器來管理郵件接收
(4)發布該系統.通過Web Application Moles實現.
(5)發布成功後即可進入登錄頁面.
6.2 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如下各界面所示:
(1)登錄頁面
(2)主頁面
結論
緊張愉快的畢業設計結束了,我通過努力實現了一個結合了計算機和辦公自動化理論並體現了時代潮流的系統。
本系統只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功能,還不能提供辦公自動化需求的完全信息,還需要進一步地考查調研。所有可能實現的功能都將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分析、設計、逐步實現,力求使本系統更加完善。
在開發過程中,我本著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的思想,開發出高質量系統的目的,進行了詳細的調研,細致耐心的開發與設計,以刻苦鑽研,實事求是的態度開發出本系統。最重要的是通過開發與設計,鍛煉了我們分析問題以及進行合理規劃與分析設計的能力,同時對開發工具的使用能力也有大幅度提高。我們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到了實際的應用中去,實際的動手能力也有明顯的提升。
雖然辦公自動化系統仍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和待完善的地方,但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繼續學習,必定會有更加完美的成果跟大家見面。這次開發過程中所學到的所有知識,將成為我今後學習工作當中的堅實基礎。希望以後還會有這種鍛煉自己的實踐機會。
以上是一篇範文,供你參考。希望可以幫到你。

⑤ OA辦公系統設計有哪些原則

1
1. 一思:「可行性和適應性」
所謂可行性,是指需求提煉時,應該吻合適合核心需要,滿足主要功能,而不是超越當前技術水平放衛星!
所謂適應性,是指產品的實施條件和應用條件,要吻合企業當前的環境,超越環境搞畝產萬斤糧的大躍進是註定要失敗的。
核心需求的吻合度,是OA價值兌現的保障,用戶在工作流程、公文管理等方面的核心需求的滿足度是項目成功的基礎。
2
2. 二思:「前瞻性和實用性」
OA系統的開發設計,即要考慮到最大限度的增加系統的價值,最大限度的吻合各應用者的需求,充分考慮系統今後功能擴展、應用擴展、集成擴展多層面的延伸,實施過程應始終貫徹面向應用,圍繞應用,依靠應用部門,注重實效的方針。同時又要兼顧到成本控制、項目周期控制等因素,因此在功能的部署上也需要遵循實用主義。
3
3. 三思:「先進性和成熟性」
先進的管理理念、技術和方法,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延長系統的生命周期,但同時,任何創新都意味著小白兔實驗,風險較大,因此又要注意軟體系統、硬體設備、開發工具、軟體產品的是否成熟,在先進性和成熟性之間找到平衡點,成為價值最大化的關鍵。
4
4. 四思:「開放性和標准性」
數據孤島、信息孤島、應用孤島,已經成為多年信息化建設後的後遺症,而解決這些孤島的關鍵因素在於開放,解決這些孤島的效率取決於標准化。
如同我們的插座和插頭的關系、如同我們的外設和usb口的關系,OA系統是否足夠開放和標准化,成為架構設計時首要考慮的問題。
在當前和未來,OA系統需要輕松與各種操作系統、中間件、資料庫、業務系統及工具軟體進行平滑對接,當前主流的廠商如九思軟體、浪潮、點擊等都在這方面做了充分的考量。
5
5. 五思:「可靠性和穩定性」
OA系統里流轉了大量的管理數據,因此必須是可靠的,一般的人為和外部的異常事件不應該引起系統的崩潰;當系統出現問題後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而且系統的數據是完整的,不會引起數據的不一致。
我們曾對九思軟體的iThink系統組織過壓力測試,在負載均衡的情況下,3000人同時在線時,系統登陸(包括整個主界面載入)不大於8秒。數據瀏覽不大於8秒;數據查詢不大於8秒;數據統計不大於15秒。
我們還對九思軟體的iThink產品,運行在IBM伺服器上的穩定性做過測試,基本上可以做到以下幾點: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大於10000小時;可用率:系統總體平均可用率在99.99%以上;穩定性:主機系統能夠保持7*24穩定的不間斷運行
6
6. 六思:「安全性和保密性」
OA系統的開發設計既考慮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護和隔離,因此系統應分別針對不同的應用、不同的網路通信環境和不同的存儲設備,採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統安全機制、數據存取的許可權控制等以確保系統的安全性。
其中,採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平台安全:架構設計考慮安全性要求,平台軟體達到安全設計標准。
應用安全:許可權控制、支持身份認證介面、防篡改、防暴力破解等措施完善,並且可以跟USBkey、CA、IP地址限制等各種安全措施進行方案組合。
數據安全:支持文檔安全軟體整合技術,從而做到數據傳輸加密、遠程安全訪問、數據存儲加密,並且可以VPN等各種安全方式進行綁定,支持入侵檢測與防禦系統、防火牆的應用。
容災備份:支持各種容災的軟硬體設備的使用等。
管理安全:提供完善的日誌功能,能夠記錄系統使用人員的關鍵操作,保證系統應用的安全
密碼策略:初始密碼強制更改、啟用圖形驗證碼、支持USBkey介面、密碼過期控制、密碼錯誤次數控制、密碼強度設置等,從而防止暴力破解和惡意攻擊。
系統網卡MAC和IP的綁定;支持CA認證、數字簽名加密技術;支持電子鑰匙(Ukey)技術和指紋Ukey技術;支持安全套接(SSL)技術;軟體系統嚴密、靈活的訪問安全控制,功能授權與數據范圍授權結合;
系統有整體的用戶/許可權管理體系,可統一進行用戶/許可權的管理,實現到欄位級的查詢、修改、管理許可權控制;系統提供用戶認證、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字簽名等安全手段介面,可在各個環節提供對第三方安全認證系統的支持。
7
7. 七思:「可擴展性和易維護性」
為了適應未來的業務拓展和項目的功能擴展,必須充分考慮以最簡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資,實現軟體系統的擴展和維護擴展。
因此,在OA軟體系統的開發設計中,需要考慮到應用及系統不斷擴展的要求,以形成一個易於管理、可持續發展的體系結構。未來業務的擴展只須在現有機制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應用與服務模塊。一方面當應用量增加,用戶數增加時系統可以平滑增加伺服器的方式來支撐新的壓力要求發;一方面,當新的技術和產品出現進行升級時,系統能夠平滑過渡而不影響用戶的使用;另一方面,產品有新的功能增加時,可以通過插件和模塊定製平台的方式,輕松實現業務的擴展。
在設備選擇及網路方案上堅持開放性原則,使系統對各種硬體設備的互連互通;在軟體上支持跨平台和開放數據介面,便於與其它系統軟體互相集成,未來支持與業務系統、門戶等系統的單點登錄集成,在可獲得相應系統的數據結構情況下,實現與這些系統的應用、門戶、數據等各層面上無縫連接。
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應該採用集權和分權相平衡的思想,如九思軟體的iThink產品設置了系統管理、應用管理和個人管理對系統進行分層授權和分層維護。
利用系統提供的工具,無須編寫代碼,方便用戶自行進行客戶化功能改造,方便用戶自行定製界面數據項的顯示;同時在網路或系統出現問題時能及時、快速地恢復系統的正常運行,保證系統的可恢復性,具有較高網路系統的抗干擾能力。
採用各種免代碼的模塊定製平台,幫助用戶實現功能的DIY設計等。
8
8. 八思:「美觀性和易用性」
系統用戶界面的設計採用Web2.0用戶界面設計技術,界面根據用戶需求靈活更改(增強標簽分類特性),注重用戶體驗,使系統各項功能易見、易學、易用、易維護、易管理。
作為全員應用系統,易用性和用戶體驗是項目成敗的關鍵要素。所提供的產品採用B/S的登錄方式、可以採用電腦、手機等各種方式下登錄,採用了AJAX、圖形化編輯器等各種新技術,並且易讀、易理解、易操作,用戶界面簡潔、美觀、友好,易於用戶掌握、操作和使用;系統管理的使用及管理也以簡便、易於操作、方便實用為准則。
嚴格遵循易用性六原則,實現從產品的部署、登錄、使用、維護、升級、擴展的全方位易用,從而提升系統的黏著度; 提供統一的訪問地址,便於用戶使用。在登錄頁為用戶提供加入收藏、設為首頁等操作,方便用戶以後快速訪問系統;具備風格一致的友好的用戶界面,圖形顯示直觀,工作流程從設計到使用全程圖形化
美觀性,相比易用性來講並不是很重要,這如同一個美麗的姑娘,第一眼打動你的可能是表象,然後持續感動你的往往是她的內在。
9
9. 九思:「大並發能力支撐」
作為集團化、多組織、大用戶的單位,OA軟體系統的開發設計,應該支持應用和資料庫等多重負載均衡能力,支持附件伺服器和資料庫伺服器分離技術,從而支持數萬用戶同時在線和同時操作的能力,不會因為用戶數的增長或者信息量的增長,而導致系統響應能力下降。
系統並發能力:通過集群方式,在技術上沒有並發上限,因此能完全保障用戶未來的人員擴張需要。

⑥ OA辦公系統的資料庫的設計問題

IP地址一般是指網路版的,判斷考勤上下班IP,則可以十分便利的知道考勤打卡者是在公司內還是在公司外,這個考勤數據是否合法。

⑦ 如何進行辦公管理系統的設計

A辦公系統設計有哪些原則?1、系統的完整性和先進性開發人員為OA辦公自動化系統整體設計,在後期有效實施後台集成管理,前端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系統標准化程度較高。系統所採用的技術將長期保證技術的發展能力,並具有良好方便的升級能力。所選用的硬體和操作系統、資料庫產品和應用軟體均具有先進成熟的技術和產品。2、標准化和效率辦公自動化系統開發人員應遵循統一的國家標准文件格式和交換介面標准進行系統開發。辦公自動化系統為各種交易處理提供了高效的辦公自動化系統。以便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快速完成大數據的查詢和更新。對於大型數據處理,它也可以有效地完成。3、安全可靠辦公自動化系統開發人員應採用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技術平台,支持身份認證技術、安全加密技術。在數據傳輸過程和資料庫中採用了高加密技術,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利用不同的角色控制信息數據,採用矩陣式訪問控制模式的橫向和縱向組合,保證企業的各種信息安全。可以利用藍凌軟體OA系統針對本公司的特點進行個性化設計。

⑧ OA系統資料庫設計

OA辦公化自動管理系統,我這里有詳細的說明書以及項目源碼,需要嗎 我可以傳給你。OA
是利用三大框架做的 至於許可權的問題嗎:可以這樣做設計 做判斷就可以啦,許可權當用戶登進去比如你不是管理員 你就不能執行 刪除修改的操作 反正可以。

⑨ 概念資料庫設計的主要任務是什麼應該完成哪些工作

資料庫設計可以分為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和物理結構設計三個階段。
(1)概念結構設計。這是資料庫設計的第一個階段,在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階段,已經得到了系統的數據流程圖和數據字典,現在要結合數據規范化的理論,用一種數據模型將用戶的數據需求明確地表示出來。
概念數據模型是面向問題的模型,反映了用戶的現實工作環境,是與資料庫的具體實現技術無關的。建立系統概念數據模型的過程叫做概念結構設計。
(2)邏輯結構設計。根據已經建立的概念數據模型,以及所採用的某個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的數據模型特性,按照一定的轉換規則,把概念模型轉換為這個資料庫管理系統所能夠接受的邏輯數據模型。不同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了不同的邏輯數據模型,如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等。
(3)物理結構設計。為一個確定的邏輯數據模型選擇一個最適合應用要求的物理結構的過程,就叫做資料庫的物理結構設計。資料庫在物理設備上的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稱為資料庫的物理數據模型。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六十多年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類型,從最簡單的存儲有各種數據的表格到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信息化社會,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各類信息資源,是進行科學研究和決策管理的前提條件。資料庫技術是管理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等各類信息系統的核心部分,是進行科學研究和決策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

⑩ 如何開發一套辦公信息系統

首先,你這個系統要做成什麼樣的,你要去找用戶調研需求,同時撰寫需求文檔。如何編寫需求文檔這塊內容你可以上網找一下,這個主要是產品經理要做的事。
然後,需求明確之後,根據系統定位,數據數量級之類的,要開始分析你要用什麼樣的架構。比如用Spring+mybatis+mysql啊,或者spring+struts+hibernate+mysql,或者資料庫用非關系型資料庫就行,那麼mongodb什麼的就行,需要緩存?那麼memcached,或者redis等等,這個需要有架構方面的知識和經驗,這個就需要了解很多技術方面的內容了。如果你的系統比較簡單,並發量不大,那隨便搞個簡單的架構就行。
之後,進行數據表的設計,功能設計,模塊設計,業務邏輯設計,用戶界面的設計等,一般這些需要多人配合的,一個人的話很難都搞定,需要配合資料庫的知識,人機交互方面的知識,還有設計模式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拆分功能的經驗。
這之後,再把設計好的東西給用戶做確認,讓他們確定你設計出來的東西就是他們想要的,如果有問題要修改設計再重新跟用戶確認
確定之後才是開發,包括UI開發和服務端開發。開發過程中如果能進行版本控制和維護單元測試和開發文檔就再好不過了,單元測試不止能驗證你開發代碼的正確性,還在你修改bug以及重構代碼的時候有比較重要的作用。這塊就是考驗開發能力了,要對開發語言熟悉,然後需要有比較嚴密的思維。
如果有QA人員,在開發完每個模塊後,對於模塊進行測試,每開發完一個模塊都要經過QA測試,然後修復發現的Bug。
同樣,每個模塊開發完之後,如果可能的話,找用戶做下演示,再確認一下模塊是否符合用戶需求。如此反復,直到所有模塊都演示完成。
至此,整個系統就基本開發完成了,只是當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現在市面上出現了非常多的低代碼開發平台,跟上面所講的傳統開發完成不一樣,後台都是可視化,拖拉的方式即可形成相應的軟體,具體可以去做這方面巨頭的公司天翎的官網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