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共場所滅火器的最大安全距離是多少
按照《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要求,中危險級A類火災場所手提式滅火器最大保護距離就20米,具體規定如下圖:
滅火方法:
冷卻法:
這種滅火法的原理是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的物體上,以降低燃燒的溫度於燃點之下,使燃燒停止。或將滅火劑噴灑在火源附近的物質上,使其不因火焰熱輻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點。冷卻滅火法是滅火的一種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滅火劑冷卻降溫滅火。滅火劑在滅火過程中不參與燃燒過程中的化學反應。這種方法屬於物理滅火方法。
隔離法:
隔離滅火法是將正在燃燒的物質和周圍未燃燒的可燃物質隔離或移開,中斷可燃物質的供給,使燃燒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體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關閉可燃氣體、液體管道的閥門,以減少和阻止可燃物質進入燃燒區。
3、設法阻攔流散的易燃、可燃液體。
4、拆除與火源相毗連的易燃建築物,形成防止火勢蔓延的空間地帶。
2. 滅火器使用時的安全距離約多少米
滅火器使用安全距離是5米。
在距燃燒處5米左右。使用手提式乾粉滅火器時,應手提滅火器的提把,迅速趕到著火處。在距離起火點5米左右處,放下滅火器。在室外使用時,應占據上風方向。使用前,先把滅火器上下顛倒幾次,使筒內乾粉松動。
3. 滅火器配置規范標准
滅火器配置標准
1、滅火器配置場所: 存在可燃的氣體、液體、固體等物質,需要配置滅火器的場所。
2、保護距離:滅火器配置場所內,滅火器設置點到最不利點的直線行走距離。
3、滅火等級:表示滅火器能夠撲滅不同種類火災的效能。由表示滅火效能的數字和滅火種類的字母組成。
4、火災種類:滅火器配置場所的火災種類可劃分為以下五類
A類火災:固體物質火災
B類火災:液體火災或可溶化固體物質火災
C類火災:氣體火災
D類火災:金屬火災
E類火災: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
5、滅火器的類型選擇
A類火災場所應選擇水型滅火器、磷酸銨鹽乾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鹵代烷滅火器。
B類火災場所應選擇泡沫滅火器、碳酸氫鈉乾粉滅火器、磷酸銨鹽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B類火災的水型滅火器或鹵代烷滅火器。
C類火災場所應選擇磷酸銨鹽乾粉滅火器、碳酸氫鈉乾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或鹵代烷滅火器。
D類火災場所應該選擇撲滅金屬火災的專用滅火器
E類火災場所應選擇磷酸銨鹽乾粉滅火器、碳酸氫鈉乾粉滅火器或鹵代烷滅火器,但不得選用裝有金屬喇叭噴筒的二氧化碳滅火器。
6、滅火器的設置
1)、滅火器應設置在位置明顯和便於取用的地點,且不得影響安全疏散。
2)、對有視線障礙的滅火器設置點,應設置指示其位置的發游標志。
3)、滅火器的擺放應穩固,其銘牌應朝外。手提式滅火器宜設置在滅火器箱內或掛鉤、托架上,其頂部離地面高度不應大於1.50m;底部離地面高度不應小於0.08m。滅火器箱不得上鎖。
4)、滅火器不宜設置在潮濕或強腐蝕性的地點,當必須設置時,應有保護措施。
5)、滅火器不得設置在超出其使用溫度范圍的地點。
7、滅火器的配置
8、滅火器配置的設計與計算應按計算單元進行。滅火器最小需配滅火級別和最少需配數量的計算值應進位取整。每個滅火器設置點實配滅火器的滅火級別和數量不得小於最需配滅火級別和數量的計算值。滅火器設置點的位置和數量應根滅火器的最大保護距離確保並應保證最不利點至少在1具滅火器的保護范。
9、計算單元,滅火器配置設計的計算單元應按下列規定劃分。
10、計算單元保護面積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1、配置設計計算
4. 滅火器配置計算舉例
舉例:
一般的場所,4公斤乾粉滅火器(ABC)每75平方米左右配備1具,每個點配置不少於2具。
住宅樓的公共部位應當配置滅火器。當住宅樓每層的公共部位的建築面積超過100m2時,需要配置1具1A的手提式滅火器;這是最低的要求:即目前可按照每100m2配置1具1A手提式滅火器的基準執行。
根據《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7 滅火器配置設計計算
7.1 一般規定
7.1.1滅火器配置的設計與計算應按計算單元進行。滅火器最小需需配滅火級別和最少需配數量的計算值應進位取整。
7.1.2每個滅火器設置點實配滅火器的滅火級別和數量不得小於最小需配滅火級別和數量的計算值。
7.1.3滅火器設置點的位置和數量應根據滅火器的最大保護距離確定,並應保證最不得點至少在1具滅火器的保護范圍內。
(4)多遠滅火器配置距離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一、滅火器的選擇
常見問題是選型錯誤。常用的乾粉滅火器按滅火主要成份可分為磷酸銨鹽型(ABC型)和碳酸氫鈉型(BC型)兩種。因碳酸氫鈉無粘附力,無法吸附在固體可燃物上,起不到將可燃物與火焰隔離滅火的作用,因此不適宜用來撲滅固體火災,僅可用來控制火勢。
而磷酸銨鹽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在固體燃燒物的表面,有效隔離可燃物與火焰,起到隔離滅火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有很多單位忽略這一點,在可能發生固體火災的場所配置碳酸氫鈉型(BC型)滅火器,給滅火埋下了隱患,應引起大家高度重視。
通過加強日常管理,避免在固體火災場所配置碳酸氫鈉型(BC型)滅火器。
二、滅火器的布置
不少生產經營單位因建築功能布局需要和日常管理鬆懈,而將滅火器挪動位置、擴大布置間距、甚至減少數量。這些行為看似事小,實則已經違反規范規定。這三個要素是考慮場所的火災危險等級、滅火器覆蓋范圍、單具滅火能力而綜合得出的最佳方案。
火災的初起階段是撲滅火災的最佳時機,一般不超過15分鍾,一但改變其中任一項都會影響到滅火效率,錯過最佳滅火時機。
5. 滅火器放置距離標准
滅火器的擺放要求
一、滅火器應設置在位置明顯和便於取用的地點,且不得影響安全疏散。
二、對有視線障礙的滅火器設置點,應設置指示其位置的發游標志。
三、滅火器的擺放應穩固,其銘牌應朝外。手提式滅火器宜設置在滅火器箱內或掛鉤、托架上,其頂部離地面高度不應大於1.50m;底部離地面高度不宜小於0.08m。滅火器箱不得上鎖。
四、滅火器不宜設置在潮濕或強腐蝕性的地點。當必須設置時,應有相應的保護措施。滅火器設置在室外時,應有相應的保護措施。
五、滅火器不得設置在超出其使用溫度范圍的地點。
滅火器的配置
一、一個計算單元內配置的滅火器數量不得少於2具。
二、每個設置點的滅火器數量不宜多於5具。
三、當住宅樓每層的公共部位建築面積超過100m2時,應配置1 具1A 的手提式滅火器;每增加100m2時,增配1具1A 的手提式滅火器。
6. 設置在A類火災中危險級火災場所的手提式滅火器,其最大保護距離多少
設置在A類火災中危險級火災場所的手提式滅火器,其最大保護距離是20cm。
根據《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5.2.1中規定:
設置在A類火災場所的滅火器,其最大保護距離如下
1、手提式滅火器。嚴重危險級:15m,中危險級:20m,輕危險級:25m,
2、推車式滅火器。嚴重危險級:30m,中危險級:40m,輕危險級:50m。
一、滅火器的選擇
1、撲救A類火災應選用水型、泡沫、乾粉、鹵代烷等滅火器。
2、撲救B類火災應選用乾粉、泡沫、鹵代烷、二氧化碳等,撲救水溶性B類火災不得選用化學泡沫滅火器。
3、撲救C類火災應選用乾粉、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
4、撲救帶電設備火災應選用鹵代烷、二氧化碳、乾粉滅火器。
5、撲救A、B、C、類和帶電設備火災應選用乾粉、鹵代烷滅火器。
6、撲救D類火災應選用專用乾粉滅火器。
二、國家規定
國家標准《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 50140-2005的2.1.4條之定義: 滅火級別fire rating表示滅火器能夠撲滅不同種類火災的效能。由表示滅火效能的數字和滅火種類的字母組成。
7. 懸掛式的滅火器離地標准距離是多少
手提式滅火器頂部離地面距離一般應在1.~1.5m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