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資料庫索引是什麼,有什麼用,怎麼用
1、資料庫索引是什麼,有什麼用
資料庫索引是對資料庫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進行排序的一種結構,使用索引可快速訪問資料庫表中的特定信息。如果想按特定職員的姓來查找他或她,則與在表中搜索所有的行相比,索引有助於更快地獲取信息。
索引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加快檢索表中數據的方法,亦即能協助信息搜索者盡快的找到符合限制條件的記錄ID的輔助數據結構。
2、資料庫索引的用法
當表中有大量記錄時,若要對表進行查詢,第一種搜索信息方式是全表搜索,是將所有記錄一一取出,和查詢條件進行一一對比,然後返回滿足條件的記錄,這樣做會消耗大量資料庫系統時間,並造成大量磁碟I/O操作;
第二種就是在表中建立索引,然後在索引中找到符合查詢條件的索引值,最後通過保存在索引中的ROWID(相當於頁碼)快速找到表中對應的記錄。
索引是一個單獨的、物理的資料庫結構,它是某個表中一列或若干列值的集合和相應的指向表中物理標識值的數據頁的邏輯指針清單。
(1)索引在資料庫中的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一、索引的原理:
對要查詢的欄位建立索引其實就是把該欄位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序;建立的索引只對該欄位有用,如果查詢的欄位改變,那麼這個索引也就無效了,比如圖書館的書是按照書名的第一個字母排序的,那麼你想要找作者叫張三的就不能用改索引了;還有就是如果索引太多會降低查詢的速度。
二、資料庫索引的特點:
1、避免進行資料庫全表的掃描,大多數情況,只需要掃描較少的索引頁和數據頁,而不是查詢所有數據頁。而且對於非聚集索引,有時不需要訪問數據頁即可得到數據。
2、聚集索引可以避免數據插入操作,集中於表的最後一個數據頁面。
3、在某些情況下,索引可以避免排序操作。
Ⅱ 資料庫中常見的「索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途
如果公共關鍵字在一個關系中是主關鍵字,那麼這個公共關鍵字被稱為另一個關系的外鍵。由此可見,外鍵表示了兩個關系之間的聯系。以另一個關系的外鍵作主關鍵字的表被稱為主表,具有此外鍵的表被稱為主表的從表。外鍵又稱作外關鍵字。
通俗講,一個資料庫中的某一個元素,引用另一個資料庫的內容。引用外面的那個元素稱為外鍵
使用索引可快速訪問資料庫表中的特定信息。索引是對資料庫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進行排序的一種結構,例如
employee
表的姓(lname)列。如果要按姓查找特定職員,與必須搜索表中的所有行相比,索引會幫助您更快地獲得該信息。
Ⅲ 在資料庫中什麼叫索引索引主要功能是什麼
索引是一個單獨的、物理的資料庫結構。它由某個表中的一列或者若干列,以及這些值的記錄在數據表中存儲位置的物理地址所組成。
主要功能是:加快數據的檢索速度。
Ⅳ 資料庫索引是什麼,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資料庫中索引的優缺點
為什麼要創建索引呢?這是因為,創建索引可以大大提高系統的性能。第一,通過創建唯一性索引,可以保證資料庫表中每一行數據的唯一性。第二,可以大大加快數據的檢索速度,這也是創建索引的最主要的原因。第三,可以加速表和表之間的連接,特別是在實現數據的參考完整性方面特別有意義。第四,在使用分組和排序子句進行數據檢索時,同樣可以顯著減少查詢中分組和排序的時間。第五,通過使用索引,可以在查詢的過程中,使用優化隱藏器,提高系統的性能。
也許會有人要問:增加索引有如此多的優點,為什麼不對表中的每一個列創建一個索引呢?這種想法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也有其片面性。雖然,索引有許多優點,但是,為表中的每一個列都增加索引,是非常不明智的。這是因為,增加索引也有許多不利的一個方面。第一,創建索引和維護索引要耗費時間,這種時間隨著數據量的增加而增加。第二,索引需要佔物理空間,除了數據表占數據空間之外,每一個索引還要佔一定的物理空間,如果要建立聚簇索引,那麼需要的空間就會更大。第三,當對表中的數據進行增加、刪除和修改的時候,索引也要動態的維護,這樣就降低了數據的維護速度。
索引是建立在資料庫表中的某些列的上面。因此,在創建索引的時候,應該仔細考慮在哪些列上可以創建索引,在哪些列上不能創建索引。一般來說,應該在這些列上創建索引,例如:在經常需要搜索的列上,可以加快搜索的速度;在作為主鍵的列上,強制該列的唯一性和組織表中數據的排列結構;在經常用在連接的列上,這些列主要是一些外鍵,可以加快連接的速度;在經常需要根據范圍進行搜索的列上創建索引,因為索引已經排序,其指定的范圍是連續的;在經常需要排序的列上創建索引,因為索引已經排序,這樣查詢可以利用索引的排序,加快排序查詢時間;在經常使用在WHERE子句中的列上面創建索引,加快條件的判斷速度。
同樣,對於有些列不應該創建索引。一般來說,不應該創建索引的的這些列具有下列特點:第一,對於那些在查詢中很少使用或者參考的列不應該創建索引。這是因為,既然這些列很少使用到,因此有索引或者無索引,並不能提高查詢速度。相反,由於增加了索引,反而降低了系統的維護速度和增大了空間需求。第二,對於那些只有很少數據值的列也不應該增加索引。這是因為,由於這些列的取值很少,例如人事表的性別列,在查詢的結果中,結果集的數據行佔了表中數據行的很大比例,即需要在表中搜索的數據行的比例很大。增加索引,並不能明顯加快檢索速度。第三,對於那些定義為text,
image和bit數據類型的列不應該增加索引。這是因為,這些列的數據量要麼相當大,要麼取值很少。第四,當修改性能遠遠大於檢索性能時,不應該創建索引。這是因為,修改性能和檢索性能是互相矛盾的。當增加索引時,會提高檢索性能,但是會降低修改性能。當減少索引時,會提高修改性能,降低檢索性能。因此,當修改性能遠遠大於檢索性能時,不應該創建索引。
Ⅳ 資料庫索引的定義
資料庫索引是一種專用數據結構,允許我們快速定位信息。它的組織方式類似於二叉樹結構,左側值較小,右側值較大。索引可以比較樹狀結構中的行值,以更快地定位所需數據,而不是強制掃描整個表。
當我們在一個或多個列上創建索引時,我們將它們的值存儲在新結構中,還存儲指行的指針。這行為會重新組織並排序信息,但不會改變信息本身。可以將資料庫索引視為書後面的索引。雖然它存儲了一些實際信息,但它還包含指針,指針指向可以找到更多詳細信息的位置。
按照我們的搜索條件對數據進行排序後,查找所需的記錄會變得更加簡單。想像一下按字母順序排序的舊電話簿。知道某人的姓氏,名字和地址意味著您可以很快找到他們的電話號碼。但是如果你只知道別人的地址和名字怎麼辦?沒有姓氏,找到電話號碼將非常困難。您可以使用反向電話簿做得更好,該目錄列出了基於地址的電話號碼。
在資料庫中,更改搜索條件通常意味著為屬性組合創建新索引。如前所述,添加這些索引需要額外的磁碟空間。添加,刪除或更新值時,還會對索引進行更改。
Ⅵ 資料庫中的索引怎麼理解
索引就是書的目錄,方便你查找東西的
但是 如果你要在書中添加內容的話 那麼就會很麻煩 因為還得在目錄里添加新的東西
檢索的道理跟這是一樣的 作用是方便查找數據 但是如果你要對數據進行修改的話 就會花費很多時間 這就是檢索的弊端
Ⅶ 什麼是資料庫索引
第二次回答:
問題補充:能不能具體點,新建一個索引就可以了嗎
基本上可以這么說,不過你也可以修改索引。
記住:
索引其實關鍵目的是為了加快檢索速度而建立的,所以,怎麼用索引是資料庫系統本身的事情,作為資料庫設計或使用者,設計並創建好索引然後體驗加上索引後的查詢變快的感覺就行了。所以,索引怎麼用就變為了「怎麼創建合適的索引」
以下回答是否符合你的要求?你還有什麼問題?
第一次回答:
一、索引是什麼
索引是與表或視圖關聯的磁碟上結構,可以加快從表或視圖中檢索行的速度。索引包含由表或視圖中的一列或多列生成的鍵。這些鍵存儲在一個結構(B 樹)中,使 SQL Server 可以快速有效地查找與鍵值關聯的行。
表或視圖可以包含以下類型的索引:
* 聚集
o 聚集索引根據數據行的鍵值在表或視圖中排序和存儲這些數據行。索引定義中包含聚集索引列。每個表只能有一個聚集索引,因為數據行本身只能按一個順序排序。
o 只有當表包含聚集索引時,表中的數據行才按排序順序存儲。如果表具有聚集索引,則該表稱為聚集表。如果表沒有聚集索引,則其數據行存儲在一個稱為堆的無序結構中。
* 非聚集
o 非聚集索引具有獨立於數據行的結構。非聚集索引包含非聚集索引鍵值,並且每個鍵值項都有指向包含該鍵值的數據行的指針。
o 從非聚集索引中的索引行指向數據行的指針稱為行定位器。行定位器的結構取決於數據頁是存儲在堆中還是聚集表中。對於堆,行定位器是指向行的指針。對於聚集表,行定位器是聚集索引鍵。
o 您可以向非聚集索引的葉級添加非鍵列以跳過現有的索引鍵限制(900 位元組和 16 鍵列),並執行完整范圍內的索引查詢。
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都可以是唯一的。這意味著任何兩行都不能有相同的索引鍵值。另外,索引也可以不是唯一的,即多行可以共享同一鍵值。
每當修改了表數據後,都會自動維護表或視圖的索引。
索引和約束
對表列定義了 PRIMARY KEY 約束和 UNIQUE 約束時,會自動創建索引。例如,如果創建了表並將一個特定列標識為主鍵,則 資料庫引擎自動對該列創建 PRIMARY KEY 約束和索引。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創建索引(資料庫引擎)。
二、索引有什麼用
與書中的索引一樣,資料庫中的索引使您可以快速找到表或索引視圖中的特定信息。索引包含從表或視圖中一個或多個列生成的鍵,以及映射到指定數據的存儲位置的指針。通過創建設計良好的索引以支持查詢,可以顯著提高資料庫查詢和應用程序的性能。索引可以減少為返回查詢結果集而必須讀取的數據量。索引還可以強製表中的行具有唯一性,從而確保表數據的數據完整性。
設計良好的索引可以減少磁碟 I/O 操作,並且消耗的系統資源也較少,從而可以提高查詢性能。對於包含 SELECT、UPDATE、DELETE 或 MERGE 語句的各種查詢,索引會很有用。例如,在 AdventureWorks 資料庫中執行的查詢 SELECT Title, HireDate FROM HumanResources.Employee WHERE EmployeeID = 250。執行此查詢時,查詢優化器評估可用於檢索數據的每個方法,然後選擇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採用的方法包括掃描表和掃描一個或多個索引(如果有)。
掃描表時,查詢優化器讀取表中的所有行,並提取滿足查詢條件的行。掃描表會有許多磁碟 I/O 操作,並佔用大量資源。但是,如果查詢的結果集是占表中較高百分比的行,掃描表會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查詢優化器使用索引時,搜索索引鍵列,查找到查詢所需行的存儲位置,然後從該位置提取匹配行。通常,搜索索引比搜索表要快很多,因為索引與表不同,一般每行包含的列非常少,且行遵循排序順序。
查詢優化器在執行查詢時通常會選擇最有效的方法。但如果沒有索引,則查詢優化器必須掃描表。您的任務是設計並創建最適合您的環境的索引,以便查詢優化器可以從多個有效的索引中選擇。SQL Server 提供的資料庫引擎優化顧問可以幫助分析資料庫環境並選擇適當的索引。
三、索引怎麼用
索引其實關鍵目的是為了加快檢索速度而建立的,所以,怎麼用索引是資料庫系統本身的事情,作為資料庫設計或使用者,設計並創建好索引然後體驗加上索引後的查詢變快的感覺就行了。所以,索引怎麼用就變為了「怎麼創建合適的索引」,以下說明這個問題:
索引設計不佳和缺少索引是提高資料庫和應用程序性能的主要障礙。設計高效的索引對於獲得良好的資料庫和應用程序性能極為重要。為資料庫及其工作負荷選擇正確的索引是一項需要在查詢速度與更新所需開銷之間取得平衡的復雜任務。如果索引較窄,或者說索引關鍵字中只有很少的幾列,則需要的磁碟空間和維護開銷都較少。而另一方面,寬索引可覆蓋更多的查詢。您可能需要試驗若干不同的設計,才能找到最有效的索引。可以添加、修改和刪除索引而不影響資料庫架構或應用程序設計。因此,應試驗多個不同的索引而無需猶豫。
SQL Server 中的查詢優化器可在大多數情況下可靠地選擇最高效的索引。總體索引設計策略應為查詢優化器提供可供選擇的多個索引,並依賴查詢優化器做出正確的決定。這在多種情況下可減少分析時間並獲得良好的性能。若要查看查詢優化器對特定查詢使用的索引,請在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中的「查詢」菜單上選擇「包括實際的執行計劃」。
不要總是將索引的使用等同於良好的性能,或者將良好的性能等同於索引的高效使用。如果只要使用索引就能獲得最佳性能,那查詢優化器的工作就簡單了。但事實上,不正確的索引選擇並不能獲得最佳性能。因此,查詢優化器的任務是只在索引或索引組合能提高性能時才選擇它,而在索引檢索有礙性能時則避免使用它。
建議的索引設計策略包括以下任務:
1. 了解資料庫本身的特徵。例如,它是頻繁修改數據的聯機事務處理 (OLTP) 資料庫,還是主要包含只讀數據的決策支持系統 (DSS) 或數據倉庫 (OLAP) 資料庫?
2. 了解最常用的查詢的特徵。例如,了解到最常用的查詢聯接兩個或多個表將有助於決定要使用的最佳索引類型。
3. 了解查詢中使用的列的特徵。例如,某個索引對於含有整數數據類型同時還是唯一的或非空的列是理想索引。篩選索引適用於具有定義完善的數據子集的列。
4. 確定哪些索引選項可在創建或維護索引時提高性能。例如,對現有某個大型表創建聚集索引將會受益於 ONLINE 索引選項。ONLINE 選項允許在創建索引或重新生成索引時繼續對基礎數據執行並發活動。
5. 確定索引的最佳存儲位置。非聚集索引可以與基礎表存儲在同一個文件組中,也可以存儲在不同的文件組中。索引的存儲位置可通過提高磁碟 I/O 性能來提高查詢性能。例如,將非聚集索引存儲在表文件組所在磁碟以外的某個磁碟上的一個文件組中可以提高性能,因為可以同時讀取多個磁碟。
或者,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也可以使用跨越多個文件組的分區方案。在維護整個集合的完整性時,使用分區可以快速而有效地訪問或管理數據子集,從而使大型表或索引更易於管理。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已分區表和已分區索引。在考慮分區時,應確定是否應對齊索引,即,是按實質上與表相同的方式進行分區,還是單獨分區。
# 設計索引。
索引設計是一項關鍵任務。索引設計包括確定要使用的列,選擇索引類型(例如聚集或非聚集),選擇適當的索引選項,以及確定文件組或分區方案布置。
# 確定最佳的創建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創建索引:
* 使用 CREATE TABLE 或 ALTER TABLE 對列定義 PRIMARY KEY 或 UNIQUE 約束
SQL Server 資料庫引擎自動創建唯一索引來強制 PRIMARY KEY 或 UNIQUE 約束的唯一性要求。默認情況下,創建的唯一聚集索引可以強制 PRIMARY KEY 約束,除非表中已存在聚集索引或指定了唯一的非聚集索引。默認情況下,創建的唯一非聚集索引可以強制 UNIQUE 約束,除非已明確指定唯一的聚集索引且表中不存在聚集索引。
還可以指定索引選項和索引位置、文件組或分區方案。
創建為 PRIMARY KEY 或 UNIQUE 約束的一部分的索引將自動給定與約束名稱相同的名稱。
* 使用 CREATE INDEX 語句或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對象資源管理器中的「新建索引」對話框創建獨立於約束的索引
必須指定索引的名稱、表以及應用該索引的列。還可以指定索引選項和索引位置、文件組或分區方案。默認情況下,如果未指定聚集或唯一選項,將創建非聚集的非唯一索引。若要創建篩選索引,請使用可選的 WHERE 子句。
# 創建索引。
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對空表還是對包含數據的表創建索引。對空表創建索引在創建索引時不會對性能產生任何影響,而向表中添加數據時,會對性能產生影響。
對大型表創建索引時應仔細計劃,這樣才不會影響資料庫性能。對大型表創建索引的首選方法是先創建聚集索引,然後創建任何非聚集索引。在對現有表創建索引時,請考慮將 ONLINE 選項設置為 ON。該選項設置為 ON 時,將不持有長期表鎖以繼續對基礎表的查詢或更新。
簡單的創建索引,可採用如下語句:
CREATE INDEX IX_ProctVendor_VendorID
ON Purchasing.ProctVendor (VendorID, VendorName);
GO
Ⅷ 索引是什麼意思
索引是一種單獨的、物理的對資料庫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進行排序的一種存儲結構,它是某個表中一列或若干列值的集合和相應的指向表中物理標識這些值的數據頁的邏輯指針清單。
索引的作用相當於圖書的目錄,可以根據目錄中的頁碼快速找到所需的內容。索引提供指向存儲在表的指定列中的數據值的指針,然後根據您指定的排序順序對這些指針排序。
(8)索引在資料庫中的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1、作用
(1)快速取數據。
(2)實現表與表之間的參照完整性。
(3)可以減少排序和分組的時間。
2、類型
(1)普通索引:最基本的索引類型,沒有唯一性之類的限制。
(2)非聚集索引:資料庫表中記錄的物理順序與索引順序可以不相同。
(3)修改索引:對於已經建立的索引,如果需要對其重新命名,可以使用ALTER INDEX 語句。
3、注意事項
(1)每一列都是索引可以選擇的對象。
(2)對新索引進行試驗以檢查它對運行查詢性能的影響。
(3)避免在單個表上有很多索引。
Ⅸ 資料庫中 索引的定義 是什麼~
索引用來快速地尋找那些具有特定值的記錄
Ⅹ 什麼是索引
索引:將文獻中具有檢索意義的事項(可以是人名、地名、詞語、概念、或其他事項)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編排起來,以供檢索的工具書。
【編程術語】使用索引可快速訪問資料庫表中的特定信息。索引是對資料庫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進行排序的一種結構,例如 employee 表的姓(lname)列。如果要按姓查找特定職員,與必須搜索表中的所有行相比,索引會幫助您更快地獲得該信息。
索引提供指向存儲在表的指定列中的數據值的指針,然後根據您指定的排序順序對這些指針排序。資料庫使用索引的方式與您使用書籍中的索引的方式很相似:它搜索索引以找到特定值,然後順指針找到包含該值的行。
在資料庫關系圖中,您可以在選定表的「索引/鍵」屬性頁中創建、編輯或刪除每個索引類型。當保存索引所附加到的表,或保存該表所在的關系圖時,索引將保存在資料庫中。
注意 並非所有的資料庫都以相同的方式使用索引。作為通用規則,只有當經常查詢索引列中的數據時,才需要在表上創建索引。索引佔用磁碟空間,並且降低添加、刪除和更新行的速度。在多數情況下,索引用於數據檢索的速度優勢大大超過它的不足之處。但是,如果應用程序非常頻繁地更新數據或磁碟空間有限,則可能需要限制索引的數量。
可以基於資料庫表中的單列或多列創建索引。多列索引使您可以區分其中一列可能有相同值的行。
如果經常同時搜索兩列或多列或按兩列或多列排序時,索引也很有幫助。例如,如果經常在同一查詢中為姓和名兩列設置判據,那麼在這兩列上創建多列索引將很有意義。
確定索引的有效性:
檢查查詢的 WHERE 和 JOIN 子句。在任一子句中包括的每一列都是索引可以選擇的對象。
對新索引進行試驗以檢查它對運行查詢性能的影響。
考慮已在表上創建的索引數量。最好避免在單個表上有很多索引。
檢查已在表上創建的索引的定義。最好避免包含共享列的重疊索引。
檢查某列中唯一數據值的數量,並將該數量與表中的行數進行比較。比較的結果就是該列的可選擇性,這有助於確定該列是否適合建立索引,如果適合,確定索引的類型。
【出版術語】索引,即索隱。它將圖書或報刊中的字、詞、句、人名、地名、書名、主題等著錄成簡括的條目,註明其出處和卷次頁碼,按一定的檢索方法編排成冊。我們從一套大部頭的書中找一名一事,要從頭翻到尾,耗時又費力;成千上萬種報刊,要從中尋找某個專題的資料,也好比大海撈針。假如利用索引,就可按圖書索驥,二索即得。不但節約時間,還有助於了解學術發展動向。
索引分為兩類。一是圖書索引,按其索引的對象分為字句索引、主題索引、篇名索引、人名索引等等;二是報刊索引,有綜合性的和專題性的兩種,如《全國報刊資料索引》、《全國報刊文學論文索引》等。
索引的編排,有的按學科、有的按筆順。使用之前務必先看編排說明,以免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