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質量管理資料庫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質量管理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2-05-21 11:27:02

Ⅰ 數據入庫質量控制的方法實現

資料庫數據質量是資料庫的生命,再好的入庫數據質量控制的方法,如果得不能貫徹和執行,也不能保證入庫數據的正確性。所以,基於上述入庫數據質量控制思想,研發了航空物探資料庫數據採集軟體(圖5-3),強制數據入庫工作按規范化的流程執行,保證資料庫數據質量。

數據採集軟體包括數據導入錄入、數據檢查、數據編輯、數據歸檔入庫等功能,為了方便數據採集人員工作,把本系統應用軟體中的數據查詢統計和數據制圖功能也集成到該軟體中。各部分功能分述如下。

圖5-3 資料庫數據採集軟體結構

一、創建項目樹

航空物探勘查項目工作一般分為航空物探生產測量、數據處理和地質解釋3個階段,野外生產測量和數據處理完成之後分別編寫航空物探生產報告和數據處理報告,通過評審後須上交測量資料和處理後的數據。此時,地質解釋工作正進行。

航空物探科研項目工作一般是分課題(二級項目)、課題分子課題(三級項目)等進行的。級別低的項目總是最先完成,然後評審和上交資料;級別較高的項目較後完成,一級項目最後完成,最後上交資料。

如果把勘查項目的3個階段當成3個課題(事實上的確如此,只是習慣上不這樣叫),勘查項目和科研項目不僅在工作形式上是一致的,資料上交的次序也是相同的(圖5-5)。這種按項目完成的先後次序進行項目資料歸檔方式,在資料人工管理人工服務時代,人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只是,資料管理方式的變革,人們對資料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資料信息化管理不要再忽視不同級別項目間的關系信息。

這種關系與計算機磁碟文件管理的目錄間關系是相似的,目錄等同於項目,子目錄等同於子項目。目錄、子目錄間的關系似樹形結構,稱為目錄樹;項目、子項目間的關系也似樹形結構,稱之為項目樹。有計算機常識的人都知道,按照一定的方式建立目錄樹,把文件存在相應目錄下,不僅文件管理更有條理,用戶查找文件的速度也成倍提高。因此,本系統採用項目樹方式來管理項目資料。該管理方式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資料查詢更方便。

圖5-4 資料庫數據採集軟體主界面

圖5-5 不同級別項目資料歸檔次序圖

在新項目數據導入或錄入資料庫之前,須先創建項目樹。建項目樹與在磁碟上創建文件目錄相似,按項目(目錄)、子項目(子目錄)順序創建,不能倒行逆施。然後,按項目導入或錄入數據。圖5-6為創建項目樹界面。用戶在父項目的下拉框中選擇新建項目的父項目(一級項目為null),再填寫項目的檔案號等信息後,按「確定」創建項目樹的根項目(一級項目),或項目樹的一個節點(子項目),並自動為項目分配一個項目標識號,作為識別項目和項目資料的唯一標志。

圖5-6 創建項目樹功能界面

二、數據錄入和導入

項目數據進入資料庫有數據錄入和數據導入兩種方式。數據錄入方式是使用系統的數據錄入界面將數據直接錄入到數據採集庫中。若用戶已按入庫數據介面標准要求整理好入庫數據,可採用導入方式將數據導入到數據採集庫中。其實,這兩種方式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例如,項目概況數據、空間要素類(岩石物性、異常、解釋評價)屬性數據等都必須是人工錄入的,區別是誰來錄入?資料整理人員,還是數據採集人員?這不屬本系統的研究范疇,系統支持這兩種數據入庫方式。

因資料庫的每張表所包含的信息不同,所以每張表都應有獨立的數據錄入界面(錄入、瀏覽、編輯數據)。加之用戶查詢界面、數據統計界面,1張資料庫表需要3個用戶界面。本系統共有地球物理資料庫表31張,按照常規做法需要開發93個用戶界面。隨著航空物探技術發展,可能在資料庫表中增加新的信息,或新增資料庫表,都需要通過修改軟體代碼來滿足新的需求。該方法不僅軟體研發和測試工作量大,後期軟體維護工作量也很大。

為此,本系統研究出根據資料庫表的描述信息動態生成用戶界面的方法,此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對資料庫的所有表均適用,有效地降低了軟體開發工作量,方便了後期軟體維護。圖5-7是使用該方法動態生成的項目概況數據錄入界面,用於項目概況數據的錄入和編輯。

圖5-7 項目概況數據的錄入定製界面

該方法是將資料庫表的描述信息存儲在資料庫中的庫表屬性清單表中,在運行時系統根據資料庫表名稱從庫表屬性清單表和其相關的數據字典表中提取該表對應的欄位信息,然後調用界面定製函數,根據界面類型(錄入、瀏覽、修改、簡單查詢)動態生成相應的界面。

由於資料庫表包含的欄位數相差較大(多的近30個欄位,少的不到10個欄位)、同一表的欄位類型不同(有字元串、數字、時間、大欄位)、欄位數據類型長度不一(有的欄位長度為200個字元,有的只有1個字元),同時庫表的相關欄位在界面上相鄰擺放較合適,針對這些問題在界面定製時採取以下策略:

1)對庫表欄位分組,並為每組取一個合適的名字。在定製界面上,同組的欄位擺放在同一張卡片中,組名作為卡片名。

2)欄位值來源於數據字典表的數字型欄位,用組合框顯示其值,組合框中內容從數據字典表提取。用文本框顯示其他數字型欄位、字元串型欄位值。

3)根據定製界面上父控制項的尺寸、欄位名稱、欄位數據類型長度確定其對應控制項的位置和大小,控制項的布局遵循一行最多顯示兩欄位的原則。

不同類型界面的定製方法大同小異,因此採用了同界面定製代碼,只是在個別地方根據需要相關處理。例如,對於大欄位型的欄位,如果界面定製類型為「錄入」,則其對應文本框後的命令按鈕為打開文件。如果界面定製類型為「瀏覽」,則其對應文本框後的命令按鈕為瀏覽大欄位值。

三、入庫前系統檢查

入庫數據進入採集數據前,系統對其進行唯一性檢查、缺項檢查和數據類型檢查,即入庫前系統檢查。

唯一性檢查:航空物探資料庫是航空物探數據的最終目的地,但可能會有部分項目數據因沒有通過質量檢查而滯留在採集庫中。在進行新的項目數據採集過程時,為了避免項目數據2次入庫,在其進入採集庫前需要進行唯一性檢查。方法是用入庫數據每條記錄主鍵作為查詢條件,查找資料庫和採集庫中相對應的庫表是否存在有相同的記錄。例如,黃海北部海域航空磁測普查(項目標識號AGS011978000251),在項目概況數據導入採集庫時,根據項目概況資料庫表的項目標識號(主鍵)在採集庫和資料庫的相應表中查找是否有相同的項目標識號存在:若資料庫中存在,說明該項目數據已歸檔;若採集庫中存在,該項目數據已被導入採集庫中待檢,不需再次導入。

缺項檢查:入庫數據的欄位數必須等於相應資料庫表的欄位數,比資料庫表欄位數多或少都不能通過缺項檢查。

數據類型檢查:對入庫數據所有欄位數據進行類型檢查。若是日期型數據,則檢查數據格式(YYYY-MM-DD),YYYY、MM、DD是否為數字。若數字型數據,檢查整數位和小數位的位數是否超過范圍,整數位和小數位是否為數字。字元型數據,則檢查字元串長度是否超限。

入庫數據通過入庫前系統檢查後被存入採集庫中,否則軟體給出錯誤提示信息(圖5-8)。採集人員根據提示信息糾正數據中存在錯誤,再新導入數據。

圖5-8 入庫前系統檢查的錯誤提示

四、入庫後系統檢查

系統對進入採集庫中的數據進行非空和可空檢查、前後數據檢查、相關數據檢查、值域范圍檢查、選擇范圍檢查,即入庫後系統檢查(圖5-9)。

非空檢查:入庫數據指定欄位的值不能為空,如所有資料庫表的項目標識不能為空,項目名稱、項目參加單位名稱、參加人員名稱都不能為空。

可空缺項檢查:入庫數據指定欄位的值在有一定條件下可以為空,例如當勘查項目概況表記錄方式欄位的值為打點記錄或紙卷模擬記錄時,航磁數據的采樣率為空。若為數字收錄,航磁數據的采樣率不能為空。

前後數據檢查:檢查入庫數據指定欄位與其父表中相同欄位數據的一致性,如項目參加人員表中的項目標識必須與項目概況信息中的項目標識相同。

圖5-9 入庫後系統檢查

相關數據檢查:檢查相關表中相關欄位數據對入庫數據指定欄位的約束,如項目概況信息中有項目的起始日期和完成日期兩個欄位,那麼項目人員參加項目工作的起止日期都必須在項目的起始日期和完成日期之間。

值域范圍檢查:入庫數據指定欄位的數值必須是在設定的值域范圍內,如勘查項目概況中的調機小時設定在0和100 h范圍,若超過此范圍,調機小時數據有錯誤。

選擇范圍檢查:入庫數據指定欄位的數值必須是一個已知數據集合的元素之一,如項目成果評價只能在優秀、良好、通過和不合格4個選項中擇其一。

根據選定的庫表名提取該庫表各個欄位的檢查規則,逐條記錄進行前後數據檢查、相關檢查、值域范圍檢查、選擇范圍檢查。發現錯誤,把錯誤記錄暫存在內存中,繼續進行下條記錄檢查,至所有記錄檢查完。把錯誤寫入檢查日誌表(若有相同檢查日誌記錄,則先備份到檢查日誌備份表後再刪除,以便查看數據入庫不通過的歷史軌跡);否則,寫入一條系統檢查通過的日誌記錄。再進行另一張表的系統檢查,所有庫表全部檢查後,若有錯誤,系統給出錯誤提示信息。

五、拓撲檢查

航空物探解釋數據和評價數據為空間要素類數據,入庫時要進行拓撲檢查(表5-6,圖5-10)。檢查各要素類之間相互位置關系的正確性。

以油氣遠景評價數據集為例說明拓撲檢查。檢查規則是局部構造異常位置應位於油氣遠景評價區的某一分布區內,油氣遠景評價區之間不以有重疊。若發現錯誤,把檢查的錯誤日誌暫存在內存中,繼續進行拓撲檢查;檢查完成後,把錯誤寫入檢查日誌表。沒有發現拓撲錯誤寫入一條通過拓撲檢查的日誌記錄。

表5-7 解釋數據和評價數據拓撲檢查規則表

圖5-10 拓撲檢查空間數據源列表界面

六、文件比較檢查

通過入庫後系統檢查和拓撲檢查的入庫數據,系統將對其進行與原數據文件比較檢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所有的入庫數據均須與原數據文件進行比較檢查。

根據項目標識號和庫表名從採集庫中提取相應的數據,若存在數據字典代碼,則將其替換文字字元,存放在Oracle臨時表中;打開本地路徑下原數據文件,逐條記錄對比。若有不匹配的記錄,顯示提示信息,並在日誌庫中寫一條檢查日誌。

七、人工檢查與復核

經過系統檢查、空間拓撲檢查,以及文件比較檢查後,還必須進行人工檢查和人工復核檢查。人工檢查是用原表格數據、空間屬性數據、解釋評價數據、圖件、文字報告(含軟體源代碼)與採集庫中相應的各類數據進行人工比對。若有原始紙質圖件,則需從採集庫中提取相應的數據使用相同軟體相同繪圖參數繪圖,並加以比較。若人工檢查發現錯誤,寫明錯誤原因(圖5-11),保存日誌。

圖5-11 填寫人工檢查結果界面

人工復核檢查與人工檢查過程完成一樣,只是人員不同。

八、系統歸檔檢查

在入庫數據歸檔到資料庫之前,系統對歸檔項目數據的完整性進行檢查,即歸檔檢查。系統根據歸檔項目的類別、工作性質、測量方法及歸檔階段,定義了項目資料歸檔對照表,該表記錄每類項目各個歸檔階段的項目資料清單和資料的歸檔標識。在資料歸檔時,系統檢查項目資料的歸檔標識。若為非空,說明該資料必須歸檔;若為空,說明該資料可歸檔,從而保證了資料庫中的項目資料完整性。

如區域航空磁力勘查項目資料歸檔分為3個階段(圖5-12),第一階段是生產測量資料歸檔,航空磁力勘查項目概況(項目概況、勘查項目概況、航磁概況)信息、測區信息生產報告必須歸檔。第二階段是數據處理資料歸檔,航跡線數據、航磁數據、數據處理報告必須歸檔。第三階段是地質解釋資料歸檔,項目概況信息、岩石磁性數據、圖件數據、文字數據、斷裂構造和區域構造單元必須歸檔。

科研項目資料歸檔時,根據項目標識號及項目級次,確定該項目是否有子項目,以及子項目資料是否已全部歸檔。在所有子項目資料全部歸檔後,使用項目資料歸檔向導(圖5-13)進行該級次的項目資料歸檔。如果項目屬保密項目,系統同時對歸檔數據進行加密。數據成功歸檔後,系統刪除採集庫中已歸檔數據,並把各種檢查日誌存放到備份日誌表中,以備檢查。

圖5-12 勘查項目資料歸檔示意圖

圖5-13 項目資料歸檔向導

Ⅱ 數據化管理和數據化質量管理有什麼區別

摘要 您好,親您所問的(數據化管理和數據化質量管理有什麼區別)為您提供答案如下: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Ⅲ SQL SERVER資料庫課程設計實例(產品質量管理系統)C語言編寫的

一般來講,如果你想在網頁裡面直接寫存儲過程,應該是不可以。存儲過程需要在SQL Server中先編譯才能執行。擴展存儲過程例外。
======================================================================
存儲過程分為:系統存儲過程、擴展存儲過程和用戶定義的存儲過程

擴展存儲過程,是以C語言等編寫的外部程序,以動態鏈接庫(Dll)形式存儲在伺服器上,SQL Server可以動態裝載並執行它們。編寫好擴展存儲過程後,固定伺服器角色(sysadamin)成員即可在Sql Server伺服器上注冊該擴展存儲過程,並將它們的執行許可權授權其他用戶。擴展存儲過程只能添加到Master資料庫。

Ⅳ 資料庫質量

以中國地質調查局編制的《全國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技術要求》和《地下水資源空間資料庫工作指南》為技術依據,以MAPGIS和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開發的「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信息系統(HEGINFO)」等軟體為平台,建設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資料庫。

成果資料庫按照資料庫要求格式提交,圖形數據按MAPGIS數據格式提交。主要成果有:山西六大盆地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屬性資料庫,山西六大盆地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數字成果圖件,綜合成果數據圖層,各個盆地的野外調查照片等。

為確保資料庫錄入數據准確無誤,全部資料和數據都通過自檢、互檢和抽檢。檢查率按照山西省地質調查院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規定完成。資料庫錄入人員對所錄入的屬性數據表進行了100%的自檢,對錄入的數據進行逐條檢查,保證錄入數據的正確性。在自檢的基礎上,作業人員之間進行60%以上的互檢,項目組對所有屬性數據表進行30%的抽檢,項目負責進行10%的抽檢,對建庫的每個階段屬性成果進行嚴格把關。通過多級檢查,發現存在的問題並予以及時糾正。

對所有錄入資料,經檢查認為:氣象、水文資料齊全。水文地質、環境地質測繪填寫的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表格質量符合技術規范要求,內容完整。動態監測點資料,觀測項目填寫齊全,觀測頻率和精度符合有關要求,觀測數據准確可靠,質量完全符合規定要求。樣品採集及測試,全分析樣、土樣和同位素樣,分析項目較全,測試數據准確可靠,質量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充分收集本區已有鑽孔資料,鑽孔錄入數量符合設計要求。

Ⅳ 資料庫的質量控制

一、質量保證控制體系

在資料庫建設過程中,各工作單位和計劃項目綜合組均制定了相應的質量保證體系和措施,從資料的來源、整理錄入、檢查匯總層層嚴格控制。質量保證控制體系內容包括:質量保證組織體系和質量保證制度體系,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又由承擔單位和計劃單位綜合項目組兩套體系組成。承擔單位按照本單位全面質量管理制度和辦法建立了以全面質量管理辦公室、項目組和工作組為核心的質量保證組織體系以及完整的質量管理制度體系。以計劃單位為核心的綜合項目組的質量保證組織體系是由計劃項目負責人、工作項目負責人和工作組構成。建立了三級質量檢查監控體系:一是資料庫工作人員的自檢和互檢;二是承擔單位項目組組織的質量抽檢;三是計劃項目綜合組組織的階段性質量抽檢和驗收。在各級檢查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並進行了認真修改,保證了錄入資料的准確性。

二、質量保證措施

(一)屬性數據的質量保證措施

屬性數據就是要真實地反映原始資料,質量保證措施最主要的就是質量檢查、核對,形成錄入→檢查→修改→補充→匯總五個步驟的工作流程。每一項內容錄入完成以後,錄入人員必須將錄入數據與原始數據進行校對,自檢率為100%,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之後,再開始下一項數據的錄入。工作每告一段落,要進行互檢,互檢率也是100%;同時承擔單位項目組進行質量抽檢,抽檢率為30%~50%;計劃項目綜合組的階段性質量抽檢和驗收,抽檢率為20%~30%。資料庫工作人員平時工作有記錄,每次檢查有記載,發現的問題修改情況也有記錄,做到出問題有據可查,責任有人承擔,確保數據錄入的准確和可靠。同時,還制定了安全防範措施,即防計算機病毒破壞、防資料庫數據誤刪除、防蓄意破壞。

(二)圖形數據的質量保證措施

1.地理底圖質量保證措施

本次使用的數字地理底圖是國家測繪局1∶25萬地理要素圖,利用Map GIS的裁剪功能以松嫩平原界線為范圍邊界裁剪而成,圖層要素有外圖廓、經緯網、境界線、水系、公路、鐵路、等高線、高程點等,並依據2005年11月中國地質調查局頒發的《1∶25萬地理底圖編輯要求》和水環所提供的圖庫進行了修編。原地理底圖自帶圖庫與水環所提供的圖庫有很大差別,都按圖層及圖元參數一一替換圖案號及更改參數,保證了更換圖庫前後地理底圖所示內容的一致性。

2.成果圖件數字化質量保證措施

成果圖件均由編圖人員在噴繪的地理底圖上繪制,然後採用300 dpi以上的解析度進行掃描,提高了柵格文件的清晰度,減小了誤差;制圖人員利用Map GIS將圖像配准到已矢量、修編好的地理底圖上,所有經緯網交叉點都作為控制點採集對象,保證了圖像配準的精度;矢量過程中窗口放大到40倍,滑鼠跟蹤輸入;各類成果圖件中松嫩平原邊界在空間上嚴格重合,在面元建立拓撲時,不能作結點平差,分區線元與邊界相交處分區線元用延長靠近母線、母線加點功能,在此基礎上建立拓撲關系形成面元,保證了公共邊界線元空間拓撲的一致性;對不同成果圖件有相同要素的,要將其單獨提取圖層,根據圖件要求予以增加,保證了不同圖件中相同內容的一致性。通過上述工作方法,使圖件數字化質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矢量化後,噴出彩圖檢查圖元信息,圖元信息檢查是保證圖形數據質量的關鍵,這項檢查工作以自檢為主,檢查都在兩遍以上。圖形屬性數據通過MAPGIS屬性管理系統輸入完成,其屬性欄位按照《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資料庫標准》要求填寫。

3.提高資料庫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

人是保證質量的主動因素,提高資料庫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是保證資料庫質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資料庫建設過程中,無論是承擔單位,還是綜合項目綜合組都開展了提高質量意識的重要性教育,使每一個工作人員在思想上重視資料庫質量,在行動上保證資料庫質量。

Ⅵ 空間資料庫質量

一、資料庫質量控制

資料庫建設工作進程及質量管理按照新疆地調院ISO9001—2000質量體系的規定運行的,嚴格按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技術要求系列一、地下水資源調查數據錄入系統的要求進行資料整理及數據錄入。

為保證建庫數據的質量,項目組制定了一套完善的項目監理制度。建立由項目綜合研究組-項目負責人-項目組長「三級」負責制和與之對應的「三級」質量檢查制度。明確參加項目人員的工作職責,確保參加人員的基本專業素質,加強業務培訓工作。數據錄入過程中建立工作日誌制度,分階段進行數據檢查。以上檢查均進行自檢、互檢、質檢組檢查,檢查結果記錄下來,並進行修改,技術負責簽名認可。地調院信息中心派專家進行了全過程質量跟蹤監控,並組織了兩次全面檢查。最終由項目牽頭單位對空間資料庫建設完成的建庫數據進行檢查、驗收、匯總,完成空間資料庫的數據集成。

二、資料庫綜合質量分析

准噶爾盆地資料庫具體內容包括以原始資料為主體的屬性資料庫和圖形資料庫。屬性資料庫包括資料准備、數據採集、數據錄入及各類數據質量檢查工作。圖形資料庫主要為綜合成果圖完成的單圖層資料庫。最終由水文地質環境地信息應用系統將屬性數據與圖形數據集成。

(一)屬性資料庫質量分析

1.屬性卡片質量

屬性卡片包括本次工作實測資料及收集資料。首先對各類資料進行分類整理,並建立數據卡片。在工作中嚴格執行自檢互檢制度,並分別於2003年11月26日、2004年11月27~28日、2005年10月18日每年度野外工作結束由新疆地質調查院組織新疆地礦局第一水文隊、第二水文隊有關工作人員及專家於2004年11月27~28日對野外工作及收集資料進行檢查驗收,均評為優秀。野外工作全部結束,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及西安地調中心組織有關專家,於2005年10月25~28日對該項目進行了最終野外驗收,專家評分90分,評定為優秀級。項目組成員在每次野外驗收結束後均為對資料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行了認真修改完善。

2.屬性資料庫數據質量

屬性數據錄入工作按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研究開發的《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數據錄入系統》及其使用手冊的要求對各類資料進行數據錄入。為保證錄入數據的質量,項目組建立工作日誌,並開展自互檢及抽檢工作,對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最終由新疆地調院組織專家對建庫數據進行最終檢查驗收,項目組對地調院專家組檢查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檢查修改。在資料庫建設初步完成階段,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委託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於2006年3月10~13日在石家莊對資料庫成果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束後,項目組於2006年3月17~4月30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修改,對未完成的工作量進行補充。補充完成的數據有:野外照片數據表50張、野外調查路線表27張、農村灌溉用水及生活用水典型井核查表各15張,水源地綜合調查表50張、水源地開采量統計表50張、土地荒漠化野外調查表21張、土地鹽漬化野外調查表20張、物探測深成果匯總表689張、分區地下水開采量統計匯總表24張、古地磁測試綜合成果表517張,地質項目資料整理匯總表34張;並對補充資料進行了自互檢工作,對已錄入完成的鑽孔資料進行了補充。對所有掃描完成的插圖以JPG格式進行了導入,並對最終修改完善的數據進行了匯總。

(二)圖形資料庫質量分析

圖形數據按照全國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技術要(二)、(三)進行編制,並由新疆地質調查院組織專家對完成的各類圖件進行檢查驗收,驗收通過後的圖件按《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資料庫標准》進行圖紙掃描—分層矢量化—對照原圖校對(修改、補充)—誤差校正,採集校正控制點不低於13個點(由掃描圖紙變形帶來的誤差、設備誤差、採集誤差)—投影轉換—節點平差(設定容差)—線拓撲錯誤檢查—線轉弧段—拓撲重建—區拓撲錯誤檢查。

圖形屬性數據(內部屬性)的錄入是通過MAPGIS屬性庫管理系統輸入完成,完全遵照《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資料庫標准》的要求,按照不同圖層所反映的專業內容涉及的屬性欄位進行逐項填寫,此項工作由專題組統一組織項目組人員進行匯總完成。

Ⅶ 求指點個數據質量管理軟體有哪些

個人覺得億信華辰的數據質量管理不錯。系統功能強大,支持數十種質量評價演算法技術並且易擴展,滿足業務系統運行、數據中心建設、數據治理過程中各類規則的定義,並可實現跨數據源的對比分析,還能定義自動質量檢查,發現重大問題可以自動郵件、簡訊方式及時告警,也能一鍵操作生成全方位的質檢報告。性能也不錯,符合JDBC2.0規范的資料庫都能兼容,百萬級數據20條規則的質量檢查只需2分多鍾就能完成。系統功能操作界面都是圖形化的操作界面,簡單易上手,對使用者的門檻較低,有興趣可以去億信華辰具體了解一下。

Ⅷ 質量管控的實際管理辦法

現今流行的質量管控的實際管理辦法主要有三種,分別為:

1、全面質量管理:

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於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

2、六西格瑪:

六西格瑪管理法是一種統計評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產,防範產品責任風險,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和市場佔有率,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

3、QC七大手法:

①檢查表,又稱調查表;以簡單的數據,用容易理解的方式,製成圖形或表格,必要時記上檢查記號,並加以統計整理,作為進一步分析或核對檢查之用。

②排列圖法,又稱主次因素分析法,是找出影響產品質量主要因素的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圖表方法。

③散布圖, 是用非數學的方式來辨認某現象的測量值與可能原因因素之間的關系。

④數據分層法,是指性質相同的,在同一條件下收集的數據歸納在一起,以便進行比較分析。

⑤休哈特控制圖,是一種有控制界限的圖,用來區分引起質量波動的原因是偶然的還是系統的,可以提供系統原因存在的信息,從而判斷生產過程是否處於受控狀態。

⑥魚骨圖又名特性因素圖,是一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方法。。

⑦直方圖,通過觀察圖的形狀,判斷生產過程是否穩定,預測生產過程的質量。

Ⅸ 如何監控數據倉庫中數據質量問題的

1、通過第三方工具實現ETL過程中的元數據管理,具體包括元數據血緣分析,
2、通過寫程序解析以前ETL過程中的數據流信息,實現錯誤定位。
3、實現逐行或者加條件的ETL過程調試,以及設斷點定位數據質量信息
4、規范日誌記錄行為,規定日誌格式,甚至可以解析日誌,保存在關系型資料庫當中,供後續查詢(這樣記錄日誌的開銷應該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