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報文路由的CAN矩陣怎麼配置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報文路由的CAN矩陣怎麼配置

發布時間: 2022-05-18 07:38:18

Ⅰ 計算機網路系統集成實訓報告 互連企業內部網路

1.路由器(Router)是一種負責尋徑的網路設備,它在互連網路中從多條路徑中尋找通訊量最少的一條網路路徑提供給用戶通信。路由器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對用戶提供最佳的通信路徑,路由器利用路由表為數據傳輸選擇路徑,路由表包含網路地址以及各地址之間距離的清單,路由器利用路由表查找數據包從當前位置到目的地址的正確路徑。路由器使用最少時間演算法或最優路徑演算法來調整信息傳遞的路徑,如果某一網路路徑發生故障或堵塞,路由器可選擇另一條路徑,以保證信息的正常傳輸。路由器可進行數據格式的轉換,成為不同協議之間網路互連的必要設備。 路由器使用尋徑協議來獲得網路信息,採用基於「尋徑矩陣」的尋徑演算法和准則來選擇最優路徑。按照OSI參考模型,路由器是一個網路層系統。路由器分為單協議路由器和多協議路由器。 Internet由各種各樣的網路構成,路由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整個Internet上的路由器不計其數。Intranet要並入Internet,兼作Internet服務,路由器是必不可少的組件,並且路由器的配置也比較復雜。 (一)路由器的定址和路由選擇 在互連網上交換信息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每個站都具有可達的唯一地址。像郵政編址類似,互連網地址也由幾部分組成。在互連網上,通常要求使用網路地址、主機地址和計算機上運行的應用。 規定了地址之後,接下來便是如何選擇路徑到達報文的終點。路由選擇涉及規定路由選擇參數以及如何獲得這些參數。 在互連網中使用的地址是32位的IP地址,該地址由網路號和主機號組成。IP地址分為下述3類: A類地址使用7位來標識網路,24位用來規定網路上的主機; B類地址使用14位來標識網路,16位用來標識主機; C類地址使用21位來標識網路,8位用來標識主機。 路由器在選擇路徑時常用的演算法有兩種:一是距離向量;二是鏈路狀態。前一種由路由選擇信息協議(RIP)使用,後一種由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使用。 現舉例來說明路由器如何工作。假設由一個路由器連接了三個子網,子網地址(掩碼)分別為1000、2000 和 3000,相互通信的兩個站的地址分別是1400和2034。 假定編址為1400的站向2034發送報文。信源站首先將其網路地址掩碼(1000)與終點網路地址掩碼進行比較,因為兩者不同,源站認識到報文接收者不在同一LAN上, 不能直接發送到接收者。於是該源站便從其路由選擇表中把它所連接的路由器1的地址和該報文置於一個信封內,並將信封發給路由器1。 路由器1收到報文,丟掉信封,觀察報文的終點地址,將其與它具有的3個網路地址掩碼(1000,2000 和 3000)比較。由於與2000相同, 路由器便將報文直接發送給接收者。當然,這個例子是互連網路中最簡單的一種,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二)路由器與網橋的差別 路由器在網路層提供連接服務,用路由器連接的網路可以使用在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完全不同的協議。由於路由器操作的OSI層次比網橋高,所以,路由器提供的服務更為完善。路由器可根據傳輸費用、轉接時延、網路擁塞或信源和終點間的距離來選擇最佳路徑。路由器的服務通常要由端用戶設備明確地請求,它處理的僅僅是由其它端用戶設備要求定址的報文。 路由器與網橋的另一個重要差別是,路由器了解整個網路,維持互連網路的拓撲,了解網路的狀態,因而可使用最有效的路徑發送包。 網橋和路由器之間功能上的差別經常很模糊。由於網橋變得越來越復雜,它們現在能處理一些以前由路由器處理的日常雜務,這樣使很多路由器失了業。執行路由功能的網橋有時也稱為網橋路由器(brouters)。
2.Cisco路由配置語句匯總
啟動介面,分配IP地址:

router>

router> enable

router#

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

router(config)# interface Type Port

router(config-if)# 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IP-Address Subnet-Mask

router(config-if)# ^z

配置RIP路由協議:30秒更新一次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if)# network Network-Number <——通告標准A,B,C類網——>

router(config-if)# ^z

配置IGRP路由協議:90秒更新一次

router(config)# router igrp AS-Number <—— AS-Number范圍1~65535——>

router(config-if)# network Network-Number <——通告標准A,B,C類網——>

router(config-if)# ^z

配置Novell IPX路由協議:Novell RIP 60秒更新一次

router(config)# ipx routing [node address]

router(config)# ipx maximum-paths Paths <——設置負載平衡,范圍1~512——>

router(config)# interface Type Port

router(config-if)# ipx network Network-Number [encapsulation encapsulation-type] [secondary] <——通告標准A,B,C類網——>

router(config-if)# ^z

配置DDR:

router(config)# dialer-list Group-Number protocol Protocol-Type permit [list ACL-Number]

router(config)# interface bri 0

router(config-if)# dialer-group Group-Number

router(config-if)# dialer map Protocol-Type Next-Hop-Address name Hostname Telphone-Number

router(config-if)# ^z

配置ISDN:

router(config)# isdnth-typeth-Type <——配置ISDN交換機類型,中國使用basic-net3——>

router(config-if)# ^z

配置Frame Relay:

router(config-if)#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cisco | ietf ]

router(config-if)# frame-relay lmi-type [ansi | cisco | q933a ]

router(config-if)# bandwidth kilobits

router(config-if)# frame-relay invers-arp [ Protocol ] [dlci ]

<——配置靜態Invers ARP表:

router(config)# frame-relay Protocol Protocol-Address DLCI [ Broadcast ] [ ietf | cisco ] [ payload-compress | packet-by-packet ]

——>

<——設置Keepalive間隔:

router(config-if)# keepalive Number

——>

<——為本地介面指定DLCI:

router(config-if)# frame-lelay local-dlci Number

——>

<——子介面配置:

router(config-if)# interface Type Port.Subininterface-Number [ multipoint | point-to-point ]

router(config-subif)# ip unnumbered Interface

router(config-subif)# frame-lelay local-dlci Number

——>

router(config-if)# ^z

配置標准ACL:

router(config)#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 permit | deny ] source [ source-mask ] <—— Access-List-Number 范圍:1~99標准ACL;100~199擴展ACL;800~899標准IPX ACL;900~999擴展IPX ACL;1000~1099 IPX SAP ACL;600~699Apple Talk ACL——>

router(config)# interface Type Port

router(config-if)# ip access-group Access-List-Number [ in | out ]

router(config-if)# ^z

配置擴展ACL:

router(config)#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 permit | deny ] [ Protocol | Protocol-Number ] source source-wildcard [ Source-Port ] destination destination-wildcard [ Destination-Port ] [ established ]

router(config)# interface Type Port

router(config-if)# ip access-group Access-List-Number [ in | out ]

router(config-if)# ^z

配置命名ACL:

router(config)# ip access-list [ standard | extended ] ACL-Name

router(config [ std- | ext- ] nacl)# [ permit | deny ] [ IP-Access-List-Test-Conditions ]

router(config [ std- | ext- ] nacl)# no [ permit | deny ] [ IP-Access-List-Test-Conditions ]

router(config [ std- | ext- ] nacl)# ^z

router(config)# interface Type Port

router(config-if)# ip access-group [ACL-Name | 1~199 ] [ in | out ]

router(config-if)# ^z
3.用show run性查看
4.erase start 刪除配置,然後重新啟動就可以了.
5. run tftp 把配置好的保存到TFTP伺服器上.
6.configure timinal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ip address IP+掩碼
no shutdown

7.HDLC
HDLC 是CISCO 路 由 器 使 用 的 缺 省 協 議, 一 台 新 路 由 器 在HDLC 環 境
中 使 用 時 不 需 要 設 置 廣 域 網 協 議。

有 關 命 令
端 口 設 置
設 置HDLC 封 裝 encapsulation hdlc
設 置DCE 端 線 路 速 度
clockrate speed

舉 例

Router1:
Interface Serial0
-- ip address 192.200.10.1 255.255.255.0
-- Clockrate 1000000
Router2:
-- interface Serial0
-- ip address 192.200.10.2 255.255.255.0

8.設置靜態路由 ip route destination subnet-mask next-hop
配置靜態路由
通過配置靜態路由,用戶可以人為地指定對某一網路訪問時所要經過的路徑,在網路結構比較簡單,且一般到達某一網路所經過的路徑唯一的情況下採用靜態路由。
任務 命令
建立靜態路由 ip route prefix mask {address | interface} [distance] [tag tag] [permanent]
Prefix :所要到達的目的網路
mask :子網掩碼
address :下一個跳的IP地址,即相鄰路由器的埠地址。
interface :本地網路介面
distance :管理距離(可選)
tag tag :tag值(可選)
permanent :指定此路由即使該埠關掉也不被移掉。

以下在Router1上設置了訪問192.1.0.64/26這個網下一跳地址為192.200.10.6,即當有目的地址屬於192.1.0.64/26的網路范圍的數據報,應將其路由到地址為192.200.10.6的相鄰路由器。在Router3上設置了訪問192.1.0.128/26及192.200.10.4/30這二個網下一跳地址為192.1.0.65。由於在Router1上埠Serial 0地址為192.200.10.5,192.200.10.4/30這個網屬於直連的網,已經存在訪問192.200.10.4/30的路徑,所以不需要在Router1上添加靜態路由。
Router1:
ip route 192.1.0.64 255.255.255.192 192.200.10.6
Router3:
ip route 192.1.0.128 255.255.255.192 192.1.0.65
ip route 192.200.10.4 255.255.255.252 192.1.0.65
同時由於路由器Router3除了與路由器Router2相連外,不再與其他路由器相連,所以也可以為它賦予一條默認路由以代替以上的二條靜態路由,
ip route 0.0.0.0 0.0.0.0 192.1.0.65
即只要沒有在路由表裡找到去特定目的地址的路徑,則數據均被路由到地址為192.1.0.65的相鄰路由器。
第二章 廣域網協議設置

Ⅱ 本田CAN匯流排信號矩陣表,表示車轉速的CAN報文ID是多少

令Z=x+iy,Z『(表示Z的共軛復數)=x-iy,則
z*(z』)=(x+iy)*(x-iy).
=x^2-(i^2)*(y^2).
=x^2+y^2.
又|z|^2=[(x^2+y^2)^(1/2)] (註:復數取絕對值是取其模)
=x^2+y^2。
得證:z*(z『)=|z|^2

Ⅲ 什麼是路由器作用是什麼如何知道自已的ADSL有此功能及如何激活

路由器(Router)是一種負責尋徑的網路設備,它在互連網路中從多條路徑中尋找通訊量最少的一條網路路徑提供給用戶通信。路由器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對用戶提供最佳的通信路徑,路由器利用路由表為數據傳輸選擇路徑,路由表包含網路地址以及各地址之間距離的清單,路由器利用路由表查找數據包從當前位置到目的地址的正確路徑。路由器使用最少時間演算法或最優路徑演算法來調整信息傳遞的路徑,如果某一網路路徑發生故障或堵塞,路由器可選擇另一條路徑,以保證信息的正常傳輸。路由器可進行數據格式的轉換,成為不同協議之間網路互連的必要設備。
路由器使用尋徑協議來獲得網路信息,採用基於「尋徑矩陣」的尋徑演算法和准則來選擇最優路徑。按照OSI參考模型,路由器是一個網路層系統。路由器分為單協議路由器和多協議路由器。
Internet由各種各樣的網路構成,路由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整個Internet上的路由器不計其數。Intranet要並入Internet,兼作Internet服務,路由器是必不可少的組件,並且路由器的配置也比較復雜。
(一)路由器的定址和路由選擇
在互連網上交換信息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每個站都具有可達的唯一地址。像郵政編址類似,互連網地址也由幾部分組成。在互連網上,通常要求使用網路地址、主機地址和計算機上運行的應用。
規定了地址之後,接下來便是如何選擇路徑到達報文的終點。路由選擇涉及規定路由選擇參數以及如何獲得這些參數。
在互連網中使用的地址是32位的IP地址,該地址由網路號和主機號組成。IP地址分為下述3類:
A類地址使用7位來標識網路,24位用來規定網路上的主機;
B類地址使用14位來標識網路,16位用來標識主機;
C類地址使用21位來標識網路,8位用來標識主機。
路由器在選擇路徑時常用的演算法有兩種:一是距離向量;二是鏈路狀態。前一種由路由選擇信息協議(RIP)使用,後一種由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使用。
現舉例來說明路由器如何工作。假設由一個路由器連接了三個子網,子網地址(掩碼)分別為1000、2000和3000,相互通信的兩個站的地址分別是1400和2034。
假定編址為1400的站向2034發送報文。信源站首先將其網路地址掩碼(1000)與終點網路地址掩碼進行比較,因為兩者不同,源站認識到報文接收者不在同一LAN上,不能直接發送到接收者。於是該源站便從其路由選擇表中把它所連接的路由器1的地址和該報文置於一個信封內,並將信封發給路由器1。
路由器1收到報文,丟掉信封,觀察報文的終點地址,將其與它具有的3個網路地址掩碼(1000,2000和3000)比較。由於與2000相同,路由器便將報文直接發送給接收者。當然,這個例子是互連網路中最簡單的一種,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二)路由器與網橋的差別
路由器在網路層提供連接服務,用路由器連接的網路可以使用在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完全不同的協議。由於路由器操作的OSI層次比網橋高,所以,路由器提供的服務更為完善。路由器可根據傳輸費用、轉接時延、網路擁塞或信源和終點間的距離來選擇最佳路徑。路由器的服務通常要由端用戶設備明確地請求,它處理的僅僅是由其它端用戶設備要求定址的報文。
路由器與網橋的另一個重要差別是,路由器了解整個網路,維持互連網路的拓撲,了解網路的狀態,因而可使用最有效的路徑發送包。
網橋和路由器之間功能上的差別經常很模糊。由於網橋變得越來越復雜,它們現在能處理一些以前由路由器處理的日常雜務,這樣使很多路由器失了業。執行路由功能的網橋有時也稱為網橋路由器(brouters)。

Ⅳ CAN匯流排的定義是

CAN是控制器區域網絡的簡稱,是德國博世公司在1985年時為了解決汽車上眾多測試儀器與控制單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而開發的一種支持分布式控制的串列數據通信匯流排。目前,CAN匯流排已經是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網路匯流排之一,它的數據信息傳輸速率最大為1Mbit/s,屬於中速網路,通信距離(無須中繼)最遠可達10km。

Ⅳ 路由器術語

路由器(Router)是一種負責尋徑的網路設備,它在互連網路中從多條路徑中尋找通訊量最少的一條網路路徑提供給用戶通信。路由器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對用戶提供最佳的通信路徑,路由器利用路由表為數據傳輸選擇路徑,路由表包含網路地址以及各地址之間距離的清單,路由器利用路由表查找數據包從當前位置到目的地址的正確路徑。路由器使用最少時間演算法或最優路徑演算法來調整信息傳遞的路徑,如果某一網路路徑發生故障或堵塞,路由器可選擇另一條路徑,以保證信息的正常傳輸。路由器可進行數據格式的轉換,成為不同協議之間網路互連的必要設備。

路由器使用尋徑協議來獲得網路信息,採用基於「尋徑矩陣」的尋徑演算法和准則來選擇最優路徑。按照OSI參考模型,路由器是一個網路層系統。路由器分為單協議路由器和多協議路由器。

Internet由各種各樣的網路構成,路由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整個Internet上的路由器不計其數。Intranet要並入Internet,兼作Internet服務,路由器是必不可少的組件,並且路由器的配置也比較復雜。

(一)路由器的定址和路由選擇

在互連網上交換信息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每個站都具有可達的唯一地址。像郵政編址類似,互連網地址也由幾部分組成。在互連網上,通常要求使用網路地址、主機地址和計算機上運行的應用。

規定了地址之後,接下來便是如何選擇路徑到達報文的終點。路由選擇涉及規定路由選擇參數以及如何獲得這些參數。

在互連網中使用的地址是32位的IP地址,該地址由網路號和主機號組成。IP地址分為下述3類:

A類地址使用7位來標識網路,24位用來規定網路上的主機;

B類地址使用14位來標識網路,16位用來標識主機;

C類地址使用21位來標識網路,8位用來標識主機。

路由器在選擇路徑時常用的演算法有兩種:一是距離向量;二是鏈路狀態。前一種由路由選擇信息協議(RIP)使用,後一種由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使用。

現舉例來說明路由器如何工作。假設由一個路由器連接了三個子網,子網地址(掩碼)分別為1000、2000和3000,相互通信的兩個站的地址分別是1400和2034。
假定編址為1400的站向2034發送報文。信源站首先將其網路地址掩碼(1000)與終點網路地址掩碼進行比較,因為兩者不同,源站認識到報文接收者不在同一LAN上,不能直接發送到接收者。於是該源站便從其路由選擇表中把它所連接的路由器1的地址和該報文置於一個信封內,並將信封發給路由器1。

路由器1收到報文,丟掉信封,觀察報文的終點地址,將其與它具有的3個網路地址掩碼(1000,2000和3000)比較。由於與2000相同,路由器便將報文直接發送給接收者。當然,這個例子是互連網路中最簡單的一種,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二)路由器與網橋的差別

路由器在網路層提供連接服務,用路由器連接的網路可以使用在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完全不同的協議。由於路由器操作的OSI層次比網橋高,所以,路由器提供的服務更為完善。路由器可根據傳輸費用、轉接時延、網路擁塞或信源和終點間的距離來選擇最佳路徑。路由器的服務通常要由端用戶設備明確地請求,它處理的僅僅是由其它端用戶設備要求定址的報文。

路由器與網橋的另一個重要差別是,路由器了解整個網路,維持互連網路的拓撲,了解網路的狀態,因而可使用最有效的路徑發送包。

網橋和路由器之間功能上的差別經常很模糊。由於網橋變得越來越復雜,它們現在能處理一些以前由路由器處理的日常雜務,這樣使很多路由器失了業。執行路由功能的網橋有時也稱為網橋路由器(brouters)。

Ⅵ 關於CAN匯流排的ID號,遠程幀,有一些問題,迷茫的要死,求高手解答

問題1: CAN數據域都是事先定義好了的,必然會包含can.bin的數據,Node B只需要響應遠程幀即可正確回應Node A想要的數據了。
問題2: 不是節點優先順序不同,而是數據幀的優先順序不同,每個數據幀的仲裁域中包含ID,優先順序就是比較ID的大小。兩個節點同時發送數據幀和遠程幀,也是靠正常的仲裁機制來判斷發送順序的,沒有沖突。如果某一時刻數據幀和遠程幀的ID相同,那麼數據幀的優先順序高於遠程幀。
問題3: 問題2 已回答。

Ⅶ 安裝汽車導航 ,導航後面的線can- can 有啥用

是跟汽車的CAN匯流排系統進行數據交換用的,但通常,特定的CAN系統有特定的通訊協議,如果不是原配的導航,其通訊協議一般不同,無法共享數據。

控制器區域網匯流排(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種用於實時應用的串列通訊協議匯流排,它可以使用雙絞線來傳輸信號,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現場匯流排之一。CAN協議用於汽車中各種不同元件之間的通信,以此取代昂貴而笨重的配電線束。該協議的健壯性使其用途延伸到其他自動化和工業應用。CAN協議的特性包括完整性的串列數據通訊、提供實時支持、傳輸速率高達1Mb/s、同時具有11位的定址以及檢錯能力。
CAN匯流排特徵
(1)報文(Message)匯流排上的數據以不同報文格式發送,但長度受到限制。當匯流排空閑時,任何一個網路上的節點都可以發送報文。
(2)信息路由(Information Routing)在CAN中,節點不使用任何關於系統配置的報文,比如站地址,由接收節點根據報文本身特徵判斷是否接收這幀信息。因此系統擴展時,不用對應用層以及任何節點的軟體和硬體作改變,可以直接在CAN中增加節點。
(3)標識符(Identifier) 要傳送的報文有特徵標識符(是數據幀和遠程幀的一個域),它給出的不是目標節點地址,而是這個報文本身的特徵。信息以廣播方式在網路上發送,所有節點都可以接收到。節點通過標識符判定是否接收這幀信息。
(4)數據一致性應確保報文在CAN里同時被所有節點接收或同時不接收,這是配合錯誤處理和再同步功能實現的。
(5)位傳輸速率不同的CAN系統速度不同,但在一個給定的系統里,位傳輸速率是唯一的,並且是固定的。
(6)優先權 由發送數據的報文中的標識符決定報文佔用匯流排的優先權。標識符越小,優先權越高。
(7)遠程數據請求(Remote Data Request) 通過發送遠程幀,需要數據的節點請求另一節點發送相應的數據。回應節點傳送的數據幀與請求數據的遠程幀由相同的標識符命名。
(8)仲裁(Arbitration) 只要匯流排空閑,任何節點都可以向匯流排發送報文。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點同時發送報文,就會引起匯流排訪問碰撞。通過使用標識符的逐位仲裁可以解決這個碰撞。仲裁的機制確保了報文和時間均不損失。當具有相同標識符的數據幀和遠程幀同時發送時,數據幀優先於遠程幀。在仲裁期間,每一個發送器都對發送位的電平與被監控的匯流排電平進行比較。如果電平相同,則這個單元可以繼續發送,如果發送的是「隱性」電平而監視到的是「顯性」電平,那麼這個單元就失去了仲裁,必須退出發送狀態。
(9)匯流排狀態 匯流排有「顯性」和「隱性」兩個狀態,「顯性」對應邏輯「0」,「隱性」對應邏輯「1」。「顯性」狀態和「隱性」狀態與為「顯性」狀態,所以兩個節點同時分別發送「0」和「1」時,匯流排上呈現「0」。CAN匯流排採用二進制不歸零(NRZ)編碼方式,所以匯流排上不是「0」,就是「1」。但是CAN協議並沒有具體定義這兩種狀態的具體實現方式。
(10)故障界定(Confinement) CAN節點能區分瞬時擾動引起的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故障節點會被關閉。
(11)應答接收節點對正確接收的報文給出應答,對不一致報文進行標記。
(12)CAN通訊距離最大是10公里(設速率為5Kbps),或最大通信速率為1Mbps(設通信距離為40米)。
(13)CAN匯流排上的節點數可達110個。通信介質可在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中選擇。
(14)報文是短幀結構,短的傳送時間使其受干擾概率低,CAN有很好的校驗機制,這些都保證了CAN通信的可靠性。
CAN匯流排的特點
(1)具有實時性強、傳輸距離較遠、抗電磁干擾能力強、成本低等優點;
(2)採用雙線串列通信方式,檢錯能力強,可在高雜訊干擾環境中工作;
(3)具有優先權和仲裁功能,多個控制模塊通過CAN 控制器掛到CAN-bus 上,形成多主機局部網路;
(4)可根據報文的ID決定接收或屏蔽該報文;
(5)可靠的錯誤處理和檢錯機制;
(6)發送的信息遭到破壞後,可自動重發;
(7)節點在錯誤嚴重的情況下具有自動退出匯流排的功能;
(8)報文不包含源地址或目標地址,僅用標志符來指示功能信息、優先順序信息。

Ⅷ 有沒有誰通俗易懂的講一下,can矩陣到底是啥,存放什麼的,這個矩陣又存在哪

CAN通信矩陣(CAN Communication Matrix)通常由整車廠完成定義,車輛網路中的各個節點需要遵循該通訊矩陣才能完成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我們知道CAN匯流排是一種通信形式,ISO 11898協議僅僅規定了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也就是說傳什麼ID、傳什麼數據是沒有定義的,這留給了大家很多遐想空間。對於乘用車來說,滿足UDS和尾氣排放協議之後,還剩餘了絕大部分的ID段。這些ID段由主機廠自主來進行分配,分配好之後會形成一個.xls格式的表格。有了CAN通信矩陣,開發人員就知道他設計的零部件應該接收什麼ID的數據,需要發出什麼ID的數據。

Ⅸ -45℃-120℃在CAN通訊矩陣中佔多少位

在定義CAN通信矩陣或製作dbc時,我們需要知道報文的位元組排列順序。位元組的排列順序有2種,一種是Intel的排列順序,另一種是Motorola的排列順序,就跟大小端位元組排序是一樣的。

Ⅹ 路由配置中顯示埠信息show interface,出現的信息keepalive set10S,這個keepalive是個什麼意思

keep alive是在HDLC等鏈路層協議中的一種保活機制。
一般每隔幾秒鍾,這些協議會發送一個keepalive報文來確認對方是否存活。
如果收到對方應答,則繼續維持鏈路,如果在3倍keepalive時間中沒收到就斷掉鏈路。
keepalive set 10s 標示這個介面的keepalive報文發送間隔設置為10S。

hope I can help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