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於oracle的sql優化 oracle database 11gr2性能調整與優化 哪本好
基於Oracle的SQL優化 崔華
http://item.jd.com/1073177956.html
吐血推薦,如不好,我倒找你分
2. Oracle 11g的資料庫管理部分
(Automatic Diagnostic Repository ADR)
當Oracle探測到重要錯誤時,會自動創建一個事件(incident),並且捕捉到和這一事件相關的信息,同時自動進行資料庫健康檢查並通知DBA。此外,這些信息還可以打包發送給Oracle支持團隊。· (Incident Packaging Service)
如果你需要進一步測試或者保留相關信息,這一特性可以將與某一事件相關的信息打包。並且你還可以將打包信息發給oracle支持團隊。· (Feature Based Patching)
在打補丁包時,這一特性可以使你很容易區分出補丁包中的那些特性是你正在使用而必須打的。企業管理器(EM)使你能訂閱一個基於特性的補丁服務,因此企業管理器可以自動掃描那些你正在使用的特性有補丁可以打。· (Auto SQL Tuning)10g的自動優化建議器可以將優化建議寫在SQL profile中。而在11g中,你可以讓oracle自動將能3倍於原有性能的profile應用到SQL語句上。性能比較由維護窗口中一個新管理任務來完成。
· (Access Advisor)
11g的訪問建議器可以給出分區建議,包括對新的間隔分區(interval partitioning)的建議。間隔分區相當於范圍分區(range partitioning)的自動化版本,她可以在必要時自動創建一個相同大小的分區。范圍分區和間隔分區可以同時存在於一張表中,並且范圍分區可以轉換為間隔分區。 (Auto Memory Tuning)
在9i中,引入了自動PGA優化;10g中,又引入了自動SGA優化。到了11g,所有內存可以通過只設定一個參數來實現全表自動優化。你只要告訴oracle有多少內存可用,她就可以自動指定多少內存分配給PGA、多少內存分配給SGA和多少內存分配給操作系統進程。當然也可以設定最大、最小閾值。
· (Resource Manager)
11g的資源管理器不僅可以管理CPU,還可以管理IO。你可以設置特定文件的優先順序、文件類型和ASM磁碟組。
· ADDM在10g被引入。11g中,ADDM不僅可以給單個實例建議,還可以對整個RAC(即資料庫級別)給出建議。另外,還可以將一些指示(directive)加入ADDM,使之忽略一些你不關心的信息。
· (AWR Baselines)AWR基線得到了擴展。可以為一些其他使用到的特性自動創建基線。默認會創建周基線。
3. linux運行oracle11g後很慢怎麼優化
1. 標准優化:遵從Oracle技術文檔中的說明tune你的Linux,比如共享內存等等。這里不贅述了,因為文檔中很全。 2. 根據你的使用情況採取Dedicate型或MTS型資料庫。具體方法也看文檔。 3. 假如你不是對資料庫中的java應用非凡有需求的話,不要裝它,也不要啟動它。(假如你裝了的話) 4. 對你的伺服器來說,最好專用。假如你不專用,說明你對性能並不那麼敏感,也用不著優化了。 5. 內存越大越好。但Linux對內存大小有限制,因此需要去找一些Patch。 6. 下載一個SGI's POSIX Asynchronous I/O and Raw I/O的內核Patch。它能大幅度提高你數據文件的訪問速度。 7. 假如你採用ext2文件系統,把Block的大小增加到4~8KB。其中dbf所在分區的大小最少弄到8192KB。 8. 盡可能用SCSI硬碟。假如是IDE的,好好調調參數。 9. 這里是一個示常式序: set -a VM=/PRoc/sys/vm BDFLUSH="40 1024 64 256 500 3000 500 1884 2" BUFFERMEM="5 8 10" FREEPAGES="512 1024 3072" OVERCOMMIT="1" case $1 in start) echo "$BDFLUSH">$VM/bdflush echo "$BUFFERMEM">$VM/buffermem echo "$FREEPAGES">$VM/freepages echo "$OVERCOMMIT">$VM/overcommit_memory /sbin/hdparm -k -u 1 -m 32 -c 1 /dev/hda; /sbin/hdparm -k -u 1 -m 16 -c 1 /dev/hdc; ;; stop) toUCh /root/shouldnt.happen; ;; *) echo "USAGE $0 {startstop}"; ;; esac; 10. 假如你有Solaris for X86的話,可以運用它的分區工具把你的所有分區都改成UFS。Linux的當前Kernel是支持UFS的。在資料庫運用上,UFS比ext2好。 11. 假如可能,應該採用諸如IBM JFS或SGI XFS這樣的64位文件系統。
4. 如何優化oracle11g資料庫
點擊database Confgu......Assitstant 然後選擇刪除資料庫。如果是刪除表的話drop table table_name
5. aix 6.1系統 oracle 11g資料庫,在做大數據量操作時軟體反應很慢,大家說一下可能的原因
1.JAVA應用程序自身有沒有優化的地方,網路帶寬等。
2.oracle優化一下。
3.資料庫伺服器的磁碟繁忙程序也較高,數據基本都為寫,後端磁碟是否滿足這樣的寫要求。
性能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分析起來確實有點頭痛。
6. oracle11g資料庫最新的優勢有哪些
現在已經是Oracle12c了。
你要的是這個嗎?
Oracle 11g比10g多了哪些新特性?
1. 11 g 擴展了 Oracle 獨傢具有的提供網格計算優勢的功能,來提高用戶服務水平、減少停機時間以及更加有效地利用 IT資源,
同時還增強全天候業務應用程序的性能、可伸縮性和安全性,利用真正應用測試(RAT)盡量降低更改的風險
2. 11 g降低了資料庫升級以及其他硬體和操作系統更改的成本,顯著簡化了更改前後的系統測試以便您可以識別和解決問題。如:
利用 Database Replay在資料庫級別輕松捕獲實際的生產負載並在測試系統上重新播放,這樣有效的全面測試系統更改(包括關鍵的並發特性)的影響。
3. SQL Performance Analyzer識別結構化查詢語言 ) SQL(執行計劃更改和性能回退。可以使用 SQL Tuning Advisor解決識別的問題,
方法是還原到原始的執行計劃或進一步優化。利用管理自動化提高 DBA 效率
4. Oracle 資料庫 11 g繼續致力於顯著簡化和完全自動化 DBA 任務。
5.利用自學功能自動進行 SQL 優化系統全局區(SGA)和程序全局區( PGA)的內存緩存區的自動、統一調整新的 advisor用於分區、數據恢復、
流性能和空間管理針對自動資料庫診斷監視器 (ADDM)的增強,能夠提供 Oracle 真正應用集群 (Oracle RAC)環境中的更好的性能全局視圖以及改進的性能比較分析功能。
6.利用故障診斷快速解決問題
7.故障診斷功能使客戶在發生錯誤後捕獲 Oracle
8.Support所需的數據變得極為簡單。這可以加速問題的解決,減少客戶重現問題的需要,盡量降低停機成本
9.通過 Oracle Data Guard快速恢復數據 Oracle Data Guard在本地和遠程伺服器之間協調資料庫的維護和同步以便從災難或站點故障快速恢復。
Oracle資料庫11 g提供了大量顯著的 Oracle Data Guard增強,包括可以在物理備用系統上運行實時查詢用於報表和其他目的、
可以通過將物理備用系統暫時轉換為邏輯備用系統執行聯機的、滾動的資料庫升級
10.支持測試環境的快照備用系統
11.物理和邏輯備用的性能都有提高。邏輯備用現在支持可擴展標記語言(XML)類型字元大型對象 (CLOB)數據類型和透明的數據加密。現在支持自動的、快速啟動的故障切換以支持非同步傳輸。
12.支持滾動升級
13.自動壞塊檢測和修復
14.快速鏡像重新同步,該功能可以有效地重新同步存儲網路連接性暫時丟失時自動存儲管理鏡像的存儲陣列
15.自動存儲管理的性能增強使得大型資料庫可以更快地打開並減少 SGA 內存消耗。這些增強還允許 DBA增加存儲分配單元大小以加快大型序列輸入/輸出 (I/O),顯著增加正常運行時間
16.Oracle資料庫11 g使您可以應用很多一次性資料庫補丁(包括診斷補丁),而沒有停機時間。新的數據恢復 advisor通過快速識別故障根本原因、為 DBA提供可用的恢復選項,
極大地減少了停機時間,在某些情況下,還通過「自我恢復」機制自動糾正問題。
17.自動編譯資料庫中的 PL/SQL 和 Java
18.更快的觸發器,包括更加有效地調用每行觸發器
19.更快的簡單 SQL 操作
20.更快的 Oracle Data Guard 和 Oracle Streams 復制
21.與網路文件系統( NFS) 存儲設備更快、更可靠的直接連接、更快的升級
22.大型文件更快的備份/還原更快的備份壓縮
23.Oracle 資料庫 11 g包括大量新的 ILM特性,例如
新的分區功能,包括 按父/子引用分區、按虛擬列分區
Oracle資料庫11 g還具有帶 Oracle閃回數據歸檔的 Total Recall,可以在選定的表中查詢以前的數據,從而提供了一種簡單實用的向數據中添加時間維度的方法以便於更改跟蹤、 ILM、審計和合規。
24.Oracle 資料庫 11g還有其他高可用性增強,包括:
Oracle閃回事務查詢,提供帶其他相關事務更改的流氓事務的按鈕更改
具有更多可傳輸選項的增強的平台移植和數據移動,包括可傳輸分區、
模式和跨平台資料庫
Oracle恢復管理器 (RMAN)支持 Windows Volume Shadow Copy
Service ( VSS )快照,從而實現與 Windows備份更緊密的集成
優化性能和可靠性
合規、法律取證以及整合數據倉庫的趨勢導致資料庫的大小每兩年就會增加兩倍,這極大地影響了大型資料庫的存儲成本和性能、可靠性以及可管理性
Oracle 資料庫 11 g使組織可以使用低成本的伺服器和模塊化的存儲器輕松伸縮大型的事務和數據倉庫系統並提供快速的全天候數據訪問。
Oracle 資料庫11 g提供新的創新特性以進一步提高要求極嚴格的環境的性能和可伸縮性。
利用 SecureFiles安全地存儲您的所有數據
SecureFiles 是 Oracle用於在資料庫中存儲大型對象) LOB (例如圖像、大型文本對象或包括 XML、醫學成像以及地理空間柵格對象在內的高級數據類型)的下一代產品。
SecureFiles提供能夠完全與文件系統相媲美的卓越性能。此外,它還提供高級功能,例如智能壓縮、透明加密以及透明的重復刪除。
通過聯機事務處理壓縮提高性能並盡量降低存儲成本
Oracle 資料庫 11 g支持聯機事務處理 (OLAP)應用程序中常用的更新、插入和刪除操作的數據壓縮。以前的 Oracle資料庫版本支持數據倉庫應用
程序常用的批量數據載入操作的壓縮。 Oracle 資料庫 11 g OLTP表壓縮通過更加高效地使用內存來緩存數據以及減少表掃描的 I/O提高了資料庫性能
利用 OLTP表壓縮,您可以利用最小的處理開銷達到 2 到 3倍的壓縮比。
7. Oracle 11g權威指南的內容簡介
本書從資料庫的基礎知識入手,全面系統地介紹了Oracle 11g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所有特性,並配以翔實的實際用例,論述嚴謹,深入探討了這些特性的細節內容,同時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全書內容共37章,分為10大部分。第一部分為Oracle 11g 資料庫基礎;第二部分為Oracle之SQL與PL/SQL;第三部分為Oracle客戶端工具,主要介紹SQL*Plus和SQL Developer;第四部分為Oracle 11g資料庫管理,主要介紹管理控制文件/重做日誌文件/表空間/數據文件、模式對象管理、表分區和索引分區、用戶管理與安全、數據完整性和數據約束等;第五部分為Oracle資料庫優化,著重介紹Oracle資料庫的系統調整、SQL優化等知識;第六部分為Oracle 11g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第七部分為Oracle 11g資料庫集群技術與高可用性,包括真正應用集群(RAC)、自動存儲管理(ASM)、容災與數據衛士、故障診斷、真正應用測試等內容;第八部分為商業智能與數據倉庫,介紹了Oracle 11g資料庫在構建企業級數據倉庫時的強大功能和諸多新特性;第九部分為非結構化資料庫,包括空間資料庫和XML資料庫內容;第十部分為Oracle 11g資料庫的其他新特性。
8. Oracle 11g資料庫如何實現自我調整功能
二、 自我調整系統全局區。 SGA是一個英文簡稱,中文的意思是系統全局區。它是一個存儲區域,被所有用戶所共享。系統全局區內就像是一個個格子,每個格子就是一個存儲組件,用來存放為滿足每類內存分配需求而使用的內存池。例如用戶最近查詢過的數據塊就會被保存在其中的一個格子里;資料庫的結構等變化需求等也會被存儲在這些格子中。 現在就遇到一個問題,格子大小的問題。若格子太大,整個格子只裝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內容,那麼明顯是一種浪費,這些空間本來是可以被用作其他用途的;若格子太小,信息存放不下去了,就又會發生內存分配錯誤。 如果資料庫管理員自己來調整這些格子的大小,那麼難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因為這些空間的需求量是不確定的,隨著業務的不同,其需要的容量也隨之改變。所以,資料庫管理員希望資料庫能夠對系統全局區進行動態分配,能夠讓資料庫根據實際的需要量,劃分這些格子的存儲空間。當然有個前提,就是其不超出總的容量大小。 在Oracle 10G與11G的資料庫系統中,增加並完善了這方面的功能,實現了對於系統全局區的動態分配功能。也就是說,我們資料庫管理員,只需要制定一個系統全局區的總大小,然後,裡面的格子怎麼分,就不需要我們關心了。Oracle資料庫會自己根據裡面居住的客人數量的多少,進行分配。Oracle資料庫會擔負起在整個系統全局區內部進行優化內存分配對一個重任。資料庫有了這個改進之後,這些房間的大小就不是固定的,而是會隨著業務量的不同而實現動態的梗概。如此的話,一方面,房間的空間不會被浪費,不會一個房間很擠而其他房間很空;另一方面,也不會因為存儲信息的時候因為空間不夠而發生內存存儲錯誤。 通過這個自我調整系統全局區的功能,Oracle資料庫會智能地對資料庫伺服器的內存進行合理的分配,提高內存的使用效率,提高資料庫的性能。 不過,這兩項功能,都提供了自定義的功能,如可以自己定義系統全局區的總大小以及檢查點的恢復時間等等。雖然定義起來比較簡單,但是,有個問題就是定義多大才使合理的呢?這個很難確定。因為這根據企業應用不同而有所區別,沒有什麼可以參考的標准。一般情況下,資料庫管理員可能需要觀測資料庫性能達一年以上,才能夠取得一個合理的值。所以,筆者的建議是,剛開始的時候,就採取默認的設置。讓資料庫自己根據伺服器的硬體配置,去取得合理的參數。在以後若有必要的時候,再根據相關的信息,去設置一個合理的值。
9. oracle 11g 查詢優化
CLTXB 車輛通行表?單位編號?卡口編號?好熟悉的一些名稱啊···
優化的話得看你平時的查詢方式了,比如對源表數據根據時間做分區表(比如按照日期),機器比較給力的話,查詢時進行並行查詢,對時間欄位和kkbh欄位加索引,kkbh最好為number類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