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臨時資料庫,把備份導入進去進行 恢復單獨的資料庫 ,
mysqlbinlog 有一個 --databases 參數可以指定解析出指定db相關的sql ,你可以更加這個sql來恢復數據。
能不能建立多個二進制日誌文件,使每個資料庫對應自己的二進制日誌文件????
mysql 下 無此功能,mysqlbinlog 記錄的是整個mysql 實例的變化記錄,不能針對單獨的db 記錄日誌。
⑵ mysql資料庫怎樣用日誌恢復數據sql語句
要想從二進制日誌恢復數據,你需要知道當前二進制日誌文件的路徑和文件名。一般可以從選項文件(即my.cnf or my.ini,取決於你的系統)中找到路徑。如果未包含在選項文件中,當伺服器啟動時,可以在命令行中以選項的形式給出。啟用二進制日誌的選項為-- log-bin。要想確定當前的二進制日誌文件的文件名,輸入下面的MySQL語句:
SHOW BINLOG EVENTS /G
你還可以從命令行輸入下面的內容:
mysql --user=root -pmy_pwd -e 'SHOW BINLOG EVENTS /G'
將密碼my_pwd替換為伺服器的root密碼。
1. 指定恢復時間
對於MySQL 4.1.4,可以在mysqlbinlog語句中通過--start-date和--stop-date選項指定DATETIME格式的起止時間。舉例說 明,假設在今天上午10:00(今天是2006年4月20日),執行SQL語句來刪除一個大表。要想恢復表和數據,你可以恢復前晚上的備份,並輸入:
mysqlbinlog --stop-date="2005-04-20 9:59:59" /var/log/mysql/bin.123456 /
mysql -u root -pmypwd
該命令將恢復截止到在--stop-date選項中以DATETIME格式給出的日期和時間的所有數據。如果你沒有檢測到幾個小時後輸入的錯誤的SQL語句,可能你想要恢復後面發生的活動。根據這些,你可以用起使日期和時間再次運行mysqlbinlog:
mysqlbinlog --start-date="2005-04-20 10:01:00" /var/log/mysql/bin.123456 /
mysql -u root -pmypwd /
在該行中,從上午10:01登錄的SQL語句將運行。組合執行前夜的轉儲文件和mysqlbinlog的兩行可以將所有數據恢復到上午10:00前一秒鍾。你應檢查日誌以確保時間確切。
⑶ 為什麼使用mysqlbinlog無法恢復數據
1. 以前我錯誤的認為mysql的日誌可以恢復到任何時間的狀態,其實並不是這樣,這個恢復是有前提的,就是你至少得有一個從日誌記錄開始後的資料庫備份,通過日誌恢復資料庫實際上只是一個對以前操作的回放過程而已,不用想得太復雜,既然是回放你就得注意了,如果你執行了兩次恢復那麼就相當於是回放了兩次,後果如何你自己應該清楚了吧。
2. 要想通過日誌恢復資料庫,在你的my.cnf文件里應該有如下的定義,log-bin=mysql-bin,這個是必須的.binlog-do-db=db_test,這個是指定哪些資料庫需要日誌,如果有多個資料庫就每行一個,如果不指定的話默認就是所有資料庫.
[mysqld]
log-bin=mysql-bin
binlog-do-db=db_test
binlog-do-db=db_test2
3.刪除二進制日誌:
a.mysql> system ls -ltr /var/lib/mysql/bintest*;
mysql>reset master(清空所有的二進制日誌文件)
b.purge master logs to 'bintest.000006';(刪除bintest.000006之前的二進制日誌文件)
c.purge master logs before '2007-08-10 04:07:00'(刪除該日期之前的日誌)
d.在my.cnf 配置文件中[mysqld]中添加:
expire_logs_day=3設置日誌的過期天數,過了指定的天數,會自動刪除
4.下面就是恢復操作了
特別提示,mysql每次啟動都會重新生成一個類似mysql-bin.000003的文件,如果你的mysql每天都要重新啟動一次的話,這時候你就要特別注意不要選錯日誌文件了。
(注意:下面有一些技巧,這些東西才是最寶貴的喲,普通的東東手冊上都有,這可是我摸索出來的喲,別人我都不告訴他。
技巧1 :
在下面你將看到 mysqlbinlog --stop-date="2005-04-20 9:59:59" /var/log/mysql/mysql-bin.000001 | mysql -u root -pmypwd 類似的語句,但是它一次只能操作一個日誌文件,如果你變通一下變成這樣 mysqlbinlog --stop-date="2005-04-20 9:59:59" /var/log/mysql/mysql-bin.0* | mysql -u root -pmypwd 那麼它基本上就會表示出的所有的日誌文件了,這樣可解決你忘記在哪一個日誌文件中的問題,當然你也可以用這種寫法更完美,mysqlbinlog --stop-date="2005-04-20 9:59:59" /var/log/mysql/mysql-bin.[0-9]* | mysql -u root -pmypwd ,看到[0-9]*這個東東了吧,它表示以數字開頭的任何字元,方便吧!
技巧2:
你可以通過--one-database 參數選擇性的恢復單個資料庫,example在下面,爽吧。
mysqlbinlog --stop-date="2005-04-20 9:59:59" /var/log/mysql/mysql-bin.000001 | mysql -u root -pmypwd --one-database db_test
技巧3:
如果你老人家已經使用過 /usr/local/mysql5/bin/mysqlbinlog --start-date="2005-04-20 9:55:00" /var/data/mysql5/mysql-bin.0* > /home/db/tt.sql 類似的語句將日誌導成了ASCII文本文件,那麼你就可以直接在phpmyadmin或者其它什麼亂七糟八的的客戶端里執行這個文件文件就行了,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標準的sql文件,比如想讓文件裡面的某些語句不執行,OK,it's easy,找到它們刪除即可,然後再放進去執行就OK滴啦!這個可是灰常灰常的爽喲。。。。。。
技巧4:
我來給大家講一下,下面這條語句都做了什麼
mysqlbinlog --stop-date="2005-04-20 9:59:59" /var/log/mysql/mysql-bin.000001 | mysql -u root -pmypwd --one-database db_test
這是把mysql-bin.000001這個二進制文件里的內容轉換成ASCII文件(也就是sql語句),直接通過管道操作符"|"傳輸給 mysql這個程序,然後過濾掉其它資料庫的語句,只在db_test里執行。
技巧5:
著了,多打了一個技巧,現在暫時沒內容,等以後再加吧!!!
)
下面部份摘錄自網上。
如果MySQL伺服器啟用了二進制日誌,你可以使用mysqlbinlog工具來恢復從指定的時間點開始 (例如,從你最後一次備份)直到現在或另一個指定的時間點的數據。關於啟用二進制日誌的信息,參見5.11.3節,「二進制日誌」。對於 mysqlbinlog的詳細信息,參見mysql手冊8.6節,「mysqlbinlog:用於處理二進制日誌文件的實用工具」。
要想從二進制日誌恢復數據,你需要知道當前二進制日誌文件的路徑和文件名。一般可以從選項文件(即my.cnf or my.ini,取決於你的系統)中找到路徑。如果未包含在選項文件中,當伺服器啟動時,可以在命令行中以選項的形式給出。啟用二進制日誌的選項為-- log-bin。要想確定當前的二進制日誌文件的文件名,輸入下面的MySQL語句:
SHOW BINLOG EVENTS G
你還可以從命令行輸入下面的內容:
mysql --user=root -pmy_pwd -e 'SHOW BINLOG EVENTS G'
將密碼my_pwd替換為伺服器的root密碼。
1. 指定恢復時間
對於MySQL 4.1.4,可以在mysqlbinlog語句中通過--start-date和--stop-date選項指定DATETIME格式的起止時間。舉例說明,假設在今天上午10:00(今天是2005年4月20日),執行SQL語句來刪除一個大表。要想恢復表和數據,你可以恢復前晚上的備份,並輸入:
mysqlbinlog --stop-date="2005-04-20 9:59:59" /var/log/mysql/mysql-bin.000001 | mysql -u root -pmypwd
該命令將恢復截止到在--stop-date選項中以DATETIME格式給出的日期和時間的所有數據。如果你沒有檢測到幾個小時後輸入的錯誤的SQL語句,可能你想要恢復後面發生的活動。根據這些,你可以用起使日期和時間再次運行mysqlbinlog:
mysqlbinlog --start-date="2005-04-20 10:01:00" /var/log/mysql/mysql-bin.000001 | mysql -u root -pmypwd
在該行中,從上午10:01登錄的SQL語句將運行。組合執行前夜的轉儲文件和mysqlbinlog的兩行可以將所有數據恢復到上午10:00前一秒鍾。你應檢查日誌以確保時間確切。下一節介紹如何實現。
2. 指定恢復位置
也可以不指定日期和時間,而使用mysqlbinlog的選項--start-position和--stop-position來指定日誌位置。它們的作用與起止日選項相同,不同的是給出了從日誌起的位置號。使用日誌位置是更准確的恢復方法,特別是當由於破壞性SQL語句同時發生許多事務的時候。要想確定位置號,可以運行mysqlbinlog尋找執行了不期望的事務的時間范圍,但應將結果重新指向文本文件以便進行檢查。操作方法為:
mysqlbinlog --start-date="2005-04-20 9:55:00" --stop-date="2005-04-20 10:05:00"
/var/log/mysql/mysql-bin.000001 > /tmp/mysql_restore.sql
該命令將在/tmp目錄創建小的文本文件,將顯示執行了錯誤的SQL語句時的SQL語句。你可以用文本編輯器打開該文件,尋找你不要想重復的語句。如果二進制日誌中的位置號用於停止和繼續恢復操作,應進行注釋。用log_pos加一個數字來標記位置。使用位置號恢復了以前的備份文件後,你應從命令行輸入下面內容:
mysqlbinlog --stop-position="368312" /var/log/mysql/mysql-bin.000001 | mysql -u root -pmypwd
mysqlbinlog --start-position="368315" /var/log/mysql/mysql-bin.000001 | mysql -u root -pmypwd
上面的第1行將恢復到停止位置為止的所有事務。下一行將恢復從給定的起始位置直到二進制日誌結束的所有事務。因為mysqlbinlog的輸出包括每個SQL語句記錄之前的SET TIMESTAMP語句,恢復的數據和相關MySQL日誌將反應事務執行的原時間。
⑷ mysql資料庫沒用備份如何恢復
打開mysql的bin log功能:
對於mysql也是支持增量備份,但要打開mysql的bin log功能。
我們修改mysql的配置文件。linux是/etc/my.cnf,windows是mysql的安裝目錄/my.ini
我們在[mysqld]下面加上log-bin一行代碼,如下面。
[mysqld]
log-bin=mysql-bin
復制代碼
加完後重起mysql即可。
某客戶更新數據的時候,誤刪了資料庫的內容,因為資料庫做了主從,但是沒有做備份(備份很重要啊!)幸好開啟了bin-log,之後只好把整個日誌的記錄拿回來本地進行恢復。
之後自己也做了一個簡單的測試,對數據進行恢復,具體如下:
1、新建一個表
CREATE TABLE `lynn`.`sn_test` ( `name` VARCHAR( 10 )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bin NOT NULL , `age` INT( 3 ) NOT NULL ) ENGINE = MYISAM;
2、插入多條數據
INSERT INTO `lynn`.`sn_test` (`name`, `age`) VALUES ('lynn1', '1');
INSERT INTO `lynn`.`sn_test` (`name`, `age`) VALUES ('lynn2', '2');
INSERT INTO `lynn`.`sn_test` (`name`, `age`) VALUES ('lynn3', '3');
INSERT INTO `lynn`.`sn_test` (`name`, `age`) VALUES ('lynn4', '4');
3、查看數據並刪除
mysql> select * from sn_test;
+-------+-----+
| name | age |
+---------+---+
| lynn1 | 1 |
| lynn2 | 2 |
| lynn3 | 3 |
| lynn4 | 4 |
+---------+-----+
4 rows in set (0.00 sec)
mysql> delete from sn_test;
Query OK, 4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elect * from sn_test;
Empty set (0.00 sec)
4、mysqlbinlog恢復數據
mysqlbinlog mysql-bin.000006 > 1.sql
查看1.txt裡面數據插入的紀錄,把刪除之前的數據進行恢復
mysqlbinlog mysql-bin.000006 --start-position=2471 --stop-position=2876 | mysql -uroot -p123
重新登錄,查看數據,OK,已經成功恢復了
對於資料庫操作,應該注意如下問題:
1、要常備份(全備,增量備份),出了問題可以最快恢復數據;
2、操作資料庫前,要把需要操作的資料庫或者表mp出來;
3、需要把bin-log打開,就算沒有做上面的兩步,也可以通過日誌恢復數據
⑸ 如圖,如何用mysqlbinlog恢復mysql資料庫,wordpress的資料庫
mysqlbinlog確實是個強大的mysql資料庫輔助工具。
1.首先將數據存到my.sql
C:\wamp\bin\mysql\mysql5.5.8\bin\mysqlbinlog.exe
--stop-date="2011-10-30
23:30:00"
--result-file="c:\my.sql"
../data/mysql-bin.000025
|
mysql
-uroot
2.然後開始還原數據
C:\wamp\bin\mysql\mysql5.5.8\bin\mysql.exe
source
c:\my.sql
據對的實戰經驗啊~~~
⑹ mysql誤刪表裡的數據沒有備份的情況下怎麼恢復
打開mysql的bin log功能:
對於mysql也是支持增量備份,但要打開mysql的bin log功能。
我們修改mysql的配置文件。linux是/etc/my.cnf,windows是mysql的安裝目錄/my.ini
我們在[mysqld]下面加上log-bin一行代碼,如下面。
[mysqld]
log-bin=mysql-bin
復制代碼
加完後重起mysql即可。
某客戶更新數據的時候,誤刪了資料庫的內容,因為資料庫做了主從,但是沒有做備份(備份很重要啊!)幸好開啟了bin-log,之後只好把整個日誌的記錄拿回來本地進行恢復。
之後自己也做了一個簡單的測試,對數據進行恢復,具體如下:
1、新建一個表
CREATE TABLE `lynn`.`sn_test` ( `name` VARCHAR( 10 )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bin NOT NULL , `age` INT( 3 ) NOT NULL ) ENGINE = MYISAM;
2、插入多條數據
INSERT INTO `lynn`.`sn_test` (`name`, `age`) VALUES ('lynn1', '1');
INSERT INTO `lynn`.`sn_test` (`name`, `age`) VALUES ('lynn2', '2');
INSERT INTO `lynn`.`sn_test` (`name`, `age`) VALUES ('lynn3', '3');
INSERT INTO `lynn`.`sn_test` (`name`, `age`) VALUES ('lynn4', '4');
3、查看數據並刪除
mysql> select * from sn_test;
+-------+-----+
| name | age |
+---------+---+
| lynn1 | 1 |
| lynn2 | 2 |
| lynn3 | 3 |
| lynn4 | 4 |
+---------+-----+
4 rows in set (0.00 sec)
mysql> delete from sn_test;
Query OK, 4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elect * from sn_test;
Empty set (0.00 sec)
4、mysqlbinlog恢復數據
mysqlbinlog mysql-bin.000006 > 1.sql
查看1.txt裡面數據插入的紀錄,把刪除之前的數據進行恢復
mysqlbinlog mysql-bin.000006 --start-position=2471 --stop-position=2876 | mysql -uroot -p123
重新登錄,查看數據,OK,已經成功恢復了
對於資料庫操作,應該注意如下問題:
1、要常備份(全備,增量備份),出了問題可以最快恢復數據;
2、操作資料庫前,要把需要操作的資料庫或者表mp出來;
3、需要把bin-log打開,就算沒有做上面的兩步,也可以通過日誌恢復數據
⑺ 如何通過 MySQL 的二進制日誌恢復資料庫數據
1.開啟二進制日誌
在mysqld的配置節點下添加如下配置
log-bin="E:/Mysql57BinLog/binlog"(windows下的路徑,linux下自行修改路徑)
expire_logs_days=10
max_binlog_size=100M
2.重啟mysql服務
使用命令show VARIABLES like '%log_bin%';查看
3.創建庫和表
create database mytest;
use mytest;
create table t(a int PRIMARY key)ENGINE = 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flush logs;
⑻ mysql怎麼通過frm和ibd文件還原數據
1、找回表結構,如果表結構沒有丟失直接到下一步
a、先創建一個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必須是沒有表和任何操作的。
b、創建一個表結構,和要恢復的表名是一樣的。表裡的欄位無所謂。一定要是innodb引擎的。CREATE TABLE `weibo_qq0`( `weiboid` bigint(20))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關閉mysql, service mysqld stop;
d、用需要恢復的frm文件覆蓋剛新建的frm文件;
e、修改my.ini 里 innodb_force_recovery=1 , 如果不成修改為 2,3,4,5,6。
f、 啟動mysql,service mysqld start;show create table weibo_qq0 就能li到表結構信息了。
2、找回數據。記得上面把 innodb_force_recovery改掉了,需要注釋掉,不然恢復模式不好操作。 這里有個關鍵的問題,就是innodb里的任何數據操作都是一個日誌的記錄點。也就是如果我們需要數據恢復,必須把之前的表的數據的日誌記錄點添加到一致。
a、建立一個資料庫,根據上面導出的創建表的sql執行創建表。
b、找到記錄點。先要把當前資料庫的表空間廢棄掉,使當前ibd的數據文件和frm分離。 ALTER TABLE weibo_qq0 DISCARD TABLESPACE;
c、把之前要恢復的 .ibd文件復制到新的表結構文件夾下。 使當前的ibd 和frm發生關系。ALTER TABLE weibo_qq0 IMPORT TABLESPACE; 結果不出意外肯定會報錯。就和我們開展數據開始說的那樣,數據記錄點不一致。我們看看之前ibd記錄的點在什麼位置。開始執行 import tablespace,報錯 ERROR 1030 (HY000): Got error -1 from storage engine。找到mysql的錯誤日誌,InnoDB: Error: tablespace id in file 『.testweibo_qq0.ibd』 is 112, but in the InnoDB InnoDB: data dictionary it is 1. 因為 weibo_qq0 之前的記錄點在112,當前的表只創建一次,所以記錄點是1.
d、那怎麼從1記錄到112。for ($1=1; $i<=111; $1++) {CREATE TABLE t# (id int) ENGINE=InnoDB;} 也許很奇怪,為什麼是循環111,不是112。因為在a執行創建表結構的時候已經記錄增加了一次。
e、修改表結構 alter table weibo_qq0 discard tablespace;使當前的表結構和ibd脫離關系。復制.ibd到當前的目錄結構。
f、使原來數據的ibd和當前frm建立關系。 ALTER TABLE proct IMPORT TABLESPACE; 這個時候沒有錯誤,說明已經建立好了。但是查詢數據還是查不出來。
g、相比這里大家已經知道為什麼了,這個模式也不是說改了資料庫就可以在生產環境使用。更改 innodb_force_recovery=1 , 如果不成修改為 2,3,4,5,6。直到可以 查詢出數據為止,然後mp出來。數據就備份出來了。
h、把所有數據導出後,在新的資料庫導入。所有數據就生成了。
擴展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是分表表結構怎麼批量操作,提高速度呢。用循環!循環把表的空間廢棄掉。
for i in `seq 0 111`; do mysql -uroot -P33061 -h127.0.0.1 -Dtestdd -e 「CREATE TABLE inv_crawl_weibo_qq$i (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PRIMARY KEY (id)) ENGINE=innodb 「; done
ALTER TABLE inv_crawl_weibo_qq0 DISCARD TABLESPACE;
從備份數據把ibd復制cp到dd資料庫下,注意復制過來的文件許可權。
循環導入表空間。
ALTER TABLE inv_crawl_weibo_qq0 IMPORT TABLESPACE;
沒有報錯就導入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