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龜五什麼配置好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龜五什麼配置好

發布時間: 2022-05-14 18:13:01

❶ 新手養龜的必備養龜器材有哪些




養龜要有專門的設備器材

烏龜是一類比較小巧的寵物,飼養起來比較方便,但養龜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要想讓烏龜過得舒服,我們還是需要給愛龜准備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使用一些不專業的器材,烏龜容易生病甚至是死亡。因此飼養烏龜還是需要選購一些專用的養龜器材。



1、容器:



容器尺寸不可過小,以長度最少為龜的腹甲長度的10倍,寬度最少為龜腹甲長度的5倍為基準。過小的環境以後維護工作難度大,也會影響龜的狀態。容器可以選用玻璃和塑料等防水且無毒的材質做成的容器。例如養4cm的龜所需要的環境空間最低是長40cm,寬20cm,有水區有陸地的環境。



2、加熱設備:



包括加熱棒、各種加熱燈和加熱墊。加熱棒需要購買不銹鋼自動控溫的,防止溫度不穩定的時候導致龜的一些疾病。也是全年都會頻繁用到的必備設備。尤其是春秋和冬天。加熱燈形式很多如果沒有溫度控制器的話需要根據環境的大小,高度來選用合適瓦數的加熱燈。加熱墊只適合局部加溫,熱效率低。對於龜類飼養來說常用的有加熱棒和加熱燈。建議最好買兩個,備用一個以防不時之需。



3、溫度計:



溫度計是用來觀察測量環境穩定性的,就是把環境的溫度便於觀察化,而不是憑感覺。之前提到人本身是變溫動物,自身有溫度產生,在加上不同部分對溫度的敏感度不同,所以用人的溫感來確定環境的溫度是自欺欺人的行為,參照物就不準確那結果當然也不準確。至於溫度計的選擇我建議用電子探頭式的,優點是可以移動,精準率還可以,靈敏度較高,不容易損壞,壽命長。

因為有些龜因為好奇心會去撕咬,要是採用玻璃的可能會被龜咬壞或者撞壞,玻璃以及水銀都對龜有潛在危險。貼紙的那種只能測定固定區域的溫度,你總不能把需要測量的區域都貼一張吧,那造價還不如購買電子的了。



4、過濾系統:



過濾系統其實算是可選設備,但是為了龜的安全和減少日常維護的工作量建議還是設置好。過濾系統主要分為三部分:潛水泵,過濾盒和過濾材料以及連接管。潛水泵和過濾盒可根據自己環境的需求分開購買(注意不要買三合一泵,那種泵並不適合養龜),潛水泵瓦數的大小和流量、揚程,過濾盒的尺寸,濾材的選用都要根據環境和自己的要求而定,沒有唯一標准。最簡單的過濾方式就是上濾,潛水泵+上濾盒+過濾棉的搭配方式。可以滿足小環境低密度飼養的需求。



5、小山:



除了一些深水龜,它們從不上岸,多數品種都需要浮島休息的,同時這也是它們「曬殼」的好場所。你可以選擇很多物體來作為棲息地,比如流木,沉積岩,瓦片,或者水龜專用的浮島。



6、照明燈:

照明燈主要是增加光照,增強觀賞效果。龜長期飼養在無太陽光的環境中,易患軟骨病(尤其是稚、幼龜)、黴菌病等疾病,故無論淡水棲龜類還是陸棲龜類,都必須在飼養缸中配置照明燈(若飼養缸較小,也可定期將缸移至室外照射太陽)。淡水棲龜類可選購水下太陽光燈管,將燈管懸掛於水中,既能增加光照,又能殺菌。陸棲龜類可選購燈泡、太陽光燈等。



7、鋪墊材料:



是指墊在飼養環境中的材料。龜在自然界環境中腳踩的是沙、土、青草、石頭等。人工飼養條件下,飼養場所內鋪墊的材料應與龜原產地的環境盡量相同。



陸龜通常用的鋪墊材料有沙、土、報紙、瓷磚和木屑等。若將龜長期飼養在水泥地上,龜的爪將磨斷或磨禿。水棲龜和牛水棲龜飼養箱底可鋪墊小石子、雨花石等。



8、其他設備:

飼養龜可能還需配備pH試紙、消毒液、撈兜、塑料盆、衛生刷、軟毛刷、吸水管、壁紙(放在玻璃缸上)、記錄本等工具。

❷ 怎麼養烏龜

很多人想養烏龜,因為都覺得烏龜好玩,生命力強,安靜,需要的地方小,我好多朋友都養過,可沒有幾個養活養好的,都是買來按寵物販子說的方法來養,結果沒多久就死了,真讓人遺憾,這說明了龜雖然生命力強於大多數寵物,但也沒有想像中那樣好養,為了好多無辜的龜龜再免於不幸,這里就我自己這十多年養龜的經驗來講講,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1.選購篇:寵物龜主要有密西西比紅耳龜、黃喉水龜、緬甸陸龜、鱷龜等幾種,最常見的也是我唯一養過的品種是密西西比紅耳龜,它顏色好看,個體大小適中,比較好養,所以我推薦大家買這種龜。黃喉水龜個頭都比較大,也不好看,一般被用來培育綠毛龜用,緬甸陸龜比較少見,習性也與水龜不同,所以如果把陸龜養在水裡是會出龜命的,大家買龜時一定要問清楚是陸龜還是水龜,以免被奸商所騙,至於鱷龜嘛,外型比較個性,但這種龜生性兇猛,養大了後小心傷著你。
2.起居篇:龜龜買來了要為它安一個新家,這也是挺重要的,因為有人把烏龜養在魚缸裡面淹死了,別笑,這是真的,首先密西西比紅耳龜是爬行動物,不是魚,它要從空氣里直接吸取氧氣的,而不是水裡,所以你為它准備的新家要考慮它呼吸的方便,那種比較深的魚缸是不合適的,尤其是裝滿水的時候把龜龜放進去它要很辛苦的游到水面把頭伸出換氣,時間長了體力不支弄不好會淹死的,而且這種魚缸比較長但是很窄,不利於龜龜運動,因為它的活動半徑並不大,所以可以用那種養金魚的痰盂形狀的圓形魚缸,但這種魚缸口小一些,不利於觀察戲弄龜龜,小盆子也挺好,我用的是化學實驗室里用的玻璃集氣槽,上下口是一樣大的,非常棒!魚缸中間放一塊石頭,這是給龜龜曬太陽休息用的,因為龜龜不能總泡在水裡,否則會嚴重影響健康,甚至龜殼會腐爛的!石頭的大小以大於龜龜,占魚缸面積六分之一左右為宜,高度為略高於兩只龜龜摞起來,上面要平坦,魚缸裡面當然要加水,水面要略低於石頭表面,因為龜龜不在水裡呼吸,所以對水的要求遠遠低於養魚的標准,只要水不至於太渾濁發臭就可以了,魚缸也不要放在牆角、衛生間等太陰暗的地方,最好放在陽光可以照到,比較安靜一些的地方,我家是放在書房的桌上。
3.飲食篇:龜龜究竟吃什麼?很多人買的時候都買了賣寵物的奸商推薦的「專用龜食」,回去才發現龜龜並不愛吃甚至根本不吃,其實那些所謂的「龜食」基本都是騙錢的,奸商只為賺錢才不管剛買來的弱小的龜龜的死活賣那種龜龜根本不吃的垃圾給你,它們巴不得你養死了趕快再去買一隻,所以買龜龜時千萬別買奸商推薦的所謂「龜食」,養死我可不負責哦!西西比紅耳龜主要吃肉,小魚小蝦、泥鰍、蚯蚓、昆蟲等,我還常常把打死的蒼蠅給它當零食,剛買來的小龜龜的進食能力一般都比較弱,還不會捕食活食,所以這時需要你一點點喂它 ,給它喂時要很有耐心,把鮮肉切成綠豆大小,用鑷子夾住慢慢伸到小龜龜鼻子前,它會仔細聞一聞才吃,有時反應很慢,所以不能著急,多試幾次熟能生巧,一般一次喂時一共喂一個煙頭那麼多的肉就可以了,小的時候要多喂一星期要喂三四次,讓它快點適應環境長大,因為餓得久了它會休眠,太小的龜有休眠常常就再醒不過來了,所以要多喂,避免它休眠,長到比火柴盒更大的時候一般它就會自己進食了,這時可以放一些很小的魚蝦在水裡讓它練習捕食,不要放太多,否則它會咬死很多但不吃,於是只要最多一天時間水就惡臭難聞了,喂肉也是一樣,不要浪費,也不要它能吃多少你就喂多少,否則會撐壞,我的龜龜就曾經常常撐得頭和四肢縮不回去,很搞笑,還有好幾次居然撐吐了,可見龜龜有多麼沒出息!喂太多的結果還會讓龜龜長的太快,它長大可就一點都不好玩可愛了,除非你是養著准備吃的,呵呵!我有個朋友和我一起買的龜龜,結果喂得太多,兩年不到就長到了碗口那麼大,身上的花紋全沒了,灰溜溜的很難看,還發出呼哧呼哧的喘氣聲,恐龍一般,那麼大的時候已經能一星期吃掉一臉盆泥鰍了,可見其恐怖,所以長大後每星期喂一次就可以了,最好喂些小魚,這樣可以補鈣讓它的殼長的硬一些。

2 巴西龜的飼養方法及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
4.日常生活篇:龜龜的成長中會遇到一些特殊的生理現象,如果處理不當也會有很大影響,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蛻皮。
龜龜和蛇是近親,所以也會蛻皮,但和蛇不一樣,龜龜的鱗甲也會脫落的!!我的龜龜是在四歲左右的時候蛻皮的,那時沒有數碼相機,所以也沒有記錄下來這種怪異的樣子,這里要告戒大家的是龜龜蛻皮的過程中不要人為幫助它,它自己會搞定的,我就是因為不知道「幫了幫」它給它造成了終生的損害,這里向可憐的龜龜道歉,下面將仔細介紹龜龜蛻皮是什麼樣子,如果你的龜龜到了蛻皮的年紀,那麼恭喜你,這說明你前面養龜龜的方法是正確的,否則它活不到這一天的,呵呵!

寵物龜類常見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龜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常因受到各種環境因素影響,引起各種疾病。龜一旦患病,治癒的較少,應以預防為主。平時保持龜舍清潔,不要投喂變質食物。在季節更替時,應在食物中拌入適當的營養葯物、抗生素葯物,作好預防。一旦患病應立即進行治療、處理,否則病症加重將導致龜的死亡。
一般來說,健康狀況較好的龜應具備以下特徵:
1.兩眼有神。既不凸出也不凹陷。用手輕觸,眼睛立即閉上然後又會睜開。對光線、移動物體等有反應。
2.鼻孔、口腔內無異物、黏液等。舌頭粉紅色,濕潤。
3.頸部伸縮自如,不水腫,不脹氣。
4.四肢有力,伸縮自如,能支撐身體爬行。
5.背甲腹甲較硬,盾片完整,無破損
6.能自行捕食,進食。
7.糞便呈園柱形,並有透明薄膜包裹
一旦龜不具備以上條件,一定要仔細觀察,注意病情。有條件的應送到寵物醫院檢查,治療。沒有條件的也可自行治療,處理。但葯注意病情判斷正確,治療處理得當。病龜應隔離單獨飼養,並對原飼養容器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鍾以上進行消毒殺菌。其他未患病的龜應採取預防措施,投喂一些抗生素類葯物。
喂葯方法:對於能自行進食的龜,可以把葯片砸碎或把葯片磨成粉末,拌在食物中餵食。不能自行進食的龜要人工填喂,方法如下:
1.喂葯人坐姿,把病龜腹甲向左,用兩大腿內側輕輕夾住。
2.用左手大拇指、中指卡住龜的頸部,使其頭部露出甲殼。注意用力適度。鬆了龜會縮頭,緊了會傷害到龜。尤其不要用力掐龜的鼓膜位置,否則龜會失去控制平衡的能力。
3.用作後食指輕輕扒開龜的嘴,不要用指甲摳,要輕輕的順著勁來。
4.用右手把葯片塞進龜嘴。也可以用捏造夾住葯片放入口中,但要小心鑷子不要傷害到龜的頭部和口腔。
5.葯片進入龜嘴的瞬間,龜有可能用舌頭把葯片頂出來,所以要注意。不要把葯片放進去後就放鬆警惕,要多注意觀察一會,確認龜將葯片吞下。
下面介紹一些龜類常見疾病的症狀及治療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
白眼病病因:由於飼養密度過大,沒有及時進行換水,導致水質變壞,鹼性過重而引起。發病季節多在春季和秋季,越冬後的春季為流行盛期。該病多見於巴西彩龜、烏龜、眼斑水龜、錦龜等,且以幼龜發病率較高。
症狀:病龜眼部發炎充血,逐漸變成灰白色且逐漸腫大。眼角膜和鼻黏膜因眼部炎症而糜爛,嚴重時會雙目失明,呼吸受阻。眼球的外部被白色的分泌物掩蓋,眼睛不能睜開。病龜常用前肢擦眼部,行動遲緩,嚴重者停食,最後因體弱並發其它疾病而衰竭死亡。有些病龜在發病初期僅有一眼患病,如不採取措施,很快另一眼也出現症狀。
防治: 平時應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潔,並按時投喂營養葯物,以提高龜自身的抵抗力。對已經患病的龜,應單獨飼養,並對原飼養容器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鍾以上進行消毒殺菌。對於同缸飼養的龜若發現已經有的患有白眼病,其它的可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浸泡。這既是預防措施,又可用作早期治療。稚龜用20毫克/升濃度,幼龜至成龜均用30毫克/升濃度,浸洗時間長短依水溫高低而定。必要時每天浸洗1次(40分鍾),連續浸洗3-5天。

3 巴西龜的飼養方法及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
對於病情較輕的龜(尚可睜開眼睛並能主動進食的)可將龜浸泡在低濃度食鹽水中,或養在15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中,一周左右即可痊癒。或用濃度為30毫克/升的葯液每天浸泡40分鍾,連續浸泡一周左右可痊癒。
若龜的病情較重(拒絕進食並且眼睛已不能睜開),應每日用抗生素類葯物溶液(每毫升含抗生素500-1000單位)浸泡一小時以上,然後用抗菌眼葯膏塗抹患處,並放置於陰暗處飼養,以促進白色分泌物盡快脫落。
對病症嚴重(眼部糜爛)的龜,首先將眼內的白色物、白色壞死表皮清除干凈,若出血,應繼續清理。然後將龜浸泡於有維生素B和土黴素的葯液中。葯液按每500克水中放1/2片土黴素、2片維生素B的比例配製。病龜眼睛有可能失明。
若治療綠毛龜,應用1%的呋喃唑酮溶液塗抹眼部,不能採用全身浸泡的方法。
或者用麥迪素溶於飼養水中,每口玻璃金魚缸1片,綠毛龜患病宜用此法。也可用鏈黴素溶於水中,使每1毫克水中含10萬-20萬國際單位,適用於治療綠毛龜和其他小型水體的龜、鱉患病。
腐皮病
病因:由單孢桿菌引起。因飼養密度較大,龜互相撕咬,病菌侵入後,引起受傷部位皮膚組織壞死。水質污染也易引起龜患此病。
症狀:肉眼可見病龜的患部潰爛,表皮發白。
防治:首先清除患處的病灶,用金黴素眼葯膏塗抹,每天一次。若龜自己吃食,可在餌料中添加土黴素粉;若龜已停食,可按每千克龜1克的用量用土黴素填喂,然後將病龜隔離飼養。切忌放水飼養,以免加重病情。龜恢復後再入池飼養。
水霉病
病因:龜長期生活在水中或陰暗潮濕處,對水質不適應,真菌侵染龜體表皮膚引起。
症狀:感染初期不見任何異常,繼而食慾減退、體質衰弱,或在冬眠中死亡。隨著病的發展,出現體表、頭、四肢、尾部產生灰白色斑,俗稱「生毛」,進而表皮形成腫脹、潰爛、壞死或脫落,很快死亡。水霉病多發生於龜的頭頸、四肢和尾部。菌絲為白色,柔軟,呈棉絮狀。最初時病龜食慾減退、焦躁不安,嚴重時龜的體質消瘦無力,不動不食,甚至死亡。中華花龜、巴西彩龜、納氏彩龜、錦龜易患此病。
防治:在對龜的日常飼養管理中,應經常讓龜曬太陽,以抑制水黴菌滋生,達到預防效果。對已經患病的龜,可配置4%的食鹽水浸洗病龜10分鍾,並用高錳酸鉀溶液對飼養容器浸泡消毒。同時在投喂的食物中拌入適量的抗生素,提高龜的抵抗力。也可將龜在1%的奇黴素溶液中飼養一段時間,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腐甲病
病因:由於甲殼受損或受擠壓,使病菌侵入龜甲內,導致甲殼潰爛。
症狀:龜的背甲或腹甲最初出現白色斑點,慢慢形成紅色斑點,用力擠壓有血水滲出,並有腐臭氣味。嚴重的甲殼表面會潰爛成洞,腋窩和胯窩鼓脹。病龜停食少動,有縮頭現象。四眼斑水龜、側頸龜、蛇頸龜極易患此病。
防治:將患處盾片挑破,擠凈血水,去除病灶,用食鹽或高錳酸鉀結晶粉直接塗抹患處,每天一次,一周左右可痊癒,但龜甲上會有永久性疤痕。
爛甲病
病因:由於甲殼受磨損後,細菌侵入而導致甲殼潰爛。也有可能是收到機械性損傷,如野外捕捉時或運輸途中受到硬物碰傷,或者從高處跌落導致甲殼受損。
症狀:甲殼的表面潰爛,嚴重者形成孔洞甚至可見到肌肉。病龜停止吃食或少食。
防治:將病龜的病灶剔除,用雙氧水擦洗患處,再用高錳酸鉀結晶粉直接塗抹患處。對於新鮮的創傷應敷雲南白葯止血,小心包紮,精心調養。
營養性骨骼症(缺鈣病,軟骨病)
病因:龜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由於長期投喂單一飼料、投喂熟食,食物中缺乏各種微量元素尤其是維生素D3,造成龜體內缺少維生素D,且鈣磷比例倒置或缺鈣,導致龜的骨質軟化。長期室內飼養缺乏自然陽光照射也會引起此病。多見生長迅速的稚龜、幼龜。
症狀:病龜的行動、攝食均正常,但將龜拿在手中,可感到病龜的甲殼較軟,且四肢關節較為粗大。嚴重的病龜,背殼表層鱗甲逐漸出現脫落,殼呈現軟化,指甲/趾甲有脫落現象,甲殼出現不規則畸形。

4 巴西龜的飼養方法及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
防治:在日常飼養管理中,應保證日光的照射。盡可能地讓龜接受自然陽光照射,注意不要有如何阻隔物包括玻璃,塑料布等。室內飼養也可使用UVB紫外線熒光燈。對於有曬甲習慣的水龜類,應在飼養容器中設置高於水面可供其曬甲的陸地。在日常投喂的食物中,應定期添加適量的鈣粉、蝦殼粉、貝殼粉、魚肝油、維生素D及復合維生素和一些營養葯物如金施而康等。對雛龜和幼龜應定期投喂一些帶殼活蝦。另外,投喂的餌料應注意動物性餌料和植物性餌料搭配,殼適當投喂一些綠色菜葉。對患病較嚴重的龜可肌肉注射10%葡萄糖酸鈣(1毫升/千克)。已造成甲殼畸形的沒有辦法使其復原。
腸胃炎病病因:在龜進食後環境溫度突然下降5℃以上,或環境溫度不足22℃易引起此病,另外投喂腐爛變質的食物,水質惡化也會引起此病。
症狀:患病的龜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少食或不食;輕度病龜的糞便中有少量粘液或糞便稀軟,呈黃色、綠色或深綠色,龜少量進食。嚴重的龜糞便呈水樣或粘液狀,呈紅棕色色或血紅色,用棉簽攢少量塗於白紙上可見血,龜絕食。解剖可見腸胃充血。
防治:在正常的飼養管理過程中,要保持環境溫度穩定,在龜進食後應將溫度保持在22℃以上,並且要注意保持水質清潔,不要投喂腐爛變質的食物,不要投喂冰冷的食物。
胃腸炎的治療,著重對腸、胃的消炎、胃腸粘膜的保護、止瀉、補液。對已經患病的龜,可在餌料中加入抗生素類葯物,如土黴素、氯黴素、慶大黴素等。對於拉稀的龜可投喂痢特靈、黃連素等。首次葯量可大些,連續投喂一周左右即可痊癒。對病情嚴重、拒食的龜可直接填喂葯片,葯量根據龜的體重計算,也可用氯黴素進行皮下注射,每公斤體重4萬-5萬單位。同時補充維生素。
肺炎病因:冬夏兩季易患此病,這是因為環境溫度高、濕度大時,氣溫或水溫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而引起的。通常是冬季,龜舍內濕度較大,溫度低,且溫度變化大;或者夏季,龜舍溫度高,悶熱,氣溫突然下降而引起。
症狀:患病的龜行動遲緩,少食或停止攝食。鼻部有黏液(鼻涕)流出,導致鼻腔堵塞,嚴重時鼻液濃稠,有腥臭味。病龜多用口呼吸,且呼吸聲較大,口邊有白色泡沫或黏液吐出。陸龜類患此病時,拒絕進食,有大量鼻液流出,經常大量(明顯多於平時)飲水,少動。
防治:夏季應保持通風。冬季要注意環境溫度的變化,環境溫度突然降低時應及時加溫。日常管理中應保持環境溫度恆定,不應讓環境溫差在短時間內超過5℃。
對已經患病的龜應隔離治療,使其所處環境溫度在25℃左右。並對病龜進行肌肉注射慶大黴素、青黴素等,並填喂一些營養葯物,如金施而康等。用葯計量,同兒童標准按體重計算。如龜病情嚴重,則可能救治無效。此病死亡率較高。
體內寄生蟲病因:因龜在野外生活、攝食時,將各種附有寄生蟲卵、蟲體的食物攝入體內,使寄生蟲寄生於龜的腹腔內的腸、胃、肺、肝等各器官上。寄生蟲的種類有盾肺吸蟲、線蟲、錐體蟲、吊鍾蟲、血簇蟲、隱孢球蟲、棘頭蟲等。
症狀:病龜體弱,抵抗力差,體形消瘦,四肢乏力。一些新購進的龜的糞便中可見大量的寄生蟲活體被排出。
防治:在日常飼養管理過程中,切忌投喂已腐爛變質的餌料,對於蔬菜瓜果等要進行充分清洗後再投喂。對於新購進的龜,應在食餌中拌入一些體內驅蟲葯物投喂,如腸蟲清、左咪唑等,也可直接填喂。對於日常投喂活魚、活蝦、紅線蟲、蠅蛆、孑孓、蠶蛹、蟑螂等鮮活餌料的龜,應每半年左右投喂一次驅蟲葯,以去除寄生蟲。
體表寄生蟲病因:市場上出售的龜大多數是野生的,水棲龜類、陸棲龜類因野外的生活方境有寄生蟲而被感染。寄生蟲的種類有蜱、蟎、蚤、水蛭等。
症狀:病龜的表面有蟲體,龜消瘦體弱,頭頸四肢有斑點狀水點。病龜破傷的皮膚處容易感染,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龜的體表寄生蟲主要種類有蜱、蟎、水蛭等,主要集中在龜的頸窩、腋窩、胯窩的皮膚上。

5 巴西龜的飼養方法及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
防治:對新購買的龜,應仔細檢查其頸窩、腋窩、胯窩等處的皮膚,如發現龜的體表有寄生蟲應立即去除。切忌用手或鑷子鉗住寄生蟲強行清除,因為寄生蟲附著能力均較強,強行清除會使龜體受傷。可用5%的食鹽溶液或淡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龜體10-15分鍾,可清除龜體表寄生蟲。對水蛭用0.7毫克/升硫酸銅溶液浸洗20-30分鍾,水蛭脫落死亡。對新購進的龜用1%敵百蟲溶液浸洗,連續2天。人工飼養的龜發病率較低。在日常飼養管理中,盡量避免直接使用井水或江河湖水。
脂肪代謝不良症病因:在人工飼養環境下,長期大量投喂單一且高脂肪餌料,造成龜體內脂肪大量堆積,導致龜體內器官失調,產生機能障礙,嚴重的引發其它病變。
症狀:病龜在患病初期,體表觀察難以識別鑒定出來。但隨著病情加劇,病龜的體色明顯加深,四肢、頸部腫脹,手指按壓皮膚無彈性。軀體變厚,有異臭發出。嚴重者行動遲緩,出現拒食現象。體內器官機能失調,最終導致死亡。
防治:多見於水棲龜類。防治辦法是平時多注意食物的營養搭配,不要投喂高脂肪含量的食物。要經常變換食物種類,不要長期投喂單一且高脂肪餌料。
肺嗆水致死症(龜溺水)
病因:半水棲龜類長時間在水位過深的池內,因不能上岸,只能漂浮於水面,伸長頸脖呼吸,長時間後,龜體力不支而嗆水;或水龜的體質虛弱又長時間不能上岸休息,導致龜嗆水。或給龜換水時,突然大幅度增加水位,水面波動大,也會使龜嗆水造成窒息死亡。
症狀:嗆水的龜頸部粗大,四肢外伸無力,皮膚的顏色變淺變淡,嚴重的極易死亡。解剖後肺充水,腹腔內水較多。
防治:日常飼養時,對半水棲龜類應使其所處水位不超過其背甲的2/3,對於生活於深水的水龜類如烏龜、巴西彩龜、四眼斑水龜等,應在水中設置一塊可攀爬的陸地供龜休息曬甲。
對於已經嗆水的龜應及時撈出,將龜頭向下倒立,並將龜的四肢向內輕輕擠壓,使龜將腹中的水吐出。可用指壓迫龜的四肢窩,有規律的擠壓幫助其呼吸。之後,將龜放在通風且陰暗潮濕處,讓其慢慢恢復。對仍然能夠進食的龜,可在食物中加入一些營養葯物幫助其恢復。但嗆水嚴重的龜很難恢復,死亡率較高。
冬眠死亡症(越冬死亡症)病因:龜在冬眠前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而且其冬眠所處的環境水溫、氣溫過低,使龜難以長時間忍受。也有部分龜在秋季產卵後沒能及時補充營養,體內所儲存的營養物質不能滿足其冬眠期間的消耗,導致龜的死亡。
症狀:冬眠前,龜的四肢瘦弱、肌肉乾癟。用手拿龜,感覺龜較輕。水棲龜類的龜經常漂浮水面。冬眠期內或冬眠期後,病龜體力不支而死亡。
防治:在夏秋兩季溫度較高時,應加大對所養的龜的投喂量,並添加一些營養物質和抗生素,如維生素D3,維生素E,土黴素等。並要保證投喂定時、定量、定質,以保證龜的體內儲藏足夠的營養以維持冬眠期間的消耗。在冬眠前,應對龜的健康狀況進行仔細檢查,對於體質瘦弱、手感較輕,放入水中長時間漂浮的龜和病龜應加溫飼養,即將環境溫度保持在24℃以上,不讓其冬眠。對冬眠的龜也應保證水溫在5℃以上。對於體重不足50克的幼龜最好加溫飼養,避免造成死亡。 我抄的

❸ 有關養小巴西龜的配置問題!求幫助!

用加熱棒水位大約為小龜體位2~3倍比較合適,不可以低於小龜背甲
我是缸底堆卵石的,加熱棒在卵石上面,完全浸入水裡,再加個過濾器,旁邊放曬背石
因加熱棒會燒水,要完全浸入水裡才不會爆裂,加熱棒買不銹鋼防爆的比較好
要給它營造個陸地,要它爬的上去的
平時要注意水位,加熱棒加熱過程中水會減少的,看到少了就加水,加熱棒才不會爆裂
用加熱棒,換水時要注意溫差,即水溫與室溫的差距,不要超過2度,不然小龜容易感冒
加個過濾器更好,不用總換水,因為大缸換水很麻煩

❹ 怎樣飼養烏龜


巴西龜

巴西龜成龜所需的養殖箱要大得多,以便它們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若要創造個理想的環境,一對成年的巴西龜至少須要一百公升水的活動范圍。

養殖箱太小會使巴西龜很快變得肥胖、呆滯,若是四腳朝天掉下水,它會因為翻不過身來而淹死。

槽中陸地或島上的一部份可用土、泥炭或沙填成,每隔些日子把此部份弄溫點。雌龜在這片土中所產的卵最有機會孵化出來,天冷時以燈光照射這塊陸地更佳。最好不要用沙或石子輔在槽底,因為這樣會增加換水及清洗的困難。除常常換水外,加裝過濾設備可清除水中浮懸物。因溶解在水中的物質對龜的健康影響至大,所以過濾設備並不能完全取代換水。

養殖容器大小也有導致龜甲發育不良的病例。大塑膠盆、水族箱或大型木製容器裡面鋪上塑膠布均可作為養龜槽。以有排水孔的槽最為方便,因其易於經常換水及清洗。水泥槽若是新做的,為謹慎起見,可塗上安全塗料,或多次澈底清洗,以防水泥中滲出有害物質,經水溶解後進入動物體內。水槽中須設一個固定的、非浮動的「島」也可以懸掛方式,並且要能讓龜容易爬上去。可用木材或塑膠板,上麵包人造草皮或棕墊。或用塑膠盆裝石子或沙置於、掛於槽中當做「陸地」亦可。

為使養殖槽中水溫達到巴西龜喜歡的溫度,採用水族箱所用的電熱管,裝置時應防設備及線路可能卡住巴西龜。用電氈放在養殖箱外的底部亦可,電氈下可墊合成樹脂橡膠做絕緣材料。但水溫亦不應高於外面的溫度(約攝氏25至30度),以免巴西龜著涼。在陸地上彩龜也須要一塊溫暖的地方,因為他們是變溫動物,須靠陽光來達到適當的體溫,若陽台或露天沒有充夠陽光,陸地部份須以罩燈給暖。在室內或陽光不足的地方飼養的彩龜缺乏紫外線,應以紫外線燈管每周照射兩、三次,每次五分鍾。此種燈管最好裝置在養殖槽的蓋子上。

❺ 請問養龜什麼最重要

爬寵玩家不少,其中以養龜的龜友為多。龜一方面諧音是「歸」,寓指平安。另一方面我們常說「龜鶴延年」,龜又有長壽祥和之意。故而養龜就像養金魚一樣,漸漸地受到了很多朋友的追捧。



綜上所述,我們養烏龜時一定要在「水」上下功夫。水溫要保持恆定,水質要保持清潔,水深要符合習性,環境要保持安靜,將這些方面做到位,烏龜健康和狀態就有保障,也就能陪伴我們度過更多的春秋冬夏。

❻ 養龜需要准備些什麼

烏龜放到水裡比如說:」臉盆、水缸、塑料桶都可以,吃飯、魚、蝦、肉、菜、包子、海螺,水骯臟了換隨便讓烏龜走走「夏天注意蚊子小心烏龜掛了。「如果是小烏龜那就要多吃點」如果是大烏龜可以餓幾天或者幾個月,剛買的烏龜要餓幾天剛到新家還不熟悉新的環境,你喜歡什麼烏龜就養什麼樣的烏龜。」

❼ 養烏龜全攻略嘿嘿

龜是最老實可愛的寵物了,樸素、安靜,不矯情。寵物龜一般不喜歡嘈雜的環境,喜歡陰涼安靜的環境。一般來說,龜比較喜歡文靜的主人。飼養龜的主人就不能像飼養其他寵物一樣,如貓、犬等愛活動的寵物。
在國內,金頭閉殼龜、三線閉殼龜、黃額盒龜、廣西擬水龜、黃喉擬水龜、烏龜、地龜、四眼斑水龜、平胸龜、緬甸陸龜、巴西彩龜、鱷龜等是目前養殖的熱門品種。
龜傳染人的疾病很少,但有時也可以傳染沙門氏菌給人。沙門氏菌感染可引起人的腹瀉等胃腸疾病。所以,在用手接觸龜後必須把手洗干凈。
由於資料有限,經驗不足,本書難免會存在一些不妥之處,希望獸醫同行們和寵物龜飼養者批評指正。
願所有飼養寵物龜的主人不僅養好自己心愛的小龜,同時發揚愛心,把愛擴展到廣大的野生動物身上,把保護自然作為己任。
第一章 家養龜的基本常識
第一節 龜的一般形態特徵
龜外部形態可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5部分。
頭部窄小,略呈三角形,頭頂前部平滑,頭後部皮膚上秤細粒顆狀。上頜梢長於下頜,上下頜均無齒。頜緣有角質硬鞘稱「喙」,邊緣鋒利,用來嚙碎食物。龜的口比較大,口裂一直向兩邊向後延伸達眼後。有發達肌肉質的舌,但不能伸展,僅具吞咽功能。龜的鼻孔位於頭的前端。眼相對來說比較小,位於頭兩側上半部。
龜頸部粗長,有的龜頸長可超過自身背甲的長度。頸部皮膚能伸縮,當頸縮入殼內時,其頸椎呈U形彎曲。
軀干是龜全身的主要部位,軀幹部寬短而略扁,背面呈橢圓外層是角質盾片,內層是骨板,由若干塊組成。且上下兩層骨縫互不重疊,因而增強了龜殼的堅固性。
四肢粗短而扁平,陸棲龜類腿為圓柱形,均具爪,能縮入殼內。海龜類則不同,四肢不能縮回體內,而且指趾間具有蹼,便於在水中游動。
大多數龜的尾巴短而細小。但也有例外,如平胸龜尾巴具有鱗片覆蓋且比較長,超過龜背甲的長度。
第二節 龜的生活習性
一、龜是變溫動物
龜是變溫動物,所以對環境溫度的變化反應靈敏。它的攝食、活動等均受環境溫度的影響。由於龜新陳代謝所產的熱有限,它們又缺乏保留住體內產生熱的控制機制。為了克服這一缺陷,龜靠的是找涼或熱的地方來控制每天體溫的波動。在飼養龜的人工小環境溫度與自然棲息地相一致時,才能保證龜生理和心理健康。一般熱帶龜適宜溫度時27~38攝氏度,溫帶龜20~35攝氏度,半水生海龜適宜的環境溫度較低。有些龜致死溫度在適宜溫度上限之外5攝氏度左右。當溫度較低時,龜不活動(墊伏)。要人工飼養下達到繁殖龜的目的,應避免龜的環境溫度過高過低或大幅度波動。當溫度在10攝氏度左右時,龜便開始進入冬眠狀態。溫度上升到15攝氏度左右龜便開始活動,有的甚至能開始進食。一般習慣上把溫度在25攝氏度時,龜的攝食、活動情況定為正常值。而溫度在30攝氏度左右則是龜最佳的進食、活動、生長的溫度。所以,在國內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的4~10月份是龜的攝食、活動時期;11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則是龜冬眠期。
二、龜的分類
龜的種類,按它們的生活環境不同可分為陸棲龜、水棲龜、半水棲龜、海棲龜、底棲龜5種類型。不同種類的龜外部形態構造分別與其生活環境相應,如水棲龜四肢的趾和指間均具豐富的蹼(似鴨掌),以適應深水中生活;而陸棲龜類的四肢卻粗壯呈圓柱形,以適應於在沼澤地和陸地上爬行;生活在大海中的海龜類,均具有槳狀四肢,且都具有一對鹽腺,以利將體內多餘的鹽分泌出來。
按龜的食物性可將龜分為動物性龜、植物性龜、雜食性龜3種。水棲龜類的食性一般為雜食性,如烏龜、黃喉擬水龜等;半水棲龜類多數為動物性,如平胸龜、三線閉殼龜、金頭閉殼龜;而黃緣盒龜、黃額盒龜卻是雜食性。陸棲龜類大多為植物性,如緬甸陸龜、四爪陸龜等。有些龜耐飢耐渴能力較強,可幾年不食也不易死亡。
三、龜均為卵生
龜均為卵生,繁殖季節一般在每年5~10月份(恆溫養殖除外),卵產生於陸地上,不同種類的龜其產卵的數量不同,淡水龜類每次產2~5枚,卵呈白色。具有鈣質的硬殼。不同種類龜的卵形狀也大小各異,長橢圓形比較多,海龜類卵為圓球形。龜的卵穴,一般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卵穴呈鍋狀,上大下小。卵的孵化完全自然界的光、熱及雨水。龜沒有看護卵的習性。
四、水和溫度
為使半水生龜能夠全身淹沒,水要足夠。許多龜的取食、繁殖以及群體間相互作用都在水中進行。對產於港灣的龜還應考慮水的鹽度,對某些海龜,應把水的PH值調到與其自然棲息地水的PH值相同。
水生和半水生龜代謝終產物是尿素,尿素分泌導致龜體內水的大量流失。產於乾燥環境中的龜通過皮膚丟失水分。同樣,龜通過皮膚也能吸收水分。許多龜直接喝池中或盆內的水。時常向龜舍內噴物有助於使龜自由地選擇水的攝入。
龜舍的濕度應與其自然環境相近,濕度過低(<35%)可導致龜皮膚異常乾燥和蛻皮障礙,特別是那些不適應乾燥品種的龜。濕度過高(>70%)會導致細菌或真菌大量增生,容易發生皮膚下感染.
五、光照周期
根據龜的自然生理節奏和1年活動的要求,家養的龜需要定期光照。光照周期的變化和合適的生活環境條件,是使龜能夠在家庭飼養條件下繁殖的重要環境因素。處於溫帶區光照周期的日照變化范圍:冬季8小時,夏季16小時。熱帶區,冬季光照周期的日照波動大約10小時,夏季達越14小時。已證明,季節性光強度的變化有利於人工飼養下龜的繁殖。最好是採用全譜光,選用光譜特性與天然光(包括紫外線)相似的熒光燈管。全譜光照射能改善龜的採食行為和繁殖。白熾燈可作為龜舍內的光和熱源,但應避免直接接觸燈泡,防止龜被灼傷。也可用保育燈給龜舍內局部加溫,但必須有防護措施,應高於龜活動的地面35厘米以上。
第三節 龜的主要器官及生理功能
一、皮膚
龜皮膚(除頭部前端外)最大的特點是粗糙,表皮均有細粒狀或小塊狀鱗片,有保護真皮、減少與外界的摩擦和減少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二、龜的呼吸方式
龜以頸和四肢的伸縮運動來直接影響其腹腔的大小,從而影響肺的擴大與縮小。龜呼吸時,先呼出氣,後吸入氣,這種特殊的呼吸方式稱為「咽氣式」呼吸,又稱為「龜吸」。龜的呼吸運動過程,可從龜後肢窩皮膚膜的收縮變化觀察到。
三、嗅覺
龜頭上有兩個鼻孔,但只有一個鼻腔,鼻孔內骨塊上均覆有上皮黏膜,有嗅覺功能。其中梨鼻器是它們主要的嗅覺器官。因為,龜在尋找食物或爬行時,總是將頭頸伸得很長,以探索氣味,再決定前進的方向。
四、視覺
龜的眼睛構造很典型,其角膜凸圓,晶狀體更圓,且睫狀肌發達,可以調節晶狀體的弧度來調整視距,因為,龜的視野一般很廣,但清晰度差。所以,龜對運動的物體較靈敏,而對靜物卻反應遲鈍。據英國動物學家試驗,大多數龜能夠象人類一樣分辨顏色,尤其對紅色和白色的反應較為靈敏。
五、聽覺
龜的聽覺器官只有耳和中耳,沒有外耳。而且最外面是鼓膜。所以,龜對空氣傳播的聲音遲鈍。而對地面傳導的振動較敏感。因此,一般說來,龜幾乎被認為時既啞又聾的動物。
第四節 龜的生殖習性
龜為產卵繁殖,當雌性龜體重達250克左右時,性腺發育成熟後,龜(海龜類例外)每年春末夏初之季,溫度25攝氏度左右時,便開始發情交配。交配前,雄性龜追逐雌性龜或再雌性龜周圍打轉,時間一長,雄性即爬到雌性龜背上,用前肢抓住雌性龜背部兩側,嘴咬住雌性龜的頸部,時而用腹甲後部撞擊雌性龜,交配時間約10分鍾左右。龜交配可再水中,也可在陸地進行,交配時需保持安靜,切忌驚嚇龜,以免影響受精率。
龜一般為當年交配隔年產卵,每年的5~10月份為產卵季節,每次產卵1~20枚不等(海龜可達百枚)。卵呈圓球形或長橢圓形,具有白色鈣質硬殼。龜將卵產於潮濕的陸地上,產卵前,雌龜前肢伏地,後肢掘土,掘成上大下小的穴狀,洞穴挖好後,將泄殖孔對著洞口,頭頸伸長,嘴微張,將卵產於其中,每產1枚卵,休息2分鍾左右,再產下1枚。卵產完後,後肢輪換工作,向洞中扒土,直到將卵遮蓋起來,最後用腹甲後部將土壓實方才離開。龜沒有守巢的習性,卵憑借自然界的溫、濕度等條件,一般經過50~60天自然孵化,稚龜即可出殼。
第五節 龜的營養需要
龜的准確營養需要很難下一個定義,在該領域的研究有限,許多推薦餓營養配方主要是以人們多年飼養經驗為根據的。龜飼料中主要營養要素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這一點與哺乳類相似。溫度下降時,龜的新陳代謝率明顯降低,龜採食也隨之減少。龜的採食行為、消化吸收與環境溫度和龜的酶系統活性有關。溫度、光源、群體密度和飼料的類型也影響龜的採食行為。
海龜飼料的顏色也對採食有影響,紅色和黃色是它們偏愛的顏色。有些龜習慣某些食物,不願意接受其他食物的情況也很常見。最好是每次投喂多種飼料,供龜自己選擇。
一、鈣和其他礦物質
給龜投喂整的小動物食品,如小魚、粉蟲、蟋蟀、臘螟幼蟲也相當重要,應當盡量供給全價的平衡營養。食草和食雜蟲的龜也需要營養平衡的飼料。許多植物性飼料缺乏熱量、蛋白質和鈣,而昆蟲與蠐螬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飼料是以昆蟲為主,則要添加鈣,因為昆蟲中磷多鈣少。龜的優質鈣源是脆牛骨、牛骨粉碎、雞蛋殼、碎牡蠣粉、乳酸鈣葯片碎片或粉末。給龜添加維生素和鈣的方法,是把昆蟲放在塑料袋中,袋中放少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添加劑粉,搖晃塑料袋把粉混在昆蟲上,馬上就給龜喂這種昆蟲。人工飼養下的龜長缺乏礦物質,飼料中應當添加礦物質和維生素添加劑。鳥和小型哺乳動物用的營養添加劑對龜也適用。
龜出現嗜睡和喉口(甲狀腺)異常腫脹時可能預示缺碘,平時飼養龜時要添加平衡維生素——礦物質混合物(1g/kg體重)或碘鹽(0.5%的飼料)
二、蛋白質
食肉龜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應為18%~20%,食草龜應為11%~12%。龜的氨基酸需要與哺乳動物相同,但要添加組氨酸類。蛋白質含量不足會導致體重下降,肌肉退化,消瘦,易繼發感染,繁殖障礙,傷口癒合不良等。多數蛋白質缺乏見於吃嫩芽類飼料的草食龜或厭食的病龜。草食性龜的飼料中可以添加苜蓿芽、豆芽或大豆或粗糧食、無脊椎小動物、罐裝軟貓飼料。
三、碳水化合物
食肉龜似乎不需要很多的碳水化合物,在許多情況下龜的能量需求靠的食蛋白質的糖元以異生作用來滿足。
四、脂肪及其他
大型陸龜和其他食草性品種龜,添加草、增加粗纖維有治癒慢性惡嗅性腹瀉的作用。粗纖維對維持龜消化道的正常功能是必需的。目前還未肯定龜需要那些特殊脂肪酸,但飼料中一般要添加0.2%的亞麻酸。
五、維生素
龜正常的新陳代謝和鈣平衡需要維生素D,推薦龜飼料中添加維生素D的劑量是每周每千克體重100IU。也可以用含紫外線光燈作為維生素D激素的來源。市場上常用的紫外線光源、熒光燈燈,也可用於龜的飼養。
龜的維生素A缺乏症見於人工飼養下的海龜。龜的眼瞼水腫、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腎病均與維生素A缺乏有關。很典型的症狀是上皮細胞鱗樣上皮細胞化生,眼瞼水腫,以第三眼瞼腺阻塞、眼瞼腫脹為特徵,隨後龜因看不見而不能定位食物。可能會出現慢性呼吸道感染和皮膚病,包括過度角化。治療注射維生素A每周每千克體重2500IU。
已經證明龜的腎產生內源性維生素C(抗壞血酸)。龜的傳染性口腔炎的發生就是因為抗壞血酸的缺乏。治療可以口服或肌肉注射維生素C(根據體型大小每日25mg左右),特別是龜有腎病時。
維生素K與凝血病有關,如果龜有出血時間延長現象,建議用維生素K每千克體重0.5毫克治療。
六、人工填食
不吃食的龜需要強迫填食以糾正嚴重的營養缺乏。首次填食應當包括電解質液、氨基酸以及簡單的碳化物,隨後可以喂電解質、未煮過的蛋以及犬或貓飼料的混合物。等龜的消化功能出現好轉後,再填喂固體性的飼料。
人工飼養條件下龜填食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中方法是插入軟導管,沿食管插入大約體長的1/3,之後把注射器內的食物泥或溶液注入到龜的胃內。應少量灌服,避免逆流。抽出插管時應小心,切勿損傷口腔組織;
第二種方法時投服小魚、小昆蟲等小動物,在插管上塗上蛋清,管插入一小段長度後,人工把小動物送入胃內。
除口服填喂以外,推薦皮下或體腔內注射,如葡萄糖(2.5%~5%)、乳酸林格氏液。除此以外,盡可能改善厭食龜的生活環境,如溫度、光照、濕度等。
第六節 龜的飼料
多數淡水龜和陸生龜,當喂以含有切細的萵苣或苣蕒菜、菠菜、水培青草、香蕉、蘋果、熟甘薯,加上鮭魚顆粒料、鈣鹽補充料、蔬菜油及魚肝油等的混合物時,效果較好。胡瓜魚、昆蟲、蚯蚓、磨碎的肉類等,可以作為補充料配合飼喂。以草食為主的烏龜,喂以蔬菜混合物及切細的苜蓿乾草或顆粒料效果也不錯。許多其他種類龜可喂切細的胡瓜魚、果樹花、蒲公英及少量的乾燥犬食。如果沒有足夠的蔬菜時,草食龜可能得不到足夠得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草食性顆粒料的營養可能足夠,但這種顆粒又不含維生素D,所以應該考慮補充維生素D。干物質含量為20%~25%的罐頭犬食與蔬菜及切細的苜蓿混合,也是一種很好的替代飼料。
第七節 龜的年齡鑒定
人們常說「千年烏龜萬年鱉」龜是眾所周知的長壽動物。龜的年齡計算方法,一般是以龜背甲盾片上的同心環紋的多少來推算,每1圈代表1個生長周期,即1年。盾片上的同心環紋多少,然後再加1(破殼出生為1年),即是龜的年齡。這種方法只有龜背甲同心環紋清楚時,方能計算比較准確,對於老年龜或同心環紋模糊不清的龜,只能估計推算出它的大概年齡了。
性別確定:雄海龜尾巴比雌性的長,半水生龜雄性個體小,爪長,雄性也可能後腿上有鋸齒。龜的腹甲形態也顯示特性的差異,雄性的龜腹甲凹陷,而雌性的龜平坦。有些雄龜只有一對擴大的外咽鱗片。
第二章 怎樣飼養寵物龜
第一節 龜的「馴化」
野生龜喜群居,怕驚嚇。如果突然改變它們的生活環境,往往會出現「拒食」現象。因此,新購來的野生龜必需經過人工「馴化」,來改變它的野性,使其適應新的環境,一般「馴化」方法如下:
(1)龜入池後,切忌經常更換飼養池,以免龜難以適應。容器內的布局盡量模仿自然環境,若面積大的缸應建成水陸兩便式,「陸地」上栽植一些野草,而面積小的缸可在水中放些鵝卵石和水草,便於龜的攀登。
(2)最初的2個星期,應將龜放置在黑暗處。由於龜最易受驚嚇,尤其對振動、觸摸最為敏感。所以,飼養者應經常觸摸龜,觸摸其身體,並用軟毛刷為其清洗身上的污物,使其逐漸適應與人接觸,減少它的「恐懼」感。
(3)新購來的龜最初2個星期內一般不主動進食(偶爾有少數龜例外)。可在飼養缸內試放葷素兩種食物,如魚肉、瘦豬肉、黃瓜、西紅柿等,耐心觀察其進食情況。若2個星期後仍不主動進食,可採用人工填喂。填喂時,左手拿龜,右手用鑷子夾肉,強行將食物塞入龜嘴中,然後,把龜放下,使其自然吞咽,每次三四小塊,每日喂1次,一般1星期後(或更長一段時間),即可主動進食。必須注意餵食時勿驚動龜,待龜完全適應後,方可戲逗它。
第二節 家庭養龜前的准備工作
飼養龜雖不如養鳥那麼繁瑣,但也必須懂得飼養龜的一些必須的常識,如為龜准備好適當的龜舍、水盆等。
一、飼養場地的選擇
在人工飼養下,許多龜表現得神經質,覺得不安全。籠子的合理設施和隱蔽的生活空間,可減少這些影響。陸生品種的龜,一般要求水平方向大些。許多陸生龜需要隱蔽的空間,可設置盒子、樹樁、石塊或其他設施。飼養龜可在室外建池,也可在室內利用洗浴缸或玻璃缸飼養。室外建池的優點是面積大,空氣新鮮,陽光充沛,盡可能得到與野外相似的自然條件,適宜飼養200克左右的龜。室內飼養,面積有限,龜爬動受到約束,陽光和空氣不如室外,不利於它的生長。但設備面積小,形狀自選,美觀,可增添室內氣氛。
一般重100克左右的龜,其活動面積僅為0.5平方米,池的高度可按飼養龜體長的2~3倍來設計。池壁四周光滑,防止龜逃跑,若池的高度不夠,可在池的四周邊緣加固翻檐鐵絲網。池內的布置,對某些龜可在離箱底20厘米玻璃牆上漆上濃密的黑邊,這樣會使它們覺得更安全。龜籠的底襯可以放上沙子、盆栽土和樹葉,對許多龜來說這都是合適的墊料。許多海龜能養在沙礫和水泥的混合物的墊料上。龜的水生和陸生的環境應當能夠拆卸,至少每6個月消毒1次。
作為觀賞型龜飼養,一般可採用金缸、陶缸、瓷缸等。在直徑為20厘米、高15厘米的器皿中,飼養兩三隻100克左右的龜較為適宜。飼養多了,水質易污染,且易發生爭食現象。如果是同時飼養好幾只龜,應設幾個取暖、採食、飲水的地點,而且各點之間最後是都在龜的視線之外。這樣可以避免過度擁擠,減少爭食,搶水或取暖位置等現象的發生。對於平胸龜來說,只能每缸養1隻,以防互相咬斗,引起外傷。龜並不是長期生活在水中,它時常需要爬上陸地,因此,在缸內置些石塊,以便龜自由攀登。
二、養龜必需品
(1)網兜:可用紗布或尼龍布做成圓形或長方形的兜。用來日常打撈龜糞便或吃剩的殘餌。
(2)塑料管:准備1根長1米左右,直徑為0.5~1厘米的塑料管,用來抽吸缸底污物等。
(3)溫度計、溫度表:玻璃儀器商店有售,一般購0~50攝氏度范圍內的水溫表,用做測量水溫和氣溫。
(4)衛生刷;家用清洗衛生間的球形帶柄刷,用來清洗水池和飼養缸。
(5)消毒液:可用每升20毫克的高錳酸鉀或適當濃度的「84」消毒液。
(6)飼料盆:可用飯盒蓋或其他陶瓷淺盆代替。
(7)飲水器:由於陸龜不能長期生活在水中,故應配置飲水盆1個,一般可採用陶瓷淺水盆,以高0.5厘米左右為宜。
三、飼料的選擇
飼料是龜的營養源泉。龜為了維持其生命活動,必須從體外攝取各種必需的營養物質,以保證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因此,合理、經濟地利用各種飼料,是保證龜正常的生長、發育、繁殖及存活的物質基礎。所以說,選擇龜飼料尤為重要。飼料按其來源,一般可分為動物性、植物性、礦物性3種飼料。
1、動物性飼料 包括肉類、魚類、蝦類和家禽的內臟等,以及其他活的動物。龜喜愛食瘦豬肉、魚肉、蝦肉和家禽的內臟等。喂前應將硬的外殼、頭、刺等鋒利物剔除干凈,以防劃破龜的口腔、食管或腸胃。此外,按龜體型的大小,將食物切成條、塊狀。因為過大的食物塊:一不利於入口;二不利於龜消化。
2、植物性飼料 包括各種蔬菜、瓜果、草類等。植物含豐富的多種維生素,是龜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但不是所有的植物龜都愛吃,如梨、山芋等龜不愛吃。龜一般喜歡吃蘋果、香蕉、番茄、青菜葉、浮萍等。投餵食物前,應將食物洗凈並進行消毒方可投喂。蘋果、番茄等應切成小塊狀或小片形,便於龜啃咬。
3、礦物性飼料 近幾年,由於龜養殖業的興起,一些動物飼料廠採用骨粉、魚粉、微量元素混合劑等研製出專供龜食用的混合餌料。這類混合飼料營養元素較豐富,長期投喂,不會引起營養不良疾病。從飼料廠購買的混合飼料,必須經過加工才能投喂。投喂前,用水和植物油將粉狀的飼料製成顆粒狀,然後直接投入水中。初次投喂時,需觀察龜的吃食情況。殘剩的餌料應立即撈凈,否則,2~3小時後餌料融化散開污染水質。
第三節 綠毛龜
在自然界,我們常可見到一些生活於水中的螺、蚌等動物的殼上長滿藻類,同樣,龜的背甲也是含鈣質豐富的硬殼,在適宜的條件下也能長出「毛」,只是這種「毛」是一種體粗、固著力強的基枝藻,或剛毛藻。可見,龜背甲上的「毛」 並不是龜本身就可以長出來的,而是藻體在一定適宜條件下寄生在龜的背甲、腹甲等部位上,形成動植物有機結合的一個整體。
第三章 龜病及其防治
第一節 龜的細菌性疾病
革蘭氏陰性菌是龜常見的傳染病因。當龜發生各種細菌或真菌性疾病時,應當首先考慮到龜的營養和環境狀況。足夠的營養是龜健康和抵抗力強的保證,另外,許多的傳染病要求用多種維生素支持治療。所有的病例治療時都要添加維生素A。為選取合理的治療措施,有條件的應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
抗生素治療最好採用注射方法,如普通生理鹽水和5%葡萄糖,可體腔內注射。保持清潔衛生和改善龜的環境條件,能提高病龜的成活率。環境溫度保持在龜最適宜溫度范圍內,能增強免疫功能。病龜停食,但龜的新陳代謝不停,所以必須進行填食。
不管哪種龜,其許多傳染病的症狀都相似。敗血症是常見的死亡病因,全身疾病可能由床上、局部膿腫、寄生蟲或環境應激反應引起。從龜上經常分離到需養單胞菌屬和假單胞菌。常見的症狀是呼吸困難,嗜睡,痙攣,不協調,在腹側可見到出血點,海龜胸板發紅充血。加強衛生,搞好飼養是降低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發病龜應當隔離,進行抗生素治療。
已從健康的海龜中分離到沙門氏菌、亞利桑那菌和愛德華氏菌。處理和治療海龜時,應當考慮這些微生物有人、畜共患的特性。飼養龜的人和治療龜病的人,都要注意個人衛生,注意保護自己的健康。
龜細菌感染的治療包括:改善環境,全身用抗生素,每周添加維生素A 5000 IU。把抗生素稀釋在生理鹽水中,再加上二甲基亞碸和已醯半胱氨酸給烏龜噴霧。治療細菌性肝炎時可注射抗生素。
一、海龜敗血性皮下潰瘍病(SCUD)
(病因)常由費勞地檸檬酸桿菌引起,沙雷氏菌對促進費勞地檸檬酸桿菌侵入海龜體內有協同作用。
(症狀)龜的盾殼下陷,在腐爛組織下流出膿性分泌物。常見厭食、嗜睡。龜殼和皮膚下有出血點,肝壞死也常見。
(防治)推薦全身用抗生素,搞好消毒衛生對於預防該病至關重要。
海龜的另一種殼病是有貝克菌引起,它是甲殼動物的一種常見病原,龜殼發紅下陷伴有潰瘍,敗血症不常見,推薦局部用碘酊塗布治療。

❽ 養烏龜怎麼養

  • 在選擇烏龜時,要查看烏龜的爪子是否完整。烏龜的爪子是它用來撕碎食物的利器,如果爪子有殘缺的話,可能會影響其進食。同時查看,烏龜的殼是否有傷疤,是否活潑好動,來保證選購到健康的烏龜。

  • 注意事項

  • 烏龜種類有很多,建議選擇花龜、草龜、長壽龜等進行飼養,這些比較好養。

  • 不要傷害烏龜,決定飼養就善待它哦。

❾ 怎麼養龜

一、飼養容器
收納箱、物流箱、魚缸等都可以用來養小烏龜。飼養前要先用淡鹽水、高錳酸鉀稀釋液等進行消毒,消毒後要用清水反復漂洗干凈。容器高度不可過淺、內壁不能過於粗糙,因為小烏龜有著很強的攀爬能力,過淺、過粗糙的容器很容易讓它越獄逃出。飼養密度不易過大,過大的密度容易造成小烏龜打架搶食,帶來斷尾的風險。
二、飼養用水
養小烏龜的水可以採用在陽光下晾曬兩天以上的自來水、井水等。經過晾曬,能夠除去水中的氯氣等有害物質,同時可以促進水中藻類和益生菌的繁殖。小烏龜的應激性比較強,到新環境後需要很長的時間適應水質,直接使用自來水會導致小烏龜患腐皮腐甲、白眼病等各類疾病,因此千萬不要貪圖方便直接用自來水養龜。養龜的水位以小烏龜背甲長度的0.5-1倍為佳,便於小烏龜能隨時將頭伸出水面換氣。每次換水時,可以換去一半左右的舊水,注意加入的新水溫度要和舊水保持一致,換水時間在每天溫度較高時進行,以免引起小烏龜感冒。另外還可以採用過濾器來凈化水質、增強水循環,降低換水頻率。
三、飼養溫度
小烏龜的最佳生長溫度在25-30度之間,過高的溫度會導致小烏龜中暑,過低的溫度會導致小烏龜停止攝食。在夏天飼養小烏龜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避免小烏龜中暑死亡。
四、光照
在飼養小烏龜時,需要在水中設置一個坡度緩和、露出水面的曬台,來讓小烏龜隨時能夠爬出水面休息曬背。每天接受適當的光照對於小烏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促進其體內合成維生素D3加快鈣吸收,而且能有效的預防各類疾病的發生。另外,夏天給小烏龜曬太陽時,要避開正午時間,以免溫度過高 。
五、食物
飼養小烏龜可以使用各種水龜幼糧,也可以投喂魚蝦肉類。投喂魚蝦肉類時,要把食物切成大小合適的形狀,過大的食物不利於小烏龜進食,同時注意清理掉食物中的魚刺、蝦槍等較硬的殘渣,以免劃傷小烏龜的腸胃食道。可以每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的分量以小烏龜能在5分鍾內吃完為佳。不要過量的投餵食物,一是過量投喂容易造成小烏龜消化不良、生長過快,導致腸胃疾病、生長畸形等;二是過量投喂容易產生過多的食物殘渣,造成水質污染。
掌握了上面的知識,你就可以開始飼養呆萌可愛的小烏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