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二個鏡頭如何配置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二個鏡頭如何配置

發布時間: 2023-02-05 19:53:07

『壹』 出門帶兩個定焦鏡頭如何選擇

只帶兩個定焦鏡頭,我個人覺得只要帶上「一大一小"二個定焦頭。一大定焦頭本人認為需帶上焦段至少在35以上的廣角定焦鏡頭,用於拍攝人文或風光片;一小定焦頭50以上的均可,可以拍小景、人像及其長焦段的作品,根據個人創作興趣所需而定,可以是50、85、100、135、400、600等等。

出門帶兩個定焦鏡頭如何選擇?

簡單的說,就是要根據你這次出門拍攝題材決定!

1、定焦鏡頭,簡單說,就是固定焦距的鏡頭,需要靠拍攝者挪動身體,前後移動才可以改變畫面中內容的遠近。拍攝者無法站在原地,方便伸縮鏡頭長短來改變焦距,從而實現自由改變畫面主體內容的顯示大小。

2、定焦鏡頭一般常用的有35mm、50mm、85mm,還有105mm也有定焦。定焦鏡頭都是大光圈的,一般也是用來拍攝人像居多,夜景人像離不開大光圈鏡頭。先看看這幾個鏡頭的各自主要用途:

(2)50mm鏡頭 ,是最接近於人眼視野的鏡頭。一般來說,50mm的鏡頭有比較大的光圈(f / 1.8、f / 1.4、f / 1.2),非常的適合在低光照條件下進行拍攝,也可以拍攝出夢幻般的人物效果。

(3)85mm焦距段的鏡頭 。俗稱「人像鏡皇」。這個鏡頭挺適用於拍攝模特全身、半身和近距離的人物特寫。

( 4)105mm定焦鏡頭 。有105mmf2.8的微距鏡頭,還有105mmF1.4定焦的拍攝人像鏡皇。看你擁有什麼鏡頭,這2個鏡頭的主要用途也比較明顯,一個是微距,一個是人像。

3、所以,出門之前要想想自己要去哪裡?是白天還是黑夜?是拍攝人像還是風光?因此本次拍攝的目的、拍攝場所環境怎麼樣是非常關鍵。出門之前好好想想,想好了就知道要帶哪兩個定焦鏡頭。

簡而言之,35mm適合街拍、風光。50-105mm適合拍攝人像,如果你的拍攝場景中有太多雜物、人流,導致你和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不會太遠,那可以考慮50mm,反之則選85或105mm。 反正,我覺得35mm應該是必帶的,50-105mm根據情況再選擇。這樣可以兼顧街拍、人像攝影。

喜歡我的回答,動動小指頭點關注^^

什麼鏡頭適合自己就是好鏡頭。帶24一7O出門拍照後悔的時候多一些。

定焦鏡頭在出門拍攝的時候選擇其實並不算復雜,畢竟出門也是拍人像用,人像定焦無非就是35、50、85、105mm之類的,在這幾枚裡面選一下就可以了!
35mm與50mm之間選擇一枚就好了,35mm被稱之為「人文之眼」鏡頭,街拍絕對少不了人文照片,35就是最好的選擇!而且35與50又有一些焦段沖突,只需要一枚就可以了,50mm在35面前就顯得平庸了一些,第一枚鏡頭,選35mm!

第二枚鏡頭我會選擇85mm,選擇了35稍微有一些廣角效果拍人文,淘汰掉沒有畸變的50,那麼,還是需要一枚沒有畸變的鏡頭,就85mm莫屬了。85不是沒有畸變,而是畸變微乎其微,又是中長焦定焦,光圈夠大,景深購淺,畫質很漂亮,街拍偷拍必備呀!

出門拍攝,帶什麼鏡頭完全由拍攝目的決定。我的建議如下:一、如果純粹拍攝人像,欲只帶兩個定焦鏡頭,可以考慮50mm標准鏡頭和85mm人像定焦鏡頭,這樣,有利於增加拍攝焦段的需求。二、如果拍攝目標是花卉、人像、鳥兒和動物等,可選擇85mm人像定焦一枚,並在600mm、800mm等定焦鏡頭之間選擇一枚攜帶,這樣,可以基本保證拍攝目的。

出門如果只帶兩個定焦鏡頭,機身是全幅,那麼 我習慣35mm+135mm這個組合。

35mm f1.4可以適應大部分題材的拍攝,人文風俗、環境人像、風光小品,基本百分之七八十的拍攝量都可以用35解決。這是一支萬金油的鏡頭,視角容納的元素不多不少非常恰到好處;透視感很舒服,既沒有過大的畸變,也沒有強烈的壓縮感,平實但不平凡;要淺景深能用大光圈做到,要銳度有很高的光學素質做基礎。因此這樣一支鏡頭在很多時候很萬用,堪比變焦那麼方便,還有更高畫質。

廣角靠35那麼長焦就交給135了。135mm f2這支鏡頭是一支老鏡頭了,但它非常出色。這支鏡頭擁有f2大光圈,不比現在任何鏡頭弱的高速對焦體驗,光圈全開焦內就銳利無比,而焦外則奶油般虛化。這樣一支鏡頭拍攝人像是最拿手的,外出拍攝外景人像氛圍感非常濃郁,鞋帶也比70200更加便攜。當然,它不止於人像題材,掃街紀實題材也是一把好手,可以保持安全拍攝距離,得到與廣角完全不同的拍攝效果。

一般情況下,如果不使用變焦鏡頭,我就會以這個35+135的組合進行拍攝創作,不僅畫質有保障,攜帶也並沒有太大負擔。最近入手了rf系統的35mm f1.8,不知道這顆鏡頭到底怎麼樣,體驗之後再與大家分享。

出門帶兩支定焦鏡頭?你都沒說出門幹啥?

如果是去「掃街」,建議你帶35和185mm,因為據說35mm的視角跟人的雙眼視角接近,拍出來的照片更具現場感和真切感。萬一你想拍些近景特寫之類的構圖,105mm又能派上用場……

如果是去拍風光,我建議你帶24和200微距,開闊場景用廣角,拍遠景用長焦的,萬一遇到好玩兒的植物或昆蟲,你還可以拍些教科書式的插圖……

如果是拍人像(指那種美女),我建議你帶35和85mm,前者拍帶環境的,後者拍以人為本的,85mm鏡頭裝上遮光罩還是很討美眉歡心的……

如果你像我一樣,背著相機就是為了裝那啥的話,我建議哪個鏡頭個大拿哪個,起碼遇到危險用來當武器用,個兒大還是相當有優勢不是……

這里還要探討一下為啥一定要帶定焦鏡頭,定焦鏡頭雖然有光圈大,相對輕便的優點,但一旦遇到突發狀況時,拍起來是很不方便的,遠遠不及變焦鏡頭……

其實都這個年代了,使用定焦鏡頭除了「裝」,也沒有太多理由了吧,想當年,假如布列松們手頭上有現代的恆定光圈變焦鏡頭,也未必只使用定焦鏡頭吧……

近幾年我走輕量化,出門 旅遊 單反太重了,用奧巴微單,鏡頭12 60 50 200或者40 150。

實話實說,我不喜歡回答類似這樣的問題。對於玩相機的人來說,如果有兩個定焦鏡頭出門可帶,必定手裡的變焦鏡頭會更多,何不帶一個定焦和一個變焦呢?畢竟出門了還是以方便和實用為主吧。話說回來,如果只帶兩個定焦頭的話,一般還是選一長一短搭配吧。原因是定焦頭鎖定了焦距的距離,用兩個不同焦段則可以應對更多拍攝場景的需要。就大多數而言,考慮35以上的廣角拍風光和50以上中長焦拍人文,可以解決多數實際用途。當然,我是喜歡拍鳥的,所以兩個定焦頭則是50頭拍人文和500頭拍鳥了。人各有所愛,現有鏡頭各異,所以這個問題則永遠沒有最優的答案。

如果喜歡拍攝風光和人文、街景抓拍,備一枚20左右的廣角定焦拍風光,備一枚35的拍人文等;如果喜歡人文,人像等,選一枚35的之外,可以考慮85的拍人像或抓拍一些有趣的事物。

『貳』 外出攝影拿兩個相機如何配置鏡頭

外出攝影拿兩個相機,還是拿一個機身兩個鏡頭。主要考慮外出拍攝目的,拍攝的環境方不方便更換鏡頭。兩個機身兩個鏡頭是最合適的,一個機身,兩個鏡頭更換鏡頭時考慮灰塵可能會進去,同時更換鏡頭的時機可能會丟失好的拍攝素材。

『叄』 這兩種鏡頭的配置應該怎麼選擇

監看角度約45度
6米為最佳距離

至於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售後!品牌!質量!
如果想長期使用的話,建議用SONY!

1》如何選購攝像頭
攝像頭正走進我們的電腦,可很多朋友對攝像頭的選購並不是很了解。在此,我們對攝像頭的購買注意事項進行簡單講解。
鏡頭
鏡頭是攝像頭的重要組成部分,攝像頭的感光元件一般分為CCD和CMOS兩種。在攝影攝像方面,由於要求較高,因此多採用CCD設計,而攝像頭對圖象要求沒這么高,應用於較低影像的CMOS已經可以滿足需要。而且CMOS很大一個優點就是製造成本較CCD低,功耗也小很多。
除此之外,還可以注意一下鏡頭的大小,鏡頭大的成像質量會好些。
像素
像素值是影響攝像頭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判斷攝像頭性能優劣的重要指標。現在的主流產品像素值一般為30萬左右。不過,並不是說象素越高,就越適合我們使用,因為像素值越高的產品,其要求更寬進行數據交換,因此我們還要根據自己的網路情況選擇。一般來說,30萬象素的攝像頭足夠使用了。
解析度
解析度就是攝像頭解析辨別圖象的能力,和感光元件的選料有很大關系。在實際應用中,640x480標準的已經可以滿足我們的應用,高解析度的產品價格也就昂貴一些。還有,有些攝像頭標識的解析度是利用軟體實現的,和硬體解析度有一定的差距,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調焦功能
調焦功能也是攝像頭比較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好的攝像頭都應該具備物理調焦功能,這樣我們就能手動調節攝像頭的焦距,盡量得到最清晰的圖像。
附帶軟體
很多朋友認為名牌產品價格高,不合算,其實名牌產品的價格雖然貴一些,但是其附帶的軟體能讓你最大限度的擴展攝像頭的應用范圍,讓它物超所值。而且名牌產品性能都不差,因此我們還是建議大家選購附帶軟體多些的名牌產品,把攝像頭的功能最大發揮出來。
2》選購攝像頭的幾個關鍵因數:
價格:價格是大家購買時的最關注的因素,在目前市場中,100~200左右的攝像頭具有最大的競爭,由於攝像頭只是網路即時通訊的一部分而並非關鍵部分。由於最核心的感光晶元幾乎都被幾大家的廠商控制。所以在這一方面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市場上的多見的是感光晶元都是COMS,採用這一晶元是因為價格較低。而目前市場上商家所說的CCD,目前看來還是不現實的。其中鏡片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有的攝像頭的鏡頭前端的鏡片用的是塑料的,而較好的採用的是玻璃的鏡片。在價格方面當然是玻璃的要更貴些。
外觀:使用攝像頭的用戶大多是喜歡上網聊天的年輕網民,還有一些使用它的目的是和遠在異地親朋好友聯絡之用的,所以在外觀上設計上也是十分的重視,這就是為什麼市場上的有那麼多的造型各異的原因。有眼睛的造型的,太空人造型的,照相機造型的,真可謂是千姿百態,琳琅滿目。
性能:攝像頭在常見環境下的拍攝質量和傳輸速度共同決定了使用效果,小編在這里要提行大家一下,攝像頭性能也不能太差,大家在購買是最好在現場接到電腦上做下試驗。同時也受象素因素的影響,象素高的圖像質量也高。如今,市場上的主流產品攝像頭的象素,多數為30-35萬象素,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在攝像頭前用手左右的快速擺動,觀察所顯示的圖像是否流暢。好的攝像頭應是圖像清晰,色彩艷麗,沒有拖影。
安裝使用:攝像頭是通過USB介面與電腦連接,這就需要安裝驅動。只要按照說明書,一般的用戶也可以自己動手安裝,只要廠家提供了合格的安裝說明。維護則是一個長期的問題,由於攝像頭結構已經相對固定,只能在軟體方面升級。著名廠家能夠提供系統升級,此外通過軟體驅動升級用戶也能獲得更多的技術上的支持。所以小編建議大家要購買品牌的,如:羅技,001,網眼等著名品牌的攝像頭對於用戶來說無疑會有更大的吸引力。大家要記住的一點就是,品牌是你購買的保證。
3》教你如何選購攝像頭
一、 首先來看看感光材料
一般市場上的感光材料可以分為:CCD(電荷耦合)和CMOS(金屬氧化物)兩種。前一種的優點是成像像素高,清晰度高,色彩還原系數高,經常應用在高檔次數碼攝像機、數碼照相機中,缺點是價格比較昂貴,耗功較大。後者缺點正好和前者互普,價格相對低廉,耗功也較小,但是,在成像方面要差一些。如果你是需要效果好點的話,那麼你就選購CCD元件的,但是你需要的¥就多一點了!
二、 像素也是一個關鍵指標
現在市面上主流產品像素一般在35萬左右,早些時候也出了一些10萬左右像素的產品,由於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效果不是很好,不久就退出歷史舞台了。這個時候也許有人會問,那是不是像素越高越好呢?從一般角度說是的。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也就不是那麼了,對於同一個畫面來說,像素高的產品他的解析圖象能力就更高,呵呵,那麼你所需要的存儲器的容量就要很大了。不然……我還是建議如果你選購的時候還是選購市面上比較主流的產品。畢竟將來如果出問題了保修也比較好。
三、 解析度是大家談的比較多的問題
我想我沒有必要到這里說解析度這個東東了,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
A:你的顯示器什麼什麼品牌的。解析度可以上到多高,刷新率呢?
B:呵呵,還好了,我產用在1024*768 ,設計的時候就用在1280*1024。玩游戲一般就800*600了。
但是攝像頭的解析度可不完全等同於顯示器,切切的說,攝像頭解析度就是攝像頭解析圖象的能力。現在市面上較多的CMOS的一般在640*480,有是也會在800*600。但是如果是CCD的一般還要高些。
四、 是攝像頭,當然也要比較攝像的效果
攝像頭的視頻捕獲能力是用戶最關心的了,目前電腦攝像頭所能夠捕捉都是通過軟體來實現的,因此對電腦要求比較高,一般情況下640*480他的速度可以到達30幀/S,但當解析度在320*240的狀態下,速度稍微一快點。因而,自己在選購是,可以按照自己的作用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
五、 鏡頭是一個大問題
估計這么東東很多用戶在購買的時候會忽視掉,但這卻是攝像頭對光線的最重要部位。光圈的大小、鏡頭可調焦的范圍等等。一般按照材料分主要有3中,有玻璃鏡片;朔膠鏡片和化合物的,這里最好的要算是玻璃的,他的通光系數大,一般好的鏡頭他的通光口徑也會做的較大,在光線不是很好的時候也可以得到交好的效果,但是價格要高點(一分錢一分貨)。朔膠的通光要差點,但是價格便宜,就這點也得到了一些中低端用戶的認可。化合物的市面上不是很多,這里就不做詳細介紹了。
六、 其他數據
雖然說,現在的應用程序比較多,自己也比較好找,但是一個名牌產品,他裡面的東西都很到位,通常會有拍照、攝像、影像文件管理、設置,有的攝像頭帶有MIR功能,那麼軟體方面還需要有音頻方面的設置。
再來看看介面方面,以前的攝像頭都是採用並口,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慢慢的被USB的介面給取代了,這里千萬提醒你一點,不要為了一點小利(¥)而放棄了USB介面的產品。畢竟並口快退出歷史舞台了。
寫在最後,以上和大家說了這么多,現在給大家推薦幾個比較好的品牌,據本人調查的一些相關數據,主要有這么三大廠商的產品比較好:羅技QuickcamPro 3000、奧美嘉黃金眼2代、和網眼攝像頭。如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到電腦城去看看,如果有朋友發現其他的好東東不要忘記
4》如何選購攝像頭
寬頻網路逐漸大眾化,人們通過網路交流已經不局限於文字,隨著視頻語音聊天漸漸成為了一個潮流,攝像頭走進了我們大家的生活。為了避免大家在選購攝像頭的時候走進選購的誤區。我們首先就攝像頭選購的誤區分析如下:
誤區一:像素。一般來說,像素值越高,表示其圖像解析能力越強。目前攝像頭主流產品像素在30~38萬左右,但並不意味著像素高的攝像頭就比像素低的好。一般攝像頭的最高解析度在640X480這一檔次,得出的最高像素是三十萬零七千二百。攝像頭提高像素的話,一般通過數字插值提高解析度,這就等於弄虛作假,在清晰度和圖像質量方面沒有任何改進;另一方面若要提高圖像質量,提高解析度,數據量就必然幾何級數地增加,不但USB協議的數據傳輸速度跟不上,網路數據的傳輸更跟不上。現階段的條件滿足不了如此巨大的數據傳輸速度,網路視頻聊天就會變得非常斷續,無法表達連續的動作,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所以攝像頭像素在30萬就已經夠用了。
誤區二:CCD與CMOS的選擇。攝像頭的感光元件主要有CCD和CMOS兩種。CCD成像像素高、清晰度高、色彩還原系數高,但價格比COMS貴一半以上;CMOS價格低、功耗低、響應速度快,但其實兩者之間的差別非常小,加上攝像頭本身的像素比較低,所以具體反映到攝像頭成像效果上,CCD與CMOS的區別幾乎不存在,要受攝像頭的其他因素影響。
誤區三:鏡頭。如今攝像頭鏡頭有玻璃和塑料兩種材料,塑料鏡頭非常便宜,但成像效果明顯劣於玻璃;有個別JS會會採用一兩層塑料和一兩層玻璃混合使用以降低成本,對成像效果影響很大。質量好一點的攝像頭都採用4層玻璃的攝像頭(簡稱4G),更有5G的攝像頭,其實就在4G的基礎上加上一層虹膜以增強濾光性。但不同的4G玻璃鏡頭在質量、價錢和具體反映到成像效果上的分別也很大,應該怎麼鑒別呢?簡單一點來說,可以用玻璃鏡頭的通光量來鑒別。鏡頭的通光量採用f值表達,f值越小,同一時間通過鏡頭的光越多,成像色彩越飽和,鏡頭就越好。所以選擇鏡頭的時候要採用通光量f值比較小的。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購買攝像頭主要依據什麼了吧?對,就是鏡頭。目前一般攝像頭鏡頭的通光量f值大多在2.0或以上,而少數頂級攝像頭的通光量f值在1.8。當然不是說攝像頭光鏡頭好就行了,其他配件的用料和整體設計也很重要。當前攝像頭的DSP晶元和Sensor晶元都掌握在少數廠家手裡,所以這兩部分的同質化比較厲害,但在外圍電路和整體設計還可以作文章,處理的好壞對攝像頭最終成像效果影響也很大。
5》如何選購電腦攝像頭
電腦攝像頭可不比其他電腦配件,沒有也可運行電腦。再說,對於一般的電腦用戶來說,沒有什麼特殊的必要,也不會購買,自然對它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刻。由於其相對價格低廉,技術含量不是太高,所以生產的廠家也就多了起來,產品的質量和指標也就有比較大的差距。感光材料應選CCD元件一般市場上的感光材料可以分為:CCD(電荷耦合)和CMOS(金屬氧化物)兩種。前一種的優點是成像像素高,清晰度高,色彩還原系數高,經常應用在高檔次數碼攝像機、數碼照相機中,缺點是價格比較昂貴,耗功較大。後者缺點正好和前者互補,價格相對低廉,耗功也較小,但是,在成像方面要差一些。如果你是需要效果好點的話,那麼你就選購CCD元件的,但是你需要的花費就多一點了。像素是一個關鍵指標現在市場上主流產品的像素一般在35萬左右,早些時候也出現了一些10萬左右像素的產品,由於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效果不是很好,不久就退出歷史舞台了。這個時候也許有人會問,那是不是像素越高越好呢?從一般角度說是的。像素高的產品它的解析圖像能力就更高,那麼你所需要的存儲器的容量就要很大了。視頻能力「適合」就行攝像頭的視頻捕獲能力是用戶最關心的了,目前電腦攝像頭所能夠捕捉都是通過軟體來實現的,因此對電腦要求比較高,一般情況下640�480的速度可以達到30幀/秒,但當解析度在320�240的狀態下,速度稍微一快點。因而,在選購時,可以按照其作用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鏡頭最好選玻璃鏡片估計很多用戶在購買的時候會忽視鏡頭,但這卻是攝像頭對光線的最敏感部位。光圈的大小、鏡頭可調焦的范圍等等。一般按照材料分主要有3種,有玻璃鏡片、塑膠鏡片和化合物的,這里最好的要算是玻璃的,它的通光系數大,一般好的鏡頭其通光口徑也會較大,在光線不是很好的時候也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但是價格要高點(一分錢一分貨)。塑膠的通光性要差點,但是價格便宜,也得到了一些中低端用戶的認可。化合物的市面上不是很多,這里就不做詳細介紹了。

『肆』 若用二枚鏡頭走天下,相機鏡頭該怎樣配

我是尼康粉,一名旅行風光攝影愛好者,說說我的經歷。

最一開始我買了一個騰龍18-400鏡頭半幅機用,那時候算初學,就帶著這個鏡頭走過雲南、西藏、四川還有江南很多地方,拍了許多張照片,不但滿足了旅行的愛好,也積累了不少的攝影經驗。經過近兩年的時間我把所有的照片按焦距進行分類,發現18焦段佔了30%多,100以上焦段佔了40%多,這下就總結出我攝影喜歡的焦段在哪個范圍了,我本來就喜歡風光攝影,從來不喜歡人像,所以在後來我就注重超廣角和長焦兩個焦段的拍攝,重點學習練習。再後來我把半幅機換成了全幅機身,買了適馬14/1.8Art和尼康70-200/2.8E兩個鏡頭,把18-400出了,當然半幅機身得留著做備機。以後出門基本就帶這兩個鏡頭。

我想說,作為一名業余攝影愛好者,沒必要在鏡頭上面面俱到,資金不允許,實力也不允許,而盡量在自己最喜歡的焦段上下工夫,這樣配鏡頭就有的放矢了,專門摸某一兩個焦段,做到精而專才能出好片。

我用D750。走天下哈,那就意味著啥情況都可能遇見,天氣啊場景啊視野啊內容啊等等等等。所以得皮實,抗造,壞了不心疼,畫質還得夠用。所以我帶24-120F4。因為他的自身素質的確能應付絕大多數場景。走天下,記錄嘛,天下就是江湖,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得拍人哈...再拎個35定,足夠用了。其實其實只帶一個頭的話,我就只帶35了。沒有為什麼,我喜歡。我懶。

二枚鏡頭走天下,就比較容易選擇了。

我們就以大三元為例吧,這個最具代表性。14-24(16-35)、24-70、70-200,這三隻大三元鏡頭,涵蓋了從廣焦到長焦、常用的所有焦段(打鳥、拍月等望遠鏡頭不在此例),從題材上可以拍攝從風光、紀實、人文、人像、花卉等題材。如果是選擇二枚走天下,我們應該還要從廣焦到長焦進行比較:14-24(16-35)這只廣焦變焦鏡頭,是風光、紀實利器,走天下怎麼能少了風光和紀實呢?所以這是其一選;24-70和70-200這兩只頭相比較,24-70從廣焦來講,肯定不如14-24(16-35)更有優勢,而在長焦上,又不如70-200更好,這也許就是24-70被詬病為「不長不短」吧?!那麼70-200就是其二選了。

既然是二枚鏡頭,廣焦段就是不可能不考慮的,拍一些風光、紀實、人文等題材,用廣焦段會更出色、視野會更寬廣、縱深感會更強烈等。廣焦段也不一定是14-24(16-35),可以是20、28、35定,還可以是其它的廣焦鏡頭。

(D850+14-24 F11 1/200 ISO125 0EV)

(D850+14-24 F2.8 1/1600 ISO100 0EV)

(D850+14-24 F7.1 1/125 ISO100 0EV)

廣焦段,主要「負責「風光、紀實、人文、街拍等題材的拍攝。

走天下,肯定少不了一些人像、花卉等題材的拍攝,在這些題材,只有長焦鏡頭具有更淺的景深、更強的空間感。需要補充的是長焦其實拍風光也是不錯。

即使是中焦,拍風光、人文、人像,也是非常有優勢的。在中長焦的選擇上,不一定非得是70-200,像我,我是選擇80-200,因為我沒有70-200,哈哈。

最後給24-70平下反。選二枚鏡頭,24-70的優勢出不來了,如果是選一隻,那必須是24-70!所以不要小瞧了這只「萬金油」鏡頭,哈。

我是南方之南,歡迎關注。

這個靈魂之拷問,老鄭不是一次兩次自問自答了。既然你問了,我就按我的經驗回答。我是佳能卡口。

題主提到了要「 二枚鏡頭走天下 」,其實一旦要「走天下」了,一鏡就行了,想都不用想,24-105mm必須得帶上!這是主力鏡頭。

甭管你是否擁有24-70,走天下用的鏡頭,肯定是24-105更適用。24-70用於城市街拍是相當不錯的,但「走天下」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各種環境,各種突發,各種可能,此時,24-70太嬌貴。

題主仁慈,希望帶「二枚鏡頭走天下」,那麼除了剛才老鄭說的「 24-105mm 」必須得帶上外,再加上一枚「 50mm f/2.5微距 」定焦鏡頭。為啥呢?容我娓娓道來:

1、 題材更多樣 。旅行是繞不過 美食 ,拍 美食 ,遠遠的拍 美食 ,不夠誘人。拍 美食 ,還真需要近攝,甚至微距。這款「50mm f/2.5微距」實用性就很強!輕巧的小型微距鏡頭,適合拍攝放大倍率為0.5倍的近攝。不僅僅 美食 拉,還有什麼文藝小物件,拍拍人物寫真,f/2.5的大光圈可拍攝漂亮的背景虛化照片。

2、 輕便 。280克真的很輕,外出旅行,能輕盡量輕,相對於100mm微距來說。50mm的微距鏡頭有更加輕便的優勢,當然你走天下,還帶著70-200mm,我也很佩服。

3、 質素夠好 ,微距無弱旅。浮動對焦系統使影像在任何對焦距離下都可保持極其清晰明銳的效果。

以上三點優勢,老鄭個人經驗之談,50mm f/2.5微距這款鏡頭是我使用率非常高的一款鏡頭,如果我外出帶兩枚鏡頭,答案就是: 「24-105mm」和「50mm f/2.5微距」。

不過,遺憾的是,「50mm f/2.5微距」停產了,得去舊貨市場找找看了。我放幾張最近用50mm f/2.5微距拍的片子:

二枚鏡頭走天下!那肯定要比一鏡走天下可選擇的要多的多!且多種組合。

不過要確定走天下怎麼個走法,怎麼個拍法!去哪裡,拍什麼?高山大川,大海湖泊,沙漠草原,戈壁荒灘,風光人像,牛羊鳥獸!等等,至少要個側重或者比例。

1,變焦加變焦組合:兼顧風光人像,遠景,近色。可通過廣角加長焦組合。例如尼康14-24&70-200,佳能16-35,70-200。或者24-70加長焦組合。賓得也有此類鏡頭群。副廠騰龍,適馬,等廠家也有同規格鏡頭。

2,變焦加定焦:個人覺得24-70&85,105,135定其中一個是個非常不錯的組合。包括百微鏡頭也可以。24-70有廣角與35 50環境人像焦段。85以上可做適當遠距離拍攝。

3,定焦加定焦:個人認為尼康20 1.8g&85 105 135等定焦比較不錯,廣角風光,中長焦兼顧遠距離風景,人像,草原牛羊馬等動物。或者24 35定加中長焦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4,側重城市鄉村等人文,夜景,風光我覺得20 定加35定就足夠。35 1.4尼康,佳能,騰龍,適馬這些鏡頭素質都非常不錯。

5,如果習慣變焦,其實24-70也足夠應付大多場景。24-70加個百微鏡頭就很有拍點。

6,如果我自己選兩個鏡頭,定焦我會選擇35定加85,或者20&35,50在這幾者之間組合。變焦的話還是24-70為主。加個70-200(2.8 過重)F4規格或者100-400,70-300大變焦也是不錯的組合。定焦加變焦35&70-200或者20&70-200或其它大變焦。

最後,其實選擇哪哪種鏡頭,最主要的還是看自己的喜好!清楚自己側重什麼,包括對重量,體積的認可度。附上幾張尼康20 1.8g騰龍35 1.4定旅拍相片供參考!非喜勿噴!謝謝!

用兩支鏡頭旅行拍攝該如何配機身和鏡頭是原問題,沒說是用一個機身還是兩個機身?也沒說是用光學取景單反或者電子取景微單?感測器幅面大小和最大出片尺寸也沒寫。我按感測器面積大小和感測器結構不同來回答問題。

135全幅和APS-C幅面兩三千萬像素感測器相機,都能輸出長邊一米的(遠觀)展覽照片,或者可以近看的18/17/16英寸(長邊)高質量照片。

高像素三四五六千萬相機,用24-105mm/24-240mm佳能尼康索尼135全幅單反微單鏡頭拍攝,再裁切畫面可以等效更長焦距鏡頭的視角等效200-500mm不一。另一支鏡頭,可以用超廣角定焦或變焦鏡頭,也可以用佳索100-400mm和尼80-400mm/尼180-400mm和佳200-400mm內置TC1.4X增距鏡專業成像質量變焦鏡頭和300/400mm定焦鏡頭,要根據不同拍攝場景選用。

過去單反有佳能尼康28-300mm變焦鏡頭,按售價高低,成像質量有差別,但都能出17英寸A3+規格照片。現在各種幅面相機都有等效24mm廣角鏡頭焦距視角,非135全幅感測器相機的長焦套頭都已經有等效長焦鏡頭300mm視角。

電子取景微單的雙機身雙鏡頭,我認為性價比最高(前提是只拍照片)是尼康C幅Z50微單雙套頭16-50mm等效24-75mm/50-250mm等效75-375mm視角輕便手持快拍足夠走天下,可惜去非洲拍野生動物就不夠長焦,換成索尼C幅微單的70-350mm等效105-525mm視角和

E 16-55mm F2.8 G APS-C畫幅標准變焦G鏡頭 (SEL1655G),就適合去西北新疆西藏開闊地方拍風光和去非洲旅行拍攝。

光學取景單反我也用D610/D7500/D5300機身,全幅廣角定焦鏡頭35mmF2和70-300mm,或者適馬弗文X3的DP0q等效21mmF4完美超廣角3900萬像素定焦鏡頭一體機加騰龍18-400mm等效27-600mmF3.5-6.3重705克,尼康單反這兩種組合搭配都很輕便手持,性價比超高。

M4/3幅面奧林巴斯微單五軸防抖機身和鏡頭數量都有很多可供選擇,豐儉由人,輕便手持高性能,前幾年就有媒體報道是日本國內市場銷量第一,對比光學取景C幅和全幅單反,奧巴微單旗艦的技術性能也是領先的AFC18fps/AFS60fps連拍性能,還有半按快門提前高速連拍預緩存35張照片的專業抓拍技術,可以克服電子取景相機的顯示延遲技術缺陷。

我本人用的是尼康D850相機,分享我的觀點。

我覺得有兩種搭配方式,看你的拍攝需求主要是哪方面。如果是以風光照片為主我建議24-70mm+14-24mm廣角鏡頭,如果喜歡拍攝人像多過風光,建議24-70mm+85mm鏡頭。

24-70mm是我個人使用最多,也最推薦的鏡頭。這個焦段可以滿足大部分的拍攝需求,24端可以有一定寬廣度,拍一些大場景的風景照片也可以,70端可以壓縮場景,也可以拍一些局部的特寫。我拍攝以旅拍為主,所以24-70可以滿足我大部分在旅行中的拍攝需求,同時這款鏡頭的成像效果也不錯。

24-70mm鏡頭具備一定的寬廣度,一些需要較大場景的構圖時可以勝任。

同時70mm的部分可以部分壓縮畫面,讓我想拍的主體更突出。當然70mm算不上中長焦,壓縮的范圍有限。

很多旅行中的風光照片,需要一個廣角鏡頭讓照片更具沖擊力,這是24-70mm可能不夠滿足拍攝者的需要,所以這時我推薦的第二支鏡頭是個廣角鏡頭:14-24mm。我本人也用的是這一隻鏡頭,成像效果很好。

例如我在美國馬蹄灣,就需要一支廣角鏡頭才能將這個場景裝進去。

如果喜歡拍人像多過風景,在24-70mm之外可以配一支定焦人像鏡頭,給照片增加更多不同的感受。我本人用的是一支85mm人像鏡頭。

若用二枚鏡頭走天下,相機鏡頭該怎樣配?

鏡頭的選擇一直是很讓人頭疼的問題。

尤其在預算比較緊張的朋友來說,要把錢用在刀刃上最為好。

樓主想配兩個鏡頭,該怎樣配置呢?下面我來說說本人的看法。

這個搭配應當不錯的,就略欠缺了超廣角,但也是影響並不是很大,如果真要拍攝視野開闊的場景,可以用24-70拍接片,應當就沒啥問題了。

24-70,是個最為實用的中焦段鏡頭,可拍攝范圍也是比較廣的,從風光、人文、花卉、人像等都是可以用來拍攝的,開玩笑說,它就是個「萬金油」,成像與畫質也是值得信賴的,不管你是哪一款相機,各家都有出品這一款鏡頭,也是各大廠商的主力競爭產品。

70-200,這是一款長焦,可以用來拍攝風光遠景、山水層次、人物花卉等,也是一款很實用的鏡頭,和24-70一樣,也是各家的看家鏡頭,如果你是攝影發燒友,這款鏡頭你不能沒有。

如果以上兩款鏡頭組合,可以滿足當下基本的拍攝要求,上面也說了,如果要拍攝特大場景,我們可以用24-70拍攝接片。

總的來說,鏡頭的選擇還是得和自己拍攝風格與預算有相當大的關系。

最後祝你選擇到滿意的鏡頭,拍攝出優秀的作品。

兩枚鏡頭走天下

其實攝影內容只有兩種:一是拍人,二是拍景。

以目前的技術,民用鏡頭焦段覆蓋也只能是有限的,想要廣焦段就要舍棄大光圈。

最理想的其實就是兩個配置:

第一種:偏向廣角人像風景:

16-35 和28-70 f2,廣角中焦兼顧還有不錯的背景虛化。

第二種:喜歡長焦人像

24-70 2.8和70-200 2.8,有24mm小超廣可以兼顧風景,同時覆蓋50 85 105 135的焦段,200端還可以提供背景虛化的人像作品,風景也可以兼顧。

其實嚴格意義上的一鏡走天下是不存在的,如果可以最好有一個1mm-2000mm的鏡頭還不重,可惜技術達不到,因此需要考慮自己更需要什麼,是超廣拍風景還是更喜歡長焦虛化拍人像或者長焦風景。

最後還有一種便宜的配置:

apsc畫幅相機,用16-70配合30到50大光圈鏡頭,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

我一個35mm,一個135mm就可以走天下了。從來不喜歡用變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