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遼寧科技大學計算機方面考研要考哪些科目以及考試相關的書籍有什麼,謝謝!!!
高數 同濟5版
英語
政治
專業課:
一、數據結構 嚴蔚敏 清華大學出版社
二、計算機組成原理
三、操作系統
四、計算機網路
遼寧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適用學科、專業:
計算機應用技術 (二級學科、專業)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二級學科、專業)
二、學科簡介
計算機系始建於1994年,1997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多年來一直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和企業級研發課題,在人工智慧、軟體工程、信息安全技術、智能語言處理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在省內有廣泛影響,研究成果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市級科技進步獎勵多項;學院教師教學水平高,特別注重教育內容和方法改革,承擔國家和省部級教改項目多項,主持遼寧省精品課程2門,獲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依託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所屬研究所、計算機實驗中心、校網路中心等單位,為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實驗條件和工作環境。
三、培養目標、培養方式
1.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專門人才。要求本專業碩士學位獲得者較好地學習與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與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2、培養方式
導師和指導小組根據培養目標及研究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在研究生入學後一周內制定出個人培養計劃。研究生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學習要強調自學,某些課程可以導師指導、答疑,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以培養研究生自學獲取知識的能力。論文研究既可在校內進行,也可到有關生產或科研單位進行。整個培養過程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並重,不僅使研究生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實驗技術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著重培養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經濟建設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指導方式上採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
加強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質教育,研究生要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和教研室等組織的學術活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公益勞動等活動。
四、研究方向
本學科碩士生的培養主要側重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兩個專業領域。
1. 資料庫與信息系統(資料庫挖掘);
2. 計算機信息安全(加密解密技術);
3. 多媒體技術(圖形圖像處理);
4. 智能檢測控制技術(信號處理);
5.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保密通訊、多址通訊);
6. 自然語言處理(搜索引擎、信息檢索);
7. 軟體工程。
五、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2.5~3年。(3年畢業的研究生必須在6月25日前答辯;2.5年畢業的研究生必須在3月25日前答辯。)
六、課程設置
1.課程學習及學分組成
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期間,需獲得學位學分不少於32學分,最多不超過35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於16學分;其餘為非學位課。
教學實踐的內容可根據各專業方向具體情況,安排研究生指導本科生的實驗、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和文獻閱讀等,或在有關教師指導下試講一定學時的課程,不計學分。
以同等學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須補修3~4門本科專業主幹課程,不計學分。
對跨學科考取的研究生,補修2門本科主幹課程,不計學分。
在總學分不超出35學分的前提下,研究生可以加選1~2門校內選修課。
研究生要積極參加校、院舉行的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學術講座、學術報告和學術交流活動,每個研究生必須聽滿5次,並寫出報告,計1個學分。
教學實踐是培養研究生教學工作的一個環節,必須面向學生,參加教學工作,其工作量摺合為80學時。聯合培養的研究生可深入聯合單位的研究工作,參加助研工作,其工作量同樣摺合為80學時。
2.課程設置
類型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學期
學位課程 0101 自然辯證法 1.5 36 1
0102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1.5 36 1
第一外國語(上) 3 100 1
第一外國語(下) 2 60 2
0306 組合數學 2 36 1
0302 數理統計與隨機過程 3 54 1
0301 數值分析 3 54 1
5005 計算理論基礎* 2.5 48 2
人工智慧原理* 2.5 48 2
非學位課程 5011 近世代數 2 36 2
5009 演算法設計與分析* 2 36 1
0303 最優化原理與方法 3 54 2
0304 矩陣理論* 2 36 1
5003 現代密碼學 2 36 2
5001 ROUGH 集理論 2 36 2
5006 面向對象技術與應用* 2 36 2
5007 數據採掘知識發現 2 36 2
5008 數字信號處理 2 36 2
5010 小波變換與數字圖象處理 2 36 2
0403 第二外國語(英語)* 0.5 50 1
0404 第二外國語(日語)* 0.5 50 1
電子商務應用與技術 2 36 2
分布式計算及開發模式 2 36 2
自組織網路與感測器網路技術 2 36 2
真實感圖形學 2 36 2
計算幾何* 2 36 2
必修環節 9001 開題報告(第三學期期末完成) 1 3
9002 學術活動
(0.2學分/次,累計1學分,每次要寫書面報告。) 1 3
其它培養環節 教學實踐
(參加不少於80學時的教學活動,外單位在職攻讀或委託培養碩士生可不參加該活動)
導師認可的其它專業的研究生課程
(可跨一級學科)
七、考核方式及要求
研究生在培養計劃中制定的課程、教學實踐和學位論文等環節都必須進行考核。考核分為考試、考查和答辯等形式。學位課程必須進行考試,考試成績按百分制計;選修課、教學實踐可以考試或考查,考查成績可按百分制也可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計;學位論文必須進行答辯,成績按優秀、通過、不通過計。
為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第四學期末對研究生進行中期考核,從思想政治方面;業務能力方面(包括課程學習情況,論文開題情況,實驗操作能力等);身體健康等方面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者按有關規定進行學籍處理。
八、學位論文工作
學位論文是碩士生基礎理論知識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具體體現,是碩士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
1. 基本要求
(1)碩士生應首先在導師的指導下做好選題工作,選題應在本學科或交叉學科範圍內,選擇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科學研究或工程技術問題,或在學術上有一定理論價值的課題。
(2)從事學位論文研究的時間不少於一年。
(3)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
(4)學位論文要求選題新穎、概念清楚、立論有據、分析嚴謹、計算精確、數據可靠、言簡意賅、圖表清晰、層次分明、格式規范,能體現碩士生堅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優良的學風。
(5)論文工作初期作開題報告;論文進行過程中,碩士生應定期向導師組作論文進展匯報,接受導師組對論文工作的階段性檢查,其中學位論文正文字數要求參照《遼寧科技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
(6)學位論文撰寫格式參照《遼寧科技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格式的統一要求》。
2. 論文選題
論文的准備工作應盡早開始。按照培養計劃的要求,在研究生入學後的第一個春季學期後八周,較集中地進行論文研究工作與選題報告准備工作,並完成剩餘課程學習。
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制訂《學位論文工作計劃》。內容包括文獻閱讀、選題報告、科學研究、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試驗手段、理論分析、文字總結等要求以及進度計劃。研究生一般應在論文答辯一年前完成書面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研究生選題報告由各個所統一組織,於第一個春季學期結束前完成。
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當來源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並是對學科發展或社會進步有一定推動作用的課題。鼓勵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選擇實際課題,直接為四化建設服務。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要充分考慮實驗室條件和現有物質條件,合理安排,提高水平和效益。
A.文獻調研
文獻調研是碩士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廣大碩士生的知識面、活躍學術思想、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國內外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動態都有重要意義,也是學位論文選題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碩士生必須較廣泛地閱讀中文和外文文獻,以外文文獻為主。
指導教師必須重視碩士生的文獻閱讀工作,加強對文獻閱讀的指導和考核。導師按規定督促並檢查學生如期撰寫文獻閱讀報告,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並作為開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碩士生應首先搜集有關文獻資料並進行實際調查,把握學科發展前沿,重視文獻知識產權,寫好文獻綜述,在此基礎上,寫出開題報告,並在碩士點導師組統一安排的開題報告會上作公開報告、答辯,經審核通過者方可進入學位論文工作。
B.開題報告
碩士研究生正式進入論文工作前必須先進行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由所在研究所(課題組)安排作口頭報告,經審核合格後方可開展論文工作。
開題報告必須包括文獻閱讀結論、國內課題調研結論、計劃進行的課題還需解決的具體問題、碩士論文工作計劃進行的具體研究內容、論文工作的條件這幾個方面的內容。
在第三學期結束前需完成論文開題報告。論文開題需由包括導師在內的不少於3位教師參加,經他們同意後方可開題。開題的文獻閱讀量應不少於20篇。
3.中期檢查
為保證碩士生按時、較好地完成學業,建立碩士生學習、工作中期檢查制度。碩士生在第五學期的十月進行集中中期考核檢查,碩士生要認真填寫《碩士生學業情況檢查表》,進行學習或工作階段匯報,導師簽署意見。而後由各學科點組織報告會,組織專家進行測評。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協調有關方面,及時解決處理,以保證碩士生培養工作的順利進行。
中期檢查,既是督促、幫助碩士生按時完成學業的重要措施,也是培養、考查碩士生的重要內容和依據。
4.論文內容
(1)綜述課題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國內外研究動態,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途徑以及本人做出的貢獻。
(2)說明採用的演算法、理論和系統,並對整理和處理的數據進行理論分析與討論。
(3)對所得結果進行概括和總結,並提出進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議。
(4)給出所有的公式、程序說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數據以及所引用的文獻資料。
(5)引用別人的科研成果必須明確指出,與別人合作的部分應說明本人的具體工作。
5.論文內容知識產權
研究生從事畢業論文的工作內容、所取得成果的知識產權屬遼寧科技大學。與外單位聯合培養研究生或聯合開展畢業論文的,根據合作合同判定知識產權歸屬。
九、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
1.研究生在申請碩士學位以前其研究工作至少具有下列條件之一:
以第一作者(導師為第一作者,可為第二作者)在學院認定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內容的論文一篇以上;
研究生參加市級以上科研項目,且項目與研究生論文工作相關,其導師認定該研究生為項目組成員之一;
橫向科研(與學位論文工作相關)經費在1萬元人民幣及以上,導師認定該研究生為主要參加人。
申請校優秀碩士論文的碩士生,應至少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或者錄用論文1篇。
2.其他有關研究生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等事宜,依照學校有關規定組織進行。
2. 遼寧科技大學圖書館館藏資料庫是什麼
遼寧科技大學館藏資料庫就是遼寧科技大學圖書館目前收錄了所有的書籍、書刊、資料的一個整合中心,是為了方便你查詢資料時能以最快速度找到的一個資料庫。遼寧科技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948年,歷經近60年,不斷發展壯大。本館坐落於千山北麓,毗鄰鞍山市高新區,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的現代化、多功能、綜合性的圖書館,歷經數十載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理工科為主,兼顧社科、管理等學科文獻的多類型、多語種、多載體的館藏體系。
3. 大連大學佔地面積是多少
大連大學佔地面積是109.7萬平方米。1978年10月成立大連工學院旅大分校,後更名為大連工學院大連分院。1983年11月大連工學院大連分院更名為大連大學。1987年10月,與大連師范學校、大連市衛生學校三校合一,組建成為如今的大連大學。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院士工作站1個,擁有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和6個遼寧省創新團隊,建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遼寧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以及3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
科研成果
據2018年3月學校官網資料顯示,近五年學校共承擔國家級項目225項,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技術發明二等獎各1項、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2016年獲得遼寧省技術發明一等獎、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發表SCI、SSCI、EI、CSSCI檢索論文1000餘篇次;授權發明專利335項。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底,大連大學圖書館擁有圖書148.5萬冊,期刊為763種,報紙114種;電子圖書34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1.3萬余種,中文資料庫21種和外文資料庫15種;古籍資源、校本資源達2萬余冊。
國際交流
學校注重教育國際化建設,積極開展國際間交流與合作,吸引海外智力為我校及大連市服務。先後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日本、韓國等18個國家的134所高校、科研機構和知名企業等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並與多所高校開展了中外合作辦學、師資及研究生聯合培養、學生短期交流等國際化人才培養合作,與多個海外團隊開展了國際科研合作、智庫合作等,每年均邀請一批海外知名專家到我校交流,並有部分專家被聘為客座教授。學校積極響應「一帶一路」號召,承建了「教育部環印度洋島國研究中心」,並分別在塞席爾大學和葛摩大學建設了孔子學院。學校的辦學內涵不斷豐富,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也助力了大連市國際化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