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超市的配置圖是什麼樣的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超市的配置圖是什麼樣的

發布時間: 2022-12-08 14:09:37

『壹』 大型超市的商品配置怎麼寫

大型超市商品配置表的書寫方法如下:

新開店的商品配置表的製作,是一個新的超級市場賣場商品管理全新內容的開始,一般可按以下程序進行:

(1)商圈與消費者調查。商圈調查主要是弄清新店屬地的市場容量,潛力和競爭者狀況。消費者調查主要是掌握商圈內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家庭規模結構、購買習慣、對超市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內容等。經過這兩項調查,新店的經營者就可開始構思新店要經營什麼樣的商品。


(2)商品經營類別的確定。在進行了對消費者的調查後,就要提出新開設的超級市場的商品經營類別,由采購部會同門店人員共同討論決定每一個商品大類在超市門店賣場中所佔的營業面積及配置位置,並制定出大類商品配置圖,當商品經營的大類及配置完成後,采購人員就要將每一個中分類商品安置到各自歸屬的大類商品配置圖中去.

(3)單品項商品的決定。完成了商品大類和中分類的商品配置圖之後,就進入製作商品配置表的實際工作階段,就是要決定單品項商品如何導入賣場。此項工作分三個步驟進行。第一個步驟是收集每一個中分類內可能出售的單品項商品資料,包括單品項商品的品名、規格、成份、尺寸、包裝材料和價格;第二個步驟對這些單品項商品進行選擇,挑選出適合超市門店商圈消費需要的單品項商品,並列出商品台帳;第三個步驟是把這些單品項商品做一個陳列面安排,並與門店周圍的商店作出一個比較優勢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對單品項商品作必要的調整,並最後決定下來。

(4)商品配置表的製作。商品配置表是決定單品項商品在貨架上的排面數,這一工作必須遵循有關商品陳列的原則,運用好商品陳列的技術。如商品配置在貨架的上段、中段還是下段等,還須考慮到企業的采購能力、配送能力、供應廠商的合作等諸多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將商品配置好。商品配置表的製作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也是一項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采購人員認真鑽研,所以在製作商品配置表時,采購人員應先作貨架的實驗配置,達到滿意效果後,才最後製作商品配置表,所以采購部門要有自已的實驗貨架。由采購部門製作的商品配置表下發至新開設的超市門店後,門店將依據這些表格來訂貨、陳列,並只要在貨架上貼好價目卡就可營業。

商品配置表製作的技術要領:

我們說超級市場的經營與傳統零售業不同,其技術含量較高,在商品配置表的製作上就充分體現了技術性要求。 日本的超市經營業者總結出許多商品配置表製作的技術要領,掌握了這些要領將會較容易地製作出商品配置表來。

1.決定每一個中分類商品的陳列排面。

在規劃整個大類商品的配置時,每一個中分類商品所佔的營業面積和陳列排面數首先要決定下來,這樣才能進行單品項的商品配置。例如:膨化食品要配置高165cm,長90cm,寬35cm的單面貨架三座,這樣決定後,才能知道可配置多少單品項商品。

2.商品陳列貨架的標准化。

超級市場所使用的陳列貨架應盡量標准化,這對連鎖的超級市場尤為重要。使用標准統一的陳列貨架;在對所有門店每一分類的商品進行配置規劃時,只要一種至多2—3種商品配置表就可進行全部的商品配置與陳列管理,不至於出現一個門店一種配置或一種陳列的現象。

3.單品項商品的資料卡設立。

每一個單品項商品都要設立資料卡,如商品的品名、規格、尺寸、重量、進價、售價、供貨量等,這些資料對製作商品配置表是相當重要的。

4.設置商品配置實驗架。

商品配宣表的製作必須要有一個實驗階段,即采購人員在製作商品配置表時,應先在實驗貨架上進行試驗性的陳列,從排面上來觀察商品的顏色、高低及容器的形狀是否協調,是否具有對顧客的吸引力,缺乏吸引力可進行調整,直至協調和滿意為止。

5.特殊商品採用特殊的陳列工具。

對特殊陳列的商品不能強調貨架的標准化而忽視了特殊商品特定的展示效果,要使用特殊的陳列工具,這樣才能展示特殊陳列商品的魅力。在超級市場的經營中,最近幾年出現了這樣的趨勢,消費者對整齊劃一和標準的陳列感到有些乏味,因此,用特殊陳列工具配置特珠商品,可以增強賣場的活性化,改變商品配置和陳列的單調感。

6.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考慮。

一般來說由配送中心送配貨的超級市場其賣場和內倉的商品量是日銷售額的1.5倍,對每一個單品項商品來說也是如此,即一個商品平均日銷量是12個,則商品量為30個。但每一個商品的陳列量還須與該商品的訂貨單位一起進行考慮,其目的是減少內倉的庫存量,加速商品的周轉,每個商品的陳列量最好是1.5倍的訂貨單位。如一個商品的最低訂貨單位是l 2個,則陳列量設定在l 8 個,該商品第一次進貨為2個單位計24個,18個上貨架,6個進內倉。當全部商品最後只剩下貨架6個時,再進一個訂貨單位12個,則商品可以全部上貨架,而無須再放進內庫,做到內倉的零庫存。一個超市的商品需要量與日銷售額的比例關系是該店銷售的安全保有量。而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比例關系,則是在保證每天能及時送貨的條件下的一種零庫存配置法。可以說我國的超級市場由於受交通條件和配送中心配送能力制約,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內倉的商品量可適當增加。

7.商品配置表的設計。

商品配置表是以一座貨架為製作的基礎,一張配置表代表一座貨架,貨架的標准視每個超市的場地和經營者的理念而定。商品配置表格式的設計,只要確定貨架的標准,再把商品的品名、規格、編碼、排面數、售價表現在表格上即可。也有的把商品的形狀畫到表格上,但這些必須藉助於電腦來設計,其投資就相對地大。

『貳』 30平米超市貨架布局圖

對於剛剛接觸開超市的新手創業者來說,如何利用超市貨架的布局吸引顧客是一個難題!

二、超市貨架基本布局方式有以下幾種


1、常規展示商品

熱銷的,經常補貨的商品,超市通常都會在布局的時候讓其處於固定位置進行展示,不需要經常調整,這一類就是常規展示商品。這類商品占據了整個超市貨架的主體,通常包括:冷櫃,櫃台,堆頭,掛板架,網架,中島架等。這類貨架通常都是位置固定的,只需定時更換貨物即可。


2、調整展示商品

這里就跟上面提到的新鮮感就有關聯了,超市為了吸引顧客,通常都會定期舉行促銷打折活動,以增加顧客購物的新鮮感。這類展示商品通常會根據日期和季節的不同經常調整。


3、原位調整展示商品

超市的貨物要根據季節進行商品的更換,所以常規展示區域的商品有時候也會迎合超市的促銷活動而做出微小的變動,例如適當的增加層板和組合數量,形成耳目一新的感覺。


4、大面積大量展示商品

某些季節性很強的商品銷售量非常大,如水果,蔬菜,農產品等,超市為了增加銷量會在某塊區域大量對該類商品進行展示,此種展示方式能夠將該類商品的銷量提升到最大。這類大面積大量展示的商品必須保證商品一致性,不能種類混雜,讓顧客不知道從何下手。必須保商品持新鮮性,讓顧客有很好的消費反饋。


5、超市貨架的特色商品展示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自然而然的每個超市都應該有反映自己特色的商品,如有特色肉餡、特色豆製品,特色干貨,特色蛋糕等。對特色商品展示的要求:位置穩定,貨物豐滿,在常規展示中裝飾鮮明,容易被顧客所捕捉到。


三、超市貨架不僅需要好的布局,還需要好的商品環境裝飾,通過圖片、燈光的搭配,營造好的購物環境,而且商品搭配的技巧也很重要。下面介紹超市貨架商品的組合方式:

1、根據用途進行商品組合如麵包搭配牛奶就是很美妙的早餐組合。

2、季節性商品組合,如火鍋調料與臘肉臘腸等。

3、便利性消費組合,如各種調味品放在一起方便顧客一次性選購。

4、節日性消費組合,如巧克力和情人節卡片,聖誕樹和各種禮物等。

5、重要性商品詳細描述展示,有些商品是新商品,所以需要製作特殊的POP海報對其進行詳細介紹,讓顧客看完介紹之後對商品有初步的了解,然後經過銷售員的引導達成購買意向。

看完了上面一系列的超市貨架陳列方式之後,您是不是對自己的超市貨架如何布局很有信心了呢?

溫馨提示:不管是什麼樣的超市貨架布局,只要您能夠從顧客的購物體驗出發,一切貨架布局都是為了方便顧客購物為中心,那麼您的超市一定能夠很好的吸引顧客並取得很好的銷量。

【希望能幫助您解決問題】

『叄』 小型超市貨架布置圖

1.貨架規格:寬35cm-60cm長90cm-120cm高120cm-250cm
2.布局:靠牆貨架高一點一般小超市在180cm中島貨架高度在140cm最佳不阻擋視線,過道寬不低於90cm
3.收銀在門口利於管控處,牆體轉角處加裝凸面鏡為防盜,可以無死角觀察超市內部,促銷品或季節促銷品放在入口較近處,可以吸引顧客。
4.上貨:把商品分好區,商品寫好貼在相關貨架層板上再一次擺商品。
5.營銷:由你的情況,可以在門口或櫥窗懸掛海報經常季節性促銷,比如說你弄到很便宜的大米,那麼就成本價出售吸引客人,把促銷大米放在超市的最裡面,客人走道最裡面途中可產生購物機會,等等!海報可手工製作即可!
6.所需價格:在農村不需要太高檔,在網上買二手貨架設備非常實惠價格比新品便宜四分之三!
祝你成功!

『肆』 超市貨架的布局

商品陳列的目的是為了規范商品,易於復制,保持一致性。

合理科學的商品陳列可以起到如下作用:增加銷售利潤,終端的生動化建設,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改善商品庫存,庫存控制管理;創造陳列美觀,突出企業形象;爭取最大陳列面,盡量充分利用賣場空間。

合理科學的商品陳列可以大大提高銷售量。但很多連鎖企業對此缺乏足夠的重視。比如目前有很多連鎖公司請廣告公司來為他們設計,廣告公司主要是對VI來設計,缺乏對的設計,也缺乏對不同面積的賣場的陳列和規劃理念,甚至不同的形狀對商品和貨架的擺放都有區別,柱子的多少都會影響商品的陳列。所以應該請專門的連鎖經營專家來考核設計。

1、商品陳列原則

●分類明確。相同類別的商品陳列在一起,方便顧客的一次性購買。

●商品顯而易見。不應有顧客看不清楚或小商品被大商品擋住的地方。

● 顧客伸手可取。不能將帶有蓋子的箱子陳列在貨架上,還要考慮陳列的高度,以方便顧客的隨手可取。

●貨架要放滿。貨架上堆滿商品,可以給顧客商品豐富的好印象,也可提高商品周轉的物流效益。

● 相關性商品陳列在一處。相關商品陳列在一起,既能方便顧客購買,又能刺激顧客的購買慾望。要注意相關性商品應陳列在同一通道、同一方向、同一側的不同貨架上,而不應陳列在同一組雙面貨架的兩側。

●把互有影響的商品分開設置。例如,將異味商品、食品、需試音或試像的商品單獨隔離成相對封閉的售貨單元。

●將沖動型購買的商品擺放在明顯部位以吸引顧客。

●將客流量大的商品部、組與客流量小的商品部、組相鄰設置。

●按照顧客的流動規律設置貨位。

●貨位設置要考慮是否方便搬運卸貨。

2、商品配置

1)、商品歸類

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在零售業,最好按照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歸類,把消費者可能購買的關聯性產品放在一起。

(1)、大分類的分類原則

在超級市場里,大分類的劃分最好不要超過十個,比較容易管理。不過,這仍須視經營者的經營理念而定,業者若想把事業范圍擴增到很廣的領域,可能就要使用比較多的大分類。大分類的原則通常依商品的特性來劃分,如生產來源、生產方式、處理方式、保存方式等,類似的一大群商品集合起來做為一個大分類,例如,水產就是一個大分類,原因是這個分類的商品來源皆與水、海或河有關,保存方式及處理方式也皆相近,因此可以歸成一大類。

(2)、中分類的分類原則

A:依商品的功能、用途劃分

依商品在消費者使用時的功能或用途來分類,比如說在糖果餅干這個大分類中,劃分出一個「早餐關連」的中分類。早餐關連是一種功能及用途的概念,提供這些商品在於解決消費者有一頓「豐富的早餐」,因此在分類里就可以集合土司、麵包、果醬、花生醬、麥片等商品來構成這個中分類。

B:依商品的製造方法劃分

有時某些商品的用途並非完全相同,若硬要以用途、功能來劃分略顯困難,此時我們可以就商品製造的方法近似來加以網羅劃分。例如:在畜產的大分類中,有一個稱為「加工肉」的中分類,這個中分類網羅了火腿、香腸、熱狗、炸雞塊、薰肉、臘肉等商品,它們的功能和用途不盡相同,但在製造上卻近似,因此「經過加工再制的肉品」就成了一個中分類。

C:依商品的產地來劃分

在經營策略中,有時候會希望將某些商品的特性加以突出,又必須特別加以管理,因而發展出以商品的產地來源做為分類的依據。例如:有的商店很重視商圈內的外國顧客,因而特別注重進口商品的經營,而列了「進口餅干」這個中分類,把屬於國外來的餅干皆收集在這一個中分類中,便於進貨或銷售的統計,也有利於賣場的演出。

(3)、小分類的分類原則

A:依功能用途分類

此種分類與中分類原理相同,也是以功能用途來作更細分的分類。

B:依規格包裝型態來分類

分類時,規格、包裝型態可做為分類的原則。例如:鋁箔包飲料、碗裝速食麵、6kg米,都是這種分類原則下的產物。

C:以商品的成分為分類的原則

有些商品也可以商品的成分來歸類,例如100%的果汁,「凡成分100%的果汁」就歸類在這一個分類。

D:以商品的口味做為分類的原則

以口味來做商品的分類,例如「牛肉麵」也可以做為一個小分類,凡牛肉口味的面,就歸到這一分類來。

分類的原則在於提供做分類的依據,它源自於商品概念。而如何活用分類原則,編訂出一套好的分類系統,都是此原則的真正重點所在。

2)、面積分配

把商品歸類後,要根據不同的目標導向(賣場導向,盈利方向)決定哪些類型商品佔有較大陳列面積。一般來說,超市具體面積分配可參照如下標准:

3)、位置配置

位置配置是指賣場的不同位置該擺放什麼商品,一般來說,大型商店各層貨位的布局規則如下:

地下層多設置顧客購買次數較少的商品,如傢具、燈具、裝璜材料、車輛、五金製品等。

一層的設計原則是保證客流的通暢,宜布置挑選性不強、包裝精美的輕便商品,如食品、土特產、化妝品、葯品、日用品、箱包、服飾等。

二、三層的設計原則是氣氛莊重,宜布置挑選性強、價格較高而且銷售量大的商品,如男女服裝、紡織品、家用電器、鍾表、珠寶首飾等。

四、五層可分別設置多種專業性櫃台,如床上用品、文具、書籍、眼鏡、照相器材等。

六層以上宜設置需要較大存放面積的商品,如電器、樂器、運動器械、工藝美術品等。

商品位置配置好,應該畫一張商品配置圖,以零售業為例,一層樓只需要一張。這是為了進行輸出,以便將來拷貝。

3、陳列標准

1)、磁石理論

所謂磁石,就是指超級市場的賣場中最能吸引顧客注意力的地方,磁石點就是顧客的注意點,要創造這種吸引力就必須依靠商品的配置技巧來實現。商品配置中的磁石理論運用的意義就在於,在賣場中最能吸引顧客注意力的地方配置合適的商品以促進銷售,並且這種配置能引導顧客走遍整個賣場,最大限度地增加顧客購買率。下面將超市店鋪各個磁石點的位置、商品配置要點以及配置的商品類型作以比較。

超市賣場的布局是否合理,是一個超市最終能否得到消費者認可、企業是否能贏得市場的重要因素。超級市場的平面往往是一個矩形。最有號召力的商品應放在這個矩形的周邊,也即賣場的三條邊線。在以食品為主的超級市場內,這里配置的商品—般是購買頻率高的商品,如米、油和菜等。賣場內必須處處有賣點,以增加消費者其在場內的滯留時間,增加超級市場的銷售收入。具有賣點的商品一般購買頻率高、時髦、季節性強,或者是促銷品、高利潤品、特價品。超市的磁石點有5個,不同的磁石點應該配置相應的商品。

2)、商品陳列的六個要素

Ⅰ齊全。商品種類應該齊全。

Ⅱ便於尋找。

Ⅲ陳列空間。小規模商店,端架是最佳的陳列;大型超市,中央通道,通道前後端與臨近冰箱的陳列架是最好位置。最好在與視線等高或略低的貨架上,誘導其產品沖動性購買的最大可能性。

Ⅳ陳列面。

口味分類

細化分類,仍需以消費者生活習慣為依託。

整體調配

A)把回轉快的產品擺在中間,可使消費者在購買此產品前已瀏覽過全部口味及包裝;

B)弱勢性產品放兩旁,強勢性產品放中間,以保護本品牌在貨架上的陳列空間;

C)新產品至於強勢產品旁,可增加新產品與消費者接觸的機會。

顏色搭配

Ⅴ陳列高度。

●黃金帶(一般是以視線25度左右地方為中心,在他之上10度和他之下20度之間,就成人而言,從地面算起90-150cm高度;寬度的計算是如果離貨架80cm的地方,那麼最有效的視野幅度是90cm。)

●由貨架底層調至第二層,銷量增加34%

●由第二層調至黃金帶陳列,商品銷量增加63%

●直接由底層調至黃金帶,銷售增加78%

Ⅵ黃金分割商品陳列線。

商品放滿陳列要做到以下幾點:貨架每一格至少陳列3個品種(暢銷商品的陳列可少於3個品種),保證品種數量。就單位面積而言,平均每平方米要達到11至12個品種的陳列量。

當商品暫缺貨時,要採用銷售頻率高的商品來臨時填補空缺商品位置,但應注意商品的品種和結構之間關聯性的配合。

放滿陳列只是一個平面的設計,實際上,商品是立體排放的,更細致的研究在於,商品在整個貨架上如何立體分布。

系列產品應該呈縱向陳列。如果它們橫向陳列,顧客在挑選商品某個商品時,就會感到非常不便。因為人的視覺規律上下垂直移動方便,其視線是上下夾角25°。顧客在離貨架30厘米至50厘米距離間挑選商品,就能清楚地看到1至5層貨架上陳列的商品。而人視覺橫向移動時,就要比前者差得多,人的視線左右夾角是50°,當顧客距貨架30厘米至50厘米距離挑選商品時,只能看到橫向1米左右距離內陳列的商品。這樣就會非常不便。實踐證明,兩種陳列所帶來的效果確是不一樣的。縱向陳列能使系列商品體現出直線式的系列化,使顧客一目瞭然。系列商品縱向陳列會使20~80%的商品銷售量提高。另外縱向陳列還有助於給每一個品牌的商品一個公平合理的競爭機會。

提高門店日常銷售最關鍵的是貨架上黃金段位的銷售能力。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商品在陳列中的位置進行上、中、下3個位置的調換,商品的銷售額會發生如下變化:從下往上挪的銷售一律上漲,從上往下挪的一律下跌。這份調查不是以同一種商品來進行試驗的,所以不能將該結論作為普遍真理來運用,但「上段」陳列位置的優越性已經顯而易見。

實際上目前普遍使用的陳列貨架一般高165~180厘米,長90~120厘米,在這種貨架上最佳的陳列段位不是上段,而是處於上段和中段之間段位,這種段位稱之為陳列的黃金線。以高度為165厘米的貨架為例,將商品的陳列段位進行劃分:黃金陳列線的高度一般在85~120厘米之間,它是貨架的第二、三層,是眼睛最容易看到、手最容易拿到商品的陳列位置,所以是最佳陳列位置。此位置一般用來陳列高利潤商品、自有品牌商品、獨家代理或經銷的商品。該位置最忌諱陳列無毛利或低毛利的商品,那樣對零售店來講是利潤上一個巨大的損失。

其他兩段位的陳列中,最上層通常陳列需要推薦的商品;下層通常是銷售周期進入衰退期的商品。

3)、陳列位置

小規模商店,端架是最佳的陳列。

大型超市,中央通道,通道前後端與臨近冰箱的陳列架是最好位置。

最好在與視線等高或略低的貨架上,誘導其產品沖動性購買的最大可能性。

4)、陳列形態

Ⅰ橫式陳列

水平陳列法。能把消費者誘到深處,確定挑選商品時必須沿著陳列左右移動;

Ⅱ縱式陳列

產生沖動購買並增加購買之方便性。高價位或新推出的產品應放置上層,以吸引注意力;每類產品至少有兩個陳列面,且佔有二層的陳列貨架;垂直陳列的好處是:第一,同類商品如果要橫式陳列,顧客在挑選同類商品的不同品種時會感到不方便,因為人的視線上下垂直移動方便,而橫向移動要較前者差。橫向陳列會使得陳列系統較亂,而垂直陳列會使同類商品成一個直線式的系列,體現商品的豐富感,會起到很強的促銷效果。第二,同類商品垂直陳列,會使得同類商品平均享受到貨架上各個不同段位(為上段、中段、下段)的銷售利益,而不至於產生由於同類商品的橫向陳列使商品都處於一個段位,以至帶來銷售要麼很好,要麼很差的現象。同時也不會出現由於同類商品的橫向陳列所造成的降低其他類別的商品所應享受的貨架段位的平均銷售利益。

Ⅲ關聯性陳列

將用途類似、使用場合相似的互補性商品組合在一起陳列,可提高消費者選擇及購買商品的容易度,並可達到關聯購買與聯想購買的相乘效果;

Ⅳ豐富感陳列

品牌之間能夠做比較的、有連續性的、以及有立體感的陳列;堆積如山的故意弄亂也是一種手法;

(3)、結論:商品配置陳列表

商品配置陳列表是對每一個貨架上的商品陳列順序和位置的情況描述的一張表。其作用是作為賣場拷貝的依據,一個貨架需要畫一張。而雙面貨架需要兩張。所以一個店面通常需要一張商品配置圖,幾個商品配置陳列表。

商品配置陳列表一般是平面圖,有時也是立體圖,這就更加准確了

1)、標准工具

商品配置陳列表:

註:1、貨架位置最下層為A,二層為B,三層為C,四層為D,最高層為E。每一層從左到右,為A1、A2、A3、…,B1、B2、B3、…,D1、D2、D3、…,E1、E2、E3、…。

2、排面是每個商品在貨架上面向顧客陳列的第一排的數量,一個為1F,兩個為2F,依次類推。

3、最小庫存以一日的銷售量為安全存量。

4、最大庫存是貨架放滿的陳列量。

2)、修正

賣場規劃好所以的商品陳列的內容後,由總部負責評估審批,並按時修正。

到http://www..com/s?wd=%C9%CC%C6%B7%B3%C2%C1%D0%D4%AD%D4%F2&cl=3

看一下,多得很

參考資料:http://www.boraid.com/darticle3/list.asp?id=45648#

『伍』 超級市場內部的商品貨位怎麼布局

超級市場的商品配置是關繫到超市經營成敗的關鍵環節,商品如配置不當,會造成顧客想要的商品沒有,不想要的商品太多,不僅空佔了陳列貨架,也積壓了資金,導致經營失利。

1.商品配置的面積分配

如果不分商品的類別品種,假設每一平方米所能陳列的商品品項數相同,那麼超級市場賣場內各項商品的面積配置應與消費者支出的商品投向比例相同,因此要較正確的確定商品的面積分配,必須對來超市購物的的消費者的購買比例作出正確的判斷與分析。下面是一份超級市場的商品面積分配的大致情況:水果蔬菜面積10-15%、肉食品15-20%、日配品15%、一般食品10%、糖果餅干10%、調味品南北干貨15%、小百貨與洗滌用品15%、其他用品10%。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幅員遼闊,每一個地區消費水平差異較大,消費習慣也不盡相同,每個經營者必須根據自己所處商圈的特點和超市本身定位及周邊競爭者的狀況作出商品面積配置的抉擇。

2.商品位置的配置

商品位置的配置應該按照消費者購買每日所需商品的順序作出動線的規劃,也就是說,要按照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和人流走向來分配各種商品在賣場中的位置。一般來說,每個人一天的消費總是從「食」開始,所以可以考慮以菜籃子為中心來設計商品位置的配置。通常消費者到超級市場購物順序是這樣進行的:
蔬菜水果——畜產水產類——冷凍食品類——調味品類——糖果餅干——飲料——速食品——麵包牛奶——日用雜品

為了配置好超級市場的商品,可以將超級市場經營的商品劃分為以下商品部:

第一、麵包及果菜品部。這一部門常常是超級市場的高利潤部門,由於顧客在購買麵包時,也會購買部分蔬菜水果,所以,麵包和果菜品可以採用島式陳列,也可以沿著超級市場的內牆設置。在許多超級市場中,設有麵包和其他烘烤品的製作間,剛出爐的金黃色的、熱氣騰騰的麵包,常常讓顧客爽快地掏腰包。現場製作已成為超級市場的一個賣點。

第二,肉食品部。購買肉食品是大多數顧客光顧超級市場的主要目的之一,肉食品一般應沿著超級市場的內牆擺放,方便顧客一邊瀏覽一邊選購。

第三,冷凍食品部。冷凍食品主要用冷櫃進行陳列,它們的擺放既可以靠近蔬菜,也可以放置在購物通道的最後段,這樣冷凍食品解凍的時間就最短,給顧客的攜帶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

第四,膨化食品部。膨化食品包括各種餅干、方便麵等。這類食品存放時間較長,只要在保質期內都可以銷售。它們多被擺放在超級市場賣場的中央,用落地式的貨架陳列。具體布局以縱向為主,突出不同的品牌,滿足顧客求新求異的偏好。

第五,飲料部。飲料與膨化食品有相似之處,但消費者更加註重飲料的品牌。飲料的擺放也應該以落地式貨架為主,貨位要緊靠膨化食品。

第六,奶製品部。超級市場中的顧客一般在其購買過程的最後階段才購買容易變質的奶製品,奶製品一般擺放在蔬菜水果部的對面。

第七,日用品部。日用品包括洗滌用品、衛生用品和其他日用雜品,一般擺放在超級市場賣場的最後部份,採用落地式貨架,以縱向陳列為主。顧客對這些商品持有較高的品牌忠誠度,他們往往習慣於認牌購買。這類商品的各種價格方面的促銷活動,會使顧客增加購買次數和購買量。

以下是日本一家大型超級市場的商品配置圖,非常具有代表性。

a:茶葉區 b:葯品區 c:快速沖印區 d:鮮花區
e:糕點區 f:煙酒區 g:麵包區 h:糕點區
i:麵包區 j:乳製品、水果區 k:飲料區 l:乳製品區
m:飲料、調味品、膨化食品、餅干、日式食品、酒、豆腐、泡菜區
n:鮮肉區 o:蔬菜區 p:鮮魚區 q:家庭用品區
r:蔬菜區 s:冷凍食品區 t:冰淇淋區 u:鮮魚冷凍區
v:推薦商品區 w:日用品區 x:廚房用品區
y:超市收銀區 z:電梯區

歡迎給我留言

『陸』 超市商品配置表管理

超級市場賣場內的商品陳列是用商品配置表來進行管理的;這種技術管理方法在我國超市管理中幾乎沒有得到運用。商品配置表其定義是,把商品陳列的排面在貨架上作最有效的分配,以書面表格規畫出來。

(一)商品配置表的管理功能

1.有效控制商品品項。

每一個超級市場的賣場面積是有限的,所能陳列的商品品項數目也是有限的,為此就要有效的控制商品的品項數,這就要使用商品配置表,才能獲得有效的控制效果,使賣場效率得以正常發揮。

2.商品定位管理。

超市賣場內的商品定位,就是要確定商品在賣場中的陳列方位和在貨架上的陳列位置,這是超市營業現場管理的重要工作,如不事先規畫好商品配置表,無規則進行商品陳列,就無法保證商品的有序有效的定位陳列,而有了商品配置表,就能做好商品的定位管理。

3.商品陳列排面管理。

商品的陳列排面管理就是規劃好商品陳列的有效貨架空間范圍。在超市商品銷售中有的商品銷售量很大,有的則很小,因此可用商品配置表來按排商品的排面數,即根據商品銷售量的多少,來決定商品的排面數,暢銷商品給予多的排面數,也就是占的陳列空間大,銷售量較少的商品則給予較少的排面數,其所佔的陳列空間也小。對滯銷商品則不給排面,可將其淘汰出去。商品陳列的排面管理對提高超級市場的賣場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4.暢銷商品保護管理。

在有的超市中暢銷商品銷售速度很快,若沒有商品配置表對暢銷商品排面的保護管理,常常會發生這種現象,當暢銷商品賣完了,又得不到及時補充時,就易導致較不暢銷商品甚至滯銷品占據暢銷商品的排面,形成了滯銷品驅逐暢銷品的狀況。這種狀況一會降低商店對顧客的吸引力,二會使商店失去了售貨的機會並降低了競爭力。可以說,在沒有商品配置表管理的超市,這種狀況時常會發生,有了商品配置表管理,暢銷商品的排面就會得到保護,滯銷品驅逐暢銷品的現象會得到有效控制和避免。

5.商品利潤的控制管理。

超級市場銷售的商品中,有高利潤商品和低利潤商品之分,每一個經營者總是希望把利潤高的商品放在好的陳列位置銷售,利潤高的商品銷售量提高了。超市的整體盈利水平就會上升,而把利潤低的商品配置在差一點的位置來銷售,來控制商品的銷售品種結構,以保證商品供應的齊全性。這種商品利潤控制的管理法,就需要依靠商品配置表來給予各種商品妥當貼切的配置陳列,以達到提高商店整個利潤水平的目的。

6.超市連鎖經營標准化管理的工具。

連鎖制的超市公司有眾多的門店,達到各門店的商品陳列的一致,是連鎖超市公司標准化管理的重要內容,有了一套標準的商品配置表來進行陳列一致的管理,整個連鎖體系內的陳列管理就比較易於開展,同時,商品陳列的調整和新產品的增設,以及滯銷品的淘汰等管理工作的統一執行,就會有計劃、有藍本、高效率地開展。

(二)商品配置表的製作與修正

商品配置表的製作,可分成新開店製表和已開店配置表修改兩種情況來進行。

1.新開店商品配置表的製作

新開店的商品配置表的製作,是一個新的超級市場賣場商品管理全新內容的開始,一般可按以下程序進行:

(1)商圈與消費者調查。商圈調查主要是弄清新店屬地的市場容量,潛力和競爭者狀況。消費者調查主要是掌握商圈內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家庭規模結構、購買習慣、對超市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內容等。經過這兩項調查,新店的經營者就可開始構思新店要經營什麼樣的商品。

(2)商品經營類別的確定。在進行了對消費者的調查後,就要提出新開設的超級市場的商品經營類別,由采購部會同門店人員共同討論決定每一個商品大類在超市門店賣場中所佔的營業面積及配置位置,並制定出大類商品配置圖,當商品經營的大類及配置完成後,采購人員就要將每一個中分類商品安置到各自歸屬的大類商品配置圖中去.

(3)單品項商品的決定。完成了商品大類和中分類的商品配置圖之後,就進入製作商品配置表的實際工作階段,就是要決定單品項商品如何導入賣場。此項工作分三個步驟進行。第一個步驟是收集每一個中分類內可能出售的單品項商品資料,包括單品項商品的品名、規格、成份、尺寸、包裝材料和價格;第二個步驟對這些單品項商品進行選擇,挑選出適合超市門店商圈消費需要的單品項商品,並列出商品台帳;第三個步驟是把這些單品項商品做一個陳列面安排,並與門店周圍的商店作出一個比較優勢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對單品項商品作必要的調整,並最後決定下來。

(4)商品配置表的製作。商品配置表是決定單品項商品在貨架上的排面數,這一工作必須遵循有關商品陳列的原則,運用好商品陳列的技術。如商品配置在貨架的上段、中段還是下段等,還須考慮到企業的采購能力、配送能力、供應廠商的合作等諸多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將商品配置好。商品配置表的製作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也是一項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采購人員認真鑽研,所以在製作商品配置表時,采購人員應先作貨架的實驗配置,達到滿意效果後,才最後製作商品配置表,所以采購部門要有自已的實驗貨架。由采購部門製作的商品配置表下發至新開設的超市門店後,門店將依據這些表格來訂貨、陳列,並只要在貨架上貼好價目卡就可營業。

2.商品配置表的修正

任何一家超級市場新開之後,商品的配置並不是永久不變的,必須根據市場和商品的變化作調整,這種調整就是對原來的商品配置表進行修正。商品配置表的修正一般是固定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可以是一個月,一個季度修正一次,但不宜隨意進行修正,因為隨意進行修正會出現商品配置凌亂和不易控制的現象。商品配置表的修正可按如下程序進行:

(1)超級市場不管是單體店、附屬店還是連鎖店必須每月對商品的銷售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的目的是要找出哪些商品暢銷,哪些商品滯銷,配備P O S系統的超市會很快統計出商品的銷售情況。沒有配備P0S系統的超市則要從商品的進貨量和庫存量中去進行統計。

(2)滯銷商品的淘汰。經銷售統計可確定出滯銷商品,但商品滯銷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商品質量問題,也可能是銷售淡季的影響、商品價格不當、商品陳列的不好,更有可能是供應商的促銷配合不好等。當商品滯銷的原因清楚之後,要確定滯銷的狀況是否可能改善,如無法進行改善就必須堅決淘汰,不能讓滯銷品佔住了貨架而產生不出效益來。

(3)暢銷商品的調整和新商品的導入。對暢銷商品的調整,一是增加其陳列的排面,二是調整其位置及在貨架上的段位。對由於淘汰滯銷商品而空出的貨架排面,應導入新商品,以保證貨架陳列的充實量。

(4)商品配置表的最後修正。在確定了滯銷商品的淘汰,暢銷商品的調整和新商品的導入之後,這些修正必須以新的商品配置表的制定來完成。新的商品配置表的下發,就是超市門店進行商品調整的依據。

(三)商品配置表製作的技術要領

我們說超級市場的經營與傳統零售業不同,其技術含量較高,在商品配置表的製作上就充分體現了技術性要求。 日本的超市經營業者總結出許多商品配置表製作的技術要領,掌握了這些要領將會較容易地製作出商品配置表來。

1.決定每一個中分類商品的陳列排面。

在規劃整個大類商品的配置時,每一個中分類商品所佔的營業面積和陳列排面數首先要決定下來,這樣才能進行單品項的商品配置。例如:膨化食品要配置高165cm,長90cm,寬35cm的單面貨架三座,這樣決定後,才能知道可配置多少單品項商品。

2.商品陳列貨架的標准化。

超級市場所使用的陳列貨架應盡量標准化,這對連鎖的超級市場尤為重要。使用標准統一的陳列貨架;在對所有門店每一分類的商品進行配置規劃時,只要一種至多2—3種商品配置表就可進行全部的商品配置與陳列管理,不至於出現一個門店一種配置或一種陳列的現象。

3.單品項商品的資料卡設立。

每一個單品項商品都要設立資料卡,如商品的品名、規格、尺寸、重量、進價、售價、供貨量等,這些資料對製作商品配置表是相當重要的。

4.設置商品配置實驗架。

商品配宣表的製作必須要有一個實驗階段,即采購人員在製作商品配置表時,應先在實驗貨架上進行試驗性的陳列,從排面上來觀察商品的顏色、高低及容器的形狀是否協調,是否具有對顧客的吸引力,缺乏吸引力可進行調整,直至協調和滿意為止。

5.特殊商品採用特殊的陳列工具。

對特殊陳列的商品不能強調貨架的標准化而忽視了特殊商品特定的展示效果,要使用特殊的陳列工具,這樣才能展示特殊陳列商品的魅力。在超級市場的經營中,最近幾年出現了這樣的趨勢,消費者對整齊劃一和標準的陳列感到有些乏味,因此,用特殊陳列工具配置特珠商品,可以增強賣場的活性化,改變商品配置和陳列的單調感。

6.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考慮。

一般來說由配送中心送配貨的超級市場其賣場和內倉的商品量是日銷售額的1.5倍,對每一個單品項商品來說也是如此,即一個商品平均日銷量是12個,則商品量為30個。但每一個商品的陳列量還須與該商品的訂貨單位一起進行考慮,其目的是減少內倉的庫存量,加速商品的周轉,每個商品的陳列量最好是1.5倍的訂貨單位。如一個商品的最低訂貨單位是l 2個,則陳列量設定在l 8 個,該商品第一次進貨為2個單位計24個,18個上貨架,6個進內倉。當全部商品最後只剩下貨架6個時,再進一個訂貨單位12個,則商品可以全部上貨架,而無須再放進內庫,做到內倉的零庫存。一個超市的商品需要量與日銷售額的比例關系是該店銷售的安全保有量。而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與訂貨單位的比例關系,則是在保證每天能及時送貨的條件下的一種零庫存配置法。可以說我國的超級市場由於受交通條件和配送中心配送能力制約,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內倉的商品量可適當增加。

7.商品配置表的設計。

商品配置表是以一座貨架為製作的基礎,一張配置表代表一座貨架,貨架的標准視每個超市的場地和經營者的理念而定。商品配置表格式的設計,只要確定貨架的標准,再把商品的品名、規格、編碼、排面數、售價表現在表格上即可。也有的把商品的形狀畫到表格上,但這些必須藉助於電腦來設計,其投資就相對地大。

歡迎給我留言

『柒』 超市飲料的棚格圖怎麼做

製作過程:

1、一個貨架一張配置表必須標明貨架編號、貨架寬度、層高高度;如果商品有多層陳列,每一層都要標明其名稱、規格、排面寬度(前置陳列的商品數量)。

2、不同品牌有相同規格的商品,應每個品牌的商品分別垂直陳列,規格上小下大;

3、靈活運用各種陳列方法;

4、端架和堆頭(陳列用的堆頭除外)不列入配置表;

5、堆頭貫徹「三個一」的原則;斜口籠陳列配置標准與貨架配置標准一樣。

6、應優先考慮「黃金陳列段」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