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個人資產怎樣分配理財
根據每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同,對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也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投資者的理財需求不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穩健型的投資者,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從而在保證資金安全性的條件下,實現資本的穩定增值。
依據不同風險承受力進行資產配置
投資者投資偏好分為五大類:謹慎型投資者、穩健型投資者、平衡型投資者、進取型投資者、激進型投資者。
理財是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根據每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同,對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也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投資者的理財需求不同。那麼個人理財如何分配資金呢?1、減少負債。負債會減少自己的被動收入,使可以用作花費的基數變大。所以在具體操作上自己要盡量少用信用卡,如果必須要用,記得按時還款。盡量不要借錢消費,一旦負債變成了習慣,不容易做未來規劃,也難積累到第一桶金。2、好好規劃日常開銷。規劃日常開銷是實現財務自由的第一步,如果規劃不好,一個月入10萬的人月開銷20萬,也談不了財務自由。即使還沒有錢,也要先學會合理消費,其實理論上,學生及剛工作的工薪族因為有家裡父母的補貼(這一部分也算被動收入),也是可以達到財務自由的,前提是不亂花錢,至少做到花費比月入少。3、適當投資,坐享「被動收入」。到了一定境界之後必須創造「被動收入」——只有來得不怎麼費力氣才可以談「財務自由」,那麼就一定要學會投資。要想成為一個財務自由者,需要長期連續對管理學、投資學的鑽研,需要對這兩者進行非常認真的實際運用,不懂得管理自己資產的人哪怕偶爾得到了巨額財富,也很快就會賠光。投資也是一種學問,多學習,肯定也可以在投資理財方面享受到甜頭。在生活中,理財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重要,對大部分人來說,理財的目標就是保證財務安全和實現財務自由。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也學習過很多知識,但是在個人理財規劃方面,大多是停留在記錄好收入、支出、凈收入等的記賬階段,所以制定一個合理的理財規劃是至關重要的。
『貳』 如何有效的進行家庭資產配置
在討論怎麼投資之前,我們要先看一看,錢是不是都放對了地方?
如何做好我們的資產配置,幫助我們實現家庭資產的有效的保值和增值?
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橫豎兩根軸分成的四個部分,視為4個賬戶,也可以看做是4個籃子,我們要把所有的錢分散放到這4個籃子當中。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要放到以下四個籃子里
第1個籃子:
先放上咱們平時要花的錢,用來滿足我們的基本消費,比如說日常的吃飯、生活、旅遊等。這些錢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流動性要求特別高。這筆錢用銀行的活期存款,當然貨幣基金更好,用來投資,要求隨時可以存取的,那麼如果咱們用貨幣基金的方式,還會比這個活期存款的利息要稍微高一點,而且每天還都能看到收益到賬,那麼這一部分錢,一般要留夠咱們家裡面3~6個月的生活開支,一般是占家庭資產的10%是比較合理的比例。
第2個籃子:
應該是一些保命的錢,就是咱們用來一些生活保障類消費的一些資金,一個家庭,最起碼有20%的資金應該用於這個生活保障的消費,比如說咱們在這個五險一金的基礎之上,再為家人購買一些額外的這個商業保險,比如說這個重疾險啊,壽險啊,意外險等等。保險的支出那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咱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突發的狀況,所以,我們要留一些這個備用金來應對這些突發用錢的情況,這部分錢,通常我們也可以跟平時要花的錢一樣做一些這個流動性比較好的理財即可,不過要注意,千萬別給花了,要留在那裡專款專用。
第3個籃子:
要放我們能夠生錢的錢,而且是能夠獲得比較高的收益的錢,那我們所說的這個高收益呢,就是像股票、基金等等這樣一些可以獲得高收益的、浮動的收益類的產品,可不是那種說什麼承諾百分之幾十甚至百分之幾百的這種高息理財的騙局。高收益也同樣伴隨著高風險,所以大家在做這部分投資的時候,要有比較好的這個投資的心態,也要有相應專業的投資知識才行。這部分錢佔到家庭資產的30%就可以了。
第4個籃子:
我們希望能夠穩穩妥妥的理個財,不要虧,能跑贏通脹就好,要放我們要用來保本升值的錢,比如說拿這些錢去投資一些風險性稍微低一些的,像信託、債券、基金……,能夠比較安心的獲取一些穩定的這個固定的收益,那這部分錢在整個家庭資產中占的比例最多,要佔到40%
以上就是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所給出的4個籃子的分配方式,也是我們經常說的家庭資產配置1234原則。不過每個家庭,根根不同的資產情況、資產規模、抗風險能力,以及家庭成員的年齡等等因素的區別,每一個家庭的資產配置計劃還是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這個最簡單的1234原則呢,可以作為一個基礎的參考。
規避風險同時財富增值
「資產配置理論」,是一種發展分散組合的投資方法。是通過把各種資產如股票、債券或現金等按照變化的比例和位置等做整體考慮並進行分散的投資。
投資理財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剛需,很多人開始涉足資產配置用於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當面對種類繁多、風險不一的投資項目和工具時,如何進行合理的配置、科學的理財,才能使得投資的收益和風險達到最佳平衡點
作為家庭資產配置來講,通常步驟如下:
1、進行家庭資產配置之前,首先要對家庭資產進行盤點,清楚自己家裡目前的收入來源,收入類型和分布,支出分類,目前的資產清單等,這是最基本的,因為只有知道了收入、現有資產類型和金額、支出等等,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資產配置。
2、由於家庭資產配置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所以需要和家庭理財目標進行匹配,比如用多長時間實現什麼樣的理財目標,將目標和收支、資產進行匹配,才能夠做出家庭資產的合理配置方案。
3、要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設置出用來日常開銷的部分,這部分錢是作為家庭生活費用的,通常以活期儲蓄或者貨幣基金的形式存在,每個家庭成員的衣食住行開銷都從這裡面出。
4、然後設置出用來保值的資金部分,金額大約占總比的20%-30%,這是用來家庭保值部分的錢,用來應付通貨膨脹、意外事故、重大疾病,通常是用債券、信託、保險等形式。
5、投資資金部分是家庭用來增值的錢,這部分是用來給家庭資產進行增值的,通常是以股票、基金等等家庭最擅長的投資形式進行投資增值。
6、最後一部分配置是長期配置家庭資產,是用來長期投資的賬戶,包括養老金、子女教育等等,由於是長期賬戶,所以需要相對安全且收益率適中,通常是以指數基金定投、不動產等等形式。
這個圖就可以解釋清楚:
或者說:規劃—策略—配置—優化,循環往復。
如:某家庭接下來一年需要一下支出:
那接下來可以對於所有將要支出的錢進行排序:
然後要明白,不同的投資工資工具收益不同,風險系數也不一樣
接下來將支出和收益進行配對
要達到設定的收益目標,需要設定幾個次目標:
家庭平均負債年利率目標;
家庭的負債比例,即凈總比目標;
不同板塊的年化收益率目標;
設定自己的平均負債年利率,把這個指標作為負債優化目標之一。
比如平均負債年利率為:6%、8%、10%、12%、15%等等。
然後設定目標年化收益率:
1、保本保收益組合
能確保本金安全,能保證收益率,目標年化收益率10%
2、保本不保收益組合
能確保本金安全,不能保證收益率,目標年化收益率15%
3、不保本不保收益組合
不能保證本金安全,不能保證收益率,目標年化收益率30%
然後,計算配置金額,投資多少資金在相應的投資渠道中,能滿足我的需求。
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
收益(收益率、凈總比、負債年利率)大於支出(理想生活支出)
接下來分享幾個資產配置過程里可以去參考的法則:
1、理財72法則。該法則能夠迅速計算出理財收益與時間的關系。
假如我們有一筆年利率是X%的理財,復利計息,那麼用72除以x,得出的數字就是本金和利息之和翻一番所需要的年數。舉個例子:如果現在把10萬塊存進銀行,利率是每年6%,每年利滾利。那麼,存款變成20萬需要多長時間?用72除以6就是答案,即12年。
2、4321法則
「4321法則」是人們在長期的理財規劃中總結出的投資定律,用於指導人們在投資時的資金配比問題。其內容如下:
40%的收入用於投資創富,致力於財富的增值。如購買房產、理財類的保險產品、股票或基金等;
30%的收入用於家庭生活開支,保證基本生活消費需求;
20%的收入,致力於財富的保值的同時,擁有快速兌現的流動性;
10%的收入用於保險規劃,進行人生風險管理。
「4321法則」是一個具有實踐價值的投資定律,按照這個法則進行家庭財務的支出,是比較合理的。
3、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
滿足了「黃金三原則」的資產配置,就是一個相對科學、均衡、穩健、含金量高的配置。這三個原則分別是跨資產類別配置、跨地域國別配置和另類資產配置。
跨資產類別配置,即「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在投資組合中,應當包含保險保障資產類、固定收益類、房地產金融類、二級市場類以及私募股權風險投資類這五類資產。
不同類別的資產,風險收益的匹配性不一樣。科學配置不同類別的資產,互相搭配,能夠達到平衡風險和收益的效果。
跨地域跨國別的資產配置,要求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不能局限於國內市場,不要只持有單一貨幣的資產,需降低資產的關聯度。
想要接軌國際市場,提高資產收益,最佳選擇就是跨區域投資,持有多種貨幣,分散匯率風險。
另類資產配置能夠博取的收益很高,不過伴隨的風險系數也比較高,以私募股權、風險投資、母基金等為代表。這類資產配置比較適合風險偏好高、資產系數大的高客群體。
4、80定律
80定律是一個預計投資風險承受能力的定律。在這個定律里,風險投資佔比多少,要看年齡的大小。具體規則是:80減去年齡所得到的數字,即是高風險的投資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
高風險可投資數額 =(80-你的年齡)*100%例如,對於一個30歲的人,高風險的投資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為50%。而到了60歲時,合理的比重是20%
高風險資產佔比是與年齡成反比的。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抗風險能力降低,風險投資比例也需逐漸降低。保險作為長期的理財工具,所佔比例應逐漸提高。
5、雙10定律
雙10定律是指:
A、每年繳納的保費應當佔到家庭年收入的1/10;
B、保險額度應當是年收入的10倍。
我們在對個人及家庭的保險規劃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訂制與評估時,應充分參考「雙10定律」的保險原則。配置足夠的保險額,在風險來臨的時候,家庭的財富韌性才會強大。
1、理財72法則
2、4321法則
3、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
4、80定律
5、雙10定律
去掉風險,剩下的才是利潤。
結語:無論做何種投資,資產配置的理念必須先行。在投資獲利的歸因分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收益是由合理的資產配置形式決定的。所以:
科學的資產配置是長期投資成功的關鍵因素。
『叄』 資產配置4321原則
一、資產配置4321原則?
「4321法則」是人們在長期的理財規劃中總結出的投資定律,用於指導人們在投資時的資金配比問題。其內容如下:
40%的收入用於投資創富,致力於財富的增值。如購買房產、理財類的保險產品、股票或基金等;
30%的收入用於家庭生活開支,保證基本生活消費需求;
20%的收入用於銀行存款,致力於財富的保值的同時,擁有快速兌現的流動性;
10%的收入用於保險規劃,進行人生風險管理。
「4321法則」是一個具有實踐價值的投資定律,按照這個法則進行家庭財務的支出,是比較合理的,採取恆定混合型策略,即某種資產價格上漲後,減少這類資產總額,將其平均分配在餘下的資產中,使之恆定保持一個4321的比例。這是一種科學支配家庭月收入的投資理財方法。
知識科普:資產配置的其他理念?
1、理財72法則
該法則能夠迅速計算出理財收益與時間的關系。
假如我們有一筆年利率是X%的理財,復利計息,那麼用72除以x,得出的數字就是本金和利息之和翻一番所需要的年數。
2、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
只有滿足了「黃金三原則」的資產配置,才是一個科學、均衡、穩健、含金量高的配置。這三個原則分別是跨資產類別配置、跨地域國別配置和另類資產配置。
跨資產類別配置
跨資產類別配置,即「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在投資組合中,應當包含保險保障資產類、固定收益類、房地產金融類、二級市場類等。
不同類別的資產,風險收益的匹配性不一樣。科學配置不同類別的資產,互相搭配,能夠達到平衡風險和收益的效果。
跨地域國別配置
跨地域跨國別的資產配置,要求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不能局限於國內市場,不要只持有單一貨幣的資產,需降低資產的關聯度。
想要接軌國際市場,提高資產收益,最佳選擇就是跨區域投資,持有多種貨幣,分散匯率風險。
另類資產配置
另類資產配置能夠博取的收益很高,不過伴隨的風險系數也比較高,以私募股權、風險投資、母基金等為代表。這類資產配置比較適合風險偏好高、資產系數大的高客群體。
3、80定律
80定律是一個預計投資風險承受能力的定律。在這個定律里,風險投資佔比多少,要看年齡的大小。
具體規則是:80減去年齡所得到的數字,即是高風險的投資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
高風險可投資數額 =(80-你的年齡)*100%
高風險資產佔比是與年齡成反比的。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抗風險能力降低,風險投資比例也需逐漸降低。保險作為長期的理財工具,所佔比例應逐漸提高。
4、雙10定律
雙10定律是指每年繳納的保費應當佔到家庭年收入的1/10;保險額度應當是年收入的10倍。
在對個人及家庭的保險規劃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訂制與評估時,應充分參考「雙10定律」的保險原則。配置足夠的保險額,在風險來臨的時候,家庭的財富韌性才會強大。
『肆』 怎麼投資理財好資產配置怎麼更合理
成功的投資離不開資產配置。
它的核心在於通過多元化布局、分散化投資來改善投資組合的收益風險比。
基金投資也是如此,合理的資產搭配可以大大提高投資勝率和性價比。當然,投資的心態也很重要。時間是投資最好的朋友。
好的投資組合+長期持有的耐心,才能收獲理想的回報。
『伍』 資產配置有哪些原則
談到資產配置,很多朋友就一臉蒙蔽,不知道什麼是資產配置。
一、資產配置的定義
1952年,馬科維茨在《金融雜志》上發表題為《資產組合選擇——投資的有效分散化》一文,首次提到了「資產配置」的概念,其理論被譽為「華爾街的第一次革命」,第一次精確了風險與收益的定義,投資者必須平衡風險與收益,進行資產配置,以達到最優的投資組合。
1、風險大小
高收益等於高風險,而高風險不一定有高收益。在做資產之前,最需要先關注資金的安全性。對於各式各樣的投資陷阱,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嘛「你關注的是利息,而對方卻惦記著你的本金。」
在總資產中,高風險的投入最好不要超過30%。
2、時間長短
投資周期對資產配置影響十分巨大。比如如果有300萬的資金,是全部投入到3年期的股權項目,還是進行分散或是周期性的投資呢。比如100萬可以做3+1+1的私募,100萬可以做1年周期的私募,100萬可以做隔3個月或6個月可以重新釋放出來靈活調整的規劃。
甚至還可以連環規劃一個月到期的理財計劃。
這樣當需要急用資金的時候,不至於被全部「鎖定」而影響投資安排。
3、收益高低
如果想每年獲得10-15%的收益,持續讓資產穩步增值,就需要透過一個組合投資計劃來完成,比如有的是固定收益8%,有的是浮動收益12%,有的可能收益可以到20%但同時風險系數比較高,通過組合方式既可以有效規避風險,也可以讓資金分配更加合理。
4、流動性強弱
通俗來說,資金一旦進入投資渠道,就不太容易再拿回來。關注流動性強弱,就包括是否可以抵押貸款,是否容易變現等等。以房產為例,通常帶來的房租收益是不高的,而房子的增值部分如果不賣,就難以產生流動性,除非做房產抵押。以保單為例,如果是高現金價值的年金保險,那麼就有很好的流動性。而傳統的年金保險,是做的10年、20年計劃,顯然投入進去的保費流動性就會弱一些。而企業股權投資,流動性就更差。比如IPO項目,如果項目沒有上市,那麼資金的退出就會變得遙遙無期。
當我們關注投資理財,緊盯這四個要素時,就不會容易掉入收益陷阱,也不容易一味只求快,會從風險、收益、時間、流動性來綜合考慮每年的理財投資計劃。
遇見賽美生活才能更美,關注微信公眾號賽美老師(saimei100)
『陸』 資產配置的黃金三原則
首先第一步就是跨資產類別配置:
很多投資者過去投資的經常是聽這個朋友說投資機會很好我就去研究研究,那有一個投資機會我就去琢磨琢磨,但這種方式其實是不正確的。在這里也請大家記住一句話:無論做何種投資,資產配置的理念必須先行。
第二個就是:跨地域國別配置,即由人民幣到美元,由中國到全球。
作為投資人資產組合之中應該有相當一部分的海外配置。數據顯示美國投資者平均20%多的資產是配置到本國之外的,中國的投資者配置是多少呢?據調查,目前不超過5%。無論是為下一代上學,還是為養老,或是為其他企業的發展等等的需求,海外這一部分都應該有相當的比例。
黃金法則的第三個原則就是超配另類資產。
所謂另類資產,是指不同於傳統的股票、債券這類在高流動性市場交易的有價證券大類資產的其他資產,例如對沖基金、私募股權、油氣林礦等等。
投資另類資產的好處有兩點:首先由於另類資產並不在高流動性市場進行交易、很多機會和價值並不立刻被多數投資人發掘,因此常常出現對於風險錯誤定價,頂尖的機構有更多的機會幫助投資者獲得超額收益;另一方面,通過配置另類資產,在傳統資產組合里增加了多收益的多元性分散,起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6)如何平衡資產配置中的風險與收益擴展閱讀
耶魯大學的捐贈基金創造30年近17%的年均回報,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創新就是有1/3的捐贈基金資產是通過配置到私募股權來實現捐贈基金高收益的。而母基金通過對於私募股權的再配置,可以在保持優質股權標的高收益特性下,將風險進一步分散。
母基金將通過配置資金到更多的私募基金當中,可以實現在不同地區、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行業的分散化。因此母基金相對於單點投資私募股權是更好、更安全的方案,可幫助投資人穿越牛熊,持續數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獲得兩位數甚至20%以上的超額預期回報。
我們正處於全球資產配置的黃金時代,投資者可將原來的固收、投機、單一的投資方向轉變多元的、全球化的資產配置。把握好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是中國投資人在未來幾十年裡資產管理的關鍵。盛景嘉成也願意在今後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里幫助您一起進行資產組合的構築,通過自上而下構建全局的資產配置,幫您實現財富創造和傳承。
『柒』 投資風險和收益如何平衡
在咱們出資股票的過程中,總是需求對於出資買賣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依據自己的股票出資常識做出一個適宜的判別 ,對於每一個出資者來說,這也是必要把握的才能。在炒股的時分也會遇到不同的出資風險,那麼對於出資風險和收益怎樣平衡?下面一起來了解一公司下。
1.出資風險和收益
出資風險和收益怎樣平衡?在咱們出資股票的時分,往往需求不斷平衡風險和收益問題,由於對於所有的出資咱們都需求做到慎重的應對,並不是說一個盈餘才能強的股票就能夠無憂無慮了,在線其間相同會存在風險的問題,而做到風險和收益的平衡,才能讓咱們保持收益的創收,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2.選股是否值得
由於所有的股票都是存在風險的,所以對於咱們來說選股的時分,天然就需求衡量這個方面的問題,究竟這個選股是否值得,背面的利益是否值得咱們冒著其間包含的風險,只有衡量好這個問題,才可以選擇一個對咱們最有利的股票。當然,假如有著不錯的風險躲避才能,在選擇的時分也會愈加揮灑自如,這一點主要是依據操盤水平來決議的。
以上便是對於出資風險和收益怎樣平衡的解說,我們學會了嗎?在炒股的時分,這一點也是需求把握的,只有如此才能在改換的股市中收成更多的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