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新伊蘭特不到10萬,雖然動力拉胯,但有一方面同級最強!
Hello,大家早上好啊!
在經歷了悅動、朗動、領動等命名之後,最經典的伊蘭特名稱,如今終於回歸到了現代最新一代Elantra上。
全新的風格、誇張的造型、復雜的線條,全新伊蘭特帶來了比十代索納塔更強的視覺沖擊力。不管後續銷量如何,這款車確實狠狠吸了一波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幫你選第七代伊蘭特:領先版不錯,尊貴版更推薦
10月25日,第七代現代伊蘭特正式上市,定價9.98萬元至14.18萬元;作為國人眼中韓系車的代表產品,伊蘭特曾在中國以四代同堂銷售的產品陣容,取得輝煌的戰績,一舉奠定了韓系車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1.6T+201馬力,比菲斯塔帥,2021款現代伊蘭特N Line版首次亮相
據報道,現代汽車在海外推出了2021款伊蘭特NLine車型,還為新車提供了運動外觀和改善了性能。
2021款現代伊蘭特NLine版將於2020年第三季度在韓國上市。隨後將在全球市場上銷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走精品路線的全新伊蘭特,定什麼價才能避免傷害菲斯塔
提起伊蘭特,想必大家會想起那款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甚至作為計程車的韓系緊湊級轎車。
的確,由北京現代國產的第三代伊蘭特,憑借大空間、四輪獨懸和高性價比的優勢,逐漸讓韓系品牌在中國站穩了腳跟。
只是眼下比較令人好奇的是,唯有第三代伊蘭特在國產時命名為伊蘭特,從第四代到第六代伊蘭特在引入時均更名為「X動」。
那麼這第七代伊蘭特未來國產時又會叫什麼呢?是否會重新被賦予最初的名字「伊蘭特」呢?
撰文|韓主任
圖片|網路
編輯|白術
審校|蘭青青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這三輛車 那輛車好一點 建議入手哪款
第一輛領克03,第二輛菲斯塔,第三輛第七代伊蘭特。外觀各花入各眼。我覺得領克03太丑了,不忍直視,但偏偏有人說好看。而且領克的油耗會比現代那兩款車高很多,吉利領克全系油耗都高,維修保養也比現代貴。菲斯塔的鯰魚嘴也是巨丑無比。沖外觀就把這兩款車排出了。第七代伊蘭特則是非常帥氣了,雖然菲斯塔和伊蘭特都是現代,但是新伊蘭特比菲斯塔帥多了,車身側面線條也犀利,尾部也好看協調,菲斯塔整個車身都不協調,還有現代索納塔9也不好看,現代品牌只有第七代伊蘭特這一款車型好看。所以建議入手伊蘭特。
『陸』 伊蘭特和菲斯塔哪個跑的快那個好呢
這兩個車型都是現代汽車旗下的,各項性能指標都差不多,沒有太大區別。
『柒』 體驗現代新伊蘭特 設計與眾不同 低價高配性價比堪比國產車
現代或者說整個韓系車在中國銷量每況愈下,所以2020年現代一口氣帶來了索納塔跟伊蘭特兩款重磅巨作!在試駕過索納塔之後我感受到了現代在拚命!體驗過新伊蘭特後我明白了什麼叫回天乏術。
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吉利星瑞,我覺得現代伊蘭特可以打敗高爾夫,有對抗卡羅拉跟軒逸的能力的,不過很遺憾,現代萬萬沒想到成功路上突然出了個程咬金!吉利星瑞車長4785mm、車寬1869mm、車高1469mm、軸距2800mm達到了B級車的水準,動力上搭配的2.0T發動機對比1.4T/1.5自吸形成了碾壓級的優勢,而真正壓死伊蘭特很有可能是這誇張的外觀設計,畢竟很多人更喜歡外觀設計保守、穩重的產品。十萬多的裸車預算,該怎麼選我相信每個人心中自有答案。
本文內容由白話談車撰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內配圖來源於網路及官方宣傳稿件,如有侵權請私信白話談車。
如果想了解更多汽車資訊,獲得更多購車建議,歡迎您關注愛說實話的白話談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現代伊蘭特和菲斯塔哪個好
摘要 菲斯塔一共使用了兩款發動機,一款是低功率版1.6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另一款是高功率版1.6升渦輪增壓發動機。
『玖』 菲斯塔好還是伊蘭特好
你好 尺寸和空間,伊蘭特更占優勢
作為現代i-GMP平台出品的首款A級轎車,第七代伊蘭特將長軸距、低重心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它的車身尺寸達到了4680mm,軸距2720mm。相比上代車型(也就是在售的領動)車身長度增加了70mm,軸距增加了20mm,前排腿部增加了58mm,後排腿部增加了59mm。同時第七代伊蘭特的整備質量,比領動還降低了84公斤。
和菲斯塔相比,伊蘭特的長度和軸距都多出了20mm。可以說,——目前伊蘭特已經是現代旗下尺寸最大、軸距最長的A級車(名圖算A+級,不算在內)。
而且,i-GMP平台低重心的特點,伊蘭特身上也很典型。它的車身高度只有1415mm,而菲斯塔是1425mm,領動是1450mm。伊蘭特的車身高度最低,低趴的姿態更明顯。
▲菲斯塔只比伊蘭特高了一厘米,但低趴感的營造不如伊蘭特那麼鮮明
雖然伊蘭特最低,但筆者特意坐到兩款車內進行了空間的對比。實測結果是:(筆者身高178cm)伊蘭特頭部約有半拳到一拳,後排腿部約有兩拳。而菲斯塔後排頭部幾乎頂頭,腿部大約只有一拳半。伊蘭特的空間完勝菲斯塔。
▲伊蘭特的空間比菲斯塔表現更好
設計和審美,各有千秋
伊蘭特的設計我簡單總結為三個特點:其一,參數化設計。最典型的就是它的參數化寶石切面前格柵、參數化寶石切面腰線,參數化的特點是避免封閉、避免重復、避免直線、避免轉角,提倡融合、提倡無邊界,所以你可以看到它的大燈和前格柵是融為一體,呈現出無邊界的開放融合效果(這一點在新途勝L上體現的更加明顯)。你還可以看到它的腰線不是一條長直線,而是幾條棱線交叉,沒有明顯的區域分界,通過高低參差營造出寶石般的切面效果,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光影感。
伊蘭特的尾部是給人視覺沖擊感最強的。仍然是避免轉角和直線的參數化設計思路,一條大凹槽、兩邊獠牙式尾燈,中間一條貫穿式燈帶,再加上造型誇張的尾翼,局部大量用短線條加凸起來營造一種凌厲感,這個尾部頗有跑車的風范。
其二,伊蘭特極強的低趴感,比菲斯塔要更明顯。這種低趴的姿態更明顯的體現在它的車頭高度上,它或許是我近些年來看到過的,車頭高度最低的一款家用車,以至於它的車標只能放在引擎蓋上。
其三,伊蘭特採用的雙大屏、觸摸式空調面板,營造出很強的科技感。加上大量的駕駛輔助(頂配多達23項)、豐富好用的語音控制功能,讓整車的智能化水平比菲斯塔高出了一大截。加上車內儲物空間的營造得非常豐富,這讓伊蘭特的實用性非常強。
再簡單說下菲斯塔。其實從筆者個人的審美習慣來說,還是更喜歡菲斯塔這種邊界清晰、渾圓飽滿的造型。特別是車頭,菲斯塔看起來更厚重,更有力量感。伊蘭特或許對我這個70後的人來說,過於前衛大膽了一些。
此外從側面和後方的線條來看,菲斯塔的肌肉感更強,更有性能車的氣勢。特別是菲斯塔的屁股,沒有伊蘭特那麼銳利,但更圓潤有致,更有味道。
坐到菲斯塔的車內,能明顯感覺到,菲斯塔和伊蘭特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菲斯塔最顯眼的是一塊10.25寸的中控懸浮屏,樣式比較傳統。儀表也是「物理表+7寸液晶屏」的組合。外加大量物理按鍵的設置,整體看起來比伊蘭特要「古樸」一些。不過在筆者這個70後看來,菲斯塔的這種古樸簡約的力量感,更有機械的味道,反而更得我心。
配置和動力,兩種風格
伊蘭特拍攝的展車為預售價12.88萬的1.5L尊貴版,115馬力,143.9牛米,配CVt變速箱。此外伊蘭特還有1.4T的版本,最大140馬力、211牛米,配7速雙離合。從4S店了解到,目前1.5L和1.4T的銷量結構各佔一半。已經有了十幾個訂單,而且每天都有新增到店客戶來看車。關注度頗高。
事實上,菲斯塔的關注度也很高。筆者在探店過程中,至少有三撥客戶都直奔菲斯塔而來,而且並沒有將它與伊蘭特做過多的比較。在銷售顧問的介紹中,也一直在重點強調菲斯塔的性能和操控。至少我的感覺,兩類車型的客戶,並不會有太多交叉。
其實兩款車在設計上風格迥然不同之外,在動力和配置上差異也不小。以14.38萬的1.6T菲斯塔為例,優惠1.5萬之後12.88萬元。和伊蘭特1.5L尊貴的預售價剛好相同。
但菲斯塔是1.6T(此外還有兩款低配車型也提供了1.4T),最大204馬力,265牛米,7速雙離合,後獨立懸架,18寸輪轂。還帶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主動剎車等主要的駕駛輔助裝備。前排座椅加熱、電動天窗也配備。
而1.5L尊貴型的伊蘭特,在三大件方面相比菲斯塔要弱一些。但伊蘭特勝在配置高。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主動剎車、定速巡航、雙10.25寸大屏、全套語音識別……功能一應俱全。
▲伊蘭特的底盤和懸掛
從配置和動力,就能看出兩款車型的區隔——伊蘭特主打家用、智能、空間、設計,菲斯塔主打性能和操控、駕駛樂趣。畢竟目前在這個級別和價位,能和思域在直道上一較高下的,好像就只有菲斯塔。
『拾』 索納塔增長乏力,菲斯塔後勁不足,伊蘭特會給韓系帶來新希望嗎
這兩年,現代在轎車領域的投入力度是有目共睹的。先是2018年10月,推出對標思域的菲斯塔,造型足夠顛覆,動力也能叫板思域,2019年銷量近10萬也足夠輝煌。
不過相對地,讓消費者猶豫的也有兩個方面,一是缺乏與外觀相匹配的動力性能,而且雙離合的存在又可能少不了一頓口誅筆伐;第二方面,就是終端價格,由於新車剛上市,優惠力度暫時還沒競品車型那麼多,後續降價幅度是否跟上,這個對銷量也至關重要。
寫在最後
眾所周知,在合資品牌領域,韓系車長期以來都是以性價比著稱,甚至有追趕國產車的勢頭。可回顧這幾年,無論是起亞還是現代,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可度,都沒有太多的分量,這其中的個把緣由,一兩句話還是難以說清。如今,「伊蘭特」這個名號重新在國內啟用,價格也進一步下探,後續或將為韓系品牌帶來新的希望!對此,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發表你對伊蘭特的看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