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北大圖書館資料庫來源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北大圖書館資料庫來源

發布時間: 2022-11-26 14:08:59

❶ 北大核心期刊有哪些

核心期刊有:
國內七大核心期刊體系,
1、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4、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5、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
6、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7、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❷ 怎樣在中國知網查一個學校圖書館含有的文獻資料庫

1.一個學校圖書館含有的文獻資料庫不需要用知網查。建議直接登陸這個學校的圖書館首頁(如北大圖書館首頁等),該學校購買的資料庫即可在那裏找到。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資料庫是學校購買後提供給在校學生使用的,所以一般有IP段限制或通行密碼。
2.如果要的找某特定學校全部的公開論文可以同樣在該學校的圖書館首頁找。一般學校圖書館網站都會有該校的論文專區。
如果是要通過全文資料庫檢索出某特定學校的特定文章,那麽可以在高級檢索中將「單位」設置為該學校名稱,布爾邏輯算符設置為「並且」,然後再按照你的需求進行檢索即可

❸ 請問:怎麼從北大外部網登陸北大圖書館資料庫找文獻

沒有辦法登陸的,因為高校的圖書館是限制IP的,只能是校內IP訪問
如果你是有固定IP的話,可以到圖書館網路部去申請開通你的IP,這樣你就可以在外面訪問了。
但是網路部同不同意就難說了。

❹ 我校圖書館2014年共購買了幾個資料庫分別是什麼資料庫其主要內容是什麼

1、中國科技項目創新成果鑒定意見資料庫(清華同方)
2、中文專利全文資料庫(清華同方)
3、中國碩士論文全文資料庫(清華同方)
4、EBSCO期刊全文資料庫)
5、IEL(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期刊全文資料庫
6、中國高等學校教育資源網
7、CCER中國經濟金融資料庫
8、中經網統計資料庫
9、北大法寶資料庫

❺ 北京大學圖書館的介紹

北京大學圖書館(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是中國最早的現代新型圖書館之一,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已發展成為資源豐富、現代化、綜合性、開放式的研究型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前身為建立於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藏書樓,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藏書樓改名為北京大學圖書館;1952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合並了原燕京大學圖書館;2000年,北京大學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並,原北京醫科大學圖書館改稱北京大學醫學圖書館。截至2015年底,北京大學圖書館由總館、醫學館、38個分館、儲存館組成,總面積約90000平米,其中,總館面積約53000平米,閱覽座位4000餘個,2009年建成國內首例遠程儲存圖書館面積近5000平米;2014年,全館人員(事業編制及合同制)學歷構成:博士14人,碩士72人,本科66人,大專31人;總、分館文獻資源累積量約1100餘萬冊(件),其中紙質藏書800餘萬冊,以及大量引進和自建的國內外數字資源,包括各類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多媒體資源約300餘萬冊(件)。

❻ 讀者通過什麼資料庫資源獲取中文電子圖書

電子資源服務是大型圖書館為了方便讀者查閱書籍而開通的網上查詢平台。

舉例說明:

北京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服務

(1) 光碟及網路資料庫檢索
北大圖書館自1993年底開始陸續購置光碟資料庫及其檢索設備,稍後又陸續進了多種網路資料庫。目前我館擁有的光碟及網路
資料庫的品種和數量居全國高校前列,且均已實現了在校園網環境下的多用戶共享,校園網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方便地使用這些資源。
目前北大圖書館共擁有涉及20餘個學科的、國內外的200餘種光碟及網路資料庫,利用這些資料庫資源,我們可為讀者提供專題
檢索、全文檢索、定題檢索及論文查收查引等服務。本館資料庫服務由本館主頁"電子資源"部分、地址是:
http:// 162.105.138.23/reference/wuc/,光碟及網路資料庫的檢索結果可以拷盤、列印、email等方式輸出。
(館藏重要光碟及網路資料庫目錄見附錄)
我館是教育部系統的科技成果查新工作站,可聯機檢索美國Dialog聯機檢索系統中的近600個資料庫。讀者
可到圖書館東區一層南側的光碟及網路檢索室(E101)使用該項服務。

❼ 學校圖書館購買的資料庫是什麼

圖書館購買的資料庫分為國內和國外兩種。 國外資料庫,也就是一半的外文資料庫,一般是按照文獻下載量或者包年使用等幾種計價方式。

早在公元前3000年時,巴比倫的神廟中就收藏有刻在膠泥板上的各類記載。最早的藏書地點是希臘神廟的藏書之所和附屬於希臘哲學書院(公元前4世紀)的藏書之所。

最早的圖書館——根據考古學家的發掘成果,我們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尼尼微圖書館(亞述帝國的國王亞述巴尼拔建立,所以又稱亞述巴尼拔圖書館)。

這是現今已發掘的古文明遺址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書籍最齊全的圖書館。在時間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古代最大圖書館)早400多年,而且由於泥版圖書的特殊性,沒有像亞歷山大圖書館一樣毀於戰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來。

❽ CCD來源文獻范圍包括引文類型包括檢索條件包括

1. 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某學科(或某領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發表該學科(或該領域)論文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轉率和流通率)較高、學術影響較大的期刊。
目前,在國內一共有7大核心期刊遴選體系:①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②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③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CSTPCD)」;④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HSSCD)」;⑤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⑥武漢大學「中國核心期刊目錄(RCCSE)」;⑦CNKI「中國引文資料庫(CCD)」。
接下來島主為大家詳細介紹中文核心期刊體系~
(1)文科類
① 南大核心(CSSCI)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英文全稱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縮寫為CSSCI,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開發研製的資料庫。目前收錄包括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在內的25大類的500多種學術期刊。
圖源官網截圖
②北大核心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學圖書館主導製作並發布的一份期刊收錄建議。從影響力來講,其等級屬同類劃分中較權威的一種,是除南大核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以外學術影響力最權威的一種。
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HSSCD)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獻計量評價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簡稱社科院核心。通俗講,是指文科類的核心期刊。
Ps:文科類的核心期刊,從認可度上來說,通常來講,最高的是CSSCI,其次是北大核心,最後是社科院核心。同時,這三種核心目錄裡面,有許多刊物其實是是重合的。
(2)理科類
①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的學科範圍:數學,物理學,力學,化學,天文,地球科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葯衛生,工程技術,環境,管理科學。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是(SCI)平台上第一個非英文語種的資料庫。
②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CSTPCD)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是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按照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期刊引證報告》(JCR)的模式,確定了在中國出版的1405種科技期刊作為統計源期刊,簡稱科技核心。通俗講,是理工類的核心期刊(包括農學、醫學類等)。
(3)綜合類
①中國核心期刊目錄(RCCSE)
RCCSE是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的縮寫。指的是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是一個文理交叉的跨學科的學術機構。
②中國引文資料庫(CCD)
《中國引文資料庫》是依據CNKI收錄資料庫及增補部分重要期刊文獻的文後參考文獻和文獻注釋為信息對象建立的、具有特殊檢索功能的文獻資料庫。源資料庫包括: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等。
2. 普通期刊
對核心期刊來說,非核心期刊都是普通期刊,核心期刊的分量遠遠大於普通期刊,發表核心期刊難度很大。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都是普通期刊。
省級期刊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各部門、委辦、廳、局、所,省級社會團體和機構以及各高等院校主辦,在新聞出版部門有登記備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
國家級期刊,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但是,以上僅是說一般情況,還有許多地方上的、有較高學術價值、影響較大的刊物也是屬於國家級刊物。如《雲南植物研究》《華中建築》《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等。可參見有關政府權威部門公布的文件。
二、國外期刊/會議
(1)文科類
①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內容覆蓋包括人類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心理學等55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
圖源網路
Ps:SSCI資料庫中有一部分內容與SCI重復,這是因為學科之間本身有交叉,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跨學科的研究在文獻中的自然反映。
②A&HCI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
創刊於1976年,是藝術與人文科學領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資料庫。據ISI網站最新公布數據顯示:A&HCI收錄期刊1160種,數據覆蓋了考古學、建築學、藝術、文學、哲學、宗教、歷史等社會科學領域。此外還從近7000種科學和社會科學期刊中挑選相關資料收錄,主題包括藝展評論、戲劇音樂及舞蹈表演、電視廣播等。收取期刊的官方語言主要為英文,但由於其領域的文化取向,如《亞洲藝術》、《中國史研究》和《當代中國思潮》等中文期刊也被此索引收錄。
圖源官網截圖
Ps:①A&HCI的重點收錄方向為文學和藝術領域,其在SSCI中也有出現,但在A&HCI中更加細化。 ②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四大期刊庫分別是:SCIE(即SCI網路版)、SSCI、A&HCI、ESCI(SCI預備役,無影響因子)。
(2)理科類
①SCI自然科學索引
SCI即《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創建的。SCI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
1976 年,ISI在SCI基礎上引出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提供了一套統計數據,展示科學期刊被引用情況、發表論文數量以及論文的平均被引用情況。在 JCR 中可以計算出每種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影響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期刊的影響力。JCR分區是把某一個學科的所有期刊的上一年的影響因子按降序排列,然後進行等分,分為四個區,每個區所佔的比例是相等的,均為25%。一區前25%;二區25%~50%;三區50%~75%;四區75%~100%。
圖源網路
Ps:打開「Web of Science」在「基本檢索欄」中輸入期刊名稱,檢索類型選擇「出版物名稱」點擊「檢索」,即可查詢期刊的JCR分區。
②EI工程索引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是供查閱工程技術領域文獻的綜合性情報檢索刊物。內容包括全部工程學科和工程活動領域的研究成果。EI 對稿件內容和學術水平的要求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的工程論文,對中國來說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科技攻關項目、「八六三」高技術項目等,論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果有創新。EI不收錄純基礎理論方面的論文。
圖源官網截圖
EI屬於國際核心期刊,主要分為會議論文和期刊論文。以下是二者的區別:
①文章質量不同:EI期刊的文章質量比EI會議的文章質量要高。因此,二者單位認可度不同,在一般高校單位中,一般EI期刊被劃分為A類型,EI會議只能劃分C類,可見單位對此的重視,獎勵不一樣。
②國際期刊號不同:正式發行的EI期刊都會有國際期刊號。EI會議中有一些學術會議,在會前就有論文集,有一些是在會後正式出版論文集,同時也具備出版社和ISBN號,沒有國際期刊號。
③提交方式不同:EI期刊是以投稿方式提交到EI資料庫,屬於JA(Journal article)方式。EI會議是以會議方式提交到EI資料庫,屬於CA(Conference article)方式。
④審稿時間:EI期刊的審稿周期長,會議的審稿周期短。
(3)綜合類
ISTP
國際核心期刊,中文名叫《科技會議錄索引》,英文名字叫( 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簡稱 ISTP)。該刊主要錄用方向生命科學、物理與化學科學、農業、生物和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和應用科學等學科的會議文獻,包括一般性會議、座談會、研究會、討論會、發表會等。
CPCI
在2008年左右,ISTP被劃分到CPCI中的一個子庫。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基於Web of Science的檢索平台,將ISTP和ISSHP(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會議錄索引)兩大會議錄索引集成為ISI Proceedings,即現在的CPCI檢索。
ISTP(CPCI)的網路版已與SCI合並,通過ISI的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來檢索,檢索方法與SCI網路版基本相同。
圖源官網截圖
上述都是一些收錄很多論文的資料庫。SCI、EI和中文核心期刊沒有任何關系,三個都是不同的收錄系統。SCI主要偏重理論性研究。SSCI是社會科學期刊資料庫。EI偏工程應用。CSCD和南大核心、北大核心都是中國的資料庫。以上都是期刊論文,ISTP(CPCI),EI(CA)是會議論文資料庫。
目前世界上的論文權威性等級大致是這樣劃分的:
SCI源刊(SSCI源刊)>EI源刊>中文核心(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EI會議、CPCI會議>國際級、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其他普刊
在基礎學科領域,SCI期刊在國內的認可度較高,而在工程技術領域EI認可度相對較高。相對中文核心期刊,SCI、EI國際認可度更高一些。

❾ 北京大學圖書館的館藏實力

截至2015年底,總、分館文獻資源累積量約1100餘萬冊(件)。其中紙質藏書800餘萬冊,以及近年來大量引進和自建的中國國內外數字資源,包括各類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多媒體資源約300餘萬冊(件)。館藏中有150萬冊中文古籍,其中20萬件5至18世紀的珍貴書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中國國內圖書館前茅,為研究家所珍視。此外,還有燕京大學學位論文、名人捐贈等特色收藏。
1.書刊報紙
據2016年1月北京大學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北京大學圖書館總館收藏中外文圖書263萬余種,其中外文圖書含有30多個語種;中外文報刊4萬余種,外文報刊以英文為主。收藏圖書年增長量在5萬種以上、報刊年增長量在5千種以上。
2.古籍文獻
古籍是北京大學圖書館最重要的館藏之一,據2016年1月北京大學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古籍文獻總量達150萬冊,其中善本古籍約2萬余種、20餘萬冊。2008年以來,北大圖書館共有352部古籍善本分別入選由文化部確定、國務院批準的第一、二、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古籍收藏具有規模宏大、種類齊全、特藏豐富、珍品眾多的特點。重要的館藏中,以年代劃分,有敦煌卷子288號,宋、元刻本300餘種,明刻本近萬種;以出版國別劃分,有日本本2000餘種、朝鮮本200餘種;以製作方式劃分,有抄、稿、寫本9000餘種,活字本3000餘種;以內容類型劃分,有方誌近5000種,家譜2200餘種,還有多個小說戲曲專藏,如車王府曲本1536種,馬廉不登大雅之堂藏戲曲小說928種,程硯秋御霜簃藏曲本1400餘種。館藏金石拓片4萬余種、8萬余件,包括了繆荃孫藝風堂、張仁蠡柳風堂二家的全部藏拓。此外還收藏有2000餘種中國古代輿圖。
北大館在CALIS技術支持下建設的「秘籍琳琅——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古文獻資源庫」,是完整展示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的網路平台。北大館牽頭建設的「學苑汲古——高校古文獻資源庫」,更是匯集了包括北大圖書館在內的中國國內24所高校圖書館藏古籍元數據60餘萬條、書影20餘萬幅,電子圖書8.35萬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籍書目資料庫之一。北大圖書館古籍閱覽室收藏有一百餘部大型古籍影印本叢書,約含古籍8萬種。不少分館也有古籍收藏,其中考古文博學院分館、中文系分館、信息管理系分館的部分古籍書目數據已經錄入古文獻資源庫中,其他分館所藏古籍的書目數據今後也將陸續進入該資源庫。
3.特藏文獻
據2016年1月北京大學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北京大學圖書館特藏文獻有:地方誌、晚清民國舊報刊、民國圖書、西文東方學文庫、中德學會舊藏、中法大學舊藏、侯仁之贈書、方誌彤贈書、侯思孟贈書、歐盟文獻、英美政府外交檔案的微縮膠卷和膠片、珍貴西文文獻、學位論文、北大文庫、季羨林贈書、張芝聯贈書、錢端生贈書、段寶林贈書、宿白贈書、台灣文獻。
4.學位論文
據2016年1月北京大學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北京大學圖書館學位論文體系建有:北京大學學位論文、燕京大學學位論文、北大名師學位論文等體系。其中:
北京大學學位論文:收藏1981年以後自北京大學畢業的所有博、碩士學位論文,以及部分優秀學士論文。閱覽地點為西區309學位論文閱覽室,可通過OPAC或北京大學學位論文庫檢索。
燕京大學學位論文:收藏有燕京大學的學士和碩士論文,共2600多篇,其中包括許多當代著名學者的論文手稿真跡,十分珍貴。燕大論文內容涉及的學科範圍較廣,對研究近代中國社會、歷史、政治等有重要的參考作用。閱覽地點為西區318特藏室。具體可通過燕京大學學位論文庫檢索。
北大名師學位論文:存於西區313北京大學文庫,共收藏有12種: 北大名師學位論文姓名論文題目畢業院校學位論文形式陳岱孫 The Rel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al Expenditures and Density of Population in Massachusetts 美國哈佛大學 博士 論文原件之復印件 陳翰笙 The Conference of Ambassadors in London, 1912-13, and the Creation of Albanian State 美國芝加哥大學 碩士 論文原件之復印件 陳振漢 The Location of the Cotton Manufacturing In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哈佛大學 博士 論文副本 董申保 The Crystalline Schists of Lower Allagnon Valley, Central Massive, France 法國克萊蒙非朗大學 博士 論文原件 費孝通 親迎婚俗之研究 燕京大學 學士 論文原件 馮友蘭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ife Ideals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之復印件 侯仁之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Peiping 英國利物浦大學 博士 論文原件之復印件 胡適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 李憲之 Die Kälteeinbrüche in Ostasien 德國洪堡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 王力 Une Prononciation Chinoise de Po-Pei 法國巴黎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 樂森璕 Die Korallenfauna des Mitteldevons aus der Provinz Kwangsi, Südchina 德國馬堡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 趙乃摶 Richard Jones:An Early English Institutionalist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博士 正式出版 5.民國舊報刊
據2016年1月北京大學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晚清至民國期間的報刊達一萬余種,舊報紙六百餘種,有不少孤本、珍本,為收藏和研究者所珍視。這一珍貴特藏主要源於老北大及燕京大學的舊藏,也有少量原中法大學和中德學會的舊藏。晚清至民國報刊對於了解研究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以及這一動盪巨變時期思想學術、軍事政治、教育文化、語言文學、社會風俗等方方面面的嬗變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為保證各項業務工作的順利進行,圖書館陸續引進和開發了各類應用系統,如數字圖書館門戶系統、統一檢索平台、統一認證系統、學科導航系統、電子資源導航系統、虛擬咨詢系統、網路培訓系統、科技查新系統、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系統,以及數字資源加工系統群、數字化服務系統群、元數據著錄系統等,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信息服務和信息加工平台。為進一步發現、挖掘和揭示圖書館特色資源,還先後推出了學位論文提交、編目和發布系統、古文獻編目和發布系統(秘籍琳琅)、北大名師人物資料庫、北京歷史地理資料庫、民國報刊資料庫等寶貴的數字特藏。
2000年,圖書館與校內其他單位聯合成立的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研究所開展了有關數字圖書館模式、標准規范(元數據、數字加工標准等)、關鍵技術、互操作層與互操作標准、數字圖書館門戶等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並開始進行大規模應用實踐,為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奠定了技術基礎。在進行研究和應用實驗的同時,還開始進行部分項目的建設,並本著「邊建設、邊服務」的原則,逐步實現在校園網上提供服務,如電子資源導航系統、學位論文提交與檢索系統、多媒體點播系統、古籍拓片示範資料庫檢索系統、北大名師檔案、教學參考書系統、網路課程服務等。2006年建成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門戶,將統一檢索、統一認證、資源調度與整合等各種新技術融入到數字圖書館建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