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料庫系統概論的目錄
第一篇 資料庫系統原理
第一章 資料庫系統概念
1.1 數據管理技術的進展
1.2 數據與聯系
1.3 資料庫系統的組成
1.4 數據的分層視圖
1.5 資料庫與信息系統的聯系
1.6 資料庫的新發展
習題一
第二章 資料庫存儲結構
2.1 數據的外存組織
2.2 基本文件組織
2.3 索引結構
習題二
第三章 數據模型
3.1 數據模型概述
3.2 層次數據模型
3.3 網狀數據模型
3.4 關系數據模型
3.5 E-R模型
3.6 面向對象數據模型
習題三
第四章 資料庫管理軟體
4.1 資料庫管理軟體的主要目標
4.2 資料庫管理系統
4.3 SQL標准簡介
4.4 ORACLE系統
4.5 客戶機/伺服器資料庫及其開發工具
習題四
第五章 層次資料庫系統
5.1 IMS的系統結構
5.2 IMS的數據結構
5.3 IMS的邏輯資料庫
5.4 IMS的數據存儲結構
5.5 IMS的數據操作
習題五
第六章 網狀資料庫系統
6.1 DBTG數據結構
6.2 DBTG數據描述
6.3 DBTG模式數據描述語言
6.4 DBTG子模式數據描述語言
6.5 DBTG數據操縱語言
習題六
第七章 關系資料庫系統
7.1 基本概念
7.2 關系資料庫系統的數據描述
7.3 關系資料庫系統的數據操作
習題七
第八章 資料庫保護
8.1 完整性
8.2 安全性
8.3 並發控制
8.4 恢復
習題八
第九章 資料庫設計
9.1 資料庫設計步驟
9.2 需求分析
9.3 概念設計
9.4 實現設計
9.5 物理設計
9.6 實施與維護
9.7 關系規范化
習題九
第十章 資料庫系統的運行與管理
10.1 資料庫運行環境
10.2 資料庫運行維護
10.3 資料庫的管理
10.4 資料庫的開發管理
習題十
第二篇 FoxPro及其程序設計
第十一章 FoxPro概述
11.1 FoxPro系列簡介
11.2 FoxPro的技術指標
11.3 FoxPro使用入門
11.4 FoxPro應用基礎
第十二章 資料庫的建立與維護
12.1 資料庫結構的建立
12.2 資料庫結構的維護
12.3 資料庫的數據輸入
12.4 資料庫的基本數據操作
12.5 資料庫文件管理操作
12.6 資料庫的管理操作
第十三章 FoxPro程序設計基礎
13.1 FoxPro程序的建立、運行和結束
13.2 內存變數的創建與使用
13.3 數組
13.4 數據的輸入與輸出
13.5 FoxPro程序結構
第十四章 FoxPro程序設計技巧
14.1 窗口設計
14.2 菜單設計
14.3 報表設計簡述
第十五章 區域網絡環境下的FoxPro
15.1 網路站點配置文件的設置
15.2 並發控制
15.3 FoxPro網路多用戶命令與函數
15.4 FoxPro的網路錯誤信息
第三篇 學習指導與實驗
第一部分 課程大綱
第二部分 學習輔導
第三部分 習題解答
第四部分 實驗
……
2. 求關於資料庫方面的書籍
《資料庫系統導論》(第七版)C.J.Date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資料庫領域中的權威著作,專業理論書籍出版至第七版,在業界是罕見的,可以想見該書具有多高的水平。
《資料庫系統概念》(第三版)Silberschatz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光看作者的名字就知道這肯定是一本好書。
《資料庫系統基礎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資料庫系統實現》機械工業出版社
J.D.Ullman著
斯坦福大學五門資料庫系列課程的前兩門教材,《資料庫系統實現》一書的層次在我國已相當於研究生課程水平。
《資料庫設計》Stephens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一本不太厚也不太難的入門書。
《數據挖掘--概念與技術》Jiawei
Han(韓家煒)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數據挖掘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韓家煒教授最新力作,系統而全面的介紹了數據挖掘技術,可讀性甚佳。
《資料庫處理--基礎、設計與實現》(第七版)D.M.Kroenke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很少見的使用Access作為實例介紹資料庫原理與設計的書,內容清晰易懂。
《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三版)薩師煊、王珊著
高教出版社
國內本科及研究生專選教材,兩位作者均為我國資料庫界的著名專家。
《資料庫原理、編程與性能》作者:
(美)Patrick
O'Neil
Elizabeth
O'Neil
譯者:
周傲英
俞榮華
季文贇
錢衛寧
等
本書既強調理論又強調應用,全書眾多的定義、定理、詳細的證明過程、豐富的應用實例使得本書翻之有望而生畏之感,讀之又有暢快淋漓之覺。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值得大家認真去學。
3. 求《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五版》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五版》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clUdt_gPKyWG026HB5atmg
簡介:可以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相關專業資料庫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資料庫系統研究、開發和應用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4. 資料庫系統概論 第五版的王珊的 pdf。求!!
資料庫系統概論 第5版_王珊.pdf (選擇普通下載即可)
另外郵箱也發了一份下載鏈接,注意查收!
1、PC電腦端或手機網頁端登錄,即可查看、下載;
2、文件有時效性,若文件失效或下載問題,請及時@私信;
3、資料收集於互聯網,僅供個人試讀,有能力多支持紙質書籍!
5. 資料庫系統概論
數據:科學實驗、檢驗、統計等所獲得的和用於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查證、決策等的數值。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五十年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類型,從最簡單的存儲有各種數據的表格到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資料庫系統:(database systems),是由資料庫及其管理軟體組成的系統。它是為適應數據處理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數據處理的核心機構。它是一個實際可運行的存儲、維護和應用系統提供數據的軟體系統,是存儲介質、處理對象和管理系統的集合體。
資料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種操縱和管理資料庫的大型軟體,用於建立、使用和維護資料庫,簡稱dbms。它對資料庫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證資料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戶通過dbms訪問資料庫中的數據,資料庫管理員也通過dbms進行資料庫的維護工作。它可使多個應用程序和用戶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時或不同時刻去建立,修改和詢問資料庫。DBMS提供數據定義語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與數據操作語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供用戶定義資料庫的模式結構與許可權約束,實現對數據的追加、刪除等操作。
6. 資料庫原理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教學大綱
課程編號 1620127 總學時 46 理論 32 實驗/上機 14
學分 2.5 開課單位 信息學院 開課系 電子工程系 修訂時間 2006年1月1日
課 程 簡 介
教學內容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主要討論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有關的應用。
主要內容包括:資料庫系統的組成、關系資料庫、資料庫設計以及數據保護等,同時講解一種重要的資料庫系統的應用。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有關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掌握相關的知識,初步掌握資料庫設計方法,並能用資料庫系統建立資料庫及簡單的應用。
修讀專業:本大綱適合本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使用
先修課程:《數據結構》
教材:資料庫系統及應用(第二版)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由崔巍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 課程的性質與任務
本課程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有關資料庫的一門統設必修課。主要任務是介紹資料庫組織、管理和使用的一般知識,包括數據模型、資料庫結構、資料庫系統、資料庫設計、關系運算、關系規范化、關系查詢(SQL語言)等方面的知識;介紹至少一種實際的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構成與使用。目的使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具有進行簡單資料庫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的能力。
二、 課程的基本要求
1.熟練掌握(代碼:A):資料庫中的概念、資料庫設計與編程方法。資料庫的結構與特點,資料庫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熟練使用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2.掌握(代碼:B):關系代數語言的使用;關系演算語言的使用;三級一致性的區別及其與可串列化調度的關系;關系資料庫以及面向對象資料庫的特點與區別;查詢表達式優化的方法。
3.了解(代碼:C):關系、關系模型、鍵碼、視圖、函數依賴等概念
三、 修讀專業
本大綱適合本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使用
四、 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
由於資料庫理論及應用是各種計算機技術的綜合應用,為了能夠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資料庫技術,要求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之前最好已經學習過以下課程:《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等課程。當然主要要求學生具有「數據結構」的基本知識,其他課程的知識要求是其次的。
對於現行資料庫的選擇,建議教師最好選擇「Microsoft SQL Server」,其它的資料庫如:Oracle,IBM DB2相對比較難理解和應用,Access又過於簡單。
五、 教學內容安排、要求、學時分配及作業
Chapter 1 緒論(2)
1.1 什麼是資料庫(C)
1.2 資料庫管理系統(C)
1.3 資料庫管理和資料庫管理員(B)
1.4 資料庫系統(B)
1.5 資料庫的過去、現在和未來(C)
作業:第2題
Chapter 2 數據模型和三層模式資料庫(4)
2.1 信息結構與E-R方法(C)
2.2 概念數據模型(B)
2.2.3 連接陷阱(C)
2.3 傳統的三大數據模型(C)��
2.4 數據獨立性與三層結構(B)��
2.5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結構(B)��
Chapter 3 關系資料庫(4)
3.1 關系資料庫系統概述(C)��
3.2 關系數據模型(C)��
3.3 關系模型的完整性約束(B)��
3.4 關系代數(B)��
3.5 關系資料庫系統的三層模式結構(B)��
作業:第8題--1),2)
Chapter 4 Microsoft SQL Server資料庫基礎(1)
4.1 客戶/伺服器體系結構(C)��
4.2 Microsoft SQL Server基礎(C)��
4.3 Transact-SQL簡介(C)��
Chapter 5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8)
5.1 SQL語言概述(B)��
5.2 SQL的數據定義功能(B)��
5.3 SQL的數據查詢功能(C)��
5.4 視圖(View) (B)�
5.5 SQL的數據操作功能(A)��
5.6 SQL的數據控制功能(A)��
5.7 SQL的宿主使用(B)��
5.8 動態SQL(B)��
作業:第2題--7),9),11 )
Chapter 6 存儲過程、觸發器�和數據完整性(4)
6.1 存儲過程(B)��
6.2 觸發器及其用途(B)��
6.3 數據完整性(A)�
作業:第2題--3)�
Chapter 7 安全性(4)
7.1 安全性概述(C)��
7.2 用戶管理和角色管理(A)��
7.3 許可權管理(A)��
7.4 其他安全問題(C)��
Chapter 8 事務管理(2)
8.1 事務(B)��
8.2 並發控制(B)��
8.3 恢復(A)��
作業:第1題,第2題
Chapter 9 關系數據理論(2)
9.1 基本概念(C)��
9.2 函數依賴的公理系統(C)��
9.3 規范化(B)��
9.4 模式分解(B)��
Chapter 10 資料庫設計(1)
10.1 完善E-R模型中的概念(C)��
10.2 資料庫設計的過程(B)�
六、 實驗內容與要求
序號 實驗內容 學時
1 建立資料庫(B)�� 2
2 建立表和數據完整性(A)� 2
3 SQL數據操作(B)�� 2
4 SQL數據查詢(A)�� 2
5 視圖的定義和操作(B)�� 2
6 存儲過程、觸發器(B)�� 2
7 用戶管理和許可權管理(A) 2
七、 教材與參考書
本課程選用教材:崔巍,資料庫系統及應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課程推薦參考書:
1)薩師煊、王珊,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薩師煊、王珊,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薩師煊、王珊,實用資料庫系統匯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王珊、陳紅、文繼榮,資料庫和資料庫管理系統,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5
5)馮玉才,資料庫基礎(第二版),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
6)施伯樂、何繼潮、崔靖,關系資料庫的理論及應用,鄭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0
7)《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三版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教委重點教材,由薩師煊、王珊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7. 《資料庫系統概論》課程講什麼內容
資料庫技術和系統已經成為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資料庫技術作為數據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極大的促進了計算機應用的發展。 本課程系統全面地講述資料庫系統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方法。包括: 第一篇基礎篇,包括緒論、關系資料庫、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資料庫安全性和資料庫完整性,共5章; 第二篇設計與應用開發篇,包括關系數據理論、資料庫設計和資料庫編程,共3章; 第三篇系統篇,作為選修內容,可以拓展學習。內容包括關系查詢處理和查詢優化、資料庫恢復技術、並發控制和資料庫管理系統,共4章; 第四篇新技術篇,包括資料庫技術發展概述、大數據管理、內存資料庫系統和數據倉庫與聯機分析處理技術,共4章,作為參考資料供進一步學習資料庫技術的學生閱讀。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系統地掌握資料庫系統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術。要求在掌握資料庫系統基本概念的基礎上,能熟練使用SQL語言在某一個資料庫管理系統上進行資料庫操作;掌握資料庫設計方法和步驟,具有設計資料庫模式以及開發資料庫應用系統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