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資料庫中的三大範式是什麼
資料庫中三大範式的定義如下:
1、第一範式:
當關系模式R的所有屬性都不能在分解為更基本的數據單位時,稱R是滿足第一範式的,簡記為1NF。滿足第一範式是關系模式規范化的最低要求,否則,將有很多基本操作在這樣的關系模式中實現不了。
2、第二範式:
如果關系模式R滿足第一範式,並且R得所有非主屬性都完全依賴於R的每一個候選關鍵屬性,稱R滿足第二範式,簡記為2NF。
3、第三範式:
設R是一個滿足第一範式條件的關系模式,X是R的任意屬性集,如果X非傳遞依賴於R的任意一個候選關鍵字,稱R滿足第三範式,簡記為3NF。
(1)資料庫的三種模式擴展閱讀:
資料庫中引入範式概念的目的:
規范化目的是使結構更合理,消除存儲異常,使數據冗餘盡量小。便於插入、刪除和更新。遵從概念單一化「一事一地」原則,即一個關系模式描述一個實體或實體間的一種聯系。規范的實質就是概念的單一化。
一個關系模式接著分解可以得到不同關系模式集合,也就是說分解方法不是惟一的。最小冗餘的要求必須以分解後的資料庫能夠表達原來資料庫所有信息為前提來實現。
其根本目標是節省存儲空問,避免數據不一致性,提高對關系的操作效率,同時滿足應用需求。實際上,並不一定要求全部模式都達到BCNF不可。有時故意保留部分冗餘可能更方便數據查詢。尤其對於那些更新頻度不高,查詢頻度極高的資料庫系統更是如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資料庫範式
⑵ 資料庫系統都有哪三級模式結構其優點是什麼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和優點如下:
(1)模式:模式也稱邏輯模式或概念模式。
優點: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
(2)外模式:外模式也稱用戶模式。
優點:它是資料庫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資料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3)內模式:內模式也稱存儲模式。
優點: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內模式.它是數據物理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是數據在資料庫內部的表示方式。
⑶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指什麼
資料庫領域公認的標准結構是三級模式結構,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內模式,有效地組織、管理數據,提高了資料庫的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用戶級對應外模式,概念級對應概念模式,物理級對應內模式,使不同級別的用戶對資料庫形成不同的視圖。
三種模式分別指:
外模式
外模式又稱子模式或用戶模式,對應於用戶級。它是某個或某幾個用戶所看到的資料庫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外模式是從模式導出的一個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許特定用戶使用的那部分數據。用戶可以通過外模式描述語言來描述、定義對應於用戶的數據記錄(外模式),也可以利用數據操縱語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對這些數據記錄進行操作。外模式反映了資料庫的用戶觀。
概念模式
模式又稱概念模式或邏輯模式,對應於概念級。它是由資料庫設計者綜合所有用戶的數據,按照統一的觀點構造的全局邏輯結構,是對資料庫中全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總體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全局視圖)。它是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的數據模式描述語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DDL)來描述、定義的,體現、反映了資料庫系統的整體觀。
內模式
內模式又稱存儲模式,對應於物理級,它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內部表示或底層描述,是資料庫最低一級的邏輯描述,它描述了數據在存儲介質上的存儲方式和物理結構,對應著實際存儲在外存儲介質上的資料庫。內模式由內模式描述語言來描述、定義,它是資料庫的存儲觀。
在一個資料庫系統中,只有唯一的資料庫, 因而作為定義 、描述資料庫存儲結構的內模式和定義、描述資料庫邏輯結構的模式,也是唯一的,但建立在資料庫系統之上的應用則是非常廣泛、多樣的,所以對應的外模式不是唯一的,也不可能是唯一的。
⑷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分別為 什麼模式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是指資料庫系統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內模式三級構成的。
(1)模式 模式也稱邏輯模式或概念模式,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
模式實際上是資料庫數據在邏輯級上的視圖。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模式。定義模式時不僅要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而且要定義數據之間的聯系,定義與數據有關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2)外模式 外模式也稱用戶模式,它是資料庫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資料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 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個資料庫可以有多個外模式。應用程序都是和外模式打交道的。外模式是保證資料庫安全性的一個有力措施。每個用戶只能看見和訪問所對應的外模式中的數據,資料庫中的其餘數據對他們是不可見的。
(3)內模式 內模式也稱存儲模式,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內模式。它是數據物理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是數據在資料庫內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記錄的存儲方式是順序結構存儲還是B樹結構存儲;索引按什麼方式組織;數據是否壓縮,是否加密;數據的存儲記錄結構有何規定等。
⑸ 資料庫的三極模式結構及其優缺點是什麼
優點:更加安全,邏輯更加清晰
缺點:考慮分層,多謝代碼,不停調用 三級模式結構:外模式、模式和內模式
一、模式(Schema)
定義:也稱邏輯模式,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模式;
② 是資料庫數據在邏輯級上的視圖;
③ 資料庫模式以某一種數據模型為基礎;
④ 定義模式時不僅要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如數據記錄由哪些數據項構成,數據項的名字、類型、取值范圍等),而且要定義與數據有關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義這些數據之間的聯系。
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定義:也稱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戶模式,是資料庫用戶(包括應用程序員和最終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資料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可以有多個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戶視圖;
③ 外模式是保證數據安全性的一個有力措施。
三、內模式(Internal Schema)
定義:也稱存儲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數據物理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是數據在資料庫內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記錄的存儲方式是順序存儲、按照B樹結構存儲還是按hash方法存儲;索引按照什麼方式組織;數據是否壓縮存儲,是否加密;數據的存儲記錄結構有何規定)。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內模式;
② 一個表可能由多個文件組成,如:數據文件、索引文件。
它是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對資料庫中數據進行有效組織和管理的方法
其目的有:
① 為了減少數據冗餘,實現數據共享;
② 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⑹ 資料庫包含的三級模式分別是什麼
資料庫領域公認的標准結構是三級模式結構,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內模式,有效地組織、管理數據,提高了資料庫的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用戶級對應外模式,概念級對應概念模式,物理級對應內模式,使不同級別的用戶對資料庫形成不同的視圖
三種模式分別指:外模式:外模式又稱子模式或用戶模式,對應於用戶級。它是某個或某幾個用戶所看到的資料庫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外模式是從模式導出的一個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許特定用戶使用的那部分數據。用戶可以通過外模式描述語言來描述、定義對應於用戶的數據記錄(外模式),也可以利用數據操縱語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對這些數據記錄進行操作。外模式反映了資料庫的用戶觀。
概念模式
模式又稱概念模式或邏輯模式,對應於概念級。它是由資料庫設計者綜合所有用戶的數據,按照統一的觀點構造的全局邏輯結構,是對資料庫中全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總體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全局視圖)。它是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的數據模式描述語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DDL)來描述、定義的,體現、反映了資料庫系統的整體觀。
內模式
內模式又稱存儲模式,對應於物理級,它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內部表示或底層描述,是資料庫最低一級的邏輯描述,它描述了數據在存儲介質上的存儲方式和物理結構,對應著實際存儲在外存儲介質上的資料庫。內模式由內模式描述語言來描述、定義,它是資料庫的存儲觀。
在一個資料庫系統中,只有唯一的資料庫, 因而作為定義 、描述資料庫存儲結構的內模式和定義、描述資料庫邏輯結構的模式,也是唯一的,但建立在資料庫系統之上的應用則是非常廣泛、多樣的,所以對應的外模式不是唯一的,也不可能是唯一的。
⑺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分別為 什麼模式
外模式、模式、內模式
外模式是存儲在資料庫中的表以及其他資料庫對象的在外部的映像,一般是指視圖;
模式是數據的邏輯存儲結構,通常都是基本表;
內模式是基本表對應數據物理存儲結構,以文件的形式存在。
⑻ 資料庫系統模式有哪三種
三級模式結構:外模式、模式和內模式
一、模式(schema)
定義:也稱邏輯模式,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模式;
②
是資料庫數據在邏輯級上的視圖;
③
資料庫模式以某一種數據模型為基礎;
④
定義模式時不僅要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如數據記錄由哪些數據項構成,數據項的名字、類型、取值范圍等),而且要定義與數據有關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義這些數據之間的聯系。
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定義:也稱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戶模式,是資料庫用戶(包括應用程序員和最終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資料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可以有多個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戶視圖;
③
外模式是保證數據安全性的一個有力措施。
三、內模式(internal
schema)
定義:也稱存儲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數據物理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是數據在資料庫內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記錄的存儲方式是順序存儲、按照b樹結構存儲還是按hash方法存儲;索引按照什麼方式組織;數據是否壓縮存儲,是否加密;數據的存儲記錄結構有何規定)。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內模式;
②
一個表可能由多個文件組成,如:數據文件、索引文件。
它是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對資料庫中數據進行有效組織和管理的方法
其目的有:
①
為了減少數據冗餘,實現數據共享;
②
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