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國足什麼時候配置最好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國足什麼時候配置最好

發布時間: 2022-11-04 22:36:38

❶ 現在的國足應該使用什麼陣型最好為什麼

用什麼陣型完全取決於對手的實力,
個人認為國足的球員不是沒有能力踢好而是心裡和狀態上出現了問題從心理上來說國語亞洲杯前兩場熱身賽非負既平甚至還有消息爆出於魯能u23熱身是因為對方換下主力才大勝對手的
再加上對西亞環境氣候的陌生以及對食物的不適應這些因素很可能影響球員的休息。在種種原因下我還是希望國足的隊員能快速調整過來打出高水平的比賽拿出足夠的拼勁哪怕輸了我們都會一直支持你的
,加油中國隊!!!

❷ 國足如何配置才能力挽狂瀾

現在國內球迷都把目光聚焦在國足客場對陣敘利亞的十二強賽上,作為國足主帥里皮多次展望這場比賽都表示了必須拿三分的雄心壯志。里皮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國足在前七場十二強賽只拿到一場勝利是極為不正常的表現。所以客場對陣敘利亞比賽,唯一目標就是拿下三分為國足保留最後一線出線希望。正如國腳們在微博上所發的後面三場十二強賽一場一場死磕對手,只要盡力了就問心無愧!在這也得感謝高洪波,沒有他在四十強賽上臨危受命力挽狂瀾,恐怕十二強賽對國足球迷都說一種奢望。

❸ 國足成功晉級了12強賽,進入12強賽後,國足進入世界盃的機會有多大

在以3:1的比分擊敗敘利亞之後,國足也以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二名成功晉級十二強。在進入十二強之後,國足的目標就是再次闖入世界盃。但是面對日韓伊澳等亞洲的傳統強隊,中國男足進入世界盃的難度是非常大的,畢竟卡達世界盃亞洲的名額只有四個。國足想要戰勝這些亞洲豪強挺進世界盃正賽的機會並不大。

國足進入世界盃的機會並不大。首先是因為球隊實力的原因。雖然說國足晉級了十二強,但是國足的實力在十二強的隊伍中是出於中下游的,所以從球隊的實力來看,中國隊進入世界盃的機會不大;其次,名額很少。在2022年卡達世界盃中,亞洲的名額只有4.5個。國足想要從十二支隊伍中搶奪這4.5個名額是非常難的,畢竟要面對日韓澳伊這四個強隊的阻擊;最後,競爭壓力大。對於國足來說,進入十二強賽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也只有在十二強賽中戰勝其他隊伍才能獲得寶貴的世界盃門票,這對於現階段的國足來說難度是相當大的。

三、競爭壓力大。

對於國足來說,進入世界盃的機會是很小的,畢竟十二支球隊來爭奪很少的名額,面臨的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這也是國足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對於國足來說,這樣機會其實很小。

❹ 歷史上哪一屆國足最強,有沒有超

其實最強的應該是97年的國家隊 那時候主力球員都是當打之年 還有年輕的新鮮血液 只不過是沒有攤上個好教練好足協罷了 後來01年十強賽的國足基本上還是97年這一波人為骨架建立的 但是主力隊員都老了四歲 競技水平明顯下降 還有一些球員因為時間推移身體狀況不好競技水平下降而沒有再入選國家隊 比如97年的姚夏 鄒侑根 魏群都沒有入選01年國家隊 川足只剩一個年齡偏大的馬明宇 高峰 黎兵 申思這些人都因為種種問題沒有再入選國家隊 後來的楊晨 邵佳一 曲波 徐雲龍 杜威啥的跟之前這些隊員都沒法比 01年國家隊真正當打之年的球員只有李鐵 李瑋峰 肇俊哲 楊晨 孫繼海 於根偉 吳承瑛這一波人 像大炮 大將軍 馬兒 都已經年齡偏大了 說句不好聽的01年能出線與其說是踢出線的 不如說是抽簽抽出線的 01年不用和日韓踢 十強賽又成功的避開了沙特 伊朗 伊拉克這些西亞強隊 再加上當時國足還有97年的班底 水平也算不錯 出線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❺ 2023年中國將舉辦亞洲杯,國足取得的最好成績是多少

2023年將在中國舉辦的亞洲杯足球比賽,第十八屆亞洲杯中國隊將借東道主之利,全力沖擊歷史上首座洲際冠軍獎杯。

2023亞洲杯上中國隊一定會有上佳表現。理由如下:隨著歸化球員的引進,國家隊無人可用的狀況將得到極大改善,特別是關鍵位置的短板問題將得以解決,李可、埃爾克森、小摩托等人的歸化加入,從而使國家隊更加有實力斬獲冠軍,而這也再次證明了歸化的作用和力量。其次,2023年亞洲杯中國是東道國,中國隊將借東道主之利,沖擊冠軍也是一個利好。第三,留洋國腳的實力也充實了國足,4年內將有更多具備留洋的國足小將屆時將會對國家隊帶來更多可用人才。

中國男足從1976到2019年一共參加了17屆亞洲杯,其中兩次獲得亞軍,2次第三名,3次小組賽未出線,2004年的本土亞洲杯獲得亞軍確實有點遺憾,從歷史的戰績來看,中國隊並非沒有實力創造歷史,只是有時候心理因素往往會引起很大的作用,中國隊也是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但是也要警惕也有參加亞洲杯以來27年最差戰績。

離2023年還有3年的時間,屆時新一屆的中國男足會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這個時候的中國隊應該已經把要歸化的球員都以歸化好,而且陣容的磨練也應該足夠默契了,中國隊的整體實力只有上升的可能,畢竟歸化球員的實力還是在那裡的,在加上中國隊主場球迷的支持,這次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只要正常發揮,中國隊的前景還是樂觀的。

盡管現在的中國隊的成績還是那麼的不盡如意,但是3年後的亞洲杯誰有感說中國隊就一定不行了,歷史是用了創造和打破的,2023年的亞洲杯別說冠軍,前四應該問題不大。

❻ 中國足球隊現在的陣容及戰術分析

中國隊現在磨練兩套陣容 451 和4411 基本打法是靈活快速 進攻主要中場兩翼直插和快速反擊 防守是中場嚴密逼強 配置了雙後腰 是很嚴密的 防守 現在足球 防守尤其重要 所以我認為中國 還是有戲的

❼ 40強賽開啟倒計時!戰前,國足三大疑問待解

和山東泰山的教學賽結束後,不僅是本期國足集訓告一段落,從下一期集訓開始,國足就將進入40強賽的臨戰狀態。而在戰勝山東泰山後,網路上又出現了諸如「國足8連勝」比較「喜慶」的文章,說句實話,我們對這支國足還缺少直觀的了解!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了在本期的集訓名單里,有11名球員參加了李鐵上任後的全部6期集訓(包括本期因傷退出的蒿俊閔),4名球員參加了5期集訓,兩名球員參與了4次集訓,再算上張琳芃、武磊,以及幾名歸化球員,這些球員是李鐵帶隊沖擊世界盃的主要框架。

在20多人的大框架往主力11人或13、4人的主力框架推進的過程中,李鐵必然會對不同的陣型、戰術打法進行嘗試。 雖然到目前為止,國足所有熱身賽都選擇了封閉,沒有完整的比賽畫面和陣型圖流出;但李鐵上任的8場熱身賽中,有6場的首發陣容先後被多位媒體同行爆了出來;而通過這6套首發陣容,或許我們能找到一些端倪。

2020年1月 國足8比0沈陽城市:劉殿座/吉翔、張琳芃、於大寶、李磊/蒿俊閔、池忠國、吳曦/劉彬彬、董學升、艾克森

2020年5月 國足4比1上港 劉殿座/唐淼、張琳芃、李昂、王燊超/吳曦、池忠國、金敬道/韋世豪、艾克森、洛國富

2020年5月 國足4比0申花 顏駿凌/唐淼、張琳芃、李昂、王燊超/吳曦、金敬道、張稀哲/譚龍、艾克森、韋世豪

2021年2月 國足5比1河北 劉殿座/王剛、於大寶、李昂、李磊/尹鴻博、張稀哲、徐新、吳興涵/張玉寧、艾克森

2021年2月 國足2比0亞泰 劉殿座/王剛、於大寶、李昂、王燊超/金敬道、吳曦、張稀哲、吳興涵/艾克森、譚龍

2020年3月國足2比0河南 顏駿凌/王剛、於大寶、李昂、王燊超/金敬道、吳曦、張稀哲、吳興涵/阿蘭、艾克森

門將位置上劉殿座首發了四場,顏駿凌首發兩場;右後衛唐淼首發兩場,王剛首發三場,吉翔首發一場;中後衛張琳芃首發四場,李昂首發五場,於大寶首發四場(再考慮到打泰山,於大寶7分鍾進球,實際上五次首發),左後衛王燊超首發四場,李磊首發兩場;中場吳曦首發五場,張稀哲首發四場,金敬道首發四場,池忠國首發兩場,蒿俊閔首發一場,尹鴻博首發一場,徐新首發一場;進攻線艾克森首發六場,吳興涵首發兩場,韋世豪首發兩場,譚龍首發兩場,董學升首發一場,洛國富首發一場,張玉寧首發一場,阿蘭首發一場,劉彬彬首發一場。

熱身賽的首發次數,一定程度上能反應李鐵用人的傾向性;但是當蔣光太、小摩托、武磊都沒有在李鐵時期的國家隊踢過一場教學賽,阿蘭加入國足時間也很有限,再加上傷病等因素也會影響到李鐵在熱身賽的選擇,這支國足的主力框架真的定下來了么?

過去帶華夏和卓爾,李鐵帶隊打過442、433、4141,3中衛等多種陣型,但他用的最多的還是4231;但通過國足這幾場熱身賽的首發不難看出,李鐵帶隊的主打陣型是442或433。之所以李鐵無法在國家隊主打4231,很大程度上是人員配置決定的。

過去十多年,卡達、伊朗、敘利亞這些西亞勁旅以及韓國隊打我們的時候,經常會採取高位逼搶,去限制中國球員的出球;而我們的球員普遍抗壓能力不行,一旦到了關鍵比賽,或者是場面比較被動的情況下,有些球員在場上接球,都會顯得燙腳的情況下,這就需要有球員站出來至少能把球給控制在腳下。

在俱樂部,遇到這種情況,大家習慣了把球交給老外。李鐵帶華夏的時候,手下有拉維奇;帶武漢的時候,有巴普蒂斯唐。國安、恆大、上港遇到類似情況,也會是比埃拉、奧古斯托、保利尼奧、奧斯卡們站出來。 國內球員里誰能承擔這樣的職責?過去5年在俱樂部層面,只有蒿俊閔和王永珀長期被賦予這樣的重任。而過去十年在國家隊層面,也只有鄭智和蒿俊閔能擔起責任。 最好的案例有兩個,一個是15年亞洲杯首戰打沙特,中國隊的場面一度非常被動的情況下,我們的球員頻繁把球交給鄭智和蒿俊閔來處理。另一個則是19年亞洲杯打伊朗,馮瀟霆和劉奕鳴被對方逼的連續兩個失誤丟球後,整個球隊心態崩掉了以後,只有鄭智和蒿俊閔能把球控制在腳下,面對逼搶可以做到不丟。

鄭智已經不太可能再進國家隊沖擊2022了,外界對吳曦和張稀哲寄予厚望;然而這幾年由於長期給外援打下手,雖然讓張稀哲開發出轉移球+後插上技能,成了更好的團隊型球員,但遇到貼身逼搶,他往往會選擇用最簡練的方式把球交給比埃拉和奧古斯托處理,大家基本上看不到他的拿球擺脫。而吳曦出道至今,從來就沒有展現過控球、帶球的技能;遇到逼搶,會習慣於以最快的速度把球給傳出去。。。至於金敬道,身體對抗的劣勢決定了,他在中路面對緊逼會很難受。當然前面如果有個佩萊、龍東這樣的強力中鋒,守轉攻也可以踢的簡單直接點,但艾克森、阿蘭哪是這種類型的球員呢?

歷史 的經驗告訴我們,中國隊需要中場有一個「控球大師」;然而現在國足陣中的吳曦、張稀哲、金敬道,以及徐新、尹鴻博、李可這些潛在人選都沒有展現過這項技能,池忠國更是在去年聯賽遭到了上港、魯能、恆大等隊的重點針對。國家隊意識到蒿俊閔的戰術作用了么?

雖然沒有合適的前腰,決定了李鐵無法移直帶卓爾、華夏時的建隊思路;但李鐵帶卓爾、華夏的局部思路,依舊有可以借鑒的地方。比如說邊路靠熱鳥、埃弗拉這樣的爆點「做文章」,國足正好有小摩托;再比如說讓邊路球員更多的後插上,國足正好有武磊。即便小摩托就參加過一期李鐵時期的國足集訓,武磊壓根沒回來過,但有了歸化球員就決定了,中國隊的進攻問題可以交由球員的才華來決定,但後防線則要看「組織」和默契。

李鐵過去無論是帶華夏,還是帶卓爾,對於防守的打磨都頗有心得,也善於在臨場中審時度勢的在3後衛、4後衛、5後衛頻繁切換。然而李鐵過去帶俱樂部,臨場中對於中後場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姆比亞的位置決定的;然而國足哪有姆比亞這種類型的球員呢?甚至可以說在鄭智淡出後,國足當下都很難拿不出一個在防守中,站得住後腰位置的球員。而在後防線上,蔣光太的能力雖鶴立雞群,但他只參加過一期集訓,他將跟誰搭檔也成了比較頭疼的問題。

過去蔣光太在英格蘭主打4後衛的右後衛和3中衛體系的右中衛,而來到恆大後,蔣光太只踢過4後衛體系的右中衛和3中衛體系的拖後中衛。簡而言之以蔣光太的踢球習慣,最好給他找個左中衛搭配,從這一點看左腳將李昂比較佔便宜。但李昂和蔣光太之前基本沒在一塊踢過,防守默契很難在一天兩天練成;且蔣光太因為語言問題,需要他的搭檔在後面指揮防線,從這一點來看,讓同樣出自恆大的張琳芃或梅方搭蔣光太也許更合適。

張琳芃右後衛和中後衛都能踢,但張琳芃上一次在國家隊踢左中衛已經是2011年20強賽客場打伊拉克,上一次在恆大打左中衛搭檔還是保隆。。。他能不能在短時間內重新適應左中衛的位置暫時要打個問號;何況張琳芃的傷病,也需要跟時間賽跑。

最理想的狀態,還是張琳芃和蔣光太打兩個中後衛;而李鐵過去帶華夏、卓爾的習慣都是一個邊後衛偏向防守,另一個邊後衛偏向進攻,單就國足這些邊後衛的屬性來看,只有王燊超屬於防守穩健的類型,這或許也是他在熱身賽中更受李鐵器重的原因之一。可一旦張琳芃和蔣光太兩個人都不適應左中衛,那有可能李昂就要頂到首發陣容,或者是重新把梅方招進來,張琳芃就要移到右邊去了;如果偏向防守的張琳芃去打右後衛,那按照李鐵的習慣操作,會不會左邊就用助攻能力更強的姜至鵬或李磊?

後防線因為蔣光太、張琳芃的原因,可能會有大調整;中場因為蒿俊閔的問題存在疑問;進攻線摩托和武磊也要跟整支球隊重新磨合,這么多的變數可能會造成「打的不練,練的不打」特殊的局面。鐵子是特別執著,有膽量有才華的教練,當然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辦法,也許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一切都是為了四十強賽甚至十二強賽有更好的成績,一起期待國足開戰!

❽ 中國足球曾經最好時期是什麼時候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中國足球的黃金時代。
眾所周知,現代足球運動的鼻祖是英國。中國的土地上最早出現的足球運動就是由鴉片戰爭後的英國水兵帶來的。香港也因此成了中國現代足球的橋頭堡。由香港至內地,外國人最多的廣東和上海也是足球運動最為普及的地方。
我國現代足球第一次國際比賽是1906年,在北京東單附近的足球場上進行的,由通州協和書院足球隊對英國兵足球隊,結果協和書院足球隊以2:0獲得勝利,並榮獲」九龍杯」。在此以後,通州協和書院足球隊和北京江文書院足球隊多次擊敗了美兵、法兵、德兵等足球隊,大大鼓舞了我國廣大人民的愛國熱情,並推動足球運動在華人中的開展。
1908年,成立了我國現代足球運動的第一個組織——南華足球會。同年,上海和香港兩地共同發起舉行埠際足球比賽,這是我國城市間足球比賽的開端。
1911年,中國、日本、菲律賓三國發起成立了「遠東運動協會」。最後兩屆又先後有印度、印尼和越南參加,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洲際國際競賽,也成為了「亞運會」的前身。當時的運動會內容還比較簡單,足球成了遠東運動會為數不多的比賽項目之一。1913年到1934年前,遠東運動會共舉辦了10屆足球比賽。除第一屆屈居亞軍外(比賽球隊只有兩只),在21年間中國隊共獲9屆足球冠軍。當時與日本隊的比賽,經常打出贏四五個球的大比分,壓得日本足球幾十年抬不起頭,日本媒體紛紛報道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1923年的第六屆遠東運動會在日本大阪舉辦。日本人想借東道主之利洗雪前恥。不料18歲小將李惠堂加入中國國家隊,中國隊實力大增。中日決戰中,中國隊五比一再次橫掃日本隊。又驚又氣的日本媒體,紛紛印發號外,沮喪之情溢於言表。上海的《申報》將日本媒體的號外傳回國內,把標題翻為「中國足球鐵軍,堂堂十年連勝」,大勝日本的喜訊流傳甚廣,使中國足球隊在亞洲體壇內獲得「鐵軍」的稱號。李惠堂的加盟大大提高了中國隊的實力,中國足球此後披荊斬棘,迎來了黃金時代。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號魯衛,中國著名足球運動員。李惠堂在各類比賽中破門1000多次,獲國內國際各種獎章近百枚,獎杯120多個。1923年被評為「亞洲球王」。
李惠堂1905年出生於香港。父親李浩如系廣東省五華縣人。李惠堂4歲那年,隨母親回到家鄉五華縣錫坑鄉老樓村居住。在那裡,這個天性喜愛足球的孩子,把家門口的狗洞當成了練習射門的目標。1921年,李惠堂考入足球運動比較普及的皇仁書院,接受了比較系統的足球訓練。
1922年,年僅17歲的李惠堂被選入香港最有名氣的足球勁旅———南華隊,出任主力前鋒。他身高1.8米,速度快,動作敏捷,控球技術尤為出色。球在他的腳下,對方兩三個人圍上去也難搶走。他的射門技術更是令人叫絕,不管什麼位置、什麼角度,都能左右開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鈞。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絕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華隊參加香港甲級足球聯賽,因其球藝嫻熟刁鑽,出神入化,常有驚人之舉,香港球迷稱之為球怪。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隨中國足球隊參加日本大阪舉行的第六屆遠東運動會,中國隊獲冠軍。18歲的李惠堂在4場比賽中初露鋒芒,名聲大振。從此開始了他獻身足球的光榮生涯。
1925年後,李惠堂在上海迎來自己的巔峰時刻,由於球藝出眾,22歲即被上海復旦大學足球隊聘為教練。隨後,又參加上海樂華足球隊,戰績顯赫。1926年,李惠堂率樂華足球隊參加上海舉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賽,以4∶1的懸殊比分大勝蟬聯9屆冠軍的英國獵克斯隊,首開上海華人足球隊擊敗外國球隊的紀錄,使李惠堂威望大增。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隊如日中天,相繼榮獲西聯甲組聯賽、首屆高級杯賽和中聯甲組聯賽的冠軍,李惠堂成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樂華隊在遠征東南亞國家中,屢建奇功,特別是率隊出戰菲律賓,戰績出色,滿載而歸。
1939年,李惠堂隨香港南華隊遠征南洋,在和馬來西亞檳城聯軍隊的首戰中,南華隊以11比0大勝。在此役中,34歲的李惠堂雄姿依舊,頻頻運球過人開弓勁射,獨入7球。
1946年,41歲的李惠堂「掛靴」退役。在長達25年的足壇生涯重,李惠堂獲得過包括「亞洲球王」在內的50多個榮譽稱號和120多枚獎章。曾4次代表國家隊參加遠東運動會獲足球冠軍。1966年他擔任亞洲足球協會和世界足球協會的副會長。1976年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足球雜志組織的評選活動中,他被評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