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家庭資產象限圖怎麼配置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家庭資產象限圖怎麼配置

發布時間: 2022-11-01 01:26:12

A. 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是怎樣的

1、家庭資產象限圖把家庭資產分成四個賬戶,這四個賬戶作用不同,所以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只有擁有這四個賬戶,並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


2、要花的錢:這個賬戶保障家庭的短期開銷,日常生活,買衣服,美容,旅遊等都應該從這個賬戶中支出。這個賬戶您肯定有的,但是我們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佔比過高。很多時候也正是因為這個賬戶花銷過多,而沒有錢准備其他賬戶。

3、保命的錢:這個賬戶保障突發的大額開銷,一定要專款專用,保障在家庭成員出現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時,有足夠的錢來保命。這個賬戶主要是意外傷害和重疾保險,因為只有保險才能以小博大,100元換10萬,平時不佔用太多錢,用時又有大筆的錢。

4、保值增值的錢:這個賬戶為保本升值的錢,一定要保證本金不能有任何損失,並要抵禦通貨膨脹的侵蝕,所以收益不一定高,但要有長期穩定。這個賬戶最重要的是專屬:

(1)不能隨意取出使用,養老金說是要存,但是經常被買車、裝修等用掉了。
(2)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賬戶,才能積少成多,不然就隨手花掉了。
(3)要受法律保護,要和企業資產相隔離,不用於抵債。

B. 正確的家庭資產配置策略,是怎樣的

過去市場上曾經流傳著一張神秘的標准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估計大家都多少有聽過。

不知你有沒遇到過保險顧問拿出這張圖告訴你:「標普圖說了,保命賬戶是20%,所以每年應該交20%的錢去買保險!」

事實上,如果你真這么做,就瘋了。

我們還是來看看更接地氣的資產配置思路吧。

02

在提資產配置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全球市場投資組合(GMP)。

全球市場投資組合是一個代表全球投資者偏好的總投資組合,其各類資產的權重反映了每個投資組合的平均構成。其相當於真實的全球資產配置圖(消費品、私人住宅除外)。

2017年全球市場投資組合分配

在1959-2015年的56年間,全球市場投資組合(GMP)股票的平均權重為53%,而房地產、非政府債券和政府債券的平均權重分別為3%、15%和29%。

56年間,全球市場投資組合實現了8.4%的年化收益,其中:

股票年化9.5%;

房地產年化9.2%;

非政府債券年化7.4%;

政府債券年化7.0%;

3個月期國債年化4.9%;

期間美國平均通脹率為3.8%,如果將通脹扣除的話,56年裡GMP的實際年化收益為4.4%,其中:

股票年化5.5%;

房地產年化5.2%;

企業債券年化3.5%;

政府債券年化3.1%;

3個月期國債年化1.1%;

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長周期里股票和房產的表現整體是最好的,每年跑贏通脹5%以上,是真正可以「生錢」的資產。

其次企業債和政府債也可以跑贏通脹,但收益率相對低不少,用來保值問題不大;最後才是國債,每年跑贏通脹1.1%,算是最穩健的選擇了。

03

總的來說,由於資產的風險、收益性不同,我們可以參照全球市場投資組合(GMP)的配置進行資產規劃。

首先我建議大家把資產劃分為四個賬戶:

生錢的賬戶(50%)—股票、房產、股票基金、可轉債

保值的賬戶(30%)—債券基金、固收信託

保本的賬戶(15%)—國債、銀行存款、銀行理財

開銷的賬戶 (5%)—貨幣基金

由於如今很多人手頭上都有幾張信用卡,花唄也都有額度,因此透支幾萬到數十萬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所以把開銷賬戶去掉也問題不大。

那麼資產配置如下:

生錢的賬戶(50%)—股票、房產、股票基金、股權、可轉債

保值的賬戶(30%)—債券基金、固收信託

保本的賬戶(20%)—國債、銀行存款、銀行理財

04

生錢賬戶

根據 歷史 數據,只要配置股票、股票基金或者房產,長期大概率都可以做到財富增值。

生錢賬戶該配置多少比例呢?

GMP里股票和投資性房產等過去五十年 平均配置比例為50%左右。

A股從2008年崩盤之後,熊了7年才重新迎來牛市,要是60歲的老頭子大規模配置股市的話,半隻腳已經入土了股市卻依然被套牢,因此老齡人配置太多股票顯然不合常理。

但對於年輕人而言,可以用短期套牢風險去換取更多超額收益,非常值得。

至於具體配置多少比例,可根據 「80-年齡」 而定。

比如30歲的家庭,生錢賬戶可以配置50%,但如果年齡太大,就不適宜配置太多股市了,比如60歲,那麼生錢賬戶只建議配置20%。

注意,任何股市類資產都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因此建議不要只盯著A股,適當全球化分散化投資,可以降低股市的波動風險。

05

保值賬戶

保值資產,也就是長期至少能齊平通脹率的資產。

我們可以參照全球市場投資組合(GMP),從 歷史 長河來看,高收益率的企業債和政府債券長期都可以略微跑贏通脹,因此它們可以作為我們的保值資產,這部分 全球市場投資組合(GMP)配置了30% 左右,我認為也是個合理區間。

目前國內的金融市場尚不發達,保值資產比較好的選擇一個是信託和私募,目前固收類信託可以達到6~7%的年化收益率,因此保值問題也不大。

但問題是,信託都是100萬起步,才能買的高門檻產品,中國絕大多數家庭都配置不起,因此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債券基金。

純債基金以配置高等級企業債券為主,如果是混合債基還會適當配置一些可轉債用來增強收益率,這類基金也具有一定保值的功能, 歷史 年化收益率也基本都在5~7%之間。

06

保本賬戶

保本賬戶的錢不追求高收益,只求本金安全,是我們資產配置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美國由於沒有理財產品的說法,因此他們大部分會選擇國債作為類保本型理財,而 國債在全球市場投資組合(GMP)也配置了20% .

但是國內除了國債之外還有很多選擇,比如現今很多小銀行的 5年期以上存款利率都可以達到5%以上 ,而且還可以享受50萬以內存款保險制度,可以說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了。

此外,保險公司推出的一年期以上養老理財產品,以及券商推出集合資管計劃等,利率都可以達到4.5%以上,而且風險也可控。

當然直接購買短債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沒有自控力,甚至還可以購買年金險來鎖定未來的現金流。

總之,保本資產的選擇有很多,具體就不展開來說了。

End

最後,我改良了更適合國內行情的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此圖適合30歲家庭):


資產配置圖

5%花錢賬戶(貨幣基金、創新銀行存款);

15%保本賬戶(國債、銀行存款、銀行理財);

50%生錢賬戶(股票、投資性房產、股票基金、可轉債);

30%保值賬戶(固收信託、混合債基、純債基金)

建議大家都花點時間歸類一下,計算自己目前的資產在四個賬戶的配比,看看自己是不是在某一方面比例過重了~

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再進行調整

C. 什麼是家庭收入黃金分配圖家庭理財技巧

家庭理財不僅是實現家庭財增值的一種手段,更是保障子女教育、規避家庭風險的一種重要方式。家庭理財的核心在於如何配置家庭資產,在保障日常開銷的基礎上,達成各項投資目標。很多家庭會使用家庭收入黃金分配圖作為資產配置的參考標准,那麼什麼是家庭收入黃金分配圖呢?

什麼是家庭收入黃金分配圖
家庭收入黃金分配圖並沒有統一規范的說法,常用的4321定律和標准普爾象限圖都可理解為家庭收入黃金分配圖。以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為例,合理分配家庭資產可包括這幾個方面:
1、日常開支
日常開支即維持日常生活所必須要花出去的錢,也就是生活費。例如吃、穿、住、行等。
這部分資產占家庭總資產的10%,因這部分資產流動性較強,可存放於銀行活期賬戶或余額寶等貨幣基金賬戶,方便隨之支取。
2、突發開支
突發開支主要用來應對家庭突然大額開銷,例如突發疾病。也可理解為保命的錢,可保證家庭在遭遇重大變故時有一定的風險抵禦能力。
這部分資金占家庭總資產的20%,因屬於轉款資金,因此日常使用頻率較低,可存為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產品,以保本為主。
3、投資資金
投資資金以獲得投資預期收益為主,例如投資基金、債券、房產等,占家庭總資產的30%。
4、保本資金
這部分資金通常用於達成中長期理財目標,例如養老費、子女教育費等,占家庭總資產的40%,投資方向以中長期保本型產品為主。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家庭資產配置方式都只能作為參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各部分的資金的比例可適當調整,畢竟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和理財目標是不相同。
以上關於什麼是家庭收入黃金分配圖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D. 如何有效的進行家庭資產配置

在討論怎麼投資之前,我們要先看一看,錢是不是都放對了地方?

如何做好我們的資產配置,幫助我們實現家庭資產的有效的保值和增值?

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橫豎兩根軸分成的四個部分,視為4個賬戶,也可以看做是4個籃子,我們要把所有的錢分散放到這4個籃子當中。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要放到以下四個籃子里

第1個籃子:

先放上咱們平時要花的錢,用來滿足我們的基本消費,比如說日常的吃飯、生活、旅遊等。這些錢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流動性要求特別高。這筆錢用銀行的活期存款,當然貨幣基金更好,用來投資,要求隨時可以存取的,那麼如果咱們用貨幣基金的方式,還會比這個活期存款的利息要稍微高一點,而且每天還都能看到收益到賬,那麼這一部分錢,一般要留夠咱們家裡面3~6個月的生活開支,一般是占家庭資產的10%是比較合理的比例。

第2個籃子:

應該是一些保命的錢,就是咱們用來一些生活保障類消費的一些資金,一個家庭,最起碼有20%的資金應該用於這個生活保障的消費,比如說咱們在這個五險一金的基礎之上,再為家人購買一些額外的這個商業保險,比如說這個重疾險啊,壽險啊,意外險等等。保險的支出那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咱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突發的狀況,所以,我們要留一些這個備用金來應對這些突發用錢的情況,這部分錢,通常我們也可以跟平時要花的錢一樣做一些這個流動性比較好的理財即可,不過要注意,千萬別給花了,要留在那裡專款專用。

第3個籃子:

要放我們能夠生錢的錢,而且是能夠獲得比較高的收益的錢,那我們所說的這個高收益呢,就是像股票、基金等等這樣一些可以獲得高收益的、浮動的收益類的產品,可不是那種說什麼承諾百分之幾十甚至百分之幾百的這種高息理財的騙局。高收益也同樣伴隨著高風險,所以大家在做這部分投資的時候,要有比較好的這個投資的心態,也要有相應專業的投資知識才行。這部分錢佔到家庭資產的30%就可以了。

第4個籃子:

我們希望能夠穩穩妥妥的理個財,不要虧,能跑贏通脹就好,要放我們要用來保本升值的錢,比如說拿這些錢去投資一些風險性稍微低一些的,像信託、債券、基金……,能夠比較安心的獲取一些穩定的這個固定的收益,那這部分錢在整個家庭資產中占的比例最多,要佔到40%

以上就是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所給出的4個籃子的分配方式,也是我們經常說的家庭資產配置1234原則。不過每個家庭,根根不同的資產情況、資產規模、抗風險能力,以及家庭成員的年齡等等因素的區別,每一個家庭的資產配置計劃還是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這個最簡單的1234原則呢,可以作為一個基礎的參考。

規避風險同時財富增值

「資產配置理論」,是一種發展分散組合的投資方法。是通過把各種資產如股票、債券或現金等按照變化的比例和位置等做整體考慮並進行分散的投資。

投資理財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剛需,很多人開始涉足資產配置用於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當面對種類繁多、風險不一的投資項目和工具時,如何進行合理的配置、科學的理財,才能使得投資的收益和風險達到最佳平衡點

作為家庭資產配置來講,通常步驟如下:

1、進行家庭資產配置之前,首先要對家庭資產進行盤點,清楚自己家裡目前的收入來源,收入類型和分布,支出分類,目前的資產清單等,這是最基本的,因為只有知道了收入、現有資產類型和金額、支出等等,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資產配置。

2、由於家庭資產配置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所以需要和家庭理財目標進行匹配,比如用多長時間實現什麼樣的理財目標,將目標和收支、資產進行匹配,才能夠做出家庭資產的合理配置方案。

3、要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設置出用來日常開銷的部分,這部分錢是作為家庭生活費用的,通常以活期儲蓄或者貨幣基金的形式存在,每個家庭成員的衣食住行開銷都從這裡面出。

4、然後設置出用來保值的資金部分,金額大約占總比的20%-30%,這是用來家庭保值部分的錢,用來應付通貨膨脹、意外事故、重大疾病,通常是用債券、信託、保險等形式。

5、投資資金部分是家庭用來增值的錢,這部分是用來給家庭資產進行增值的,通常是以股票、基金等等家庭最擅長的投資形式進行投資增值。

6、最後一部分配置是長期配置家庭資產,是用來長期投資的賬戶,包括養老金、子女教育等等,由於是長期賬戶,所以需要相對安全且收益率適中,通常是以指數基金定投、不動產等等形式。

這個圖就可以解釋清楚:

或者說:規劃—策略—配置—優化,循環往復。

如:某家庭接下來一年需要一下支出:

那接下來可以對於所有將要支出的錢進行排序:

然後要明白,不同的投資工資工具收益不同,風險系數也不一樣

接下來將支出和收益進行配對

要達到設定的收益目標,需要設定幾個次目標:

家庭平均負債年利率目標;

家庭的負債比例,即凈總比目標;

不同板塊的年化收益率目標;

設定自己的平均負債年利率,把這個指標作為負債優化目標之一。

比如平均負債年利率為:6%、8%、10%、12%、15%等等。

然後設定目標年化收益率:

1、保本保收益組合

能確保本金安全,能保證收益率,目標年化收益率10%

2、保本不保收益組合

能確保本金安全,不能保證收益率,目標年化收益率15%

3、不保本不保收益組合

不能保證本金安全,不能保證收益率,目標年化收益率30%

然後,計算配置金額,投資多少資金在相應的投資渠道中,能滿足我的需求。

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

收益(收益率、凈總比、負債年利率)大於支出(理想生活支出)

接下來分享幾個資產配置過程里可以去參考的法則:

1、理財72法則。該法則能夠迅速計算出理財收益與時間的關系。

假如我們有一筆年利率是X%的理財,復利計息,那麼用72除以x,得出的數字就是本金和利息之和翻一番所需要的年數。舉個例子:如果現在把10萬塊存進銀行,利率是每年6%,每年利滾利。那麼,存款變成20萬需要多長時間?用72除以6就是答案,即12年。

2、4321法則

「4321法則」是人們在長期的理財規劃中總結出的投資定律,用於指導人們在投資時的資金配比問題。其內容如下:

40%的收入用於投資創富,致力於財富的增值。如購買房產、理財類的保險產品、股票或基金等;

30%的收入用於家庭生活開支,保證基本生活消費需求;

20%的收入,致力於財富的保值的同時,擁有快速兌現的流動性;

10%的收入用於保險規劃,進行人生風險管理。

「4321法則」是一個具有實踐價值的投資定律,按照這個法則進行家庭財務的支出,是比較合理的。

3、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

滿足了「黃金三原則」的資產配置,就是一個相對科學、均衡、穩健、含金量高的配置。這三個原則分別是跨資產類別配置、跨地域國別配置和另類資產配置。

跨資產類別配置,即「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在投資組合中,應當包含保險保障資產類、固定收益類、房地產金融類、二級市場類以及私募股權風險投資類這五類資產。

不同類別的資產,風險收益的匹配性不一樣。科學配置不同類別的資產,互相搭配,能夠達到平衡風險和收益的效果。

跨地域跨國別的資產配置,要求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不能局限於國內市場,不要只持有單一貨幣的資產,需降低資產的關聯度。

想要接軌國際市場,提高資產收益,最佳選擇就是跨區域投資,持有多種貨幣,分散匯率風險。

另類資產配置能夠博取的收益很高,不過伴隨的風險系數也比較高,以私募股權、風險投資、母基金等為代表。這類資產配置比較適合風險偏好高、資產系數大的高客群體。

4、80定律

80定律是一個預計投資風險承受能力的定律。在這個定律里,風險投資佔比多少,要看年齡的大小。具體規則是:80減去年齡所得到的數字,即是高風險的投資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

高風險可投資數額 =(80-你的年齡)*100%例如,對於一個30歲的人,高風險的投資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為50%。而到了60歲時,合理的比重是20%

高風險資產佔比是與年齡成反比的。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抗風險能力降低,風險投資比例也需逐漸降低。保險作為長期的理財工具,所佔比例應逐漸提高。

5、雙10定律

雙10定律是指:

A、每年繳納的保費應當佔到家庭年收入的1/10;

B、保險額度應當是年收入的10倍。

我們在對個人及家庭的保險規劃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訂制與評估時,應充分參考「雙10定律」的保險原則。配置足夠的保險額,在風險來臨的時候,家庭的財富韌性才會強大。

1、理財72法則

2、4321法則

3、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

4、80定律

5、雙10定律

去掉風險,剩下的才是利潤。

結語:無論做何種投資,資產配置的理念必須先行。在投資獲利的歸因分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收益是由合理的資產配置形式決定的。所以:

科學的資產配置是長期投資成功的關鍵因素。

E. 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

標准普爾曾調研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分析總結出他們的家庭理財方式,從而得到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

象限圖把家庭資產分成4個賬戶,這4個賬戶作用不同,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只有擁有這4個賬戶,並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

第1個賬戶是日常開銷賬戶

是要花的錢。一般占家庭資產的10%,是家庭3-6個月的生活費。一般放在銀行活期存款和貨幣基金中。

這個賬戶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佔比過高,很多時候也正是因為這個賬戶花銷過多,而沒有錢准備其他賬戶。

第2個賬戶是杠桿賬戶

是保命的錢,一般占家庭資產的20%。保障在家庭成員出現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時,有足夠的錢來保命。

這個賬戶主要是購買意外傷害和重疾保險,因為只有保險才能以小搏大,200元換10萬,平時不佔用太多錢,用時又有大筆的錢。

第3個賬戶是投資收益賬戶

是生錢的錢。一般占家庭資產的30%,用有風險的投資為家庭創造收益。

這個賬戶為家庭創造高收益,往往是通過您的智慧,用您最擅長的方式為家庭賺錢,包括您投資的股票、基金、房產、企業等。

這個賬戶的關鍵在於合理的佔比,也就是要賺得起也要虧得起,無論盈虧對家庭不能有致命性的打擊,這樣您才能從容的抉擇。

第4個賬戶是長期收益賬戶

是保本升值的錢。一般占家庭資產的40%,目的是保障家庭成員的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留給子女的錢等。這是一定要用、並需要提前准備的錢。

這個賬戶的關鍵是一定要保證本金不能有任何損失,並能抵禦通貨膨脹的侵蝕,所以收益不一定高,但卻是長期穩定的。投資渠道是債券、信託、分紅險的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等。

其次關鍵是專屬:1、不能隨意取出使;2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賬戶;3、要受法律保護,要和企業資產相隔離,不用於抵債。

這個家庭資產象限圖的關鍵點是平衡 。當我們發現我們沒有錢准備保命的錢或者養老的錢,這就說明我們的家庭資產配置是不平衡的、不科學的。這個時候您就要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花的錢太多了,消耗錢的速度大於賺錢的速度呢?或者是你將你的資產過多地投入了股市、投入了房產呢?

這個劃分方法是非常科學的,但在實際使用時,我們會發現,短期消費可能暫時很難控制在10%,保險花20%好像有些太奢侈了。簡單說就是,分配比例很難具體使用。其實,這個四象限法,更適合已經有了一定量資產的家庭來配置。

PS:輸出倒逼思考,學習效果最好。

F. 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是怎樣的

標普家庭資產象限圖根據資金用途把家庭資產分為四個類別,分別為要花的錢、保命的錢、生錢的錢和保本升值的錢,四類資產的佔比分別為10%、20%、30%和40%。

要花的錢,指的是日常的生活費開銷,如衣食住行樂都包含在裡面,大概要儲備3-6個月的生活費才算充足,這樣即使出現開支意外增大或者收入突然停止的情況,也可以保證家庭的正常生活短期不受影響。

保命的錢,指的主要是用於保險保障的開支,尤其是現在癌症發病率正在逐步年輕化,一旦得了重大疾病,開支金額往往巨大,所以聰明的家庭總是未雨綢繆,提前為家人購買充足的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壽險,從而避免陷入因病返貧的困境。

G. 理財規劃之一張圖學會家庭資產配置

不知不覺間,我的理財規劃系列文章已經更新到了第十篇。 有讀者跟我反饋,理財規劃感覺好專業好復雜哦,我也不想花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成為理財專家, 有沒有比較簡單的方法,讓小白也能做好基本的資產配置呢 ?

答案是:有!

 而且確實非常簡單,容易操作。 只需看懂一張圖,人人都能做好基本的家庭資產配置 。

下面這張圖就是家庭資產配置的大法器,也就是理財江湖人盡皆知的 標准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 :

看名稱就知道是個舶來品,命名來自於「標准普爾」這家公司。 

標准普爾是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該公司曾調研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分析總結他們的家庭理財方式,從而得到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正所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因此這張圖被公認為最 合理穩健 的家庭資產分配方式。

不過這名字有點拗口,我們也可以把這種家庭資產配置法簡稱為 「1234」理財法(也有人稱4321法) 。

1234分別代表資產配置的四個賬戶,1.現金賬戶;2.保障賬戶;3.保本增值賬戶;4.投資賬戶。

下面我們逐一介紹這4個賬戶。

根據標准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的建議,建立現金賬戶的金額佔比約為家庭總資產的 10% 左右為宜。

建立現金賬戶的目的是解決短期的消費需求,工具可以是現金,信用卡,銀行活期存款又或是余額寶這類的貨幣基金,現金賬戶最重要的是流動性,需要使用的時候馬上就能花出去的。

比如你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費用從哪裡來呢?--從現金賬戶里支取。

再比如你突然接到了老同學的紅色炸彈,如果是在婚慶高峰期,可能紅色炸彈還不少,紅包錢從哪裡出呢?--現金賬戶。

又比如,工作不開心了,一氣之下要炒老闆的魷魚(又或是被炒魷魚),在還沒找到下家之前,生活還得繼續,每天都有支出,可以支撐自己2~3個月沒有工作的錢從哪裡來呢?----還是現金賬戶。

保險賬戶的建立是為了應對 黑天鵝事件 的發生。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黑天鵝事件可能是家庭成員的一場大病,一次意外事故導致家庭成員的離世或喪失勞動能力,自然災害或火災導致房屋的損毀... ...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每時每刻,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角落發生著的風險。

每天看看新聞頭條,看看輕松籌的網頁,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到醫院去逛逛,感受一下醫院的人滿為患和住院部的一床難求。慶幸我們今天還生活得好好的。 可是明天會發生什麼? 誰知道呢?

事實上,所有發生風險的人,都沒有預見到自己會在什麼時候遭遇風險。如果能夠提前預知,就有辦法避開了,不是嗎?

保險並不能阻止風險的發生,而是減少風險發生時帶來的經濟損失,給家庭提供金錢的補償。

准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建議家庭保險支出佔比為家庭資產的 20% 左右,不過根據我國目前的保險市場來看,如果家庭配置保險的是以消費型保險為主,保費的支出可以控制在10%以下,甚至更少。

家庭資產要增長,必然要求家庭資產投資的回報率要高,因此,在家庭資產中配置一定的比例用於風險投資,搏取超額收益就成為必需。

這種投資的方式包括:股票、期貨、基金、P2P、公司股權,比特幣等,只要是你擅長的投資方式,並且能夠賺錢就行。然而,「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用於此種方式的資產在家庭可支配資產中所佔的比重要合理,要在家庭可承受的范圍內,換句話說,就是「 無論盈虧對家庭都不能有致命性的打擊 」。

准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建議的合理比重為 30% 。

這個賬戶的首要目標是 安全 ,其次是 穩健增值 。 

安全的原則即保本,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本金還在。 

為什麼要 安全第一 呢?因為我們的一些家庭理財目標,是經不起折騰的。比如給孩子准備的教育金,給自己准備的養老金(過去老人常說的「棺材本」)。 孩子到了那個年齡就要上學,能因為自己的投資失利,就剝奪孩子上學的機會嗎?

第二目標是 穩健增值 。

我們都有體會,物價是逐年上漲的,也就是存在通貨膨脹。如果我們的資金只是保本,增值的速度卻跑不贏通脹的話,那就意味著我們的資產是在逐年縮水的。 溫和的通脹率,參考值為3%左右。也就是說,長期來看,這個賬戶理財的年化收益率要在3%以上,保持復利增長。

安全+大於3%的年化收益率,還是比較容易達成的。可選擇的工具很多,比如大額存單,養老年金,國債,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等等。 

標准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建議這個賬戶的資產佔比 40% 為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標普的這個資產配置圖,針對的是中產階級家庭,即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照搬套用的。

人的一生要經歷不同階段,如單身期(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家庭形成期(二人世界),家庭成熟期(夫妻+孩子+雙方老人)+退休期... ...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這四個賬戶的資產配比肯定要有所不同的。 

單身期的抗風險能力最強 ,投資賬戶的資產佔比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可以遠超30%,失敗是年輕人的特權,大不了重新來過。

家庭成熟期的家庭責任最重 ,正所謂「上有老,下有小」,最需要檢視保險賬戶的保障是否足夠,否則一場意外或是重病,都可能讓家庭從小康陷入貧困。

最後我想送給大家的理財建議是,家庭資產配置圖中的資產比例相對沒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四個賬戶都有要,一個也不能少。

還沒有建立起4個賬戶的朋友,看看自己缺哪個,缺什麼補什麼。 

已經建立了4個賬戶的朋友,每年定期檢視一下,各個賬戶的資產配比是否合適,適合自己當下的情況。

朋友們,理財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讓我們的生活得更美好。

從6月開始,我會用自己5年的保險從業經驗,跟大家分享保險賬戶的細節。歡迎關注。

系統地了解理財規劃,可閱讀下面這些專題文章 :

1. 理財規劃師的職業介紹 -

2. 如何做好現金規劃? -

3. 消費支出規劃--選擇題?計算題? -

4. 子女教育規劃(上) 

5.   子女教育規劃(下) -

6. 理財規劃系列之--退休養老規劃 -

7. 理財規劃之稅收籌劃 -

8. 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 -

9. 理財規劃之--投資規劃 -

H. 如何理解家庭資產配置「4321法則」

什麼是家庭資產配置的「4321」法則?看看它的大名:

「標准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

它是由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信用評級機構的標准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總而言之就是很牛掰的一家金融公司)調研了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分析總結出他們的家庭資產配比,從而得到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

這張圖被公認為最合理的家庭資產分配圖。

吹了這么久,現在來看看它的廬山只能面目吧!

本來我想自己畫,發現呢昵圖網有就借來用一下

這張圖片是不是看起來很簡單,沒什麼玄機。但往往有效的方法是大繁至簡。細心看,希望你能有所收獲。

第一部分:要花的錢(占總資產的10%)

圖片來自昵圖網

第一個是日常開銷賬戶,一般占家庭資產的10%,為家庭3-6個月的開支做准備。一般存在銀行或放在余額寶里。

根據第一個象限我們可以先看看我們每月的開支是否超支。

例如:現在家庭一共有40萬的資產。10%就是4萬也就是說著四萬是我們家庭3-6個月的開支上線。那麼家庭每個月的開銷控制在6666~13333元比較合理。

第二部分:保命的錢(占總資產的20%)

圖片來自昵圖網

這個賬戶是為突發意外准備的應急資金,是為了保障家庭成員在出現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時,有足夠的錢來保命。

大家都知道現在醫療成本很高,如果不會轉嫁風險,很可能「一病回到解放前」,因此需要一些商業保險公司來替我們承擔風險,這部分的錢就當給保險公司的「保護費」。

這部分錢平時看著只出不進,等真正遇到意外的時候你就會慶幸買了這根「 避雷針」。

第三部分:生錢的錢(占總資產的30%)

圖片來自昵圖網

這個賬戶是為了提高家庭被動收入,在做好了前兩步的基礎上,這部分盈虧已經不會對家庭造成致命的打擊,沒有了壓力,相信你能更從容的打理自己的資產。

這個賬戶最大的忌諱是貪婪,很多人第一年用30%賺到了錢,第二年就用90%投入市場,往往不會有理想的結果。

第四部分:保本升值的錢(占總資產的40%)

這個賬戶是一條漫漫長征路,因為這部分的錢往往投資周期長,要求安全穩健。

因為用的時候需要的數額很大,所以單靠存是不夠的,還要選一些適合長線投資的穩健的項目,用復利的力量滿足將來的需求。

四個象限講完了,再來看看如何結合到我們的理財金字塔中。

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這個理論被一些人演化出了很多內容什麼「1234理論」「資產最優配置理論」一大堆,很多都是用來推銷理財產品或者保險產品的,所以導致一些人認為這是騙人的理論,是銷售人員的銷售手段。

其實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學習裡面對我們有用的知識,而不是爭辯其他人告訴我們這個理論的目的。

我上面講的是理論知識,僅供大家參考。

估計標准普爾公司編制這個圖的時候肯定沒想到中國房價這么貴,所以我們的情況還是要視每個家庭的情況做出合理的修改。

但總體的思路就是這樣,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喜歡我就關注吧(๑• ㅂ• )و 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進步٩(ˊωˋ*)و *。

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資產調配法則,一個家庭也有一個家庭的資產調配法則。標准普爾公司(一家很有權威的金融公司)對全球十萬個家庭資產穩定增長的家庭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對他們家庭資產的分配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與總結,最終得出標注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這個象限圖是一個扇形統計圖,一共分為四大塊兒,將家庭的資產分配概括的分為四大部分。這四大部分分別是:保本的錢;生活的錢;保命的錢;要花的錢。這四部分各自所佔的比例分別是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十。這個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的主要部分就是這樣,所謂大繁至簡就是如此了。接下來坤鵬論就這四個部分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要花的錢

要花的錢這個象限所佔的比例是百分之十,是四個象限中所佔比例最小的一部分,卻是最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要生活就會有一定的支出。這部分具體是一個家庭里三到六個月的生活費,流動性強的活期資產,還有餘額寶之類的家庭資產。如果說一個家庭一共有二十萬的資產,那麼按照這個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的計算方法來看,這個家庭三到六個月的生活費就是兩萬塊錢,平均每個月五千塊錢的生活費是比較合理的。

二、保命的錢

保命的錢這個象限所佔的比例是百分之二十,這部分錢用於一個家庭中的家庭成員如果出現了重大疾病用於治療的費用,或者是每個階段為每個家庭成員買意外保險的費用。生活中平時買個感冒葯之類的費用不計入其中。這部分雖然所佔比例不小,不過一個家庭里最重要的就是每個家庭成員身體 健康 與平安,為了一個家庭的長久打算,這筆錢花的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生錢的錢

生錢的錢這個象限所佔的比例是百分之三十,這部分錢用於股票、基金、房產等高風險投資,主要是用於提高額外家庭收入。當然,這是要在已經做好了前兩個步驟的前提下才可以進行。如果一個家庭的基本消費、用於出現意外情況的錢都沒有又何談提高家庭額外收入。再進行這部分的具體實施最大的的注意事項就是不要貪心,見好就收就可以了,不可以見到盈利了就把這部分的資產一次性投進去,甚至動用了原本應該分配在其他部分的資產。雖說風險越大回報越大,可是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血本無歸,這不是一個家庭可以輕易承擔的風險。

四、保本的錢

保本的錢這個象限所佔的比例是百分之四十,是四個象限中所佔比例最多的,一個家庭中近乎一半的資產都用在了這部分。這部分用於家長未來的養老,孩子的教育,還有銀行理財,存款等。這部分所佔比例最大,使用的時間也最長,這是一個家庭保障未來幸福生活的保證書,用的數額相對巨大,因而除了單純的存錢還要有一定的理財手段,長久的在當下努力是為了以後的幸福。

一般按「4321」法則對家庭資產的配置,都是很有錢的大款家庭!

他們在長期的理財規劃中,總結出來一個規律,這正是所謂的「4321」定律,這個定律是針對高收入的家庭,這些高收入的家庭的支出比例,是用整個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來買房或股票、基金方面的投資,百分之三十用來開支家庭生活,百分之二十用來做銀行存款,百分之十用來以備不時之需或用來買保險。

他們就按照這個「4321」定律來安排資產,又可以滿足家庭的生活需要,也可以通過投資保值來增值,還能對家庭提供基本保障和保險。

一般的人就比不上這些有錢人,「4321」定律根本就用不上!

「4321 法則」是我們常說的家庭收入配置法

核心為:將40%的收入用於房產和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最後10%用於保險。

在不少理財師給出的家庭理財建議中,「4321 法則」常常出現。但對於這個基礎概念,其實不少大學在校生也並不陌生。我們常常觀測到在理財中生搬硬套的現象,而這顯然歪曲了這個法則的目的:幫助人更好的理財。

理財,根據不同人生階段,收入模式,收入額度,不同 社會 情況都需要做合理調整,因人因家庭而異。使用4321提供了思路和模版幫助人理解便好。

非常不認可「標准普爾家庭資產配置4321法則」
不知何時起,「標普4321法則」被推崇為家庭資產配置的黃金法則,被很多人推崇備至甚至效仿,據說是標准普爾公司調查了十萬個家庭得出的統計結論。

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孤行者沒有找到相關的正式信息和依據,也不了解這十萬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和分布范圍,更不知道這些家庭是否都按4321法則配置家庭資產,但是我十分相信鄭板橋的「十分學七要拋三」,即便是100%的真理,也要放在真理正確的環境里使用。

我之所以反對是因為以下幾點:
一、不同的家庭不可能按相同的比例配置資產

二、不同的年齡不可能按相同的比例配置資產

三、不同的收入不可能按相同的比例配置資產

四、不同的 社會 保障條件不可能按相同的比例配置資產

五、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可能按相同的比例配置資產

把資產配置分為四個象限的做法是可取的,但是四個象限的名稱和使用條件不同文章也不一樣,大多存在重復和歧義。

因此孤行者很不贊成刻板的「4321法則」,建議廣大投資者不要被所謂的「高大上」蒙蔽了雙眼,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才是最好的配置,機械的照搬照抄永遠都得不好的結果。

這些年對家庭資產的配置法則也有幾個就不說了,我看大多數都是依米國的辦法加工後形成的比較多。生活的,住房的,理財的,投資 健康 投資股票的等等,不是說不好,現在國人大多數還沒有達到那樣的條件,符合的話也是極少數人,第一得有錢,第二你是理財高手和投資高手才行,大多數人買房子把兩代人的錢都用光了,那來的4321?付了首付只有用1來共同還貸款了,用2的話再還車貸就是了,這個指的是大多數人。也有的人說這些辦法很科學,我也不反對,最好用現實國情的辦法解決這些事最好。理財的賣保險的這些人,有的人專門忽悠年紀大的人從這方面說事,理財產品本來是個風險大的產品,有的人越理財把財產理的越少,把銀行的存款變成了保險產品這樣的事也不少,雖然是少數可也存在這方面的問題。說實話大多數人是受利益的誘惑,有幾個人真正懂的這方面的知識。我認為4321當時不接大多數人的地氣,達到了以後再說吧,回答完畢。

家庭比較合理的支出比例是:40%的收入用於買房或股票、基金方面的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不時之需10%用於保險。

「4321」法則有很多個,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主要是從資產多元化的角度配置。具體的比例也不要墨守成規,實際上不同人群、不同特點,需要搭配的比例也是不一樣的。

有人說,10%用於保險、20%用於儲蓄備用、30%用於衣食住行、 40%用於投資創富。

也有人說,10%是購買商業保險,20%用於理財存款,30%用於生活,40%投資於住房和股票。

另外,還有人說,10%用於家庭的日常支出,20%用於防止意外,30%用於高額收益的投資,40%用於長期保障。

實際上對於國人來說,最低收入水平達到最低工資水平的人群,根本沒有必要、現實他們也不會去了解各種投資,萬一30%的收入不夠消費難道還要餓死?這樣的水平了還要購買商業保險?

至於擁有千萬人民幣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每月拿出30%的收入來用於消費也是笑話。根據2020年胡潤財富報告,千萬人民幣資產的高凈值家庭中,有60%是企業主,企業資產占其所有資產的59%。他們還擁有200萬的現金及有價證券,以及500萬元以上的自住住房。

一般來說,像我們普通人的收入每月五六千元,首先需要繳納的其實應當是 社會 五項保險,從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多方面保障家庭。

一年拿出六七千元的錢購買商業養老保險,說實話,既買不了多少復雜的品種,也對家庭是一份不小的負擔。這樣的家庭,還是建議能攢多少就攢多少錢。

如果害怕貨幣貶值,那麼理論上應當投資於股票(基金)、房地產等抗通脹的資產中,大多數人選的是第二種。

當家裡有百八十萬積蓄,能夠應對各種風險支出的時候,再考慮按照4321的原則配置資產吧。

當然也有的家庭喜歡冒險,特別是獨身一人的年輕人,他們可以將全部的財富投資於股票基金等高成長的投資中(建議選擇自己熟悉的投資方式,不熟悉的投資實際上是去送錢的)。因為他們還年輕,即使全部損失財富,也有通過勞動能力掙回財富的可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應當逐漸轉為安全穩健的理財產品。

所以,一定要記住,所有的原則都是死的,一定要活學活用。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溪妹認為:淺談什麼是家庭資產配置的4321法則。本身的定義是:把家庭中總收入的資產分為4個部分,他們分別是投資佔40%,日常開銷是30%,備用金20%,保險什麼的佔10%。就是所謂的4321法則。

投資理財:是每個家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不光是要會賺錢還要會投資理財,保證未來家庭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主要投資方向是基金、貨幣、黃金、股票等。還是看每個家庭實際的情況來選擇。

日常開銷:這筆錢是用於日常家庭開銷使用,包含於家庭中的基本吃喝玩樂的費用,如果有房貸車貸的話這筆錢也是包含在內的。在使用的時候要節省一些,還是那句話不需要的東西沒必要買。能省則省。

備用金:家裡誰沒點著急的事兒,這邊錢可以放在貨幣理財中存放,主要因素就是流動性比較強,隨時買入賣出,提現2小時到賬。到了真的著急用錢的時候直接取出來使用。

保險:人身保險最重要,當你出生還是老年,都是需要一份保險,這個雖然占的比較小,但是還是需要有的,也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的。還可以預防家庭資產遇到的意外情況,避免對家庭造成經濟創傷。

可能很多人對家庭的「4231法則」都不是很清楚,根據家庭資產配置的「4231法則」,40%的錢用於投資理財,30%的錢用於日常生活支出,涉及到衣食住行等。20%用於儲蓄備用,10用於保險。當然這樣的配置是較合理的方式,但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這樣,畢竟大家的生活質量還是有差距的,可能很多農村地區的家庭收入的大部分都花在衣食住行上了。

但是,大致的方向就是這樣。除了日常生活消費支出,每個家庭都需要規劃下剩下的資金。多少錢用於投資理財,多少錢是目前不需要急用的,還有剩餘的錢可以做些什麼。建議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錢存在余額寶里,不僅不影響日常消費支出,還能享受一定的利率。大部分資金選擇穩健的理財方式,比如銀行理財產品,定期理財等,如果承擔風險能力較大的話,還可以選擇基金定投、股票等方式,當然,現代 社會 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所以為家人購買保險,也是不錯的選擇。總體來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