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mpp架構資料庫有哪些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mpp架構資料庫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0-28 16:40:45

A. 如何查看MPP資料庫

MPP的代表產品有:Vertica/Redshift(Paracel,被Amazon買買下了源碼的license後變成Redshift)/Greenplum。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三者其實有非常很多相同點:
1.全部基於PostgreSQL
2.都是基於列的存儲(Columnar Storage)
3.操作都是以Scan為基礎,依賴Compression來提供性能的優化

B. MPP 與 Hadoop是什麼關系

NUMA全稱為Non-Uniform Memory Access,是主流服務伺服器為了提高SMP的可擴展性而採用的一種體系結構。主流伺服器一般由多個NUMA節點組成,每個NUMA節點是一個SMP結構,一般由多個CPU組成,並且具有本地內存和IO設備。NUMA節點可以直接訪問本地內存,也可以通過NUMA互聯模塊訪問其他NUMA節點的內存,但是訪問本地內存的速度遠遠高於遠程訪問速度,因此,開發程序要盡量減少不同NUMA節點之間的信息交互。

MPP是一種海量數據實時分析架構。 MPP作為一種不共享架構,每個節點運行自己的操作系統和資料庫等,節點之間信息交互只能通過網路連接實現。MPP架構目前被並行資料庫廣泛採用,一般通過scan、sort和merge等操作符實時返回查詢結果。目前採用MPP架構的實時查詢系統有EMC Greenplum、HP Vertica和Googl www.jdjdzj.com e Dremel,這些都是實時數據處理領域非常有特點的系統,尤其是Dremel可以輕松擴展到上千台伺服器,並在數秒內完成TB級數據的分析。

Hadoop作為一個開源項目群本身和MPP並沒有什麼直接關系,Hadoop中的子項目MapRece雖然也是做數據分析處理的,但是一般只適用於離線數據分析,區別與MPP較為明顯。因為Map和Rece兩個過程涉及到輸出文件的存取和大量網路傳輸,因此往往達不到實時處理的要求。與MapRece 相似的系統還有Microsoft Dryad和Google pregel。

綜上所述,NUMA是一種體系結構,MPP是一種實時海量數據分析架構,而Hadoop是一個關於數據存儲處理的項目群,其中的MapRece是一種離線海量數據分析架構。

實測對比GreenPlum和Hive,GP比Hive性能高出至少一個數量級,但是大部分場景下,依然是秒級甚至分鍾級的延遲,距離具體通常意義的實時毫秒級,差距巨大。

另外說一句,廣義的Hadoop包括 Impala, Presto | Distributed SQL Query Engine for Big Data 這些MPP架構的SQL引擎。Hadoop社區還在持續發展,Spark還在持續給人們帶來驚喜,開源軟體的迷人之處也在於此。

C. GBase 8a MPP Cluster資料庫的數據分片是什麼概念如何理解

這種概念上的含混不清之所以還在流傳,主要是因為不懂技術的人而喜歡這些概念的大有人在,所以也並不在意要去澄清概念。「既然分布式資料庫是MPP架構,那麼MPP架構就等於分布式資料庫應該也沒什麼問題吧。」於是大家就都不在意了。
比如,ShardingSphere轉向可插拔架構後,其核心流程里已經沒有分片功能了,分片會作為可插拔能力的一部分接入到服務中。對於資料庫中間件來說,幾乎屬於產品重定義。與許多人對資料庫中間件的固有認知相悖,因為在許多人的理解中,資料庫中間件不就是為了分庫分表而存在的嗎?
理解關系資料庫中的相關概念、關系模型及其三要素;理解關系的性質及類型;理解完整性規則在關系資料庫中的作用;理解關系代數運算,掌握傳統的集合運算與專門的關系運算;理解並掌握關系演算。
很多人在對比兩者時,其實並不知道MPP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兩者的可比性到底在哪裡。實際上,當人們在對比兩者時,與其說是對比架構,不如說是對比產品。雖然MPP的原意是「大規模並行處理」,但由於一些歷史原因,現在當人們說到MPP架構時,它們實際上指代的是「分布式資料庫」,而Hadoop架構指的則是以Hadoop項目為基礎的一系列分布式計算和存儲框架。不過由於MPP的字面意思,現實中還是經常有人糾結兩者到底有什麼聯系和區別,兩者到底是不是同一個層面的概念。

D. 大數據的核心技術有哪些

大數據技術的體系龐大且復雜,基礎的技術包含數據的採集、數據預處理、分布式存儲、資料庫、數據倉庫、機器學習、並行計算、可視化等。

1、數據採集與預處理:

Flume NG實時日誌收集系統,支持在日誌系統中定製各類數據發送方,用於收集數據;

Zookeeper是一個分布式的,開放源碼的分布式應用程序協調服務,提供數據同步服務。

2、數據存儲:

Hadoop作為一個開源的框架,專為離線和大規模數據分析而設計,HDFS作為其核心的存儲引擎,已被廣泛用於數據存儲。

HBase,是一個分布式的、面向列的開源資料庫,可以認為是hdfs的封裝,本質是數據存儲、NoSQL資料庫。

3、數據清洗:MapRece作為Hadoop的查詢引擎,用於大規模數據集的並行計算

4、數據查詢分析:

Hive的核心工作就是把SQL語句翻譯成MR程序,可以將結構化的數據映射為一張資料庫表,並提供 HQL(Hive SQL)查詢功能。

Spark 啟用了內存分布數據集,除了能夠提供互動式查詢外,它還可以優化迭代工作負載。

5、數據可視化:對接一些BI平台,將分析得到的數據進行可視化,用於指導決策服務。

E. mpp資料庫適合哪些應用場景

MPP資料庫主要適合查詢統計、分析研判等大數據處理場景,主要特點是整體架構呈現純扁平化,不存在單點性能瓶頸,基於開放式標准X86 PC伺服器構建,採用分布式架構設計,靈活實現按需部署,具備靈活的系統伸縮性,支持系統的縱向擴展和橫向擴展。
國內的產品主要是南大通用的GBase 8a MPP Cluster,是面向大數據、雲計算場景自主研發的大規模並行資料庫集群產品,在海量數據高速處理的場景下具有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易使用等諸多優勢,國外的如GreenPlum、Vertica等。

F. gbase資料庫是傳統的mpp資料庫嗎

是傳統的mpp資料庫。
南大通用自主研發的GBase 8a MPP Cluster是能夠支撐PB級行業大數據分析類應用的國產新型資料庫產品。
GBase 8a MPP Cluster是南大通用自主研發的國產MPP資料庫集群產品,主要應用於行業大數據的分析場景。所採用的MPP技術,代表著大規模並行計算,具備高性能和高擴展性等特點。

G. gbase資料庫是傳統的mpp資料庫嗎

是傳統的mpp資料庫。
南大通用自主研發的GBase
8a
MPP
Cluster是能夠支撐PB級行業大數據分析類應用的國產新型資料庫產品。
GBase
8a
MPP
Cluster是南大通用自主研發的國產MPP資料庫集群產品,主要應用於行業大數據的分析場景。所採用的MPP技術,代表著大規模並行計算,具備高性能和高擴展性等特點。

H. mpp資料庫跟oracle的區別

先這要看下:


I. gp資料庫全稱是什麼

gp資料庫全稱是Creenplum。

GP資料庫是業界最快最高性價比的關系型分布式資料庫,它在開源的PostgreSQL的基礎上採用MPP架構(Massive Parallel Processing,海量並行處理),具有強大的大規模數據分析任務處理能力,其主要關注在數據倉庫和商業智能方面。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通常使用較小的計算機系統,每台計算機可單獨放在一個地方,每台計算機中都可能有DBMS的一份完整拷貝副本,或者部分拷貝副本,並具有自己局部的資料庫,位於不同地點的許多計算機通過網路互相連接,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全局的邏輯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大型資料庫。

GP資料庫特點:

1.greenplum是一個關系型資料庫集群,是由數個獨立的資料庫服務組合成的邏輯資料庫。

2.greenplum採用Shared-Nothing架構,整個集群由很多個數據節點(Segment Sever)和控制節點(master server)組成,其中每個數據節點上可以運行多個資料庫。

簡單來說,Shared-Nothing是一個分布式的架構,每個節點相對獨立。在典型的Shared-Nothing中,每一個節點上所有的資源(CPU,內存,磁碟)都是獨立的,每個節點都只有全部數據的一部分,也只能使用本節點的資源。

J. 大數據方面核心技術有哪些

簡單來說,從大數據的生命周期來看,無外乎四個方面:大數據採集、大數據預處理、大數據存儲、大數據分析,共同組成了大數據生命周期里最核心的技術,下面分開來說:

  • 大數據採集

  • 大數據採集,即對各種來源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海量數據,所進行的採集。

  • 資料庫採集:流行的有Sqoop和ETL,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MySQL和Oracle 也依然充當著許多企業的數據存儲方式。當然了,目前對於開源的Kettle和Talend本身,也集成了大數據集成內容,可實現hdfs,hbase和主流Nosq資料庫之間的數據同步和集成。

  • 網路數據採集:一種藉助網路爬蟲或網站公開API,從網頁獲取非結構化或半結構化數據,並將其統一結構化為本地數據的數據採集方式。

  • 文件採集:包括實時文件採集和處理技術flume、基於ELK的日誌採集和增量採集等等。

  • 大數據預處理

  • 大數據預處理,指的是在進行數據分析之前,先對採集到的原始數據所進行的諸如「清洗、填補、平滑、合並、規格化、一致性檢驗」等一系列操作,旨在提高數據質量,為後期分析工作奠定基礎。數據預處理主要包括四個部分:數據清理、數據集成、數據轉換、數據規約。

  • 數據清理:指利用ETL等清洗工具,對有遺漏數據(缺少感興趣的屬性)、噪音數據(數據中存在著錯誤、或偏離期望值的數據)、不一致數據進行處理。

  • 數據集成:是指將不同數據源中的數據,合並存放到統一資料庫的,存儲方法,著重解決三個問題:模式匹配、數據冗餘、數據值沖突檢測與處理。

  • 數據轉換:是指對所抽取出來的數據中存在的不一致,進行處理的過程。它同時包含了數據清洗的工作,即根據業務規則對異常數據進行清洗,以保證後續分析結果准確性。

  • 數據規約:是指在最大限度保持數據原貌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精簡數據量,以得到較小數據集的操作,包括:數據方聚集、維規約、數據壓縮、數值規約、概念分層等。

  • 大數據存儲,指用存儲器,以資料庫的形式,存儲採集到的數據的過程,包含三種典型路線:

  • 1、基於MPP架構的新型資料庫集群

    採用Shared Nothing架構,結合MPP架構的高效分布式計算模式,通過列存儲、粗粒度索引等多項大數據處理技術,重點面向行業大數據所展開的數據存儲方式。具有低成本、高性能、高擴展性等特點,在企業分析類應用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較之傳統資料庫,其基於MPP產品的PB級數據分析能力,有著顯著的優越性。自然,MPP資料庫,也成為了企業新一代數據倉庫的最佳選擇。

    2、基於Hadoop的技術擴展和封裝

    基於Hadoop的技術擴展和封裝,是針對傳統關系型資料庫難以處理的數據和場景(針對非結構化數據的存儲和計算等),利用Hadoop開源優勢及相關特性(善於處理非結構、半結構化數據、復雜的ETL流程、復雜的數據挖掘和計算模型等),衍生出相關大數據技術的過程。

    伴隨著技術進步,其應用場景也將逐步擴大,目前最為典型的應用場景:通過擴展和封裝 Hadoop來實現對互聯網大數據存儲、分析的支撐,其中涉及了幾十種NoSQL技術。

    3、大數據一體機

    這是一種專為大數據的分析處理而設計的軟、硬體結合的產品。它由一組集成的伺服器、存儲設備、操作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以及為數據查詢、處理、分析而預安裝和優化的軟體組成,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縱向擴展性。

    四、大數據分析挖掘

    從可視化分析、數據挖掘演算法、預測性分析、語義引擎、數據質量管理等方面,對雜亂無章的數據,進行萃取、提煉和分析的過程。

    1、可視化分析

    可視化分析,指藉助圖形化手段,清晰並有效傳達與溝通信息的分析手段。主要應用於海量數據關聯分析,即藉助可視化數據分析平台,對分散異構數據進行關聯分析,並做出完整分析圖表的過程。

    具有簡單明了、清晰直觀、易於接受的特點。

    2、數據挖掘演算法

    數據挖掘演算法,即通過創建數據挖掘模型,而對數據進行試探和計算的,數據分析手段。它是大數據分析的理論核心。

    數據挖掘演算法多種多樣,且不同演算法因基於不同的數據類型和格式,會呈現出不同的數據特點。但一般來講,創建模型的過程卻是相似的,即首先分析用戶提供的數據,然後針對特定類型的模式和趨勢進行查找,並用分析結果定義創建挖掘模型的最佳參數,並將這些參數應用於整個數據集,以提取可行模式和詳細統計信息。

    3、預測性分析

    預測性分析,是大數據分析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通過結合多種高級分析功能(特別統計分析、預測建模、數據挖掘、文本分析、實體分析、優化、實時評分、機器學習等),達到預測不確定事件的目的。

    幫助分用戶析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中的趨勢、模式和關系,並運用這些指標來預測將來事件,為採取措施提供依據。

    4、語義引擎

    語義引擎,指通過為已有數據添加語義的操作,提高用戶互聯網搜索體驗。

    5、數據質量管理

    指對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計劃、獲取、存儲、共享、維護、應用、消亡等)中可能引發的各類數據質量問題,進行識別、度量、監控、預警等操作,以提高數據質量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以上是從大的方面來講,具體來說大數據的框架技術有很多,這里列舉其中一些:

    文件存儲:Hadoop HDFS、Tachyon、KFS

    離線計算:Hadoop MapRece、Spark

    流式、實時計算:Storm、Spark Streaming、S4、Heron

    K-V、NOSQL資料庫:HBase、Redis、MongoDB

    資源管理:YARN、Mesos

    日誌收集:Flume、Scribe、Logstash、Kibana

    消息系統:Kafka、StormMQ、ZeroMQ、RabbitMQ

    查詢分析:Hive、Impala、Pig、Presto、Phoenix、SparkSQL、Drill、Flink、Kylin、Druid

    分布式協調服務:Zookeeper

    集群管理與監控:Ambari、Ganglia、Nagios、Cloudera Manager

    數據挖掘、機器學習:Mahout、Spark MLLib

    數據同步:Sqoop

    任務調度:Ooz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