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看汽車的配置
現在主流的汽車網站都會有比較詳細的車型參數配置。然後根據其細分的參數,你就可以大致了解該車型的狀況了,對於一般來說非專業人士了解這些也就足夠。
這些參數主要可以看到,車型的外觀尺寸結構,了解軸距、運行特點、發動機的類型、型號,油耗,底盤形式、主要的安全配置、還有各種舒適性的配置。總之,如果你對這些有興趣,那麼多看相關專業書籍,對汽車這個行業要有一定的基礎知識那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否則就算網站上寫的清楚,你還是不懂。
我個人推薦《汽車超級讀本》你看看,有點像詞典一樣,適合於初學者、小白。
至於網站,我推薦《汽車之家》、《易車網》、《愛卡》。
如果你的英文能力較強,推薦你看看JD POWER公司的網站,歐洲的EUCAP碰撞安全網站等等。
❷ 怎麼看汽車的硬體配置
汽車主要是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懸掛,同品牌同型號的車一般底盤都相同,但會以發動機和變速箱為區分劃分檔次,同檔次再以一些輔助功能和更好的內飾劃分高低配,就拿你說的一汽奧迪A4L說吧,所有a4底盤都相同都是前後獨立懸掛,除了底盤懸掛外,用3.0機械增壓、2.0渦輪增壓和1.8渦輪增壓發動機分成3個檔次,最低的1.8的變速箱可選的有手動和cvt,然後還有2.0的cvt和3.0的雙離合兩種變速箱,發動機、變速箱相同的再分什麼標准型什麼豪華型,這就都不重要了,無非是多了些輔助功能和更好的內飾而已,買車主要的就是三大件,其他的錢多追求高就買高配錢少圖實在就買最基本的。
三大件之一,發動機一般就比排量和增壓方式,一般情況下,同排量增壓方式相同的發動機不論什麼品牌扭矩和功率也都大差不差(除非廠家為了細分市場有意調低或調高,比如說賓士c級同樣1.8渦輪增壓就有高功率的c260和一般功率的c180),一般情況下2.0T的動力大致相當於自然吸氣2.5~3.0的,至於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以及機械增壓孰優孰劣,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比如我個人就喜歡自然吸氣而不喜歡渦輪增壓發動機,總之發動機比較的就是扭矩和功率,平常人來看那就看排量和增壓方式即可。
三大件之二變速箱,也就是常說的波箱,那就看檔位和變速箱形式,常見的變速箱類型有手動、自動、cvt和雙離合,其中cvt和雙離合屬於換擋流暢但結構相對復雜維修麻煩的,這二者各有優劣,但使用效果都好於一般的自動擋,一般情況下,cvt和雙離合換擋平順度要好於7檔以上的自動檔,而自動和手動同類型比較的話那就是檔位越多越好。
三大件之三底盤,一般情況下20w以上檔次的就都前後獨立了,50W再往上還會多個動態底盤調校功能,常見的獨立和半獨立懸掛就不說了,總之一般人而言,底盤就看後懸掛是否是獨立懸掛,獨立雖然更占空間,但不管廠家怎麼忽悠,記住一點獨立懸掛必須好於非獨立。
最後,如果兩輛車三大件都相同,售價卻差之千里,那往往要麼是國產車、合資車、進口車的區別(價格同配置由低到高),比如說同是1.8自然吸氣+cvt+前後獨立懸掛且大小也相似的帝豪ec718和思域(老款思域是cvt,現款閹割成5at了)價格就能差出近一半,要麼就是品牌定位(更好的品牌往往也意味著更好的細節和做工),比如說豐田銳志和雷克薩斯is250,同平台同發動機變速箱,因為豐田旗下雷克薩斯品牌定位要高於豐田品牌(細節及做工自然也比銳志好),再加上是全進口,價格就會差出一倍來。
❸ 怎麼看汽車的配置和性能
汽車的配置:發動機、變速箱和懸掛。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是汽車的動力來源。雖然說氣缸越多,排量越大,汽車相對就會越好,但是在如今的市場上,小排量車型是主流,所以主流車型的排量一般在2.0升以下。
發動機按進氣方式來區分的話,分為自然吸氣、渦輪增壓與機械增壓三種。除去大排量豪華車型會搭載的機械增壓,目前市場絕大部分是自然吸氣與渦輪增壓,尤其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目前比較受歡迎。
簡單來說,自然吸氣的車動力輸出比較平穩,相對比較省油,並且維修保養成本會更低一些;而渦輪增壓的車動力會更強勁,更有駕駛樂趣。
變速箱,目前市場絕大部分車型都是自動擋,也就是自動變速箱,自動變速箱分為三個大類,AT自動變速箱、DCT雙離合變速箱及CVT無級變速箱。
AT是最傳統的變速箱,特點是極限比較大,換擋平順,被普遍採用;DCT是最近幾年新興的變速箱,特點是傳動效率高,換擋迅速,並且結構簡單體積小巧;CVT同樣也是最近近年興起的,特點是特別平順,燃油經濟性特別優秀,並且同樣的體積小,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懸掛指的是汽車的減震支撐系統。目前大部分車型前輪都是獨立懸掛,主要區別在後輪上。獨立懸掛的特點是平穩舒適,但是結構復雜成本偏高並且體積比較大;非獨立懸掛結構簡單,佔用空間小,成本偏低。
汽車性能指標
1、性能。汽車的性能如最大功率等,可從產品介紹中得知,但還須與同等排氣量的汽車相比較。
2、燃油性。大部分車主都很重視這一點,而且汽車省油也是許多廠商所宣傳的重點之一,通常在汽車介紹內皆有說明。
3、安全性。汽車的安全裝置主要有車門安全防撞鋼梁、ABS系統、安全氣囊和前、後安全保險桿等,視車主需要挑選。
4、環保問題:每位新車車主在經濟能力許可下,應盡量購買對環境污染較小的新型車輛。
(3)如何看懂汽車配置道客巴巴擴展閱讀:
汽車發動機是為汽車提供動力的裝置,是汽車的心臟,決定著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穩定性和環保性。根據動力來源不同,汽車發動機可分為柴油發動機、汽油發動機、電動汽車電動機以及混合動力等。
常見的汽油機和柴油機都屬於往復活塞式內燃機,是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活塞運動的機械能並對外輸出動力。汽油機轉速高,質量小,噪音小,起動容易,製造成本低;柴油機壓縮比大,熱效率高,經濟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機好。
通常用來評定汽車的性能指標主要有: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制動性、操控穩定性、平順性以及通過性等。在一定使用條件下,汽車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稱為汽車使用性能。它是決定汽車利用效率和方便性的結構特性表徵。
參考資料:汽車發動機-網路汽車性能評價指標-網路
❹ 本人想買車,怎麼看車的配置和性能
汽車的配置查看方法是:看汽車銘牌,車輛銘牌是標明車輛基本特徵的標牌,主要包括廠牌、型號、發動機功率、總質量、載質量或載客人數、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及廠名,上面詳細標注汽車的製造日期、發動機的排量以及功率參數。銘牌在車上的位置不同,一般在副駕駛車門下部,打開車門就可以看到。通常用來評定汽車的性能指標主要有: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制動性、操控穩定性、平順性以及通過性,在一定使用條件下,汽車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稱為汽車使用性能,它是決定汽車利用效率和方便性的結構特性表徵。
❺ 車的配置主要看哪些
買車主要需要看的配置和參數
1、發動機
目前,車市在售的車型中,發動機類型主要有L形(直列分布)、V形(氣缸分布呈一定夾角)兩種,還有B形(水平對置)以及W形(氣缸分布呈W形)等兩種不常見的。通常而言,L型發動機絕大部分採用4缸設計,V型發動機為6缸及以上。
2、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
最大功率是關於發動機的動力參數之一。簡單地理解,功率越高,車輛的極速將越大。在購車之前都會對不同車型的最大功率進行比較,認為越高越好。這沒錯,但存在片面性。和最大功率相關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發動機轉速。例如某款1.8L發動機,最高功率達到103kW,但其前提條件是發動機轉速必須達到每分鍾6300轉。顯然,6300轉在日常使用中出現的幾率極小,小到基本上可以忽略,實際意義並不大。因此,關於功率參數,更應該關注其在常見轉速下的發揮情況,例如2000-4000轉范圍內發動機能發揮出多大的功率。
3、變速箱
轎車的變速箱主要有自動變速箱、手動變速箱和手自一體變速箱等。其中比較普遍的自動變速箱又分為有級變速箱和無級變速箱,前者如4速、5速、6速乃至7速自動變速箱,後者如CVT。 從理論上來看,手動變速箱通過駕駛者對情況的判斷來換擋,提速或減速在變速箱中最為直接,劣勢是城市駕駛的方便性降低。自動變速箱剛好與此相反。有級變速箱的級數越多,意味著車輛行駛的平順性和節油性越好,並且保養相對低廉,耐用性好;CVT的原理就是將級數增加到無限多,平順性和節油性顯然更好,但保養也相對較高,耐用性則降低。同時當前越來越多的雙離合器變速箱也有逐漸成為主流的趨勢,優點和缺點都非常鮮明。雙離合器變速箱換擋快,傳動效率高平順性的表現也十分出色,但不足是低檔位抖動、故障率高以及製造成本高等問題,消費者選車時也應注意在變速箱方面的取捨。
4、懸掛
汽車的懸掛是傳遞作用在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和力扭,緩沖由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保證汽車能平順地行駛。 懸掛的種類繁多,在經濟型轎車中,非獨立懸掛被採用得比較多,而中級車、中高級車以上多數採用獨立性懸掛。非獨立懸掛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強度高,保養容易,但舒適性及操縱穩定性都較差。獨立懸掛質量輕,舒適性高,能夠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但結構復雜、成本高、維修不便。獨立懸掛可分為橫臂式、縱臂式、多連桿式、燭式以及麥弗遜式懸掛系統等。現在多數車型採用了麥弗遜式懸掛,主要是因為其道路適應能力比較強。 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現在高端車型上還出現了空氣懸掛和主動懸掛等。後者通過中控電腦來調節各種參數,為車身提供最佳的保障。
5、軸距
軸距和車長存在一定的聯系,但是分開的兩個獨立的概念。通常而言,軸距越長,意味著車輛的行駛穩定性越高,車內空間越大,舒適性越好,而車輛的轉彎半徑也越大,但並不絕對。加長車指的就是軸距的加長,至於車頭或者車尾的加長,現實意義並不大。
❻ 汽車小白如何了解汽車配置
1.注意車子。小白如何理解汽車的配置?我認為其實對於汽車配置來說,了解發動機、變速器和底盤是最重要的。
2.首先說說汽車的機械部件,變速器,發動機,底盤和車身。我們需要知道他們各自的優缺點。
1.首先,發動機一詞主要介紹了發動機的類型及其各自的優缺點,根據燃料不同可分為柴油發動機和汽油發動機。按功率可分為燃油動力和電池動力。按進氣系統可分為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增壓發動機和增壓發動機。按氣缸數量可分為單缸、三缸、四缸、六缸、八缸、十二缸。按沖程可分為二沖程內燃機和四沖程內燃機。按冷卻方式可分為風冷和液冷。根據排列形式,可分為直列式水平對置型和V型等。
1.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是決定汽車動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只要功率和扭矩越大越好。目前,三桿機的技術還有待討論。所以建議我們多考慮四缸以上的發動機。日本人在發動機上省油比較好。
2.汽車變速器的分類。汽車自動變速器有四種常見類型,如手動變速器(MT)、液壓自動變速器at、機械無級自動變速器(CVT)、電控機械自動變速器(AMT)和雙離合變速器(DCT)。最廣泛使用的是AT傳輸。
1.手動變速器具有效率高、運行可靠、結構簡單等優點。換擋直接快速,省油,充滿運動感,充滿駕駛樂趣。缺點,適應性差,工作不穩定,對駕駛技能要求高,會增加駕駛員的勞動強度。
2.自動變速器(at),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是6At、8AT等。AT變速箱的優點是加速響應更快,穩定性更強,更耐用,換擋時有頓挫感。缺點是油耗較高,後期維護成本較高。
3.無級變速器(CVT),變速器由鋼帶連接,所以變速平穩,沒有頓挫感。缺點是加速度不強,爆炸不高。變速箱鋼帶在發動機轉速較高時可能會打滑,不易維護。
4.powershift (DCT),雙離合,顧名思義就是在變速箱中使用兩套離合器,可以交替工作,達到無間隙換擋的效果。分為乾式雙離合和濕式雙離合,動力換擋,換擋速度快,換擋時動力損失小,燃油經濟性好。雙離合變速箱的缺點比較明顯,容易出故障。大眾的DSG雙離合還是很不錯的。以及質量穩定性,也是雙離合的一大缺點。相比之下,乾式雙離合比濕式雙離合更耐用。
5.AMT變速器是MT和AT的中間產品。優點:結構簡單,易於製造,AMT變速箱的缺點更加突出。如果操作不好,容易產生強烈的頓挫感,極大影響駕駛舒適性,所以只有少數車型配備了AMT變速箱。
三是汽車的底盤, 傳動系統 一般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終減速器、 差速器 和半軸等組成。
1.我們只需要了解汽車底盤的驅動類型,一般包括前驅動、前後驅動、後驅動、後後驅動,以及中置驅動和中置後驅動。一般家用車採用前驅後驅的布局。汽車有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一般兩輪驅動沒有傳動裝置,除了前後驅動和後前驅動。四驅有三種:全時四驅、非全時四驅、適時四驅。汽車底盤調校比較適合法國車。
❼ 教你看懂汽車配置表1:車身參數部分
軸距/輪距/整備質量 汽車的參數配置表就像一個人的簡歷。它可以全面清晰地展示汽車的基本信息,但這些相對枯燥的數據中有很多知識點。如果你能對這些知識有所了解,你就能從中得到你想要的答案,我想說這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注:以下參數均按國標定義給出。
●長×寬×高
汽車的長、寬、高是汽車的基本外形尺寸,其中車身長度是指汽車長度方向上兩個極值點之間的距離,即前保險杠最突出位置到後保險杠最突出位置的距離。
車身寬度是指車輛寬度方向上兩個極值點之間的距離,但不包括外後視鏡、轉向燈、翼子板以及輪胎與地面接觸的部分。
車身高度是指從地面到汽車最高點的距離,包括車頂行李架,但不包括天線,這個數據是在汽車空裝載時測得的。
其實單純看長、寬、高的數據沒有太大意義,但通過對比,可以體現出它的價值。例如,通過對比全新換代車型與上一代車型的長寬高,尤其是設計理念發生重大變化的換代車型,可以大致看出其造型的設計趨勢:整車是朝著更寬更長的方向發展,還是變得更寬更平,或者更窄更高?
也有一些型號的特殊版本。通過安裝防刮條、外殼、行李架等。,車身的尺寸也會略有增加,但這種尺寸的增加完全是這些後裝零件造成的,所以消費者應該通過這些參數的細微變化來看出端倪。
●軸距
軸距是指汽車前軸中心到後輪軸中心的距離。一輛車的軸距基本代表了一輛車的水平,就像一個人的收入可以表明他的社會階層一樣。對於乘用車來說,由於客廂空布置在前後軸之間,軸距是影響客廂空的重要因素。長軸距讓乘客的縱向車廂空更大,可以獲得更寬敞的腿部和腳部空車廂。
另外,不考慮其他因素,單純從軸距長度來看,軸距越長,乘客空之間的運動幅度越小,乘坐舒適性越好。這種感覺類似於坐在公交車中間和後面的區別。當然軸距對車輛的行駛穩定性和操控性也有影響。由於車輛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單純靠一個數據很難對車輛的某項性能得出結論。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軸距對乘坐空房間的影響最大。
但是,對於軸距相同的兩輛車,車內的乘坐空可能不完全相同。比如通過採用扭力梁後懸架、減小座椅厚度等方法來改善和彌補乘坐空問題。本田飛度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但總的來說,軸距基本決定了一輛車的乘坐空空間。
●前軌道/後軌道
履帶是指左右車輪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分為前履帶和後履帶。一般來說,軌道大的車輛不僅可以獲得更好的內飾空空間,而且橫向穩定性也更好。因為SUV重心高,它的輪軌比普通轎車寬。
●最小離地間隙
最小離地間隙是指車輛滿載時底盤最低點與地面之間的距離。該數據反映了車輛的通過性能。不考慮其他因素,離地間隙越大,車輛的通過性能越好,這也是SUV車型離地間隙高於轎車的原因。
如今很多汽車廠商都會在常規版的基礎上推出CROSS版。其實通過對比兩個版本的離地間隙,就可以看出CROSS車型的通過性是否更好。如果沒有變化,我們說它只是穿了一件十字架背心。
●服務質量
汽車的維修質量是指汽車按照出廠技術條件配備齊全的質量。通常車型級別越高,汽車的維修質量就越高,跑車除外。
很多人會認為車越重越穩。如果單純從汽車的角度來看,確實如此,但如今的汽車仍在朝著輕量化的趨勢發展,也就是說可以通過調整懸架、優化車身造型空空氣動力學等來降低油耗和排放,補償行駛穩定性。而且,製造一輛更輕的汽車往往非常困難,通常需要很高的製造和研究成本,超級跑車就是其中之一。至於有人說:同檔次的兩輛車真的很重,輕型的偷工減料,真的不合理。
有些車型在銘牌上標注了最大設計總質量,會讓很多人誤以為是車輛的維修質量。稍微體驗一下就會發現,一輛 福克斯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的服務質量達不到1700公斤。最大設計總質量是指裝載乘客和貨物時的質量。對於一般的五座乘用車,按照國家標准,車輛必須能夠承載至少375kg的質量,所以我們可以大致計算出車輛的整備質量。
很多消費者買車的時候非常注重發動機的參數,通過對比來評價汽車的動力。然而,汽車的維修質量在這里不能忽視。對於動力較弱的車來說,車的重量變得越來越明顯,這也與一輛車的油耗水平有關。
車門數/油箱容積/SUV參數
●門的數量
車門數量是指車身上的車門數量,通過它我們可以大致判斷一輛車的定位和造型風格。普通兩廂車通常採用五門設計,部分採用兩廂門的兩廂車也採用五門設計。),部分轎跑採用雙門設計,而部分時尚車型。)具有個性的都是設計有三門的。
《現代飛思》
這里有必要說說現代飛思卡爾,一款非常特殊的車型,車身兩側不對稱設計,從而形成了一左一右的獨特三門設計。
●座位數
座位數是指包括駕駛員在內的車內座位數。通常家用車後排座椅是4/6分割或一個整體。雖然坐在中間的乘客不舒服,但確實可以坐五個人。有些豪華車的後排座椅中間設計有固定的中央通道,裡面會包含杯架和按鈕,所以這款車型是標準的四座,還有一些MPV或者SUV車型。)還將配備第三排座椅,最終座椅數量將達到七個。
「引入國內市場的 奧迪A8L 部分車型採用標准4座設計」
●油箱容積
油箱容積是指車輛能夠承載燃油的容積,其大小通常直接關繫到車輛的水平和油耗。液位越高,油箱的容積越大。這種設計也考慮到了汽車加滿油後,可以保證續航里程在四五百公里以上。
●行李廂容積
行李廂的容積可以衡量汽車裝載貨物的能力。對於掀背車或SUV,後排座椅放倒後會形成更大的儲物空間空,所以數據通常在兩個數值之間。雖然有些轎車的後排座椅也可以放倒,但由於車身的形狀,無法獲得掀背那麼大的後排空空間,所以數據只是行李廂的容積。在一些帶有硬頂的敞篷車中,由於可折疊車頂在折疊起來後會占據行李廂的一部分空,因此行李廂容積通常在兩個值之間。
可能很多人對行李廂容積數據的大小並沒有什麼概念,通常是通過對比觀察來了解其真正的實用性。
SUV車型的一些特殊參數
●接近角
接近角是指車輛靜止滿載時,車輛前端突出點所畫出的與前輪和地面的切線之間的夾角。
●離去角
離去角是指車輛滿載靜止時,從車身後端突出點畫到後輪的切線與路面之間的夾角。
●通過角度
通過角是指車輛滿載靜止時形成的角度,前後輪外緣切線分別穿過車身最低處。
以上三個數據都代表了車輛下坡或越野時的通過能力,這些數值越大越好。
●爬坡角度
坡度角是指車輛滿載時,在良好的路面上用一檔可以克服的最大坡度角,代表車輛的爬坡能力。爬坡度用坡度的角度值或坡度起點和終點的高度差與其水平距離之比的百分比表示,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最大涉水深度
最大涉水深度是指車輛能夠通過的最深水域,也是安全深度。通常情況下,發動機進氣口離地高度與該數據大小直接相關,也是評價車輛越野通過性的重要指標之一。
全文摘要:
看參數配置表是了解一輛車的好方法。當你對每一類車的各個參數的平均水平了如指掌,再觀察某一款車的參數,就能發現它的平庸或特殊性,發現的過程也充滿了樂趣,可能就像破譯一個密碼。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為大家講解參數配置表中的其他項目,力求讓更多消費者掌握這款認知車的基本技能。
@2019
❽ 在購車時如何看懂參數和配置有哪些竅門
很多朋友在買車的時候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配置不知道如何選擇?汽車配置是導致一輛汽車價格差異化的原因所在,同一款車由於配置差異的原因,價格可能相差很多。於是乎很多朋友在看到配置單的時候就會糾結在其中,究竟買哪個配置的車型性價比最高呢?
總而言之,基本的選擇配置思路就是這樣,看兩個車型之間的差價,對比配置的差異,結合自己的需求去選擇。在級別更高的車型裡面,價格的差異化更加明顯,從幾萬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都有,低配和高配之間的價格相差太多。而頂配車型一般性價比都很低,除了有錢,選擇頂配車型的要麼是情懷要麼是任性。
❾ 買汽車主要看哪些配置 汽車配置對比知識詳解
一、電子穩定系統(ESP)
電子穩定系統的作用就是防止車輛出現打滑失控的現象,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配置。也就是說,自從這個神器問世以後,電影中的飛車槍戰現場「漂移」的場景是很難在現實中見到的啦,當然,一切都是為了讓你「更安全」!
二、坡道輔助系統
如果說有什麼能跟電子穩定系統並列的就是坡道輔助系統這貨了,而事實上這貨也是在電子穩定系統的基礎上腦洞大開誕生出來的。這貨的神奇之處在於:當車輛不適合用手剎情況下在坡上起步,即使駕駛員的右腳離開制動踏板,但是車子還是能夠保持幾秒的制動時間,駕駛者便能夠輕松將腳轉移到油門踏板,能夠有效的防止溜車。
三、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ISO 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能夠使得安裝兒童座椅變得簡單和快速,同時也是在車上安裝兒童座椅的新標准。這個安全裝置非常人性化,因為考慮的是我們的「下一代」,在我們眼中,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長高於一切!所以,為了孩子,為了下一代,請勿忽視這個安全配置。
四、後排出風口
後排出風口一般是中型車才有配備,但一些緊湊型車也會有。而最實用的就是在夏天,不會前排的人吹得快感冒了,而後排的人卻滿頭大汗。此外,坐在後排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因此這也是一個照顧到他們的人性化設計。
五、座椅通風和加熱
一聽「座椅通風和加熱」這么高大上的配置,估計很多人都要打退堂鼓了,這得多貴的車才能配備啊?而且實用在哪裡啊?
沒錯,配備座椅通風和加熱的車輛一般都在20萬以上,但一些10多萬的車也有配備!而如果你不想在冬天一上車就讓屁股挨凍,不想在夏天一上車就讓屁股冒汗,那這個神器,你值得擁有!
六、倒車雷達
現在的車輛基本上都配有倒車雷達這個神器,可見這個神器的強大!倒車雷達能夠在汽車泊車以及倒車的時候提供安全輔助,它通過聲音或者直觀的顯示告訴車主四周障礙物的情況,能夠將一些視覺死角清晰明了的反饋給車主,從而保障了車主以及車子的安全性。溫馨提示:此乃「新手」and「女司機」必備神器!
七、車窗一鍵升降功能
車窗一鍵升降這玩意其實很不錯,除了省事外,首先給人一絲檔次感,其次對於車輛的安全性有更大的保障。這玩意能讓汽車的車窗用一次鍵控制升降就位,而不用按住開關等它完全升降。
八、全尺寸備胎
現在很多車輛都配備有備胎,但還是有些車輛沒有配備,而配備的備胎也大多是非全尺寸的,但這點大多數車主也並不在意,畢竟很少時候會用到,然而用過的朋友就知道有個備胎多方便了。其中,全尺寸輪胎就是輪胎規格和原汽車輪胎規格一樣。
❿ 汽車配置主要看什麼
1、ESP
有些人就有疑問,安全氣囊應該每輛車都會有的啊。沒錯,絕大部分的汽車都會配備安全氣囊,但是並不是所有車型都會有同等數量的氣囊。一些價格比較便宜的車輛,可能就只有主副駕駛前方氣囊;而十萬左右的車輛除了有主副駕駛前方氣囊,還有側氣囊和頭部氣囊;一些高檔車型甚至還有膝部氣囊。
安全氣囊自然越多越好,在特殊情況下,能夠有效保護駕乘人員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安全氣囊應配合安全帶使用才能發揮真正安全性,否則不系安全帶,多少安全氣囊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