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資料庫設計的主要步驟什麼簡單說明er圖的作用
基本步驟如下:
需求分析階段
2.概念結構設計階段
3.邏輯結構設計階段
4.資料庫物理設計階段
5.資料庫實施階段
6.資料庫運行與維護階段er圖的作用:
E = Entity 實體 R = Relationship 關系
ER圖是用來描述某一組織(單位)的概念模型,提供了表示實體、屬性和聯系的方法.構成 ER圖的基本要素是實體、屬性和關系.實體是指客觀存在並可相互區分的事特;屬性指指實體所具有的每一個特性.
❷ 什麼是ER圖
實體-聯系圖(Entity-Relation Diagram)用來建立數據模型,在資料庫系統概論中屬於概念設計階段,形成一個獨立於機器,獨立於DBMS的ER圖模型。 通常將它簡稱為ER圖,相應地可把用ER圖描繪的數據模型稱為ER模型。ER圖提供了表示實體(即數據對象)、屬性和聯系的方法,用來描述現實世界的概念模型。 ER模型最早由Peter Chen於1976年提出,它在資料庫設計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但很少用作實際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數據模型。即使對SXL-92資料庫來說,設計好的資料庫也是具有挑戰性的。它們可以在許多關於資料庫設計的文獻中找到,比如Toby Teorsey 的著作(1994 )。 大部分資料庫設計產品使用實體-聯系模型(ER模型)幫助用戶進行資料庫設計。ER資料庫設計工具提供了一個「方框與箭頭」的繪圖工具,幫助用戶建立ER圖來描繪數據。構成E-R圖的基本要素是實體、屬性和聯系,其表示方法為:
˙實體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內寫明實體名;
˙屬性:用橢圓形或圓角矩形表示,並用無向邊將其與相應的實體連接起來;多值屬性由雙線連接;主屬性名稱下加下劃線;
˙聯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內寫明聯系名,並用無向邊分別與有關實體連接起來,同時在無向邊旁標上聯系的類型 在E-R圖中要明確表明1對多關系,1對1關系和多對多關系。
˙1對1關系在兩個實體連線方向寫1;
˙1對多關系在1的一方寫1,多的一方寫N;
˙多對多關系則是在兩個實體連線方向各寫N,M
❸ ER圖的優缺點
優點:E-R圖是抽象和描述顯示世界的有力工具,用E-R圖表示的概念模型獨立於具體的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它是各種數據模型的共同基礎,因而比數據模型更一般、更抽象、更接近現實世界。
缺點:E-R建模也存在其局限性。在E-R建模中,數據和應用相分離,E-R圖僅僅著眼於數據,不能給我們提供更多關於業務流程的信息。
在ER圖中有如下四個成分:
矩形框:表示實體,在框中記入實體名。
菱形框:表示聯系,在框中記入聯系名。
橢圓形框:表示實體或聯系的屬性,將屬性名記入框中。對於主屬性名,則在其名稱下劃一下劃線。
連線:實體與屬性之間;實體與聯系之間;聯系與屬性之間用直線相連,並在直線上標注聯系的類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ER圖
❹ 簡述E-R圖在資料庫設計中的作用
E-R圖的作用是建立概念模型。
❺ 資料庫 ER圖是什麼意思啊
ER圖是基於ER模型(實體關系模型)畫的,屬於概念模型,是對現實世界的實體及其之間關系的抽象。
資料庫表是屬於數據模型,用來描述數據的結構關系。
通常我們資料庫的設計要經過下面這個過程:
現實世界-〉概念模型-〉數據模型
一般項目的設計中,首先通過需求分析的人員根據客戶抽象出 ER圖,然後由資料庫的設計人員根據ER圖和用戶對查詢等方面的需求設計出資料庫的表結構,以及相關的視圖和索引。
❻ ER模型是做什麼用的
關系資料庫或者ER圖,這其實是以實體(個體,類)為基礎的物理語言,因為關系是實體之間的關系,是由實體來(聯合)定義的,所以是實體在先,關系在後的.
當然,也有所謂的純關系項,比如學生成績(數學分數),既不屬於學生,也不屬於課程,而是它們的關系存在.
這個模型,對於實體自身的表達,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共相(屬性)的交集合來描述,表現在資料庫中就是主鍵是組合碼,另一種方式是個體指稱方式,就是通過對個體命名,比如編一個流水號作為主鍵.它基本上就是現在關系資料庫的表達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屬性,它其實是一個抽象概念(共相),具有排中律的性質,比如人的屬性中,善良應該是最基本的一個屬性,但卻無法在資料庫中使用,因為許多人我們無法斷定他是否善良,不滿足排中律就不能用.
所以又可以說,ER模型又是以屬性(共相)為基礎的模型,每個屬性的可測量性可賦值是它的一個重要要求.滿足排中律只是上述一個最簡單的形式.這個要求限制了實體的表達.
這個實體有屬性,而無行為,它只是一個被加工的對象.這個實體對象就是我們企業模型中的數據模型所要表達的,或者是最終表達的,這個ER模型好像更適合一種靜態的模型表達.我感到,每個關系都是實體的一次聚集,它正是發生動作和表達動作的時候.所以,這個ER模型與微分方程的表達思想非常接近,核心是數據狀態決定功能,決定活動和控制,所以它是太機械的決定論問題,難以容納隨機因素的世界模型表達.
❼ 概述一下E-R模型的作用
ER模型常用於信息系統設計中;比如它們在概念結構設計階段用來描述信息需求和/或要存儲在資料庫中的信息的類型。但是數據建模技術可以用來描述特定論域(就是感興趣的區域)的任何本體(就是對使用的術語和它們的聯系的概述和分類)。
在基於資料庫的信息系統設計的情況下,在後面的階段(通常叫做邏輯設計),概念模型要映射到邏輯模型如關系模型上;它依次要在物理設計期間映射到物理模型上。注意,有時這兩個階段被一起稱為「物理設計」。
(7)在資料庫中er圖的作用擴展閱讀:
E-R模型的組成
E-R圖模型的組成是由實體,屬性和聯系。其中實體是一個數據的使用者,其代表軟體系統中客觀存在的生活中的實物,如人、動物,物體、列表、部門、項目等.而同一類實體就構成了一個實體集。實體的內涵用實體類型來表示。
實體類型是對實體集中實體的定義。實體中的所有特性稱為屬性.如用戶有姓名、性別、住址、電話等. "實體標識符"是在一個實體中,能夠唯一表示實體的屬性和屬性集的標示符.但針對於一個實體只能使用一個"實體標識符"來標明。實體標識符也就是實體的主鍵。
在ER圖中,實體所對應的屬性用橢圓型的符號現況表示出來,添加了下劃線的名字就是我們所說的標識符。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實體不會是單獨存在的,實體和其他的實體之間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
❽ 什麼是er圖
實體-聯系圖(Entity-Relation Diagram)用來建立數據模型,在資料庫系統概論中屬於概念設計階段,形成一個獨立於機器,獨立於DBMS的ER圖模型。 通常將它簡稱為ER圖,相應地可把用ER圖描繪的數據模型稱為ER模型。ER圖提供了表示實體(即數據對象)、屬性和聯系的方法,用來描述現實世界的概念模型。
http://ke..com/view/1622963.htm
❾ E-R模型的作用
ER模型常用於信息系統設計中;比如它們在概念結構設計階段用來描述信息需求和/或要存儲在資料庫中的信息的類型。但是數據建模技術可以用來描述特定論域(就是感興趣的區域)的任何本體(就是對使用的術語和它們的聯系的概述和分類)。
在基於資料庫的信息系統設計的情況下,在後面的階段(通常叫做邏輯設計),概念模型要映射到邏輯模型如關系模型上;它依次要在物理設計期間映射到物理模型上。注意,有時這兩個階段被一起稱為「物理設計」。
(9)在資料庫中er圖的作用擴展閱讀:
E-R模型的組成:
E-R圖模型的組成是由實體,屬性和聯系。其中實體是一個數據的使用者,其代表軟體系統中客觀存在的生活中的實物,如人、動物,物體、列表、部門、項目等.而同一類實體就構成了一個實體集。實體的內涵用實體類型來表示。實體類型是對實體集中實體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