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資料庫概論總結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資料庫概論總結

發布時間: 2022-10-22 17:14:28

『壹』 資料庫系統概論這門課程第七章資料庫設計的知識點有哪些

資料庫系統概論這門課第七章資料庫設計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資料庫設計概述,第二節需求分析,第三節概念結構設計,第四節邏輯結構設計,第五節物理結構設計,第六節資料庫的實施和維護,第七節小結與實驗,。

『貳』 什麼是資料庫

資料庫是依照某種數據模型組織起來並存放二級存儲器中的數據集合。這種數據集合具有如下特點:盡可能不重復,以最優方式為某個特定組織的多種應用服務,其數據結構獨立於使用它的應用程序,對數據的增、刪、改和檢索由統一軟體進行管理和控制。從發展的歷史看,資料庫是數據管理的高級階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統發展起來的。

資料庫的基本結構分三個層次,反映了觀察資料庫的三種不同角度。

(1)物理數據層。它是資料庫的最內層,是物理存貯設備上實際存儲的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是原始數據,是用戶加工的對象,由內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處理的位串、字元和字組成。

(2)概念數據層。它是資料庫的中間一層,是資料庫的整體邏輯表示。指出了每個數據的邏輯定義及數據間的邏輯聯系,是存貯記錄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資料庫所有對象的邏輯關系,而不是它們的物理情況,是資料庫管理員概念下的資料庫。

(3)邏輯數據層。它是用戶所看到和使用的資料庫,表示了一個或一些特定用戶使用的數據集合,即邏輯記錄的集合。

資料庫不同層次之間的聯系是通過映射進行轉換的。資料庫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實現數據共享。數據共享包含所有用戶可同時存取資料庫中的數據,也包括用戶可以用各種方式通過介面使用資料庫,並提供數據共享。

(2)減少數據的冗餘度。同文件系統相比,由於資料庫實現了數據共享,從而避免了用戶各自建立應用文件。減少了大量重復數據,減少了數據冗餘,維護了數據的一致性。

(3)數據的獨立性。數據的獨立性包括資料庫中資料庫的邏輯結構和應用程序相互獨立,也包括數據物理結構的變化不影響數據的邏輯結構。

(4)數據實現集中控制。文件管理方式中,數據處於一種分散的狀態,不同的用戶或同一用戶在不同處理中其文件之間毫無關系。利用資料庫可對數據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並通過數據模型表示各種數據的組織以及數據間的聯系。

(5)數據一致性和可維護性,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數據丟失、錯誤更新和越權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證數據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並發控制:使在同一時間周期內,允許對數據實現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戶之間的不正常交互作用;④故障的發現和恢復: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時發現故障和修復故障,從而防止數據被破壞

『叄』 資料庫系統概論重點是那些可以的話順便把課後答案也 給我吧。

太多了,要的話留郵箱
第1章 緒論
1 .試述數據、資料庫、資料庫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概念。
答:
( l )數據( Data ) :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稱為數據。數據的種類有數字、文字、圖形、圖像、聲音、正文等。數據與其語義是不可分的。解析在現代計算機系統中數據的概念是廣義的。早期的計算機系統主要用於科學計算,處理的數據是整數、實數、浮點數等傳統數學中的數據。現代計算機能存儲和處理的對象十分廣泛,表示這些對象的數據也越來越復雜。數據與其語義是不可分的。 500 這個數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價格是 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個學術會議參加的人數有 500 人,還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 500 克。
( 2 )資料庫( DataBase ,簡稱 DB ) :資料庫是長期儲存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數據集合。資料庫中的數據按一定的數據模型組織、描述和儲存,具有較小的冗餘度、較高的數據獨立性和易擴展性,並可為各種用戶共享。
( 3 )資料庫系統( DataBas 。 Sytem ,簡稱 DBS ) :資料庫系統是指在計算機系統中引入資料庫後的系統構成,一般由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及其開發工具)、應用系統、資料庫管理員構成。解析資料庫系統和資料庫是兩個概念。資料庫系統是一個人一機系統,資料庫是資料庫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們常常把資料庫系統簡稱為資料庫。希望讀者能夠從人們講話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區分「資料庫系統」和「資料庫」,不要引起混淆。
( 4 )資料庫管理系統( 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簡稱 DBMs )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位於用戶與操作系統之間的一層數據管理軟體,用於科學地組織和存儲數據、高效地獲取和維護數據。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數據定義功能、數據操縱功能、資料庫的運行管理功能、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功能。解析 DBMS 是一個大型的復雜的軟體系統,是計算機中的基礎軟體。目前,專門研製 DBMS 的廠商及其研製的 DBMS 產品很多。著名的有美國 IBM 公司的 DBZ 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和 IMS 層次資料庫管理系統、美國 Oracle 公司的 orade 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 s 油 ase 公司的 s 油 ase 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美國微軟公司的 sql Serve ,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等。

2 .使用資料庫系統有什麼好處?
答:
使用資料庫系統的好處是由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特點或優點決定的。使用資料庫系統的好處很多,例如,可以大大提高應用開發的效率,方便用戶的使用,減輕資料庫系統管理人員維護的負擔,等等。使用資料庫系統可以大大提高應用開發的效率。因為在資料庫系統中應用程序不必考慮數據的定義、存儲和數據存取的具體路徑,這些工作都由 DBMS 來完成。用一個通俗的比喻,使用了 DBMS 就如有了一個好參謀、好助手,許多具體的技術工作都由這個助手來完成。開發人員就可以專注於應用邏輯的設計,而不必為數據管理的許許多多復雜的細節操心。還有,當應用邏輯改變,數據的邏輯結構也需要改變時,由於資料庫系統提供了數據與程序之間的獨立性,數據邏輯結構的改變是 DBA 的責任,開發人員不必修改應用程序,或者只需要修改很少的應用程序,從而既簡化了應用程序的編制,又大大減少了應用程序的維護和修改。使用資料庫系統可以減輕資料庫系統管理人員維護系統的負擔。因為 DBMS 在資料庫建立、運用和維護時對資料庫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多用戶並發控制、故障恢復等,都由 DBMS 執行。總之,使用資料庫系統的優點是很多的,既便於數據的集中管理,控制數據冗餘,提高數據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於應用程序的開發和維護。讀者可以在自己今後的工作中結合具體應用,認真加以體會和總結。

3 .試述文件系統與資料庫系統的區別和聯系。
答:
文件系統與資料庫系統的區別是:文件系統面向某一應用程序,共享性差,冗餘度大,數據獨立性差,記錄內有結構,整體無結構,由應用程序自己控制。資料庫系統面向現實世界,共享性高,冗餘度小,具有較高的物理獨立性和一定的邏輯獨立性,整體結構化,用數據模型描述,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並發控制和恢復能力。
文件系統與資料庫系統的聯系是:文件系統與資料庫系統都是計算機系統中管理數據的軟體。解析文件系統是操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 DBMS 是獨立於操作系統的軟體。但是 DBMS 是在操作系統的基礎上實現的;資料庫中數據的組織和存儲是通過操作系統中的文件系統來實現的。

4 .舉出適合用文件系統而不是資料庫系統的例子;再舉出適合用資料庫系統的應用例子。答 :
( l )適用於文件系統而不是資料庫系統的應用例子數據的備份、軟體或應用程序使用過程中的臨時數據存儲一般使用文件比較合適。早期功能比較簡單、比較固定的應用系統也適合用文件系統。
( 2 )適用於資料庫系統而非文件系統的應用例子目前,幾乎所有企業或部門的信息系統都以資料庫系統為基礎,都使用資料庫。例如,一個工廠的管理信息系統(其中會包括許多子系統,如庫存管理系統、物資采購系統、作業調度系統、設備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等),學校的學生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圖書館的圖書管理系統,等等,都適合用資料庫系統。希望讀者能舉出自己了解的應用例子。

5 .試述資料庫系統的特點。
答:
資料庫系統的主要特點有:
( l )數據結構化資料庫系統實現整體數據的結構化,這是資料庫的主要特徵之一,也是資料庫系統與文件系統的本質區別。解析注意這里的「整體』夕兩個字。在資料庫系統中,數據不再針對某一個應用,而是面向全組織,具有整體的結構化。不僅數據是結構化的,而且數據的存取單位即一次可以存取數據的大小也很靈活,可以小到某一個數據項(如一個學生的姓名),大到一組記錄(成千上萬個學生記錄)。而在文件系統中,數據的存取單位只有一個:記錄,如一個學生的完整記錄。
( 2 )數據的共享性高,冗餘度低,易擴充資料庫的數據不再面向某個應用而是面向整個系統,因此可以被多個用戶、多個應用以多種不同的語言共享使用。由於數據面向整個系統,是有結構的數據,不僅可以被多個應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應用,這就使得資料庫系統彈性大,易於擴充。解析數據共享可以大大減少數據冗餘,節約存儲空間,同時還能夠避免數據之間的不相容性與不一致性。所謂「數據面向某個應用」是指數據結構是針對某個應用設計的,只被這個應用程序或應用系統使用,可以說數據是某個應用的「私有資源」。所謂「彈性大」是指系統容易擴充也容易收縮,即應用增加或減少時不必修改整個資料庫的結構,只需做很少的改動。可以取整體數據的各種子集用於不同的應用系統,當應用需求改變或增加時,只要重新選取不同的子集或加上一部分數據,便可以滿足新的需求。
( 3 )數據獨立性高數據獨立性包括數據的物理獨立性和數據的邏輯獨立性。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模式結構和二級映像功能保證了資料庫中的數據具有很高的物理獨立性和邏輯獨立性。
( 4 )數據由 DBMS 統一管理和控制資料庫的共享是並發的共享,即多個用戶可以同時存取資料庫中的數據甚至可以同時存取資料庫中同一個數據。為此, DBMS 必須提供統一的數據控制功能,包括數據的安全性保護、數據的完整性檢查、並發控制和資料庫恢復。解析 DBMS 數據控制功能包括四個方面:數據的安全性保護:保護數據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數據的泄密和破壞;數據的完整性檢查:將數據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或保證數據之間滿足一定的關系;並發控制:對多用戶的並發操作加以控制和協調,保證並發操作的正確性;資料庫恢復:當計算機系統發生硬體故障、軟體故障,或者由於操作員的失誤以及故意的破壞影響資料庫中數據的正確性,甚至造成資料庫部分或全部數據的丟失時,能將資料庫從錯誤狀態恢復到某一已知的正確狀態(亦稱為完整狀態或一致狀態)。下面可以得到「什麼是資料庫」的一個定義:資料庫是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大量的共享的數據集合,它可以供各種用戶共享,具有最小冗餘度和較高的數據獨立性。 DBMS 在資料庫建立、運用和維護時對資料庫進行統一控制,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並在多用戶同時使用資料庫時進行並發控制,在發生故障後對系統進行恢復。資料庫系統的出現使信息系統從以加工數據的程序為中心轉向圍繞共享的資料庫為中心的新階段。

6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 l )資料庫定義功能;
( 2 )數據存取功能;
( 3 )資料庫運行管理;
( 4 )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功能。

7 .試述數據模型的概念、數據模型的作用和數據模型的三個要素。
答:
數據模型是資料庫中用來對現實世界進行抽象的工具,是資料庫中用於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構架。一般地講,數據模型是嚴格定義的概念的集合。這些概念精確描述了系統的靜態特性、動態特性和完整性約束條件。因此數據模型通常由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完整性約束三部分組成。
( l )數據結構:是所研究的對象類型的集合,是對系統靜態特性的描述。
( 2 )數據操作:是指對資料庫中各種對象(型)的實例(值)允許進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關的操作規則,是對系統動態特性的描述。

( 3 )數據的約束條件:是一組完整性規則的集合。完整性規則是給定的數據模型中數據及其聯系所具有的制約和依存規則,用以限定符合數據模型的資料庫狀態以及狀態的變化,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有效、相容。解析數據模型是資料庫系統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必須通過 《 概論 》 的學習真正掌握數據模型的概念和作用。數據模型是資料庫系統的基礎。任何一個 DBMS 都以某一個數據模型為基礎,或者說支持某一個數據模型。資料庫系統中,模型有不同的層次。根據模型應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將模型分成兩類或者說兩個層次:一類是概念模型,是按用戶的觀點來對數據和信息建模,用於信息世界的建模,強調語義表達能力,概念簡單清晰;另一類是數據模型,是按計算機系統的觀點對數據建模,用於機器世界,人們可以用它定義、操縱資料庫中的數據,一般需要有嚴格的形式化定義和一組嚴格定義了語法和語義的語言,並有一些規定和限制,便於在機器上實現。

8 .試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
概念模型實際上是現實世界到機器世界的一個中間層次。概念模型用於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現實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層抽象,是資料庫設計人員進行資料庫設計的有力工具,也是資料庫設計人員和用戶之間進行交流的語言。

9 .定義並解釋概念模型中以下術語:實體,實體型,實體集,屬性,碼,實體聯系圖( E 一 R 圖)
答:
實體:客觀存在並可以相互區分的事物叫實體。實體型:具有相同屬性的實體具有相同的特徵和性質,用實體名及其屬性名集合來抽象和刻畫同類實體,稱為實體型。實體集:同型實體的集合稱為實體集。屬性:實體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個實體可由若干個屬性來刻畫。碼:惟一標識實體的屬性集稱為碼。實體聯系圖( E 一 R 圖):提供了表示實體型、屬性和聯系的方法: · 實體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內寫明實體名; · 屬性:用橢圓形表示,並用無向邊將其與相應的實體連接起來; · 聯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內寫明聯系名,並用無向邊分別與有關實體連接起來,同時在無向邊旁標上聯系的類型( 1 : 1 , 1 : n 或 m : n )。

『肆』 Oracle資料庫概述及特點

Oracle資料庫概述及特點

Oracle Database,又名Oracle RDBMS,或簡稱Oracle。是甲骨文公司的一款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到目前仍在資料庫市場上佔有主要份額。勞倫斯·埃里森和他的朋友,之前的同事Bob Miner和Ed Oates在1977年建立了軟體開發實驗室咨詢公司(SDL,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

ORACLE資料庫概論

ORACLE資料庫系統是美國ORACLE公司(甲骨文)提供的以分布式資料庫為核心的一組軟體產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戶/伺服器(CLIENT/SERVER)或B/S體系結構的資料庫之一。比如SilverStream就是基於資料庫的`一種中間件。

ORACLE資料庫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資料庫管理系統,作為一個通用的資料庫系統,它具有完整的數據管理功能;作為一個關系資料庫,它是一個完備關系的產品;作為分布式資料庫它實現了分布式處理功能。但它的所有知識,只要在一種機型上學習了ORACLE知識,便能在各種類型的機器上使用它。

Oracle資料庫最新版本為Oracle Database 12c。Oracle資料庫12c 引入了一個新的多承租方架構,使用該架構可輕松部署和管理資料庫雲。此外,一些創新特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使用率和靈活性,如Oracle Multitenant可快速整合多個資料庫,而Automatic Data Optimization和Heat Map能以更高的密度壓縮數據和對數據分層。這些獨一無二的技術進步再加上在可用性、安全性和大數據支持方面的主要增強,使得Oracle資料庫12c 成為私有雲和公有雲部署的理想平台。

ORACLE資料庫特點

1、完整的數據管理功能:

1)數據的大量性

2)數據的保存的持久性

3)數據的共享性

4)數據的可靠性

2、完備關系的產品:

1)信息准則---關系型DBMS的所有信息都應在邏輯上用一種方法,即表中的值顯式地表示;

2)保證訪問的准則

3)視圖更新准則---只要形成視圖的表中的數據變化了,相應的視圖中的數據同時變化

4)數據物理性和邏輯性獨立准則

3、分布式處理功能:

ORACLE資料庫自第5版起就提供了分布式處理能力,到第7版就有比較完善的分布式資料庫功能了,一個ORACLE分布式資料庫由oraclerdbms、sql*Net、SQL*CONNECT和其他非ORACLE的關系型產品構成。

4、用ORACLE能輕松的實現數據倉庫的操作。

這是一個技術發展的趨勢,不在這里討論。

優點

■ 可用性強

■ 可擴展性強

■ 數據安全性強

■ 穩定性強

;

『伍』 資料庫系統概論

數據:科學實驗、檢驗、統計等所獲得的和用於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查證、決策等的數值。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五十年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類型,從最簡單的存儲有各種數據的表格到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資料庫系統:(database systems),是由資料庫及其管理軟體組成的系統。它是為適應數據處理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數據處理的核心機構。它是一個實際可運行的存儲、維護和應用系統提供數據的軟體系統,是存儲介質、處理對象和管理系統的集合體。

資料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種操縱和管理資料庫的大型軟體,用於建立、使用和維護資料庫,簡稱dbms。它對資料庫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證資料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戶通過dbms訪問資料庫中的數據,資料庫管理員也通過dbms進行資料庫的維護工作。它可使多個應用程序和用戶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時或不同時刻去建立,修改和詢問資料庫。DBMS提供數據定義語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與數據操作語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供用戶定義資料庫的模式結構與許可權約束,實現對數據的追加、刪除等操作。

『陸』 資料庫系統概論的重點是哪些章節

第一部分:數據模型(基礎的基礎)第二部分:關系資料庫(基礎1)第三部分:基於對象的資料庫和XML(基礎2)第四部分:數據存儲和查詢(基礎3)第五部分:事務管理(基礎4)第六部分:資料庫系統體系結構(基礎5)沒有前幾部分的基礎,後面是沒法學習的...

『柒』 1、 概述資料庫的三大模型的特點及資料庫的三大要素

數據模型三要素是數據結構、數據操作、數據的約束條件。 故為c 1)數據結構:是所研究的對象類型的集合,是對系統靜態特性的描述。 (2)數據操作:對資料庫中各種對象(型)的實例(值)允許執行的操作的集合,操作及操作規則。如操作有檢索、插入、刪除、修改,操作規則有優先順序別等。數據操作對系統動態特性的描述 。 (3)數據的約束條件:是一組完整性規則的集合。也就是說,對於具體的應用婁必須遵循特定的語義約束條件,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有效和相容。例如,某單位人事乍中,要求在職的「男\"職工的年齡必須大於1 8歲小於6 o歲,工程師的基本工資不能101 5 0 0元,每個職工可擔任一個工種,這些要求可以通過建立數據的約束條件來實現。

『捌』 資料庫系統概論的內容簡介

本書以關系資料庫為基礎,以資料庫的設計與編程為重點,以引進面向對象的資料庫技術為特色。主要特點是: 內容新穎、系統全面;突出重點、注重總結;概念清晰、分析深入;例題豐富、實用性強;敘述深入淺出、語言流暢生動。
本書是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本科生資料庫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專業本科生資料庫課程的教材。對於從事資料庫研製、開發和應用的有關人員,本書也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

『玖』 《資料庫系統概論》課程講什麼內容

資料庫技術和系統已經成為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資料庫技術作為數據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極大的促進了計算機應用的發展。 本課程系統全面地講述資料庫系統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方法。包括: 第一篇基礎篇,包括緒論、關系資料庫、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資料庫安全性和資料庫完整性,共5章; 第二篇設計與應用開發篇,包括關系數據理論、資料庫設計和資料庫編程,共3章; 第三篇系統篇,作為選修內容,可以拓展學習。內容包括關系查詢處理和查詢優化、資料庫恢復技術、並發控制和資料庫管理系統,共4章; 第四篇新技術篇,包括資料庫技術發展概述、大數據管理、內存資料庫系統和數據倉庫與聯機分析處理技術,共4章,作為參考資料供進一步學習資料庫技術的學生閱讀。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系統地掌握資料庫系統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術。要求在掌握資料庫系統基本概念的基礎上,能熟練使用SQL語言在某一個資料庫管理系統上進行資料庫操作;掌握資料庫設計方法和步驟,具有設計資料庫模式以及開發資料庫應用系統的基本能力。

『拾』 資料庫系統概論這門課程第一章緒論的知識點有哪些

資料庫系統概論這門課第一章緒論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資料庫系統概述,第二節數據模型,第三節資料庫系統的結構,第四節資料庫系統的組成,第五節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