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數數據類型:整數數據類型是最常用的數據類型之一。
1、INT(INTEGER)
INT (或INTEGER)數據類型存儲從-2的31次方 (-2 ,147 ,483 ,648) 到2的31次方-1 (2 ,147 ,483,647) 之間的所有正負整數。每個INT 類型的數據按4 個位元組存儲,其中1 位表示整數值的正負號,其它31 位表示整數值的長度和大小。
2、SMALLINT
SMALLINT 數據類型存儲從-2的15次方( -32, 768) 到2的15次方-1( 32 ,767 )之間的所有正負整數。每個SMALLINT 類型的數據佔用2 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其中1 位表示整數值的正負號,其它15 位表示整數值的長度和大小。
二、浮點數據類型:浮點數據類型用於存儲十進制小數。浮點數值的數據在SQL Server 中採用上舍入(Round up 或稱為只入不舍)方式進行存儲。
1、REAL數據類型
REAL數據類型可精確到第7 位小數,其范圍為從-3.40E -38 到3.40E +38。 每個REAL類型的數據佔用4 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
2、FLOAT
FLOAT數據類型可精確到第15 位小數,其范圍為從-1.79E -308 到1.79E +308。 每個FLOAT 類型的數據佔用8 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 FLOAT數據類型可寫為FLOAT[ n ]的形式。n 指定FLOAT 數據的精度。n 為1到15 之間的整數值。
當n 取1 到7 時,實際上是定義了一個REAL 類型的數據,系統用4 個位元組存儲它;當n 取8 到15 時,系統認為其是FLOAT 類型,用8 個位元組存儲它。
三、二進制數據類型
1、BINARY
BINARY 數據類型用於存儲二進制數據。其定義形式為BINARY( n), n 表示數據的長度,取值為1 到8000 。在使用時必須指定BINARY 類型數據的大小,至少應為1 個位元組。BINARY 類型數據佔用n+4 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
在輸入數據時必須在數據前加上字元「0X」 作為二進制標識,如:要輸入「abc 」則應輸入「0xabc 」。若輸入的數據過長將會截掉其超出部分。若輸入的數據位數為奇數,則會在起始符號「0X 」後添加一個0,如上述的「0xabc 」會被系統自動變為「0x0abc」。
2、VARBINARY
VARBINARY數據類型的定義形式為VARBINARY(n)。 它與BINARY 類型相似,n 的取值也為1 到8000, 若輸入的數據過長,將會截掉其超出部分。
不同的是VARBINARY數據類型具有變動長度的特性,因為VARBINARY數據類型的存儲長度為實際數值長度+4個位元組。當BINARY數據類型允許NULL 值時,將被視為VARBINARY數據類型。
四、邏輯數據類型
1、BIT:BIT數據類型佔用1 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其值為0 或1 。如果輸入0 或1 以外的值,將被視為1。 BIT 類型不能定義為NULL 值(所謂NULL 值是指空值或無意義的值)。
五、字元數據類型:字元數據類型是使用最多的數據類型。它可以用來存儲各種字母、數字元號、特殊符號。一般情況下,使用字元類型數據時須在其前後加上單引號』或雙引號」 。
1、CHAR
CHAR 數據類型的定義形式為CHAR[ (n) ]。 以CHAR 類型存儲的每個字元和符號佔一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n 表示所有字元所佔的存儲空間,n 的取值為1 到8000, 即可容納8000 個ANSI 字元。
若不指定n 值,則系統默認值為1。 若輸入數據的字元數小於n,則系統自動在其後添加空格來填滿設定好的空間。若輸入的數據過長,將會截掉其超出部分。
(1)資料庫表中擴展閱讀:
SQL包括了所有對資料庫的操作,主要是由4個部分組成:
1、數據定義:這一部分又稱為「SQL DDL」,定義資料庫的邏輯結構,包括定義資料庫、基本表、視圖和索引4部分。
2、數據操縱:這一部分又稱為「SQL DML」,其中包括數據查詢和數據更新兩大類操作,其中數據更新又包括插入、刪除和更新三種操作。
3、數據控制:對用戶訪問數據的控制有基本表和視圖的授權、完整性規則的描述,事務控制語句等。
4、嵌入式SQL語言的使用規定:規定SQL語句在宿主語言的程序中使用的規則。
❷ e4a怎麼取資料庫的表中指定列的內容
1、建立一個指定內容的mysql資料庫,寫幾個欄位,再建立一個中間件連接資料庫,編寫E4A程序連接該資料庫。
2、在資料庫面板輸入指定的英文包名和應用名稱內容即可,然後該工程會被保存在E4A安裝目錄的projects文件夾中,用e4a讀取資料庫表中指定列的內容即可。
❸ 查詢mysql資料庫中所有表名
使用select命令,可以查詢所有表名
寫法如下:
selecttable_namefrominformation_schema.tableswheretable_schema='當前資料庫'
(3)資料庫表中擴展閱讀
其它用法
1、使用SHOW語句找出在伺服器上當前存在什麼資料庫:
mysql> SHOW DATABASES;
2、創建一個資料庫MYSQLDATA
mysql> CREATE DATABASE MYSQLDATA;
3、選擇你所創建的資料庫
mysql> USE MYSQLDATA; (按回車鍵出現Database changed 時說明操作成功!)
4、查看現在的資料庫中存在什麼表
mysql> SHOW TABLES;
5、創建一個資料庫表
mysql> CREATE TABLE MYTABLE (name VARCHAR(20), sex CHAR(1));
6、顯示表的結構:
mysql> DESCRIBE MYTABLE;
7、往表中加入記錄
mysql> insert into MYTABLE values (」hyq」,」M」);
8、用文本方式將數據裝入資料庫表中(例如D:/mysql.txt)
mysql> LOAD DATA LOCAL INFILE 「D:/mysql.txt」 INTO TABLE MYTABLE;
9、導入.sql文件命令(例如D:/mysql.sql)
mysql>use database;
mysql>source d:/mysql.sql;
❹ 怎麼在資料庫所有的表中查找數據
1、首先,打開一個的Microsoft Office Access的資料庫管理界面當中,選中左側中的所有表 的選項。
❺ sql 如何查詢一個數值在資料庫的哪個表中
任何一種關系型資料庫都不可能用SQL語句實現這種查詢,因為你不知道表名和列名。
理論上用程序或存儲過程遍歷資料庫中所有表和所有列,用表數×列數個SQL語句,可以實現你要的結果。不過有可能會查到很多表很多列都有匹配的數據行,如何確定哪張表哪列,就沒有辦法了。
❻ 4、(必修)在關系型資料庫中,表中的列稱為( )。 A、欄位 B、記錄 C、文檔 D、關鍵字
(必修)在關系型資料庫中,表中的列稱為( A、欄位)。
在關系型資料庫中,表的「列」稱為「欄位」 ,每個欄位包含某一專題與對象或類關聯的信息。就像「通訊錄」資料庫中,「姓名」、「聯系電話」這些都是表中所有行共有的屬性,所以把這些列稱為「姓名」欄位和「聯系電話」欄位。
(6)資料庫表中擴展閱讀:
關系型資料庫按照結構化的方法存儲數據,每個數據表都必須對各個欄位定義好,也就是先定義好表的結構,再根據表的結構存入數據。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由於數據的形式和內容在存入數據之前就已經定義好了,所以整個數據表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都比較高,但帶來的問題就是一旦存入數據後,如果需要修改關系型資料庫里的數據表的結構,就會十分困難。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關系型資料庫
網路——欄位
❼ 什麼是資料庫表
在關系資料庫中,資料庫表是一系列二維數組的集合,用來代表和儲存數據對象之間的關系。它由縱向的列和橫向的行組成;
例如一個有關作者信息的名為 authors 的表中,每個列包含的是所有作者的某個特定類型的信息,比如「姓氏」,而每行則包含了某個特定作者的所有信息:姓、名、住址等等。
對於特定的資料庫表,列的數目一般事先固定,各列之間可以由列名來識別。而行的數目可以隨時、動態變化,每行通常都可以根據某個(或某幾個)列中的數據來識別,稱為候選鍵。
DataTable 架構定義
表的架構(即結構)由列和約束表示。 使用 DataColumn 對象以及 ForeignKeyConstraint 和 UniqueConstraint 對象定義 DataTable 的架構。 表中的列可以映射到數據源中的列、包含從表達式計算所得的值、自動遞增它們的值,或包含主鍵值。
按名稱引用表中的列、關系和約束是區分大小寫的。 因此,一個表中可以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名稱相同(但大小寫不同)的列、關系或約束。 例如,您可以有Col1和col1。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資料庫表
❽ 怎麼在資料庫所有的表中查找數據
一、可以使用資料庫語言中的like語句進行查詢。
二、資料庫所有表裡麵包含的某個文字查詢方法
1、在數據中,創建測試表、插入任意數據如下圖
3、數據執行命令,結果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