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acbookpro202114寸 內存 頻率
可以安裝,但是會降頻。最高支持到1333,4G*2,總共8G。
內存條,請注意選用相同頻率的內存,並保證兩根條子是一樣的。升級說明裡面有電腦內存升級上限,務必看清楚。11年後的pro才可以升至16g,之前的智能是8g。
隨機事件在n次試驗中發生m次的相對頻次m/n。一般物理科學中頻率指每秒中的振動次數,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確定性的。
計算:
在一定條件下,對所研究的對象進行觀察或測驗,每實現一次條件組,稱為一次試驗。其結果稱為事件。在一次試驗中,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稱為隨機事件。
隨機事件 A發生的概率p(A)是該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其數值在0與1之間。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試驗,如果事件A不可能發生,則p(A)=0;如果事件A必然發生,則p(A)=1。隨著試驗次數n的增大,頻率接近於概率的可能性也越大。
B. 蘋果電腦配置
1:蘋果筆記本目前只有兩個大型號,而每個型號里有高配版和低配版。
分別是
Macbook Air:
注重攜帶型的筆記本,可以理解為上網本。性能相對比較弱,但整體非常薄和輕,比一個平板電腦都重不了多少。
Macbook Pro:
注重性能的筆記本,其中高配版達到了移動工作站的配置。性能強,而且整體的重量並不重,相比起一般的筆記本仍然屬於輕薄的。最重要的一點,Macbook Pro搭載了目前獨一無二的筆記本Retina屏幕,解析度高達2880 x 1800(普通筆記本的兩倍),顯示效果極其清晰。
至於性價比,只需要記得一點就行了,蘋果電腦,越高檔、價格越高的機型,性價比越高。
2:電腦內部的幾大件:處理器、顯卡、內存、硬碟,每種硬體對性能的影響都不同。
處理器(CPU):決定了電腦的計算速度,對大部分程序的運算速度有決定性影響。
顯卡(GPU):決定了電腦的渲染速度,對圖形(特別是3D圖形)的顯示性能有最大影響。
內存(RAM):內存是暫時存儲數據的硬體,如果內存不夠,電腦運行會拖慢非常多,但如果內存夠了,加再大的內存也無法提升性能。
硬碟:決定了資料的讀取速度,千萬不要輕視硬碟,絕大多數人的電腦性能瓶頸都是在硬碟上。
選購電腦的時候,其中內存要8G以上,硬碟要是固態硬碟(SSD),這是起碼的。
如果你有對計算能力要求高的需求(比如繪圖、編程等),需要一個好的CPU。
如果你要進行3D渲染或者玩3D游戲,必須有一個好的顯卡。請注意,目前這一代Macbook里,只有高配版的Macbook Pro才有獨立顯卡,型號是ME294。
3:如果是從蘋果官方網站訂貨或者在蘋果專賣店訂貨,不需要注意什麼。如果是在其他地方購買的,一定要仔細檢查包裝(有一張外置說明,如果包裝被打開過,這張紙就會被撕毀),並且及時的(最好是在當面)前往蘋果官方網站查詢序列號。
蘋果筆記本和iphone、ipad等不同,它的定位一開始就不是休閑娛樂,而是創作。蘋果電腦是純粹的生產力工具,用來娛樂是比較困難的,比如你玩的網游,OSX系統上一般都不會有,需要安裝Windows系統才可以玩,但在Mac上安裝Windows系統會讓電腦運行不穩定,奇怪的問題也會變多,而且是非常沒有品位的表現。
既然購買了Macbook,就要使用它的系統OSX,買個Macbook裝Windows系統是
C. MacBook Pro配置怎麼樣
MacBook
Pro配置怎麼樣?
蘋果MacBook
Pro配置參數
MacBook
Pro分為13/15英寸兩種,搭載第六代酷睿i5/i7處理器,8GB內存起,256GB
SSD起,15英寸內置AMD高端圖形顯卡。鍵盤集成多點觸控條,以及指紋識別感測器,比Air更薄,LOGO不發光。
D. 新款 MacBook Pro 的參數配置是什麼
MacBook Pro 比以往更為強大,無論是編譯代碼、處理高解析度圖像、渲染三維圖形,還是編輯多個 4K 視頻流等,一切都游刃有餘。15 英寸 MacBook Pro 現配備更快的六核和八核 Intel Core 處理器,Turbo Boost 最高可達 5.0 GHz。而配備觸控欄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則採用更快的四核處理器,Turbo Boost 最高可達 4.7 GHz。
與當前速度最快的四核 15 英寸 MacBook Pro 相比,配備八核處理器的新款 MacBook Pro 的性能快達兩倍,因此:
音樂製作人在 Logic Pro X 中播放海量多音軌項目時,可使用多達兩倍的 Alchemy 插件
三維設計師在 Maya Arnold 中能夠以快達兩倍的速度渲染場景
攝影師在 Photoshop 中應用復雜編輯效果和濾鏡,速度最高可提升 75% 之多
開發者在 Xcode 中編譯代碼,速度最高可提升 65% 之多
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在 TetrUSS 中計算復雜的流體動力學模擬,速度最高可提升 50% 之多
視頻剪輯人員在 Final Cut Pro X 中可同時剪輯多達 11 條 4K 多機位視頻流
MacBook Pro 除配備強大的新一代處理器之外,還擁有絢麗奪目的視網膜顯示屏,其亮度達 500 尼特,支持 P3 廣色域和原彩顯示技術,這也是 Mac 筆記本電腦迄今最優秀的視網膜顯示屏,將帶來更真實自然的觀賞體驗。此外,MacBook Pro 擁有讓你身臨其境的立體聲揚聲器,帶來寬廣的立體聲音效;還擁有安全方便的觸控 ID、可靈活提供相關控制的觸控欄,以及寬大的力度觸控板。MacBook Pro 還擁有運行飛快的固態硬碟,以及可增強安全性的 Apple T2 安全晶元;而強大且多功能的雷靂 3 埠可支持數據傳輸、充電,以及連接多達兩台 5K 顯示器或四個外接圖形處理器。
E. MacBook Pro 14寸16G+1T和32G+512G如何選擇
32+512,只有8T才是所謂高速硬碟,其它只能說好,外接硬碟實惠足夠。但是32G是剛需,對於CPU和GPU來說,支持可是相當到位。
b站有程序員實測過,16g和32g在普通使用情況下沒什麼差別,在極限壓力差別下差距也很多,ssd很快,所以swap和內存差別不是非常大。可以用16g+10核+1t替代32g。剛好同樣的價錢。增加ssd的壽命
內存要根據自己使用軟體的需求,比如同時開幾個虛擬機!或者使用的軟體推薦的內存大小!
存儲的話就要看看自己之前筆記本的使用量了!
有大存儲需求的話,一般就考慮在家組nas或者網盤了!不是實時使用的數據最好放在一起集中管理!
F. macbook pro開什麼配置合適
MacBook
Pro11寸MBA性能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只是受制於15W的TDP,這種提升也並不一定能夠滿足對性能有更高要求的用戶,所以並不建議升級到i7處理
器。不過可以肯定的是MBA對於大部分沒有特殊要求的消費者來說性能足夠。
13
英寸RMBP有兩顆處理器可供升級,分別是2.9GHz主頻、3.3GHz睿頻的i5-5287U和3.1GHz主頻、3.4GHz睿頻、4MB緩存的
i7-5557U處理器。三款處理器的最大主頻差距僅為0.4GHz,睿頻差距則僅為0.3GHz,實際使用中並不會有太明顯的不同,所以主頻
2.7GHz的默認版本就足夠
MacBook
Pro
15是性能最強的蘋果筆記本,除了2.2GHz主頻的CPU外,用戶還可以選擇主頻2.5GHz、睿頻3.7GHz的i7-4870HQ和2.8GHz主
頻、4.0GHz睿頻的i7-4890HQ處理器。如果對CPU性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建議升級到最頂級的i7-4890HQ處理器,與默認2.2GHz主
頻的i7-4770HQ相比有著非常大的提升。特別提醒:兩種尺寸的MacBook
Pro高配版都默認使用了中等級別的CPU,不建議選擇13英寸RMBP的用戶升級至i7處理器,性能提升實在有限,倒不如把預算放在內存和硬碟上;那麼這顆能睿頻到4.0GHz的i7處理器值得升級。
G. macbookpro 14寸和13.3寸可以用c4d渲染嗎,16g+512g,或者聯想的哪個系列配置的可以,希望重量在2kg以下
macbook pro 13.3寸,m2晶元,16g+512g,8核+10核圖形處理器
性能強,速度快,輕薄,渲染不錯的。
M2的GPU相較於M1提升了35%,從GPU核心數上看,M2的GPU核心數最多增加了2個核心,性能提升了,功耗也提升了,大概在15W左右。另外一個多增加了1個GPU核心的M2閹割版本,相較於滿血版M2,功耗的降低同時,性能也會有所下降,估計相較於M1,提升大概在10%左右。
雖然:英偉達前段時間在大會上的演講PPT還放出了跟蘋果M1 MAX晶元對比的數據,基於達芬奇,Photoshop,Blender等圖像與影像創作者常用的軟體的基準測試表達M1 MAX與3060顯卡還有一些差距,更別說3080;
但估計專注力與生產力不錯的,性能,一定比聯想的RTX350TI要強大的。
MacBook Air可選8核和10核GPU,後者在8核基礎上多加900元,而滿血M2加上頂配16G內存以及512G存儲則是需要13999元,接近目前蘋果在售的MacBook Pro 14英寸版本。
H. 換電腦,如何選擇 MacBook Pro 的配置
二手的話,除了品質,你給出的信息只有cpu和核顯,用mac的人不追求游戲性能,就是簡單的生產力輸出或輕娛樂,那麼建議4代i7的,他的cpu性能更好一些
總的來說都是老型號低電壓cpu,性能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現在的需要了
I. 如何設置新macbook pro 2016
「13英寸MacBook Pro」兩版本硬體配置/售價
由於發布會在北京時間28日凌晨1點鍾開始,可能很多朋友對於它們不太了解。這里我也就不多兜圈子了,先來放上此次全新更新的「13英寸MacBook Pro」普通版、帶觸控條版、「15英寸MacBook Pro」的硬體配置和具體售價信息。
「13英寸MacBook Pro」不帶觸控條版本(屌絲版)搭載第六代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2.0GHz雙核,支持睿頻可達3.1GHz)、8GB 2133MHz內存以及256GB PCIe固態硬碟,售價為11488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其只有一種配置可選。
帶觸控條版顯然更受重視一些,其提供高/低兩種配置。低配版搭載第六代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2.9GHz雙核,支持睿頻可達3.3GHz)、8GB
2133MHz內存以及256GB
PCIe固態硬碟;高配版不同的地方在於,其硬碟容量由256GB升級至512GB,但售價要高出1600塊。個人而言,如果你對於硬碟容量要求並不嚴苛,顯然低配版要更劃算一些。
END
「15英寸MacBook Pro」硬體配置/售價
此次「15英寸MacBook
Pro」提供兩個不同版本可選。低配版搭載了第六代英特爾酷睿i7處理器(2.6GHz四核,支持睿頻可達3.5GHz)、16GB
2133MHz內存、256GB PCIe固態硬碟以及Radeon Pro
450獨顯;高配版同樣搭載第六代英特爾酷睿i7處理器(2.7GHz四核,支持睿可達3.6GHz)、16GB 2133MHz內存、512GB
PCIe固態硬碟以及Radeon Pro 455獨顯。
售價方面,低配版為18488元,高配版要高出3000元,為21488元。單就硬體配置方面來講,實話來講並沒有太多值得我們眼前一亮的地方,只能說中規中矩而已。而即使是低配版「15英寸MacBook Pro」,18488元人民幣也著實不算低。
END
進一步壓榨Air系列生存空間 便攜性更強
新款「15英寸MacBook
Pro」以及「13英寸MacBook
Pro」整體外觀沒有區別,延續了家族一貫的設計風格。A面依舊極盡簡潔,不過就目前來看,類似於「無印良品」一般的寡淡風格頗受推崇。這次在機身配色方面,除了「銀色」,其新增了「深空灰」,並未出現12寸MacBook所採用的「玫瑰金色」倒是讓我感覺有些意外。
正如這頁標題上我提到的,雖然全新「15英寸MacBook
Pro」和「13英寸MacBook Pro」整體外觀看上去並沒太大的變化,但是在輕薄方面卻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比前代,15英寸MacBook
Pro比前代薄14%,體積方面減少20%,13英寸版本MacBook Pro比前代輕薄17%,體積方面減少23%。
這也讓它一直為人所詬病的便攜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如今筆記本整體向著輕薄化機身發展的大趨勢下,毫無疑問,此次蘋果又一次站在了行業的頂端。說句玩笑話,廣大PC友商們又有了全新的「秒殺對象」。
另外在外部擴展能力方面,此次「15英寸MacBook
Pro」、「13英寸MacBook Pro」均沒有過於激進的採用與12英寸MacBook一樣的單一Type
C介面做法。「13英寸MacBook Pro」普通版提供兩個 Thunderbolt 3 (USB-C)
埠,均可支持充電、DisplayPort、Thunderbolt、USB 3.1。
「13英寸MacBook
Pro」帶觸控條版提供四個Thunderbolt 3 (USB-C) 埠,均可支持充電、DisplayPort、Thunderbolt
、USB 3.1;「15英寸MacBook Pro」同樣配備四個 Thunderbolt 3 (USB-C)
埠,均可支持充電、DisplayPort、Thunderbolt 、USB
3.1。仔細對比的話,可以看出介面這部分明顯體現出了屌絲版與其它版本之間的差距。
END
傳聞中的「觸控條」來了 它比想像中更加強大
屏幕部分的出色表現,向來是蘋果系設備的一大優勢。「13英寸MacBook
Pro」配備了一塊13.3英寸LED 背光顯示屏 (採用 IPS 技術),初始解析度為2560 x 1600 (227
ppi),支持數百萬色彩,屏幕亮度高達500尼特。顯示效果相當細膩、驚艷。
「15英寸MacBook
Pro」採用一塊15.4 英寸 LED 背光顯示屏,同樣採用 IPS 技術,初始解析度 為2880 x 1800 (220
ppi),支持數百萬色彩,屏幕亮度與「13英寸MacBook Pro」一樣,均為500尼特。而這樣的屏幕參數意味著它的整體顯示效果無疑足夠細膩。
在這次MacBook Pro的升級上,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觸控功能按鍵區域加入,官方命名「Touch Bar」。它的到來用以替代之前的功能鍵,整體給人感覺非常炫酷,而且功能非常強大,可以看出這次蘋果對於MacBook Pro大刀闊斧的改革。
「Touch Bar」的鍵盤面板其實為Retina屏幕條,而且支持多點觸控,控制區甚至可以將你的相冊顯示在上面,它能夠對手勢和輕觸操作作出反應,能夠根據使用的軟體,調整功能和UI,軟體自適應,比如Safari中可以顯示書簽、搜索、返回、以及新建標簽頁按鈕。
此外,在「Touch
Bar」裡面還內置了「Touch ID」技術。Touch ID被整合在燈條的右側,這對於MacBook
Pro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保證。當出現支付場景的時候,Touch ID也可以方便地用上,大概這就是蘋果在最新的macOS
Sierra加入Apple Pay支持的目的。
操控部分此次全新MacBook也進行了不小的升級。首先是鍵盤部分,三款新品均採用了與之前12寸MacBook一樣的蝶式設計。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難理解,畢竟機身厚度大幅降低的情況下,蝶式鍵盤是目前來講最好的解決方案。另外,觸控板面積增加了一倍,好處在於掌托面積更大,實際使用體驗更加出色。
END
「13英寸MacBook Pro」普通版
對比來看,「13英寸MacBook Pro」普通版無疑是其中最「沒亮點」的一款。之所以給出這樣的結論,沒有「Touch Bar」無疑是罪魁禍首,與之相關的一切強大功能均無法享受的到。但是有一點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售價。
即使是對比「13英寸MacBook
Pro」帶觸控條低配版,其依舊要低出2400元人民幣。實話來講,這樣的差價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相信一定有相當一部分准備入手全新MacBook
Pro的買家,是對「Touch Bar」不感冒的,而它的出現,顯然彌補了這部分的市場需要。
END
「13英寸MacBook Pro」帶觸控條版
如果要說未來三款新品中,誰最走量,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13英寸MacBook Pro」帶觸控條版。理由很簡單,它完美的集合了此次新品發布會上帶來的所有新技術,可以帶來足夠出色的用戶體驗。而處於另外兩款設備之間的定價,無疑使得它頗具競爭力。
如果你確實對「Touch
Bar」非常感興趣,那麼我想「13英寸MacBook Pro」帶觸控條版無疑是最為合理的選擇。而相比「15英寸MacBook
Pro」,它在便攜性方面顯然要更加出色,這對於經常出差的商務用戶而言,顯然頗具吸引力。至於說性能部分,Intel Core
i5處理器、8GB內存以及256GB固態硬碟的組合,完全可以輕松應付日常工作需要。
END
「15英寸MacBook Pro」
「15英寸MacBook
Pro」作為三款新品中當之無愧的主角,在整體硬體配置方面同樣要大幅領先於「13英寸MacBook
Pro」。這也意味著它能夠滿足更多用戶群體的使用。特別是由於搭載了酷睿i7處理器以及Rdeon Pro
450獨立顯卡,即使是對於PC要求更高的設計行業,其依舊可以表現的足夠出色。
唯一阻礙「15英寸MacBook
Pro」大范圍出貨的,無非是它那高昂的售價。低配版13888元顯然並不便宜,但對於一些預算充足的用戶來講,這應該不是大問題。至於說我們上邊提到的便攜性問題,礙於機身尺寸所限,相比「13英寸MacBook
Pro」它確實不佔優勢,但性能表現方面無疑要更加強勁一些,看你怎麼選而已。
END
總結
來最後總結下這次的蘋果新品發布會。Touch bar觸控條無疑是焦點中的焦點,而從它的演示視頻來看,功能非常非常強大!另外有一點我注意到,全新MacBook Pro在慢慢向設計領域靠攏,這從Adobe Photoshop那一段的介紹中也可以窺得一二!
另外,個人認為下次的更新不會離得太遠。畢竟我們在此次三款新品的硬體配置上沒有發現第七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身影,這意味著,蘋果很有可能將在明年的春季新品發布會上對其硬體部分進行升級,屆時,性能部分應該是它的重點所在!
J. 蘋果電腦macbook pro什麼配置好
讓我來告訴你吧,374和375的區別僅僅在於 CPU和 硬碟大小, CPU的話對於你日常的操作沒有任何影響,(因為你只是看電影和一些基本的軟體。),然後250G的硬碟盒320G的硬碟的差距對於你來說也沒太大的意義,如果你平常文件存儲特別多的話,建議買個移動硬碟,500G的移動硬碟才四百多塊錢。然後除此之外,374和375的外形,做工,都是一模一樣,從外觀根本就看不出兩款的差別,但是兩款差價將近2000元,當然如果你錢多的話,買375也行。 然後你大概還不知道蘋果的本和普通的本有什麼區別吧? 蘋果的電腦裡面都自帶的MAC操作系統,和我們日常使用的WINDOWS是不一樣的,當然在MAC系統下面也可以看電影和聽音樂包括其他的一些軟體操作,只不過MAC下面安裝的軟體和WINDOWS是不一樣的,而且MAC下面不能安裝皮皮、如果你要在蘋果本上看皮皮也就意味著你要在電腦上再安裝一個我們常用的WINDOWS系統,這樣的話,蘋果本就和普通本沒任何區別了,當然,蘋果的品牌,以及它的做工是無與倫比的。 我是蘋果的零售商,價格問題也可以找我咨詢,同時我也是「蘋果APPLE」團隊的,以個人名義回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