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有牛腿框架柱腰筋配置如何要求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有牛腿框架柱腰筋配置如何要求

發布時間: 2022-10-09 16:08:27

⑴ 框架梁設置腰筋的問題

我所知道 的是超過450mm高設一道腰筋,圖紙上沒有,這種情況按規范做就OK了 ,和設計單位說了,不會發函的

⑵ 梁、板、柱中應配置哪幾種鋼筋,各種鋼筋起何作用在構造上有什麼要求

1、梁:上部貫通縱筋,支座附加縱筋筋;下部貫通的縱筋;箍筋,如果是框架梁,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如果梁高比較高,還應該在梁中部附加腰筋。
上部筋用來承擔負彎矩,下部筋用來承擔正彎矩,箍筋用來承受剪力。
2.柱:豎向縱筋和箍筋。箍筋都是主要承擔剪力,縱筋受彎矩,扭矩等.
3.板:板上筋和板下筋,下筋一般貫通,上筋個別做成拉通的,一般都是支座附加,還有板分布筋,一般都是構造的。
關於各種構件的構造要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區分,不能單一而論。一般情況下,受力筋要考慮構件的最小配筋率,箍筋考慮最小配箍率,鋼筋最小間距,最小直徑,最大間距等

⑶ 梁腰筋怎麼配置400.500.600.800.1000的各要放多少根怎麼算的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10)9.2.13條規定:梁的腹板高度不小於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鋼筋,

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6.4.1條規定:hw——截面的腹板高度:對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對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減去翼緣高度;對工形截面,取腹板凈高。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2.13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於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

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但當梁寬較大時可以適當放鬆。此處,腹板高度hw按本規范第6.3.1條的規定取用。必須知道hw。

(3)有牛腿框架柱腰筋配置如何要求擴展閱讀: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6.1 一般規定

第6.1.1條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除應根據使用條件進行承載力計算及變形、抗裂、裂縫寬度和應力驗算外,尚應按具體情況對製作、運輸及安裝等施工階段進行驗算。

當預應力作為荷載效應考慮時,其設計值在本規范有關章節計算公式中給出。對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當預應力效應對結構有利時,預應力分項系數應取1.0;不利時應取1.2。對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預應力分項系數應取1.0。

第6.1.2條當通過對一部分縱向鋼筋施加預應力已能使構件符合裂縫控制要求時,承載力計算所需的其餘縱向鋼筋可採用非預應力鋼筋。非預應力鋼筋宜採用HRB400級、HRB335級鋼筋,也可採用RRB400級鋼筋。

第6.1.3條預應力鋼筋的張拉控制應力值σcon不宜超過表6.1.3規定的張拉控制應力限值,且不應小於0.4fptk.

當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表6.1.3中的張拉控制應力限值可提高0.05fptk:

1、要求提高構件在施工階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階段受壓區內設置的預應力鋼筋;

2、要求部分抵消由於應力鬆弛、摩擦、鋼筋分批張拉以及預應力鋼筋與張拉台座之間的溫差等因素產生的預應力損失。

⑷ 鋼筋混凝土梁配筋時怎麼選取腰筋

鋼筋混凝土梁配筋時必須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選取鋼筋,其中腰筋必須符合10.2.16條和10.2.17條要求。10.2.16條 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且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此處,腹板高度hw按本規范第7.5.1條的規定取用。
</TD></TR>10.2.17條 對鋼筋混凝土薄腹梁或需作疲勞驗算的鋼筋混凝土梁、應在下部二分之一梁高的腹板內沿兩側配置直徑為8-14mm、間距為100-150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應按下密上疏的方式布置。在上部二分之一梁高的腹板內,縱向構造鋼筋可按本規范第10.2.16條的規定配置。</p>呵呵,還是看一哈規范吧,上面要求很多很詳細的,對你肯定有幫助!!

⑸ 關於牛腿鋼筋的問題 剖面與配筋圖是否對應正確 還有就是壓筋怎麼算 牛腿內的斜的鋼筋

圖是正確的。牛腿內的斜的鋼筋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第10章
第10.8.1條 柱牛腿(當a≤h0時)的截面尺寸應符合下列要求(圖10.8.1):

1牛腿的裂縫控制要求

Fvk≤β(1-0.5Fhk/Fvk)ftkbh0/(0.5+a/h0)(10.8.1)

式中
Fvk--作用於牛腿頂部按荷載效應標准組合計算的豎向力值;
Fhk--作用於牛腿頂部按荷載效應標准組合計算的水平拉力值;
β--裂縫控制系數:對支承吊車梁的牛腿 ,取0.65;對其他牛腿,取0.80;
a--豎向力的作用點至下柱邊緣的水平距離,此時應考慮安裝偏差20mm;當考慮20mm安裝偏差後的豎向力作用點仍位於下柱截面以內時,取a=0;
b--牛腿寬度;
h0--牛腿與下柱交接處的垂直截面有效高度:h0=h1-as+c·tanα,當α>45°時,取α=45°,c為下柱邊緣到牛腿外邊緣的水平長度。
2牛腿的外邊緣高度h1不應小於h/3,且不應小於200mm。
3在牛腿頂面的受壓面上,由豎向力Fvk所引起的局部壓應力不應超過0.75fc.


第10.8.2條 在牛腿中,由承受豎向力所需的受拉鋼筋截面面積和承受水平拉力所需的錨筋截面面積所組成的縱向受力鋼筋的總截面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As≥Fva/0.85fyh0+1.2Fh/fy(10.8.2)
此處,當a<0.3h0時,取a=0.3h0.
式中
Fv--作用在牛腿頂部的豎向力設計值;
Fh--作用在牛腿頂部的水平拉力設計值。

第10.8.3條 沿牛腿頂部配置的縱向受力鋼筋,宜採用HRB335級或HRB400級鋼筋。全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宜沿牛腿外邊緣向下伸入下柱內150mm後截斷(圖10.8.1)。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伸入上柱的錨固長度,當採用直線錨固時不應小於本規范第9.3.1條規定的受拉鋼筋錨固長度la;當上柱尺寸不足時,鋼筋的錨固應符合本規范第10.4.1條樑上部鋼筋在框架中間層端節點中帶90°彎折的錨固規定。此時,錨固長度應從上柱內邊算起。
承受豎向力所需的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按牛腿有效截面計算不應小於0.2%及0.45ft/fy,也不宜大於0.6%,鋼筋數量不宜小於4根,直徑不宜小於12mm。
當牛腿設於上柱柱頂時,宜將牛腿對邊的柱外側縱向受力鋼筋沿柱頂水平彎入牛腿,作為牛腿縱向受拉鋼筋使用;當牛腿頂面縱向受拉鋼筋與牛腿對邊的柱外側縱向鋼筋分開配置時,牛腿頂面縱向受拉鋼筋應彎入柱外側,並應符合本規范第10.4.4條有關搭接的規定(圖10.4.4b)。

第10.8.4條 牛腿應設置水平箍筋,水平箍筋的直徑宜為6-12mm,間距宜為100-150mm,且在上部2h0/3范圍內的水平箍筋總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承受豎向力的受拉鋼筋截面面積的二分之一。
當牛腿的剪跨比a/h0≥0.3時,宜設置彎起鋼筋。彎起鋼筋宜採用HRB335級或HRB400級鋼筋,並宜使其與集中荷載作用點到牛腿斜邊下端點連線的交點位於牛腿上部l/6至l/2之間的的范圍內,l為該連線的長度(圖10.8.1),其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承受豎向力的受拉鋼筋截面面積的二分之一,根數不宜少於2根,直徑不宜小於12mm。縱向受拉鋼筋不得兼作彎起鋼筋。

⑹ 連梁的腰筋和箍筋設置有哪些要求

連梁高度不超過50cm,就不需要腰筋。跨高比不大於2.5的連梁,其兩側腰筋的總面積配筋率不應小於0.3%。 連梁是指在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 ,連接牆肢與牆肢 ,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牆在平面內相連的梁。

⑺ 梁的腰筋規范規定

法律分析:梁要筋的設置要求比較嚴格,梁要筋需要設置為綁全扣的。

梁要筋的梁腹大於480的時候就需要設置構要筋,梁腹大於450的時候,要筋的設置距離不要超過200。

法律依據:(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2.13 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於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但當梁寬較大時可以適當放鬆。此處,腹板高度hw按本規范第6.3.1條的規定取用。

⑻ 建築上的腰筋是如何布置的

當梁的截面超過一定的高度時,按規范的構造要求,需要布置腰筋。施工單位可以查看平法標注的有關內容確定腰筋。設計單位腰筋的布置規定按混凝土設計規范來:10.2.16條。也可不在施工圖上標注及計算,因平法已經幫您解決了。按平法施工即可。

不明HI我,明了請點擊採納。我同樣需要您 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