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教下一根梁按構造配筋要怎麼配置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1.截面尺寸
矩形截面梁的高度比h/b一般取2.3.5;T形截面梁的高寬比h/b一般取2.4.0(此外b為梁肋寬).為了統一模板尺寸便於施工,梁的截面寬度通常取為b=120mm、150mm、180mm、200mm、220mm、250mm、300mm、350mm等尺寸;梁的截面高度通常取為h=250mm、300mm、350mm,750mm、800mm、900mm、1000mm等尺寸.
2.縱向受力鋼筋梁中常用的縱向受力鋼筋直徑為10mm~28mm當梁高h≥300mm,不應小於10mm根數不少於兩根,分別布置在截面上、下側的角部以便與箍筋綁扎形成骨架.梁內受力鋼筋的直徑宜盡可能相同.當採用兩種不同直徑的鋼筋時,則鋼筋直徑至少宜相差2mm,以便在施工中能用肉眼識別.
3.縱向構造鋼筋對於單筋截面梁,在梁的受壓區還要布置架立筋,架立筋一般為兩根,分別放在截面受壓區的角部.架立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箍筋並與截面受拉區的受力縱筋組成鋼筋骨架.
架立筋的直徑與梁的跨度l有關.當梁的跨度l<4m時,架立鋼筋直徑不宜小於8mm;當梁的跨度l=4m~6m時,不宜小於10mm;當梁的跨度l>6m時,不宜小於12mm.如果在截面受壓區也配置了受力鋼筋則沒有必要單獨再設置架立筋.
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側面沿高度應設置的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且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
2. 跨度4米5的大梁怎麼配鋼筋
4.5米的梁做的高度50cm,這里就已經包括樓板的高度,也就是說12cm的樓板下面看到的只有38cm。
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截面的面積)。其中,為配筋率;As為受拉區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b為矩形截面的寬度;h 0為截面的有效高度。ρ=As/bh0。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數量的一個參數。
配筋率是影響構件受力特徵的一個參數,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結構構件的破壞形態,不發生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配筋率又是反映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構件發生少筋破壞,少筋破壞是脆性破壞,設計時應當避免。
7米跨度梁高7000/12=583.3,梁是50一個模數,所以梁高應該≥600mm。大梁梁寬≥250mm,確定梁大小為250X600的梁。梁配筋必須提供梁端的彎矩和剪力,通過計算可以算出配筋。
配筋:建築中房屋等的鋼筋配製情況,一般用圖形表示。根據配筋圖確定建築中鋼筋使用的位置、形狀以及鋼筋的型號等。
(2)蓋樓的大梁如何配置鋼筋擴展閱讀:
(1)當樓板跨度較小時,樓板配筋受鋼筋直徑、最小間距制約,樓板鋼筋採用HRB400鋼筋不能充分發揮強度,宜採用HPB300鋼筋;
(2)當樓板跨度較大或跨厚比較大時,樓板配筋主要受承載力控制,與HPB300相比,HRB400鋼筋最小配筋率常數限值由0.20減小到0.15,且強度高,當釆用HRB400鋼筋可比採用HPB300鋼筋節約鋼筋20%左右;
(3)當跨厚比較大時,樓板截面相對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鋼筋抗彎力臂小,造成鋼筋的浪費,且樓板撓度不易滿足要求,這種情況下適當增加樓板厚度,減小跨厚比,可以明顯減少配筋量。
綜合考慮結構安全、剛度以及配筋經濟等因素,新《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對現繞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規定:鋼筋混凝土單向板不大於30,雙向板不大於40;無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於35,無梁支承的無柱帽板不大於30。預應力板可適當增加;當板的荷載、跨度較大時宜適當減小。
3. 跨度5米的大梁怎麼配鋼筋
1、混凝土強度等級C25,梁截面240×500,縱筋二級鋼(HRB335),箍筋一級鋼(HPB235)。
2、樑上部縱筋2根直徑10mm鋼筋;梁下部縱筋5根直徑25鋼筋分兩排布置,下排3根,上排2根;梁側面設置4根直徑10mm腰筋(梁兩側各設置2根),用直徑6mm間距300拉筋拉結;箍筋直徑8mm間距150梁全長布置。
梁中一般配製下面幾種鋼筋:縱向受力鋼筋、箍筋、彎起鋼筋、架立鋼筋、縱向構造鋼筋。
1、縱向受力鋼筋
縱向受力鋼筋的數量一般不得少於兩根(當梁寬小於100mm時,可為一根)。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大於或等於C25時,保護層厚度為25mm。
2、箍筋
箍筋主要是承擔剪力的,直徑不小於6mm,箍筋直徑尚應不小於d/4(d為縱向受壓鋼筋的最大直徑)。
3、彎起鋼筋
彎起鋼筋與梁軸線的夾角(稱彎起角)一般是45°;當梁高h>800mm時,彎起角為60°。
4. 磚混別墅八米大梁24寬40高怎麼配筋
不一定,需要參考以下因素:
1、當大梁跨度較小時,大梁配筋受鋼筋直徑、最小間距制約,大梁鋼筋採用HRB400鋼筋不能充分發揮強度,宜採用HPB300鋼筋;滿足大梁配筋要求。
2、當大梁跨度較大或跨厚比較大時,大梁配筋主要受承載力控制,與HPB300相比,HRB400鋼筋最小配筋率常數限值由0.20減小到0.15,且強度高,當_用HRB400鋼筋可比採用HPB300鋼筋節約鋼筋20%左右。
3、當跨厚比較大時,大梁截面相對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鋼筋抗彎力臂小,造成鋼筋的浪費,且大梁撓度不易滿足要求,這種情況下適當增加大梁厚度,減小跨厚比,可以明顯減少配筋量。
5. 農村自己家建的房子圈樑、框架梁,配筋怎麼配最合適
想蓋房子,卻不知道怎麼辦,尤其是聽到那些「專業術語」,就更難了。磚混結構,箍筋直徑6-8mm,承重桿直徑16-18mm,有挑梁(陽台)的承重桿直徑22-25mm;張弦梁的應力桿直徑為12-14毫米。框架結構,所有箍筋均為8mm水平;應使用更多類型的鋼筋。正負0以下,張弦梁採用16mm二次,正負0以上,柱14-16mm二次,梁18-22mm二次,樓板12mm二次,剪力牆14-16mm二次,屋面10mm二次,陽台22-25mm二次。對於農村框架結構的自建房,框架梁的配筋率應大於2%,不大於2.5%,在此范圍內稱為合適的配筋梁。
農民省錢不容易,物盡其用就好。圈12或圈14完全可以滿足自建房的要求。外壁三個,內壁兩個,可以用6個圓形加強套每隔20cm扎牢。四角連接不可馬虎,最好彎曲90度左右,相互搭接牢固,長度20-30cm。其他部位的鋼筋搭接好,為了牢固,原則上不能低於70厘米,用頭時,最好錯開。我們相信,在科學的基礎上,也要看祖先的智慧。所以,根據你的傳統文化和實踐經驗,我們要靈活運用,把房子蓋牢,踏實生活,美觀實用。
6. 鋼筋混凝土梁的配筋怎麼配
梁中一般配製下面幾種鋼筋:縱向受力鋼筋、箍筋、彎起鋼筋、架立鋼筋、縱向構造鋼筋。
1.縱向受力鋼筋
縱向受力鋼筋的數量一般不得少於兩根(當梁寬小於100mm時,可為一根)。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大於或等於C25時,保護層厚度為25mm。
2.箍筋
箍筋主要是承擔剪力的,直徑不小於6mm,箍筋直徑尚應不小於d/4(d為縱向受壓鋼筋的最大直徑)。
3.彎起鋼筋
彎起鋼筋與梁軸線的夾角(稱彎起角)一般是45°;當梁高h>800mm時,彎起角為60°。
4.架立鋼筋
架立鋼筋設置在梁的受壓區並平行縱向受拉鋼筋,承擔因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產生的應力。
5.縱向構造鋼筋
當梁較高(hw≥450mm)時,為了防止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形而產生豎向裂縫,同時加強鋼筋骨架的剛度,在梁的兩側沿梁高每隔200mm處各設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腰筋,兩根腰筋之間用φ6或φ8的拉筋連系,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的2倍。
7. 大梁怎麼配比鋼筋
5米的梁
說兩個參考,兩種方案(單位都是毫米):1.梁是托住上面的所有層(是三層了吧,我認為你說的是一層頂上的梁),截面350*1000,下部鋼筋4根25,上部四根22,配彎起鋼筋下部4跟25彎起,柱子處梁兩邊加負鋼筋2根22,加強錨固力,箍筋採用四肢箍圓8間距100,並配置腰筋4根12,拉筋圓8。上面有牆,各層設置圈樑240*240,上下兩根14的鋼筋,箍圓6間距150。但柱子截面不夠,得450*450的柱子,你說的240*240小了。而且此方案對建築布局有限制,3.3米的層高,1米高的梁就去了三分之一了。要麼你底層層高要高,要麼底層梁高處做牆來掩蓋此梁體。
2.梁是層層設置,就是各層托各層,梁截面250*450,下部3根20,上面2根18,箍圓8間距150。每層設置,柱子截面240*240可以。
以上所說是憑你文字描述所推斷,你可以多徵求別人的意見,做個比較,要是自己蓋房子,結構的事不可以馬虎。
5.1米的樑上下都有牆,是承重牆吧,就用圈樑了,就按上面的圈樑配,想省點錢,下面兩層用4根14的,上面兩層用2根12的,截面都是240*240,柱子是240*240,就是叫構造柱子了。
房子應該是磚混結構的:基礎用M7.5的水泥砂漿,上面用M7.5的混合砂漿即可,磚用MU10的,承重部位牆體實心砌築,混凝土用C20
首先不管我是算的也好,估計的也好,只能做參考。
水泥標號採用普通硅酸鹽水泥32.5。受力鋼筋用二級鋼,箍用一級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