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酵母菌培養實驗數酵母菌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具體步驟
一、實驗目的
1、學會測微尺和血球計數板的使用方法。
2、建立對微生物大小的概念。
二、實驗材料
1、顯微鏡、物鏡測微尺、目鏡測微尺、血球計數 板、載玻片等。
2、麥芽汁培養基、酵母菌。
3、吸管、吸水紙等。
三、實驗原理
(一)酵母菌大小的測定原理
所有微生物的大小需要用刻有一定刻度的測微尺來測量,先用絕對長度的物鏡測微尺來校正不表示絕對長度的目鏡測微尺,計算後者每格所代表的實際長度,然後放上待測的標本,用目鏡測微尺測定標本上微生物細胞占目鏡測微尺的格數,就可計算該微生物的大小。酵母菌的直徑約8-10μm。
(二)酵母細胞計數原理
微生物常用的計數方法有兩種,即直接計數法和間接計數法。前者利用血球計數板在顯微鏡下直接計數,能立即得到數值,但死活細胞都計數在內。後者是在乎板上長成菌落後再計數,反應較真實,但費時太長。本實驗是利用血球計數板進行直接計數。計數前需對樣品做適當稀釋,按照規定方法及計算公式運算後,即可得出實際數值。
四、操作方法
(一)酵母菌大小測定的操作方法
1.測微尺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1)目鏡測微尺的構造 目鏡測微尺是一塊圓形玻片,其中央刻有精確的刻度,通常是將5mm劃分為50格,實際每格等於100μm。刻度的大小是隨使用的接目鏡和接物鏡的放大倍數而改變,用前必須用物鏡測微尺來標定,如圖。
(2)物鏡測微尺的構造 物鏡測微尺為一塊特製的載玻片,其中央有一小圓圈。圓圈內刻有分度,將長1mm的直線等分為100小格,每小格等於10μm,如圖。
2.目鏡測微尺的標定
(1)取下接目鏡,旋下目鏡上的目透鏡,將目鏡測微尺放人接目鏡的中隔板上,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下,再旋上目透鏡,並裝入鏡筒內。
(2)將物鏡測微尺置於顯微鏡的載物台上,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同觀察標本一樣,使具有刻度的小圓圈位於視野中央。
(3)先用低倍鏡觀察,對准焦距,待看清物鏡測微尺的刻度後,轉動目鏡,使目鏡測微尺的刻度與物鏡測微尺的刻度相平行,並使兩尺的左邊第一條線相重合,再向右尋找兩尺的另外一條重合線。如圖
(4)記錄二條重合線間的目鏡測微尺的格數和物鏡測微尺的格數。
3.計算方式 (1)目鏡測微尺每格長度=兩個重疊刻度間物鏡測微尺格數×10/兩個重疊刻度間目鏡測微尺格數
(2)以同樣方法,分別在不同倍率的物鏡下測定測微尺上每格的實際長度。
目鏡測微尺( )格=物鏡測微尺( )格
目鏡測微尺每格=( )
(3)如此測定後的目鏡測微尺的尺度,僅適用於測定時所用的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的放大倍數。若更換物鏡、目鏡的放大倍數時,必須再進行校正標定。
4.酵母菌大小的測定
(1)取下物鏡測微尺,換上酵母菌水浸製片。
(2)測量菌體的長度和寬度各占目鏡測微尺幾格,然後換算出菌體的實際長度。
(3)在同一標本上測定5-10個菌體,求其平均值。
(二)酵母細胞數的測定操作方法
1.血球計數板的構造
血球計數板是由一塊比普通載玻片厚的特製玻片製成的。玻片中有四條下凹的槽,構成三個平台。中間的平台較寬,其中間又被一短橫槽隔為兩半,每半邊上面個刻有一個方格網。方格網上刻有9個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間的一個大方格為計數室,供微生物計數用。這一大方格的長和寬各為1m,深度為,其體積為0.1mm3。
計數室通常有兩種規格。一種是大方格內分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為25小格;另一種是大方格內分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為16小格。但是不管計數室是哪一種構造;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個小方格組成,見圖。
2.血球計數板的使用
(1)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懸液的酵母菌個數。
(2)樣品稀釋的目的是便於酵母菌懸液的計數,以每小方格內含有4-5個酵母細胞為宜,一般稀釋10倍即可。
(3)將血球計數板用擦鏡紙擦凈,在中央的計數室上加蓋專用的厚玻片。
(4)將稀釋後的酵母菌懸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於蓋玻片的邊緣,使菌液緩緩滲入,多餘的菌液用吸水紙吸取,捎待片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血球計數室內。
(5)計數時,如果使用16格×25格規格的計數室,要按對角線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個中格(即100個小格)的酵母菌數。如果規格為25格×16格的計數板,除了取其4個對角方位外,還需再數中央的一個中格(即80個小方格)的酵母菌數。
(6)當遇到位於大格線上的酵母菌,一般只計數大方格的上方和右方線上的酵母細胞(或只計數下方和左方線上的酵母細胞)。
(7)對每個樣品計數三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計算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個數。
3.計算公式 (1)16格×25格的血球計數板計算公式:
酵母細胞數/ml=100小格內酵母細胞個數/100×400×104×稀釋倍數
(2)25格x16格的血球計數板計算公式:
酵母細胞數/ml=80小格內酵母細胞個數/80×400×104×稀釋倍數
4.血球計數板的清潔
血球汁數板使用後,用自來水沖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後自行晾乾或用吹風機吹乾,或用95%的乙醇、無水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脫水使其乾燥。通過鏡檢觀察每小格內是否殘留菌體或其他沉澱物。若不幹凈,則必須重復清洗直到干凈為止。
五、思考題及實驗作業
1.若更換不同放大倍數的目鏡和物鏡時,必須用物鏡測微尺標定目鏡測微尺,這是為什麼
2.利用血球計數板時,注入的菌液為什麼不能過多
『貳』 酵母膏麥芽汁液體培養基詳細配置方法和步驟
麥芽粉 3g
酵母浸膏 0.1g
去離子水 1000 mL
調pH到7.2
配好之後按需要封裝到錐形瓶,寫好詳細標簽,兩層封口膜一層報紙封口,高壓蒸汽滅菌(121度30分鍾),大概一個小時就好,看壓強為零就可以取出來放到超凈工作台(事先紫外滅菌15分鍾),等涼下來後再加抗生素和接種,一般100mL培養基加100uL菌液,再封口放到搖床上,設置溫度轉速時間
(轉載,僅供參考)
『叄』 酵母菌培養液是怎麼配製的
YPD 或YEPD,: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1L),又叫酵母浸出粉腖葡萄糖培養基,加入瓊脂的又叫酵母膏腖葡萄糖(YPD)瓊脂培養基,用於酵母菌的培養
配方:1% Yeast Extract(酵母膏) ,2% Peptone(蛋白腖) ,2% Dextrose (glucose)(葡萄糖),若制固體培養基,加入2%瓊脂粉
配製方法:
1 溶解10gYeast Extract(酵母膏), 20gPeptone(蛋白腖)於900ml水中,如制平板加入20g瓊脂粉
2 高壓 121度 20min
3 加入100ml 20gDextrose (glucose)(葡萄糖),(葡萄糖溶液滅菌後加入)
(3)酵母菌懸液怎麼配置擴展閱讀
酵母(saccharomyce) 是基因克隆實驗中常用的真核生物受體細胞,培養酵母菌和培養大腸桿菌一樣方便。酵母克隆載體的種類也很多。酵母菌也有質粒存在,這種2pm 長的質粒稱為2um 質粒,約6 300bp。這種質粒至少有一段時間存在於細胞核內染色體以外,利用2pm 質粒和大腸桿菌中的質粒可以構建成能穿梭於細菌與酵母菌細胞之間的穿梭質粒。酵母克隆載體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構建的。
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並非系統演化分類的單元。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微小單細胞微生物,能將糖發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於整個自然界,是一種典型的異養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夠存活,是一種天然發酵劑。
一般泛指能發酵糖類的各種單細胞真菌,可用於釀造生產,也可為致病菌——遺傳工程和細胞周期研究的模式生物。酵母菌是人類文明史中被應用得最早的微生物。目前已知有1000多種酵母,根據酵母菌產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擔孢子)的能力,可將酵母分成三類:形成孢子的株系屬於子囊菌和擔子菌。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過出芽生殖來繁殖的稱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類酵母)。
『肆』 固定化酵母菌的操作過程
1、首先准備海鹽酸納、酵母以及氯化鈉溶液以及一支注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