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EXCEL中如何通過函數連接資料庫進行多條件求和、引用、計算
你的「資料庫」是一個工作表還是專業「資料庫」,如果是前者,多條件求和和引用都很簡單,把表發給我,並附上要求,我幫你做好公式,我郵箱是[email protected];如果是後者,要根據你使用的「資料庫」,使用專用的介面程序,或者將數據先從「資料庫」中導出,再用第一種方法處理。
sql是專業資料庫,想直接用EXECL讀取數據是比較難的,如果真要做到這一步,你得和程序公司聯系,開發專用介面程序,但那會要費用的。
② 資料庫中的自然連接是怎麼算的
所謂自然連接就是在等值連接的情況下,當連接屬性
X
與
Y
具有相同屬性組時,把在連接
結果中重復的屬性列去掉。即如果
R
與
S
具有相同的屬性組
Y
,則自然連接可記作:
R*S={t
r⌒
ts
|tr∈
R
∧
ts
∈
S
∧
tr[Y]=ts[Y]}
自然連接是在廣義笛卡爾積
R×S
中選出同名屬性上符合相等條件元組,再進行投影,去掉
重復的同名屬性,組成新的關系。
③ 分布式資料庫半連接 ρ 怎麼算
(1)方案一(資料庫保存所有伺服器索引信息)
全對稱結構,沒有中央伺服器
web方案:
只從本地資料庫檢索符合條件的記錄,給出結果
每次檢索都要從本地伺服器的海量數據中進行
資料庫方案:
資料庫保存所有伺服器的索引內容
緩存命中率高的記錄,減少檢索時間
伺服器負載分析:
伺服器負載假設:
一百個結點,每結點一百人同時使用,每個結點一萬條記錄
web伺服器:同時一百線程在本地資料庫伺服器檢索
資料庫伺服器:每次接收一百個查詢請求;每個請求要從一百萬條索引中檢索(最壞的情況);緩沖機制可以稍微減輕負擔
數據更新操作:
同時更新所有資料庫/只更新本地,伺服器間相互同步
方案二(資料庫保存本地索引及少量緩沖)
每高校作為一個結點
所有結點全對稱結構,網路中沒有一個中央伺服器
web方案:
接收到請求時同時多線程向其它伺服器同時搜索(伺服器壓力問題?)
資料庫方案:
資料庫保存本地數據
資料庫保存一定量緩沖數據,
伺服器負載分析:
伺服器負載假設:
一百個結點,每結點一百人同時使用
則每個web伺服器同時發起一萬個線程向其它數據伺服器搜索(oops!)
每個資料庫伺服器會同時接收到一萬個查詢請求(oops!)
採用學習過程只能少量減少查詢請求和web伺服器搜索線程
數據更新操作:
只更新本地
方案三(中央伺服器方案一)
每高校一個結點
每結點結構相同,連接到同一個中央伺服器
web方案
每個查詢向中央伺服器進行,由中央伺服器實行檢索,中央伺服器返回檢索結果
資料庫方案
中央資料庫保存所有索引信息
每結點可以只用小型資料庫保存本地用戶和其它信息即可
伺服器負載分析:
伺服器負載假設:
一百個結點,每結點一百人同時使用,每結點資料記錄一萬條
web伺服器:同時發起一百個進程向中央資料庫查詢
資料庫伺服器(中央):同時接收一萬條查詢請求並返回大容量結果
資料庫伺服器(結點):少量工作
數據更新操作:
只更新中央伺服器
方案四(中央伺服器方案二)
每高校一個結點
每結點結構相同,連接到同一中央伺服器
web方案:
每個查詢向中央伺服器進行,由中央伺服器根據查詢內容進行轉發到結點資料庫,再由結點資料庫返回結果
資料庫方案:
中央伺服器保存各結點分類信息,根據頁面請求的分類轉發查詢到相應伺服器
伺服器負載分析:
伺服器負載假設:
一百個結點,每結點一百人同時使用,每結點資料記錄一萬條,每結點一百個類別
web伺服器:同時一百個進程向中央資料庫查詢
資料庫伺服器(中央):同時接收一萬條請求並轉發
資料庫伺服器(結點):從中央伺服器接收查詢請求,最壞情況下每結點接收到一萬條查詢請求
數據更新操作:
只更新本地伺服器
分類變化時更新中央伺服器
④ 資料庫訪問時間怎麼計算-----或者說連接上資料庫需要的時間怎麼算,可以舉一個連接sql server的案例(C#)
using System.Diagnostics;
Stopwatch sw = new Stopwatch();
sw.Start();
//連接資料庫
sw.Stop();
string msg = "連接耗時:" + sw.Elapsed.ToString();
⑤ 怎麼才算連接資料庫成功啊
聯繫到網頁嗎?點擊連接測試,提示成功就可以,但如果你把問題想復雜了,那就是可以用資料庫命令提取出數據為止。
⑥ 資料庫內外連接怎麼用
二、不充份的連接條件:
---- 例:表card有7896行,在card_no上有一個非聚集索引,表account有191122行,在
account_no上有一個非聚集索引,試看在不同的表連接條件下,兩個SQL的執行情況:
select sum(a.amount) from account a,
card b where a.card_no = b.card_no(20秒)
---- 將SQL改為:
select sum(a.amount) from account a,
card b where a.card_no = b.card_no and a.
account_no=b.account_no(< 1秒)
---- 分析:
---- 在第一個連接條件下,最佳查詢方案是將account作外層表,card作內層表,利用
card上的索引,其I/O次數可由以下公式估算為:
---- 外層表account上的22541頁+(外層表account的191122行*內層表card上對應外層
表第一行所要查找的3頁)=595907次I/O
---- 在第二個連接條件下,最佳查詢方案是將card作外層表,account作內層表,利用
account上的索引,其I/O次數可由以下公式估算為:
---- 外層表card上的1944頁+(外層表card的7896行*內層表account上對應外層表每一
行所要查找的4頁)= 33528次I/O
---- 可見,只有充份的連接條件,真正的最佳方案才會被執行。
---- 總結:
---- 1.多表操作在被實際執行前,查詢優化器會根據連接條件,列出幾組可能的連接方
案並從中找出系統開銷最小的最佳方案。連接條件要充份考慮帶有索引的表、行數多的
表;內外表的選擇可由公式:外層表中的匹配行數*內層表中每一次查找的次數確定,乘
積最小為最佳方案。
---- 2.查看執行方案的方法-- 用set showplanon,打開showplan選項,就可以看到連
接順序、使用何種索引的信息;想看更詳細的信息,需用sa角色執行dbcc(3604,310,30
2)。
你可以到這個網站上看看http://www.blogcn.com/User7/kinfee/index.html
⑦ 請問資料庫中用星號連接的怎麼計算例如 100*100*100這樣的在一個表格裡面出現的。
如果是SQLSERVER資料庫可以使用
DECLARE @FORMAT VARCHAR(200)
SET @FORMAT = '100*100*100'
EXEC('SELECT ' + @FORMAT)
這樣的形式實現,可以通過游標來逐行獲取計算公式,然後計算結果。
同樣ORACLE資料庫可以使用EXECUTE IMMEDIATE 來實現。
⑧ 資料庫中的自然連接是怎麼算的
自然連接就是把兩個表中相同屬性"銜接",屬性值相同的就保留下來,如果屬性值不相同則去掉,注意,連接後的表的屬性值個數為原來兩個表的屬性之和減去公共屬性的個數,如果兩個表沒公共屬性則自然連接就是笛卡爾乘積。
在連接運算當中,一種最常用的連接是自然連接。如果關系R與S具有相同的屬性組B,且該屬性組的值相等時的連接稱為自然連接,結果關系的屬性集合為R的屬性並上S減去屬性B的屬性集合。
R和S自然連接可記作:R⋈S={t r⌒ts |tr∈R∧ts∈S∧tr[B]=ts[B]}
自然連接也可看作是在廣義笛卡爾積R×S中選出同名屬性上符合相等條件元組,再進行投影,去掉重復的同名屬性,組成新的關系。
⑨ 在資料庫里,什麼是連接運算
在關系代數中,連接運算是由一個笛卡爾積運算和一個選取運算構成的。
首先用笛卡爾積完成對兩個數據集合的乘運算,然後對生成的結果集合進行選取運算。
確保只把分別來自兩個數據集合並且具有重疊部分的行合並在一起。。連接的全部意義在於在水平方向上合並兩個數據集合(通常是表),並產生一個新的結果集合。
其方法是將一個數據源中的行於另一個數據源中和它匹配的行組合成一個新元組。
⑩ 資料庫 連接是什麼概念
就是軟體和資料庫之間的通道,首先需要知道,我需要連接的資料庫地址,然後需要知道資料庫的名稱,最後是資料庫的通行證,也就是賬號,密碼,大概就是這個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