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資料庫考什麼
考試內容如下:
1,網路技術:
網路規劃與設計、區域網組網技術、計算機網路信息服務系統的建立及計算機網路安全與管理。
2,資料庫技術:
資料庫應用系統分析及規劃、資料庫設計及實現、資料庫存儲技術、並發控制技術、資料庫管理與維護、資料庫技術的發展及新技術。
3,軟體測試技術:
軟體測試的基本概念、軟體測試技術、軟體測試過程和管理方法。
4,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安全保障概論、信息安全基礎技術與原理、系統安全、網路安全、應用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標准與法規。
5,嵌入式系統開發技術:
嵌入式系統的概念與基礎知識、嵌入式處理器、嵌入式系統硬體組成、嵌入式系統軟體、嵌入式系統的開發等相關知識和技能。
(1)空間資料庫考試題擴展閱讀:
計算機等級考試實行百分制計分,但以等第通知考生成績。分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90-100分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60-79分為及格、0-59分為不及格。
成績在及格以上者,由教育部考試中心頒發合格證書。成績優秀者,合格證書上會註明優秀字樣;成績良好的,合格證書上會註明良好字樣。對四級科目,只有所含兩門課程分別達到30分,該科才算合格。
一般在考後30個工作日內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將成績處理結果下發給各省級承辦機構。考後50個工作日,考生可登錄教育部考試中心綜合查詢網進行成績查詢。部分省市如江蘇、黑龍江等也可通過省市考試院或者人事考試中心進行查詢。
❷ 計算機3級考試(資料庫)考什麼
三級(資料庫技術)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掌握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軟體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和應用知識、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數據結構與演算法的基本知識並能熟練應用。
3、掌握並能熟練運用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
4、掌握資料庫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關系數據模型、關系數據理論和關系資料庫系統,掌握關系數據語言。
5、掌握資料庫設計方法,具有資料庫設計能力。了解資料庫技術發展。
6、掌握計算機操作,並具有用c語言編程,開發資料庫應用(含上機調試)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基礎知識
1、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和應用領域。
2、計算機軟體的基礎知識。
3、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和應用知識。
4、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數據結構、演算法的基本概念。
2、線性表的定義、存儲和運算。
3、樹形結構的定義、存儲和運算。
3、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演算法。
4、檢索的基本概念和檢索演算法。
三、操作系統
1、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類。
2、進程、線程、進程間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儲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的主要技術。
4、典型操作系統的使用。
四、資料庫系統基本原理
1、資料庫的基本概念,資料庫系統的構成。
2、數據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數據模型。
3、關系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關系操作和關系代數。
4、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5、事務管理、並發控制、故障恢復的基本概念。
五、資料庫設計和資料庫應用
1、關系資料庫的規范化理論。
2、資料庫設計的目標、內容和方法。
3、資料庫應用開發工具。
4、資料庫技術發展。
六、上機操作
1、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
2、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知識的上機應用。
考試方式
一、筆試:120分鍾,滿分100分。
二、上機考試:60分鍾,滿分100分。
2005年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網路技術考試大綱
http://www.cer.net 中國教育在線
基本要求
1、具有計算機軟體及 應用的基本知識
2、掌握操作系統的基 本知識
3、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與基 本工作原理
4、掌握Internet的基本應用知識
5、掌握組網,網路管 理與網路安全等計算機網路應用 的基礎知識
6、了解網路技術的發展
7、掌握計算機操作並 具有c語言編程(含上機調試)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基本知識
1、計算機系統組成
2、計算機軟體的基礎知識
3、多媒體的基本概念
4、計算機應用領域
二、操作系統
1、操作系統的基本概 念,主要功能和分類
2、進程、線程、進程 間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儲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 的主要技術
4、典型操作系統的使 用
三、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數據通訊技術的定 義與分類
2、數據通訊技術基礎
3、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的基本概念
4、廣域網、區域網與 城域網的分類、特點與典型系統
5、網路互連技術與互連設備
四、局域應用技術
1、區域網分類與基本 工作原理
2、高速區域網
3、區域網組網方法
4、網路操作系統
5、結構化布線技術
五、Internet基礎
1、Internet的基本結 構與主要服務
2、Internet通訊協議 ——TCP/IP
3、Internet接入方法
4、超文書、超媒體與Web瀏覽器
六、網路安全技術
1、信息安全的基本概 念
2、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3、網路安全策略
4、加密與認證技術
5、防火牆技術的基本 概念
七、網路應用:電子商 務
1、電子商務基本概念與系統結構
2、電子商務應用中的 關鍵技術
3、瀏覽器、電子郵件及Web伺服器的 安全特性
4、Web站點內容的策劃和推廣
5、使用Internet進行 網上購物
八、網路技術發展
1、網路應用技術的發展
2、寬頻網路技術
3、網路新技術
九、上機操作
1、掌握計算機基本操 作
2、熟練掌握c語言程序 設計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上機應用
考試方法
一、筆試:120分鍾
二、上機考試:60分鍾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PC技術考試大綱
--------------------------------------------------------------------------------
基本要求
1.具有計算機及其應用的基礎知識。
2.熟悉80X86微處理器的結構、原理及其宏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3.掌握個人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及邏輯組成和物理結構。
4.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維護管理。
5.熟悉個人計算機常用的外部設備的性能、原理及結構。
考試內容
一、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1.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信息處理的特點,計算機分類,PC機的組成與性能評測。
2.數值信息在計算機內的表示:整數的表示和運算,實數(浮點數)的表示和運算。
3.文字信息與文本在計算機內的表示:西文字元編碼字元集(Unicode)。
4.多媒體技術基礎:數字聲音的類型,波形聲音與合成聲音,圖像、圖形的特點與區別,
圖像、圖形和視頻信息在計算機內的表示。
5.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分類和組成。數據通信的基本原理,網路
體系結構與TCP/IP協議,網際網路與IP地址,計算機區域網初步。
二、微處理器與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1.微處理器的一般結構:寄存器組,寄存器管理,匯流排時序,工作模式以及類型提供配置。
2.Pentium微處理器的功能與結構: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寄存器組,工作模式及存儲器管
理,中斷管理,匯流排時序。
3.80X86系列微處理器指令系統:指令格式與編碼,定址方式,指令系統。
4.80X86宏匯編語言的數據、表達式和偽指令語句。
5.80X86宏匯編語言的程序設計:順序、分支及循環程序設計,子程序設計,ROBBIOS中斷調
用和DOS提供功能調用。
三、PC機組成原理與介面技術
1.PC機的邏輯組成與物理結構:主板與晶元組,超級I/O晶元,主板BIOS等。
2.系統匯流排的功能與工作原理,ISA匯流排和PCI局部匯流排。
3.主存儲器的組成與工作原理:ROM和RAM,內存條與主存儲器工作原理,Cache存儲器。
4.輸入輸出控制:I/O定址方式與I/O埠地址,程序控制I/O方式,中斷控制I/O方式,
DMAI/O控制方式。
5.外設介面:串列介面,並行介面,SCSI介面和IEEE-1394。
四、Windows操作系統的功能與原理
1.操作系統的功能,類型和Windows98體系結構,Windows API與DLL的基本概念。
2.Windows的處理機管理:Windows虛擬機,Windows虛擬機管理程序,Windows的進程調度技術。
3.Windows的存儲管理:Windows的內存結構與管理,Windows的虛擬內尋。
4.Windows的文件管理:Windows的文件系統結構,磁碟的存儲結構,FAT16與FAT32。
5.Windows的設備管理:虛擬設備驅動程序,通用驅動程序與小型驅動程序,即插即用與配置管理,
電源管理,列印子系統等。
6.Windows的網路通信功能:Windows的網路組件,遠程網路通信,分布式組件對象模型DCOM,Windows
中的Internet組件。
7.Windows的多媒體功能:Windows對多媒體文件與設備的支持,Windows的多媒體組件,Windows的媒體播放器。
8.Windows的配置、管理與維護:安裝與啟動,注冊表,系統配置與管理,系統性能監視和優化,故障診斷。
9.PC機的安全與病毒防範:計算機安全的一般概念,PC機病毒及其防範。
五、PC機的常用外圍設備
1.輸入設備:鍵盤、滑鼠器、筆輸入設備、掃描儀、數碼相機,聲音輸入設備及MIDI輸入設備。
2.輸出設備:CRT顯示其、液晶顯示器與顯示控制卡,針式列印機、激光印字機與噴墨列印機;
繪圖儀;MIDI音樂合成、3D環繞聲生成與音箱;視頻輸出設備。
3.外存儲器:軟盤存儲器;硬碟存儲器的組成、原理與性能指標,活動硬碟,磁碟陣列;
光碟存儲器;磁帶存儲器的原理與分類,CD-ROM、CD-R、CD-RW、DVD光碟存儲器。
4.PC機連網設備:Modem,ISDN與PC機的接入,ADSL接入,有線電視網與Cable Modem,區域網組網設備
(乙太網卡與集線器),無線接入技術。
六、上機操作
1.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
2.熟練掌握80X86宏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上機應用。
考試方式
一、筆試:120分鍾
二、上機考試:60分鍾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信息管理技術考試大綱
出自考網:www.kaowang.com
基本要求
1.具有計算機軟體及應用的基礎知識。
2.掌握軟體工程方法,具有軟體開發的基本能力。
3.掌握資料庫的基本原理,熟悉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方法。
4.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的方法。
5.掌握計算機操作並具有C語言編程(含上機調試能力)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基本知識
1.計算機系統組成和應用領域。
2.計算機軟體基礎知識。
3.操作系統基本概念和應用。
4.計算機網路及應用基礎。
5.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軟體工程
1.軟體工程基本概念。
2.結構化分析,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軟體需求說明。
3.結構化設計,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結構圖、模塊設計。
4.結構化程序設計。
5.軟體調試,測試方法、技術和用例。
6.軟體質量控制,軟體文檔。
7.軟體工程技術發展。
三、資料庫
1.資料庫基本概念。
2.關系數據模型。
3.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4.資料庫管理系統。
5.資料庫設計方法、步驟。
6.資料庫開發工具。
7.資料庫技術發展。
四、信息管理
1.信息管理基本概念。
2.計算機信息管理的發展過程。
3.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功能和構成。
4.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內容、策略和方法。
5.決策支持系統的概念、功能和構成。
6.辦公信息系統概念、功能、構成和工具。
7.信息管理技術發展。
五、信息系統開發方法
1.結構化分析與設計方法的步驟和內容。
2.企業系統規劃方法的基本過程和作用。
3.戰略數據規劃方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內容。
4.原型化方法的策略和應用。
5.方法論的發展。
六、上機操作
1.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
2.熟練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知識的上機應用。
考試方式
一、筆試:120分鍾
二、上機考試:60分鍾
❸ oracle 資料庫表空間基本題目,請大神幫忙寫下答案,明天就要上機考試了,不勝感激(分數全給你)!!
--1、創建名稱為mytablespace的表空間。為表空間增加一個名稱為datafile01的數據文件,大小為100M。
--然後編輯mytablespace,為其添加一個datafile02的數據文件,大小為50M。
'c:datafile02.dbf'size50M;
❹ 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資料庫考什麼
其實說實話計算機三級裡面 網路技術 最好考。
如果還是考資料庫,推薦一本輔導書《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教程——資料庫技術》這是教育部出版的。下面是資料庫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掌握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應用和工作模式。
2、了解信息系統的項目組織、開發過程、開發方法以及系統運行維護方法,具有基本的信息系統的項目組織和管理能力。
3、掌握關系資料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深入理解關系數據模型;掌握關系資料庫的設計方法和設計原則,具有基本的關系資料庫設計能力。
4、掌握並熟練使用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5、了解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的使用方法,具有創建和維護資料庫的能力。
6、掌握信息系統的實現技術,具有使用程序設計語言和開發工具實現信息系統應用程序的能力。
7、具有信息系統和資料庫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
考試內容
一、信息系統基本概念
1、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
數據與信息
信息資源
信息系統
2、信息系統的應用
事務處理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
專家系統
各種職能信息系統
3、信息系統的管理
信息系統的技術管理
信息系統組織行為管理
信息系統的安全、法律、道德問題
二、信息系統開發方法
1、信息系統開發技術
數據管理技術:文件、資料庫、數據倉庫
數據處理技術:OLTP、OLAP、數據挖掘
系統開發技術:軟體工程方法、軟體開發技術
信息系統集成技術
2、信息系統開發方法
系統生命周期法
原型法
面向對象開發方法
3、信息系統開發過程與環境
系統開發管理方式:資源內包、資源自包、資源外包
軟體過程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
系統開發文檔
4、信息系統工作模式
集中式主機模式
客戶機/伺服器模式
瀏覽器/伺服器模式
三、關系資料庫基本原理
1、關系數據模型
基本概念:關系,表,元組(記錄),屬性(欄位、域),值域,關鍵字,索引
表間關系:主表和外表,主關鍵字和外關鍵字
表間關系類型:一對一關系、一對多關系、多對多關系
關系模式和關系子模式
關系模型的數據完整性約束:域完整性、實體完整性、參照完整性
關系代數中的關系運算:並、差、交,選擇運算、投影運算、連接運算
2、資料庫系統
資料庫系統的構成: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應用程序、資料庫相關人員、硬體和軟體環境
資料庫系統的特點
資料庫的三級模式結構
3、關系資料庫設計
關系資料庫方法:直觀設計法、規范設計法、計算機輔助設計法
關系資料庫設計步驟: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實施、運行和維護
實體聯系模型(E-R模型)
關系模式的規范化及其應用
4、資料庫新技術:分布式資料庫、並行資料庫、多媒體資料庫、面向對象資料庫、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Web資料庫
四、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1、SQL語言的功能和特點
數據定義語言DDL:Creat Table、Drop Table; Creat Index;Drop Index
數據操縱語言DML:Select、Insert、Delete、Update
數據控制語言DCL
2、有關SQL變數、運算符、常用函數
3、SQL控制語句流程:Begin…End、IF…Else、Case、While、Return
五、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
1、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的基本功能
2、常用DBMS的使用(桌面資料庫或網路資料庫)
1)桌面資料庫
資料庫的基本操作:表及其關系、查詢(選擇查詢、交叉表查詢、操作查詢)
資料庫管理:優化、備份、壓縮、修復、加密
2)網路資料庫
企業管理器
查詢分析器
資料庫的基本操作:表及其關系
視圖、存儲過程和觸發器
資料庫保護與管理:事務、並發控制、備份/恢復、導入/導出、完整性控制、安全性控制
六、信息系統的實現技術
1、常用的信息系統開發平台與工具
2、採用開發工具實現信息系統應用程序
資料庫訪問技術ADO或ADO.net
資料庫的基本應用:數據查詢和更新(插入、刪除、修改)
存儲過程調用
使用常用窗口界面對象、菜單等實現友好的用戶交互應用界面
數據報表和數據圖表
使用相關開發工具實現應用程序的常用技術
七、上機操作
1、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2、掌握資料庫管理系統(桌面資料庫或網路資料庫)基本操作和管理。
3、掌握信息系統和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方法。
4、掌握一種程序設計語言開發信息系統應用程序的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方法。
5、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知識的上機實踐應用
❺ 空間資料庫教程習題 m.找出GDP大於5000億而小於5萬億的國家
另外,程序中有幾處錯誤,改正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m,i,r,a=1;
printf("n=");
scanf("%d",&n); //原語法錯誤
printf("2\n");
for(m=3;m<n;m++)
{
for(i=2;i<m;i++)
if(m%i==0) break;
if(i>m/2) //原邏輯錯誤
{
printf("%d\n",m);
a++;
}
}
printf("a=%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