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新榮威i6 MAX購車手冊:這么多配置我要買哪款
9月16日晚間,榮威i6MAX及插電混動榮威ei6MAX同步上市,共2種動力7款車型,官方指導價10.98萬-15.68萬元,補貼後爽酷驚喜價10.68萬-15.38萬元。其中榮威i6MAX推出4款車型,整體售價10.98萬-12.58萬,PHEV版本有3款車型,整體售價13.68萬-15.68萬。相信有不少消費者對這款車抱有極高關注,本文角師傅就帶來這款車的選買手冊,7款車型,哪款更值得入手?
PHEV爽酷天幕智駕Supreme版,官方售價15.68萬元,相比較爽酷天幕版貴了1萬元,增加配置包含:6安全氣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全速域自適應、前排手機無線充電、前排座椅加熱、自適應遠近光、外後視鏡自動折疊、車內後視鏡自動防眩目、感應雨刷、自動空調、車載凈化器等。
汽油版車型配置推薦:
如果你對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以及全景天幕不感興趣,其實最低配爽酷版車型完全足夠日常使用,目前落地價格12萬元出點頭,如果等上一等,後續出現優惠,其性價比將更加突出。此外,如果你對駕駛輔助感興趣,也可以直接選擇11.88萬元的爽酷智駕升級方案,價格只增加了9000元,還是比較合適的。要我說,全景天幕真心沒啥用。
插電混動車型配置推薦:
首先排除最低配,因為只有兩個氣囊。剩下兩個配置會讓人很難抉擇,如果你對自動駕駛不感興趣,就不得不面對全景天幕的存在;如果你喜歡自動駕駛輔助,也只能選擇最頂配車型。那麼在價格預算方面將會略微超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慎重考慮後的選擇,我的全息榮威i6,良心配置
從考到駕駛證後,一直想購買一款代步愛車,一直在看著十萬左右的轎車車型,選擇過程中是糾結的,是痛苦的,購車後是興奮的快樂的,我的愛車榮威I6,是新上市的榮耀全息版,隔音效果和同級別的比起來有著質的變化,高速行駛隔音效果不錯,對風噪控制處理的很好,發動機蓋里有厚厚的隔音棉,啟動時候,在駕駛位不仔細聽是聽不到聲音。以前沒怎麼開過別的車,但咱是乘座過,體驗過,I6總體來說隔音優於同價位的竟品,隔音棉包裹嚴實,發動機加速時,不怎麼仔細聽,是聽不到聲音,底盤對路面過彎也不錯,要說隔音缺點就是胎噪,還有高速時細小的風噪音。這款車配置很豐富,像四窗一鍵上、自動頭燈、大屏幕中控系統、導航、倒車影像、自動空調、胎壓監測、車身穩定系統、一鍵啟動、無鑰匙進入啟動、上坡輔助等等都是很實用,良心配置。外觀設計個性,小挑臀、腰線帶狐度,,前車頭帶有運動感裝飾條,讓人怎麼能不喜歡呢!相信各位車友和我一樣都是看上它的外觀。I6的外觀沒的說,相信各位車友和我一樣都是被它漂亮外觀所吸引。有什麼缺點呢?缺點就是中控屏有些過於吹求大尺寸,行車中,容易有反光的情況存在。對於我一個女性司機來說,我覺得榮威的I6PLUS,很容易上手,很容易操控,行車的輔助配置比較多,行車中安全方便。
後備箱的空間表現
Ⅲ 榮威i6 MAX購車指南,推薦高配版爽酷智駕版
雖然頂配車型擁有專屬的前/後頭部氣簾、並線輔助、倒車側警示、前排座椅加熱、雨水感應雨刮、自動空調、溫區控制和負離子發生器,但考慮到12.58萬元的價格,頂配車型的性價比並不高。整體來看,300tsi自動酷動智能駕駛性能突出,購買時可優先考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榮威i6和Aion Y怎麼選哪款車的優惠力度更大
手握10萬元想購入一款SUV,很多人都會糾結選榮威i6還是選AION Y,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兩款車怎麼選。
榮威i6和AION Y對比哪個好
根據口碑評分系統顯示,榮威i6的綜合得分為4.49分,AION Y的綜合得分為4.47分,普遍來看,用戶對於榮威i6的評價更高。
以上就是為您帶來的榮威i6和AION Y的對比選車內容,看完後您更偏向於買誰呢?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眾車網,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Ⅳ 看中榮威i6 MAX了,請問各位都選擇的是哪個配置
榮威i6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上海滿大街都是。i6 MAX則是上汽榮威i6車系框架下的最新車型,其實可以理解為i6的再次優化版本。從手機行業那邊可以看到,MAX這個名字一般是給加量版准備的,接下來就看看i6 MAX加的量足不足。
設計,很MAX
外觀設計可以很簡單地給一個總結:運動。大面積的展翼式鋼琴黑中網、T型日行燈、誇張的前杠、稜角分明的機蓋、黑色的輪轂,這幾個元素能給第一次看到它的人強烈的心理暗示,即便你明知道它不是一台運動的車,你也會被它的這幅架勢唬住。如果你再細看,你會發現中網以及C柱上的還有一個「R」的標志。當然了,這個R字絕不是賽道的意思,我猜測它指代是Roewe中的R而已。
不可否認,i6 MAX的車身側面是基本沿用i6的輪廓的,而尾部則和車頭一樣,增添了強烈的運動氣息。最突出的是雙邊單出的排氣設計,不過別高興得太早,這兩個明面上排氣孔其實是裝飾,真正的排氣管其實隱藏在車底。
而內飾能說的點則多很多。首先明確i6 MAX的車身尺寸和過去的i6是基本一致的,所以車廂空間不會有明顯變化。全新的內飾設計下,有幾個重點可以說一下。一是榮威這套內飾氛圍確實和全新一代賓士S級真有幾分相似,最關鍵的是這個設計布局榮威很早以前就用了。
二是再次進化的斑馬系統,內部的UI界面有了很大變化,還加入了連續語音識別的功能,只需喚醒一次就能再接下來的90秒里一直識別指令,再不用像以前一樣一個指令要說一次喚醒語。語音的進一步進化是件好事,不過另外兩個小點還是得提一下。
似乎榮威對自己這套新的語音操作系統非常自信,直接取消了打開大天幕遮陽簾的實體按鍵,其實也不是大毛病,但是留一個操控天窗的實體按鍵總歸是比較保險的。其次是這套斑馬系統的觸控反應似乎沒進步,只能猜測阿里的斑馬系統部門已經把研發重心轉向更利於駕駛安全的語音操作了吧。
說到天幕,這確實是i6 MAX的重點了。這個設計和Model 3那兩塊大玻璃頂有些類似,只不過i6 MAX的前半段天幕天花板的佔比比較小,而且好處在於加入了可開關的電動遮陽簾,這一點是要比Model 3那個還要車主自行「某寶」遮陽簾的設計合理的。
而後半段這塊後擋風玻璃則一直延伸到後排乘客的額頭前方,這個設計目前除了Model 3和幾何A之外,就只要i6 MAX用。為了防曬,後排乘客頭頂處會漸變為深色玻璃。這個設計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看起來酷炫以及增加車內的開陽感。試駕當天天氣不算太熱,坐在後排後腦勺已經有些暖意了,如果夏天太陽再毒一點,毫無疑問這後窗還是會比傳統後窗曬一些的。
總的來說,做靜態設計一直是上汽的強項,作為傳統國有車企,上汽吸納新idea的能力是很強的。這使得i6 MAX能在靜態層面上能不斷換發新的活力,即便我們已經對i6無比地熟悉,也不會對i6 MAX產生明顯的審美疲勞。
動態保持水準,重點是L2.5
之前我同事已經在場地以零百加速和繞樁測試過i6 MAX(榮威i6 MAX動態首測:8.3s的加速 連思域都慌),不過顯然比起極限測試,日常駕駛感受如何對i6 MAX的目標用戶更重要。i6 MAX上型號為15C4E的1.5T發動機,最大馬力為127kW(173Ps)/5600rpm,最大扭矩275N·m/1750-4000rpm。
絕對的動力水平顯然是充盈的,當車全力加速時,往往能給人不錯的加速感受。不過變速箱對動力的梳理還是佛系了些。上汽採用這台7速雙離合已經很長時間了,顯然在可靠性、平順性方面他們是調校得得心應手的。如果你只是日常佛系地開,那這台變速箱能保證平順地切換擋位。
不過問題也不是沒有,可能是工程師太過追求平順性,導致這台7DCT換擋時的離合接合時間會比較長,D擋下當你果斷地踩下油門,發動機轉速往往要緩一緩才能攀升,讓動力全盤托出。另一方面,為了保證起步時的輕快感和爆發力,變速箱不會很快地切進二檔,如果這時候你突然松油門,1擋的齒比會導致出現一些拖拽感。
行駛品質方面,則要分幾個方面看。首先可以明確,底盤調校明顯進一步向舒適傾斜,犧牲了一定的支撐性。所幸如果遇到一些突然的顛簸,還是能感覺到底盤的襯套能提供一定的厚實感。不過在在高速上支撐性的問題就會明顯一些,路面緩和的高低起伏會讓i6 MAX車身隨著坡度起伏,避震筒會通過兩到三次的回彈壓縮來才收住車身,這會讓人感覺底盤的動作少了些乾脆。
而隔音則有驚喜,即便以120km/h或者稍微再高一點的車速巡航,車內的噪音控制水平是能輕松戰勝同級對手的。
相比固有的機械素質,i6 MAX比起i6最大的進步其實是近似L2.5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ACC支持全速域,而且也具備真正的車道保持能力,不幹預方向盤情況下也能自主居中行駛,15秒後提示握方向盤。綜上幾個要素,可以說i6 MAX真得非常適合高速巡航。
綜上所述
i6車系已經在市場上走過了近4個年頭,i6 MAX無論是內外設計再到科技配置水平都把i6推向了下一個階段。純燃油版的i6 MAX明顯適合那些經常跑長途的用戶,出色的隔音、較強的動力水平以及近似L2.5級的自動輔助駕駛,都能讓i6 MAX高速巡航如魚得水。作為一台改款之作,i6 MAX有全新的亮點,也做到了加量MAX而價格不變,算是款有誠意的作品。
【榮威i6 MAX試印象】
突出優點:內外設計很有精神;主動安全配置給力;車廂隔音較強。
主要短板:底盤支撐性一般;變速箱反應不迅速;後窗遮陽能力一般;斑馬系統觸控響應一般。
Ⅵ 談一談我的愛車榮威i6的用車感受和車身配置!
買榮威i6也快半年了,來說一下這款車子的實際用車感受!1:榮威i6的空間是真的大,座椅材質比較柔軟,新車味道也不大,主駕駛是電動調節,相當不錯!整體乘坐還是比較舒適的,後排坐三個人也不擁擠,儲物空間也有很多,放飲料杯子都可以,後備箱空間也是相當的不錯!2:開了三千多公里,平均百公里油耗6.4L,一公里就4毛多點吧,對榮威i6的油耗是相當的滿意,要說最滿意的還是i6的動力,1.5t的動力比想像的好太多,百公里加速九秒還是很不錯的,油門反應也比較靈敏,換擋也比較平順,雖然是自動檔的車子,路感清晰不跑偏,主要平時還是在城市跑,畢竟家庭用車,目前感覺還是不錯!3:如今是個看臉的社會,榮威i6的顏值相當出色了,內飾的感覺也還不錯,端莊沉穩,大燈和隔柵連成一體,顯得特別寬而且大氣。白色的車子是我老婆一眼看中的,果斷入手!看中榮威也是因為有朋友在開,目前安全行駛了3000多公里,還沒有什麼問題,後續我也會和大家一起來討論榮威i6,下面曬一下愛車!
Ⅶ 榮威i5和榮威i6這兩款車相比性價比如何,該怎麼選擇呢
對於SAIC榮威來說,2018年底推出的榮威i5憑借出色的性價比和質價比,迅速成為同價位的熱銷車型。事實上,在榮威i5上市當晚的飯局上,SAIC乘用車總經理王曉秋就表示,如果i5車完不成目標,年底就全部下崗!首先,價格方面,i5的參考價格只能達到6.89萬到11.59萬,低配版甚至不需要7萬。而i6比i5貴很多,入門版8.98萬,最高14.38萬。
外觀上,i6比i5短了3 cm,但是軸距卻長了10 cm,所以i6的空間感會比i5強很多。I5屬於緊湊機身,而i6屬於細長機身,更加圓滑修長,側面會比i5大氣一些。詳細來說,i6比i5多了轉向輔助燈,其他沒什麼區別。其實i5用的是205/50 R17輪胎,榮威用的是215/50 R17輪胎。榮威在製造技術上處於國產車的頂尖水平。一方面在汽車製造水平上依賴於通用和大眾這兩個合資品牌的借鑒。另一方面,SAIC的資金實力可以說是最強的造車國企之一,生產線和機械工藝標准都比較高,所以無論是底盤噴塗還是細節做工都很到位。榮威造車技術成熟,質量相對穩定。
Ⅷ 榮威i6的操控怎麼樣它的配置高嗎
優點:價格實惠,性價比高,用料很足,動力夠用,空間以及儲物格設計很合理,比我想像要大
缺點:不滿意吧也確實是有的,但是不影響整體哈
外觀:外觀絕對沒話說,絕對回頭率,接車回來的第一天,路上回頭率哪個高啊,進入小區好多人問這個車多少錢,我都不好意思說了
內飾:內飾很滿意,年輕活力,非常適合年輕人的品味
空間:很大 ,很滿意。尤其後備箱
配置:配置還可以
動力:步平順,表現良好,農村3檔最佳加速表現
操控:自我感覺方向沒有虛位
油耗:油耗著理想,車身總體重量比較合理
舒適:車內座騎設計合理,人力工程學技術包裹支撐很到位,長途駕駛也很舒服
優點:外觀就是我第一眼相中的部分,就是它最大的優點吧。
缺點:有點胎噪
外觀:外觀設計好看,大氣
內飾:內飾一般,需要提高。
空間:乘坐空間而言,我自己覺得還不錯,坐我車的人也都覺得還不錯,乘坐感覺不壓抑
配置:配置很好,功能挺多的,可以說該有的配置都有了
動力:動力的話不錯,提速比較快,動力是相當的足
操控:指向精準,路感反饋明顯,駕駛感受偏舒適。
油耗:因為我是在郊區跑,所以油耗還可以,但是在我的理想狀態下,油耗還是很滿意。
舒適:座椅舒適性很不錯,靜音效果應該也挺好吧,還沒高速開過,具體以後再做評價。
優點:優點有很多 動力 空間 都不用說 最滿意的還是虛擬儀表 真心不錯 喜愛虛擬儀表的程度高於大屏
缺點:網上大家說的噪音大了點,應該我覺得還一般。
缺點:不滿意的地方,暫時還是沒有發現的,如果有的話以後我會再補充上的。但是希望那種情況不要發生,嘿嘿!
外觀: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 始於顏值,終於內涵
內飾:內飾的顏色比較協調,座位搭配很樸素,顯示屏簡潔,方向盤使用了真皮真心不錯,手感很好,新車內飾的味道剛開始比較大,因此經常開窗通風,現在好多了
空間:車內乘坐空間還是蠻大的,日常家用足夠了
配置:沒有超出我的預算,感覺還不太貴,其實花多少錢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安全,買個心安。
動力:動力就不用多說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很強勁,急加速的時候還會有推背感。
操控:方向盤的尺寸大小合適,手感和握感也很棒,開起來蠻輕松的,轉向的力度剛剛好,不是那種生澀沉重的感覺
油耗:還好,沒算過,剛開始有點耗油,之後就好點了。
舒適:整體的舒適性還是可以的,車上的座椅還是比較軟的,坐下去之後回彈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Ⅸ 誰能分享一下,榮威i6 MAX EV都有哪些配置呢
榮威i6 MAX EV可為用戶提供豐富的配置,如IES精準續航電量預測、超級充電地圖、AI來電在線管家等,精準控電的同時,也能確保用電安全,可為駕乘者的出行保駕護航可以在網路搜搜其他資料。
Ⅹ 榮威i6的空間夠用嗎它的動力和配置怎樣
優點:動力很好,1.6的排量。起步提速特別快,不光跑得快,油耗也是比較省的。
缺點:雖然包裹了不少皮質。但整體上還是塑料裸露的多,看起來比較廉價。
外觀:提車選了白色,主要是為了平時顯得干凈。這輛車的造型在一眾車中算是出挑的,開出去有面。
內飾:預算有限沒有選高配的,所以設計上並沒有什麼亮眼的感覺。其次就是中控台和門板上的皮革檔次低,摸上去和塑料膜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