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買保險怎麼選更劃算
你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配置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
每當談到保險問題的時候,很多新手都會一頭霧水。因為很多人對保險並沒有基本概念,同時市面上的保險產品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很多人根本分不清楚自己應該買什麼樣的保險產品。正所謂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產品,保險是同樣的道理。
首先沒有必要妖魔化保險產品。
有些人可能對保險產品存在誤區,他們會覺得保險是騙人的東西。但事實上,當一個人配置了適合自己的商業保險之後,這個人的生活便會更有保障,應對生活壓力和難題的能力也會更強。我們可以把市面上的常規商業保險理解為社保之後的一種補充,普通人參與配置商業保險是對社保的保險范圍的一種覆蓋行為。
綜上所述,買保險一定要適合自己,不適合自己的保險純粹浪費錢。
B. 保險怎麼買最劃算
在回答問題之前,學姐首先為大家帶來保險科普貼士:
保險種類這么多,我應該先買哪種呢?
有的朋友對保險了解不深,就會誤認為保險都是十分昂貴的。但事實上,預算低也照樣也能買保險!且聽我緩緩道來~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保險是關繫到我們往後切身保障的。所以,「買劃算的保險」並不是「買便宜的保險」,我們不能一昧追求低價,而是應該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追求高質量的保障。
那麼,怎麼買保險劃算呢?學姐總結了以下妙招:
1.健康險越早買越便宜
買健康保險一般是年齡越小,價格越便宜。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會慢慢變差,患病的幾率也會增高,保險公司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所以,一般情況來說,年齡越大保費會越高。所以,保險要趁早買哦!
受篇幅限制,更多關於「怎麼買保險更劃算」的小妙招,這篇文章有詳細介紹:
怎麼買保險最便宜?
2.重疾險的繳費期限盡可能往長了選
我們在購買重疾險的時候,繳費期限可供我們自由選擇。我們選擇的繳費期限越長,未來受通貨膨脹影響,平均下來每年要交的費用就會少一些,繳費壓力會大大減小,可靈活支配的金錢也會增多,減輕生活壓力。
另外,帶有豁免保障的重疾險,交費期限越長,越容易觸發豁免,後面的保費就不用交了,合同繼續有效,這又是一個省錢小妙招~
同時,學姐也為大家准備了保險關鍵知識點,買保險之前記得先了解清楚哦:
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這些關鍵知識點!
望採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C. 怎麼買汽車保險最劃算和最實用
汽車保險最劃算和最實用的方法:
所謂的最劃算和實用,就是花最少的錢得到最大的保障。交強險必須買的,
商業險中的全險保障范圍最廣,但是費用同樣最高,有些險種不是很實用,所以汽車保險只要買以下這3三種就夠了。
一、車損險
車損險就是愛車在發生事故後,發生的車損維修費用由保險公司賠付,維修費評定後,自己只要將修車發票提交給保險公司就可以獲得賠償,或者保險公司直接劃賬給維修廠也行。
這種險不管是與其他車輛發生事故還是自己發生單方面事故,都非常適用。
二、第三者責任險
第三者責任險,顧名思義就是事故發生後,用來賠付對方的險種,買了這個險種,就算自己全責,賠付的金額由保險公司承擔,自己不用出一分錢,買了這個險種,就算撞到豪車也不怕,當然更不用賣房了。
三、車上人員險
如果您沒有購買全險,建議您單獨購買車上人員險,畢竟事故發生時極有可能傷及自己以及同車的人員,如果受傷嚴重,醫葯費就有可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所以單獨購買車上人員險是非常有必要的。
購買了以上3種車險後,該買的保險基本都已經覆蓋到了,但是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加購不計免賠險。
一般來講,保險都是有一定的免賠率,大概是5%-20%,如果車主在事故中存在著一定的責任,這一部分需要由車主自行承擔。
如果賠償金額比較大,即使是只有5%-20%,對車主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但是如果您加購買了不計免賠險,免賠的這一部分也由保險公司承擔,所以即使自己在事故中負有責任,也是由全部由保險公司承擔的。
購買了以上這3種險種後,再加上不計免賠險,您就可以安心開車上路了,這樣買汽車保險最劃算和最實用。
D. 保險怎麼買才劃算
疫情之後,前來咨詢保險的人更多,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
保險怎麼買才劃算?
確實,相比「買哪個產品好」這類產品推介,「保險怎麼買「這個問題才最該被解決。
保險發展至今,最不缺保險產品,可如何根據個人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呢?
先來思考一個問題哈:現階段,我們不能承受的風險是什麼?
意外
疾病
身故
養老或教育
這並不是選擇題,而是我們排好順序,然後按順序配置相應保險,那就可以解決「保險怎麼買才劃算」的問題。
一、意外
保險是個很特殊的商品,無法在售前體驗,可當我們不幸體驗了一次,可能也就無法再買保險。
反人性,對吧?
但意外險這東西又很神奇,有極大概率被用到,特別是小到貓抓狗咬的意外門急診。
但意外險的真正作用卻並非在此,而在於意外傷殘保障。
2018年8月25日,項先生在太平人壽購買一份1年期意外險,意外身故保額20萬、意外傷殘保額20萬,年交保費260元。
2019年3月7日,項先生不幸從高處墜落,導致其多處骨折,最終被定為9級傷殘。
2019年6月19日,太平人壽賠付項先生87762.78元,其中傷殘保險金4萬。
此後,項先生將太平人壽告上法庭,要求賠付20萬傷殘保險金。
經過一審、二審,最終項先生敗訴。
問題就出在意外傷殘賠付原則,按照《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准及代碼》標准,將傷殘等級劃分為1-10級:
1級傷殘,賠付100%基本保額
2級傷殘,賠付90%基本保額
...
10級傷殘,賠付10%基本保額
按上述案例,9級傷殘,買100萬保額賠10萬,買20萬保額賠4萬。
而一份100萬保額的意外險,僅需要298元。
換句話說,一年多花38元,能多拿6萬理賠款。
二、疾病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有或大或小的疾病,小到發燒感冒,大到各種癌症,這些風險該如何通過保險去轉移呢?
1.基本醫保
醫保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無門檻、低水平、廣覆蓋。
至於報銷,不限病種,但僅限社保范圍內報銷,報銷比例受醫院等級、參保地區等限制。
所以,醫保、百萬醫療、重疾險三者作用不同,無法互相取代。
三、身故
一說起買保險,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保疾病、保意外,卻往往忽視了身故這個事。
換句話說,當我們罹患重疾,至少有醫保、有積蓄甚至還可以借錢去治,可人沒了呢?
一了百了?顯然不可能吧。
作為家庭經濟貢獻者,特別是家庭經濟支柱,就算沒有巨額房貸、車貸之類的負債,還有子女撫養、父母贍養以及對配偶的責任。
壽險,就是身故保障,以身故或全殘為給付條件。
從保障年限來說,分為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
終身壽險有其特殊性,優勢和特點很明顯:資產傳承、資產保值、資產隔離(避債)。
定期壽險的特點,是為了保障家庭經濟支柱,防止在最有家庭責任的時期倒下,對家庭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
定期壽險,不是因為害怕死亡才選擇,只是為了防止家庭生活因我們的倒下而陷入困境。
四、養老金、教育金
如果只能給「保險怎麼買才劃算?」這個問題一個答案的話,我的答案一定是:
不要首先考慮配置教育金、養老金等所謂的「理財類」產品。
從業這些年,見過無數客戶這樣買保險:首先就是花大量預算給孩子配置教育金、給自己配置年金險。
且不說這類具有理財屬性的年金險的好與壞,而是這樣的做法導致大量預算被佔用,致使大人、小孩再無多餘預算購買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等保障類保險。
很多客戶反饋,給孩子買了一份教育金,每年交費1-2萬,但慢慢發現這份保險沒有什麼保障作用,想再重新買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
但又面臨這樣一個境地:
買別的,交費又有壓力;退保,又要損失好幾萬,很糾結,真的是「進退兩難」。
所以,極力反對首先配置教育金、養老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
它會佔用我們大量現金流,導致無力購買其他真正保障類保險。
於普通人而言,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等產品是真正能提供保障的,才是我們在這個階段更需要的。
因此,且不說年金險到底值不值得買、收益高不高,從保障角度講,它一定是在全家醫療險、重疾險、壽險、意外險配置之後才考慮的,並不推薦首先配置。
五、一點建議
以上就是「保險怎麼買才劃算」的總體建議,總結如下:
在全家重疾險、醫療險、壽險、意外險沒有配齊前,不建議首先配置教育金、養老金等理財性質的產品;
為全家配齊保險需要不少資金,如果預算有限,應該將多的預算分配給家庭經濟支柱,孩子考慮配置保障20-30年的定期重疾險;
從風險缺口、保障需求層面來說:
孩子需要配置重疾險、小額醫療險、百萬醫療險、意外險;
成人需要配置重疾險、定期壽險、百萬醫療險、意外險;
老人需要配置百萬醫療險、意外險。
保險不是簡單的買賣行為,而是根據個人情況、健康狀況、家庭情況、財務狀況的一個整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