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ccess 的考試題型
考試題型及分值: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語言試卷筆試滿分100分,其中含公共基礎知識部分的30分。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語言上機滿分為100分,共有三種類型考題。
1、基本操作題(30分)
2、簡單應用題(40分)
3、綜合應用題(30分)
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大綱
基本要求
1、 具有資料庫系統的基礎知識。
2、 基本了解面向對象的概念。
3、 掌握關系資料庫的基本原理。
4、 掌握資料庫程序設計方法。
5、 能使用Access建立一個小型資料庫應用系統。
考試內容
一、資料庫基礎知識
1、 基本概念:
資料庫,數據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類和對象,事件。
2、 關系模型(實體的完整性,參照的完整性,用戶定義的完整性)關系模式,關系,元組,屬性,欄位,域,值,主關鍵字等。
3、 關系運算基本概念:
選擇運算,投影運算,連接運算。
4、 SQL基本命令:查詢命令,操作命令。
5、 Access系統簡介:
(1)Access系統的基本特點。
(2)基本對象:表,查詢,窗體,報表,頁,宏,模塊。
二、資料庫和表的基本操作
1、 創建資料庫:
(1)創建空資料庫。
(2)使用向導創建資料庫。
2、 表的建立:
(1) 建立表結構:使用向導,使用表設計器,使用數據表。
(2) 設置欄位屬性。
(3) 輸入數據:直接輸入數據,獲取外部數據。
3、 表間關系的建立與修改:
(1) 表間關系的概念:一對一,一對多。
(2) 設置參照完整性。
(3) 建立表間關系。
4、 表的維護:
(1) 修改表結構:添加欄位,修改安段,刪除欄位,重新設置主關鍵字。
(2) 編輯表內容:添加記錄,個性記錄,刪除記錄,復制記錄。
(3) 調整表外觀。
5、 表的其他操作:
(1) 查找數據。
(2) 替換數據。
(3) 排序記錄。
(4) 篩選記錄。
三、查詢的基本操作
1、查詢分類
(1) 選擇查詢。
(2) 參數查詢。
(3) 交叉表查詢。
(4) 操作查詢。
(5) SQL查詢。
2、查詢准則
(1) 運算符。
(2) 函數。
(3) 表達式。
3、創建查詢
(1) 操作已創建的查詢
(2) 編輯查詢中的欄位。
(3) 編輯查詢中的數據源。
(4) 排序查詢的結果。
四、窗體的基本操作
1、 窗體分類:
(1) 縱欄式窗體
(2) 表格式窗體
(3) 主/子窗體
(4) 數據表窗體
(5) 圖表窗體
(6) 數據透視表窗體
2、 創建窗體:
(1) 使用向導創建窗體。
(2) 使用設計器創建窗體:控制項的含義及種類,在窗體中添加和修改控制項,設置控制項的常見屬性。
五、報表的基本操作
1、報表分類:
(1) 縱欄式報表。
(2) 表格式報表。
(3) 圖表報表。
(4) 標簽報表。
2、使用向導創建報表。
3、使用設計器編輯報表。
4、在報表中計算和匯總。
六、頁的基本操作
1、數據訪問頁的概念。
2、創建數據訪問頁:
(1) 自動創建數據訪問頁。
(2) 使用向導數據訪問頁。
七、宏
1、宏的基本概念。
2、宏的基本操作:
(1) 創建宏;創建一個宏,創建宏組。
(2) 運行宏。
(3) 在宏中使用條件。
(4) 設置宏操作參數。
(5) 常用的宏操作。
八、模塊
1、模塊的基本概念:
(1) 類模塊。
(2) 標准模塊。
(3) 將宏轉換為模塊。
2、創建模塊:
(1) 創建VBA模塊:在模塊中加入過程,在模塊中執行宏。
(2) 編寫事件過程:鍵盤事件,滑鼠事件,窗口事件,操作事件和其他事件。
3、調用和參數傳遞。
4、VBA程序設計基礎:
(1)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
(2) VBA編程環境:進入VBE,BE界面。
(3) VBA編程基礎:常量,變數,表達式。
(4) VBA程序流程式控制制:順序控制,選擇控制,循環控制。
(5) VBA程序的調試:設置斷點,單步跟蹤,設置監視點。
考試方式
1、筆試:90分鍾,滿分100分,其中含公共基礎知識部分的30分。
2、上機操作:90分鍾,滿分100分。
上機操作包括:
(1) 基本操作。
(2) 簡單應用。
(3) 綜合應用
B. 計算機二級access考試題型
計算機二級access考試題型有筆試(選擇題和填空題都是一些知識點)和上機操作,上機操作包括:(1)基本操作;(2)簡單應用;(3)綜合應用。詳細的復習方法如下:
機試:
上機的編程題分數較多,為准備上機編程,應熟練地掌握30~50個左右的程序例子。上機題一般都有輸出結果,而要產生輸出結果,必須運行程序,運用程序調試方法。在運行中調試程序,是一項重要的技能。
計算機二級access的考試內容包括資料庫基礎知識、資料庫和表的基本操作、查詢、窗體、報表、宏、VBA編程基礎、VBA資料庫基礎等內容。二級access考試難度適中,實用性比較強。
C. 計算機三級資料庫技術考試都考什麼怎麼考
不需要單獨學C語言吧,機試把南開一百題吃透就好了。
教材書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教程—資料庫技術)》教育部考試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筆試的話,光看書是不行的,把書看完了一定要多做題,每年的重點都差的不多,題型也是一樣的,一定要做真題,每道題吃透。一定要把往年的填空題好好記下,有接近一半的是考往年的原題,如果只依靠看書的話是記不完的。把真題做完了再做模擬題試試自己能得多少分,上考場就能才能從容不迫了。
機試一共就考一道題,要麼滿分,要麼0分。大家常用的就是南開一百題,有80%的可能是考原題,另外20%應該也八九不離十,所以把題庫里的題看懂或背下,基本沒問題了。網上電子版的南開100題有很多個版本,有些版本錯誤較多,需要仔細分辨。這個你看能不能買到書最好。
D. 求恆生電子 軟體運維工程師,資料庫筆試題!!!
1、寫C語言的拷貝函數,要求復制字元串,並且將復制後的字元串逆序
比如form中是1234, 則to中是4321
void strcyp(char * to,const char * form)
不能使用庫函數 不能定義其他的變數
最佳答案
int main()
{
char a[10],b[10];
printf("請輸入a字元可以隨意輸入小於10個字元")
/*這里不知道為什麼查過10個就前面一部分對
且a字元串就沒有值了你可以自己事實*/
scanf("%s",a);
printf("a字元串:%s\n",a);
turnto(a,b);
printf("b字元串:%s\n",b);
printf("a字元串:%s\n",a);
return 0;
}
void turnto(char *q,char *p)
{
int length,i,j;
for(length=0;;length++)
{
if(q[length]=='\0')
break;
}
j=length-1;
for(i=0;i
{
// *(p+i)=*(q+(j--));
p[i]=q[j--];
}
// *(p+i)='\0';
p[i]='\0';
}
第一個編程題:
827328929 數字反轉,不能使用類庫,不能使用數組。
第二個編程題:
public int[] getNum(aArray[] ,bArray[]){ }
求出數組aArray[] ,和bArray[]兩個數組的交集,交集放在數組中返回。
資料庫題目:
學生表(student){學好,姓名,年齡,所在系}
課程表(course){課程編號,課程名,學分}
關系表(sc){學號,課程編號,成績}
1、查詢出選修了「資料庫」的學生姓名。
2、查詢平均成績大於85分的學生姓名和平均成績(悲劇的沒有寫出來)
3、添加一個課程信息(「Java」,』1001『,2)
4、添加一個唯一索引
5、在學生表中添加身份證列,大小18,非空
E. 求計算機考試試題。!
2016年4月自考試題及答案解析(最全版)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Jwi4JYIBux1tjSYPXE4jvQ
2016年4月自考試題及答案解析(最全版)
2016年4月自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6年4月自考成績
2015年4月自考成績
2015年10月自考成績
張洪之考試成績.jpg
F. 關於資料庫的一道筆試題:select * from table1……
select t1.name,t1.value,t2.value,t3.value from (select name,value from table1 where name = 'a' and rownum <=1 ) t1 inner join
(select name,value from table1 where value <> (select value from table1 where name ='a' and rownum <=1) and rownum <=1) t2 on
t2.name = t1.name join table1 t3 on t3.name = t1.name and t1.value <>t3.value and t3.value <>t2.value
這個可以顯示 a 100 200 400
G. 資料庫方面的試題
http://www.zhrtvu.net/oldpage/departmentpage/lgb/foravit/zhuhaitvu/Exam.htm
不怎麼多,但還可以,自己也可以到上找些的啊...
H. 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計算機應用知識和能力第二十次等級考試 二級(資料庫)筆試答案 (2004年4月的)
前面是題,後面有答案不會的話加我QQ:1316641082 也可以來我網站 http://a.svfree.net
一、選擇題( (1)~(35) 每題2分,共70分)
下列各題A) 、B) 、C) 、D) 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塗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答在試卷上不得分。
(1)資料庫(DB)、資料庫系統(DBS)、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三者之間的關系是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2)在Visual FoxPro中「表」是指
A.報表
B.關系
C.表格
D.表單
(3)資料庫系統與文件系統的最主要區別是
A.資料庫系統復雜,而文件系統簡單
B.文件系統不能解決數據冗餘和數據獨立性問題,而資料庫系統可以解決
C.文件系統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資料庫系統能夠管理各種類型的文件
D.文件系統管理的數據量較小,而資料庫系統可以管理龐大的數據量
(4)在當前表單的LABEL1控制項中顯示系統時間的語句是
A.THISFORM.LABEL1.CAPTION=TIME()
B.THISFORM.LABEL1.VALUE=TIME()
C.THISFORM.LABEL1.TEXT=TIME()
D.THISFORM.LABEL1.CONTROL=TIME()
(5)在關系模型中,為了實現「關系中不允許出現相同元組」的約束應使用
A.臨時關鍵字
B.主關鍵字
C.外部關鍵字
D.索引關鍵字
(6)在Visual FoxPro中創建項目,系統將建立一個項目文件,項目文件的擴展名是
A)pro
B.prj
C.pjx
D.itm
(7)在Visual FoxPro的項目管理器中不包括的選項卡是
A.數據
B.文檔
C.類
D.表單
(8)在Visual FoxPro 中說明數組的命令是
A.DIMENSION和ARRAY
B.DECLARE和ARRAY
C.DIMENSION和DECLARE
D.只有DIMENSION
(9)資料庫表可以設置欄位有效性規則,欄位有效性規則屬於
A.實體完整性范疇
B.參照完整性范疇
C.數據一致性范疇
D.域完整性范疇
(10)在Visual FoxPro中欄位的數據類型不可以指定為
A.日期型
B.時間型
C.通用型
D.備注型
(11)用命令「INDEX ON 姓名 TAG index_name UNIQUE」建立索引,其索引類型是
A.主索引
B.候選索引
C.普通索引
D.惟一索引
(12)以下關於主索引和侯選索引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主索引和侯索引都能保證表記錄的惟一?BR>
B.主索引和侯選索引都可以建立在資料庫表和自由表上
C.主索引可以保證表記錄的惟一性,而侯選索引不能
D.主索引和侯選索引是相同的概念
(13)查詢訂購單號首字元是「P」的訂單信息,應該使用命令
A.SELECT * FROM 訂單 WHERE HEAD(訂購單號,1)=「P」
B.SELECT * FROM 訂單 WHERE LEFT(訂購單號,1)= 「P」
C.SELECT * FROM 訂單 WHERE 「P」$訂購單號
D.SELECT * FROM 訂單 WHERE RIGHT(訂購單號,1)= 「P」
(14)有如下賦值語句,結果為「大家好」的表達式是
a=「你好」
b=「大家」
A.b+AT(a,1)
B.b+RIGHT(a,1)
C.b+ LEFT(a,3,4)
D.b+RIGHT(a,2)
(15)資料庫表的欄位可以定義默認值,默認值是
A.邏輯表達式
B.字元表達式
C.數值表達式
D.前三種都可能
(16)資料庫的欄位可以定義規則,規則是
A.邏輯表達式
B.字元表達式
C.數值表達式
D.前三種說法都不對
(17)在SQL語句中,與表達式「供應商名 LIKE」 %北京%「」功能相同的表達式是
A.LEFT(供應商名,4)=「北京」
B.「北京」$供應商名
C.供應商名IN「%北京%」
D.AT(供應商名,「北京」)
(18)使資料庫表變為自由表的命令是
A.DROP TABLE
B.REMOVE TABLE
C.FREE TABLE
D.RELEASE TABLE
(19)在Visual FoxPro的查詢設計器中「篩選」選項卡對應的SQL短語是
A.WHERE
B.JOIN
C.SET
D.ORDER BY
(20)SQL支持集合的並運算,在Visual FoxPro中SQL並運算的運算符是
A.PLUS
B.UNION
C.+
D.U 來(21)根據「職工」項目文件生成emp_sys.exe應用程序的命令是
A.BUILD EXE emp_sys FROM 職工
B.DUILD APP emp_sys.exe FROM 職工
C.LINK EXE emp_sys FROM 職工
D.LINK APP emp_sys FROM 職工
(22)如果指定參照完整性的刪除規則為「級聯」,則當刪除父表中的記錄時
A.系統自動備份父表中被刪除記錄到一個新表中
B.若字表中有相關記錄,則禁止刪除父表中記錄
C.會自動刪除子表中所有相關記錄
D.不作參照完整性檢查,刪除父表記錄與子表無關
(23)以下關於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列的次序非常重要
B.當需要索引時列的次序非常重要
C.列的次序無關緊要
D.關鍵字必須指定為第一列
(24)為了在報表中列印當前時間,這時應該插入一個
A.表達式控制項
B.域控制項
C.標簽控制項
D.文件控制項
(25)在Visual FoxPro中釋放和關閉表單的方法是
A.RELEASE
B.CLOSE
C.DELETE
D.DROP
(26)為了從用戶菜單返回到系統菜單應該使用命令
A.SET DEFAULT SYSTEM
B.SET MENU TO DEFAULT
C.SET SYSTEM TO DEFAULT
D.SET SYSMENU TO DEFAULT
(27)在表單中為表格控制項指定數據源的屬性是
A.DataSource
B.RecordSource
C.DataFrom
D.RecordFrom
(28)以下關於表單數據環境敘述錯誤的是
A.可以向表單數據環境設計器中添加表或視圖
B.可以從表單數據環境設計器中移出表或視圖
C.可以在表單數據環境設計器中設置表之間的關系
D.不可以在表單數據環境設計器中設置表之間的關系
(29)以下關於查詢描述正確的是
A.不能根據自由表建立查詢
B.只能根據自由表建立查詢
C.只能根據資料庫表建立查詢
D.可以根據資料庫表和自由表建立查詢
第(30)-(35)題使用如下三個表:
部門.DBF:部門號C(8),部門名C(12),負責人C(6),電話C(16)
職工.DBF:部門號C(8),職工號C(10),姓名C(8),性別C(2),出生日期D
工資.DBF:職工號C(10),基本工資N(8.2),津貼N(8.2),獎金N(8.2),扣除N(8.2)
(30)查詢職工實發工資的正確命令是
A.SELECT 姓名,(基本工資+津貼+獎金-扣除)AS 實發工資 FROM 工資
B.SELECT 姓名,(基本工資+津貼+獎金-扣除)AS 實發工資 FROM 工資;WHERE 職工.職工號=工資.職工號
C.SELECT 姓名,(基本工資+津貼+獎金-扣除)AS 實發工資;FROM 工資;職工 WHERE 職工.職工號=工資.職工號
D.SELECT 姓名, (基本工資+津貼+獎金-扣除)AS 實發工資;FROM 工資;JOIN 職工 WHERE 職工.職工號=工資. 職工號源:考試大-計算機二級考試
(31)查詢1962年10月27日出生的職工信息的正確命令是
A.SELECT*FROM 職工 WHERE 出生日期={^1962-10-27}
B.SELECT*FROM 職工 WHERE 出生日期=1962-10-27
C.SELECT*FROM 職工 WHERE 出生日期=「1962-10-27」
D.SELECT*FROM 職工 WHERE 出生日期=(「1962-10-27」)
(32)查詢每個部門年齡最長者的信息,要求得到的信息包括部門名和最長者的出生日期。正確的命令是
A.SELECT 部門名,MIN(出生日期)FROM 部門 JOIN 職工;ON 部門.部門號=職工.部門號 GROUP BY 部門名
B.SELECT 部門名,MAX(出生日期)FROM 部門 JOIN 職工;ON 部門.部門號=職工.部門號 GROUP BY 部門名
C.SELECT 部門名,MIN(出生日期)FROM 部門 JOIN 職工;WHERE 部門.部門號=職工.部門號 GROUP BY 部門名
D.SELECT 部門名,MAX(出生日期)FROM 部門 JOIN 職工;WHERE 部門.部門號=職工.部門號 GROUP BY 部門名
(33)查詢有10名以上(含10名)職工的部門信息(部門名和職工人數),並按職工人數降序排列。正確的命令是
A.SELECT 部門名,COUNT(職工號)AS 職工人數;
FROM 部門,職工 WHERE 部門.部門號=職工.部門號;
GROUP BY 部門名 HAVING COUNT(*)>=10;
ORDER BY COUNT(職工號)ASC
B.SELECT 部門名,COUNT(職工號)AS 職工人數;
FROM 部門,職工 WHERE 部門.部門號=職工.部門號;
GROUP BY 部門名 HAVING COUNT(*)>=10;
ORDER BY COUNT(職工號)DESC
C.SELECT 部門名,COUNT(職工號)AS 職工人數;
FROM 部門,職工WHERE 部門.部門號=職工.部門號;
GROUP BY 部門名 HAVING COUNT(*)>=10;
ORDER BY 職工人數 ASC
D.SELECT 部門名,COUNT(職工號)AS 職工人數;
FROM 部門,職工WHERE 部門.部門號=職工.部門號;
GROUP BY 部門名 HAVING COUNT(*)>=10;
ORDER BY 職工人數 DESC
(34)查詢所有目前年齡在35歲以上(不含35歲)的職工信息(姓名、性別和年齡),正確的命令是
A.SELECT 姓名,性別,YEAR(DATE())-YEAR(出生日期)年齡 FROM 職工;
WHERE 年齡>35
B.SELECT 姓名,性別,YEAR(DATE())-YEAR(出生日期)年齡 FROM 職工;
WHERE YEAR(出生日期)>35
C.SELECT 姓名,性別,YEAR(DATE())-YEAR(出生日期)年齡 FROM 職工;
WHERE YEAR(DATE())-YEAR(出生日期)>35
D.SELECT 姓名,性別,年齡=YEAR(DATE())-YEAR(出生日期)FROM 職工;
WHERE YEAR(DATE())-YEAR(出生日期)>35
(35)為「工資」表增加一個「實發工資」欄位的正確命令是
A.MODIFY TABLE 工資 ADD COLUMN 實發工資 N(9,2)
B.MODIFY TABLE 工資 ADD FIELD 實發工資 N(9,2)
C.ALTER TABLE 工資 ADD COLUMN 實發工資 N(9,2)
D.ALTER TABLE 工資 ADD FIELD 實發工資 N(9,2)
二、填空題( 每空2分,共30分)
請將每一個空的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卡(1)~(15)序號的橫線上,答在試卷上不得分。注意:以命令關鍵字填空的必須拼寫完整
(1)使用資料庫設計器為兩個表建立聯系,首先應在父表中建立() 索引,在子表中建立()索引。
(2)常量 .n.表示的是()型的數據。
(3)在Visual FoxPro中參數傳遞的方式有兩中,一種是按值傳遞,另一種是按引用傳遞,
將參數設置為按引用傳遞的語句是:SET UDFPARMS ()
(4)運行表單時,Load事件是在Init事件之()被引發。
(5)如下程序的輸出結果是().
i=1
DO WHILE i<10
i=i+2
ENDDO
i
第(6)~(9)題使用如下三個表
零件.DBF:零件號C(2),零件名稱C(10),單價N(10),規格C(8)
使用零件.DBF:項目號C(2),零件號C(2),數量I
項目.DBF:項目號C(2),項目名稱C(20),項目負責人C(10),電話C(20)東方教育網提供 www.easte.com.cn" target="_blank">http://www.easte.com.cn
(6)為「數量」欄位增加有效性規則:數量>0,應該使用的SQL語句是
()TABLE使用零件()數量SET()數量>0
(7)查詢與項目「s1」(項目號)所使用的任意一個零件相同的項目號、項目名稱、零件號和零件名稱,使用的SQL語句是
SELECT 項目.項目號,項目名稱,使用零件.零件號,零件名稱;
FROM 項目,使用零件,零件WHERE 項目.項目號=使用零件.項目號();
使用零件.零件號=零件.零件號 AND 使用零件.零件號();
(SELECT 零件號 FROM 使用零件 WHERE 使用零件.項目號=『s1』)
(8)建立一個由零件名稱、數量、項目號、項目名稱欄位構成的視圖,視圖中只包含項目號為「s2」的數據,應該使用的SQL語句是
CREATE VIEW item_view ();
SELECT 零件.零件名稱,使用零件.數量,使用零件.項目號,項目.項目名稱;
FROM 零件 INNER JOIN 使用零件;
INNER JOIN ();
ON 使用零件.項目號=項目.項目號;
ON 零件.零件號=使用零件.零件號;
WHERE 項目.項目號=『s2』
(9)從上一題建立的視圖中查詢使用數量最多的2個零件的信息,應該使用的SQL語句是
SELECT* () 2 FROM item_view () 數量DESC.
一、選擇題((1)—(35)每小題2分 共70分)
(1)A (2) B (3)B (4) A (5) B
(6) C (7) D (8)C (9) D(10) B
(11)D (12) A (13) B (14)D (15)D
(16)A (17)B (18)B (19)A (20) B
(21) A (22)C (23)C (24)B (25) A
(26) D(27) B (28)D (29) D (30) C
(31) A(32)A (33) D (34) C (35) C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1〗 主
〖2〗 普通
〖3〗 邏輯
〖4〗 TO REFERENCE
〖5〗 前
〖6〗11
〖7〗 ALTER
〖8〗 ALTER
〖9〗 CHECK
〖10〗 AND
〖11〗 IN
〖12〗 AS
〖13〗項目
〖14〗TOP
〖15〗 ORDER BY
I. 考軟體工程師需要考哪些
軟體評測師考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1. 考試要求:
(1)熟悉計算機基礎知識;
(2)熟悉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程序設計語言基礎知識;
(3)熟悉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4)熟悉軟體工程知識,理解軟體開發方法及過程;
(5)熟悉軟體質量及軟體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6)熟悉軟體測試標准;
(7)掌握軟體測試技術及方法;
(8)掌握軟體測試項目管理知識;
(9)掌握C語言以及C++或Java語言程序設計技術;
(10)了解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基礎知識;
(11)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
(12)正確閱讀並理解相關領域的英文資料。
2. 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在掌握軟體工程與軟體測試知識的基礎上,運用軟體測試管理方法、軟體測試策略、軟體測試技術,獨立承擔軟體測試項目;具有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 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
(1)軟體工程與軟體測試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選擇題;
(2)軟體測試應用技術,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問答題。
二、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1:軟體工程與軟體測試基礎知識
1.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系統構成及硬體基礎知識
●計算機系統的構成
●處理機
●基本輸入輸出設備
●存儲系統
1.2 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中斷控制、進程管理、線程管理
●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
●網路操作系統和嵌入式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配置
1.3 資料庫基礎知識
●資料庫基本原理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和特徵
●資料庫語言與編程
1.4 中間件基礎知識
1.5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網路分類、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
●常用網路設備
●Internet基礎知識及其應用
●網路管理
1.6 程序設計語言知識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控制和傳輸、過程(函數)調用)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C語言以及C++(或Java)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2.標准化基礎知識
●標准化的概念(標准化的意義、標准化的發展、標准化機構)
●標準的層次(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企業標准)
●標準的類別及生命周期
3.信息安全知識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計算機病毒及防範
●網路入侵手段及防範
●加密與解密機制
4.信息化基礎知識
●信息化相關概念
●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
●信息網路系統、信息應用系統、信息資源系統基礎知識
5.軟體工程知識
5.1 軟體工程基礎
●軟體工程概念
●需求分析
●軟體系統設計
●軟體組件設計
●軟體編碼
●軟體測試
●軟體維護
5.2 軟體開發方法及過程
●結構化開發方法
●面向對象開發方法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5.3 軟體質量管理
●軟體質量及軟體質量管理概念
●軟體質量管理體系
●軟體質量管理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技術
5.4 軟體過程管理
●軟體過程管理概念
●軟體過程改進
●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
5.5 軟體配置管理
●軟體配置管理的意義
●軟體配置管理的過程、方法和技術
5.6 軟體開發風險基礎知識
●風險管理
●風險防範及應對
5.7 軟體工程有關的標准
●軟體工程術語
●計算機軟體開發規范
●計算機軟體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
●計算機軟體需求規范說明編制指南
●計算機軟體測試文件編制規范
●計算機軟體配置管理計劃規范
●計算機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規范
●數據流圖、程序流程圖、系統流程圖、程序網路圖和系統資源圖的文件編制符號及約定
6.軟體評測師職業素質要求
●軟體評測師職業特點與崗位職責
●軟體評測師行為准則與職業道德要求
●軟體評測師的能力要求
7.軟體評測知識
7.1 軟體測試基本概念
●軟體質量與軟體測試
●軟體測試定義
●軟體測試目的
●軟體測試原則
●軟體測試對象
7.2 軟體測試過程模型
●V模型
●W模型
●H模型
●測試模型的使用
7.3 軟體測試類型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
●確認測試、驗收測試
●開發方測試、用戶測試、第三方測試
●動態測試、靜態測試
●白盒測試、黑盒測試、灰盒測試
7.4 軟體問題分類
●軟體錯誤
●軟體缺陷
●軟體故障
●軟體失效
7.5 測試標准
7.5.1 GB/T 16260.1—2003 軟體工程 產品質量 第1部分:質量模型
7.5.2 GB/T 18905.1—2002 軟體工程 產品評價 第1部分:概述
7.5.3 GB/T 18905.5—2002 軟體工程 產品評價 第5部分:評價者用的過程
8.軟體評測現狀與發展
●國內外現狀
●軟體評測發展趨勢
9.專業英語
●正確閱讀並理解相關領域的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軟體測試應用技術
1.軟體生命周期測試策略
1.1 設計階段的評審
●需求評審
●設計評審
●測試計劃與設計
1.2 開發與運行階段的測試
●單元測試
●集成測試
●系統(確認)測試
●驗收測試
2.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2.1 白盒測試設計
●白盒測試基本技術
●白盒測試方法
2.2 黑盒測試用例設計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測試用例的編寫
2.3 面向對象測試用例設計
●測試方法選擇的策略
●黑盒測試方法選擇策略
●白盒測試方法選擇策略
●面向對象軟體的測試策略
3.軟體測試技術與應用
3.1 軟體自動化測試
●軟體自動化測試基本概念
●選擇自動化測試工具
●功能自動化測試
●負載壓力自動化測試
3.2 面向對象軟體的測試
●面向對象測試模型
●面向對象分析的測試
●面向對象設計的測試
●面向對象編程的測試
●面向對象的單元測試
●面向對象的集成測試
●面向對象的系統測試
3.3 負載壓力測試
●負載壓力測試基本概念
●負載壓力測試解決方案
●負載壓力測試指標分析
●負載壓力測試實施
3.4 Web應用測試
●Web應用的測試策略
●Web應用設計測試
●Web應用開發測試
●Web應用運行測試
3.5 網路測試
●網路系統全生命周期測試策略
●網路模擬技術
●網路性能測試
●網路應用測試
3.6 安全測試
●測試內容
●測試策略
●測試方法
3.7 兼容性測試
●硬體兼容性測試
●軟體兼容性測試
●數據兼容性測試
●新舊系統數據遷移測試
●平台軟體測試
3.8 易用性測試
●功能易用性測試
●用戶界面測試
3.9 文檔測試
●文檔測試的范圍
●用戶文檔的內容
●用戶文檔測試的要點
●用戶手冊的測試
●在線幫助的測試
4.測試項目管理
●測試過程的特性與要求
●軟體測試與配置管理
●測試的組織與人員
●測試文檔
●軟體測試風險分析
●軟體測試的成本管理
三、題型舉例
(一)選擇題
●下面的哪一項測試步驟中需要進行局部數據結構測試: (1)
(1)A.單元測試 B. 集成測試 C. 確認測試 D. 系統測試
●軟體的六大質量特性包括: (2)
(2)A.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維護、可移植
B.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穩定性、可移植
C.功能性、可靠性、可擴展性、效率、穩定性、可移植
D.功能性、可靠性、兼容性、效率、穩定性、可移植
(二)問答題
1.白盒測試方法中的代碼檢查法需要重點考慮代碼的執行效率,閱讀以下兩個循環,回答問題1和問題2。
循環1:
for (i=0;i<n;i++)
{
if(condition)
DoSomething();
else
DoOtherthing();
}
循環2:
if(condition)
{
for (i=0;i<n;i++)
DoSomething()
}
else
{
for (i=0;i<n;i++)
DoOtherthing();
}
問題1:循環1的優點和缺點。
問題2:循環2的優點和缺點。
2.請簡述軟體系統負載壓力測試的主要目的。
J. 計算機基礎知識筆試題
一般筆試重點測試考生的政策理論水平、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題型主要包括論述題、案例分析題、公文處理、對策性文章等形式。歸納起來就是讀材料,看材料中反映了什麼問題,然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考試時間一般是2.5-3小時,3-4道題。案例分析題可能會有兩問,公文寫作每年公文種類不定,有時是通知,有時是調研報告,有時又是會議紀要,有時會是公文改錯題等等,大作文一般是對策性論文,就是寫怎麼辦的文章。分值分布一般是案例分析30-40分(2道題左右),公文寫作(1道題)20-30分,對策性論文(1道題)40分。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ElLaFPNS_Ax5WnumUrjv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