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癌症基因資料庫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癌症基因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2-09-14 04:24:27

⑴ 什麼是NCBI。有什麼用途

http://www.ncbi.nlm.nih.gov/可以查詢基因蛋白序列。還能查詢部分文獻。
分子生物學最重要的一個網站,沒有它,很多事情就會變得很麻煩,如同源基因的比對、查詢。
下面是介紹:http://www.biosino.org/pages/ncbi-1.htm
NCBI(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簡介
》》》NCBI 資源介紹

介紹

理解自然無聲但精妙的關於生命細胞的語言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的要求。通過只有四個字母來代表DNA化學亞基的字母表,出現了生命過程的語法,其最復雜形式就是人類。闡明和使用這些字母來組成新的「單詞和短語」是分子生物學領域的中心焦點。數目巨大的分子數據和這些數據的隱秘而精細的模式使得計算機化的資料庫和分析方法成為絕對的必須。挑戰在於發現新的手段去處理這些數據的容量和復雜性,並且為研究人員提供更好的便利來獲得分析和計算的工具,以便推動對我們遺傳之物和其在健康和疾病中角色的理解。

國立中心的建立

後來的參議員Claude Pepper意識到信息計算機化過程方法對指導生物醫學研究的重要性,發起了在1988年11月4日建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的立法。NCBI是在NIH的國立醫學圖書館(NLM)的一個分支。NLM是因為它在創立和維護生物信息學資料庫方面的經驗被選擇的,而且這可以建立一個內部的關於計算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計劃。NCBI的任務是發展新的信息學技術來幫助對那些控制健康和疾病的基本分子和遺傳過程的理解。它的使命包括四項任務:

建立關於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知識的存儲和分析的自動系統

實行關於用於分析生物學重要分子和復合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於計算機的信息處理的,先進方法的研究

加速生物技術研究者和醫葯治療人員對資料庫和軟體的使用。

全世界范圍內的生物技術信息收集的合作努力。

NCBI通過下面的計劃來實現它的四項目的:

基本研究

NCBI有一個多學科的研究小組包括計算機科學家,分子生物學家,數學家,生物化學家,實驗物理學家,和結構生物學家,集中於計算分子生物學的基本的和應用的研究。這些研究者不僅僅在基礎科學上做出重要貢獻,而且往往成為應用研究活動產生新方法的源泉。他們一起用數學和計算的方法研究在分子水平上的基本的生物醫學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基因的組織,序列的分析,和結構的預測。目前研究計劃的一些代表是:檢測和分析基因組織,重復序列形式,蛋白domain和結構單元,建立人類基因組的基因圖譜,HIV感染的動力學數學模型,資料庫搜索中的序列錯誤影響的分析,開發新的資料庫搜索和多重序列對齊演算法,建立非冗餘序列資料庫,序列相似性的統計顯著性評估的數學模型,和文本檢索的矢量模型。另外,NCBI研究者還堅持推動與NIH內部其他研究所及許多科學院和政府的研究實驗室的合作。

資料庫和軟體

在1992年10月,NCBI承擔起對GenBank DNA序列資料庫的責任。NCBI受過分子生物學高級訓練的工作人員通過來自各個實驗室遞交的序列和同國際核酸序列資料庫(EMBL和DDBJ)交換數據建立起資料庫。同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的安排使得專利的序列信息也被整合。

GenBank是NIH遺傳序列資料庫,一個所有可以公開獲得的DNA序列的注釋過的收集。GenBank同日本和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DNA資料庫共同構成了國際核酸序列資料庫合作。這三個組織每天交換數據。

GenBank以指數形式增長,核酸鹼基數目大概每14個月就翻一個倍。最近,GenBank擁有來自47,000個物種的30億個鹼基。

孟德爾人類遺傳(OMIM),三維蛋白質結構的分子模型資料庫(MMDB),唯一人類基因序列集合(UniGene),人類基因組基因圖譜,分類學瀏覽器,同國立癌症研究所合作的癌症基因組剖析計劃(CGAP)。

Entrez是NCBI的為用戶提供整合的訪問序列,定位,分類,和結構數據的搜索和檢索系統。Entrez同時也提供序列和染色體圖譜的圖形視圖。Entrez是一個用以整合NCBI資料庫中信息的搜尋和檢索工具。這些資料庫包括核酸序列,蛋白序列,大分子結構,全基因組,和通過PubMed檢索的MEDLINE。Entrez的一個強大和獨特的特點是檢索相關的序列,結構,和參考文獻的能力。雜志文獻通過PubMed獲得,PubMed是一個網路搜索界面,可以提供對在MEDLINE上的九百萬雜志引用的訪問,包含了鏈接到參與的出版商網路站點的全文文章。

BLAST是一個NCBI開發的序列相似搜索程序,還可作為鑒別基因和遺傳特點的手段。BLAST能夠在小於15秒的時間內對整個DNA資料庫執行序列搜索。NCBI提供的附加的軟體工具有:開放閱讀框尋覓器(ORF Finder),電子PCR,和序列提交工具,Sequin和BankIt。所有的NCBI資料庫和軟體工具可以從WWW或FTP來獲得。NCBI還有E-mail伺服器,提供用文本搜索或序列相似搜索訪問資料庫一種可選方法。

教育和訓練

NCBI通過贊助會議,研討會,和系列演講來培養在應用於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的計算機領域的科學交流。一個科學訪問學者項目已經成立,來培養同外部科學家的合作。作為NIH內部的部分研究項目,也提供博士後工作位置。

http://www.ncbi.nlm.nih.gov/About/index.html

--------------------------------------------------------------------------------

相關文章:

NCBI站點地圖相關文章:

關於Database的一般介紹

Human Genome人類基因組數據介紹

其他基因組數據介紹

工具概述

其他各項介紹

NCBI癌症基因組研究介紹

NCBI-Coffee Break

NCBI-基因和疾病

⑵ 癌症基因信息資料庫有什麼用

深圳市盛景基因醫療的癌症基因信息資料庫可以創建有統計意義的中國人中常見癌症變異與效果基線

⑶ 人的染色體發生一點變異,為何就可能導致一種疾病

癌症:正常細胞的一場「叛變」

在我們的身體中,細胞們有一套高度分工的協作系統:生殖細胞(例如卵細胞與精子)負責將遺傳物質DNA傳遞給後代,而體細胞雖然不能將自身的DNA直接傳遞給後代,但是可以提高同一個個體中生殖細胞遺傳的效率。

生殖細胞與體細胞具有大致相同的DNA,這構成了多細胞生物中體細胞與生殖細胞協作的基礎。在發育過程中,多細胞生物通過細胞周期檢查點和細胞程序性凋亡等機制,為每個細胞的增殖與分化設置了程序,從而可以保證多細胞生物作為一個整體在「物競天擇」的過程中「適者生存」。

⑷ 求個肺癌相關 miRNA資料庫,最好是中文的,求個鏈接

以下是常用的microRNA靶標資料庫和軟體資源列表,中文的暫時沒有這種資料庫吧,下面第一個基本就夠用的了:

(1) miRbase:眾所周知的microRNA基因注釋資料庫。目前miRBase只提供了microRNA的靶標的預測軟體的鏈接(如:PicTar)。

(2) starBase:一個高通量實驗數據CLIP-Seq(或稱為HITS-CLIP)和mRNA降解組測序數據支持的microRNA靶標資料庫,整合和構建多個流行的靶標預測軟體的交集和調控關系。

(3) Tarbase:一個收集已被實驗驗證的microRNA靶標資料庫。

(4) miRecords:一個整合的microRNA靶標資料庫。整合多個靶標預測軟體的調控關系。

(5) targetScan:
基於靶mRNA序列的進化保守等特徵搜尋動物的microRNA靶基因。是預測microRNA靶標假陽性率較低的軟體。而且是microRNA領域大牛Bartel實驗室開發的。

(6) PicTar:基於microRNA或microRNA靶標聯合作用等特徵開發的搜尋動物的microRNA靶基因的軟體,假陽性率也較低。是microRNA領域大牛Rajewsky實驗室開發的。該文章位列miRNA相關文章引用Top5。

(7) PITA:基於靶位點的可接性(target-site
accessibility)和自由能預測microRNA的靶標。是著名的生物信息學家Segal實驗室開發的。網址:

(8) RNA22:基於序列特徵預測microRNA的結合位點。是幾個流行的microRNA靶標預測軟體的其中一個。IBM公司的研究團隊開發的。

(9) miRanda和microRNA.org:是著名的Memorial
Sloan-Kettering 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的軟體和資料庫。miRanda的最新版本又叫mirSVR。

(10) MicroCosm:EMBL-EBI的Enright
實驗室開發的microRNA靶標資料庫。

(11) miRTarBase:整合實驗證實的microRNA靶標的資料庫。

(12) miRGator
v2.0:整合microRNA表達、靶標和疾病相關信息的資料庫。

(13) MiRNAMap:動物的microRNA基因及其靶標的資料庫。

(14) miRDB:
動物microRNA靶標預測和功能注釋資料庫。

(15) RNAhybrid:一個基於miRNA-target配對自由能預測microRNA的靶標的軟體。

(16) miRGen:microRNA基因和microRNA靶標資料庫。

(17) Targetfinder:
使用基於植物的靶標罰分策略預測小RNA的靶標軟體。

(18) miRU, psRNATarget:
一個網頁版的植物microRNA靶標預測工具。

(19) CleaveLand:一個基於mRNA降解組數據預測microRNA靶標的工具。

(20) Target-align:一個就鑒定植物microRNA靶標的工具。

⑸ TCGA和ICGC需要歸一化嗎

TCGA與ICGC。
TCGA, 全稱為The Cancer Genome Atlas(癌症基因組圖譜)。通過其名稱我們就知道這個資料庫主要做的就是腫瘤相關的資料庫。
ICGC,全稱International Cancer Genome Consortium(國際癌症基因組聯盟)。這個資料庫和TCGA的關系,就是ICGC資料庫包括了TCGA的數據。另外呢,ICGC也納入了其他別的地區所做的隊列的測序數據。所以如果使用ICGC進行檢索的話,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數據。

⑹ 美國SEER資料庫怎麼獲取 就是那個有很多癌症病人數據的資料庫,可以做研究發文章的,不知道怎麼獲取

這個資料庫是挺好的,美國人比我們做的更規范,癌症患者都登記在冊,這個系統最早是用於保險數據分析,現在有很多SCI文章是基於這個資料庫發表。也是國內學者尋求大數據支持的一個好地方。我也去找過,官方網站全英文太復雜了,你可以去Tao寶搜搜,有人願意幫忙的。我花過點錢,還是比較方便的。節約一個月的時間。現在這方面的數據文章被引用的比較多,所以雜志社比較願意收這個資料庫的文章。

⑺ 如何在網上查找一個疾病的所有相關基因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發現了數百種與復雜人類疾病相關的基因突變,但這些突變大部分對增加患病風險的貢獻都非常小。遺傳性似乎有一大部分無法被檢測到。人們對遺傳性中未能檢測到的這一部分提出以下可能的解釋:影響較小的大量變異體尚未發現;存在一些當前的基因型分析技術無法檢測到的罕見的結構變異或表觀遺傳變異;以及存在難以檢測到的基因與基因之間和基因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在一篇「Review」文章中,Teri Manolio及其同事對最有可能將這些解釋和其他可能的解釋加以區分的研究策略進行了分析。
Finding the missing heritability of complex diseases

Teri A. Manolio1, Francis S. Collins2, Nancy J. Cox3, David B. Goldstein4, Lucia A. Hindorff5, David J. Hunter6, Mark I. McCarthy7, Erin M. Ramos5, Lon R. Cardon8, Aravinda Chakravarti9, Judy H. Cho10, Alan E. Guttmacher1, Augustine Kong11, Leonid Kruglyak12, Elaine Mardis13, Charles N. Rotimi14, Montgomery Slatkin15, David Valle9, Alice S. Whittemore16, Michael Boehnke17, Andrew G. Clark18, Evan E. Eichler19, Greg Gibson20, Jonathan L. Haines21, Trudy F. C. Mackay22, Steven A. McCarroll23 & Peter M. Visscher24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hundreds of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complex human diseases and traits, and have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ir genetic architecture. Most variants identified so far confer relatively small increments in risk, and explain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familial clustering, leading many to question how the remaining, 'missing' heritability can be explained. Here we examine potential sources of missing heritability and propose research strategies, including and extending beyond current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pproaches, to illuminate the genetics of complex diseases and enhance its potential to enable effective disease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⑻ the cancer omics atlas的基因表達數據來源

TCGA。
使用的癌症基因表達數據來源於TCGA。
該資料庫目前共收錄了33種癌症類型,超過了2個PB的數據,該數據是免費公開的,極大的幫助癌症研究者提高對癌症的預防,診斷和治療。

⑼ 乳腺癌治癒率高嗎

如今乳腺癌發病率很高。我在一所初中工作。女性教職工大概有100名左右。乳腺癌有4名,都在45歲以上得的。具體什麼類型不是很清楚,但都做了手術,相繼做了化療。手術最晚的有5年了。目前4人都很好,定期復查,都說沒啥事。這樣看來乳腺癌不可怕,只要不是很晚的那種晚期,基本都能治癒。

祝普天下所有女性 健康 順遂!快樂永遠!

評價癌症治療效果常常用到「5年生存率」,是指生存時間超過5年的病人所佔比例,包括已復發的病人和未復發的病人,若是沒有復發就可以看作「臨床治癒」。完全治癒的病人也非常多,但以目前的醫療手段沒有辦法提前預測哪些人是真的治癒、不會復發。

近些年乳腺癌早期檢出率不斷增高,加之醫療技術的發展,尤其新葯研發、上市,我們國家乳腺癌5年生存率總體水平在70%左右,而京、津、滬等一些大城市乳腺癌5年生存率接近90%!與歐美發達國家不差上下,其中許多病人是無瘤狀態度過了5年,也就有可能再跨過10年、20年……

乳腺癌治療後會不會復發?預後怎麼樣?與很多因素有關,最主要的是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狀態和病理學性質等3種因素。

01、腫瘤大小

乳腺癌結構紊亂、細胞之間連接鬆散,癌細胞容易脫落游離,通過血液、或淋巴液向遠處轉移。發生轉移的幾率與腫瘤大小呈正向相關,腫瘤越大、轉移的可能性越大,病人預後也就越差。

腫瘤大小也是TNM分期的3個依據因素之一,而分期早晚是乳腺癌預後最主要的決定因素。

02、淋巴結轉移情況

淋巴結轉移狀態是TNM分期又一依據,淋巴結陽性預後要差,而淋巴結轉移數目多、或距離原發灶遠,預後要更差一些。

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預後還有很多因素影響。資料顯示,大約1/3淋巴結陰性的乳腺癌病人也可能發生遠處轉移,比如骨轉移,導致治療失敗。

03、病理學性質

癌細胞未突破導管基底膜時為非浸潤性癌,預後明顯好於浸潤性癌。乳腺非浸潤癌有導管內癌和小葉原位癌,小葉原位癌發展緩慢、預後要好於導管原位癌。

治療乳腺癌需要對其進行基因分型,也是判斷預後的重要依據。根據雌激素(ER )、孕激素(PR )、Her-2以及Ki-67等4種因素把乳腺癌分4型,即LuminalA、LuminalB、Her-2陽性和三陰型,同樣條件下乳腺癌的預後,LuminalA LuminalB Her-2陽性 三陰型。

我們國家乳腺癌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死亡率居第五位,是預後相對較好的疾病。遇見乳腺癌沒法逃避,唯有科學抗癌,以分期、基因分型等情況選擇最適宜的治療方案,才有可能獲得最佳的生存時間、生存質量,若沒有任何抗腫瘤措施,乳腺癌的自然病程大概只有2-3年。我是 @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

乳腺癌的治癒率需要看乳腺癌的分期來決定。如果是很早期的乳腺癌,可以治療效果很好。比如乳腺原位癌,10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5%以上。當然還要看乳腺癌的類型,有一些早期或者中期的乳腺癌經過手術根治配合放化療,還有內分泌治療以及靶向葯物治療等綜合治療,也有可能達到治癒的效果。也就是超過5年沒有復發,在臨床上叫做臨床治癒。當然並不是以後就一定不會復發,只是再復發的幾率可能會降低很多,甚至比正常人得乳腺癌的幾率還要更低一點。乳腺癌也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只能夠邊治療邊看。如果發現乳腺癌一定要早日治療,包括手術和放化療等綜合治療,這樣可以提高治癒率。

「治癒」這兩個字,其實在大眾心目中和在醫學上,有著明顯的差異;大眾理解的治癒指的是「使恢復 健康 」,而醫學上的臨床治癒或癌症治癒率,一般指的是「五年生存率」。所以這區別非常大。

那麼,乳腺癌的治癒率高嗎?



一、科普一下:什麼是癌症治癒率?

癌症的治癒、治癒率,與大眾理解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在醫學上,治癒率一般指的是五年的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指的是腫瘤經過各種綜合性的治療以後,患者五年以上的比例是多數。

由於多數的腫瘤出現復發、轉移一般是發生在治療後的3年之內,極少的會發生在五年之後,所以我們通常認為如果腫瘤治療後5年不再復發,那麼再次復發的幾率就非常小了。

所以通常用五年生存率來表示各種腫瘤的療效情況。

那麼,這個治癒率概念與大眾理解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眾理解的治癒,那可能就是完全治好了,而不是三年、五年或者多少年不出問題。

二、乳腺癌,治癒率高嗎?

很多人認為,乳腺癌與其它惡性腫瘤一樣,一旦確診了就等於無葯可救,就等於被判了死刑,等死就行了。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

就乳腺癌而言,一期乳腺癌和原位癌如導管原位癌、小葉原位癌等,其5年生存率超過95%。

也就是說,只要乳腺癌能夠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其預後效果還是十分理想的。



由於乳腺癌比較理想的治癒率和治療效果,有的學者甚至提出將乳腺癌慢病管理的思路,也就是說把乳腺癌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看作慢性病來對待,堅持按時服葯定期體檢即可。

三、乳腺癌治癒率、治療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既然乳腺癌的治癒率如此之高,是不是乳腺癌發生後不需要擔心?

其實並不是的,乳腺癌高的治癒率是建立在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基礎上;但如果發現時間晚,類型、大小等不理想,那麼還是比較凶險的。

一般來講,乳腺癌的預後效果與腫瘤大小、腫瘤位置、腫瘤分期、腫瘤類型,以及患者的身體情況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乳腺癌的治癒率即5年生存率,指患者存活時間 5年的人數比例,治癒的標準是乳腺癌患者存活時間 5年且無復發和轉移。結合分期具體治癒率如下:

1、Ⅰ期:即早期,治癒率相對較高,5年生存率 90%;

2、Ⅱ期:即中期,5年生存率為80%-85%;

3、Ⅲ期:即局部晚期,5年生存率為50%-60%;

4、Ⅳ期:即晚期,5年生存率降至20%左右。

近年來隨著乳腺癌治療手段的不斷提高,每期治癒率均有所提高。

乳腺癌這種疾病的治癒率也是很高的,對於早期確診的乳腺癌,及時的進行治療,5年的生存率達到90%以上,那麼治癒率也非常高,那麼也有一些病人確診的時候已經處於進展期或者是晚期,可以根據病情的需要選擇新輔助治療,或者是術前的放射治療,靜脈化療,以及選擇姑息性的治療,主要能夠減輕腫瘤負荷,降低臨床分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具體也是根據病情來決定的,不同的病理分型預後生存時間等等,都有明顯的差異,所以說每個病人都有不同,但是相比較其他部位的腫瘤,預後還是比較好的。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佔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呈逐年上升趨勢。近年來,由於國家大力推行婦女「二癌篩查」工作,以及乳腺微創技術的廣泛開展。乳腺癌的早查早治得以落實,導致乳腺癌的治癒率大幅度上升,其中京、津、滬一些大城市乳腺癌5年生存率接近90%!與歐美發達國家比較也是不差上下了。下面就從以下幾方面和大夥聊下乳腺癌的有關知識。


什麼原因導致了乳腺癌的發生?

據科學研究證實,以下是乳腺癌的風險因素:

這些因素是難以改變的致癌風險因素。但以下一些風險因素是可以通過行為改變來降低致癌風險的:

如何早期發現乳腺癌?

乳腺癌與其他身體癌症療效好的原因,就是有早期表現,所以容易早期發現乳腺癌。

乳腺癌的早期表現是病側乳腺出現無痛、單發的小腫塊。一旦發現乳腺包塊,就應該找專科醫生進一步查體格檢查,然後再行超聲檢查進一步確診,必要時,還可以行磁共振檢查以進一步了解乳腺癌的侵犯范圍以及癌細胞是否發生了轉移,並確定治療的方式。

國家推行的婦女「二癌篩查」,已經證實是早期發現乳腺癌非常有效的措施。

該如何預防乳腺癌?

其實從病因中,也就告訴了我們該如何預防乳腺癌,哪就是:

總之,乳腺癌治癒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是否是早發現早治療。而明確上述乳腺癌風險因素,做好乳腺癌風險因素預防,及時進行乳腺癌篩查,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關鍵。

早期治療,基本上可以治癒。

發現乳腺癌細胞增殖和轉移「幫凶」-葡萄糖代謝與癌症擴散

腫瘤細胞的擴散速度可謂「驚人」,但是他們在能量供給方面,沒有選擇與正常細胞一樣的有氧代謝,而是選擇了低效能的糖酵解?這是為什麼呢?是為了逃避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識別嗎?

近日,國際頂級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一個重量級的研究結果,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 Baylor醫學院的Bert O』Malley研究團隊首次發現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可以修飾蛋白質,作用於轉錄激活蛋白SRC-3,使其轉錄活性升高,進而成為乳腺癌細胞增殖和轉移的幫凶。

這個研究首先是從SRC-3的研究開始的。O』Malley研究團隊在幾年前就發現了這一蛋白質,並將其命名為類固醇受體共激活因子-3(SRC-3,基因名為NCOA3)。SRC-3是一種基因表達調控因子,在癌症的蛋白轉錄中具有重要作用,並且在多種癌細胞中存在過量表達。磷酸化的SRC-3轉錄活性會進一步提升,已經成為多種癌症的生物標志物。

那麼, 是哪種激酶影響SRC-3的轉錄活性呢? 由於對SRC-3的研究處於前沿階段,科研人員只能採用最笨的方法-「大海撈針」。他們利用RNA干擾技術(RNAi),篩選了636個人類激酶與SRC-3的相互作用結果,其中有10種激酶對SRC-3有調節作用,但是影響最大的一種激酶卻是PFKFB4。

進一步的篩選發現,代謝激酶PFKFB4是SRC-3活性的最有影響的正調控劑,結合癌症細胞生長測定結果,PFKFB4也是調節細胞增殖的最主要激酶。降低PFKFB4表達水平可以使癌症細胞系中的SRC-3活性降低,通過腺病毒異位表達PFKFB4能夠增強SRC-3的活性。一個有趣的現象是,SRC-3蛋白水平在PFKFB4異位表達後增加,但SRC-3信使RNA水平不受影響。

那麼, 抑制PFKFB4或SRC-3真的能夠影響體內乳腺癌的生長嗎?

科研人員構建了一種MDA-MB-231細胞,能穩定表達非靶向的SRC-3。與對照小鼠比較, PFKFB4或SRC-3 不表達,可以顯著降低腫瘤的生長和體積。通過生物發光成像技術,每周觀察切除原發性腫瘤的小鼠,結果顯示能夠表達SRC-3的小鼠腫瘤發生了深度肺轉移,而抑制SRC-3或PFKFB4表達小鼠體內,肺損傷均顯著減少。病例分析結果顯示不表達SRC-3或PFKFB4的小鼠肺中僅識別出幾個微轉移病灶,四周後沒有觀察到 健康 問題。

研究人員還給不表達SRC-3的小鼠補充正常的SRC-3,結果顯示小鼠的腫瘤生長也恢復了正常。他們還設計了一種不能被PFKFB4激酶磷酸化的SRC-3,用被改造的SRC-3替換正常的SRC-3,也能夠阻止癌症細胞的轉移。

這次研究的另一重大發現是對PFKFB4功能的認識。在以前的研究中,科研人員並不認為它是一種蛋白激酶。本研究顛覆了以往的認知,發現PFKFB4不僅可以作用於蛋白質,還是一種果糖激酶,在糖酵解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PFKFB4是葡萄糖代謝的重要調節因子,並指導大分子生物合成所需的代謝途徑以維持癌細胞中的快速增殖。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癌症基因組圖譜資料庫(TCGA)的數據,發現在所有乳腺癌的亞型中,都存在PFKFB4過表達。證明PFKFB4-SRC-3通路是推動乳腺腫瘤發生的分子動力,導致其進入侵襲性轉移性疾病。也就是說靶向PFKFB4-SRC-3通路可能在乳腺腫瘤中具有治療價值,尤其依賴於糖酵解的乳腺癌。

您好,我是齊冬梅院長,一位中醫腫瘤科的老中醫,能有幸回答您這個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乳腺癌發生在女性身上較多的一種癌症,根據數據現實結果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女性,只有百分之一的乳腺癌是屬於男性的,所以乳腺癌對於女性來說是危害極大的一種癌症,特別是到了一定年齡的女性,更加要注意乳腺部位是否出現異常的變化,很多時候乳腺癌病發的時候身體都會出信號提醒我們,但是人們卻沒有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導致病情拖延時間一久病情就變得更加嚴重難以治療,癌症就是盡早發現盡早治療治癒的可能性才會更大。



乳腺癌目前治癒率已經逐漸在上升,乳腺癌能不能治癒主要還是看發現的早晚,乳腺癌如果在早期發現,治癒的可能性很高,只要及時將癌細胞切除掉,再加上術後的輔助治療加以恢復,患者基本上就是可以完全治癒的,但是癌症最可怕的就是很難在早期發現,很多時候人們並不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什麼問題,甚至平時還很 健康 的感覺,但是一旦有事到醫院檢查,一查就是患了癌症晚期,就像是自己突然患了癌症晚期一樣,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癌症病發是很緩慢的,一個階段性的疾病在時間的流逝下才會慢慢體現出來,而且很多時候癌症早期的症狀還難以發現,甚至是體檢檢查都看不出來,所以才會有那麼盡管年年做體檢卻查出癌症的時候還是晚期的病例。

乳腺癌最不容易治癒的就是在乳腺癌晚期的時候,由於此時癌細胞已經出現了擴散和轉移,導致全身出現癌細胞的擴散,很難完全清除癌細胞,只能幫助患者進行有效控制癌細胞的進一步擴散,穩定患者的病情,幫助患者減輕痛苦提高生活治療,患者可以採用中醫治療的方式幫助患者有效緩解症狀和疼痛,中醫三位一體療法採用內服與外用的治療方法幫助患者有效緩解和消除症狀體征,同時提高患者全身免疫力,最終實現人與瘤和平共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相信在未來醫學技術不斷地發達,我們國家癌症的治癒率會越來越高,讓人們不再感受到癌症的恐懼。我是齊冬梅院長,和癌症打了一輩子交道,大家有什麼關於癌症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會盡力為大家一一回復。

⑽ 我們應該對哪些基因組進行測序,以及如何從序列中獲得有價值信息

首先是找僅包含一個基因組的細胞。標準的人類細胞包含兩組DNA,一個母體副本和一個父系副本,但該研究小組使用來自一組稱為完整痣的細胞的DNA,其中包含一個父系DNA副本。完全性葡萄胎是一種罕見的妊娠並發症,由源自胎盤的細胞異常生長引起。這種方法簡化了基因組,因此科學家只需要對一組DNA進行測序,而不是兩組。

要知道微生物幾乎遍布地球的每個角落,它們對生態系統和宿主健康產生巨大影響。將生物數據與潛在遺傳關系相結合的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出現迅速提高了我們對微生物群落物種多樣性的理解。盡管宏基因組測序讓我們得以一窺復雜的微生物群落,但數據本身可能不完整且存在局限性。因此,在科學研究需要使用該技術時,對宏基因組測序的客觀判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