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一般用什麼資料庫系統
像建行、中行、工行都是使用Oracle資料庫的。
2. 浦發銀行網點
浦發銀行的網點很多,你沒有說清楚自己所在城市,無法給你准確的信息。要查找周圍的銀行網點,有以下幾種方法:
1、下載一個電子地圖,電子地圖可以查詢周圍浦發銀行網點。
2、撥打浦發銀行的客服電話95528,找人工客服,他們通過內部資料庫可以查到所有銀行網點信息。
3. 網上銀行 網上資料庫
表面看是C,體現共享。深入挖掘該是B,因為任何一台電腦都可以連接該銀行的資料庫,但是大多都是只讀類的。
4. 各大銀行都使用什麼資料庫
使用的資料庫類型較多,既有傳統的商用資料庫,包括 DB2、Oracle 、sql Server 等,又有開源資料庫如 MySQL 等 ; 既有關系型資料庫,又有非結構化的比如 Hadoop、Spark 平台,還有基於 Redis 的分布式緩存平台用於關系型資料庫補充。
工商銀行核心業務系統多跑在 DB2、Oracle 之上。在開源 MySQL 應用方面,工商銀行重點推進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創新領域廣泛使用,並匹配銀行特點在架構部署、參數調優等方面進行多項創新,成為後續 OLTP 關系型資料庫轉型的重點方向, 目前已上線數百套系統。
5. 銀行一般用什麼資料庫啊如果自學推薦哪本書需要考證之類的嗎
銀行的資料庫需要大型的,一般使用oracle,DB2,或SYBASE,oracle是有考證的,其他的不了解
6. 中國銀行徵信中心每個網點都有么
中國銀行營業網點無法列印個人徵信報告。您可聯系當地人民銀行咨詢辦理。
您還可下載並登錄6.7.0版本以上中行手機銀行客戶端,在首頁「更多」、貸款管理功能首頁、「我的」模塊均可以提交個人信用報告查詢申請。查詢版手機銀行不支持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
在接到申請後,中行會將您的申請提交至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正常情況下人行徵信中心會在24小時內返回您的信用報告,報告內容您可以在手機銀行進行下載和查看,具體內容以您查到的為准。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
7. 我國各大商業銀行所用的資料庫產品有哪些
全國性的商業性質的銀行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恆豐銀行、中信銀行。 全國性的政策性銀行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 我國的中央銀...
8. 國內銀行系統用Oracle資料庫不怕泄密嗎
典型的總有刁民想害朕的心態[靈光一閃]
泄密到不存在,一般國內銀行用Oracle的同時都會購買Oracle的維護服務,除非甲骨文不想做中國的生意了。當然因為中美關系的問題,一些行已經開始從周邊系統逐漸開始改造使用國產資料庫,比如華為的高斯200,同時國內的國有軟體企業也在部署研發國產的資料庫,公司名就不說了,反正確實有這個安排。
真的是個好問題,國家核心系統從什麼開始決心拋棄windows。銀行系統數據太過龐大復雜,上了賊船,下船太難太難了。
我是金融行業的碼農,也算是有一定的發言權吧。
在資料庫方面,金融領域用到的有Oracle和SQLServer等商業軟體,也有Mysql、Redis等開源軟體。這些軟體有個令人沮喪的共同點, 很少有國產自主研發資料庫 。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浪潮席捲各個行業。效率的大幅提升,徹底顛覆了既有的工作模式。率先擁抱變革的企業收獲了巨大收益,讓後來者羨慕嫉妒恨。
信息技術不管發展如何,都繞不開數據存儲,數據存儲以關系型資料庫最符合人的思維方式。關系型資料庫中的翹楚無疑是Oracle資料庫。
再回到題主的泄密問題,即Oracle資料庫安全么?我的答案是 即安全又不安全 。之所以安全因為它是最好關系型資料庫,常見的指標如易用性、穩定性、可用性、可恢復性都有完整的解決方案。之所以不安全是因為它是國外的閉源軟體,是否有安全隱患,國人不得而知。
技術上不可控,我們怎麼才能避免呢?答案是從管理上從嚴控制。
不怕。
物理上是對外隔離的, 架構上也有大量技術手段確保數據的安全。
但是自主可控的趨勢不可阻擋。
內網,物理隔離。外網用啥都沒用,想搞你不過是時間問題。
國內銀行系統用的資料庫很多, 核心系統一般都用老牌的商業資料庫DB2、Oracle 。其他系統也有用Mysql、MongoDB等其他資料庫。至於數據泄露嗎?銀行當然也怕。但是,就綜合考慮來看,目前Oracle等商業資料庫依然是最佳選擇,將來可能會一步一步提高安全等級。
1、穩定是首要選項我們都知道,銀行是金融系統的重要機構。它們的系統不能夠隨便出問題,一出問題影響整個 社會 。所以, 對銀行來說,穩定是擺在首要位置的 。任何創新都必須以此為前提。而DB2、Oracle這些商業資料庫軟體,首先能夠滿足銀行的穩定性要求。
而在中國,銀行是比較早有信息化的單位。但剛開始,沒有任何經驗的時候,只能是跟歐美國家學習模仿。外企銀行基本都是採用oracle、DB2來做核心系統。中國自然是採用國外相同的方案。大部分銀行也就採用了當時比較流行的一整套IBM大型機、小型機硬體,配套DB2、Oracle資料庫來做。
2、安全實現手段①、廠家信譽
一直用DB2、Oracle作為核心資料庫。對銀行來說,已經是最佳選擇。因為,在過去,國產根本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資料庫可以使用。銀行自然也只能用業界最好的資料庫,而且Oracle、DB2這類大品牌的資料庫,在全球范圍應用都很廣。廠家自然也要注意保障安全,否則出了問題,全世界都受影響。
②、技術控制
除了廠家的信譽保障外,銀行在技術上做了很多安全措施。首先, 內外網是物理隔離的 。這樣,實時連接資料庫的攻擊是很難實現的了。其次,在防止數據泄露這一塊,銀行當然也是有很多的技術手段控制的。至少,外網需要的數據是從內網的網閘擺渡過去的。能擺渡什麼數據出去,也是銀行嚴格控制的。最後, 資料庫里的敏感數據,也是加密存儲的 。同時,網路上還 部署了一系列網路安全設備來 保障系統的安全。
銀行現在雖然有很多的技術手段來保障信息安全,但是,DB2、Oracle始終是國外閉源商業資料庫軟體。如果軟體存在漏洞或者後門,對銀行來說也是一個大風險。加上國際形勢風雲變化,所以,銀行也還是會有擔心泄密問題,這就意味著銀行的安全體系還需要升級。
那該如何升級安全呢?除了系統過等級保護外,也一直在倡導用安全可靠的軟體。這就意味著需要逐步從Oracle、DB2等商業軟體走向開源、或者國產等資料庫軟體。不過,銀行的穩定性還是不能忽略的,所以, 銀行也就只能逐步 探索 ,逐步提升安全。同時,國產資料庫發展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總結總之,早些年銀行從穩定和安全出發,Oracle、DB2等商業資料庫是最佳選擇。這些年,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銀行也在逐步提升安全等級。將來也會逐步替換Oracle、DB2等商業資料庫軟體。
這是個系統的問題。
有些朋友說物理隔離,目前看應該做不到100%隔離。銀行數據中心就是提供服務的,隔離了怎麼提供服務?各個分行,網點,ATM都是要聯網的,都是要訪問資料庫的,只是許可權不同。
歸結起來就是數據安全和資料庫系統,計算機系統,網路系統,以及工作人員都是相關的,必須全方位防護。
資料庫系統,國產化當然是必須的,但是國產資料庫系統就沒有漏洞嗎?不故意竊取數據,難保不因失誤而失竊。這個要加強測試。
計算機系統,包括軟體和硬體,同樣道理。
網路方面,銀行應該是租用運營商的線路(虛擬專網,VPN)實現網點互聯。出點和入點之間加密傳輸。如果加密演算法沒有被破解,秘鑰沒有暴露,一般沒問題。但畢竟還是有」如果」的。
人的問題更大一些,買通一個人不太難吧?這個要通過層層審核,相互制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來防範。
所以說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是全方位的。
要使用SWIFT ,國際資金清算系統,就必須與國際接軌,所以必須用Oracl。
林鄭太太被制裁,信用卡不能用,工資都發現金,使用也是現金,那麼多的國行,沒有一家敢接盤。
有別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