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目前有何中國中小企業的資料庫
所謂中小企業資料庫,是指由中小企業基本信息和其他信息組成的資料庫。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全面的資料庫,數據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門和單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小企業的數據不可用。這只是需要一些工作。企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數據是工商數據,目前存儲在各省市工商監督局和市場監督總局。各省收集本地區數據,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收集全國數據。
政府部門的基本數據存儲和組織能力仍在建設之中,存在著數據不準確、不完整、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往往使用性差,需要單位進行二次處理。然而,隨著各省市數據資源局的建立,以及數字政務和信用中國的建設,這一問題可以逐步得到解決。數據已被確定為一個生產要素,相信國家將逐步提高數據的輸出能力,優化服務經驗,並最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隨著數據價值的不斷增加,數據立法也越來越完善,提醒大家在使用數據合法的前提下,千萬不要跨上紅線。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⑵ 初中畢業證網上能查到嗎
初中畢業證2014年以來的網上也能查到,只要輸入姓名,學號、就能查詢自2014年以來的畢業生信息。但2014年以前的初中畢業證號,目前全國沒有聯網,無法查到。
從2009年開始規劃建設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和全國中小學資料庫。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於2012年秋季學期實現全國聯網並試運行。
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預計於2013年秋季學期實現全國聯網並試運行。
該系統將為每名中小學生建立全國唯一的、跟隨一生的學籍編號,從小學一直沿用至研究生教育乃至繼續教育,並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學生轉學、升學等動態跟蹤管理,對解決農村「控輟保學」、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留守學生等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提供有力支撐。
系統功能
系統將涉及全國1.9億名中小學生,遵循「一個也不能少」的原則,實現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全面覆蓋。
系統同時實行動態管理,包括對全國范圍內的學生注冊、學生信息維護、畢業升級、學籍異動的信息化管理,及時跟蹤全國的學生流動,全面掌握全國中小學生的真實情況,為教育管理和決策、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學生資助等提供幫助。
教育部從2009年開始規劃建設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和全國中小學資料庫。
作為4個試點省份之一的貴州省教育廳負責人表示,該系統自2013年春季學期在貴州全省運行,有效解決了過去多頭統計、學生數據不準等問題,教育部門能及時掌握學生的真實信息,包括每天全省有多少名中小學生未到校上課等。
⑶ 初中畢業證在網上能查著嗎
摘要 初中畢業證 2014年以來的網上也能查到,只要輸入姓名,學號、就能查詢自2014年以來的畢業生信息。但2014年以前的初中畢業證號,目前全國沒有聯網,無法查到。教育部從2009年開始規劃建設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和全國中小學資料庫。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於2012年秋季學期實現全國聯網並試運行。
⑷ 全國學籍號和全省學籍號是不是一個
全國學籍號和全省學籍號是同一個。
2013年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將建成投用,屆時每名中小學生都將擁有一個終身使用的學籍編碼,該系統學生的學籍檔案基本信息實行一次採集,對學生進行全國統一編碼,實現每名學生編碼全國唯一,終身使用,對學生進行電子身份管理。
全國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的目標是構建覆蓋全國的中小學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為每名學生建立電子學籍檔案,對招生入學、學籍注冊、學籍檔案管理、學籍異動、升級、畢業、成長記錄等進行全程信息化管理。
(4)全國所有中小學資料庫擴展閱讀
學籍號以身份證號為基礎。學生學籍號是學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從幼兒園入園或小學入學初次採集學籍信息後開始使用,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有機銜接,一人一號,籍隨人走,終身不變。
對於有身份證號的學生:G+身份證號。
對於沒有身份證號的學生:J+按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的數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劃碼+8位出生日期+3位順序碼+1位校驗碼)。
全國臨時學籍號的編碼規則:L+按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的數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劃碼+8位出生日期+4位隨機碼)。
不管是哪種全國學籍號,全都是19位。
⑸ 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中用戶賬戶已鎖定怎麼辦
具體如下:
1、如果你知道用戶名和密碼,只是輸入錯誤,那麼只需等30分鍾,30分鍾後系統自動解鎖,可以再次登錄。
2、如果忘記了密碼,則只能聯繫上級學籍管理員重置密碼。
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預計於2013年秋季學期實現全國聯網並試運行。該系統將為每名中小學生建立全國唯一的、跟隨一生的學籍編號,從小學一直沿用至研究生教育乃至繼續教育,並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學生轉學、升學等動態跟蹤管理,對解決農村「控輟保學」、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留守學生等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提供有力支撐。
系統功能:
系統將涉及全國1.9億名中小學生,遵循「一個也不能少」的原則,實現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全面覆蓋。系統同時實行動態管理,包括對全國范圍內的學生注冊、學生信息維護、畢業升級、學籍異動的信息化管理,及時跟蹤全國的學生流動,全面掌握全國中小學生的真實情況,為教育管理和決策、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學生資助等提供幫助。
教育部從2009年開始規劃建設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和全國中小學資料庫。作為4個試點省份之一的貴州省教育廳負責人表示,該系統自2013年春季學期在貴州全省運行,有效解決了過去多頭統計、學生數據不準等問題,教育部門能及時掌握學生的真實信息,包括每天全省有多少名中小學生未到校上課等。
⑹ 中小學全國學籍號在哪裡查詢的到
中小學全國學籍號查詢可在網路搜索各省的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查詢。
具體方法:網路搜索「全國中小學學籍管理系統」—找到各省相關的系統平台並登陸進行查詢。
全國中小學電子學籍系統將在2013年年底全國聯網,2014年正式實現開通。
教育部考慮要在全國統一規范學籍管理制度,以身份證為基礎,每個學生都有一個代碼,首次入園和入學的時候採集基本信息,這個號碼終身不變。今後,提干、晉升職稱、讀博士等,不用干什麼都填寫一次表,因為基本信息都有,只需更新完善即可。
全國學籍號是教育部為確保以中小學生身份基本信息為核心的數據准確,利用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及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對學生數據進行核查對比,對准確無誤的全國中小學生核發全國唯一的正式學籍號。全國正式學籍號共19位,與16位的學籍號有所區別。
(6)全國所有中小學資料庫擴展閱讀: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的通知:
學籍管理實行「籍隨人走」。除普通學校接收特殊學校學生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外,學校不接收未按規定辦理轉學手續的學生入學。殘疾程度較重、無法進入學校學習的學生,由承擔送教上門的學校建立學籍。
第七條 學校應當從學生入學之日起1個月內為其建立學籍檔案。
學生學籍檔案內容包括:
一、學籍基礎信息及信息變動情況;
二、學籍信息證明材料(戶籍證明、轉學申請、休學申請等);
三、綜合素質發展報告(含學業考試信息、體育運動技能與藝術特長、參加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情況等);
四、體質健康測試及健康體檢信息、預防接種信息等;
五、在校期間的獲獎信息;
六、享受資助信息;
七、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信息和材料。
學籍基礎信息表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訂。
第八條 學籍檔案分為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電子檔案納入電子學籍系統管理,紙質檔案由學校學籍管理員負責管理。
⑺ 如何獲取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的學籍管理員的賬號和密碼
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是需要用戶名和密碼的,只有學校管理員才可以登陸。
1、首先在網路中搜索: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
⑻ 如何查詢江蘇省中小學學生的學籍
第一種方法:可以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查詢
第二種方法:小學生的學籍號的查詢方法:可以到學校找班主任查詢,也可以到學校找學籍管理員查詢。
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全國聯網試運行,並開展全國跨省份轉學業務辦理。轉學時從向轉入學校發起申請到完成全部轉學審核,4個環節均在網上進行,每個環節辦理時間不超過10天。
全國中小學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以省為單位進行查詢,考生可自行查找本省的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官網。下文中以江西省為例給大家整理了江西省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查詢入口。
(8)全國所有中小學資料庫擴展閱讀:
學籍號的編排規則:
1、正式學籍號的編碼規則:
對於有身份證號的學生:G+身份證號(19位)原來沒有身份證號,只能用臨時學籍號,後來補辦了身份證的學生,就改成正式的學籍號:J+身份證號(19位)。
2、全國臨時學籍號的編碼規則:L+按身份證號編碼規則生成的數字(6位學校所在地區劃碼+8位出生日期+4位隨機碼)(1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