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測量儀表的配置主要是從測量范圍和什麼考慮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測量儀表的配置主要是從測量范圍和什麼考慮

發布時間: 2022-09-08 09:17:32

A. 試簡述數字顯示儀表主要的性能指標有哪些

自動化儀表和數顯儀表一樣,在保證可靠工作的前提下,有包括測量范圍及量程、基本誤差、精度等級、靈敏度、解析度、遷移、可靠性以及抗干擾性能指標等一些衡量儀表性能優劣的基本指標。昌暉儀表在本文詳細介紹這些儀表基本性能指標。

1、測量范圍、上下限及量程
每個用於測量的儀表都有測量范圍,它是該儀表按規定的精度進行測量的被測變數的范圍。測量范圍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稱為測量下限和測量上限,簡稱下限和上限。儀表的量程可以用來表示其測量范圍的大小,是其測量上限值與下限值的代數差,即:儀表量程=測量上限值-測量下限值。 使用下限與上限可完全表示儀表的測量范圍,也可確定其量程。如一個溫度測量儀表的下限值是-50℃,上限值是 150℃,則其測量范圍可表示為-50℃~150℃,量程為 200℃。由此可見,給出儀表的測量范圍便知其上下限及量程,反之只給出儀表的量程,卻無法確定其上下限及測量范圍。
2、零點遷移和量程遷移
儀表測量范圍的另一種表示方法是給出儀表的零點即測量下限值及儀表的量程。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只要儀表的零點和量程確定了,其測量范圍也就確定了。因而這是一種更為常用的表示方式。在實際使用中,由於測量要求或測量條件的變化,需要改變儀表的零點或量程,為此可以對儀表進行零點和量程的調整。通常將零點的變化稱為零點遷移,而量程的變化則稱為量程遷移。

圖1 儀表零點遷移和量程遷移示意圖
以被測變數值相對於量程的百分數為橫坐標,記為X,以儀表指針位移或轉角相對於標尺長度的百分數為縱坐標記為Y,可得到儀表的標尺特性曲線X-Y。假設儀表標尺是線性的,其標尺特性曲線可如圖1中的線段1所示。

考慮單純的零點遷移情況,如線段2所示,此時儀表量程不變,其斜率亦保持不變,線段2隻是線段1的平移,理論上零點遷移到了原輸入值的-25%,終點遷移到了原輸入值的75%,而量程則仍為100%。考慮單純的量程遷移情況如線段3所示,此時零點不變,線段仍通過坐標系原點,但斜率發生了變化,理論上量程遷移到了原來的70%。

由於受儀表標尺長度和輸入通道對輸入信號的限制,實際的標尺特性曲線通常只限於正四邊形ABCD內部,即用實線表示部分;虛線部分只是理論上的結果,無實際意義。因此,線段2的實際效果是標尺有效使用范圍遷移到原來的25%-100%,測量范圍遷移到原來的0-75%。線段3的實際效果是標尺仍保持原來有效范圍的 0~100 %,測量范圍遷移到了原來的0-70%。同理,考慮圖中線段4所示的量程遷移情況,其理論上零點沒有遷移,量程遷移到原來的140%;而實際上標尺只保持了原來有效范圍的 0-71.4%,測量范圍則仍為原來的0-100%。

零點遷移和量程遷移可以擴大儀表的通用性。但是,在何種條件下可以進行遷移能夠有多大的遷移量,還需視具體儀表的結構和性能而定。

3、靈敏度和解析度
靈敏度是儀表對被測參數變化的靈敏程度,常以在被測參數改變時,經過足夠時間儀表指示值達到穩定狀態後,儀表輸出變化量△Y與引起此變化的輸入變化量△U 之比表示,即:靈敏度=△Y÷△U。可見,靈敏度也就是圖1所示標尺特性曲線的斜率。因此,量程遷移就意味著靈敏度的改變,而如果僅僅是零點遷移則靈敏度不變。

由靈敏度的定義表達式可知,靈敏度實質上等同於儀表的放大倍數。只是由於U和Y都有具體量綱,所以靈敏度也有量綱,且由U和Y確定;而放大倍數沒有量綱。所以靈敏度的含義比放大倍數要廣泛得多。

B. 如何正確選用溫度儀表,重點考慮那些方面的因素

隨著工廠新機試修的完善,需要購進的溫度儀表越來越多,現在對儀表選型進行系統分析,從經濟、功能、用途、應用環境等角度介紹,給大家以提供幫助。
一、 工業中常用接觸式溫度計
工業中常用接觸式溫度計選用原則:①滿足對測溫范圍的要求;②滿足對測溫准確度的要求;③滿足對指示、記錄和報警及溫度控制方面的要求;④滿足對使用環境條件的要求;⑤在滿足上述前提下選用價格低廉,堅固耐用,維修方便的儀表。
玻璃溫度計一般使用范圍0~300℃,分普通和精密兩種,普通用溫度計:選用1.5級或l級。精密測量用溫度計:應選用0.5級或0.25級。線性度好,響應一般,僅作現場顯示,不需要配其他儀表,帶電接點的可作位控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價格便宜以及精度高等優點,但不便遠距離測溫,結構脆弱、易碎,不允許超過溫度計上限,不能與記錄和控制儀表連接。
壓力式溫度計一般使用范圍0~125℃,分氣體式和液體式兩種,氣體式使用范圍-100~500℃,1.0~1.5%精度,液體式使用范圍-50~500℃,1.0~2.5%精度。結構簡單,價格一般,抗震性好,可近距離遠傳測量設備內氣體、液體、蒸汽溫度,儀表刻度清晰,帶電接點的可作位控用,對環境條件要求不高,但儀表時間常數大,准確度不是太高,避免使用標尺前1/3的位置,不能與記錄和控制儀表連接。
雙金屬溫度計適合測量中、低溫的現場檢測工業儀表,可用來直接測量氣體、液體、和蒸汽的溫度。線性度好,響應慢,准確度低,只做作現場顯示,不能與記錄和控制儀表連接,帶電接點的可作位控用。他們與工業水銀溫度計相比較,具有無汞害,易讀數,堅固和耐振等優點,可代替工業玻璃水銀溫度計。
熱電偶
1檢出(測)元件熱電偶是工業上最常用的溫度檢測元件之一。必須配二次儀表,其優點是:
①測量精度高。因熱電偶直接與被測對象接觸,不受中間介質的影響。
②測量范圍廣。常用的熱電偶從-50~+1600℃均可連續測量,某些特殊熱電偶最低可測到-269℃(如金鐵鎳鉻),最高可達+2800℃(如鎢-錸)。
③構造簡單,使用方便。熱電偶通常是由兩種不同的金屬絲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開頭的限制,外有保護套管,用起來非常方便。
2根據溫度測量范圍及精度,選用相應分度號的熱電偶、
使用溫度在1300~1800℃,要求精度又比較高時,一般選用B型熱電偶;要求精度不高,氣氛又允許可用鎢錸熱電偶,高於1800℃一般選用鎢錸熱電偶;使用溫度在1000~1300℃要求精度又比較高可用S型熱電偶和N型熱電偶;在1000℃以下一般用K型熱電偶和N型熱電偶,低於400℃一般用E型熱電偶;250℃下以及負溫測量一般用T型電偶,在低溫時T型熱電偶穩定而且精度高。
3使用氣氛的選擇
S型、B型、K型熱電偶適合於強的氧化和弱的還原氣氛中使用,J型和T型熱電偶適合於弱氧化和還原氣氛,若使用氣密性比較好的保護管,對氣氛的要求就不太嚴格。
4 型式的選擇
裝配式熱電偶適用於一般場合;鎧裝式熱電偶適用於要求耐振動或耐沖擊,以及要求提高響應速度的場合。
5 耐久性及熱響應性的選擇
線徑大的熱電偶耐久性好,最高使用溫度上限相對高,但響應較慢一些,對於測量梯度大的溫度時,控溫就差。
6注意熱電偶的型號與補償導線的型號一致;保護管根據使用環境及溫度詳細選擇。
1Cr18Ni9Ti -200∽800℃ 具有高溫耐蝕性,通常作為一般耐熱鋼使用
304 -200∽800℃ 低碳含量,具有良好耐晶間腐蝕性,通常作為一般耐熱鋼使用
GH3030 0∽1100℃ 鎳基高溫合金鋼具有優良抗氧化性,耐腐蝕性,通常作為耐熱鋼使用
熱電阻
1在工業應用中,熱電偶一般適用於測量500℃以上的較高溫度。對於500℃以下的中、低溫度,熱電偶的輸出的熱電勢很小,這對二次儀表的放大器、抗干擾措施等的要求就很高,否則難以實現精確測量;而且,在較低溫區域,冷端溫度的變化所引起的相對誤差也非常突出。所以測量中、低溫度一般使用熱電阻溫度測量儀表較為合適。熱電阻優點:
①通常和顯示儀表、記錄儀表、電子計算等配套使用。直接測量各種生產過程中的-200℃~500℃范圍內液體、蒸汽和氣體介質以及固體表面溫度。
②毋須補償導線,節省費用;③機械強度高,耐壓性能好
④進口薄膜電阻元件,性能可靠穩定。
2、測量范圍及允差
型 號 分 度號 測溫范圍 精度等級 允許誤差
WZP Pt10 Pt100 -200-+500 A級 ± (0.15+0.002 ltl )
WZP Pt10 Pt100 -200-+500 B級 ± (0.30+0.005ltl )
WZC Cu50 Cu100 -50-+100 ± (0.30+0.006ltl )
3、四線制依靠電路可以完全消除誤差,而三線制可以近似消除誤差,兩線制的誤差一般用於精度要求不高的地方。
二、變送器和二次儀表
變送器
變送器和感測器本是熱工儀表的概念。感測器是把非電物理量如溫度、壓力、液位、物料、氣體特性等轉換成電信號或把物理量如壓力、液位等直接送到變送器。變送器則是把感測器採集到的微弱的電信號放大以便轉送或啟動控制元件,或將感測器輸入的非電量轉換成電信號同時放大以便供遠方測量和控制的信號源。根據需要還可將模擬量變換為數字量。感測器和變送器一同構成自動控制的監測信號源。不同的物理量需要不同的感測器和相應的變送器。① 與 接 受標准信號顯示儀表配套的測量或控制系統,可選用具有模擬信號輸出功能或數字信號輸出功能的變送器。② 一般情況應選用現場型變送器。
二次儀表
一次儀表與二次儀表是儀表安裝工程的習慣用語。確切名稱應為測量儀表和顯示儀表。測量儀表是與介質直接接觸,是在室外就地安裝的,顯示儀表多在控制室盤上安裝的。為了區分一套系統中的儀表,把現場就地安裝的儀表簡稱一次儀表,將盤裝的顯示儀表簡稱二次儀表。二次儀表選用原則:
①根據生產過程及生產工藝對儀表的要求選用。了解在特定的熱處理工藝對溫度和控溫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其中包括熱處理工件的材質、熱處理類型、加熱溫度范圍以及工件熱處理時間和各種性能指標對溫度的敏感程度等因素,確定熱處理工藝溫度的允許變動范圍,以便為選擇儀表的測量和控制精度提供最基本的數據。
②根據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對儀表的要求來選擇。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應盡可能選用自動測量、自動控制和連續調節的儀表。
③根據工業生產中需要測溫和控溫的范圍來選擇合適量程的溫度儀表。在不同的生產過程和工藝要求中,其要求測溫的范圍和控制精度也不一樣。因此,要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合適的儀表。此外,在選用儀表的精度和量程時,要同時考慮並盡量選用儀表的測量上限與被測溫度相近的儀表。這是因為,在使用儀表測溫時,同精度不同量程的儀表,所產生的絕對誤差是不同的。
④要根據經濟、合理並有利於計量、維修和管理的原則來選擇儀表。在實際生產中,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應盡量選用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和穩定可靠的儀表。由於目前我國溫度儀表尚未標准化,型號、規格尚未統一,為了確保量值傳遞准確和儀表使用、維修及管理,在選儀表時,儀表型號、廠家不宜選擇過多,最好用同一廠家生產的儀表。現在總結一下我廠目前使用的儀表功能。
①XMZ/T、XC屬於普通儀表。輸入信號固定一種以測量顯示為主,精度0.5、1.0、1.5等,有的可以帶一組或兩組位控。在只需測量和控溫精度不高的場合,價格便宜可以選用。XC系列是指針顯示,比XMZ/T更便宜一點。
②XW系列儀表是記錄儀,輸入信號固定一種,記錄方便、精度高。附帶顯示和位控。需要記錄和測量的場合,選擇最為合適。
③AI、HR、XSC、XMTA/D/E/8000、日本島電或歐姆龍屬於中檔儀表。精度有0.2、0.3、0.5。輸入信號類型用戶可選擇,測量量程可變換。智能控制、可以輸出電壓、電流信號,帶多路報警。適合測量和控制精度高的場合。
④PCD-33A、CD/CH、2604儀表屬於高級儀表。輸入信號類型用戶可選擇,測量量程可變換。多路智能控制、可以輸出電壓、電流信號,帶多路報警。並且可以編輯程序進行自動升溫、保溫、降溫多溫度點操作。
通過對溫度儀表常識介紹,可以明白所需溫度儀表如何進行適當選型,以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和消除不必要的影響因素,不必要的浪費、損失和麻煩。

C. 儀表的測量范圍和量程的關系

量程,是這塊表在出廠時設定的能檢測到的最小值與最大值的范圍、測量范圍,是針對被測介質提出的。若一塊壓力表,量程是0-1Mpa,被測介質最大是0.5Mpa,那測量范圍就是0-0.5Mpa。

D. 什麼是儀表的測量范圍、上下限和量程彼此有什麼關系

儀表測量范圍是指儀表對被測量能在規定的精確度要求下進行測量的上、下限值所限定的一個量的區域。例如某一溫度表在保證同樣的精確度下能測量的溫度下限值為2(1qC、上限值l ODD:,則該儀表的測量范圍為2D一100 C。

(4)測量儀表的配置主要是從測量范圍和什麼考慮擴展閱讀:

一、精確度

儀表精確度科稱精度,又稱准確度。精確度和誤差可以說是孿生兄弟,因為有誤差的存在,才有精確度這個概念。儀表精確度簡言之就是儀表測量值接近真值的准確程度,通常用相對百分誤差(也稱相對摺合誤差)表示。

要提高儀表精確度,就要進行誤差分析。誤差通常可以分為疏忽誤差、緩變誤差、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疏忽誤差是指測量過程中人為造成的誤差,一則可以克服,二則和儀表本身沒有什麼關系。

緩變誤差是由於儀表內部元器件老化過程引起的,它可以用更換元器件、零部件或通過不斷校正加以克服和消除。

系統誤差是指對同一被測參數進行多次重復測量時,所出現的數值大小或符號都相同的誤差,或按一定規律變化的誤差,可目前尚未被人們認識的偶然因素所引起,其數值大小和性質都不固定,難以估計。

但可以通過統計方法從理論上估計其對檢測結果的影響。誤差來源主要指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在用誤差表示精度時,是指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之和。

二、儀表應用領域

儀器儀表應用領域廣泛,覆蓋了工業、農業、交通、科技、環保、國防、文教衛生、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在國民經濟建設各行各業的運行過程中承擔著把關者和指導者的任務。由於其地位特殊、作用大,對國民經濟有巨大倍增和拉動作用,有著良好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E. 為什麼一般的儀表選型時要考慮測量值要在儀表量程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

儀器在其測量范圍內,即量程的范圍內並不是完全線性的,而儀器量程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一端是儀器線性最好的,一般對測量儀器的選用都是基於這點考慮。

F. 測量儀表和感測器的選型原則是什麼

現代感測器在原理與結構上千差萬別,如何根據具體的測量目的、測量對象以及測量

環境合理地選用感測器,是在進行某個量的測量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當感測器確定之後,與之相配套的測量方法和測量設備也就可以確定了。測量結果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感測器的選用是否合理。

1)根據測量對象與測量環境確定感測器的類型

要進行—個具體的測量工作,首先要考慮採用何種原理的感測器,這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後才能確定。因為,即使是測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種原理的感測器可供選用,哪一種原理的感測器更為合適,則需要根據被測量的特點和感測器的使用條件考慮以下一些具體問題:量程的大小;被測位置對感測器體積的要求;測量方式為接觸式還是非接觸式;信號的引出方法,有線或是非接觸測量;感測器的來源,國產還是進口,價格能否承受,還是自行研製。在考慮上述問題之後就能確定選用何種類型的感測器,然後再考慮感測器的具體性能指標。

2)靈敏度的選擇

通常,在感測器的線性范圍內,希望感測器的靈敏度越高越好。因為只有靈敏度高時,與被測量變化對應的輸出信號的值才比較大,有利於信號處理。但要注意的是,感測器的靈敏度高,與被測量無關的外界雜訊也容易混入,也會被放大系統放大,影響測量精度。因此,要求感測器本身應具有較高的信噪比,盡員減少從外界引入的廠擾信號。

感測器的靈敏度是有方向性的。當被測量是單向量,而且對其方向性要求較高,則應選擇其它方向靈敏度小的感測器;如果被測量是多維向量,則要求感測器的交叉靈敏度越小越好。

3)頻率響應特性

感測器的頻率響應特性決定了被測量的頻率范圍,必須在允許頻率范圍內保持不失真的測量條件,實際上傳感器的響應總有—定延遲,希望延遲時間越短越好。

感測器的頻率響應高,可測的信號頻率范圍就寬,而由於受到結構特性的影響,機械繫統的慣性較大,因有頻率低的感測器可測信號的頻率較低。

在動態測量中,應根據信號的特點(穩態、瞬態、隨機等)響應特性,以免產生過火的誤差

4)線性范圍

感測器的線形范圍是指輸出與輸入成正比的范圍。以理論上講,在此范圍內,靈敏度保持定值。感測器的線性范圍越寬,則其量程越大,並且能保證一定的測量精度。在選擇感測器時,當感測器的種類確定以後首先要看其量程是否滿足要求。

但實際上,任何感測器都不能保證絕對的線性,其線性度也是相對的。當所要求測量精度比較低時,在一定的范圍內,可將非線性誤差較小的感測器近似看作線性的,這會給測量帶來極大的方便。

5)穩定性

感測器使用一段時間後,其性能保持不變化的能力稱為穩定性。影響感測器長期穩定性的因素除感測器本身結構外,主要是感測器的使用環境。因此,要使感測器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感測器必須要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在選擇感測器之前,應對其使用環境進行調查,並根據具體的使用環境選擇合適的感測器,或採取適當的措施,減小環境的影響。

感測器的穩定性有定量指標,在超過使用期後,在使用前應重新進行標定,以確定感測器的性能是否發生變化。

在某些要求感測器能長期使用而又不能輕易更換或標定的場合,所選用的感測器穩定性要求更嚴格,要能夠經受住長時間的考驗。

6)精度

精度是感測器的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它是關繫到整個測量系統測量精度的一個重要環節。感測器的精度越高,其價格越昂貴,因此,感測器的精度只要滿足整個測量系統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必選得過高。這樣就可以在滿足同一測量目的的諸多感測器中選擇比較便宜和簡單的感測器。

如果測量目的是定性分析的,選用重復精度高的感測器即可,不宜選用絕對量值精度高的;如果是為了定量分析,必須獲得精確的測量值,就需選用精度等級能滿足要求的感測器。

對某些特殊使用場合,無法選到合適的感測器,則需自行設計製造感測器。自製感測器的性能應滿足使用要求。

G. 為什麼選用電測儀表時,不僅要考慮它的精度,而且要考慮其量程

當然需要考慮量程,如果所測量的指標超過了儀表的量程,輕則打壞儀表指針,重則燒壞儀表內部電路,造成嚴重後果。

常用的電測儀表及使用注意事項:
電工常用測量儀表有搖表、萬用表和鉗形電流表,這些儀表在測量時若不注意正確的使用方法或稍有疏忽,不是將表燒壞,就是使被測元件損壞,甚至還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掌握常用電工測量儀表的正確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搖表
搖表又稱兆歐表,其用途是測試線路或電氣設備的絕緣狀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如下: (1) 首先選用與被測元件電壓等級相適應的搖表,對於500V及以下的線路或電氣設備,應使用500V或1000V的搖表。對於500V以上的線路或電氣設備,應使用1000V或2500V的搖表。
(2) 用搖表測試高壓設備的絕緣時,應由兩人進行。
(3) 測量前必須將被測線路或電氣設備的電源全部斷開,即不允許帶電測絕緣電阻。並且要查明線路或電氣設備上無人工作後方可進行。
(4) 搖表使用的表線必須是絕緣線,且不宜採用雙股絞合絕緣線,其表線的端部應有絕緣護套;搖表的線路端子「L」應接設備的被測相,接地端子「E」應接設備外殼及設備的非被測相,屏蔽端子「G」應接到保護環或電纜絕緣護層上,以減小絕緣表面泄漏電流對測量造成的誤差。
(5) 測量前應對搖表進行開路校檢。搖表「L」端與「E」端空載時搖動搖表,其指針應指向「∞」;搖表「L」端與「E」端短接時,搖動搖表其指針應指向「0」。說明搖表功能良好,可以使用。
(6) 測試前必須將被試線路或電氣設備接地放電。測試線路時,必須取得對方允許後方可進行。
(7) 測量時,搖動搖表手柄的速度要均勻120r/min為宜;保持穩定轉速1min後,取讀數,以便躲開吸收電流的影響。
(8) 測試過程中兩手不得同時接觸兩根線。
(9) 測試完畢應先拆線,後停止搖動搖表。以防止電氣設備向搖表反充電導致搖表損壞。
(10) 雷電時,嚴禁測試線路絕緣。

2 萬用表
萬用表是綜合性儀表,可測量交流或直流的電壓、電流,還可以測量元件的電阻以及晶體管的一般參數和放大器的增益等。因此,萬用表轉換開關的接線較為復雜,必須要掌握其使用方法。
(1) 使用萬用表前要校準機械零位和電氣零位,若要測量電流或電壓,則應先調表指針的機械零位;若要測量電阻,則應先調表指針的電氣零位,以防表內電池電壓下降而產生測量誤差。
(2) 測量前一定要選好檔位,即電壓檔、電流檔或電阻檔,同時還要選對量程。初選時應從大到小,以免打壞指針。禁止帶電切換量程。量程的選擇原則是 「U、I在上半部分、R在中間較准」,即測量電壓、電流時指針在刻度盤的1/2以上處,測量電阻時指針指在刻度盤的中間處才准確。
(3) 測量直流時要注意表筆的極性。測量高壓時,應把紅、黑表筆插入「2500V」和「-」插孔內,把萬用表放在絕緣支架上,然後用絕緣工具將表筆觸及被測導體。
(4) 測量晶體管或集成件時,不得使用R×1和R×10k量程檔。
(5) 帶電測量過程中應注意防止發生短路和觸電事故。
(6) 不用時,切換開關不要停在歐姆檔,以防止表筆短接時將電池放電。

3 鉗形電流表
鉗形電流表分高、低壓兩種,用於在不拆斷線路的情況下直接測量線路中的電流。其使用方法如下:
(1) 使用高壓鉗形表時應注意鉗形電流表的電壓等級,嚴禁用低壓鉗形表測量高電壓迴路的電流。用高壓鉗形表測量時,應由兩人操作,非值班人員測量還應填寫第二種工作票,測量時應戴絕緣手套,站在絕緣墊上,不得觸及其它設備,以防止短路或接地。
(2) 觀測表計時,要特別注意保持頭部與帶電部分的安全距離,人體任何部分與帶電體的距離不得小於鉗形表的整個長度。
(3) 在高壓迴路上測量時,禁止用導線從鉗形電流表另接表計測量。測量高壓電纜各相電流時,電纜頭線間距離應在300mm以上,且絕緣良好,待認為測量方便時,方能進行。
(4) 測量低壓可熔保險器或水平排列低壓母線電流時,應在測量前將各相可熔保險或母線用絕緣材料加以保護隔離,以免引起相間短路。
(5) 當電纜有一相接地時,嚴禁測量。防止出現因電纜頭的絕緣水平低發生對地擊穿爆炸而危及人身安全。

H. 為什麼測量儀表的測量范圍要根據測量大小來選取選一台量程很大的儀表來測量很小的參數值有何問題

量程很大的儀器因為測量范圍的關系,在最小分辨力上要較量程小的儀器粗,有可能在測量很小的參數時不能讀出數據,或者是估計值而不是實際值。合適量程的測量儀器在測量時,因分辨力合適,能准確的對被測量值給出數據,真實、有效。

I. 選擇電工測量儀表的原則是什麼

電工測量儀表種類很多,不知道你說的是哪種,姑且寫出幾種 下面以VC9802型數字萬用表為例,簡單介紹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1)使用方法

a使用前,應認真閱讀有關的使用說明書,熟悉電源開關、量程開關、插孔、特殊插口的作用.

b將電源開關置於ON位置。

c交直流電壓的測量:根據需要將量程開關撥至DCV(直流)或ACV(交流)的合適量程,紅表筆插入V/Ω孔,黑表筆插入COM孔,並將表筆與被測線路並聯,讀數即顯示。

d交直流電流的測量:將量程開關撥至DCA(直流)或ACA(交流)的合適量程,紅表筆插入mA孔(<200mA時)或10A孔(>200mA時),黑表筆插入COM孔,並將萬用表串聯在被測電路中即可。測量直流量時,數字萬用表能自動顯示極性。

e電阻的測量:將量程開關撥至Ω的合適量程,紅表筆插入V/Ω孔,黑表筆插入COM孔。如果被測電阻值超出所選擇量程的最大值,萬用表將顯示「1」,這時應選擇更高的量程。測量電阻時,紅表筆為正極,黑表筆為負極,這與指針式萬用表正好相反。因此,測量晶體管、電解電容器等有極性的元器件時,必須注意表筆的極性。

(2).使用注意事項

a如果無法預先估計被測電壓或電流的大小,則應先撥至最高量程擋測量一次,再視情況逐漸把量程減小到合適位置。測量完畢,應將量程開關撥到最高電壓擋,並關閉電源。

b滿量程時,儀表僅在最高位顯示數字「1」,其它位均消失,這時應選擇更高的量程。

c測量電壓時,應將數字萬用表與被測電路並聯。測電流時應與被測電路串聯,測直流量時不必考慮正、負極性。

d當誤用交流電壓擋去測量直流電壓,或者誤用直流電壓擋去測量交流電壓時,顯示屏將顯示「000」,或低位上的數字出現跳動。

e禁止在測量高電壓(220V以上)或大電流(0.5A以上)時換量程,以防止產生電弧,燒毀開關觸點。

f當顯示「 」、「BATT」或「LOW BAT」 時,表示電池電壓低於工作電壓。

二、搖表

搖表又稱兆歐表,是用來測量被測設備的絕緣電阻和高值電阻的儀表,它由一個手搖發電機、表頭和三個接線柱(即L:線路端、E:接地端、G:屏蔽端)組成。

1.搖表的選用原則

(1)額定電壓等級的選擇。一般情況下,額定電壓在500V以下的設備,應選用500V或1000V的搖表;額定電壓在500V以上的設備,選用1000V~2500V的搖表。

(2)電阻量程范圍的選擇。搖表的表盤刻度線上有兩個小黑點,小黑點之間的區域為准確測量區域。所以在選表時應使被測設備的絕緣電阻值在准確測量區域內。

2.搖表的使用

(1)校表。測量前應將搖表進行一次開路和短路試驗,檢查搖表是否良好。將兩連接線開路,搖動手柄,指針應指在「∞」處,再把兩連接線短接一下,指針應指在「0」處,符合上述條件者即良好,否則不能使用。

(2)被測設備與線路斷開,對於大電容設備還要進行放電。

(3)選用電壓等級符合的搖表。

(4)測量絕緣電阻時,一般只用「L」和「E」端,但在測量電纜對地的絕緣電阻或被測設備的漏電流較嚴重時,就要使用「G」端,並將「G」端接屏蔽層或外殼。線路接好後,可按順時針方向轉動搖把,搖動的速度應由慢而快,當轉速達到每分鍾120轉左右時(ZC-25型),保持勻速轉動,1分鍾後讀數,並且要邊搖邊讀數,不能停下來讀數。

(5)拆線放電。讀數完畢,一邊慢搖,一邊拆線,然後將被測設備放電。放電方法是將測量時使用的地線從搖表上取下來與被測設備短接一下即可(不是搖表放電)。

4.注意事項

(1)禁止在雷電時或高壓設備附近測絕緣電阻,只能在設備不帶電,也沒有感應電的情況下測量。

(2)搖測過程中,被測設備上不能有人工作。

(3)搖表線不能絞在一起,要分開。

(4)搖表未停止轉動之前或被測設備未放電之前,嚴禁用手觸及。拆線時,也不要觸及引線的金屬部分。

(5)測量結束時,對於大電容設備要放電。

(6)要定期校驗其准確度。

三、鉗表

鉗表是一種用於測量正在運行的電氣線路的電流大小的儀表,可在不斷電的情況下測量電流。

1.結構及原理

鉗表實質上是由一隻電流互感器、鉗形扳手和一隻整流式磁電系有反作用力儀表所組成。

2.使用方法

(1)測量前要機械調零

(2)選擇合適的量程,先選大,後選小量程或看銘牌值估算。

(3)當使用最小量程測量,其讀數還不明顯時,可將被測導線繞幾匝,匝數要以鉗口中央的匝數為准,則讀數=指示值×量程 / 滿偏×匝數

(4)測量時,應使被測導線處在鉗口的中央,並使鉗口閉合緊密,以減少誤差。

(5)測量完畢,要將轉換開關放在最在量程處。

3.注意事項

(1)被測線路的電壓要低於鉗表的額定電壓。

(2)測高壓線路的電流時,要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站在絕緣墊上。
(3)鉗口要閉合緊密不能帶電換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