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資料庫需要些什麼設備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資料庫需要些什麼設備

發布時間: 2022-09-06 12:08:19

⑴ 建立一個資料庫需要什麼東西

搜先你要看一下你要建什麼樣的資料庫,現在主要的資料庫有:
oracle,sqlserver,mySql,access,Excel;
根據你的需要選中後,在把實際對象數據化,分析對象的特性和關系。比如:車有4個輪子,有開車,停車,剎車,洗車等活動。
然後使用PowerDesigner設計你的表格
然後create表格就行了。

⑵ 資料庫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資料庫系統由4個部分組成:
1、資料庫(database,DB)是指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可共享的數據的集合。資料庫中的數據按一定的數學模型組織、描述和存儲,具有較小的冗餘,較高的數據獨立性和易擴展性,並可為各種用戶共享。
2、硬體:構成計算機系統的各種物理設備,包括存儲所需的外部設備。硬體的配置應滿足整個資料庫系統的需要。
3、軟體:包括操作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及應用程序。其主要功能包括:數據定義功能、數據操縱功能、資料庫的運行管理和資料庫的建立與維護。
4、人員:主要有4類。第一類為系統分析員和資料庫設計人員;第二類為應用程序員,負責編寫使用資料庫的應用程序。;第三類為最終用戶,他們利用系統的介面或查詢語言訪問資料庫。第四類用戶是資料庫管理員(data base administrator,DBA),負責資料庫的總體信息控制。

⑶ 資料庫需要什麼配置可以提高效果

這個需要看你具體的業務情況。一般來說,資料庫伺服器的選擇要滿足以下幾點:
1、高性能
資料庫伺服器需要高性能,高性能的伺服器不僅能滿足當前的業務要求,而且
要滿足一定時期內的數據及業務的擴增。
2、高可靠性
資料庫伺服器需要高可靠性,由於資料庫伺服器是需要不間斷運行的,所以需要
確保資料庫伺服器的系統及硬體都能高效穩定的運行。
這只是建議,具體選型需要結合具體業務。

⑷ 公司建立資料庫需要哪些設備

需要一個資料庫伺服器,可以是專用的,也可以是一般的機器(看你們數據多少,要求處理速度快慢而定)

如果你們要求很高的出錯恢復能力,應該有兩個以上的伺服器

資料庫軟體。mysql是免費的,付費的可以用ibm的db2或者oracle等等

數據管理系統 如果你不想手動操作資料庫,就得通過管理系統與之連接。管理系統應該沒有現成的,得請人開發(因為每個公司業務不同)

基本夠了吧。。計算機啊交換機啊網線啊什麼的都是不用說的吧

⑸ 支持大型資料庫的伺服器需要什麼配置

選擇資料庫伺服器的原則:

1、高性能原則:保證所選購的伺服器,不僅能夠滿足運營系統的運行和業務處理的需要,而且能夠滿足一定時期業務量的增長。一般可以根據經驗公式計算出所需的伺服器TpmC值(Tpmc是衡量計算機系統的事務處理能力的程序)。

後比較各伺服器廠商和TPC組織公布的TpmC值,選擇相應的機型。同時,用伺服器的市場價/報價除去計算出來的TpmC值得出單位TpmC值的價格,進而選擇高性能價格比的伺服器。

2、可靠性原則:可靠性原則是所有選擇設備和系統中首要考慮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有大量處理要求的、需要長期運行的系統上。考慮伺服器系統的可靠性,不僅要考慮伺服器單個節點的可靠性或穩定性,而且要考慮伺服器與相關輔助系統之間連接的整體可靠性。

(5)資料庫需要些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優點:

1、編程量減少

資料庫伺服器提供了用於數據操縱的標准介面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序編程接 口)。

2、資料庫安全高

資料庫伺服器提供監控性能、並發控制等工具。由DBA(Database Administrator,資料庫管理員)統一負 責授權訪問資料庫及網路管理。

3、數據可靠性管理

資料庫伺服器提供統一的資料庫備份/恢復、啟動/停止資料庫的管理工具。

4、計算機資源利用充分

資料庫伺服器把數據管理及處理工作從客戶機上分離出來,使網路中各計算機資源能靈活分配、各盡其用。

⑹ 做資料庫大概要什麼配置的電腦

如果你的目的是做資料庫開發,寫程序,那麼中等配置的電腦就可以滿足要求,大概買個五六千價位的電腦就可以了。如果你是存放資料庫,是為了維護和利用資料庫就必須買伺服器級別的電腦,級別要會很多,配置要求也要高很多。

⑺ 資料庫系統的組成部分包括哪3個方面

資料庫系統的組成部分包括軟體、資料庫和數據管理員。

(1)資料庫

是指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可共享的數據的集合。資料庫中的數據按一定的數學模型組織、描述和存儲,具有較小的冗餘,較高的數據獨立性和易擴展性,並可為各種用戶共享。

(2)軟體

包括操作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及應用程序。資料庫管理系統是資料庫系統的核心軟體,是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工作,解決如何科學地組織和存儲數據,如何高效獲取和維護數據的系統軟體。

(3)數據管理員:主要有4類

第一類為系統分析員和資料庫設計人員,第二類為應用程序員,第三類為最終用戶,第四類用戶是資料庫管理員,負責資料庫的總體信息控制。

(7)資料庫需要些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資料庫系統的基本要求:

1、能夠保證數據的獨立性。數據和程序相互獨立有利於加快軟體開發速度,節省開發費用。

2、冗餘數據少,數據共享程度高。

3、系統的用戶介面簡單,用戶容易掌握,使用方便。

4、能夠確保系統運行可靠,出現故障時能迅速排除;能夠保護數據不受非受權者訪問或破壞;能夠防止錯誤數據的產生,一旦產生也能及時發現。

⑻ 如何建立資料庫並使用資料庫,需要什麼硬體

硬體:
一台電腦(500G硬碟C盤需要50G以上的硬碟空間),micrsoft系統
軟體:
資料庫軟體(SQL
Server

MySql
或MS
SqlServer或oracle)
設計:
新建資料庫(庫名,多大,放在哪,許可權等等)
怎麼設計表,表的欄位有哪些,表與表之間有什麼關聯,表是否要建主鍵,外鍵,索引等等.
還要看你的數據量有多大,安全性要求有多高,是否需要備份等等.

⑼ 構建資料庫系統選擇什麼樣的伺服器和存儲設備

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高性能原則
保證所選購的伺服器,不僅能夠滿足運營系統的運行和業務處理的需要,而且能夠滿足一定時期的業務量增長的需要。一般可以根據經驗公式計算出所需的伺服器TpmC值,然後比較各伺服器廠商和TPC組織公布的TpmC值,選擇相應的機型。同時,用伺服器的市場價/報價除去計算出來的TpmC值得出單位TpmC值的價格,進而選擇高性能價格比的伺服器。
2)可靠性原則
可靠性原則是所有選擇設備和系統中首要考慮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有大量處理要求的、需要長期運行的系統。考慮伺服器系統的可靠性,不僅要考慮伺服器單個節點的可靠性或穩定性,而且要考慮伺服器與相關輔助系統之間連接的整體可靠性,如:網路系統、安全系統、遠程列印系統等。在必要時,還應考慮對關鍵伺服器採用集群技術,如:雙機熱備份或集群並行訪問技術。
比如,要保證系統(硬體和操作系統)在99.98%的時間內都能夠正常運作(包括維修時間),則故障停機時間六個月不得超過0.5個小時。伺服器需7×24小時連續運行,因而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系統整機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不低於80000小時。伺服器如出現CPU損壞或其它機械故障,都能在20分鍾內由備用的機器自動代替工作,無須人員操作,保證數據完整。
3)可擴展性原則
保證所選購的伺服器具有優秀的可擴展性原則。因為伺服器是所有系統處理的核心,要求具有大數據吞吐速率,包括:I/O速率和網路通訊速率,而且伺服器需要能夠處理一定時期的業務發展所帶來的數據量,需要伺服器能夠在相應時間對其自身根據業務發展的需要進行相應的升級,如:CPU型號升級、內存擴大、硬碟擴大、更換網卡、增加終端數目、掛接磁碟陣列或與其它伺服器組成對集中數據的並發訪問的集群系統等。這都需要所選購的伺服器在整體上具有一個良好的可擴充餘地。一般資料庫和計費應用伺服器在大型計費系統的設計中就會採用集群方式來增加可靠性,其中掛接的磁碟存儲系統,根據數據量和投資考慮,可以採用DAS、NAS或SAN等實現技術。
4)安全性原則
伺服器處理的大都是相關系統的核心數據,其上存放和運行著關鍵的交易和重要的數據。這些交易和數據對於擁有者來說是一筆重要的資產,他們的安全性就非常敏感。伺服器的安全性與系統的整體安全性密不可分,如:網路系統的安全、數據加密、密碼體制等。伺服器在其自身,包括軟硬體,都應該從安全的角度上設計考慮,在藉助於外界的安全設施保障下,更要保證本身的高安全性。
5)可管理性原則
伺服器既是核心又是系統整體中的一個節點部分,就像網路系統需要進行管理維護一樣,也需要對伺服器進行有效的管理。這需要伺服器的軟硬體對標準的管理系統支持,尤其是其上的操作系統,也包括一些重要的系統部件。

⑽ 資料庫系統由那幾部分組成的呢

資料庫系統由4個部分組成:

1、資料庫(database,DB)是指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可共享的數據的集合。資料庫中的數據按一定的數學模型組織、描述和存儲,具有較小的冗餘,較高的數據獨立性和易擴展性,並可為各種用戶共享。

2、硬體:構成計算機系統的各種物理設備,包括存儲所需的外部設備。硬體的配置應滿足整個資料庫系統的需要。

3、軟體:包括操作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及應用程序。其主要功能包括:數據定義功能、數據操縱功能、資料庫的運行管理和資料庫的建立與維護。

4、人員:主要有4類。第一類為系統分析員和資料庫設計人員;第二類為應用程序員,負責編寫使用資料庫的應用程序。;第三類為最終用戶,他們利用系統的介面或查詢語言訪問資料庫。第四類用戶是資料庫管理員(data base administrator,DBA),負責資料庫的總體信息控制。



(10)資料庫需要些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資料庫系統特點:

1、能夠保證數據的獨立性。數據和程序相互獨立有利於加快軟體開發速度,節省開發費用。

2、冗餘數據少,數據共享程度高。

3、系統的用戶介面簡單,用戶容易掌握,使用方便。

4、能夠確保系統運行可靠,出現故障時能迅速排除;能夠保護數據不受非受權者訪問或破壞;能夠防止錯誤數據的產生,一旦產生也能及時發現。

5、有重新組織數據的能力,能改變數據的存儲結構或數據存儲位置,以適應用戶操作特性的變化,改善由於頻繁插入、刪除操作造成的數據組織零亂和時空性能變壞的狀況。

6、具有可修改性和可擴充性。

7、能夠充分描述數據間的內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