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空間資料庫是不是特別大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空間資料庫是不是特別大

發布時間: 2022-09-06 03:57:00

A. 空間資料庫有哪些特點

空間資料庫與一般資料庫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①數據量特別大;
②不僅有地理要素的屬性數據(與一般資料庫中的數據性質相似),還有大量的空間數據;
③數據應用廣泛。

B. QQ空間的資料庫有多大

無限,騰訊也會根據情況不斷增加的。

C. 大概資料庫有多大

不會超過100M。不過資料庫本身有一定的可用空間要用。可用空間也算是資料庫在用的。所以,最終於的資料庫不會超過150M。

D. 什麼叫空間資料庫簡單一點的 不要百度的

空間資料庫的特點:1、數據量龐大。2、具有高可訪問性 。3、空間數據模型復雜
4、屬性數據和空間數據聯合管理。
5、空間實體的屬性數據和空間數據可隨時間而發生相應變化。
6、空間數據的數據項長度可變,包含一個或多個對象,需要嵌套記錄。
7、一種地物類型對應一個屬性數據表文件。多種地物類型共用一個屬性數據表文件。
8、具有空間多尺度性和時間多尺度性。
9、應用范圍廣泛。

E. 為什麼資料庫的大小和可用空間會變化那麼大

正常的...還有很多查詢.有很多臨時表.

F. 海量空間數據存儲

(一)空間數據存儲技術

隨著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空間資料庫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並出現了很多新的空間資料庫技術(黃釗等,2003),其中應用最廣的就是用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RDBMS)來管理空間數據。

用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來管理空間數據,主要解決存儲在關系資料庫中的空間數據與應用程序之間的數據介面問題,即空間資料庫引擎(SpatialDatabase Engine)(熊麗華等,2004)。更確切地說,空間資料庫技術是解決空間數據對象中幾何屬性在關系資料庫中的存取問題,其主要任務是:

(1)用關系資料庫存儲管理空間數據;

(2)從資料庫中讀取空間數據,並轉換為GIS應用程序能夠接收和使用的格式;

(3)將GIS應用程序中的空間數據導入資料庫,交給關系資料庫管理。

空間資料庫中數據存儲主要有三種模式:拓撲關系數據存儲模式、Oracle Spatial模式和ArcSDE模式。拓撲關系數據存儲模式將空間數據存在文件中,而將屬性數據存在資料庫系統中,二者以一個關鍵字相連。這樣分離存儲的方式由於存在數據的管理和維護困難、數據訪問速度慢、多用戶數據並發共享沖突等問題而不適用於大型空間資料庫的建設。而OracleSpatial實際上只是在原來的資料庫模型上進行了空間數據模型的擴展,實現的是「點、線、面」等簡單要素的存儲和檢索,所以它並不能存儲數據之間復雜的拓撲關系,也不能建立一個空間幾何網路。ArcSDE解決了這些問題,並利用空間索引機制來提高查詢速度,利用長事務和版本機制來實現多用戶同時操縱同一類型數據,利用特殊的表結構來實現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無縫集成等(熊麗華等,2004)。

ArcSDE是ESRI公司開發的一個中間件產品,所謂中間件是一個軟體,它允許應用元素通過網路連接進行互操作,屏蔽其下的通訊協議、系統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和其他應用服務。中間件位於客戶機/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之上,管理計算資源和網路通訊,並營造出一個相對穩定的高層應用環境,使開發人員可以集中精力於系統的上層開發,而不用過多考慮系統分布式環境下的移植性和通訊能力。因此,中間件能無縫地連入應用開發環境中,應用程序可以很容易地定位和共享中間件提供的應用邏輯和數據,易於系統集成。在分布式的網路環境下,客戶端的應用程序如果要訪問網路上某個伺服器的信息,而伺服器可能運行在不同於客戶端的操作系統和資料庫系統中。此時,客戶機的應用程序中負責尋找數據的部分只需要訪問一個數據訪問中間件,由該中間件完成網路中數據或服務的查找,然後將查找的信息返回給客戶端(萬定生等,2003)。因此,本系統實現空間資料庫存儲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ArcSDE實現各類空間數據的存儲。

目前,空間數據存儲技術已比較成熟,出現了許多類似ArcSDE功能的中間件產品,這些軟體基本上都能實現空間數據的資料庫存儲與管理,但對於海量空間數據的存儲,各種軟體性能差別較大。隨著數據量的增長,計算機在分析處理上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數據不可能一次完全被讀入計算機的內存中進行處理。單純依賴於硬體技術,並不能滿足持續增長的數據的處理要求。因此需要在軟體上找到處理海量數據的策略,並最終通過軟硬體的結合完成對海量數據的處理。在海量數據存儲問題上,許多專家從不同側面進行過研究,Lindstrom在地形簡化中使用了外存模型(Out-of-core)技術;鍾正採用了基於數據分塊、動態調用的策略;汪國平等人在研究使用高速網路進行三維海量地形數據的實時交互瀏覽中,採用了分塊、多解析度模板建立模型等方法。這些技術、方法已經在各自系統上進行了研究和實現。本系統採用的ArcSDE軟體基本上也是採用分塊模型的方法,具體存儲和操作不需要用戶過多了解,已經由ArcSDE軟體實現。因此,對海量數據的存儲管理,更需要從數據的組織方式等方面進行設計。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系統採集了大量的遙感影像、正射影像等柵格結構的數據,這些數據具有很大的數據量,為適應流域空間基礎設施的管理需要,採取一種新的方式來管理、分發這些海量數據以適應各部門的快速瀏覽和管理需要。

(二)影像金字塔結構

影像資料庫的組織是影像資料庫效率的關鍵,為了獲得高效率的存取速度,在數據的組織上使用了金字塔數據結構和網格分塊數據結構。該技術主導思想如下:

(1)將資料庫中使用到的紋理處理成為大小一致的紋理塊;

(2)為每塊紋理生成5個細節等級的紋理,分別為0、1、2、3、4,其中1級紋理通過0級紋理1/4壓縮得到,2級紋理通過1級紋理1/4壓縮得到,…,以此類推;

(3)在顯示每個塊數據之前,根據顯示比例的大小,並以此決定該使用那一級的紋理;

(4)在內存中建立紋理緩沖池,使用LRU演算法進行紋理塊的調度,確保使用頻率高的紋理調度次數盡可能少。

(三)影像數據壓縮

影像數據壓縮有無損壓縮和有損壓縮兩個方法,具體採取哪種壓縮方法需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對於像元值很重要的數據,如分類數據、分析數據等採用無損壓縮(即LZ77演算法),否則採用有損壓縮(即JPEG演算法)。通過對影像數據的壓縮,一方面可以節約存儲空間,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影像的讀取和顯示速度。影像數據的壓縮一般與構建金字塔同時進行,在構建影像金字塔過程中自動完成數據的壓縮。

G. 什麼是空間數據,它包括那幾種類型

空間數據又稱幾何數據,它用來表示物體的位置、形態、大小分布等各方面的信息,是對現世界中存在的具有定位意義的事物和現象的定量描述。根據在計算機系統中對地圖是對現實教想的存儲組織、處理方法的不同,以及空間數據本身的幾何特徵,空間數據又可分為圖形數據和圖像數據。

空間數據包括以下五種類型:

1、地圖數據:這類數據主要來源於各種類型的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這些地圖的內容非常豐富。

2、影像數據:這類數據主要來源於衛星、航空遙感,包括多平台、多層面、多種感測器、多時相、多光譜、多角度和多種解析度的遙感影像數據,構成多元海量數據。

3、地形數據:這類數據來源於地形等高線圖的數字化,已建立的數據高程模型(DEM)和其他實測的地形數據。

4、屬性數據:這類數據主要來源於各類調查統計報告、實測數據、文獻資料等。

5、混合數據:這類數據來源於衛星、航空遙感與各種類型的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形成多方面數據。

空間數據結構是空間數據適合於計算機存儲、管理、處理的邏輯結構,是空間數據在計算機內的組織和編碼形式,是地理實體的空間排列和相互關系的抽象描述。它是對空間數據的一種理解和解釋。

空間數據結構又是指空間數據的編排方式和組織關系。空間數據編碼是指空間數據結構的具體實現,是將圖形數據、影像數據、統計數據等資料按一定的數據結構轉換為適合計算機存儲和處理的形式。不同數據源採用不同的數據結構處理,內容相差極大,計算機處理數據的效率很大程度取決於數據結構。

(7)空間資料庫是不是特別大擴展閱讀:

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是空間資料庫的核心軟體,將對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進行統一管理,為GIS應用開發提供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除了必須具備普通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外,還具有以下三方面研究內容:

1、空間數據存儲管理,實現空間數據強大的基礎平台。和屬性數據的統一存儲和管理,提高數據的存儲性能和共享程度,設計實現空間數據的索引機制,為查詢處理提供快速可靠的支撐環境。

2、支持空間查詢的SQL語言,參照SQL-92和OpenGIS標准,對核心SQL進行擴充,使之支持標準的空間運算,具有最短路徑、連通性等空間查詢功能。

3、查詢,供相關人士查詢數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空間數據

H. 海量空間數據管理技術

地理信息系統是採集、管理、分析和顯示空間對象數據的計算機系統,它以空間數據為研究對象,因此,空間資料庫技術是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重要技術之一(黃釗、韋燕飛,2003)。空間數據,特別是柵格數據,一般都具有較大的存儲量。因此,研究海量空間數據管理技術,也就成為空間資料庫技術的重要內容,也是其難題之一。海量空間數據管理技術,對數字流域、資源規劃、電子政務、軍事管理等信息化建設都有重要的意義,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支撐技術。

隨著對地觀測技術的飛速發展,快速獲取高解析度遙感影像已不再困難。高解析度意味著大數據量,對於同一地區不同解析度的遙感影像,解析度越高,數據量越大,兩者之間並不是簡單的線性增加,而是呈指數倍增長(方濤等,1997)。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系統所採用的基礎數據源就是多種解析度的遙感影像,包括TM/ETM+、SPOT-5、QUICKBIRD等,原始的基礎數據經過融合、鑲嵌等處理過程,形成的成果也是影像數據。這些成果資料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的變化情況,也是其他專業應用子系統進行分析的基礎。因此,所產生的遙感影像成果應存入綜合資料庫中,並實現數據的快速查詢、調用。此外,塔里木河流域所採集的數字高程模型(DEM)、數字正射影像圖(DOM)、數字柵格圖(DRG)等基礎數據也有著較大的存儲量,這些數據都可以歸類為柵格結構的數據。因此,海量空間數據管理技術,最重要的就是對遙感影像等柵格結構數據的存儲管理。

海量空間數據管理作為地理信息系統技術中的一項內容,說明其不僅需要從資料庫技術的角度考慮問題,更多的需要是從地理信息技術角度考慮數據的存儲管理。目前,多數GIS軟體都可以將遙感影像、矢量數據、DEM、DRG等數據進行套合顯示。但隨著數據量的增大,很多GIS軟體都難以組織、調度、存儲與管理這樣的海量數據,更沒有考慮多數據源、多比例尺、多時相影像數據的統一管理和集成的問題。而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系統的建設,又迫切需要高效、快捷地存儲與管理這樣的影像數據。為滿足系統建設的需要,除了採用先進的GIS基礎軟體平台作為管理平台外,還需要採取一種新的技術方式來管理、分發這些海量數據,以適應各部門的快速瀏覽和管理需要。通過「影像金字塔」技術可以大大減少磁碟I/O數量,提高系統查詢響應速度,實現對影像數據的高效存儲管理。

塔里木河流域綜合資料庫系統對遙感影像、數字高程模型(DEM)、數字正射影像圖(DOM)、數字柵格圖(DRG)等柵格數據,均建立了獨立的存儲表空間。為了獲得高效率的存取速度,在數據的組織上使用了金字塔數據結構和網格分塊數據結構(朱雷等,2006);對影像數據進行了壓縮,以縮短數據抽取時間。以高解析度為底層,通過逐級抽取數據,建立不同解析度的影像數據金字塔結構,逐級形成較低解析度的遙感影像數據,在數據查詢檢索時,調用合適級別的遙感影像數據,以提高瀏覽和顯示速度。這種方法通常會增加20%左右的存儲空間,但卻可以提高影像數據的顯示速度。

I. 空間資料庫的空間資料庫的特點

1、數據量龐大。
空間資料庫面向的是地理學及其相關對象,而在客觀世界中它們所涉及的往往都是地球表面信息、地質信息、大氣信息等及其復雜的現象和信息,所以描述這些信息的數據容量很大,容量通常達到 GB級。
2、具有高可訪問性 。
空間信息系統要求具有強大的信息檢索和分析能力, 這是建立在空間資料庫基礎上的,需要高效訪問大量數據。
3、空間數據模型復雜
空間資料庫存儲的不是單一性質的數據,而是涵蓋了幾乎所有與地理相關的數據類型,這些數據類型主要可以分為 3 類:
(1)屬性數據:與通用資料庫基本一致,主要用來描述地學現象的各種屬性,一般包括數字、文本、日期類型。
(2)圖形圖像數據:與通用資料庫不同,空間資料庫系統中大量的數據藉助於圖形圖像來描述。
(3)空間關系數據:存儲拓撲關系的數據,通常與圖形數據是合二為一的。
4、屬性數據和空間數據聯合管理。
5、空間實體的屬性數據和空間數據可隨時間而發生相應變化。
6、空間數據的數據項長度可變,包含一個或多個對象,需要嵌套記錄。
7、一種地物類型對應一個屬性數據表文件。多種地物類型共用一個屬性數據表文件。
8、具有空間多尺度性和時間多尺度性。
9、應用范圍廣泛。

空間資料庫的設計

J. 大數據和資料庫的區別

大數據和以前的數據相比,有4個特點(4V):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volume指量,數據量大,這是大數據的基礎;Velocity是指處理的速度;Variety指數據的維度;value指大數據能展現的價值,這是大數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