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建立管理資料庫的步驟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建立管理資料庫的步驟

發布時間: 2022-09-03 23:37:22

① 如何建立一個資料庫

Mysql安裝完成後,要想將數據存儲到資料庫的表中,首先要創建一個資料庫。創建資料庫就是在資料庫系統中劃分一塊存儲數據的空間。在MySQL中,創建資料庫的基本語法格式如下所示:

CREATE DATABASE 資料庫名稱;

在上述語法格式中,「CREATE DATABASE」是固定的SQL語句,專門用來創建資料庫。「資料庫名稱」是唯一的,不可重復出現。

例如下面我們創建一個名稱為itcast的資料庫,SQL語句如下所示:

CREATE DATABASE itcast;

執行結果如下所示:


上述執行結果顯示出了資料庫itcast的創建信息,例如,資料庫itcast的編碼方式為utf-8。

② 如何創建資料庫

什麼是SQL呢 SQL就是專門用來做資料庫的一門語言 和C語言差不多 (當然功能不緊緊是做數據了 編程啊 都可以..... 這里就不多說了)z這道題用ACCESS 就可以完成了

1 首先 用Access 2000(資料庫 )做一個資料庫 打開設計器創建表 在點菜單 另存為 名為班級名+自己名字英文簡寫 最後點保存啦 (每完成系統都是有提示的啦) 第一問 解決
2 打開設計器 上面做的表下面下
創建數據表 名字都是在最後完成時做的 先不用管 然後在輸入sID,sName,sSex,sAge,sClass 注意根據後面的要求填寫欄位 及數據類型 以及
在做其他的問題了將T_Student表的sID欄位設置為標識列,種子為1,增量為2。
為T_Student表的sSex(性別)欄位設置其默認值為「男」。
為T_Student表的sAge(年齡)欄位設置檢查約束,規定年齡在0到30歲之間。
為T_KC表的cName(課程名稱)欄位設置唯一性約束。,規定課程名稱不得重復。
生成一個規則t_rule,限制數據的取值范圍在(0---100)之間,然後將這個規則綁定到T_CJ表的cj(成績)欄位。
為T_KC表的cName欄位創建索引。
最後
當然主鍵當然是SID了 一定要標好哦~~·先不管作業其他要求
在依次做其他2個表;
T_KC(cID,cName,sBianhao,sXuefen)
T_CJ(sID,cID,cj) 注意主鍵是SID

3. 做好了三個表後退出設計器
在打開以一個個表 在按要求輸入(在每個表中添加3-5條記錄。)
好了 基本就完成了
當然用SQL 也能完成 這些問題 並且要快 但涉及到TQL語言 編程問題 很難說清楚 就不一一解釋了···

③ 資料庫的建立步驟

1、單機開始->所有程序2、進入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文件夾3、找到Access,open 它!4、點擊新建->空白資料庫->修改文件名->創建5、在表一上右擊,選擇「設計視圖」6、在另存為對話框中將表名稱改為701班->欄位名稱第一行輸入序號->單擊數據類型下的自動編號後的倒三角->數字->第二行輸入姓名,數據類型為文本7、在701標簽上右擊——>選擇數據表視圖8、打開數據表後輸入學生姓名和成績9、點擊文件保存

④ 資料庫創建的步驟是( )--按步驟填寫ABCDEF

系統需求分析階段 是第一步,所以C第一
概念結構設計階段 第二步,建立er圖,所以E
邏輯結構設計階段 第三步,把ER圖轉換成關系模式
物理結構設計階段 第四步,創建sql腳本,並在資料庫引擎執行
資料庫實施階段 第五步,插入數據並建立數據之間的關系
資料庫運行與維護階段 第六步,正式投入使用,數據越來越多,進行分庫分表

⑤ 創建資料庫有哪幾種方法

創建資料庫的方法有兩種,使用向導創建資料庫,使用菜單創建資料庫和創建空資料庫;使用向導創建資料庫是一種簡單便捷的方法。

在物理上,資料庫的建設要遵循實際情況。即在邏輯上建立一個整體的空間數據車、框架統一設計的同時,各級比例尺和不同數據源的數據分別建成子庫,由開發的平台管理軟體來統一協調與調度。

(5)建立管理資料庫的步驟擴展閱讀:

在建庫時,要充分考慮數據有效共享的需求,同時也要保證數據訪問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資料庫採用統一的坐標系統和高程基準,矢量數據採用大地坐標大地坐標的數據在數值上是連續的,避免高斯投影跨帶問題,從而保證資料庫地理對象的完整性,為資料庫的查詢檢索、分析應用提供方便。

在創建資料庫之時,要重點考慮獨立與完整性原則、面向對象的資料庫設計原則、建庫與更新有機結合的原則、分級共享原則、並發性原則、實用性原則。

⑥ 怎麼樣建立資料庫,需要詳細的步驟。

一下步驟以mysql資料庫為例:

  1. 登錄資料庫

    代碼:mysql -u root -p

    輸入密碼

至此,一套完整的流程就跑完了。

⑦ 誰能告訴我建立資料庫的具體步驟

快速建立一個資料庫
1. 建立實例
Oradim –new –sid testdb –intpwd oracle –startmode m

M表示手工啟動,只是啟動實例,不會open或mount資料庫

a) 建立新的實例

Oradim –new –sid testdb –intpwd oracle –startmode m

b) 修改tnsnames.ora和 listener.ora文件使其識別新加的實例

tnsnames.ora:

testdb =

(DEscrī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127.0.0.1)(PORT = 1521))

)

(CONNECT_DATA =

(SERVER = DEDICATED)

(SERVICE_NAME = testdb )

)

)

listener.ora:

SID_LIST_LISTENER =

(SID_LIST =

(SID_DESC =

(GLOBAL_DBNAME = testdb )

(ORACLE_HOME = F:\oracle\ora92)

(SID_NAME = testdb )

)

)

c) 如果機器在域中,還需檢查sqlnet.ora文件,看域名是否添加

NAMES.DEFAULT_DOMAIN = test.local

d) 測試實例是否添加成功

Tnsping testdb;

Sqlplus /nolog

Conn /@testdb as sysdba;如果顯示已連接,則證明可以連上資料庫

Exit

如果不成功,檢查監聽服務是否正確添加。

注意在建實例同時要使監聽服務識別,必須修改監聽文件或配置Net Manager。

如果這樣還不能識別Service Name,有可能是防火牆打開的緣故。

2. 刪除服務
Oradim –delete –sid testdb

3. 修改資料庫實例屬性:自動啟動資料庫

Oradim –edit –sid testdb –startmode a

在spfile設置好的前提下,啟動該資料庫實例會跟著自動open資料庫

⑧ 創建資料庫的兩種方法

創建資料庫有兩種方式:


1.用圖形界面創建資料庫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建立在計算機存儲設備上的倉庫。

簡單來說是本身可視為電子化的文件櫃——存儲電子文件的處所,用戶可以對文件中的數據進行新增、截取、更新、刪除等操作。

拓展資料: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六十多年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類型,從最簡單的存儲有各種數據的表格到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信息化社會,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各類信息資源,是進行科學研究和決策管理的前提條件。資料庫技術是管理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等各類信息系統的核心部分,是進行科學研究和決策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

⑨ 資料庫怎樣建立

建立一個資料庫

當你想建立一個表時,你必須按照以下的步驟先建立一個資料庫:

在SQL Enterprise Manager中,選擇你的資料庫的名字。

從Manage菜單中選擇Databases選項。管理資料庫的窗口就出現了。

在工具條上點擊新建資料庫的按鈕,就會出現新建資料庫的對話框(如圖3.5所示)。

注意

現在版本的SQL Server(version 6.5)最多能有32,767個資料庫。每個資料庫的最小容量是1MB,最大容量是ITB。

在SQL Enterprise Manager對話框中的新建資料庫對話框。

填寫你的資料庫所要使用的名字(不能有空格)。 然後,填寫你要建立的資料庫所在的資料庫設備(例如,他就是你在前面一步建立的資料庫設備)。 這個新建資料庫的對話框會以圖形的方式顯示所有資料庫設備的已經使用和沒有使用的空間。

當你建立一個資料庫時,你可以選擇去建立事務日誌。為了建立事務日誌,你需要指定一個log device(日誌資料庫設備)。在新建資料庫對話框中,打開標有LogDevice的下拉式框,然後選擇一個資料庫設備和用於日誌的空間大小。

注意

每個資料庫都有它自己的事務處理日誌,它記錄了對資料庫每一個請求(modify,insert,delete)。日誌文件是對資料庫的內部處理過程的一種監視。它允許你對資料庫執行updates, inserts, deletes等操作。所以在需要的時候,你也可以取消這些操作的結果。在系統沒有正確地關閉,而只是停機或重新啟動時,這些事務處理的日誌是很有用的-在重新啟動時,SQL Server會根據事務處理日誌來恢復數據。

注意

當你把事務處理日誌向一個mp 資料庫傾倒時,你的事務處理日誌會被截短。你也可以強制地使你的事務日誌縮短。如果你想知道有關事務日誌的更多的信息,請查詢SQL 在線幫助文件,用關鍵字transaction log查找。

6當你完成在新建資料庫的對話框中的這些問題的回答,點擊Create Now 按鈕。你的資料庫就會在Databases文件夾下顯示出來。

⑩ 簡述一個資料庫應用系統的建立過程

資料庫建立過程包括六個主要步驟:

1.需求分析:了解用戶的數據需求、處理需求、安全和完整性需求。

2.概念設計:通過數據抽象,設計系統的概念模型,一般為e-r模型。

3.邏輯結構設計:設計系統的模式和外部模式,特別是關系模型的基本表和視圖。

4.物理結構設計:設計數據的存儲結構和訪問方法,如索引的設計。

5.系統實現:組織數據存儲,編寫應用程序,試運行。

6.運維:系統投入運行,進行長期維護。

(10)建立管理資料庫的步驟擴展閱讀:

資料庫設計技巧:

1.原始文檔與實體之間的關系

它可以是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一般來說,它們是一對一的關系:也就是說,原始文檔只對應於一個實體,而且只對應於一個實體。在特殊情況下,它們可能是一對多或多對一的,其中一個原始文檔對應多個實體,或者多個原始文檔對應一個實體。

這里的實體可以理解為基本表。在明確了這些對應關系之後,這對於輸入介面的設計是非常有益的。

2.主鍵和外鍵

通常,實體不能同時沒有主鍵和外鍵。在e-r關系圖中,葉中的實體可以定義主鍵,也可以不定義主鍵(因為它沒有後代),但是它必須有外鍵(因為它有父鍵)。

主鍵和外鍵的設計在全局資料庫的設計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全球資料庫的設計完成後,一位美國的資料庫設計專家說:「鑰匙,鑰匙無處不在,只有鑰匙」,這是他的資料庫設計經驗,也是他高度抽象的信息系統核心思想(數據模型)的體現。

因為:主鍵是實體的高度抽象,主鍵和外鍵對,表示實體之間的連接。

3.基本表的屬性

基表不同於中間表和臨時表,因為它有以下四個特點:

原子性。基表中的欄位沒有分解。

原始性。基表中的記錄是原始數據(底層數據)的記錄。

先驗性。所有輸出數據都可以從基表和代碼表中的數據派生出來。

穩定。表的基本結構比較穩定,表中的記錄保存時間較長。

一旦理解了基本表的性質,就可以在設計資料庫時將它們與中間表和臨時表區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