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第三代資料庫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第三代資料庫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9-03 20:16:17

資料庫技術經歷了哪三個發展階段

發展的三個階段:
1、 層次型和網狀型:
代表產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製的層次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IMS。
2、 關系型數據型庫:
目前大部分資料庫採用的是關系型資料庫。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員E.F.Codd提出了關系模型。其代表產品為sysem R和Inges。
3、 第三代資料庫將為更加豐富的數據模型和更強大的數據管理功能為特徵,以提供傳統資料庫系統難以支持的新應用。它必須支持面向對象,具有開放性,能夠在多個平台上使用。
管理技術的3個階段
1 人工管理
2 文件管理
3 資料庫系統

㈡ 第三代資料庫的代表是什麼

這個也是搜到的
發展的三個階段:
1、 層次型和網狀型: 代表產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製的層次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IMS。
2、 關系型數據型庫: 目前大部分資料庫採用的是關系型資料庫。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員E.F.Codd提出了關系模型。其代表產品為sysem R和Inges。
3、 第三代資料庫將為更加豐富的數據模型和更強大的數據管理功能為特徵,以提供傳統資料庫系統難以支持的新應用。它必須支持面向對象,具有開放性,能夠在多個平台上使用。管理技術的3個階段1 人工管理2 文件管理3 資料庫系統

㈢ 資料庫技術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

按照數據模型的發展演變過程,資料庫技術從開始到現在短短的30年中,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代是網狀和層次資料庫系統,
第二代是關系資料庫系統,
第三代是以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為主要特徵的資料庫系統.

㈣ GIS空間資料庫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如果你問的是GIS的空間資料庫的話:GIS空間資料庫的發展經歷三個階段——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1980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1990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s
(2000s)
第一個階段GIS主要的使用者是一些專業人員,例如地圖制圖人員等,比如ESRI
Arc/Info,GIS廠商所定位的客戶群體是那些只關注於空間數據分析的用戶。這塊特定的市場相對較小,其中包括科學界和政府部門的專家。與其他信息技術的用戶相比,GIS用戶更多是在封閉的環境中工作,使用特別為他們設計的專用資料庫;
第二個階段GIS則進行了一系列的規范化,比如提出了較為完善的理論、框架等,出現了數據模型、數據操作等。
第三個階段隨著Internet時代的到來,出現了另一批使用空間數據的用戶群,他們更喜歡在一個非常高級的、用戶界面非常友好的層次上使用空間數據。比如網路地圖,google
earth
支持空間查詢,能夠迅速定位,選擇路徑等。
如果你只是單純問資料庫的話:
總體說來,資料庫技術從開始到現在一共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代是網狀、層次資料庫系統,第二代是關系資料庫系統,第三代是以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為主要特徵的資料庫系統。
第一代包括網狀和層次資料庫系統,是因為它們的數據模型雖然分別為層次和網狀模型,但實質上層次模型只是網狀模型的特例而已。這二者都是格式化數據模型,都是在60年代後期研究和開發的,不論是體系結構、資料庫語言,還是數據的存儲管理,都具有共同特徵,所以它們應該劃分為一代。
第二代資料庫系統支持關系數據模型。關系模型不僅具有簡單、清晰的優點,而且有關系代數作為語言模型,有關系數據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因此關系資料庫具有形式基礎好、數據獨立性強、資料庫語言非過程化等特點,這些特點是資料庫技術發展到了第二代的顯著標志。雖然關系數據模型描述了現實世界數據的結構和一些重要的相互聯系,但是仍然不足以抓住和表達數據對象所具有的豐富而重要的語義,因而它屬於語法模型。
第三代資料庫系統的特徵是數據模型更加豐富,數據管理功能更為強大,能夠支持傳統資料庫難以支持的新的應用需求。
不過你提到了GIS那應該是問空間資料庫吧?就是在普通關系資料庫上加入了對空間數據的處理操作,應該是關系資料庫的進一步發展,GIS就是空間資料庫的一個應用~
呵呵,我的專業就是GIS,今天剛結束空間資料庫原理專業課考試,希望能夠幫到你。

㈤ 資料庫基礎知識

1)
select b.name from book as a ,student as b where a.title like '資料庫原

理';
2)
select a.sid form student as a, lend as b,return as c where (b.sid =

a.sid or c.sid = a.sid )and ldate = rdate;
3)
select distinct (t.title)書名,(select(max(a.price) from book as a)價格

from book as t

㈥ 資料庫發展歷史是什麼

資料庫對於普通人來講
就可以簡單理解為有固定格式的數據集合,
專門為解決某一類數據保存和計算問題而存在的,
就像單位用的各種各樣的報表和單據,
只不過軟體會幫你保存管理這些單據和報表在計算機上,
幫你計算求和等等操作 生成你想要的各種數據報告。

利用資料庫軟體和計算機的高速運算特性,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正確性。
減少工作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

沒有他們也可以,但是你不得不用手工的辦法處理數據,
不管數據量多少都一樣。

㈦ 資料庫經過哪三個階段

一、 資料庫的發展:資料庫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1、 層次型和網狀型:
代表產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製的層次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IMS。
2、 關系型數據型庫:
目前大部分資料庫採用的是關系型資料庫。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員E.F.Codd提出了關系模型。其代表產品為sysem R和Inges。
3、 第三代資料庫將為更加豐富的數據模型和更強大的數據管理功能為特徵,以提供傳統資料庫系統難以支持的新應用。它必須支持面向對象,具有開放性,能夠在多個平台上使用。
二、 資料庫技術的發展趨勢:
1、 面向對象的方法和技術對資料庫發展的影響:
資料庫研究人員借鑒和吸收了面向對旬的方法和技術,提出了面向對象數據模型。
2、 資料庫技術與多學科技術的有機組合:
3、 面向專門應用領域的資料庫技術

㈧ 資料庫管理技術經歷的三個階段是哪三個

發展的三個階段:
1、
層次型和網狀型:
代表產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製的層次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ims。
2、
關系型數據型庫:
目前大部分資料庫採用的是關系型資料庫。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員e.f.codd提出了關系模型。其代表產品為sysem
r和inges。
3、
第三代資料庫將為更加豐富的數據模型和更強大的數據管理功能為特徵,以提供傳統資料庫系統難以支持的新應用。它必須支持面向對象,具有開放性,能夠在多個平台上使用。
管理技術的3個階段
1
人工管理
2
文件管理
3
資料庫系統

㈨ 資料庫技術的發展歷史

數據模型是資料庫技術的核心和基礎,因此,對資料庫系統發展階段的劃分應該以數據模型的發展演變作為主要依據和標志。按照數據模型的發展演變過程,資料庫技術從開始到如今短短的30年中,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代是網狀和層次資料庫系統,第二代是關系資料庫系統,第三代是以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為主要特徵的資料庫系統。資料庫技術與網路通信技術、人工智慧技術、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技術、並行計算技術等相互滲透、有機結合,成為當代資料庫技術發展的重要特徵。 第一代資料庫系統是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層次和網狀資料庫系統。層次資料庫系統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製出的層次模型的資料庫管理系統IMS。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資料庫系統語言協會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屬的資料庫任務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報告,被稱為DBTG報告。DBTG報告確定並建立了網狀資料庫系統的許多概念、方法和技術,是網狀資料庫的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資料庫系統的實現技術不斷成熟,開發了許多商品化的資料庫系統,它們都是基於層次模型和網狀模型的。
可以說,層次資料庫是資料庫系統的先驅,而網狀資料庫則是資料庫概念、方法、技術的奠基者。 第二代資料庫系統是關系資料庫系統。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試驗室的研究員Edgar F. Codd發表了題為《大型共享資料庫數據的關系模型》的論文,提出了關系數據模型,開創了關系資料庫方法和關系資料庫理論,為關系資料庫技術奠定了理論基礎。Edgar F. Codd於1981年被授予ACM圖靈獎,以表彰他在關系資料庫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
20世紀70年代是關系資料庫理論研究和原型開發的時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試驗室開發的System R和Berkeley大學研製的Ingres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終於使關系資料庫從實驗室走向了社會,因此,人們把20世紀70年代稱為資料庫時代。20世紀80年代幾乎所有新開發的系統均是關系型的,其中涌現出了許多性能優良的商品化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等。這些商用資料庫系統的應用使資料庫技術日益廣泛地應用到企業管理、情報檢索、輔助決策等方面,成為實現和優化信息系統的基本技術。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資料庫技術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領域對資料庫技術需求的迅速增長。這些新的領域為資料庫應用開辟了新的天地,並在應用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數據管理的需求,推動了資料庫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1990年高級DBMS功能委員會發表了《第三代資料庫系統宣言》,提出了第三代資料庫管理系統應具有的三個基本特徵:
應支持數據管理、對象管理和知識管理。必須保持或繼承第二代資料庫系統的技術。必須對其他系統開放。

㈩ 第三代資料庫系統支持什麼數據模型

支持邏輯模型,其用資料庫語言可以來定義、操縱資料庫中的數據。而概念模型是用於設計階段,是資料庫設計人員和用戶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物理模型則是數據最底層的抽象,它描述數據在磁碟或磁帶上的存儲方式和存取方式,是面向計算機系統的。

最常用的邏輯數據模型有五種:

(1)層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2)網狀模型(network model)

(3)關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

(4)面向對象模型(object oriented model)

(5)對象關系模OJ (object relational model)

(10)第三代資料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最常用的邏輯模型有層次模型、網狀模型和關系模型。

這3種邏輯模型的根本區別在於數據結構不同,即數據之間聯系的表達方式不同,層次模型用「樹結構」來表示數據之間的聯系;網狀模型是用「圖結構」來表示數據之間的聯系;關系模型是用「二維表」來表示數據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