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述資料庫中事務的概念和特點
是指作為單個邏輯工作單元執行的一系列操作,要麼完整地執行,要麼完全地不執行。 事務處理可以確保除非事務性單元內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否則不會永久更新面向數據的資源。通過將一組相關操作組合為一個要麼全部成功要麼全部失敗的單元,可以簡化錯誤恢復並使應用程序更加可靠。一個邏輯工作單元要成為事務,必須滿足所謂的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和持久性)屬性。
❷ 資料庫操作中的事務指
即是資料庫事務,資料庫事務(Database Transaction) ,是指作為單個邏輯工作單元執行的一系列操作,要麼完全地執行,要麼完全地不執行。
原子性(Atomic)(Atomicity) 事務必須是原子工作單元;對於其數據修改,要麼全都執行,要麼全都不執行。通常,與某個事務關聯的操作具有共同的目標,並且是相互依賴的。如果系統只執行這些操作的一個子集,則可能會破壞事務的總體目標。原子性消除了系統處理操作子集的可能性。
一致性(Consistent)(Consistency) 事務在完成時,必須使所有的數據都保持一致狀態。在相關資料庫中,所有規則都必須應用於事務的修改,以保持所有數據的完整性。事務結束時,所有的內部數據結構(如 B 樹索引或雙向鏈表)都必須是正確的。某些維護一致性的責任由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承擔,他們必須確保應用程序已強制所有已知的完整性約束。如,當開發用於轉賬的應用程序時,應避免在轉賬過程中任意移動小數點。隔離性(Insulation)(Isolation) 由並發事務所作的修改必須與任何其它並發事務所作的修改隔離。事務查看數據時數據所處的狀態,要麼是另一並發事務修改它之前的狀態,要麼是另一事務修改它之後的狀態,事務不會查看中間狀態的數據。這稱為隔離性,因為它能夠重新裝載起始數據,並且重播一系列事務,以使數據結束時的狀態與原始事務執行的狀態相同。當事務可序列化時將獲得最高的隔離級別。在此級別上,從一組可並行執行的事務獲得的結果與通過連續運行每個事務所獲得的結果相同。由於高度隔離會限制可並行執行的事務數,所以一些應用程序降低隔離級別以換取更大的吞吐量。持久性(Duration)(Durability) 事務完成之後,它對於系統的影響是永久性的。該修改即使出現致命的系統故障也將一直保持。
❸ 資料庫中的事務是什麼,資料庫中什麼叫事務
事務是作為一個邏輯單元執行的一系列操作,一個邏輯工作單元必須有四個屬性,稱為 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和持久性)屬性,
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事務:
原子性
事務必須是原子工作單元;對於其數據修改,要麼全都執行,要麼全都不執行。
一致性
事務在完成時,必須使所有的數據都保持一致狀態。在相關資料庫中,所有規則都必須應用於事務的修改,以保持所有數據的完整性。
事務結束時,所有的內部數據結構(如 B 樹索引或雙向鏈表)都必須是正確的。
隔離性
由並發事務所作的修改必須與任何其它並發事務所作的修改隔離。事務查看數據時數據所處的狀態,要麼是另一並發事務修改它之前的狀態,
要麼是另一事務修改它之後的狀態,事務不會查看中間狀態的數據。這稱為可串列性,因為它能夠重新裝載起始數據,
並且重播一系列事務,以使數據結束時的狀態與原始事務執行的狀態相同。
持久性
事務完成之後,它對於系統的影響是永久性的。該修改即使出現系統故障也將一直保持。
❹ 「資料庫中的事務」是什麼
事務是作為一個邏輯單元執行的一系列操作,一個邏輯工作單元必須有四個屬性,稱為 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和持久性)屬性,
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事務:
原子性
事務必須是原子工作單元;對於其數據修改,要麼全都執行,要麼全都不執行。
一致性
事務在完成時,必須使所有的數據都保持一致狀態。在相關資料庫中,所有規則都必須應用於事務的修改,以保持所有數據的完整性。
事務結束時,所有的內部數據結構(如 B 樹索引或雙向鏈表)都必須是正確的。
隔離性
由並發事務所作的修改必須與任何其它並發事務所作的修改隔離。事務查看數據時數據所處的狀態,要麼是另一並發事務修改它之前的狀態,
要麼是另一事務修改它之後的狀態,事務不會查看中間狀態的數據。這稱為可串列性,因為它能夠重新裝載起始數據,
並且重播一系列事務,以使數據結束時的狀態與原始事務執行的狀態相同。
持久性
事務完成之後,它對於系統的影響是永久性的。該修改即使出現系統故障也將一直保持。
❺ 你是怎麼理解資料庫中的事務並舉例說明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
你在更新某條數據的某個欄位,而另外一人也在更新同一條數據的同一個欄位,那最後這個欄位是值到底是什麼呢,如果不進行事務控制的話這樣的同時進行修改會出現問題!事務保證了操作的一致性,持久性等,就是就是事務的ACID特性了。只有進行事務控制才能保證數據的准確性。
❻ 你是如何理解資料庫事務概念的請簡單描述
資料庫事務是指作為單個邏輯工作單元執行的一系列操作。
設想網上購物的一次交易,其付款過程至少包括以下幾步資料庫操作:
· 更新客戶所購商品的庫存信息
· 保存客戶付款信息--可能包括與銀行系統的交互
· 生成訂單並且保存到資料庫中
· 更新用戶相關信息,例如購物數量等等
正常的情況下,這些操作將順利進行,最終交易成功,與交易相關的所有資料庫信息也成功地更新。但是,如果在這一系列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例如在更新商品庫存信息時發生異常、該顧客銀行帳戶存款不足等,都將導致交易失敗。一旦交易失敗,資料庫中所有信息都必須保持交易前的狀態不變,比如最後一步更新用戶信息時失敗而導致交易失敗,那麼必須保證這筆失敗的交易不影響資料庫的狀態--庫存信息沒有被更新、用戶也沒有付款,訂單也沒有生成。否則,資料庫的信息將會一片混亂而不可預測。
資料庫事務正是用來保證這種情況下交易的平穩性和可預測性的技術。
[編輯本段]資料庫事務的ACID屬性
事務處理可以確保除非事務性單元內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否則不會永久更新面向數據的資源。通過將一組相關操作組合為一個要麼全部成功要麼全部失敗的單元,可以簡化錯誤恢復並使應用程序更加可靠。一個邏輯工作單元要成為事務,必須滿足所謂的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和持久性)屬性:
· 原子性 (atomic)
事務必須是原子工作單元;對於其數據修改,要麼全都執行,要麼全都不執行。通常,與某個事務關聯的操作具有共同的目標,並且是相互依賴的。如果系統只執行這些操作的一個子集,則可能會破壞事務的總體目標。原子性消除了系統處理操作子集的可能性。
· 一致性 (consistent)
事務在完成時,必須使所有的數據都保持一致狀態。在相關資料庫中,所有規則都必須應用於事務的修改,以保持所有數據的完整性。事務結束時,所有的內部數據結構(如 B 樹索引或雙向鏈表)都必須是正確的。某些維護一致性的責任由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承擔,他們必須確保應用程序已強制所有已知的完整性約束。例如,當開發用於轉帳的應用程序時,應避免在轉帳過程中任意移動小數點。
· 隔離性 (insulation)
由並發事務所作的修改必須與任何其它並發事務所作的修改隔離。事務查看數據時數據所處的狀態,要麼是另一並發事務修改它之前的狀態,要麼是另一事務修改它之後的狀態,事務不會查看中間狀態的數據。這稱為可串列性,因為它能夠重新裝載起始數據,並且重播一系列事務,以使數據結束時的狀態與原始事務執行的狀態相同。當事務可序列化時將獲得最高的隔離級別。在此級別上,從一組可並行執行的事務獲得的結果與通過連續運行每個事務所獲得的結果相同。由於高度隔離會限制可並行執行的事務數,所以一些應用程序降低隔離級別以換取更大的吞吐量。
· 持久性 (Duration)
事務完成之後,它對於系統的影響是永久性的。該修改即使出現致命的系統故障也將一直保持。
[編輯本段]DBMS的責任
企業級的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都有責任提供一種保證事務的物理完整性的機制。就常用的SQL Server2000系統而言,它具備鎖定設備隔離事務、記錄設備保證事務持久性等機制。因此,我們不必關心資料庫事務的物理完整性,而應該關注在什麼情況下使用資料庫事務、事務對性能的影響,如何使用事務等等。
本文將涉及到在.net框架下使用C#語言操縱資料庫事務的各個方面。
體驗SQL語言的事務機制
作為大型的企業級資料庫,SQL Server2000對事務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我們可以使用SQL語句來定義、提交以及回滾一個事務。
❼ 資料庫中常提到的「事務」是怎麼樣的一個概念
這涉及到三個概念:
回滾(Rollback),提交(Commit)
我用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說把:
比如我去銀行把500圓匯給另一個帳戶2,本帳戶原有1000圓。處理過程中,我的帳戶減了500圓,准備給帳戶2加上500圓,機器出故障了。這時機器不會停止,會根據保存的現場數據自動恢復到原先的狀態。這就是回滾(Rollback)。
但當機器執行沒有錯誤的時候,它就會提交(Commit)表示完成。處理過程中保存的現場數據會清除掉。
❽ 資料庫中的事務是什麼
事務是作為一個單元的一組有序的資料庫操作。如果組中的所有操作都成功, 則認為事務成功,即使只有一個操作失敗,事務也不成功。如果所有操作完成,事務則提交,其修改將作用於所有其他資料庫進程。如果一個操作失敗,則事務將回滾,該事務所有操作的影響都將取消。
這就是資料庫中的事務了,關於資料庫的更多知識,推薦你看黑馬程序員視頻庫的視頻,能學到很多知識哦!
❾ 請介紹一下你對資料庫中事務的理解,主要作用是什麼
資料庫事務是指作為單個邏輯工作單元執行的一系列操作。
設想網上購物的一次交易,其付款過程至少包括以下幾步資料庫操作:
·
更新客戶所購商品的庫存信息
·
保存客戶付款信息--可能包括與銀行系統的交互
·
生成訂單並且保存到資料庫中
·
更新用戶相關信息,例如購物數量等等
正常的情況下,這些操作將順利進行,最終交易成功,與交易相關的所有資料庫信息也成功地更新。但是,如果在這一系列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例如在更新商品庫存信息時發生異常、該顧客銀行帳戶存款不足等,都將導致交易失敗。一旦交易失敗,資料庫中所有信息都必須保持交易前的狀態不變,比如最後一步更新用戶信息時失敗而導致交易失敗,那麼必須保證這筆失敗的交易不影響資料庫的狀態--庫存信息沒有被更新、用戶也沒有付款,訂單也沒有生成。否則,資料庫的信息將會一片混亂而不可預測。
資料庫事務正是用來保證這種情況下交易的平穩性和可預測性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