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E-R模型的作用
ER模型常用於信息系統設計中;比如它們在概念結構設計階段用來描述信息需求和/或要存儲在資料庫中的信息的類型。但是數據建模技術可以用來描述特定論域(就是感興趣的區域)的任何本體(就是對使用的術語和它們的聯系的概述和分類)。
在基於資料庫的信息系統設計的情況下,在後面的階段(通常叫做邏輯設計),概念模型要映射到邏輯模型如關系模型上;它依次要在物理設計期間映射到物理模型上。注意,有時這兩個階段被一起稱為「物理設計」。
(1)實物資料庫er圖擴展閱讀:
E-R模型的組成:
E-R圖模型的組成是由實體,屬性和聯系。其中實體是一個數據的使用者,其代表軟體系統中客觀存在的生活中的實物,如人、動物,物體、列表、部門、項目等.而同一類實體就構成了一個實體集。實體的內涵用實體類型來表示。實體類型是對實體集中實體的定義。
Ⅱ 資料庫中的er圖應該出現在第幾階段
資料庫中的er圖應該出現在第2階段。
資料庫設計通常分為6個階段: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戶的需求,包括數據、功能和性能需求;
2、概念結構設計:主要採用E-R模型進行設計,包括畫E-R圖;
3、邏輯結構設計:通過將E-R圖轉換成表,實現從E-R模型到關系模型的轉換;
4、資料庫物理設計:主要是為所設計的資料庫選擇合適的存儲結構和存取路徑;
5、資料庫的實施:包括編程、測試和試運行;
6、資料庫運行與維護:系統的運行與資料庫的日常維護。主要討論其中的第3個階段,即邏輯設計。通過一個實際的案例說明在邏輯設計中E-R圖向關系模式的轉換。
(2)實物資料庫er圖擴展閱讀:
NoSQL資料庫適合追求速度和可擴展性、業務多變的應用場景。對於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更合適,如文章、評論,這些數據如全文搜索、機器學習通常只用於模糊處理,並不需要像結構化數據一樣,進行精確查詢,而且這類數據的數據規模往往是海量的。
數據規模的增長往往也是不可能預期的,而NoSQL資料庫的擴展能力幾乎也是無限的,所以NoSQL資料庫可以很好的滿足這一類數據的存儲。NoSQL資料庫利用key-value可以大量的獲取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並且數據的獲取效率很高,但用它查詢結構化數據效果就比較差。
Ⅲ 資料庫 ER圖實體的屬性是要把所有屬性的都要寫出來嗎
ER圖的屬性一般只把主要的標出來,一般主鍵和外鍵都要標出來。在具體實現物理模型時,就需要把所有能用到的屬性都設置好。
ER圖中規定: 用矩形表示實體(等同於表) 用橢圓形表示實體的屬性(等同於表中欄位) 用菱形表示實體關系(等同於外鍵),還要將有關系的實體用線連接上,線上畫菱形。 這是資料庫ER圖的規定,沒有什麼原因,平行四邊形ER中沒有。
在ER圖中有如下四個成分:
矩形框:表示實體,在框中記入實體名。
菱形框:表示聯系,在框中記入聯系名。
橢圓形框:表示實體或聯系的屬性,將屬性名記入框中。對於主屬性名,則在其名稱下劃一下劃線。
連線:實體與屬性之間;實體與聯系之間;聯系與屬性之間用直線相連,並在直線上標注聯系的類型。(對於一對一聯系,要在兩個實體連線方向各寫1; 對於一對多聯系,要在一的一方寫1,多的一方寫N;對於多對多關系,則要在兩個實體連線方向各寫N,M。)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ER圖
Ⅳ 做資料庫er圖的步驟
1、分析你所要描述的對象,也就要要進行需求分析,因為你做的系統不一樣,同樣的東西,可能描述得也不一樣,比如:做一個工資系統,和做一個人事管理系統,對於工資這個實體,他的描述就完全不一樣。
2.把你所了解的實體及其屬性,一個個的理出來,比如說:教師,班級,學生,院系等實體,那麼教師有什麼屬性呢,學生有什麼屬性呢,教師(教師號,姓名,性別,院系,職稱,聯系電話。。。),學生(學號,姓名,性別,院系,班級,電話。。。。)
3、把實體與實體間得聯系整理一下,比如,教師與學生,它是一個多對多的關系(n:m),通過什麼途徑建立聯系呢,當然是通過授課,那麼他們的聯系就是」授課「
4、最後建立er圖,把實體以矩形描述,屬性用橢圓型描述,聯系用菱形描述,然後把這些對象連接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ER圖。當然也可以用圖表的方式來描述它(顯得緊湊美觀)。
Ⅳ 資料庫單個實體為什麼能畫ER圖
資料庫是軟體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若能在資料庫工程中好好利用 ER 圖,便能讓您生成高質量的資料庫設計,用於資料庫創建,管理和維護,也為人員間的交流提供了具意義的基礎。
Ⅵ 資料庫模型圖和ER圖區別是什麼
ER圖是屬於概念模型它與具體的DBMS無關。
從你的截圖上來看,截圖里的所說的資料庫模型圖是不準確的,正確的是ER模型轉換為關系模型。
因為ER圖是屬於概念設計階段,它的下一階段就是轉換成關系模型,也就說與具體的DBMS有關。
下面是資料庫設計的常見四階段:
第一階段:用戶需求分析;
第二階段:概念設計(即E-R模型); 與具體的DBMS無關
第三階段:關系模型; 與具體的DBMS有關
第四階段:物理模式。
Ⅶ 資料庫中實體集聯系圖即E/R圖
e就是實體,r就是關系
er圖就是實體關系圖,形象的表示實體之間的聯系。設計資料庫時要區分出一個個的實體,它們之間由鍵進行關聯。
Ⅷ 資料庫 ER圖是什麼意思啊
ER圖是基於ER模型(實體關系模型)畫的,屬於概念模型,是對現實世界的實體及其之間關系的抽象。
資料庫表是屬於數據模型,用來描述數據的結構關系。
通常我們資料庫的設計要經過下面這個過程:
現實世界-〉概念模型-〉數據模型
一般項目的設計中,首先通過需求分析的人員根據客戶抽象出 ER圖,然後由資料庫的設計人員根據ER圖和用戶對查詢等方面的需求設計出資料庫的表結構,以及相關的視圖和索引。
Ⅸ 資料庫畫er圖
方法/步驟
首先要了解ER圖的核心要素:實體,屬性,關系;實體就是一個個對象,比如貓;屬性就是實體所有的某個屬性,比如貓的性別;關系就是實體和實體之間或者實體內部之間的關系。
以同樣的方式定義課程實體,然後建關系表,拖進關系線段,連接兩個實體,注意兩頭都是紅色才是真正的連接起來了。會自動在關系屬性里建立起連接,如下圖所示:
到目前為止關系ER圖就畫完了,這種圖ER圖算是比較正規的一種了,比上面畫的那一種要正規許多。當然,如果還想在專業化一些,可以用PowerDesign來繪制ER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