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主板配置怎麼看好壞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主板配置怎麼看好壞

發布時間: 2022-08-24 08:43:31

Ⅰ 選擇主板主要看什麼參數

1、主板結構

所謂主板結構就是根據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狀,所使用的電源規格等制定出的通用標准,所有主板廠商都必須遵循。

主板結構分為AT、Baby-AT、ATX、MicroATX、LPX、NLX、FlexATX、EATX、WATX以及BTX等結構。

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主板結構,已經淘汰;而LPX、NLX、FlexATX則是ATX的變種,多見於國外的品牌機,國內尚不多見;

EATX和WATX則多用於伺服器/工作站主板;ATX是市場上最常見的主板結構,擴展插槽較多,PCI插槽數量在4-6個,大多數主板都採用此結構;

MicroATX又稱MiniATX,是ATX結構的簡化版,就是常說的「小板」,擴展插槽較少,PCI插槽數量在3個或3個以下,多用於品牌機並配備小型機箱;而BTX則是英特爾制定的最新一代主板結構,但尚未流行便被放棄,繼續使用ATX。

2、晶元組

晶元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組成部分,幾乎決定了這塊主板的功能,進而影響到整個電腦系統性能的發揮。按照在主板上的排列位置的不同,通常分為北橋晶元和南橋晶元。

北橋晶元提供對CPU的類型和主頻、內存的類型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糾錯等支持。南橋晶元則提供對KBC(鍵盤控制器)、RTC(實時時鍾控制器)、USB(通用串列匯流排)、UltraDMA/33(66)EIDE數據傳輸方式和ACPI(高級能源管理)等的支持。

其中北橋晶元起著主導性的作用,也稱為主橋(HostBridge)。

3、擴展槽

擴展插槽是主板上用於固定擴展卡並將其連接到系統匯流排上的插槽,也叫擴展槽、擴充插槽。擴展槽是一種添加或增強電腦特性及功能的方法。

擴展插槽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是決定一塊主板好壞的重要指標。有多種類型和足夠數量的擴展插槽就意味著今後有足夠的可升級性和設備擴展性,反之則會在今後的升級和設備擴展方面碰到巨大的障礙。

4、主要介面

硬碟介面:硬碟介面可分為IDE介面和SATA介面。在型號老些的主板上,多集成2個IDE口,通常IDE介面都位於PCI插槽下方,從空間上則垂直於內存插槽(也有橫著的)。而新型主板上,IDE介面大多縮減,甚至沒有,代之以SATA介面。

軟碟機介面:連接軟碟機所用,多位於IDE介面旁,比IDE介面略短一些,因為它是34針的,所以數據線也略窄一些。

COM介面(串口):大多數主板都提供了兩個COM介面,分別為COM1和COM2,作用是連接串列滑鼠和外置Modem等設備。

COM1介面的I/O地址是03F8h-03FFh,中斷號是IRQ4;COM2介面的I/O地址是02F8h-02FFh,中斷號是IRQ3。由此可見COM2介面比COM1介面的響應具有優先權,市面上已很難找到基於該介面的產品。

5、主板平面

主板的平面是一塊PCB(印刷電路板),一般採用四層板或六層板。相對而言,為節省成本,低檔主板多為四層板:主信號層、接地層、電源層、次信號層,而六層板則增加了輔助電源層和中信號層,因此,六層PCB的主板抗電磁干擾能力更強,主板也更加穩定。

(1)主板配置怎麼看好壞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在電路板下面,是4層有致的電路布線;在上面,則為分工明確的各個部件:插槽、晶元、電阻、電容等。

當主機加電時,電流會在瞬間通過CPU、南北橋晶元、內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介面以及主板邊緣的串口、並口、PS/2介面等。隨後,主板會根據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來識別硬體,並進入操作系統發揮出支撐系統平台工作的功能。

主要種類

1、標准尺寸的主板:IBMPC/A機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採用AT結構布局。

BabyAT: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很多原裝機的一體化主板首先採用此主板結構。

2、ATX:改進型的AT主板,對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優化,有更好的散熱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專門的ATX機箱使用。

3、BTX:是ATX主板的改進型,它使用窄板(Low-profile)設計,使部件布局更加緊湊。針對機箱內外氣流的運動特性,主板工程師們對主板的布局進行了優化設計,使計算機的散熱性能和效率更高,雜訊更小,主板的安裝拆卸也變得更加簡便。

BTX在一開始就制定了3種規格,分別是BTX、MicroBTX和PicoBTX。3種BTX的寬度都相同,都是266.7mm,不同之處在於主板的大小和擴展性有所不同。

一體化(Allinone)主板:集成了聲音,顯示等多種電路,一般不需再插卡就能工作,具有高集成度和節省空間的優點,但也有維修不便和升級困難的缺點,在原裝品牌機中採用較多。

4、NLX:Intel最新的主板結構,最大特點是主板、CPU的升級靈活方便有效,不再需要每推出一種CPU就必須更新主板設計此外還有一些上述主板的變形結構,如華碩主板就大量採用了3/4BabyAT尺寸的主板結構。

Ⅱ 如何分辨電腦配置好壞

分辨電腦配置最重要的就是主板和三大硬體,內存、處理器、顯卡。其中有較強的專業性,自己看不準的話還是找個懂電腦的朋友幫忙看吧。

Ⅲ 怎麼看電腦主機配置好壞

方法/步驟
cpu處理器,電腦的大腦核心部位,處理器的搭配可以看出一台電腦整體的檔次,CPU有雙核的四核的八核的,我們都知道八核的比四核的快多了 處理器越高用起來速度越快。
買電腦時怎麼看電腦配置好壞
看主板,主板同樣也是電腦的核心部件,一般都用華碩的就可以了,不要選擇一些沒聽過的雜牌子,後期死都不知道咋死的,華碩的主板一般來說穩定性超頻能力,用料做工都比較好。
買電腦時怎麼看電腦配置好壞
還有內存,內存就主要就看容量的大小以及品牌,內存容量用4g就可以滿足了,當然4g以上就更好了,游戲的時候也比2g的好多了,內存大運行起來也快啊。
買電腦時怎麼看電腦配置好壞
顯卡,先看顯卡的參數顯卡的晶元決定顯卡的打字主要就是看顯卡的顯存與位寬以及核心頻率顯存頻率的,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散熱,目前一般顯卡顯示的內存就是五百多m,位寬為128。顯卡的數值是越大性能越好,所以在購買的時候可以購買數值大一些的,500多也夠用了。
買電腦時怎麼看電腦配置好壞
還有就是硬碟,電腦硬碟主要看的就是容量,目前標配的硬碟容量是五百g,或者五百g以上,硬碟重要的一點就是硬碟的轉速,轉速越高的硬碟讀取速度越快,目前常見的硬碟多數是5400主流7200轉,但是價格一般都不便宜。
買電腦時怎麼看電腦配置好壞
電腦顯示屏,顯示器主要看個人喜好大小以及看著舒服就好,一般建議買品牌的,顯示器一般不怎麼貴,不要買雜牌子的用著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問題,比如我的那個雜牌子的顯示器用了不到半年,屏幕出現了幾道綠色的線條橫在屏幕上,結果是越用線越多,前段時間黑屏了,後來買了個品牌的感覺還不錯。
買電腦時怎麼看電腦配置好壞
7
看電腦配置的方法,打開電腦在桌面上找到「我的電腦」,單機滑鼠右鍵現在選項最下方的屬性。點擊選項中的屬性進入設備管理器,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台電腦的基本信息,以及配置什麼的了。

Ⅳ 怎麼直接判斷電腦配置的好壞

就描述,判斷辦法如下,
1.看cpu和顯卡是否滿足您的需求(決定性能)
2.看主板和電源品牌。(決定壽命)
3.對於穩定性有要求的,再看內存和硬碟品牌(決定穩定性)。
以上,不懂繼續問,滿意請採納。

Ⅳ 電腦主板怎麼看好壞

主板好壞的三大判斷方向:
1、用料情況:包括電容、電感等主要主板元器件。
2、功能型電路:各種能夠給主板增強基礎功能或者附加上特
殊功能的電路設計。
3、容易體現問題的細節。(如常見的偷工減料點)
很多人還喜歡談一個「做工」的指標,其實嚴格的說「做工」指的是工廠加工產品時所採用的加工工藝,這是一般人很難接觸到的。比如「波峰焊技術」、「雙波峰焊技術」、「油墨阻焊技術」、「制具阻焊技術」等,這些才是真正的「做工」,一般人所說的「做工」其實往往談的是「用料」。因為真正的做工技術離大家的生活太遠
品牌---關鍵體現在服務
品質
價格

Ⅵ 怎麼判斷電腦配置的優劣

這個得有一定的經驗才能分辨,這種事情靠這里一言兩語是肯定說不清的,首先你平時得多了解一下電腦的硬體常識,至少先得搞清楚你自己的配置是什麼,很多人買了電腦多年都不知道自己當時買的是什麼配置,這種情況肯定是不行的,然後你還需要了解各種硬體型號的搭配以及性能高低,還需要知道這種配置的檔次,要清楚的了解當下主流的配置是什麼,很多理論需要你平時積累,比如說i3,i5,i7分別對應低中高檔次CPU,但這個理論只符合當下主流級別的型號,以前老型號的i7性能可比不了如今的i5,這個就是區別,還有網上奸商一直用來騙小白的i7或者i9級CPU配置千萬不能買,這種都是洋垃圾,i7就是i7,i9就是i9,CPU沒有所謂的級。

Ⅶ 電腦主板的好壞怎麼看

電腦主板的好壞怎麼看

主板質量怎麼看,如何看主板做工

主板作為電腦核心平台,在電腦穩定性與性能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電腦各個硬體的互通橋梁。由於決定主板性能主要由主板晶元組決定,目前主流品牌主板也多數採用相同的晶元組,所以對比主板很重要的一環「比做工」與技術。

怎樣使用主板診斷卡?主板診斷卡

從主板外觀上看,主板PCB的優劣主要是觀察其印刷電路部分走線是否清晰明了,線路布局是否合理,PCB基板是否平整無變形等等,而常常被大家掛在嘴邊的PCB顏色一般是為了醒目,是一種包裝,它和做工優劣是沒有關系的主板的用料一般指的是供電系統的電容供電模塊以及接插件等一些主板上的元件名牌元件價格比雜牌元件價格要高許多前面也提到,主板多數就是在這些地方上拉開成本差距的一般做工好的品牌元件就擁有更好的使用性能電氣性能並且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DIY裝機如何安裝主板 從零開始學

主板供電模塊關乎整機穩定性

一塊主板的供電部分對電腦的穩定性和超頻能力影響非常大供電模塊可以分為CPU供電模塊內存供電模塊顯卡供電模塊等

以CPU供電模塊為例,採用更多相數(一般兩個場效應管1個電感線圈和兩顆電容組成單相供電)的設計能夠獲得更好的濾波性能,更大功率的輸出以及更低的發熱量就好像兩個人(兩相供電)和4個人(4相供電)擔500斤(供電電流)的東西,前者每個人累而且不能支撐太久,如果長期從事這項工作,人的身體會拖垮,就會出很多毛病(不穩定);後者的每個人輕松很多而且也能工作很長時間,再加100斤重量都能承受(超頻)我們再把這種思路延伸一下,如果每一個主要部件都設置了獨立的供電模塊,部件的穩定性以及超頻能力會更好但事實上有些廠商為了降低主板的成本,會把多個部件共用一個供電模塊或者直接採用主機電源供電,這對於主板穩定性肯定有影響。

技嘉主板怎麼樣 技嘉主板好用嗎

主板做工大致上可以從其外觀上看,看主板的光滑程度、看PCB印刷、看電容等器件焊接工藝等等。一般一線品牌的主板做工都是比較不錯的,但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一線品牌低端產品多數是代工產品,質量上可能還不如二線好點的主板。另外,那些網上研究哪個主板好哪個主板不好,其實是基於超頻、基於能支持最大多少多少的CPU的。由於需要兼顧的面比較廣,自不然對主板電路要求就復雜了,反而會影響到其穩定性,所以說,目前網上的對主板的評述,很多都是不盡全面的,當然,包括我的這個評論。因為,真的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明白。

主板性能高低怎麼看

在前面我們已經也介紹過,決定主板性能主要由主板晶元組決定,但主板作為一個整體,影響性能的肯定還有主板做工以及用料等。通過綜合因素來決定一塊主板的檔次與質量。

Ⅷ 主板的好壞怎麼看

一:看品牌
二:看主板上的晶元組,目前桌面常見的晶元組有三家:INTEL、AMD(ATI)和NVIDIA。NVIDIA的晶元組大多集成了顯卡,並支持SLI,對兩家的CPU各有支持。晶元組往往對主板性能好壞決定很大,記著新的總比舊的好就行了。
三:看價格和做工,主板的好壞,做工固然重要。但價格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有些主板好是好,但價格就不那麼美好了,沒有價格優勢,即使再好的主板做工也只是噱頭罷了。
做工方面又分為以下幾點:
1:看幾層PCB板,當然也不是越厚越好,但總不能說只有3層,4層吧?
2:看供電系統,這個要數一下主板上的電感有多少個,現在大多使用鐵素體電感,因此也很容易數的。當然你要考慮進去有些主板是帶有內存控制器的,因此內存控制器會需要一個單獨的供電。每個供電鐵素體電感都會有MOS管和電容搭配,看MOS管的數量有多少,看電容是全固態還是液態的。這些都是做工好壞的差異。
3:看散熱系統,散熱系統一般不宜過於龐大,一體式最好。MOS管附近和南北橋晶元(P55無北橋)上最好有散熱。
4:看硬體介面支持,包括PCI-E口,S-ATA口,磁碟RAID陣列,內存口,CPU介面。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5:看對超頻的支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