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資料庫三個結構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資料庫三個結構

發布時間: 2022-08-24 07:49:04

A. 資料庫的三層結構是什麼

從資料庫管理系統角度來看,資料庫系統通常採用三級模式結構;這是資料庫管理系統內部的系統結構。從資料庫最終用戶角度看,資料庫系統的結構分為單用戶結構、主從式結構、分布式結構、客戶/伺服器、瀏覽器/應用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多層結構等,這是資料庫系統外部的體系結構。
我知道的就這么多希望能幫到你。

B. 資料庫系統都有哪三級模式結構其優點是什麼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和優點如下:

(1)模式:模式也稱邏輯模式或概念模式。

優點: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

(2)外模式:外模式也稱用戶模式。

優點:它是資料庫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資料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3)內模式:內模式也稱存儲模式。

優點: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內模式.它是數據物理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是數據在資料庫內部的表示方式。

C. 資料庫的基本結構

資料庫的基本結構分三個層次,反映了觀察資料庫的三種不同角度。
以內模式為框架所組成的資料庫叫做物理資料庫;以概念模式為框架所組成的數據叫概念資料庫;以外模式為框架所組成的資料庫叫用戶資料庫。
⑴ 物理數據層。
它是資料庫的最內層,是物理存貯設備上實際存儲的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是原始數據,是用戶加工的對象,由內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處理的位串、字元和字組成。
⑵ 概念數據層。
它是資料庫的中間一層,是資料庫的整體邏輯表示。指出了每個數據的邏輯定義及數據間的邏輯聯系,是存貯記錄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資料庫所有對象的邏輯關系,而不是它們的物理情況,是資料庫管理員概念下的資料庫。
⑶ 用戶數據層。
它是用戶所看到和使用的資料庫,表示了一個或一些特定用戶使用的數據集合,即邏輯記錄的集合。
資料庫不同層次之間的聯系是通過映射進行轉換的。

D. 資料庫系統的組成部分包括哪3個方面

資料庫系統的組成部分包括軟體、資料庫和數據管理員。

(1)資料庫

是指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可共享的數據的集合。資料庫中的數據按一定的數學模型組織、描述和存儲,具有較小的冗餘,較高的數據獨立性和易擴展性,並可為各種用戶共享。

(2)軟體

包括操作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及應用程序。資料庫管理系統是資料庫系統的核心軟體,是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工作,解決如何科學地組織和存儲數據,如何高效獲取和維護數據的系統軟體。

(3)數據管理員:主要有4類

第一類為系統分析員和資料庫設計人員,第二類為應用程序員,第三類為最終用戶,第四類用戶是資料庫管理員,負責資料庫的總體信息控制。

(4)資料庫三個結構擴展閱讀

資料庫系統的基本要求:

1、能夠保證數據的獨立性。數據和程序相互獨立有利於加快軟體開發速度,節省開發費用。

2、冗餘數據少,數據共享程度高。

3、系統的用戶介面簡單,用戶容易掌握,使用方便。

4、能夠確保系統運行可靠,出現故障時能迅速排除;能夠保護數據不受非受權者訪問或破壞;能夠防止錯誤數據的產生,一旦產生也能及時發現。

E.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指什麼

三級模式結構:外模式、模式和內模式
一、模式(Schema)
定義:也稱邏輯模式,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模式;
② 是資料庫數據在邏輯級上的視圖;
③ 資料庫模式以某一種數據模型為基礎;
④ 定義模式時不僅要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如數據記錄由哪些數據項構成,數據項的名字、類型、取值范圍等),而且要定義與數據有關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義這些數據之間的聯系。
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定義:也稱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戶模式,是資料庫用戶(包括應用程序員和最終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資料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可以有多個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戶視圖;
③ 外模式是保證數據安全性的一個有力措施。
三、內模式(Internal Schema)
定義:也稱存儲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數據物理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是數據在資料庫內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記錄的存儲方式是順序存儲、按照B樹結構存儲還是按hash方法存儲;索引按照什麼方式組織;數據是否壓縮存儲,是否加密;數據的存儲記錄結構有何規定)。
理解:
①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內模式;
② 一個表可能由多個文件組成,如:數據文件、索引文件。
它是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對資料庫中數據進行有效組織和管理的方法
其目的有:
① 為了減少數據冗餘,實現數據共享;
② 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F. 資料庫系統結構定義為三級模式結構分別是什麼

資料庫系統結構定義為三級模式結構分別是什麼
三級模式結構:外模式、模式和內模式
一、模式(Schema)
定義:也稱邏輯模式,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

G. 什麼是資料庫系統結構的三級結構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是指資料庫系統是由模式外模式內模式三級構成的


(1)模式:模式也稱邏輯模式概念模式,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模式。

(2)外模式 外模式也稱用戶模式,它是資料庫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資料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

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個資料庫可以有多個外模式。

(3)內模式 內模式也稱存儲模式。它是數據物理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是數據在資料庫內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記錄的存儲方式是順序結構存儲還是B樹結構存儲;索引按什麼方式組織;數據是否壓縮,是否加密;數據的存儲記錄結構有何規定等。

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內模式。

H. 資料庫系統一般分為三級模式結構,此結構為哪三級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是指資料庫系統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內模式三級構成的。

(1)模式 模式也稱邏輯模式或概念模式,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

模式實際上是資料庫數據在邏輯級上的視圖。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模式。定義模式時不僅要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而且要定義數據之間的聯系,定義與數據有關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2)外模式 外模式也稱用戶模式,它是資料庫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是資料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 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個資料庫可以有多個外模式。應用程序都是和外模式打交道的。外模式是保證資料庫安全性的一個有力措施。每個用戶只能看見和訪問所對應的外模式中的數據,資料庫中的其餘數據對他們是不可見的。

(3)內模式 內模式也稱存儲模式,一個資料庫只有一個內模式。它是數據物理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是數據在資料庫內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記錄的存儲方式是順序結構存儲還是B樹結構存儲;索引按什麼方式組織;數據是否壓縮,是否加密;數據的存儲記錄結構有何規定等。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