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EPS數據版本有哪六個版本
EPS(Economy Prediction System)全球統計數據/分析平台是北京福卡斯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BFIT)投資500餘萬元傾力打造的專業數據服務平台。
北京福卡斯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BFIT)是國內專業的數據、信息和軟體服務提供商, BFIT 始終堅持服務第一、技術領先的理念,自創立以來,憑借先進的軟體開發技術和完善的數據服務,深受廣大用戶歡迎。
其自主開發的EPS數據平台被冠以「國內首家專業數據+分析預測平台」,在業界引起強烈關注。
在數據領域,EPS數據平台已建成一系列專業資料庫,其中包括:
世界貿易資料庫(World Trade Data)
世界能源資料庫(World Energy Data)
世界宏觀經濟資料庫(World Macro Economy Data)
世界經濟發展資料庫(World Economy Development Data)
歐亞經濟發展資料庫(Euro-Asia Economy Development Data)
中國工業企業資料庫(China Instry Business Performance Data)
中國工業產品產量資料庫(China Instry Proct Output Data)
中國貿易資料庫(China Trade Data)
中國宏觀經濟資料庫(China Macro Economy Data)
中國金融資料庫(China Finance Data)
中國科技資料庫(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ta)
中國衛生資料庫(China Health Data)
重慶社會發展資料庫(Chongqing Social Development Data)
中國農業資料庫(China Agriculture Data)
中國教育資料庫(China Ecation Data)
世界教育資料庫(World Ecation Data)
中國區域經濟資料庫(China Regional Economy Data)
中國旅遊資料庫(China Tourism Data)
中國財政資料庫(China Fiscal and Economic Data)
中國城市資料庫(China City Data)
中國上市公司資料庫(China Listed Company Database)
中國大型工業企業資料庫(China Large Instrial Enterprise Database)
即將上線資料庫:
② 世界三大農業文獻資料庫是指什麼
世界三大農業文獻資料庫:
CABI的「農業和自然資源資料庫」—CAB ABSTRACTS
FAO的「國際農業科技情報系統」—AGRIS
NAL的「農業聯機檢索資料庫」—AGRICOLA
(一)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文摘(CABI)
歷史沿革:1928--85.8月,英聯邦農業局,簡稱CAB; 1985.9--93.5月,英聯邦國際農業局,簡CABInternational;1993.6起更名為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簡稱CABI;2000年改為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CABI)。
CABI的宗旨:通過傳播、應用和研究農業和生物科學,以信息產品支持農業、林業、人類健康、自然資源管理等領域,為人類健康服務。目前,加入該組織的成員國達41個,中國於1995年8月正式成為CABI成員國。
目前,CABI出版編輯和維護著兩個大型資料庫:農業和自然資源資料庫(CAB ABSTRACTS)和人類健康與營養資料庫(GLOBAL HEALTH),而它的許多產品都是從這兩個資料庫衍生而成。
(二)AGRIS光碟資料庫
AGRIS光碟資料庫是由AGRIS協調中心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所屬的國際農業科技情報系統編輯的書目資料庫。該資料庫涉及的學科範圍包括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食品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農業工程、人口、經濟、法律、教育等。其文獻來源於146個AGRIS國家中心及22個國際組織提供的期刊論文、科技報告、會議文獻,同時也收錄少量的專利、技術標准等。
(三)AGRICOLA光碟資料庫
AGRICOLA資料庫是由美國農業圖書館(NAL)、食品與營養信息中心(FNIC)、美國農業經濟文獻中心(AAEDC)等機構聯合編輯的資料庫。該資料庫除光碟外,還可以通過DIALOG和BRS等聯機系統檢索該資料庫文獻。AGRICOLA對應的印刷本是美國《農業文獻題錄》(Bibliography
of Agriculture,簡稱
B of
A),創刊於1942年,月刊。
③ 國外權威的農業經濟學期刊有哪些
目前國內認可的國外期刊資料庫有 SSCI, SCI,EI
SSCI[1]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是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索引。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創辦出版的引文資料庫。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SCI最為重要。
EI檢索,EI檢索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全球范圍內的一個資料庫,類似中國的知網。 但是EI可不是什麼文章都錄入的,被錄入的文章都代表著權威與高質量。所以EI被稱為全球核心,被每個國家認可。一般用作:碩士畢業、博士畢業、評副教授、評正教授使用。作者在國際會議或者國際雜志上發表論文被EI收錄後,國內一些權威機構可以出具EI收錄證書給作者。
EI檢索就是工程索引:《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簡稱EI)創刊於1884年,是美國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術類綜合性檢索工具。EI檢索每月出版1期,文摘1.3萬至1.4萬條;每期附有主題索引與
作者索引;每年還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還增加了作者單位索引。收錄文獻幾乎涉及工程技術各個領域。例如:動力、電工、電子、自動控制、礦
冶、金屬工藝、機械製造、管理、土建、水利、教育工程等。EI檢索具有綜合性強、資料來源廣、地理覆蓋面廣、報道量大、報道質量高、權威性強等特點。
④ 舉例說明國內外農業資料庫有哪些
摘要 國內外主要農業資料庫有:
⑤ 農業資料庫的相關信息
CABI的「農業和自然資源資料庫」— CAB ABSTRACTS 通過傳播、應用和研究農業和生物科學,以信息產品支持農業、林業、人類健康、自然資源管理等領域,為人類健康服務。目前,加入該組織的成員國達41個,中國於1995年8月正式成為CABI成員國。
目前,CABI出版編輯和維護著兩個大型資料庫:農業和自然資源資料庫(CAB ABSTRACTS)和人類健康與營養資料庫(GLOBAL HEALTH),而它的許多產品都是從這兩個資料庫衍生而成。
FAO的「國際農業科技情報系統」— AGRIS
AGRIS光碟資料庫是由AGRIS協調中心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所屬的國際農業科技情報系統編輯的書目資料庫。該資料庫涉及的學科範圍包括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食品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農業工程、人口、經濟、法律、教育等。其文獻來源於146個AGRIS國家中心及22個國際組織提供的期刊論文、科技報告、會議文獻,同時也收錄少量的專利、技術標准等。
AGRIS光碟資料庫收錄了1975 以來的有關文獻,累計文獻量達320餘萬條,每年新增記錄13萬條左右。1979年起部分數據提供了文摘,文摘語種可能是英文,也可能為西班牙語、法語或其他西文語種。1986年起,DE欄位包含了AGRIS主題詞中的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主題詞。所以,AGRIS中不僅提供了英文主題詞,同時還提供有西班牙語、法語等多語種主題詞,這為利用非英語檢索提供了檢索途徑。
AGRIS對應的印刷本是《農業索引》(Agrindex)
NAL的「農業聯機檢索資料庫」— AGRICOLA
AGRICOLA資料庫是由美國農業圖書館(NAL)、食品與營養信息中心(FNIC)、美國農業經濟文獻中心(AAEDC)等機構聯合編輯的資料庫。該資料庫除光碟外,還可以通過DIALOG和BRS等聯機系統檢索該資料庫文獻。AGRICOLA對應的印刷本是美國《農業文獻題錄》(Bibliography of Agriculture,簡稱 B of A),創刊於1942年,月刊。
該資料庫主題范圍包括農、林、牧、水產、獸醫、園藝、土壤等整個農業科學領域及動物、植物、微生物、昆蟲、生態等生命基礎科學及環境科學、食品科學。引用文獻類型除期刊論文等連續出版物之外,還包括專著、學位論文、計算機軟體、技術報告、專利、聲像資料等。
該資料庫收錄了1970年以來的文獻,累計文獻量達380餘萬條,每年新增記錄11萬條左右。該資料庫以題錄為主,正在向全文資料庫的方向發展。
中國國家農業科學數據共享中心www.agridata.cn
該中心建設是以滿足國家和社會對農業科學數據共享服務需求為目的,立足於農業部門,以數據源單位為主體,以數據中心為依託,通過集成、整合、引進、交換等方式匯集國內外農業科技數據資源,並進行規范化加工處理,分類存儲,最終形成覆蓋全國,聯結世界,可提供快速共享服務的網路體系,並採取邊建設,邊完善,邊服務的原則逐步擴大建設范圍和共享服務范圍。
中國農技網第三方農業技術平台www.24ag.com
借鑒發達國家的農業管理經驗,以農業相關領域的軟體應用開發為先導,把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導入農業,引領中國農業戰略流程的大變革。在立足國家骨幹網構建的覆蓋全國的分布式流媒體伺服器的基礎上,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強化農業信息技術頂層設計,圍繞農技普及和農產品流通,運用多人互動視頻,梳理農業「教育、服務、流通」體系,實現農業「產、供、銷、管」的模式創新,讓農業專家和種養大戶面對面交流,讓供應者和消費者面對面溝通。
⑥ 日本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很小主要是
日本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很小,主要是由於什麼因為日本的土地比較少,所以日本的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也是很小的。
⑦ 日本的農業等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農業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為了彌補此缺點日本使用系統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農業成果也就是單位土地產量世界第一,達到糧食自給率50%只用了56000km²;(1400萬英畝)農地。農業在日本是高補助與保護產業,鼓勵小規模耕作,而不是美國的大規模耕作。尤其稻米是高保護產業,訂定了超高490%關稅阻擋外國米1988年之前還限制進口配額7.2%總消耗量以下。新規則公布後關稅更提高到778%。但是小麥、黃豆之類還是和外國購買,日本也是歐盟最大的糧食出口對象。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漁業國於1989年還曾創下1190萬噸漁獲,從1973年石油危機後,深海魚在日本不受歡迎。淺海魚佔50%總量養殖魚則佔33%以上,最受歡迎的有沙丁魚、金槍魚、螃蟹、牡蠣、秋刀魚、鮪魚和日本鰤魚。日本至今依然有世界最大漁船船隊和全球15%的漁獲量佔有率。
外貿
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日本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確立了貿易立國的發展方針。「入關」後,日本開始取得和其他締約方同樣的平等地位。按照關貿總協定中的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原則,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進行自由貿易,為日本對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創造了有利的國際市場條件。此後,日本對外貿易迅速增長,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亞洲國家和歐盟國家。日本財政年度從當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主要進口商品有:原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食品、原材料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汽車、電器、一般機械、化學製品等。主要貿易對象是中國大陸、美國、東盟、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德國等。日本對華出口減少,是造成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2年9月份,日本對華出口同比減少14.1%。從口紅到汽車,眾多日本品牌無一倖免。其中,日本汽車對華出口同比減少44.5%,汽車零部件也下降了17.5%。中日貿易對中日局勢的反應最為敏感,最新的貿易數據更是進一步揭示了領土爭端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兩國關系惡化將會重創日本經濟。但日本《朝日新聞》刊發評論文章卻認為,日本對華出口減少將會影響中國的就業,同時,在華企業員工的實際收入也會減少。
2014年,日本海外凈資產增加13%,達到366.9萬億日元(約合3萬億美元)。至此,日本已經連續24年為全球最大債權國。
⑧ 農業經濟主要的經濟指標 最新的農業經濟數據在哪裡找
樓上都是扯淡啊 都是代寫論文的。2樓說的也不對,農業部資料庫裡面都是空的。你要是想要出口方面的。去統計局跟商務部。這兩個部門的數據都很新。出口特別是商務部,現在的話就能找到今年6月底數據。而且還有跟往年的對比和分析,很詳細。不明白的話再問我
⑨ 農業經濟問題的資料庫收錄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08)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HSSCD—2004)
⑩ 亞洲農業研究是不是騙子
我在這本雜志上投過, 是合法的,在美國注冊的,有國際刊號。
該雜志已被國際著名資料庫CABI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AGE(農業與應用經濟研究)資料庫http://ageconsearch.umn.e/,納瑞宣大學圖書館,印度農業發展基金會,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熱帶研究所等資料庫和機構收錄和收藏。 至於在中國合法性,,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