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軍服的著裝要求
1 按用途分為A類防塵服(普通型)和B類防塵服(防靜電型)。 2 按款式分為連體式防塵服和分體式防塵服防塵服有連體式防塵服、夾克式防塵服、大衣式防塵服等。 a連體式或分體式應局部結構與整體結構比例協調,各部位線條流暢,造型自然。 b無破損、殘洞、斑點、污物及其他影響服裝穿用的缺損。 c衣領、衣袖上正,對稱部位一致,線頭剪凈,熨燙平整。嚴禁與酸、鹼、油、有機溶劑等腐蝕性及溶解性物品混同運輸,防止日曬雨淋。產品應貯存在於燥通風的庫房;產品應遠離熱源(一般為2m以上);不容許與腐蝕性或溶解性物品同存一庫房。 有效貯存期為三年,三年後應按規定抽樣重檢,合格後可繼續使用。
㈡ 軍裝腰帶怎麼系
1、將腰帶從下往上穿過第一個孔,另一隻手捏住腰帶頭,如下所示。
㈢ 中國儀仗隊軍禮服有哪些配置
2007年7月3日,全軍軍服調整改革工作會議暨新式服裝發放儀式在首都北京隆重舉行。青山環繞,綠草茵茵,三軍儀仗隊身著新式禮服、高擎著八一軍旗走在13支新式服裝展示方隊的最前列。
新式儀仗禮賓服,既與07式軍官禮服保持了基本統一,又凸現了儀仗禮賓服的特點,與舊式禮服相比,更是脫胎換骨般的改進。
與普通軍服一樣,儀仗禮服的顏色也進行了調整。陸軍由過去的棕綠色改為松枝綠,既保持了我軍傳統的綠色,又加入了紅軍、八路軍軍服的顏色。海軍和空軍的軍服顏色改動較小,分別由藏青、藍灰加深為深藏青、深藍灰,使三軍色調更加協調。同新軍服一樣,儀仗禮服整體上還是傳承了解放軍「紅」的元素,包括帽徽、臂章、國防服役章等多處都有體現。
「這次換裝不僅是外觀的變化,更蘊含著穿衣的科學。」總後軍需裝備研究所服裝功效材料研究室主任施楣梧介紹說,三軍儀仗隊禮服和07式軍服一樣,採用的耐久性彈性長絲、滌棉交織布等面料和包芯紗等技術,大大增強了服裝的抗皺性和舒適性。這些材料技術在國際軍服研製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㈣ 小紅軍衣服腰帶怎麼系
准備好紅軍腰帶,腰帶有一個鐵片,兩個固定扣,然後將腰帶沒有扣環的那一段對折,根據自己的腰的大小來調整折的長度,接著把鐵片插入到扣環裡面,鐵片與扣環剛好貼好。然後把固定環弄到貼近中間鐵片的地方,以固定腰帶對折的部分。最後把第二個固定環弄到對折的尾部即可。
㈤ 紅軍的綁腿是怎麼綁的
綁腿為一長布帶(帆布做的較好,較結實的普通布也行),一端是平頭,一端分叉成兩條繩,叉口處要結實,寬度10厘米或更寬,長度1.5—2米長都可。
綁腿的打法是將平頭端從鞋幫開始繞腳腿平裹,每一圈或兩圈可將綁腿翻面,以保證平貼腿面不斷向上打到腿彎處,應站起來打,松緊適度,太緊邁不開步,太松不起作用,打的好的綁腿應將鞋口嚴封,走很長時間也不松。
㈥ 紅軍穿的衣服有幾個顏色的還有黃色的
紅軍的軍裝基本上為灰藍色,但不同的根據地所用的染料有差異,造成軍服顏色有深淺的差別。好象一二方面軍顏色淺些,四方面軍顏色深些。但沒有黃色的。
抗戰初期,八路軍和新四軍軍服顏色,基本與紅軍差不多。但後來因為經濟困難,軍服有來自於繳獲,服裝顏色開始多樣。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軍服顏色並不統一,有很大差別。大塊的說,華東野戰軍和東北野戰軍基本上是黃色系列,而西北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基本上仍然是灰藍色。
㈦ 紅軍時代綁腿帶的方法
紅軍時代的綁腿方法非常容易。首先綁腿帶的尺寸是不固定的,可長可短,沒有嚴格標准。綁腿帶通常是一條長條形的布帶,什麼材質的都可以,但是要結實。最好是帆布的或者純棉的。一端為平頭,一端分叉為兩條繩,叉口處要結實。綁腿帶的寬度為10厘米或者更寬,長度為1.5-2米。
打綁腿的時候最好站起來打,打的時候要注意松緊適度,太緊會邁不開步,太松則不起作用,打的好的綁腿應將鞋口嚴封,走很長時間也不松。
(7)紅軍半截服的配置怎麼穿擴展閱讀
打綁腿的作用:
1.二戰時士兵腿上纏上用長布條做成的綁腿,不僅是追逐一種潮流,在實際的行兵打仗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當時士兵行軍全靠兩條腿,士兵在長時間的奔跑或者徒步行軍中,會靜脈血管膨脹,打綁腿則可以起到緩解勞累和疼痛的作用。
2.而且綁腿可以保護士兵在野外樹林、山地作戰中,避免被樹枝、凸起的石頭等鉤掛住,造成行動不便和腿部意外劃傷,可以說這種打綁腿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士兵。
3.再有就是打綁腿在打仗埋伏時,可避免蚊蟲蛇蠍的侵入,在戰士受傷時,綁腿也可以作為救護用品,比如綳帶,或者在野外攀爬時可以暫時作為繩索使用。
㈧ 紅軍服裝是怎樣產生的
我們目前所熟知的紅軍服裝,也就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整個紅軍部隊的統一的軍裝。這套軍裝是在紅軍學校成立後,劉伯承擔任校長之初產生的,時間是1931年底或1932年初,設計者是當時任紅軍學校俱樂部主任的趙品三。
紅軍學校成立之初,學員來自紅軍各部隊。由於紅軍尚無統一的軍裝,因此學員的著裝也是五花八門的。有穿過去的白軍軍裝的,有穿普通百姓裝的,有穿工人裝的,也有穿早期紅軍服的,甚至還有人穿上了打土豪時搞來的女上裝。因此,隊列顯得很不整齊。劉伯承到任後注意到這一點,他了解到俱樂部主任趙品三善書畫,精工藝,就指示他為紅軍學校學員設計一套校服,以統一全校的著裝,並吩咐總務科長楊至成從物資上給予保障。
趙品三經過精心構思,反復繪制草圖,決定軍帽採用八角,以表明紅軍是擁戴列寧的工農群眾的武裝。不過他認為大八角與中國人的身材不相稱,幾經琢磨,最後確定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小八角軍帽。軍服的樣子,開始是仿照蘇聯紅軍的樣式,設計成緊口套頭,然後將裁好的衣服樣子交給楊至成,由楊至成找裁縫先做了幾套樣服由學員試穿。試穿感到緊口套頭不方便,也不適合我國南方的氣候,就又改成開襟敞口,然後請劉伯承前來審定。劉校長看到頭戴小八角軍帽、身穿新式軍裝的學員後感到十分滿意,當即決定就按這個樣子給全校學員每人做一套。當時正值三次反圍剿勝利之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已宣告成立,紅軍的後勤供應條件也有所改善。學員們很快就穿上了新式的統蘭軍裝。紅軍學校當時是中央蘇區的文化中心,紅軍學校學員整齊威武的隊列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不久,中央蘇區各部隊都紛紛效法紅軍學校,穿上了這種式樣的軍裝。從此,紅軍就有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統一的軍裝。
㈨ 紅軍服裝的顏色
是灰藍色。
上世紀20年代末,隨著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和「擴紅」運動的展開,中國工農紅軍隊伍迅速擴大,從作戰和管理等方面服裝統一的必要性也日益顯現。
1929年3月長汀長嶺寨一戰後,紅四軍前委為提振士氣,決定趕制4000套正規的紅軍軍裝,從而使紅軍首次在一個軍的范圍內有了統一的服裝。
1929年3月,長嶺寨一戰後,紅四軍乘勝解放了閩西重鎮長汀城和周圍的農村。當時長汀人口約2萬人,物產豐富,富商雲集,手工作坊遍布城鄉,有很好的經濟基礎。
解放長汀後,紅四軍沒收了10餘家反動豪紳的財產,並向資本千元以上的商人籌借軍餉,共籌得5萬余元。 「給養已不成問題,士氣非常振奮。 」紅四軍前委決定給每位指戰員4塊光洋軍餉。
同時考慮到紅四軍自創建以來,軍裝各式各樣,相當破舊,急需更換。前委決定利用這些軍餉和長汀良好的縫紉、印染條件,趕制4000套軍裝。長汀秘密工會協助紅四軍後勤供給部購置布匹。
當時商店沒有灰布,後勤供給部就與染布坊聯系,幫助把布匹染成灰色,然後將個體分散的裁縫工人和一家專做軍裝的裁縫廠組織起來,在南門街鄭屋成立了紅軍臨時被服廠(後來發展成為中華蘇維埃被服廠)。
由於時間緊,數量多,工人少,機器不夠用,臨時被服廠兩班倒,每班8小時,日夜加班趕制,當時共有裁縫師傅20多人、縫紉機12台。軍服款式仿照蘇聯紅軍的軍裝(中山裝式,下有兩個口袋)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進行縫制,然後在軍衣的領子上縫上兩塊紅布領章、八角帽前縫上五角星。
由於此時適逢列寧逝世5周年,為緬懷列寧的豐功偉績,紅四軍前委決定將4000套灰色軍衣的紅領章上都綴上黑邊,表示紀念。這是紅軍史上唯一的紅領章上綴有黑邊的軍裝。新軍裝的顏色是灰色的,每一套有一副裹腿和一頂有紅星的軍帽。
紅四軍幹部戰士穿上新軍裝,士氣大增,在南寨廣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典禮,以整齊威武的軍容,接受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領導檢閱。
毛澤東曾作演講,其中說道:「紅軍軍服領口上的兩個紅領章代表兩面紅旗。」陳毅則對軍服的顏色做了說明:「灰藍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和遼闊的大地。」這也是紅軍首次在一個軍的范圍內有了統一的服裝。
(9)紅軍半截服的配置怎麼穿擴展閱讀:
紅四軍換上新軍裝後不久,中央蘇區各部隊也陸續穿上了這種式樣的軍裝。 1932年以後,各地紅軍著裝的軍服基本上趨向一致。
上衣為灰色中山裝;軍帽是八角帽,帽徽為紅布五角星;軍上衣是立翻領,4個帶蓋加扣的明兜,領口上綴一副紅布領章;下衣是有插手口袋的西裝式軍褲,打綁腿。但由於受經濟條件的制約,紅軍軍服樣式雖然逐漸統一,布料、顏色還不盡相同。
紅軍服裝的顏色多為灰色,但也有不同的顏色。比較典型的是紅二軍團的軍裝:紅七師為灰色軍服,紅八師為青色軍服,紅九師為藍色軍服。
㈩ 紅軍的衣服怎麼穿
紅軍的衣服:直接穿上上衣和褲子,紐扣要對應的扣好,腰間綁上腰帶,注意腰帶不能太寬松,要稍微收緊一些,如果有袖章的話,袖章要戴在右手的手臂上。
孩子穿的話,孩子穿完後,家長要注意幫助孩子整理下衣服,避免衣服太褶皺,讓孩子能保持好的儀表。如果有配套的帽子的話,也是要戴上的,還有綁帶要正確的綁。綁帶的是繞著結尾的,有兩種繞法,一種是1圈圈由下往上纏,纏完頭拽進即可,另一種是由中間起繞,由下往上對纏,最後兩頭一緊就行了。
注意
紅軍服是紅色歷史的代表,紅色文化的象徵,穿戴紅軍服紅軍帽應嚴肅規范,著裝整齊,嚴禁胡亂穿戴,一切有損形象的穿戴和行為都屬於違法行為,任何人都有義務制止。
1、穿戴紅軍服應帽檐朝前,五角星的位置應該在額頭正上方,嚴禁不規范、隨意的帶帽行為;
2、紅軍服袖章應該統一佩戴在左手臂靠肩的位置,穿戴整齊;
3、穿紅軍服應該將所有紐扣系好,注意軍容軍貌;
4、腳套和綁腿應該扎在膝蓋以下褲腳的位置;
5、參加學習培訓時腰帶應系在腰部位置,不要忘了系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