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6年全國計算機二級access怎麼備考
備考Access先要掌握一些Access的基本知識。
第一步:Access的界面。
在Windows 10操作系統中,依次選擇【開始】|【所有應用】|【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Access2010】命令,便可以啟動Access2010。
Access資料庫的窗口如右圖。除了Windows10窗口的常見組成,如標題欄、功能區、快速訪問工具欄(位於功能區的旁邊)、最大化按鈕、最小化按鈕、關閉按鈕、滾動條和狀態欄(位於窗口底部)等外,Access2010還有一些特殊的屏幕組成。
導航窗格可以幫助您組織資料庫對象,並且是打開或更改資料庫對象設計的主要方式,相當於Access2010以前的Access版本的資料庫窗口。可以最小化導航窗格,也可以把它隱藏,但是不可以在導航窗格前面打開資料庫對象來把它遮擋。
啟動Access 2010後,可以用選項卡工作區代替資料庫窗口來顯示資料庫對象,為了便於日常的交互使用,採用選項卡式工作區將更加方便。使用Access 2010創建的新資料庫默認顯示選項卡,使用早期版本創建的資料庫在默認情況下,使用資料庫窗口。
第二步:資料庫的對象。
在Access 2010資料庫中包含著多種對象,所有查看、輸入和選取資料庫中的信息都是通過資料庫中的對象來完成的。例如,如果要在資料庫中輸入數據,則首先必須有一個用來存儲數據的表對象,然後通過窗體對象來完成數據的輸入;而要選擇這個表中的某些信息,則通過查詢對象來完成;如果要把輸入到表中的數據列印成報表,則應該使用報表對象。
在Access 2010資料庫中,一共有七種類型的對象,它們分別是:表、查詢、窗體、報表、頁、宏和模塊。
表是用來存儲數據的基本對象,它是資料庫的資源中心,是資料庫最基本的組件。資料庫的每一個表都包含有關某個主題的信息,一般來說,對於資料庫中的所有數據,可按照不同的屬性分別設計成不同性質的數據表,存放在各個表對象類型中。表是由列和行組成的二維結構的表格。每一列中顯示某種類型的信息,這列的最上方是列標題,用來描述這個列的信息類型,也叫做欄位名,在欄位名下面這個類型中具體內容的數據為欄位值。在同一行中的所有欄位值構成一條記錄。也就是說,記錄由具體的欄位值構成,一個記錄就是一條獨立的信息。
查詢對象是用來操作資料庫中的記錄對象。利用它可以按照一定的條件或准則從幾個表中篩選出需要操作的欄位,並可以把它們集中起來,形成動態數據集。用戶可以瀏覽、查詢、列印、甚至修改這個動態數據集中的數據。
通過查詢,可以查找和檢索滿足指定條件的數據,包括幾個表中的數據。也可以使用查詢同時更新或刪除幾個記錄,以及對數據執行預定義或自定義的計算。使用查詢可以回答有關數據的特定問題,而這些問題通過直接查看錶數據很難解決。可以使用查詢篩選數據,執行數據計算和匯總數據,還可以使用查詢自動執行許多數據管理任務,並在提交數據更改之前查看這些更改。
查詢是對數據結果、數據操作或者這兩者的請求。可以使用查詢回答簡單問題,執行計算、合並不同表中的數據,甚至添加、更改或刪除表數據。用於從表中檢索數據或進行計算的查詢叫做選擇查詢,用於添加、更改或刪除數據的查詢叫做操作查詢。
還可以使用查詢為窗體或報表提供數據。在設計良好的資料庫中,要使用窗體或報表顯示的數據通常位於幾個不同的表中,通過使用查詢,可以在設計窗體或報表之前組合要使用的數據。
窗體是Access資料庫對象中最具靈活性的一個對象,其數據源可以是表或查詢。
在窗體中可以顯示數據表中的數據,可以把資料庫中的表鏈接到窗體中,利用窗體作為輸入、查看和編輯表中信息的界面。通過在窗體中輸入按鈕,可以控制資料庫程序的執行過程。可以說,窗體是資料庫與用戶進行交互操作的最好界面。可以使用窗體一次一行地輕松查看、輸入和更改數據,也可以使用窗體執行其它操作。
例如,向另一個應用程序發送數據。窗體通常包含鏈接到表中基礎欄位的控制項,當打開窗體時,Access會從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表中檢索數據,然後用創建窗體時所選擇的布局顯示數據。窗體一次只側重於一條記錄,它可以顯示幾個表中的欄位,也可以顯示圖片和其它對象。窗體可以包含一個按鈕,通過單擊這個按鈕,可以列印報表、打開其它對象或以其它方式自動執行任務。
利用報表對象可以把資料庫中需要的數據提取出來進行分析、整理和計算,並把數據以格式化的方式發送到列印機。利用報表不僅可以創建計算欄位,而且還可以對記錄進行分組以便計算出各組數據的匯總等。
在報表中,可以控制顯示的欄位、每個對象的大小和顯示方式,還可以按照所需的方式來顯示相比的內容。用戶可以在一個表或查詢的基礎上來創建一個報表,也可以在幾個表或查詢的基礎上來創建報表。報表具有特定的版面設置,並且可以使用圖表的形式來顯示數據信息。可以使用報錶快速分析數據,或用某種印好的固定格式或其它格式呈現數據。
Access的宏對象是Access資料庫對象的一個對象。
宏是指幾個操作的集合,通過宏可以把幾個操作結合在一起,這在執行宏時就可以自動地執行幾個操作,從而實現執行操作的自動化。
模塊是把Visual Basic的聲明和過程作為一個單元保存的集合,也就是程序的集合。設置模塊對象的過程也就是使用VisualBasic編寫程序的過程。
第三步:對象的操作。
如果要在Access中創建與已有對象類似的對象,可以採用先復制再修改的方法,即先把與之類似的對象復制一份,然後再修改這個對象的副本。
在導航窗格中選擇需要復制的表,用滑鼠右鍵單擊,選擇快捷菜單中的【復制】命令。在導航窗格中的任意位置單擊滑鼠右鍵,選擇快捷菜單中的【粘貼】命令,打開【粘貼表方式】對話框,在對話框中輸入表的名稱,並設置粘貼選項,設置完成後,單擊【確定】按鈕完成粘貼操作。
使用同樣的方法,也可以復制其它對象,如查詢、窗體、報表等,但應該注意的是,復製表之外的其它對象時,出現的只是一個【粘貼為】對話框,用戶只需在對話框中輸入要復制對象的名稱即可。
對於資料庫中已有的對象名稱,應當具有描述性,能說明這個對象的性質。對於不符合要求的名稱,可以重新命名。單擊對象,使之處於選定狀態。再次單擊對象(注意不是雙擊),使之反相顯示,或者用滑鼠右鍵單擊對象名稱,然後從快捷菜單中選擇【重命名】命令。輸入對象的名稱,然後按回車鍵。這時窗口中的對象就被重命名。
如果在資料庫中不需要某些對象,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把它刪除。用滑鼠右鍵單擊對象,然後在出現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刪除】命令,或者,單擊選中這個對象,然後單擊功能區里的【刪除】按鈕,出現確認刪除的消息框。單擊【是】按鈕,即可把對象刪除。
第四步:資料庫的創建。
在Access中創建資料庫系統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Access提供的模板直接創建所需要的資料庫,另外一種方法就是首先創建一個空白資料庫,然後在所創建的空白資料庫中先創建表,最後根據所創建的表來創建查詢、窗體等其它資料庫對象。
啟動Access 2010,在【文件】菜單中選擇【新建】命令,再單擊【空資料庫】選項。在右側的【文件名】文本框中輸入能表明主題的資料庫名稱。單擊資料庫名稱文本框後面的【瀏覽到某個位置來存放資料庫】按鈕,彈出【文件新建資料庫】對話框,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資料庫文件要保存的位置,然後單擊【確定】按鈕。單擊【創建】按鈕即可創建新資料庫。在Access2010中,資料庫文件的擴展名為ACCDB。
Access2010提供了許多資料庫模板。使用一份與自己所需相符的資料庫模板可以使創建更加快捷,同時,這些模板不但美觀,而且更科學。啟動Access 2010,在【文件】菜單中選擇【新建】命令,再單擊【樣本模板】選項。選擇後。出現【可用模板】列表,在此選擇符合自己主題的模板。選擇模板後,即在窗口的右側顯示這個模板的預覽圖,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輸入新的名稱,並選擇文檔的保存位置,單擊【創建】按鈕創建新資料庫。
㈡ 國家計算機二級access上機考試怎麼考,考哪些內容
考綱如下: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考試大綱
二級(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考試大綱
公共基礎知識
基本要求
1. 掌握演算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基本數據結構及其操作。
3. 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演算法。
4. 掌握逐步求精的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5. 掌握軟體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應用相關技術進行軟體開發的能力。
6. 掌握資料庫的基本知識,了解關系資料庫的設計。
考試內容
一、基本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 演算法的基本概念;演算法復雜度的概念和意義(時間復雜度與空間復雜度)。
2. 數據結構的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與存儲結構;數據結構的圖形表示;線性結構與非線性結構的概念。
3. 線性表的定義;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及其插入與刪除運算。
4. 棧和隊列的定義;棧和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及其基本運算。
5. 線性單鏈表、雙向鏈表與循環鏈表的結構及其基本運算。
6. 樹的基本概念;二叉樹的定義及其存儲結構;二叉樹的前序、中序和後序遍歷。
7. 順序查找與二分法查找演算法;基本排序演算法(交換類排序,選擇類排序,插入類排序)。
二、程序設計基礎
1. 程序設計方法與風格。
2. 結構化程序設計。
3.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對象,方法,屬性及繼承與多態性。
三、軟體工程基礎
1. 軟體工程基本概念,軟體生命周期概念,軟體工具與軟體開發環境。
2. 結構化分析方法,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
3. 結構化設計方法,總體設計與詳細設計。
4. 軟體測試的方法,白盒測試與黑盒測試,測試用例設計,軟體測試的實施,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和系統測試。
5. 程序的調試,靜態調試與動態調試。
四、資料庫設計基礎
1. 資料庫的基本概念: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系統。
2. 數據模型,實體聯系模型及E-R圖,從E-R圖導出關系數據模型。
3. 關系代數運算,包括集合運算及選擇、投影、連接運算,資料庫規范化理論。
4. 資料庫設計方法和步驟: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相關策略。
考試方式
1. 公共基礎知識的考試方式為筆試,與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的筆試部分合為一張試卷。公共基礎知識部分佔全卷的30分。
2. 公共基礎知識有10道選擇題和5道填空題。
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
基本要求
1. 具有資料庫系統的基礎知識。
2. 基本了解面向對象的概念。
3. 掌握關系資料庫的基本原理。
4. 掌握資料庫程序設計方法。
5. 能使用Access建立一個小型資料庫應用系統。
考試內容
一、 資料庫基礎知識
1. 基本概念:
資料庫,數據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類和對象,事件。
2. 關系資料庫基本概念:
關系模型(實體的完整性,參照的完整性,用戶定義的完整性),關系模式,關系,元組,屬性,欄位,域,值,主關鍵字等。
3. 關系運算基本概念:
選擇運算,投影運算,連接運算。
4. SQL基本命令:
查詢命令,操作命令。
5. Access系統簡介:
(1)Access系統的基本特點。
(2)基本對象:表,查詢,窗體,報表,頁,宏,模塊。
二、資料庫和表的基本操作
1. 創建資料庫:
(1)創建空資料庫。
(2)使用向導創建資料庫。
2. 表的建立:
(1)建立表結構:使用向導,使用表設計器,使用數據表。
(2)設置欄位屬性。
(3)輸入數據:直接輸入數據,獲取外部數據。
3. 表間關系的建立與修改:
(1)表間關系的概念:一對一,一對多。
(2)建立表間關系。
(3)設置參照完整性。
4. 表的維護:
(1)修改表結構:添加欄位,修改欄位,刪除欄位,重新設置主關鍵字。
(2)編輯表內容:添加記錄,修改記錄,刪除記錄,復制記錄。
(3)調整表外觀。
5. 表的其他操作:
(1)查找數據。
(2)替換數據。
(3)排序記錄。
(4)篩選記錄。
三、查詢的基本操作
1. 查詢分類:
(1)選擇查詢。
(2)參數查詢。
(3)交叉表查詢。
(4)操作查詢。
(5)SQL查詢。
2. 查詢准則:
(1)運算符。
(2)函數。
(3)表達式。
3. 創建查詢:
(1)使用向導創建查詢。
(2)使用設計器創建查詢。
(3)在查詢中計算。
4. 操作已創建的查詢:
(1)運行已創建的查詢。
(2)編輯查詢中的欄位。
(3)編輯查詢中的數據源。
(4)排序查詢的結果。
四、窗體的基本操作
1. 窗體分類:
(1)縱欄式窗體。
(2)表格式窗體。
(3)主/子窗體。
(4)數據表窗體。
(5)圖表窗體。
(6)數據透視表窗體。
2. 創建窗體:
(1)使用向導創建窗體。
(2)使用設計器創建窗體:控制項的含義及種類,在窗體中添加和修改控制項,設置控制項的常見屬性。
五、報表的基本操作
1. 報表分類:
(1)縱欄式報表;
(2)表格式報表。
(3)圖表報表。
(4)標簽報表。
2. 使用向導創建報表。
3. 使用設計器編輯報表。
4. 在報表中計算和匯總。
六、頁的基本操作
1. 數據訪問頁的概念。
2. 創建數據訪問頁:
(1)自動創建數據訪問頁。
(2)使用向導數據訪問頁。
七、宏
1. 宏的基本概念。
2. 宏的基本操作:
(1)創建宏:創建一個宏,創建宏組。
(2)運行宏。
(3)在宏中使用條件。
(4)設置宏操作參數。
(5)常用的宏操作。
八、模塊
1. 模塊的基本概念:
(1)類模塊。
(2)標准模塊。
(3)將宏轉換為模塊。
2. 創建模塊:
(1)創建VBA模塊:在模塊中加入過程,在模塊中執行宏。
(2)編寫事件過程:鍵盤事件,滑鼠事件,窗口事件,操作事件和其他事件。
3. 調用和參數傳遞。
4. VBA程序設計基礎:
(1)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
(2)VBA編程環境:進入VBE,VBE界面。
(3)VBA編程基礎:常量,變數,表達式。
(4)VBA程序流程式控制制:順序控制,選擇控制,循環控制。
(5)VBA程序的調試:設置斷點,單步跟蹤,設置監視點。
考試方式
1. 筆試:90分鍾,滿分100分,其中含公共基礎知識部分的30分。
2. 上機操作:90分鍾,滿分100分。
上機操作包括:
(1)基本操作。
(2)簡單應用。
(3)綜合應用。
這里有模擬題http://www.examda.com/ncre2/Access/
1:指定教材: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教程—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大綱:http://www.examda.com/ncre2/Access/fu/20060722/092255259.html
3:歷年真題:http://www.examda.com/ncre2/Access/zhenti/
4:模擬題:http://www.examda.com/ncre2/Access/moniti/
5;上機注意事項以及輔導:http://www.examda.com/ncre2/Access/fu/
***********
補充:
那就上書店買兩本輔導才料吧,那個效果來的快。
***********
---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計算機二級access考什麼
計算機二級access的考試內容包括資料庫基礎知識、資料庫和表的基本操作、查詢、窗體、報表、宏、VBA編程基礎、VBA資料庫基礎等內容。二級access考試難度適中,實用性比較強。
公共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主要考核計算機的綜合性知識,包含的科目有數據結構,軟體工程,演算法設計與分析,資料庫設計等。而這些科目都屬於計算機專業必修課,也是一個程序員的必備理論基礎。
(2)逆選法(排謬法):逆選法是將錯誤答案排除的方法。對題肢中的4個選項,一看就知道其中的1個(或2個、3個)是錯誤的,可以使用逆選法,即排除錯誤選項。
(3)比較法(蒙猜法):這種辦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在有一定知識基礎上的蒙猜也是一種方法。
一般情況下在做選擇題過程中是三種方法的綜合使用。例如:通過逆選法,如果還剩下2個選項無法排除,那麼在剩下的選項中隨機選一個,因為錯選了也不倒扣分,所以不應該漏選,每題都選一個答案。
㈣ 全國二級計算機考試(Access資料庫) 要怎麼准備
1.首先,需要使用智能手機,這里已安卓為例,網路或者安卓應用商城搜索「考試100」。
㈤ 怎樣考全國計算機二級access
考綱如下: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考試大綱
二級(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考試大綱
公共基礎知識
基本要求
1. 掌握演算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基本數據結構及其操作。
3. 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演算法。
4. 掌握逐步求精的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5. 掌握軟體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應用相關技術進行軟體開發的能力。
6. 掌握資料庫的基本知識,了解關系資料庫的設計。
考試內容
一、基本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 演算法的基本概念;演算法復雜度的概念和意義(時間復雜度與空間復雜度)。
2. 數據結構的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與存儲結構;數據結構的圖形表示;線性結構與非線性結構的概念。
3. 線性表的定義;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及其插入與刪除運算。
4. 棧和隊列的定義;棧和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及其基本運算。
5. 線性單鏈表、雙向鏈表與循環鏈表的結構及其基本運算。
6. 樹的基本概念;二叉樹的定義及其存儲結構;二叉樹的前序、中序和後序遍歷。
7. 順序查找與二分法查找演算法;基本排序演算法(交換類排序,選擇類排序,插入類排序)。
二、程序設計基礎
1. 程序設計方法與風格。
2. 結構化程序設計。
3.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對象,方法,屬性及繼承與多態性。
三、軟體工程基礎
1. 軟體工程基本概念,軟體生命周期概念,軟體工具與軟體開發環境。
2. 結構化分析方法,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
3. 結構化設計方法,總體設計與詳細設計。
4. 軟體測試的方法,白盒測試與黑盒測試,測試用例設計,軟體測試的實施,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和系統測試。
5. 程序的調試,靜態調試與動態調試。
四、資料庫設計基礎
1. 資料庫的基本概念: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系統。
2. 數據模型,實體聯系模型及E-R圖,從E-R圖導出關系數據模型。
3. 關系代數運算,包括集合運算及選擇、投影、連接運算,資料庫規范化理論。
4. 資料庫設計方法和步驟: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相關策略。
考試方式
1. 公共基礎知識的考試方式為筆試,與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的筆試部分合為一張試卷。公共基礎知識部分佔全卷的30分。
2. 公共基礎知識有10道選擇題和5道填空題。
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
基本要求
1. 具有資料庫系統的基礎知識。
2. 基本了解面向對象的概念。
3. 掌握關系資料庫的基本原理。
4. 掌握資料庫程序設計方法。
5. 能使用Access建立一個小型資料庫應用系統。
考試內容
一、 資料庫基礎知識
1. 基本概念:
資料庫,數據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類和對象,事件。
2. 關系資料庫基本概念:
關系模型(實體的完整性,參照的完整性,用戶定義的完整性),關系模式,關系,元組,屬性,欄位,域,值,主關鍵字等。
3. 關系運算基本概念:
選擇運算,投影運算,連接運算。
4. SQL基本命令:
查詢命令,操作命令。
5. Access系統簡介:
(1)Access系統的基本特點。
(2)基本對象:表,查詢,窗體,報表,頁,宏,模塊。
二、資料庫和表的基本操作
1. 創建資料庫:
(1)創建空資料庫。
(2)使用向導創建資料庫。
2. 表的建立:
(1)建立表結構:使用向導,使用表設計器,使用數據表。
(2)設置欄位屬性。
(3)輸入數據:直接輸入數據,獲取外部數據。
3. 表間關系的建立與修改:
(1)表間關系的概念:一對一,一對多。
(2)建立表間關系。
(3)設置參照完整性。
4. 表的維護:
(1)修改表結構:添加欄位,修改欄位,刪除欄位,重新設置主關鍵字。
(2)編輯表內容:添加記錄,修改記錄,刪除記錄,復制記錄。
(3)調整表外觀。
5. 表的其他操作:
(1)查找數據。
(2)替換數據。
(3)排序記錄。
(4)篩選記錄。
三、查詢的基本操作
1. 查詢分類:
(1)選擇查詢。
(2)參數查詢。
(3)交叉表查詢。
(4)操作查詢。
(5)SQL查詢。
2. 查詢准則:
(1)運算符。
(2)函數。
(3)表達式。
3. 創建查詢:
(1)使用向導創建查詢。
(2)使用設計器創建查詢。
(3)在查詢中計算。
4. 操作已創建的查詢:
(1)運行已創建的查詢。
(2)編輯查詢中的欄位。
(3)編輯查詢中的數據源。
(4)排序查詢的結果。
四、窗體的基本操作
1. 窗體分類:
(1)縱欄式窗體。
(2)表格式窗體。
(3)主/子窗體。
(4)數據表窗體。
(5)圖表窗體。
(6)數據透視表窗體。
2. 創建窗體:
(1)使用向導創建窗體。
(2)使用設計器創建窗體:控制項的含義及種類,在窗體中添加和修改控制項,設置控制項的常見屬性。
五、報表的基本操作
1. 報表分類:
(1)縱欄式報表;
(2)表格式報表。
(3)圖表報表。
(4)標簽報表。
2. 使用向導創建報表。
3. 使用設計器編輯報表。
4. 在報表中計算和匯總。
六、頁的基本操作
1. 數據訪問頁的概念。
2. 創建數據訪問頁:
(1)自動創建數據訪問頁。
(2)使用向導數據訪問頁。
七、宏
1. 宏的基本概念。
2. 宏的基本操作:
(1)創建宏:創建一個宏,創建宏組。
(2)運行宏。
(3)在宏中使用條件。
(4)設置宏操作參數。
(5)常用的宏操作。
八、模塊
1. 模塊的基本概念:
(1)類模塊。
(2)標准模塊。
(3)將宏轉換為模塊。
2. 創建模塊:
(1)創建VBA模塊:在模塊中加入過程,在模塊中執行宏。
(2)編寫事件過程:鍵盤事件,滑鼠事件,窗口事件,操作事件和其他事件。
3. 調用和參數傳遞。
4. VBA程序設計基礎:
(1)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
(2)VBA編程環境:進入VBE,VBE界面。
(3)VBA編程基礎:常量,變數,表達式。
(4)VBA程序流程式控制制:順序控制,選擇控制,循環控制。
(5)VBA程序的調試:設置斷點,單步跟蹤,設置監視點。
考試方式
1. 筆試:90分鍾,滿分100分,其中含公共基礎知識部分的30分。
2. 上機操作:90分鍾,滿分100分。
上機操作包括:
(1)基本操作。
(2)簡單應用。
(3)綜合應用。
㈥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怎麼考的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教程--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2013年版)》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最新頒布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考試大綱(2013年版)》編寫的,內容包括:資料庫基礎知識、Access資料庫的基本操作和編程。本書內容簡明扼要,理論聯系實際。書中還包含2013年版考試大綱、樣卷等。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教程--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2013年版)》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復習考試、培訓的指定教材,同時也可作為其他人員學習參考用書
1章 資料庫基礎知識
1.1 資料庫基礎知識
1.1.1 計算機數據管理的發展
1.1.2 資料庫系統
1.1.3 數據模型
1.2 關系資料庫
1.2.1 關系模型
1.2.2 關系運算
1.3 資料庫設計基礎
1.3.1 資料庫設汁步驟
1.3.2 資料庫設計過程
1.4 Access簡介
1.4.1 Access發展簡介
l.4.2 Access資料庫的系統結構
1.4.3 Access 2010主界
㈦ ACCESS資料庫二級都考些什麼
這是考試大綱:
1、 具有資料庫系統的基礎知識。
2、 基本了解面向對象的概念。
3、 掌握關系資料庫的基本原理。
4、 掌握資料庫程序設計方法。
5、 能使用Access建立一個小型資料庫應用系統。
考試內容
一、資料庫基礎知識
1、 基本概念:
資料庫,數據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類和對象,事件。
2、 關系模型(實體的完整性,參照的完整性,用戶定義的完整性)關系模式,關系,元組,屬性,欄位,域,值,主關鍵字等。
3、 關系運算基本概念:
選擇運算,投影運算,連接運算。
4、 SQL基本命令:查詢命令,操作命令。
5、 Access系統簡介:
(1)Access系統的基本特點。
(2)基本對象:表,查詢,窗體,報表,頁,宏,模塊。
二、資料庫和表的基本操作
1、 創建資料庫:
(1)創建空資料庫。
(2)使用向導創建資料庫。
2、 表的建立:
(1) 建立表結構:使用向導,使用表設計器,使用數據表。
(2) 設置欄位屬性。
(3) 輸入數據:直接輸入數據,獲取外部數據。
3、 表間關系的建立與修改:
(1) 表間關系的概念:一對一,一對多。
(2) 設置參照完整性。
(3) 建立表間關系。
4、 表的維護:
(1) 修改表結構:添加欄位,修改安段,刪除欄位,重新設置主關鍵字。
(2) 編輯表內容:添加記錄,個性記錄,刪除記錄,復制記錄。
(3) 調整表外觀。
5、 表的其他操作:(1) 查找數據。
(2) 替換數據。
(3) 排序記錄。
(4) 篩選記錄。
三、查詢的基本操作
1、查詢分類
(1) 選擇查詢。
(2) 參數查詢。
(3) 交叉表查詢。
(4) 操作查詢。
(5) SQL查詢。
2、查詢准則
(1) 運算符。
(2) 函數。
(3) 表達式。
3、創建查詢
(1) 操作已創建的查詢
(2) 編輯查詢中的欄位。
(3) 編輯查詢中的數據源。
(4) 排序查詢的結果。
四、窗體的基本操作
1、 窗體分類:
(1) 縱欄式窗體
(2) 表格式窗體
(3) 主/子窗體
(4) 數據表窗體
(5) 圖表窗體
(6) 數據透視表窗體
2、 創建窗體:
(1) 使用向導創建窗體。
(2) 使用設計器創建窗體:控制項的含義及種類,在窗體中添加和修改控制項,設置控制項的常見屬性。
五、報表的基本操作
1、報表分類:
(1) 縱欄式報表。
(2) 表格式報表。
(3) 圖表報表。
(4) 標簽報表。
2、使用向導創建報表。
3、使用設計器編輯報表。
4、在報表中計算和匯總。
六、頁的基本操作
1、數據訪問頁的概念。
2、創建數據訪問頁:
(1) 自動創建數據訪問頁。
(2) 使用向導數據訪問頁。
七、宏
1、宏的基本概念。
2、宏的基本操作:
(1) 創建宏;創建一個宏,創建宏組。
(2) 運行宏。
(3) 在宏中使用條件。
(4) 設置宏操作參數。
(5) 常用的宏操作。
八、模塊
1、模塊的基本概念:
(1) 類模塊。
(2) 標准模塊。
(3) 將宏轉換為模塊。
2、創建模塊:
(1) 創建VBA模塊:在模塊中加入過程,在模塊中執行宏。
(2) 編寫事件過程:鍵盤事件,滑鼠事件,窗口事件,操作事件和其他事件。
3、調用和參數傳遞。
4、VBA程序設計基礎:
(1)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
(2) VBA編程環境:進入VBE,BE界面。
(3) VBA編程基礎:常量,變數,表達式。
(4) VBA程序流程式控制制:順序控制,選擇控制,循環控制。
(5) VBA程序的調試:設置斷點,單步跟蹤,設置監視點。
考試方式
1、筆試:90分鍾,滿分100分,其中含公共基礎知識部分的30分。
2、上機操作:90分鍾,滿分100分。
上機操作包括:
(1) 基本操作。
(2) 簡單應用。
(3) 綜合應用
㈧ 計算機二級access主要的考試內容是什麼
考試內容:二級定位為程序員,考核內容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和程序設計。所有科目對基礎知識作統一要求,使用統一的公共基礎知識考試大綱和教程。二級公共基礎知識在各科筆試中的分值比重為30%(30分)。程序設計部分的比重為70%(70分)。
主要考查考生對程序設計語言使用和編程調試等基本能力。考試時間為上半年3月底(即3月份倒數第一個周六),下半年9月中旬(即9月份倒數第二個周六)。2013年下半年開始全部為上機考試,總考試時間為120分鍾,分數滿60分即為合格。
(8)access資料庫怎麼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考試成績保留一期補考的考生如果補考仍然沒有通過,筆試、上機的成績將會都被清零,即補考仍未通過的考生查得的成績將是筆試上機均不合格。少部分考點將會通報考生的具體成績分數,大部分考點及一般的查詢方法將會通報考生的等第。
等第代號及含義如下:3.0——優秀,即不小於90分;2.0——良好,即不小於80分但小於90分;1.0——及格,即不小於60分但小於80分;0.0——不及格,即小於60分。總成績取筆試和上機成績中最低的一個。總成績在及格及其以上者為通過考試。
合格證書一般在考生當地公布成績1個月後發放,具體時間視各地情況而略有不同。
㈨ ACCESS資料庫二級都考些什麼
1、 具有資料庫系統的基礎知識。
2、 基本了解面向對象的概念。
3、 掌握關系資料庫的基本原理。
4、 掌握資料庫程序設計方法。
5、 能使用Access建立一個小型資料庫應用系統。
㈩ 全國計算機二級 ACCess 好考嗎
全國計算機二級 ACCess好考。
從計算機等級考試難度上看。 計算機ACCESS二級資料庫並不難,歷年試卷反復做,題型基本一致,大部分內容重復考。一般兩三個月時間復習足夠了。筆試和上機考試都60分合格。
考試採用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的形式,二級上機考試的成績由考生交卷後由計算機直接評分給出,機器閱卷,並由考點匯總並與答題卡一起提交至教育部考試中心。
教育部考試中心方面將試卷評閱完畢後,會將各省的成績合格信息匯總並發回給各省的主考部門,並由各省的主考部門來決定具體的成績公布的時間。
考試內容:
計算機二級考試包含:程序設計/辦公軟體高級應用,考核內容包括計算機語言與基礎程序設計能力,要求參試者掌握一門計算機語言,可選類別有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類、資料庫程序設計類等。
辦公軟體高級應用能力,要求參試者具有計算機應用知識及MS Office辦公軟體或WPS Office的高級應用能力,能夠在實際辦公環境中開展具體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