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如何配置jvm的包路徑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如何配置jvm的包路徑

發布時間: 2022-08-20 07:01:14

『壹』 如何配置java環境變數,特別是那個path和classpath的路徑,我的安裝目錄是C:\Program Files (x86)\Java

1.打開我的電腦--屬性--高級--環境變數

2.新建系統變數JAVA_HOME 和CLASSPATH
變數名:JAVA_HOME
變數值:C:\Program Files\Java\jdk1.7.0
變數名:CLASSPATH
變數值:.;%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3. 選擇「系統變數」中變數名為「Path」的環境變數,雙擊該變數,把JDK安裝路徑中bin目錄的絕對路徑,添加到Path變數的值中,並使用半形的分號和已有的路徑進行分隔。
變數名:Path
變數值:%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
這是java的環境配置,配置完成後直接啟動eclipse,它會自動完成java環境的配置。
註:變數,變數值 你都的。JAVA_HOME是變數 在步驟1裡面你就知道了。

『貳』 簡單介紹一下JVM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點

操作系統裝入jvm是通過jdk中java.exe來完成,通過下面4步來完成jvm環境.
1.創建jvm裝載環境和配置
2.裝載jvm.dll
3.初始化jvm.dll並掛界到JNIENV(JNI調用介面)實例
4.調用JNIEnv實例裝載並處理class類。

在我們運行和調試java程序的時候,經常會提到一個jvm的概念.jvm是java程序運行的環境,但是他同時一個操作系統的一個應用程序一個進程,因此他也有他自己的運行的生命周期,也有自己的代碼和數據空間.
首先來說一下jdk這個東西,不管你是初學者還是高手,是j2ee程序員還是j2se程序員,jdk總是在幫我們做一些事情.我們在了解java之前首先大師們會給我們提供說jdk這個東西.它在java整個體系中充當著什麼角色呢?我很驚嘆sun大師們設計天才,能把一個如此完整的體系結構化的如此完美.jdk在這個體系中充當一個生產加工中心,產生所有的數據輸出,是所有指令和戰略的執行中心.本身它提供了java的完整方案,可以開發目前java能支持的所有應用和系統程序.這里說一個問題,大家會問,那為什麼還有j2me,j2ee這些東西,這兩個東西目的很簡單,分別用來簡化各自領域內的開發和構建過程.jdk除了jvm之外,還有一些核心的API,集成API,用戶工具,開發技術,開發工具和API等組成
好了,廢話說了那麼多,來點於主題相關的東西吧.jvm在整個jdk中處於最底層,負責於操作系統的交互,用來屏蔽操作系統環境,提供一個完整的java運行環境,因此也就虛擬計算機. 操作系統裝入jvm是通過jdk中java.exe來完成,通過下面4步來完成jvm環境.
1.創建jvm裝載環境和配置
2.裝載jvm.dll
3.初始化jvm.dll並掛界到JNIENV(JNI調用介面)實例
4.調用JNIEnv實例裝載並處理class類。
一.jvm裝入環境,jvm提供的方式是操作系統的動態連接文件.既然是文件那就一個裝入路徑的問題,java是怎麼找這個路徑的呢?當你在調用java test的時候,操作系統會在path下在你的java.exe程序,java.exe就通過下面一個過程來確定jvm的路徑和相關的參數配置了.下面基於windows的實現的分析.
首先查找jre路徑,java是通過GetApplicationHome api來獲得當前的java.exe絕對路徑,c:\j2sdk1.4.2_09\bin\java.exe,那麼它會截取到絕對路徑c:\j2sdk1.4.2_09\,判斷c:\j2sdk1.4.2_09\bin\java.dll文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就把c:\j2sdk1.4.2_09\作為jre路徑,如果不存在則判斷c:\j2sdk1.4.2_09\jre\bin\java.dll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這c:\j2sdk1.4.2_09\jre作為jre路徑.如果不存在調用GetPublicJREHome查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JavaSoft\Java Runtime Environment\「當前JRE版本號」\JavaHome的路徑為jre路徑。
然後裝載jvm.cfg文件JRE路徑+\lib+\ARCH(CPU構架)+\jvm.cfgARCH(CPU構架)的判斷是通過java_md.c中GetArch函數判斷的,該函數中windows平台只有兩種情況:WIN64的『ia64』,其他情況都為『i386』。以我的為例:C:\j2sdk1.4.2_09\jre\lib\i386\jvm.cfg.主要的內容如下:
-client KNOWN
-server KNOWN
-hotspot ALIASED_TO -client
-classic WARN
-native ERROR
-green ERROR
在我們的jdk目錄中jre\bin\server和jre\bin\client都有jvm.dll文件存在,而java正是通過jvm.cfg配置文件來管理這些不同版本的jvm.dll的.通過文件我們可以定義目前jdk中支持那些jvm,前面部分(client)是jvm名稱,後面是參數,KNOWN表示jvm存在,ALIASED_TO表示給別的jvm取一個別名,WARN表示不存在時找一個jvm替代,ERROR表示不存在拋出異常.在運行java XXX是,java.exe會通過CheckJvmType來檢查當前的jvm類型,java可以通過兩種參數的方式來指定具體的jvm類型,一種按照jvm.cfg文件中的jvm名稱指定,第二種方法是直接指定,它們執行的方法分別是「java -J」、「java -XXaltjvm=」或「java -J-XXaltjvm=」。如果是第一種參數傳遞方式,CheckJvmType函數會取參數『-J』後面的jvm名稱,然後從已知的jvm配置參數中查找如果找到同名的則去掉該jvm名稱前的『-』直接返回該值;而第二種方法,會直接返回「-XXaltjvm=」或「-J-XXaltjvm=」後面的jvm類型名稱;如果在運行java時未指定上面兩種方法中的任一一種參數,CheckJvmType會取配置文件中第一個配置中的jvm名稱,去掉名稱前面的『-』返回該值。CheckJvmType函數的這個返回值會在下面的函數中匯同jre路徑組合成jvm.dll的絕對路徑。如果沒有指定這會使用jvm.cfg中第一個定義的jvm.可以通過set _JAVA_LAUNCHER_DEBUG=1在控制台上測試.
最後獲得jvm.dll的路徑,JRE路徑+\bin+\jvm類型字元串+\jvm.dll就是jvm的文件路徑了,但是如果在調用java程序時用-XXaltjvm=參數指定的路徑path,就直接用path+\jvm.dll文件做為jvm.dll的文件路徑.
二:裝載jvm.dll
通過第一步已經找到了jvm的路徑,java通過LoadJavaVM來裝入jvm.dll文件.裝入工作很簡單就是調用windows API函數:
LoadLibrary裝載jvm.dll動態連接庫.然後把jvm.dll中的導出函數JNI_CreateJavaVM和JNI_GetDefaultJavaVMInitArgs掛接到InvocationFunctions變數的CreateJavaVM和GetDefaultJavaVMInitArgs函數指針變數上。jvm.dll的裝載工作宣告完成。
三:初始化jvm,獲得本地調用介面,這樣就可以在java中調用jvm的函數了.調用InvocationFunctions->CreateJavaVM也就是jvm中JNI_CreateJavaVM方法獲得JNIEnv結構的實例.
四:運行java程序.
java程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jar包,一種是class. 運行jar,java -jar XXX.jar運行的時候,java.exe調用GetMainClassName函數,該函數先獲得JNIEnv實例然後調用java類java.util.jar.JarFileJNIEnv中方法getManifest()並從返回的Manifest對象中取getAttributes("Main-Class")的值即jar包中文件:META-INF/MANIFEST.MF指定的Main-Class的主類名作為運行的主類。之後main函數會調用java.c中LoadClass方法裝載該主類(使用JNIEnv實例的FindClass)。main函數直接調用java.c中LoadClass方法裝載該類。如果是執行class方法。main函數直接調用java.c中LoadClass方法裝載該類。

然後main函數調用JNIEnv實例的GetStaticMethodID方法查找裝載的class主類中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方法,並判斷該方法是否為public方法,然後調用JNIEnv實例的
CallStaticVoidMethod方法調用該java類的main方法。

『叄』 jvm配置文件位置以及文件名是什麼裡面可以用 -Dxxxx=xxx 設置參數 用system.getProperty()可以取值

1
假設你是windows平台,你安裝了J2SDK,那麼現在你從cmd控制台窗口進入J2SDK安裝目錄下的bin目錄,然後運行java命令,出現如下結果,這些就是包括java.exe工具的和JVM的所有命令都在裡面。這裡面告訴你可以用 -Dxxxx=xxx 設置參數
即:-D<name>=<value>
set a system property
----------------------
D:\j2sdk15\bin>java
Usage: java [-options] class [args...]
(to execute a class)
or java [-options] -jar jarfile [args...]
(to execute a jar file)

where options include:
-client to select the "client" VM
-server to select the "server" VM
-hotspot is a synonym for the "client" VM [deprecated]
The default VM is client.

-cp <class search path of directories and zip/jar files>
-classpath <class search path of directories and zip/jar files>
A ; separated list of directories, JAR archives,
and ZIP archives to search for class files.
-D<name>=<value>
set a system property
-verbose[:class|gc|jni]
enable verbose output
-version print proct version and exit
-version:<value>
require the specified version to run
-showversion print proct version and continue
-jre-restrict-search | -jre-no-restrict-search
include/exclude user private JREs in the version search
-? -help print this help message
-X print help on non-standard options
-ea[:<packagename>...|:<classname>]
-enableassertions[:<packagename>...|:<classname>]
enable assertions
-da[:<packagename>...|:<classname>]
-disableassertions[:<packagename>...|:<classname>]
disable assertions
-esa | -enablesystemassertions
enable system assertions
-dsa | -disablesystemassertions
disable system assertions
-agentlib:<libname>[=<options>]
load native agent library <libname>, e.g. -agentlib:hprof
see also, -agentlib:jdwp=help and -agentlib:hprof=help
-agentpath:<pathname>[=<options>]
load native agent library by full pathname
-javaagent:<jarpath>[=<options>]
load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agent, see java.lang.instrument
-----------------------------
在控制台輸出信息中,有個-X(注意是大寫)的命令,這個正是查看JVM配置參數的命令。

2
用java -X 命令還可以查看JVM的配置說明:
運行後如下結果,這些就是配置JVM參數的秘密武器,這些信息都是英文的,為了方便閱讀,我根據自己的理解翻譯成中文了(不準確的地方還請各位博友斧正)
--------------------------
D:\j2sdk15\bin>java -X
-Xmixed mixed mode execution (default)
-Xint interpreted mode execution only
-Xbootclasspath:<directories and zip/jar files separated by ;>
set search path for bootstrap classes and resources
-Xbootclasspath/a:<directories and zip/jar files separated by ;>
append to end of bootstrap class path
-Xbootclasspath/p:<directories and zip/jar files separated by ;>
prepend in front of bootstrap class path
-Xnoclassgc disable class garbage collection
-Xincgc enable incremental garbage collection
-Xloggc:<file> log GC status to a file with time stamps
-Xbatch disable background compilation
-Xms<size> set initial Java heap size
-Xmx<size> set maximum Java heap size
-Xss<size> set java thread stack size
-Xprof output cpu profiling data
-Xfuture enable strictest checks, anticipating future default
-Xrs rece use of OS signals by Java/VM (see documentation)
-Xcheck:jni perform additional checks for JNI functions
-Xshare:off do not attempt to use shared class data
-Xshare:auto use shared class data if possible (default)
-Xshare:on require using shared class data, otherwise fail.

The -X options are non-standard and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

3
JVM配置參數中文說明:
-------------------
1、-Xmixed mixed mode execution (default)
混合模式執行

2、-Xint interpreted mode execution only
解釋模式執行

3、-Xbootclasspath:<directories and zip/jar files separated by ;>
set search path for bootstrap classes and resources
設置zip/jar資源或者類(.class文件)存放目錄路徑

3、-Xbootclasspath/a:<directories and zip/jar files separated by ;>
append to end of bootstrap class path
追加zip/jar資源或者類(.class文件)存放目錄路徑

4、-Xbootclasspath/p:<directories and zip/jar files separated by ;>
prepend in front of bootstrap class path
預先載入zip/jar資源或者類(.class文件)存放目錄路徑

5、-Xnoclassgc disable class garbage collection
關閉類垃圾回收功能

6、-Xincgc enable incremental garbage collection
開啟類的垃圾回收功能

7、-Xloggc:<file> log GC status to a file with time stamps
記錄垃圾回日誌到一個文件。

8、-Xbatch disable background compilation
關閉後台編譯

9、-Xms<size> set initial Java heap size
設置JVM初始化堆內存大小

10、-Xmx<size> set maximum Java heap size
設置JVM最大的堆內存大小

11、-Xss<size> set java thread stack size
設置JVM棧內存大小

12、-Xprof output cpu profiling data
輸入CPU概要表數據

13、-Xfuture enable strictest checks, anticipating future default
執行嚴格的代碼檢查,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

14、-Xrs rece use of OS signals by Java/VM (see documentation)
通過JVM還原操作系統信號

15、-Xcheck:jni perform additional checks for JNI functions
對JNI函數執行檢查

16、-Xshare:off do not attempt to use shared class data
盡可能不去使用共享類的數據

17、-Xshare:auto use shared class data if possible (default)
盡可能的使用共享類的數據

18、-Xshare:on require using shared class data, otherwise fail.
盡可能的使用共享類的數據,否則運行失敗

The -X options are non-standard and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肆』 java中jvm在哪是包含在jdk裡面嗎

簡單來說Sun
java提供的JDK中包含有JVM,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更詳細的看下面:
----------------------------------
操作系統裝入jvm是通過jdk中java.exe來完成,通過下面4步來完成jvm環境.
1.創建jvm裝載環境和配置
2.裝載jvm.dll
3.初始化jvm.dll並掛界到JNIENV(JNI調用介面)實例
4.調用JNIEnv實例裝載並處理class類。
在我們運行和調試java程序的時候,經常會提到一個jvm的概念.jvm是java程序運行的環境,但是他同時一個操作系統的一個應用程序一個進程,因此他也有他自己的運行的生命周期,也有自己的代碼和數據空間.
首先來說一下jdk這個東西,不管你是初學者還是高手,是j2ee程序員還是j2se程序員,jdk總是在幫我們做一些事情.我們在了解java之前首先大師們會給我們提供說jdk這個東西.它在java整個體系中充當著什麼角色呢?我很驚嘆sun大師們設計天才,能把一個如此完整的體系結構化的如此完美.jdk在這個體系中充當一個生產加工中心,產生所有的數據輸出,是所有指令和戰略的執行中心.本身它提供了java的完整方案,可以開發目前java能支持的所有應用和系統程序.這里說一個問題,大家會問,那為什麼還有j2me,j2ee這些東西,這兩個東西目的很簡單,分別用來簡化各自領域內的開發和構建過程.jdk除了jvm之外,還有一些核心的API,集成API,用戶工具,開發技術,開發工具和API等組成
好了,廢話說了那麼多,來點於主題相關的東西吧.jvm在整個jdk中處於最底層,負責於操作系統的交互,用來屏蔽操作系統環境,提供一個完整的java運行環境,因此也就虛擬計算機.
操作系統裝入jvm是通過jdk中java.exe來完成,通過下面4步來完成jvm環境.
1.創建jvm裝載環境和配置
2.裝載jvm.dll
3.初始化jvm.dll並掛界到JNIENV(JNI調用介面)實例
4.調用JNIEnv實例裝載並處理class類。
一.jvm裝入環境,jvm提供的方式是操作系統的動態連接文件.既然是文件那就一個裝入路徑的問題,java是怎麼找這個路徑的呢?當你在調用java
test的時候,操作系統會在path下在你的java.exe程序,java.exe就通過下面一個過程來確定jvm的路徑和相關的參數配置了.下面基於windows的實現的分析.
首先查找jre路徑,java是通過GetApplicationHome
api來獲得當前的java.exe絕對路徑,c:\j2sdk1.4.2_09\bin\java.exe,那麼它會截取到絕對路徑c:\j2sdk1.4.2_09\,判斷c:\j2sdk1.4.2_09\bin\java.dll文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就把c:\j2sdk1.4.2_09\作為jre路徑,如果不存在則判斷c:\j2sdk1.4.2_09\jre\bin\java.dll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這c:\j2sdk1.4.2_09\jre作為jre路徑.如果不存在調用GetPublicJREHome查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JavaSoft\Java
Runtime
Environment\「當前JRE版本號」\JavaHome的路徑為jre路徑。
然後裝載jvm.cfg文件JRE路徑+\lib+\ARCH(CPU構架)+\jvm.cfgARCH(CPU構架)的判斷是通過java_md.c中GetArch函數判斷的,該函數中windows平台只有兩種情況:WIN64的『ia64』,其他情況都為『i386』。以我的為例:C:\j2sdk1.4.2_09\jre\lib\i386\jvm.cfg.主要的內容如下:
-client
KNOWN
-server
KNOWN
-hotspot
ALIASED_TO
-client
-classic
WARN
-native
ERROR
-green
ERROR
在我們的jdk目錄中jre\bin\server和jre\bin\client都有jvm.dll文件存在,而java正是通過jvm.cfg配置文件來管理這些不同版本的jvm.dll的.通過文件我們可以定義目前jdk中支持那些jvm,前面部分(client)是jvm名稱,後面是參數,KNOWN表示jvm存在,ALIASED_TO表示給別的jvm取一個別名,WARN表示不存在時找一個jvm替代,ERROR表示不存在拋出異常.在運行java
XXX是,java.exe會通過CheckJvmType來檢查當前的jvm類型,java可以通過兩種參數的方式來指定具體的jvm類型,一種按照jvm.cfg文件中的jvm名稱指定,第二種方法是直接指定,它們執行的方法分別是「java
-J」、「java
-XXaltjvm=」或「java
-J-XXaltjvm=」。如果是第一種參數傳遞方式,CheckJvmType函數會取參數『-J』後面的jvm名稱,然後從已知的jvm配置參數中查找如果找到同名的則去掉該jvm名稱前的『-』直接返回該值;而第二種方法,會直接返回「-XXaltjvm=」或「-J-XXaltjvm=」後面的jvm類型名稱;如果在運行java時未指定上面兩種方法中的任一一種參數,CheckJvmType會取配置文件中第一個配置中的jvm名稱,去掉名稱前面的『-』返回該值。CheckJvmType函數的這個返回值會在下面的函數中匯同jre路徑組合成jvm.dll的絕對路徑。如果沒有指定這會使用jvm.cfg中第一個定義的jvm.可以通過set
_JAVA_LAUNCHER_DEBUG=1在控制台上測試.
最後獲得jvm.dll的路徑,JRE路徑+\bin+\jvm類型字元串+\jvm.dll就是jvm的文件路徑了,但是如果在調用java程序時用-XXaltjvm=參數指定的路徑path,就直接用path+\jvm.dll文件做為jvm.dll的文件路徑.
二:裝載jvm.dll
通過第一步已經找到了jvm的路徑,java通過LoadJavaVM來裝入jvm.dll文件.裝入工作很簡單就是調用windows
API函數:
LoadLibrary裝載jvm.dll動態連接庫.然後把jvm.dll中的導出函數JNI_CreateJavaVM和JNI_GetDefaultJavaVMInitArgs掛接到InvocationFunctions變數的CreateJavaVM和GetDefaultJavaVMInitArgs函數指針變數上。jvm.dll的裝載工作宣告完成。
三:初始化jvm,獲得本地調用介面,這樣就可以在java中調用jvm的函數了.調用InvocationFunctions->CreateJavaVM也就是jvm中JNI_CreateJavaVM方法獲得JNIEnv結構的實例.
四:運行java程序.
java程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jar包,一種是class.
運行jar,java
-jar
XXX.jar運行的時候,java.exe調用GetMainClassName函數,該函數先獲得JNIEnv實例然後調用java類java.util.jar.JarFileJNIEnv中方法getManifest()並從返回的Manifest對象中取getAttributes("Main-Class")的值即jar包中文件:META-INF/MANIFEST.MF指定的Main-Class的主類名作為運行的主類。之後main函數會調用java.c中LoadClass方法裝載該主類(使用JNIEnv實例的FindClass)。main函數直接調用java.c中LoadClass方法裝載該類。如果是執行class方法。main函數直接調用java.c中LoadClass方法裝載該類。
然後main函數調用JNIEnv實例的GetStaticMethodID方法查找裝載的class主類中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方法,並判斷該方法是否為public方法,然後調用JNIEnv實例的
CallStaticVoidMethod方法調用該java類的main方法。

『伍』 resin 配置jvm 參數 在哪個文件

Resin配置優化
1. Resin安裝及自啟動設置
創建開機自動啟動
cp contrib/init.resin /etc/rc.d/init.d/resin
vi /etc/rc.d/init.d/resin
設置正確的路徑
JAVA_HOME=/usr/local/jdk1.6.0_13
RESIN_HOME=/usr/local/resin-3.1.8
賦予可執行許可權
chmod +x /etc/rc.d/init.d/resin
加為自啟動服務:
chkconfig --add resin
chkconfig --level 35 resin on
service resin start
解決啟動服務錯誤: log_daemon_msg: command not found
將該函數調用到的地方注釋掉並用echo 來代替。如:
log_daemon_msg 「resin start」
改為
echo 「resin start」
修改好後可以用service resin start/stop/restart來執行相關的命令。
2. 設置resin.conf參數及JVM設置
<jvm-arg>-Xmx4096m</jvm-arg>
<jvm-arg>-Xms4096m</jvm-arg>
<jvm-arg>-Xmn512M</jvm-arg>
<jvm-arg>-Xss50M</jvm-arg>
<jvm-arg>-XX:PermSize=768M</jvm-arg>
<jvm-arg>-XX:MaxPermSize=768M</jvm-arg>
<jvm-arg>-XX:SurvivorRatio=8</jvm-arg>
<jvm-arg>-XX:MaxTenuringThreshold=7</jvm-arg>
<jvm-arg>-XX:GCTimeRatio=19</jvm-arg>
<jvm-arg>-XX:+UseParNewGC</jvm-arg>
<jvm-arg>-XX:+UseConcMarkSweepGC</jvm-arg>
<jvm-arg>-XX:+CMSPermGenSweepingEnabled</jvm-arg>
<jvm-arg>-XX:+CMSClassUnloadingEnabled</jvm-arg>
<jvm-arg>-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jvm-arg>
<jvm-arg>-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2</jvm-arg>
<jvm-arg>-XX:-CMSParallelRemarkEnabled</jvm-arg>
<jvm-arg>-XX:+DisableExplicitGC</jvm-arg>
<jvm-arg>-XX:=70</jvm-arg>
<jvm-arg>-XX:SoftRefLRUPolicyMSPerMB=0</jvm-arg>
<jvm-arg>-XX:+PrintClassHistogram</jvm-arg>
<jvm-arg>-XX:+PrintGCDetails</jvm-arg>
<jvm-arg>-XX:+PrintGCTimeStamps</jvm-arg> <jvm-arg>-XX:+</jvm-arg>
<jvm-arg>-XX:+PrintGCApplicationStoppedTime</jvm-arg>
<jvm-arg>-Xloggc:log/gc.log</jvm-arg>
<jvm-arg>-Xdebug</jvm-arg>
<jvm-arg>-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jvm-arg>
內存設置配置:
<memory-free-min>5M</memory-free-min>
最大線程數
<!-- Maximum number of threads. -->
<thread-max>1024</thread-max>
<!-- Configures the socket timeout -->
<socket-timeout>65s</socket-timeout>
配置最活連接和超時時間
<!-- Configures the keepalive -->
<keepalive-max>2048</keepalive-max>
keepalive-timeout>15s</keepalive-timeout>
3. 配置jconsole監控JVM
$JAVA_HOME/jre/lib/management/jmxremote.password.template的文件是遠程連接時的設置用戶和密碼的文件,
cp $JAVA_HOME/jre/lib/management/jmxremote.password.template $JAVA_HOME/jconsole/jmxremote.password
chmod 600 $JAVA_HOME/jconsole/jmxremote.password
vi jmxremote.password
去掉#monitorRole RED前的注釋並將RED修改為你要設置的密碼。在resin.conf加入以下配置,其中被監控主機的IP需要和主機IP一致
<jvm-arg>-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port=12345</jvm-arg>
<jvm-arg>-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ssl=false</jvm-arg>
<jvm-arg>-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access.file=/usr/local/jdk1.6.0_13/jre/lib/management/jmxremote.access</jvm-arg> <jvm-arg>-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password.file=/usr/local/jdk1.6.0_13/jre/lib/management/jmxremote.password</jvm-arg>
<jvm-arg>-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authenticate=true</jvm-arg>
<jvm-arg>-Djava.rmi.server.hostname=192.168.100.9</jvm-arg>
在客戶端基本不用怎麼設置,在 JDK 安裝目錄中(<JDK_HOME>/bin/jconsole.exe)啟動 jconsole.exe 就可以打開主界面。輸入192.168.100.9:12345 用戶名和密碼即可看到監控界面中關於jvm的相關信息。操作
雙擊jconsole.exe啟動連接對話框
4. 配置Resin後台管理
<management path=「${resin.root}/admin」>
<user name=「admin」 password=「MnHpobDOvrMOyQFWoa5w7A==」/>
<resin:if test=「${resin.professional}」>
<deploy-service/>
<jmx-service/>
<log-service/>
<xa-log-service/>
</resin:if>
</management>
<web-app id=「/resin-admin」 root-directory=「${resin.home}/php/admin」>
<!--
- Administration application /resin-admin-->
<prologue>
<resin:set var=「resin_admin_user」 value=「admin」/>
<resin:set var=「resin_admin_password」 value=「password」/>
<resin:set var=「resin_admin_external」 value=「true」/>
<resin:set var=「resin_admin_insecure」 value=「true」/>
</prologue>
</web-app>
二。 網路優化部分
1. 減少TCP連接中的TIME-WAIT或 CLOSE-WAIT包
Vim /etc/sysctl.conf加入以下配置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net.ipv4.tcp_tw_reuse = 1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15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1200
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 = 5
net.ipv4.tcp_keepalive_intvl = 15
配置屬性說明: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表示開啟SYN Cookies。當出現SYN等待隊列溢出時,啟用cookies來處理,可防範少量SYN攻擊,默認為0,表示關閉;
net.ipv4.tcp_tw_reuse = 1 表示開啟重用。允許將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於新的TCP連接,默認為0,表示關閉;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表示開啟TCP連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認為0,表示關閉。
tcp_syn_retries :INTEGER
默認值是5
對於一個新建連接,內核要發送多少個 SYN 連接請求才決定放棄。不應該大於255,默認值是5,對應於180秒左右時間。(對於大負載而物理通信良好的網路而言,這個值偏高,可修改為2.這個值僅僅是針對對外的連接,對進來的連接,是由tcp_retries1 決定的)
tcp_synack_retries :INTEGER
默認值是5
對於遠端的連接請求SYN,內核會發送SYN + ACK數據報,以確認收到上一個 SYN連接請求包。這是所謂的三次握手( threeway handshake)機制的第二個步驟。這里決定內核在放棄連接之前所送出的 SYN+ACK 數目。不應該大於255,默認值是5,對應於180秒左右時間。(可以根據上面的 tcp_syn_retries 來決定這個值)
tcp_keepalive_time :INTEGER
默認值是7200(2小時)
當keepalive打開的情況下,TCP發送keepalive消息的頻率。(由於目前網路攻擊等因素,造成了利用這個進行的攻擊很頻繁,曾經也有cu的朋友提到過,說如果2邊建立了連接,然後不發送任何數據或者rst/fin消息,那麼持續的時間是不是就是2小時,空連接攻擊? tcp_keepalive_time就是預防此情形的。我個人在做nat服務的時候的修改值為1800秒)
tcp_keepalive_probes:INTEGER
默認值是9
TCP發送keepalive探測以確定該連接已經斷開的次數。(注意:保持連接僅在SO_KEEPALIVE套接字選項被打開是才發送。次數默認不需要修改,當然根據情形也可以適當地縮短此值。設置為5比較合適)
tcp_keepalive_intvl:INTEGER
默認值為75
探測消息發送的頻率,乘以tcp_keepalive_probes就得到對於從開始探測以來沒有響應的連接殺除的時間。默認值為75秒,也就是沒有活動的連接將在大約11分鍾以後將被丟棄。(對於普通應用來說,這個值有一些偏大,可以根據需要改小。特別是web類伺服器需要改小該值,15是個比較合適的值)
再執行以下命令,讓修改結果立即生效:/sbin/sysctl -p
用以下語句看了一下伺服器的TCP狀態: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三。 解決Too many open files問題
Too many open files 問題出現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在搜索的時候出現,多半是由於索引創建完畢之後被移動過,如果創建索引的時候不出現該錯誤,搜索的時候也一般是不會出現的。如果出現了,有兩種處理辦法,一種是修改合並因子和最小合並因子,並且使用
IndexWriter.Optimize() 優化索引,這樣會將索引文件數量減少到文件系統限制之內;另外一種辦法是修改操作系統的打開文件數量限制。方法如下:
按照最大打開文件數量的需求設置系統, 並且通過檢查/proc/sys/fs/file-max文件來確認最大打開文件數已經被正確設置。 配置操作如下:
# cat /proc/sys/fs/file-max
如果設置值太小, 修改文件/etc/sysctl.conf的變數到合適的值。 這樣會在每次重啟之後生效。
# echo 65535 > /proc/sys/fs/file-max
編輯文件/etc/sysctl.conf,插入下行。
fs.file-max = 65535
執行sysctl –p生效
設置ulimit –n 65535
在/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中設置最大打開文件數, 下面是一行提示:
#
添加如下這行。
* - nofile 65535
這行設置了每個用戶的默認打開文件數為2048。 注意「nofile」項有兩個可能的限制措施。就是項下的hard和soft。 要使修改過得最大打開文件數生效,必須對這兩種限制進行設定。 如果使用「-」字元設定, 則hard和soft設定會同時被設定。
硬限製表明soft限制中所能設定的最大值。 soft限制指的是當前系統生效的設置值。 hard限制值可以被普通用戶降低。但是不能增加。 soft限制不能設置的比hard限制更高。 只有root用戶才能夠增加hard限制值。
當增加文件限制描述,可以簡單的把當前值雙倍。 例子如下, 如果你要提高默認值1024, 最好提高到2048, 如果還要繼續增加, 就需要設置成4096。
另外一種情況是在創建索引的時候,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合並因子太小,導致創建文件數量超過操作系統限制,這時可以修改合並因子,也可以修改操作系統的打開文件數限制;另外一種是合並因子受虛擬機內存的限制,無法調整到更大,而 需要索引的doc 數量又非常的大,這個時候就只能通過修改操作系統的打開文件數限制來解決了。
在系統訪問高峰時間以root用戶執行以下的腳本,可能出現的結果如下:
# lsof -n|awk '{print $2}'|sort|uniq -c |sort -nr|more
131 24204
57 24244
其中第一行是打開的文件句柄數量,第二行是進程號。得到進程號後,我們可以通過ps命令得到進程的詳細內容。
ps -aef|grep 24204
mysql 24204 24162 99 16:15 ? 00:24:25 /usr/sbin/mysqld
系統默認程打開最多文件句柄數值1024。但是如果系統並發特別大,尤其是squid伺服器,很有可能會超過1024。這時候就必須要調整系統參數,以適應應用變化。Linux有硬性限制和軟性限制。可以通過ulimit來設定這兩個參數。方法如下,以root用戶運行以下命令:
ulimit -HSn 4096 以上命令中,H指定了硬性大小,S指定了軟性大小,n表示設定單個進程最大的打開文件句柄數量。設定句柄數量後,系統重啟後,又會恢復默認值。如果想永久保存下來, /etc/security/limits.conf

『陸』 Linux裡面JVM內存怎麼設置

jar包啟動時指定對應參數,比如我的工程啟動命令就是這樣的

啟動命令,打碼部分為工程名

常見參數如下

1.-Xms:初始堆大小。只要啟動,就佔用的堆大小。

2.-Xmx:最大堆大小。java.lang.OutOfMemoryError:Java heap這個錯誤可以通過配置-Xms和-Xmx參數來設置。

3.-Xss:棧大小分配。棧是每個線程私有的區域,通常只有幾百K大小,決定了函數調用的深度,而局部變數、參數都分配到棧上。

當出現大量局部變數,遞歸時,會發生棧空間OOM(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之類的錯誤。

4.XX:NewSize:設置新生代大小的絕對值。

5.-XX:NewRatio:設置年輕代和年老代的比值。比如設置為3,則新生代:老年代=1:3,新生代占總heap的1/4。

6.-XX:MaxPermSize:設置持久代大小。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PermGenspace這個OOM錯誤需要合理調大PermSize和MaxPermSize大小。

7.-XX:SurvivorRatio:年輕代中Eden區與兩個Survivor區的比值。注意,Survivor區有form和to兩個。比如設置為8時,那麼eden:form:to=8:1:1。

8.-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發生OOM時轉儲堆到文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診斷方法。

9.-XX:HeapDumpPath:導出堆的轉儲文件路徑。

10.-XX:OnOutOfMemoryError:OOM時,執行一個腳本,比如發送郵件報警,重啟程序。後面跟著一個腳本的路徑。

『柒』 JAVA環境變數如何設制我JVM的路徑為D:\

在控制面板里,選擇系統——高級,就可以看到環境變數。在path項中加入;D:\j2sdk\bin
路徑以你的安裝路徑為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