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親電試劑的概念
對電子具有親合力的試劑叫做親電試劑(E+)(electrophilic reaction)或稱為親電體(electrophiles)。親電試劑一般都是帶正電荷的試劑或具有空的p軌道或者d軌道,能夠接受電子對的中性分子。親電試劑由於缺少電子,容易進攻反應物上帶部分負電荷的位置,由這類親電試劑進攻而發生發反應稱為親電反應。常見的親電試劑有:H+、Cl+、Br+等帶正電荷試劑或BF3、AlCl3等路易斯酸(Lewis acid)。
B. 關於初中化學除雜問題
初中化學常見的幾種題型解答
(除雜質、分離、鑒別、推斷)
除雜質:物質的提純又稱之為除雜質,即將所需物質中的雜質除去得到純凈的該物質的操作
重點掌握常見離子:H+、OH-、SO42-、Cl-、CO2-3等的鑒定方法.在混合物提純中,還要記住常見物質的溶解性,強化溶解、過濾、蒸發等操作.並對復分解反應條件加深理解和應用.
1. 除雜質題: 物理方法; 化學方法
一 化學方法:解答除雜質一類的題目時,要注意三原則;三步驟;五種常用的方法。
三原則:①不增:提純過程中不增加新的雜質;
②不變:被提純的物質不能改變;
③易分:被提純的物質與雜質易分離。
三步驟:①根據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的差異;②確定除雜質方法;③選擇適宜試劑。
五種常用的方法:除雜質思路分析方法:
(1)沉澱法:加入一種試劑將被除去的雜質變為沉澱,再用過濾法除去。(NaNO3;NaCl)
(2)化氣法:加熱或加入一種試劑將雜質變為氣體逸出。(NaCl;Na2CO3)
(3)置換法:應用金屬活動順序通過置換反應除去雜質的方法。(FeSO4;CuSO4)
(4)轉純法(轉換法):將被除去的雜質變為提純的物質。(CO2(CO))
(5)吸收法:利用混合物中某組分化學性質的差異,用試劑吸收其中一種,從而分離提純物質的方法。(H2;CO2)
2. 混合物的分離:
(1)可溶性與難溶性物質的混合物——常用溶解、過濾、蒸發三步操作加以分離,分別得到純凈物。如:粗鹽的提純;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兩種物質均溶於水,但兩種物質的溶解度一種隨溫度變化大,另一種變化不大時,可考慮——結晶法。即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離。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兩種物質均溶於水時,可考慮用化學方法分離。
3. 物質的鑒別:
鑒別是通過化學實驗將幾種不同特性的物質區別開來。如鑒別兩瓶無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檢驗出來,即可認定NaCl溶液,另一瓶則是KNO3溶液。
(1)常見離子鑒別的特效試劑
① H+ :紫色石蕊試液。 NH4+:鹼溶液——有NH3↑。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② OH-:無色酚酞試液(可鑒別鹼性溶液)——變紅。
③ CO32-: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④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澱。
⑤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澱。
(2)特徵離子關系圖
(3)物質鑒別的原則
① 操作簡便:能用物理方法鑒別的不用化學方法。能用一種試劑鑒別的不用多種試劑。
② 現象明顯:使待檢物質的現象對比度較大。
③ 防止干擾:鑒別Cl-和SO42-時,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4)物質鑒別的思路和方法
① 氣體鑒別:一看顏色,二用試紙,三用火點,四加試劑。
② 固體、液體鑒別:一看顏色,二看氣體,三辨沉澱。
③ 一種試劑的鑒別:
A. 幾種溶液含不同陽離子時,常選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鑒別試劑。
B. 幾種溶液含不同陰離子時,常選用強酸做鑒別試劑。
C. 幾種溶液酸鹼性不同時,常選用紫色石蕊做鑒別試劑。
D. 幾種物質是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時,常選用稀強酸做鑒別試劑。
E. 一種試劑與四種溶液反應時,應是現象對比度大。多數是有沉澱、有氣體,既有沉澱又有氣體、沉澱顏色不同,無明顯現象。
F. 當給定的一種試劑不能鑒別出被檢物時,可從已鑒別出的物質中找出一種試劑再鑒別。
④ 不同試劑的鑒別:
A. 觀察法:根據物理性質中顏色、氣味、狀態、溶解性等進行鑒別。
B. 熱分解法:根據不同物質的熱穩定性,利用產物的不同性質特徵進行鑒別。
C. 相互作用法:根據兩兩混合後的不同現象進行鑒別。
4. 物質的推斷題:
物質的推斷是根據給出的實驗步驟和現象,運用物質的特性,經過分析、推理作出正確的判斷,以確定所給的未知物是什麼物質,不可能是什麼物質;確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麼物質,肯定不含有什麼物質,可能含有什麼物質。
推斷題是考查化學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的一種題型。常見的有文字敘述、圖表式、鏈條式三種形式推斷題,無論哪種形式推斷都必備的知識有反應規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實驗現象、溶解性等。在題目分析過程中,注意關鍵字的分析,如某物質溶於水是「生成」還是「得到」,「生成」是反應產物,「得到」既可能有反應產物,也可能有原物質。加酸沉澱溶解時有氣體生成,一般有CO2-3。沉澱溶解但無氣體生成時,一般有OH-。部分溶解時,一定有BaSO4或AgCl等。
解推斷題應注意:
(1)推理分析要緊扣實驗現象,思考時要層次分明。判斷的結論要准確,既要明確的肯定,又要明確的否定。
(2)一般情況下,與試題敘述的現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與現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種物質的存在使現象不正確的物質是「一定不存在」。有某種物質的存在不影響其它反應的現象或自始至終沒有參與任何反應的物質是「可能存在」。
C. 鹽酸(分析純)
鹽酸(分析純)即鹽酸二級純度。分析純是化學試劑的一種純度規格,標簽為金光紅,用於重要分析和一般性研究工作。
鹽酸(分析純)試劑往往是小瓶包裝,通常為500g/瓶。分析純是指做分析測定用的試劑,雜質非常少,不妨礙分析測定。
分析純的分類:
1、國標試劑:該類試劑為我國國家標准所規定,適用於檢驗、鑒定、檢測。
2、基準試劑(JZ,綠標簽):作為基準物質,標定標准溶液。
(3)如何配置e試劑擴展閱讀
常用的分析提純方法:
1、蒸餾。對於易揮發的試劑,如常用的無機酸,有機溶劑等是最常用的提純方法。根據沸點的高低選用常壓或減壓蒸餾法。
2、升華。對於某些易升華的試劑,如碘、萘等,此法最簡便。
3、重結晶。適用於大多數固體試劑的提純,其關鍵是選擇好合適的溶劑。
4、溶劑萃取。無論將母體或雜質萃取到有機溶劑相中,均可達到提純的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分析純
D. 用分光光度法做試樣定量分析時,應如何選擇參比溶液
參比溶液選擇:a 試液及顯色劑均無色,蒸餾水作參比溶液。b 顯色劑為無色,被測試液中存在其他有色離子,用不加顯色劑的被測試液作參比溶液。c 顯色劑有顏色,可選擇不加試樣溶液的試劑空白作參比溶液。d 顯色劑和試液均有顏色,可將一份試液加入適當掩蔽劑,將被測組分掩蔽起來,使之不再與顯色劑作用,而顯色劑及其他試劑均按試液測定方法加入,以此作為參比溶液,這樣就可以消除顯色劑和一些共存組分的干擾。e 改變加入試劑的順序,使被測組分不發生顯色反應,以此溶液作為參比溶液消除干擾。
一般,不加顯色劑的測試溶液,參比溶液為溶解待測物質的溶劑. 如,測試溶液為CuSO4溶液(0.1%H2SO4中),則選擇0.1%H2SO4作為參比溶液;若測試溶液為KMnO4水溶液,則以水為參比.
E. 連華科技的E試劑和Eg試劑分別能抗氯離子多少
E試劑1000mg/L;Eg試劑4000mg/L;樓主說的1000多,用E試劑就可以了吧。
F. 連華cod檢測儀所用d試劑和e試劑分別是什麼
D試劑為氧化劑,重鉻酸鉀—硫酸汞溶液,E試劑為催化劑,硫酸-硫酸銀溶液。
不要問我具體比例是多少,我不是連華的研發人員,我也不清楚,一般廠家出於保護目的,是不會告訴客戶的。
G. Trizole試劑是什麼成分
通用名:
氟環唑;依普座 Epoxiconazole
化學類別:
三唑類 Trizole
分子式:
C17-H13-Cl-F-N3-O
理化特性:
白色懸浮濃縮液,具輕微的芳香氣味。相對密度1.02-1.08(20℃)。水中可分散。PH 6-8。
化學式寫著呢~
H. 化學試劑使用方法有哪些
我國化學試劑屬於國家標準的附有GB代號,屬於化學工業部標準的附有HG或HGB代號.
化學試劑的種類良多,世界各國對化學試劑的分類和分級的標准不盡一致.
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國際理論和應用化學聯合會)對化學標准物質的分類為:
A級:原子量標准.
B級:和A 級最接近的基準物質.
C級:含量為100+-0.02%的尺度試劑
D級:含量為100+-0.05%的尺度試劑
E級:以C級或D級為尺度對比測定得到的純度的試劑
化學試劑按用途可分為尺度試劑,一般試劑,生化試劑等等.
我國習慣將相稱於IUPAC 的C級、D級的試劑稱為尺度試劑.
優級純,分析純,化學純是一般試劑的中文名稱.